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DOC)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报批稿)珠海市水务局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2008年6月项目名称: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委托单位:珠海市水务局承担单位: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领导小组成员:组长:余荣霭(市政府)副组长:梁社新(市水务局)、武林(市发展计划局)成员:钟惠明(市水务局)、何洪广(市发展计划局)郑卫东(市经贸局)、张瑞雄(市国土资源局)熊豪品(市环保局)、黄东(农业局)、李叶新(市气象局)技术小组成员:钟惠明、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张渊、程远项目总负责:陈晓宏教授(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中心)主任,博导)专题负责:刘青娥博士(专题一),吕幼治副教授、林文杰硕士(专题二),张灵博士(专题三),李艳博士(专题四),江涛博士、黎坤讲师、黄凡工程师(专题五),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六)、刘丙军讲师、刘德地博士(专题七),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八),刘祖发副教授(专题九)、陶贞副教授(专题十)参与人员:中山大学陈晓宏、江涛、刘祖发、涂新军、刘丙军黎坤、陶贞、黄凡、吕幼治、陈俊合于海霞、叶锦昭、石教智、刘德地、刘青娥王兆礼、李艳、张灵、谢东瑜、林文杰李晓华、张贞遴、孙夏平、刘霞、肖华斌任秀文珠海市水务局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郭家圣、张渊程远、杨旻总报告汇总:林凯荣总报告审阅:陈晓宏目录前言 (1)1 总纲 (1)1.1珠海市自然社会基本认识 (1)1.1.1 自然地理 (1)1.1.2 河流水系 (2)1.1.3 社会经济概况 (4)1.2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1.2.1 指导思想 (8)1.2.2 规划原则 (9)1.3规划单元与水平年 (9)1.3.1 水资源5级分区 (9)1.3.2 规划基准年和水平年 (10)1.4目标与任务 (10)1.4.1 总体目标 (10)1.4.2 主要任务 (10)1.5规划专题 (11)1.6规划依据及参考材料 (11)1.6.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1)1.6.2 广东省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2)1.6.3 珠海市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12)2 水资源调查评价 (14)2.1水资源调查评价概述 (14)2.2降水 (14)2.2.1 降水空间特性 (15)2.2.2 降水时间分布特性 (15)2.3蒸发 (16)2.4地表水资源量 (17)2.5地下水资源量 (18)2.6地表水水质 (18)2.7水资源总量 (22)2.8水资源可利用量 (22)2.9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23)2.9.1 水资源数量演变趋势 (23)2.9.2 水资源质量演变趋势 (24)2.10水资源评价 (25)2.10.1 水资源量与全省、全国的比较 (25)2.10.2 珠海市水资源特征 (25)3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27)3.1供水情势分析 (27)3.1.1 供水基础设施 (27)3.1.2 供水能力 (27)3.1.3 供水量 (28)3.1.4 供水量变化趋势 (29)3.1.5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30)3.1.6 供水水源水质 (30)3.2用水情势分析 (31)3.2.1 现状用水量及用水结构 (31)3.2.2 用水量变化趋势 (32)3.2.3 用水消耗量 (33)3.2.4 用水效率 (34)3.2.5 城市供用水 (34)3.2.6 河道内用水 (34)3.3废污水排放量 (35)3.4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分析 (36)4 经济社会指标及水资源需求预测 (38)4.1基本要求 (38)4.2经济社会指标预测 (38)4.2.1 人口与城镇化 (38)4.2.2 国民经济发展 (39)4.2.3 农业发展及土地利用分析 (40)4.3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41)4.3.1 生活需水 (41)4.3.2 农业需水 (43)4.3.3 工业需水 (45)4.3.4 建筑业及第三产业需水 (47)4.3.5 三次产业需水结构分析 (49)4.4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51)4.4.1 河道内需水分析 (51)4.4.2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 (52)4.5河道外总需水分析 (53)4.5.1 基本方案 (53)4.5.2 推荐方案 (54)4.6成果合理性分析 (55)4.6.1 单位用水指标分析 (55)4.6.2 用水效率分析 (56)5 节约用水规划 (58)5.1现状用水与节水水平分析 (58)5.1.1 农业用水现状分析 (58)5.1.2 工业用水现状分析 (58)5.1.3 生活用水现状分析 (59)5.2节水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60)5.2.1 指导思想 (60)5.2.2 规划原则 (61)5.3节水标准与节水潜力 (62)5.3.1 节水标准 (62)5.3.2 节水潜力 (64)5.4农业节水 (66)5.4.1 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66)5.4.2 节水方案 (66)5.4.3 节水措施 (67)5.5工业节水 (69)5.5.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69)5.5.2节水方案 (69)5.5.3节水措施 (70)5.6生活节水 (72)5.6.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72)5.6.2节水方案 (72)5.6.3节水措施 (72)5.7建筑业与第三产业节水 (74)5.7.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74)5.7.2节水方案 (74)5.7.3节水措施 (75)6 高质和谐的水环境保护体系 (77)6.1水功能区划与水质目标 (77)6.2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80)6.2.1 水域纳污能力 (80)6.2.2 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81)6.3污水处理与回用规划 (84)6.3.1 污水处理现状 (84)6.3.2 存在问题 (85)6.3.3 污水处理规划方案 (85)6.3.4 污水回用规划 (86)6.4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方案 (87)7 供水预测 (94)7.1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94)7.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94)7.1.2 水量形势分析 (95)7.1.3 水资源质量形势分析 (96)7.1.4 主要取水点咸度统计 (96)7.2供水工程规划 (98)7.3供水方案集拟定 (101)7.3.1 供水方案初拟 (101)7.3.2可供水量估算 (104)7.3.3供水方案综述 (106)8 水资源合理配置 (108)8.1目的、任务和原则 (108)8.1.1 基本概念 (108)8.1.2 目的 (108)8.1.3 任务 (109)8.1.4 基本原则 (110)8.2基本原理及方法 (110)8.2.1 水资源配置系统概化 (110)8.2.2 总体思路 (113)8.2.3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方法 (114)8.2.4 水资源供需计算原理及其方法 (114)8.2.5 配置方案集设置 (114)8.3珠海市水资源供需“一次平衡”分析 (117)8.3.1 分析原则 (117)8.3.2 基准年供需平衡分析 (118)8.3.3 各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一次平衡”分析 (121)8.4珠海市水资源合理配置 (124)8.4.1 水资源配置结果 (125)8.4.2 水资源配置方案比选与分析 (130)8.4.3 水资源配置推荐方案结果分析 (132)8.5特枯干旱年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预案 (135)9 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工程方案 (136)9.1总体布局 (136)9.1.1 水资源开发布局 (136)9.1.2 节水 (136)9.1.3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 (137)9.1.4 供水体系 (137)9.1.5 城市供水水源地布局 (137)9.2节水布局和工程方案 (139)9.2.1 2010水平年节水工程实施方案 (139)9.2.2 2020水平年节水工程实施方案 (140)9.2.3 2030水平年节水工程实施方案 (142)9.3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回用布局及其工程方案 (143)9.3.1 饮用水源地保护对策 (143)9.3.2 工业污染控制措施 (144)9.3.3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案 (145)9.3.4 跨界河流交界面的水质控制措施 (146)9.3.5 前山河水污染控制对策 (148)9.3.6 主要河涌的水环境改善对策 (149)9.3.7 生态修复措施 (150)9.3.8 面源污染的控制措施 (153)9.3.9 水质站网规划 (154)9.3.10 污水回用工程实施方案 (157)9.4供水布局和工程方案 (160)9.4.1 珠海市供水体系总体布局 (160)9.4.2 病险水库加固改造 (161)9.4.3 灌区工程续建配套 (162)9.4.4 在建及规划的蓄引提工程情况 (163)9.4.5 供水系统规划 (164)9.4.6 其他水源利用 (168)10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非工程措施保障措施 (170)10.1珠海市水权、水市场和水价体制 (170)10.1.1 建立珠海市合理的水权制度 (170)10.1.2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 (172)10.1.3 珠海市水市场的建立及其运作模式 (174)10.1.4 形成科学的水市场激励体系 (174)10.2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及其政策法规建设 (176)10.2.1 完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176)10.2.2 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设 (177)10.2.3 强化水资源配额制管理 (180)10.2.4 水务工程管理 (181)10.2.5 水务资产管理 (183)10.2.6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后的效果估计 (184)10.2.7 城乡水务一体化信息化管理 (184)10.3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法规政策 (185)10.3.1 珠海市地方水政策法规的规范、协调、健全和完善 (185)10.3.2 执法队伍与执法体系的建设 (185)10.4珠海市水务科技发展与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186)10.4.1 珠海市水务科技发展规划 (186)10.4.2 珠海市水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188)11 实施效果评价 (191)11.1评价的目的与任务 (191)11.2技术路线和指标体系 (191)11.2.1 评价技术路线 (191)11.2.2 评价指标体系 (191)11.3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93)11.3.1 供水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93)11.3.2 节约用水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94)11.3.3 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回用规划实施的效益评价 (197)11.3.4 水系统总体效益评价 (200)12 结论与建议 (204)12.1结论 (204)12.2建议 (207)附图1 珠海市水系及水资源分区图附图2 珠海市多年平均年降水深等值线图附图3 珠海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附图4 珠海市河流现状水质分布图附图5 珠海市水功能区划图附图6 珠海市污水处理厂规划分布图附图7 珠海市主要水库分布图(现状、规划)附图8 珠海市主要泵站水厂分布图(现状、规划)前言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用水结构、规模和效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城市供用水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
珠海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南海之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对本地气候的调节作用十分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多年平均气温为22.4℃,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4.6℃,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8.5℃,极端低气温1.5℃,极端高气温38.5℃;年日照时数1605~2545小时,全年无霜日358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参与人员:
中山大学陈晓宏、江涛、刘祖发、涂新军、刘丙军
黎坤、陶贞、黄凡、吕幼治、陈俊合
于海霞、叶锦昭、石教智、刘德地、刘青娥
王兆礼、李艳、张灵பைடு நூலகம்谢东瑜、林文杰
李晓华、张贞遴、孙夏平、刘霞、肖华斌
任秀文
珠海市水务局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郭家圣、张 渊
程 远、杨旻
总报告汇总:林凯荣
总报告审阅:陈晓宏
目 录
附图1珠海市水系及水资源分区图
附图2珠海市多年平均年降水深等值线图
附图3珠海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
附图4珠海市河流现状水质分布图
附图5珠海市水功能区划图
附图6珠海市污水处理厂规划分布图
附图7珠海市主要水库分布图(现状、规划)
附图8珠海市主要泵站水厂分布图(现状、规划)
前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用水结构、规模和效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城市供用水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如我市及澳门的城市原水供水量和净化水供水量2000年分别比1995年递增了18%,其中对澳门特区的供水量2000年比1995年递增了10%。由于城市供水设施建设缺乏全面考虑和统一、科学规划,造成有些供水设施如南岗泵站、西区水厂、唐家水厂等建设超前,其实际供水量远未达到设计规模;而有些供水设施如南区水厂建设又显得严重滞后,从而造成香洲、吉大、南屏、湾仔、拱北等区的用水十分紧张,香洲水厂和拱北水厂超负荷运行。另外,我市主要取水口大都分布在磨刀门、鸡啼门和虎跳门等水道沿线,枯季受咸潮的影响比较大,加上城市的供水调蓄能力又十分有限,从而使得我市及澳门的安全供水能力十分脆弱,枯季的供水安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市积极融入“港深-广佛-珠澳”和泛珠江三角洲的整体区域架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市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经济特区的水安全保障基础。因此,我市迫切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新时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及管理等问题,有重点、分层次地制定事关全市可持续发展大局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推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调配、强化保护和科学管理,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以科学地指导全市水资源安全供给体系的建设。
水利水能规划第一章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 水 力 发 电
(hydroelectricity generation)
一、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势能(potential energy)
动能(kinetic energy)
水能
设T 秒时段内流过两段面
的水量为W m3
1P1 Z1 V1
Δ Δ
2 P2 Z2
V2
断面1-1处水流的总能量为:
1 河段的潜2在水能
N1-2=9.81QH1-2(千瓦)——水流出力计算公式
4
Δ Δ
A Z上 ΔHA ΔH引
1. 水量损失
2. 水头损失
H净=Z上-Z下-ΔH引
3. 功率损失
Q
水电站效率η=η水×η传×η电
η水——水轮机的效率
η传——传动设备的效率 η电——发电机的效率
N=9.81ηQH (kw)
水电站的出力公式为:N=9.81ηQ电 H净(kw)
4. 引水式开发的适用条件:
河道坡降陡,流量较小或地形、地质条件不允许筑坝 的河段。
43
Z上 5
Δ Δ
1—原河道; 2—明渠;
3—取水坝; 4—进水口; 5—前池; 6—压力水管; 7—水电站厂房。
2 1
水头H
6 7
Z下
19
(三)混合式水电站(mixed hydropower station)
1.概念:在一个河段上,用坝集中一部分落差 ,再通过有压引水道集中坝后河段的另一部分 落差。 2.开发条件:当河段上游坡降较缓且有筑坝建库 条件,下游坡降陡且有条件集中较大落差时,采 用混合式开发较经济。
11
有回水
湖北丹江口、浙江新安江水电站属于坝后式
12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资源,是生命之源。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水资源日益受到威胁和破坏。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紧急措施,推动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一、整治目标1. 根据国家水资源管理政策和规划要求,制定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 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政策,建立健全水资源核算制度,实行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调度和水质监测监控,有效防止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
3. 推进水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加大水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提高水资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率,促进水资源的集约利用。
二、整治重点3. 防治水资源污染和水土流失,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维护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健康。
4. 加强水资源宣传教育,增强公众水资源节约意识和水资源环境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参与水资源节约利用。
三、整治措施四、整治效果评估1. 制定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果评估。
2. 分析评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成效和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完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
五、结语水资源是珍贵的资源,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环境,推动水资源的集约利用。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结束】。
第二篇示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短缺和污染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
广州市水资源规划报告
广州市水资源规划报告广州市水资源规划总报告目录前言 (1)1 广州市水资源形势 (3)1.1基本情况 (3)1.1.1 自然地理 (3)1.1.2 社会经济概况 (5)1.2水资源及其特点 (6)1.2.1 水资源利用分区 (6)1.2.2 水资源特点 (8)1.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8)1.3.1 供水工程设施 (8)1.3.2 供水、用水现状分析 (9)1.3.3 现状供水能力 (11)1.4水资源形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11)2 规划的任务、指导思想和目标 (13)2.1规划的任务、指导思想和目标 (13) 2.1.1 规划任务 (13)2.1.2 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3)2.1.3 规划目标 (14)2.2规划依据和采用标准 (14)2.2.1 主要法律、法规性文件 (14)2.2.2 主要规划依据 (15)2.2.3 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15)2.3规划基准年和规划水平年 (16)3供需平衡预测 (17)·1·3.1需水预测 (17)3.1.1 需水预测原则 (17)3.1.2 城镇生活需水预测 (17)3.1.3 工业需水预测 (18)3.1.4 农业需水预测 (19)3.1.5 农人畜需水预测 (20)3.1.6 需水预测结果分析 (20)3.2供水预测 (22)3.2.1 地表水现状供水能力 (22) 3.2.2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 (23) 3.2.3 预测原则 (24)3.2.4 可供水量预测 (25)3.3供需平衡分析 (25)3.3.1 2005年供需分析 (25)3.3.2 2010年供需分析 (26)3.3.3 2020年供需分析 (26)4 水资源保护规划 (28)4.1水污染现状和趋势 (28)4.2水资源保护目标和任务 (30) 4.3地表水功能区划 (31)4.3.1 区划原则 (31)4.3.2 地表水功能区划总体方案 (31) 4.3.3 一级功能区划 (31)4.3.4 二级功能区划 (32)4.3.5 水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 (33) 4.4总量控制方案 (34)4.4.1 总量控制目的和原则 (34) 4.4.2 总量控制方案 (35)4.5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38)4.5.1 规划原则和保护重点 (38) 4.5.2 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39)5 水资源优化配置 (43)·2·5.1优化配置目的和原则 (43)5.2优化配置系统 (43)5.3优化配置模型 (46)5.4优化配置结果 (46)5.4.1 考虑回归水利用(耗水)的配水方案 (47)5.4.2 不考虑回归水利用的配水方案 (51)5.4.3 缺水分析 (53)5.4.4 分片供水方案和缺水解决措施 (54)6 对策与措施 (58)6.1工程措施 (58)6.1.1 水资源保护工程措施 (58)6.1.2 节水措施 (65)6.1.3 地表水开源 (66)6.1.4 水资源配置工程措施 (67)6.2规划项目实施计划及投资效果 (70)6.3非工程措施 (77)6.3.1 以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积极开展和完善各项规划工作 (77) 6.3.2 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 (78)6.3.3 逐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78)6.3.4 逐步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 (79)6.4下一步工作建议 (79)6.4.1 开展规划工程的前期工作 (79)6.4.2 着手制定有关政策、法规的研究工作 (80)6.4.3 水资源费征收和水价体系改革研究 (80)6.4.4 开展珠江两岸整治、河涌整治效果分析研究 (80)“广州市水资源规划”专家评审意见 (81)·3·1 广州市水资源形势前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制约因素。
南江县水资源规划报告
南江县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一、河流水系分布情况全县境内较大的河流有南江河、木门河、焦家河三条,发源地均在本县北部,除焦家河流向由东向西出县境经东河入嘉陵江外,其余大小河流属渠江水系,流向由北向南出县境注入巴河。
各河流水资源情况如下:(1)南江河南江河为渠江水系巴河支流,发源于我县东北角的铁船山北面分水岭,横贯全县。
源头流向自东向西过玉泉、关坝、上两、再向南经沙滩、南江县城、沙河、下两、与支流明水河汇合后至元潭出境注入巴中。
干流全长121.7km,平均比降11.8‰,有落差1346m。
流域面积2622.2km2,年径流深605~780m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8.16亿m3。
流域区内支流溪沟密布,以明水河、洛坪河、杨坝河较大。
水力资源理论藏量9.8万kw,现已建成小水电站14处共1.66万kw,规划小水电站10处共2.953万kw。
明水河(又名神潭河)是南江河最大支流,发源于沙坝乡的木竹垭,流经西清、赶场、关路、大河在下两汇入南江河。
全长95.8km,比降12.1‰,总落差1156.5m, 流域面积1180.46km2,多年平均径流深为780m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9.8亿m3,水力资源理论藏量6.67万kw。
现已建成小水电站7处共0.3725万kw,规划小水电站9处共1.7435万kw。
(2)木门河木门河系巴中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旺苍境内,流经我县西南的正直区,经和平、正直、凤仪向南出境在巴中三江汇入巴河,在南江县境内流域面积有414.6km2,主河道长38.3km,径流量7.2亿m3。
河槽宽坦,水流缓弱,比降较小,平均比降为1.15‰。
大的支流有黑潭河,长36.8km,流域面积为169.6 km2,河道平均比降10.1‰。
整个木门河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藏量为1.6万kw。
现已建成小水电站3处共0.294万kw,规划小水电站5处共0.45万kw。
(3)焦家河焦家河属嘉陵江水系东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我县玉泉乡的戴家河坝,流向由东向西,横贯我县的桃源、槐树进入旺苍境内,在县内河道长52.3km,河道平均比降为18.1‰,流域面积480.16km2,海拔高程都在1000m以上,90%的面积为森林所复盖,年降雨量均在1200mm以上,年平均径流深830mm,年径流总量3.9亿m3,水力资源理论藏量为3.86万kw。
贵州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报告
贵州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报告篇一:纳雍县兴坝田煤矿水资源论证报告(送审稿) 纳雍县兴坝田煤矿(整合)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送审稿)贵州东方世纪有限公司二○○九年五月工程名称:纳雍县兴坝田煤矿(整合)阶段:专题报告资质证书:水论证乙字第批准:审定:审查:项目负责人:校核:编写:郭应杰主要工作人员:郭应杰编制单位:贵州东方世纪有限公司单位地址:贵阳市宝山南路27号目录1 总论................................................. .. (1)项目来源 (1)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1)编制依据 (2)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5)工作等级 (7)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7)水平年 (8)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8)2 建设项目概况................................................. .. (9)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9)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9)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10)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14)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16)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8)区域概况 (18)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23)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5)4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 .. 27取水合理性分析 (27)用水合理性分析 (28)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31)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 (31)5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 . (33)水源论证方案 (33)地表取水水源论证 (33)矿坑涌水源论证 (44)6 取水的影响分析 ................................................ .. (53)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53)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53)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54)结论 (54)7 退水的影响分析 ................................................ .. (55)退水系统及组成 (55)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 (56)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 (56)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 (58)入河排污口(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59)8 水资源保护措施 ................................................ .. (60)工程措施 (60)非工程措施 (61)9 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建议 (63)补偿原则 (63)补偿方案建议 (63)10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 65 取用水的合理性 .................................. 65 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66)取用水对水资源状况和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67)退水影响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68)取水方案 (69)退水方案 (69)建议 (70)附件一:委托书 (71)篇二:水资源实训报告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清水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清水江,从黔南都匀流入,至麻江瓮城河渡口上游公里海拔米处入黔东南州境。
中新生态城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2009年第2期TIANJIN SCIENCE&TECHNOLOGY0引言中新天津生态城是我国和新加坡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
生态城市的建设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探讨和示范作用。
城市水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城市的重要支撑系统和保障系统,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对生态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中新生态城概况中新生态城(下文简称生态城)选址位于塘沽区以北、汉沽区以南,规划面积30km2,其中汉沽区约占20km2,塘沽约占10km2,位于天津市京津冀发展主轴和环渤海产业带的交汇处,毗邻滨海新区八大功能区之一的“海滨休闲旅游区”,东至汉北路规划的中央大道,西至蓟运河,南至永定新河入海口,北至规划的津汉快速路,距天津中心城区45km、距唐山50km、距北京150km,交通便捷。
生态城的选址,符合中新两国政府的有关要求。
在选址范围内[1],三分之一为盐田,三分之一为水面,三分之一为荒滩,土壤盐渍化程度高,而且水质存在一定污染问题,属于水质性缺水地区,符合“不占耕地、在缺水地区选址建设”的原则[2]。
2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滨海新区可用水资源主要有引滦河水、外调地下水、南水北调水、海水淡化水、再生水以及雨水。
生态城水资源规划策略如下:2.1节约用水,多渠道开发利用再生水和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需求量根据生态城总体规划,生态城将以节水为核心,注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建立广泛的雨水收集和污水回用系统,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多渠道开发利用再生水和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源,提高非传统水源使用比例。
根据生态城用水控制指标,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不低于50%。
2.2优化用水结构,合理配置水资源;实行分质供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居民对水的消费主要是饮和用,其中饮食用水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其余95%用于洗涤、排污等。
在住宅小区,根据2种用途设置A、B2套供水系统。
北京市再生水综合利用规划研究共3篇
北京市再生水综合利用规划研究共3篇北京市再生水综合利用规划研究1北京市再生水综合利用规划研究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政治、文化、交通和科技中心,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
北京市人口众多,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城市用水量很大,目前已经严重超过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极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以水为纽带,联合整治,分步推进”的方式,实行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推进再生水综合利用,以保护和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水资源的供应已经变得越来越短缺。
然而,城市发展的需要又使得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
坚持节约用水和促进水环境保护的理念,建立城市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制度,成为北京市政府的必须之举。
再生水作为一种新型的水资源利用方式,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动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特别是在涉及城市绿化、景观水等高质量用水领域,加强了再生水利用的力度。
再生水不仅是一种补充式的水资源,而且还是一种节约和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再生水的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城市用水困难,而且可以缓解地下水和河流水的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生态系统,保护水资源。
北京市再生水综合利用规划研究提出了多重措施,如加强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再生水监管制度、学习国外的先进再生水利用技术与模式,以及大力推动再生水利用技术的推广,以解决当前城市用水的难题。
在再生水利用技术方面,北京市政府已经开展了多项实际应用,如城市绿化再生水利用工程,景观水再生利用工程,以及工业用水的再生利用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解决城市的用水困难,还可以大幅度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程度,提高了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普遍认同。
再生水综合利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北京市政府在推动再生水综合利用方面、保护水资源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在技术创新以及环境效益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
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稀缺性逐渐显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成为当务之急。
本报告旨在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现状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受到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较大。
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丰富,而北方地区则相对缺水。
此外,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越发凸显,水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目标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优化农田灌溉系统,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实现用水量的减少和用水效率的提高。
2. 加强水资源调度与转移。
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实施跨流域调水和水资源输送项目,将水资源从丰富的地区转移到缺水的地区,平衡水资源供需。
3. 健全水环境治理体系。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功能。
4.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和水权交易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滥用和浪费。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1.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
鼓励农业用水节约,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倡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如雨水收集利用、海水淡化等。
2. 优化水资源配置。
根据不同地区水资源需求和供应情况,合理调整水资源配置,推动跨流域调水和水资源输送项目的建设。
3. 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
加强水污染治理,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功能。
4.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能力。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加强对水资源的调查和研究,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五、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评估1. 经济效益评估。
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水资源配置,可以降低用水成本,提高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评估。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可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保障城乡居民的用水需求,增加就业机会。
3. 环境效益评估。
关于原平市水资源节水规划措施分析及利用报告
关于原平市水资源节水规划措施分析及利用报告作者:陈志华来源:《科技与创新》2014年第12期摘要:对原平市水资源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农业、工业、生活三方面,就用水和节水设施利用情况进行阐述和规划,并提出了可行的节水措施和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规划;措施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2-0125-021 原平市用水、节水现状分析1.1 原平市用水现状根据2013年原平市用水统计年报可知,原平市总取水量为1.416 305×108 m3,其中,地表水7.527 1×107 m3,地下水6.635 95×107 m3。
按水的用途可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生活总取水量为1.026 85×107 m3,其中,城镇居民用水5.46×106 m3,农村居民用水4.8085×106 m3。
在生产用水中,一产用水1.086 935×108 m3,其中,种植业用水1.026 3×108 m3,林木鱼畜用水约占6.063 5×106 m3;二产用水1.659 15×107 m3,其中,工业用水1.649 65×107 m3,建筑业用水1.950×105 m3;三产用水3.277×106 m3,生态环境用水2.80×106 m3。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平市城区地下水超采、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水体污染严重、采煤漏水对区域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十分突出、生态环境用水水平低、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水资源监控信息系统不完善是原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原平市水资源节水分析1.3.1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原平市水资源总量为控制点,坚持水资源开发和保护并重,以节约用水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础,支撑和保障原平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可编辑范本)
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XX县基本情况 (4)1.1地理位置 (4)1.2气候条件 (4)1.3地形地貌 (5)1.4土壤植被 (6)1.5河流水系 (6)1.6自然资源 (10)1.7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1)2水资源评价 (13)2.1水资源分区 (13)2.2降水量 (13)2.3地表水资源量 (15)2.4地下水资源量 (21)2.5水资源总量 (24)2.6水资源可利用量 (24)2.7河流悬移质泥沙 (24)2.8水资源质量评价 (25)2.9水资源综合评述 (27)3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33)3.1经济社会指标统计 (33)3.2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评价 (34)4.3供用水量调查评价 (40)3.4耗水量调查评价 (42)3.5水量平衡分析 (44)3.6水资源质量调查与评价 (45)3.7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49)3.8综合评价 (51)4 规划原则与任务 (57)4.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7)4.2主要规划依据 (58)4.3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 (64)4.4规划目标 (65)4.5主要任务 (66)5 节约用水 (69)5.1节水现状 (69)5.2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71)5.3节水潜力分析 (72)5.4节水措施 (74)6 需水预测 (77)6.1常规需水方案 (78)6.2控制需水方案 (84)7 供水预测 (93)7.1基准年可供水量 (94)7.2地表水供水工程规划 (94)7.3地下水供水工程规划 (96)7.4供水量预测 (100)8 水资源供需分析 (103)8.1基准年供需分析 (103)8.2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104)9 水资源配置与供水保障方案 (112)9.1水资源配置原则和总体思路 (112)9.2 XX县水资源总体配置方案 (113)9.3重点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 (116)9.4重点行政区水资源配置方案 (118)9.5供水保障方案 (122)10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 (125)10.1水质保护目标 (125)10.2水域纳污能力与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125)10.3地表水资源保护 (126)XX 地下水资源保护 (128)10.5饮用水源地保护 (130)10.5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 (131)11 水资源管理制度 (134)11.1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134)11.2建立健全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制度 (134)11.3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 (135)11.4加强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136)11.5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制度 (136)11.6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137)11.7建立健全干旱及突发事件应急调度制度 (138)11.8水情测报管理系统 (138)12 环境影响评价 (143)12.1环境保护目标 (143)12.2环境影响初步分析 (143)12.3对策措施 (145)13 工程布局和实施方案 (146)13.1工程布局 (146)13.2实施方案与效果评价 (148)14 结论和建议 (154)1 xx县基本情况1.1 地理位置xx县地处xx南部,位于东经xx°xx′~xx°xx′、北纬xx°xx′~xx°xx′之间,南靠xx北麓,北抵xx。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一、引言温岭市位于浙江省东海之滨,是一个典型的沿海城市。
由于其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温岭市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报告将针对温岭市的水资源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二、水资源现状1.水资源总量:根据调查数据,温岭市可再生水资源总量为XX亿立方米,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2.水质状况:由于沿海地区的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监测数据显示,部分河流和湖泊的水质不达标,需要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3.水资源利用状况:目前,温岭市主要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工业和居民用水量占据绝大部分,农业用水相对较少。
三、水资源问题1.水资源供需矛盾: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增加,温岭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在干旱季节,水供应紧张现象较为普遍。
2.水污染问题: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是温岭市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治理力度不够,水环境质量并不理想,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现有的供水系统和农田灌溉系统存在一定的损耗和浪费,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灌溉小流域水稻生长周期长,水浪费严重。
四、规划目标和措施1.目标:根据温岭市的实际情况和水资源问题,制定以下目标:(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人民的生活用水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水需求得到满足。
(2)改善水环境状况,减少水污染和保护水资源。
(3)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提高应对灾害和缺水问题的能力。
2.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以下措施可以采取:(1)加大水资源调查和监测力度,准确把握水资源的总量和质量状况。
(2)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提高供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的效率,减少损耗和浪费。
(3)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减少工业和城市污水对水资源的影响。
(4)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保护湖泊、河流等水域的生态环境。
贵州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报告
贵州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报告篇一:纳雍县兴坝田煤矿水资源论证报告(送审稿) 纳雍县兴坝田煤矿(整合)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送审稿)贵州东方世纪有限公司二○○九年五月工程名称:纳雍县兴坝田煤矿(整合)阶段:专题报告资质证书:水论证乙字第批准:审定:审查:项目负责人:校核:编写:郭应杰主要工作人员:郭应杰编制单位:贵州东方世纪有限公司单位地址:贵阳市宝山南路27号目录1 总论................................................. .. (1)项目来源 (1)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1)编制依据 (2)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5)工作等级 (7)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7)水平年 (8)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8)2 建设项目概况................................................. .. (9)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9)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9)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10)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14)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16)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8)区域概况 (18)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23)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5)4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 .. 27取水合理性分析 (27)用水合理性分析 (28)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31)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 (31)5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 . (33)水源论证方案 (33)地表取水水源论证 (33)矿坑涌水源论证 (44)6 取水的影响分析 ................................................ .. (53)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53)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53)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54)结论 (54)7 退水的影响分析 ................................................ .. (55)退水系统及组成 (55)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 (56)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 (56)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 (58)入河排污口(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59)8 水资源保护措施 ................................................ .. (60)工程措施 (60)非工程措施 (61)9 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建议 (63)补偿原则 (63)补偿方案建议 (63)10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 65 取用水的合理性 .................................. 65 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66)取用水对水资源状况和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67)退水影响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68)取水方案 (69)退水方案 (69)建议 (70)附件一:委托书 (71)篇二:水资源实训报告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清水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清水江,从黔南都匀流入,至麻江瓮城河渡口上游公里海拔米处入黔东南州境。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水资源规划报告
水厂名称
一水厂
二水厂
三水厂
北山水厂
工厂自备水
设计规模
0.60
0.80
0.80
3.00
1.50
水源
深井
深井
永清河水
北山水库
深井
2、城市供水现状问题分析
根据以上现状,并分析得出陆良县城市给水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北山水厂的出厂水具有明显的铁腐蚀特点,使有水供不出去,导致只能开采地下水。
3、陆良县水资源现状特点
3.1降雨量分布不均。
陆良县降雨量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不均匀。一年中,汛期5~10月径流量占总量的87%,且降雨又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特别是降雨集中的6~8月,占全年1/4时间内的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一半以上,是洪涝灾害的易发区。枯萎的11月至下年4月,月降雨量均小于月蒸发量,干旱指数高达3.1~12.5。偏丰年的径流量为偏枯年的3倍左右。空间分布上,经济、人口、土地与水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匹配。陆良坝子四个乡镇的人口占全县的67%,耕地占全县的52%,而水资源量只占全县的26.5%。龙海山区三个乡的人口占全县的7.8%,耕地占全县的12%,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县的28.2%。处于坝区边缘的芳华、小百户、大莫古、召夸,人口占全县的25.2%,耕地占全县的36%,水资源量占全县的45.3%。
陆良县城供水情况现状水厂名称一水厂二水厂三水厂北山水厂工厂自备水设计规模060080080300150水源深井深井永清河水北山水库深井2城市供水现状问题分析根据以上现状并分析得出陆良县城市给水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北山水厂的出厂水具有明显的铁腐蚀特点使有水供不出去导致只能开采地下水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水资源规划报告
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题报告
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题报告篇一: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某县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提要]:本文对某县水资源总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对某县水资源统筹开发、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看法。
得到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1.45亿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1650m3,比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还低504m3的结论。
[关键词]:水资源、调查、评价1.概况某县位于湖南中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1°53′至112°46′,北纬27°55′至28°29′;处于中低纬度区,属中亚热带与亚热带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达296天,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358mm,西部因靠近暴雨中心,年雨量达1600mm以上。
全县总面积2906km2,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万人),耕地面积76667hm2,其中水田68000hm2,年工农业总产值为20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154亿元),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实力前沿的县。
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平,地貌因处于山地与平原交接带,故兼有山、丘、岗、平四种类型,东西部相对最大高差为1042.1m,地表植被覆盖好。
本县水系较为发育,境内有沩水与靳江两水系,均注入湘江。
沩水水系尚有乌、楚两大支流,辖流域2447km2,某县境内占2300km2,为全县面积的77%;另外还有河长10km以上的溪流46条,5km以上溪流114条,水库山塘广为分布,这就为较好地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矿、采砂等人类活动造成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地表水及水资源总量估算2.1降水计算受县区垂直差异和地貌、植被等因素影响,降雨在时空方面分布是不均匀的。
总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在西部山区沩山,年降雨量达1600毫米以上,而东部丘陵区的道林,年降雨量只有1282mm。
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题报告
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题报告篇一: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某县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提要]:本文对某县水资源总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对某县水资源统筹开发、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看法。
得到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1.45亿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1650m3,比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还低504m3的结论。
[关键词]:水资源、调查、评价1.概况某县位于湖南中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1°53′至112°46′,北纬27°55′至28°29′;处于中低纬度区,属中亚热带与亚热带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达296天,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358mm,西部因靠近暴雨中心,年雨量达1600mm以上。
全县总面积2906km2,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万人),耕地面积76667hm2,其中水田68000hm2,年工农业总产值为20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154亿元),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实力前沿的县。
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平,地貌因处于山地与平原交接带,故兼有山、丘、岗、平四种类型,东西部相对最大高差为1042.1m,地表植被覆盖好。
本县水系较为发育,境内有沩水与靳江两水系,均注入湘江。
沩水水系尚有乌、楚两大支流,辖流域2447km2,某县境内占2300km2,为全县面积的77%;另外还有河长10km以上的溪流46条,5km以上溪流114条,水库山塘广为分布,这就为较好地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矿、采砂等人类活动造成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地表水及水资源总量估算2.1降水计算受县区垂直差异和地貌、植被等因素影响,降雨在时空方面分布是不均匀的。
总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在西部山区沩山,年降雨量达1600毫米以上,而东部丘陵区的道林,年降雨量只有1282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范本)目录1综合部分 (1)1.1概述 (1)1.1.1规划区基本情况 (1)1.1.2对已有规划的回顾与评价 (1)1.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2.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2.2xx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水资源评价 (4)1.4规划指导思想及任务 (4)1.4.1规划指导思想 (4)1.4.2规划任务 (4)1.5规划水平年及设计保证率 (5)1.5.1规划水平年 (5)1.5.2设计标准 (5)1.6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6)1.6.1农业发展指标预测 (6)1.6.2工业发展指标预测 (6)1.6.3林业发展指标预测 (6)1.6.4牲畜发展指标预测 (6)1.7规划年水资源配置方案及工程布局 (7)1.7.1水资源配置方案 (7)1.7.2工程布局 (10)1.8防洪规划及工程布局 (10)1.8.1洪水特性 (10)1.8.2防洪标准 (11)1.8.3防洪工程布局 (13)1.9灌溉规划 (13)1.9.1大农业结构 (13)1.9.2节水规划 (14)1.9.3供需平衡分析 (14)1.9.4解决供需矛盾的对策与措施 (17)1.10城乡供水规划 (18)1.10.1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现状 (18)1.10.2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现状存在的问题 (19)1.10.3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 (19)1.11重要枢纽及骨干工程规划 (21)1.11.1控制性骨干水库工程规划方案 (21)1.11.2近期规划水平年枢纽工程规划 (22)XX水力发电规划 (22)xx.1xx区水能资源 (22)xx.2现状已建水电站 (22)xx.3近期推荐工程 (23)1.13水土保持规划 (23)1.13.1水土保持分区及治理措施 (23)1.13.2近期实施的重点项目 (28)1.13.3投资概算 (28)1.14环境影响评价 (29)1.14.1综合评价结论 (29)1.14.2建议 (29)1.15水资源保护 (29)1.15.1规划范围、规划目标及规划指标 (29)1.15.2水功能区划 (30)1.15.3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30)1.15.4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31)1.16节水规划 (34)1.16.1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34)1.16.2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 (35)1.16.3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39)XX流域水利管理 (39)xx.1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9)xx.2近期工程的管理体制 (40)1.18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40)1.18.1工程投资估算 (40)1.18.2经济评价 (40)1.19近期工程实施意见 (41)1.19.1近期工程选择 (41)1.19.2推荐近期工程 (41)1.20结论及建议 (42)1.20.1结论 (42)1.20.2建议 (42)2流域概况 (42)2.1自然地理概况 (42)2.1.1地理位置 (42)2.1.2地形地貌特征 (43)2.2河流和水系 (43)2.2.1河流 (43)2.2.2冰川 (44)2.3气候特征 (44)2.4自然资源 (46)2.4.1土地资源 (46)2.4.2林业资源 (47)2.4.3水能资源 (47)2.4.5矿产资源 (47)2.4.6动植物资源 (47)2.5区域地质 (47)2.6区域水文地质 (51)2.7社会经济概况 (53)2.7.1行政区划 (53)2.7.2人口和民族 (53)2.7.3社会经济 (53)3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54)3.1水利工程现状 (54)3.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5)3.3XX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56)3.3.1缺少xx区域的水资源利用规划 (56)3.3.2水利工程老化,缺少山区控制性工程 (56)3.3.3配套设施不完善、灌溉技术落后,水资源利用率低 (57)3.3.4高效节水技术成熟,但资金缺乏,推广实施仍有难度 (57)3.3.5农村人畜饮水难度大,水利建设滞后 (57)3.3.6水法规不健全,体制不顺 (57)4水资源评价 (58)4.1地表水资源评价 (58)4.1.1水资源分区 (58)4.1.2降水 (59)4.1.3河川径流及地表水资源 (61)4.1.4径流的补给与组成 (63)4.1.5径流的地区分布特征 (63)4.1.6径流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 (64)4.1.7地表水资源量及河川径流量 (64)4.2地下水资源评价 (65)4.2.1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66)4.2.2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67)4.2.3灌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分析与计算 (67)4.2.4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 (68)4.3水资源总量评价 (70)4.3.1水资源总量 (70)4.3.2水资源可利用量总量 (70)4.4水资源质量评价 (70)4.4.1评价依据 (71)4.4.2水质现状评价 (71)4.4.3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72)5xx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73)5.1规划水平年及设计标准 (73)5.1.1规划水平年 (73)5.1.2设计标准 (73)5.2预测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依据 (74)5.3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 (74)5.4XX区国民经济主要发展指标预测 (75)5.4.1人口发展指标预测 (75)5.4.2工业发展指标预测 (76)5.4.3灌溉面积发展指标预测 (77)5.4.4大农业结构发展指标预测 (78)5.4.5牲畜发展指标预测 (79)5.4.6林业发展指标预测 (80)6总体规划 (80)6.1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指导思想 (80)6.2水资源利用规划原则 (81)6.3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任务 (81)6.4骨干工程布局 (82)6.4.1xx河骨干工程布局 (82)6.4.1xx河骨干工程布局 (82)7水资源供需分析与评价 (83)7.1水资源利用分区 (83)7.1.1分区的目的和原则 (83)7.1.2水资源利用分区 (83)7.2分区水资源量 (83)7.2.1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83)7.2.2水资源利用量分析 (83)7.3需水量预测 (87)7.3.1各业用水定额分析 (87)7.3.2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确定 (89)7.3.3各业需水量预测 (91)7.4水资源供需分析与评价 (94)7.4.1供需分析的原则 (94)7.4.2供需分析计算方法及说明 (94)7.4.4现状供水条件下供需分析结果 (95)7.4.5拟建工程建成后供需分析结果 (96)7.5水资源配置总体方案 (98)7.5.1现状年水资源配置情况 (98)7.5.2xx年水资源配置情况 (99)7.5.3xx年水资源配置情况 (100)7.6解决供需矛盾的对策与措施 (101)7.6.1各行业的节水 (101)7.6.2骨干工程的修建 (101)8防洪规划 (159)8.1XX区洪水特性 (159)8.2洪灾及成因 (159)8.2.1洪水灾害成因 (159)8.2.2洪水灾害 (161)8.3防洪工程现状 (163)8.3.l防洪工程现状 (163)8.3.2防洪非工程系统现状 (169)8.4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69)8.4.1xx河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69)8.4.2xx河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69)8.4.3xx河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70)8.4.4阿克萨音河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72)8.4.5xx河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73)8.4.6xx河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75)8.5XX区防洪总体布置 (176)8.6防洪工程措施 (176)8.7防洪非工程措施 (177)9灌溉规划 (178)9.1规划范围及灌区划分 (178)9.1.1规划范围 (178)9.1.2灌区划分 (178)9.2分区水资源量 (178)9.3灌区大农业结构 (178)9.4需水量预测 (183)9.4.1灌溉制度 (183)9.4.2灌溉水利用系数 (183)9.4.3大农业需水量 (185)9.5灌区供需平衡分析 (186)9.5.1供需平衡方法 (186)9.5.2近期xx年各灌区供需平衡分析 (187)9.5.3远期xx年各灌区供需平衡分析 (188)9.5灌区供需平衡分析 (188)9.6水库工程 (189)9.6.1xx水利枢纽工程 (189)9.6.2xx水库 (189)9.7灌区灌溉、排水工程规划 (189)9.7.1引水渠首改造工程 (189)9.7.2渠道工程 (192)9.7.3排水工程规划 (195)9.7.4末级渠系量水设施 (197)9.8调水工程 (197)9.9节水灌溉工程 (197)9.10盐碱地治理规划 (198)9.10.1盐碱地的类型与分布 (198)9.10.2盐碱地治理工程规划总体布局 (199)9.10.3盐碱地的农业、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 (200)9.10.4盐碱地治理的骨干工程 (201)9.10.5盐碱地治理工程投资估算 (202)9.11近期工程选择 (202)10城乡供水规划 (202)10.1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现状 (202)10.2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现状存在的问题 (203)10.3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 (203)10.4城乡生活及工业排水 (205)11水力发电规划 (206)11.1XX区水能资源 (206)11.2现状已建水电站 (206)11.3水力梯级规划布置 (207)11.3.1设计保证率选择 (207)11.3.2梯级布置方案 (207)11.4近期推荐工程 (207)12重要枢纽工程规划 (211)12.1控制性骨干水库工程规划方案 (211)12.2近期规划水平年枢纽工程规划 (211)12.3XX水利枢纽工程 (211)12.3.1工程位置 (211)12.3.2工程规模 (211)12.3.3工程建设必要性 (212)12.3.4工程任务 (213)12.3.5工程厂址和等别 (213)12.3.6工程布置 (213)13水土保持规划 (214)13.1综述 (214)13.1.1编制原则 (214)13.1.2编制依据 (215)13.2水土流失概况 (216)13.2.1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216)13.2.2土壤侵蚀方式及其分布 (217)13.2.3水土流失的危害 (218)13.3水土保持现状 (218)13.3.1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218)13.3.2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9)13.4规划水平年、目标与总体布局 (221)13.4.1近期阶段(xx年)规划目标 (221)13.4.2总体布局 (221)13.5水土保持“三区”划分 (222)13.5.1防治分区划分的原则 (222)13.5.2水土保持治理分区 (222)13.6综合治理措施规划 (227)13.6.1南部山区冻融侵蚀草牧业区 (227)13.6.2南部低山区严重水蚀农林牧区 (228)13.6.3中部戈壁植被恢复区 (228)13.6.4平原防风固沙农林牧综合开发利用区 (229)13.6.5北部荒漠植被保护利用区 (230)13.7近期实施重点项目 (230)13.8投资估算 (231)14环境影响评价 (231)14.1总则 (231)14.1.1评价目的 (231)14.1.2评价原则 (231)14.1.3评价依据 (231)14.1.4评价范围 (232)14.2规划分析 (232)14.2.1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分析 (232)14.2.2规划协调性分析 (233)14.3XX区环境现状、主要环境问题及发展趋势 (234)14.3.1xx区环境现状 (234)14.3.2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38)14.3.3发展趋势 (238)14.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环境保护目标 (239)14.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239)14.4.2环境保护目标 (239)14.5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240)14.5.1规划实施对水环境的影响 (240)14.5.2规划实施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41)14.5.3规划实施对流域社会环境的影响 (242)14.6环境保护对策 (243)14.6.1水环境保护措施 (243)14.6.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44)14.6.3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244)14.6.4xx区环境管理 (244)14.7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 (245)14.7.1环境监测 (245)14.7.2环境跟踪评价 (245)14.8评价结论和建议 (245)14.8.1综合评价结论 (245)14.8.2建议 (246)15水资源保护规划 (246)15.1规划范围、规划目标及规划指标 (246)15.2水功能区划水质保护目标 (246)15.2.1水功能区划 (247)15.2.2水质保护目标 (247)15.3地表水水质调查评价 (247)15.3.1地表水天然化学特征 (247)15.3.2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 (248)15.4地下水水质 (252)15.4.1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 (252)15.4.2地下水质量标准综合评价法 (255)15.5规划河段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削减量分析 (260)15.5.1规划河段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260)15.5.2污染物控制方案 (260)15.6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260)15.6.1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 (261)15.6.2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 (261)15.6.3水源地建设工程规划 (261)15.7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262)15.7.1工程措施 (262)15.7.2面污染源防治措施 (264)15.7.3监督与管理措施 (265)16节水规划 (265)16.1.1XX区用水现状 (265)16.1.2xx区现状用水指标及用水效率 (266)16.1.3xx区现状用水水平的分析 (266)16.2节水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267)16.2.1节水规划指导思想 (267)16.2.2节水规划原则 (268)16.3节水标准与指标 (269)16.3.1农业节水指标 (269)16.3.2工业、城乡生活用水 (270)16.4节水潜力分析 (270)16.4.1农业节水潜力 (271)16.4.2工业节水潜力 (272)16.5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 (273)16.5.1节水目标 (273)16.5.2节水措施 (274)16.6非工程措施 (277)16.7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278)16.7.1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278)16.7.2加强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281)16.7.3建立健全节水减排机制 (282)16.7.4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283)16.7.5推进节水产品认证与市场准入 (284)16.7.6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284)17流域水利管理 (285)17.1XX区水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285)17.2XX区水利管理 (286)17.3近期工程的管理体制 (288)17.3.1管理机构和任务 (288)17.3.2管理设施 (289)17.3.3工程调度运行 (289)17.3.4工程监测 (289)17.4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289)18投资匡算与经济评价 (291)18.1编制说明 (291)18.1.1工程概况 (291)18.1.2主要依据 (291)18.2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表 (292)18.2.1工程投资估算构成及估算成果 (292)18.2.2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表 (292)18.3经济评价 (296)18.3.1概述 (296)18.3.2基础数据 (297)18.3.3国民经济评价 (297)18.3.4敏感性分析 (299)18.3.5经济评价结论 (300)19近期工程实施意见 (302)19.1近期工程选择的原则 (302)19.2近期工程选择 (302)19.3推荐近期工程 (302)20结论及建议 (303)20.1结论 (303)20.2建议 (303)1综合部分1.1概述1.1.1规划区基本情况本次规划范围为xx区属部分,将xx区现状划分xx个xx级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