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中国水资源研究报告
![中国水资源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74973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3.png)
中国水资源研究报告中国水资源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下面将对中国水资源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水资源总量及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所以它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更加严峻。
据统计,中国的水资源总量约为近28000亿立方米,属于世界上大中等水量的国家。
然而,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均匀性,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南方地区相对比较富足,而北方地区则相对较贫乏。
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配给不均衡,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二、水资源利用现状中国的水资源利用主要分为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
其中,农业用水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部分,占据了总用水量的大部分。
然而,由于传统农业的大量使用灌溉,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另外,工业用水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一些高耗水的工业,如石油化工和钢铁等行业。
这些行业的发展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问题。
三、水资源治理与保护为了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以治理和保护。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以合理配置水资源,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发展。
其次,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鼓励农民使用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减少农业灌溉的水量。
此外,还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严禁非法开采水资源和非法排污行为。
最后,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水资源意识,培养人们合理使用水资源的观念和行为。
四、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首先,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
其次,气候变化也会对中国的水资源造成不利影响,如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发展节水技术,推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综上所述,中国水资源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才能确保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235094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f.png)
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我们先来看看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
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则极度匮乏,甚至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
在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城市的扩张、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的现代化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支持。
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和污染问题。
农业灌溉中,传统的漫灌方式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无效消耗;工业生产中,一些企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且排放的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进入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城市生活中,居民的用水习惯也存在着诸多浪费现象,比如长时间的洗浴、不关紧水龙头等。
为了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的管理至关重要。
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和政策,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监督和管理。
其次,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是关键。
在农业方面,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工业领域,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在城市生活中,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
再者,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可或缺。
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源的排放,建立完善的水污染监测和治理体系。
同时,加强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另外,开发新的水资源也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进行海水淡化、雨水收集利用等,增加水资源的供给。
科技创新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发先进的水资源监测技术、水资源管理系统以及节水设备等,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科学性和效率。
中国大陆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中国大陆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ecb7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1.png)
中国大陆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然而,中国大陆地区的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过度开发、过度污染、气象变化和人口增长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对于中国大陆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大陆地区水资源现状1.水资源总体状况中国大陆地区自然水资源总量较大,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资源国家之一,但这一量的分布不均,特别是人均水资源数量小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分布不均,地域间和年际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
2.水环境状况中国大陆地区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尤其是水质问题和海水入侵问题。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水污染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并影响到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3.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进展迅速。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效率普遍较低,许多地方仍然采用低效传统的水资源开发与水文化管理模式。
水资源浪费严重,存在许多非法取水、违规排污等现象。
二、化解中国大陆地区水资源以及污染问题1.科技创新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水资源问题主要体现在水量供需严重不足、水质差等方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立足科技创新,采用新型治理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效益。
2.政策体系建设中国大陆地区水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还必须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
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针对性的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以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3.社会共建中国大陆地区,水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责任必须由所有参与者承担,尤其是社会各个方面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参与机制,强化公众对水资源保持和环境的关注,推动社会共建和合作,探索共同的发展道路。
三、中国大陆地区水资源未来可持续发展建议1.综合规划和管理完善水资源开发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各类规划,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和综合治理,增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
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7f423e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4.png)
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水资源的现状及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气候变化等原因,全球水资源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危机。
在许多地区,水资源已经十分匮乏,水质也日益恶化。
同时,水污染和水浪费问题也十分严重。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需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策略: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利用水资源的效率低下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例如雨水收集利用、蓄水池灌溉、滴灌技术等。
同时,也需要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市场化的水资源交易市场,通过价格调节、水资源权益交易等市场化手段来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和水流失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水资源,需要实行严格的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保护政策。
其中,应当加强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等各类污染源的管理,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污染物抽查制度,增强水资源保护的法律约束和行政管理力度。
3、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研究水资源的监测和研究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水资源监测方面,应当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网络,通过监测水资源的数量、品质、分布等重要参数,及时掌握水资源状况。
同时,还需要对水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策略等。
三、环境保护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保护的核心是生态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水资源的根本。
环境保护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方面应当强调以下几点:1、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是维系水资源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维护水源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可以避免水源地的破坏和水污染,保证水资源的清洁和稳定。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4654744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7.png)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从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看,我国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已经成为实现新世纪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分析我国水资源特点,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为指导,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新世纪的水资源战略,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索丽生 Sou Lisheng 作者单位:水利部刊名:学会英文刊名:XUEHUI 年,卷(期):2001 ""(11) 分类号:F1 关键词:。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1147e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1.png)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日益增加,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本报告旨在总结中国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推动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水资源现状1. 水资源总量较大,但分布不均衡:中国水资源总量达到近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
然而,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东部地区相对较丰富,而西北地区及高海拔地区水资源相对稀缺,导致区域间的水资源利用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2. 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中国现阶段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主要原因包括农业灌溉体系老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完善,工业生产过程中高耗水和高污染排放等。
3. 水质问题严重: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水质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据统计,中国超过75%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约35%的水体无法达到生态需求。
三、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1. 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强化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权益交易市场,提高水资源的经济价值。
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治理水源涵养地,保护水资源的生态功能。
2. 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利用: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加大工业用水节约和减排力度,推动工业用水结构升级,减少工业废水排放。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生活用水质量。
3. 增强水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对水资源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技术创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质治理能力。
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评估体系,并提高水资源管理部门的科技支撑能力。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水资源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挑战。
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f23a7b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04.png)
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资源利用现状目前,全球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许多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超过了其承载能力,导致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
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同时,水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江河湖泊,导致水质恶化,不仅影响了水资源的可利用性,还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此外,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低效利用也普遍存在。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低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高,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等问题都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二、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它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本需求。
清洁、充足的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基础。
其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
高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经济竞争力。
再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的水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态服务功能,如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维持土壤肥力等。
三、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1、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2、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在农业方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在工业领域,鼓励企业采用节水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在城市生活中,推广节水器具,加强公众的节水意识教育。
中国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中国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a981f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3.png)
中国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中国水资源是我国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
在当前形势下,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了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的竞争。
因此,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分析中国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相关的问题,如污染问题、用水效率、水生态保护、制定相关政策等,提出可持续利用的解决方案。
水污染问题是中国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据统计,中国三分之一的地下水存在污染问题,其中,工业和农业污染是导致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例如,工业、农业和城市排放的废弃物和污水,进一步加剧水质恶化。
此外,一些地区的开采和生产水环境污染也是严重的问题,如石油、煤炭和金属矿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更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推进绿色产业和清洁生产,并提高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
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的同时,节约用水也非常重要。
例如,推广节水型设备、采用新型节水工艺和对用水进行科学管理都是有效的节约用水的方法。
同时,应大力发展水资源再生利用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再生水质量和利用效率。
此外,政府应实施用水计量和水资源税收等政策手段,促进用水效率提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生态保护也是中国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的重点。
许多湖泊、河流、江河和海洋受到污染和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崩溃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生态系统保护机制,加强湖泊、河流、江河和海洋保护和修复,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和生态系统的韧性。
此外,要加强对沙漠化、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等问题的研究和管理,建立植被恢复和环境保护机制。
最后,政策制定也是中国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对大型水利工程和水资源利用管理进行规划和调节。
此外,应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来推广环保、节能和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等科技项目。
综上所述,中国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需要实现生态环保、节约用水和优化用水结构,以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中国应提高环保意识和培育环保企业,加强科研和技术改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中国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f41bff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a.png)
中国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资源。
中国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因此,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中国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中国水资源的现状、未来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一、中国的水资源现状据统计,中国的总水资源量为2066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六。
然而,由于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区域相当缺水。
例如,我国北方干旱少雨,而南方则水资源相对丰富。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对水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国用水量达到了6839亿立方米,其中77.4%用于农业灌溉、22.1%用于城市供水、0.5%用于工业用途。
同时,由于非法排污和污染治理不力等问题,导致中国的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二、中国水资源未来的发展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计划。
2013年,中央政府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明确了水资源保护的方针和政策。
同时,中国在2018年实施了《长江保护法》,对中国最长河流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
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投资数百亿元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水资源从丰富的南方引往干旱的北方。
另外,政府还加大了对行业环保的力度,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水源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政策。
三、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保护水资源和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资源是制造业、农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
因此,遏制过度污染和过度消耗,实施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
饮用水的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因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能够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升公共卫生水平。
四、结论中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政府拥有极大的责任,必须采取行动来保护、利用和管理水资源。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4153c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3.png)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年(卷),期】2000(002)008【摘要】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108 m3,按1997年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为2 220 m3,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6×108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 760 m3.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 700 m3为用水紧张的国家,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50年来,全国用水总量从1949年的1 000多亿m3增加到1997年的5 566×108 m3,其中农业用水占75.3%,工业20.2%,城镇生活4.5%,人均综合用水量从不足200 m3增加到458 m3.当前面临的问题是,防洪安全仍缺乏保障;水资源的紧缺与用水的浪费并存;水土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水环境恶化和水质污染迅速扩展,已到极为严重的程度.研究报告指出,通过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我国可以基本立足于现有规模的耕地和灌溉用水量,满足今后16×108人口的农产品需要;预测我国用水高峰将在2030年前后出现,用水总量为(7 000~8 000)×108m3/a,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00~500 m3/a;全国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 000~9 500)×108m3,需水量已接近可能利用水量的极限;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继续增长,同时加强需水管理,做到在人口达到零增长后,需水也逐步达到零增长;我国水资源的总体战略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从防洪减灾、农业用水、城市和工业用水、防污减灾、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北方水资源问题及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等8个方面实行战略性转变;同时必须进行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资源投资机制和水价政策的3项改革.【总页数】17页(P1-17)【作者】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作者单位】中国工程院,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相关文献】1.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J],2.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的认识 [J], 关业祥3.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J], 无4.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推出精品丛书《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广获各界好评 [J],5.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推出精品丛书——《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广获各界好评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报告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893de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9.png)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综合分析水资源管理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影响,我们发现了一些关键问题和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灾害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因此,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重点讨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水资源管理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良好的水资源管理可以确保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和卫生。
其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农业、工业和能源等经济部门至关重要。
最后,水资源管理还能够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水资源管理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不同形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政府主导的中央管理体系来管理水资源,而另一些国家则采取市场机制和社区参与的方式。
各种管理模式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改进。
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确保水资源管理有效的关键。
其次,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能够提供有效的水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此外,社会参与和教育也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五、结论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只有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水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为了有效应对水资源管理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水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和技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灾害、政策、科学技术、社会参与、教育。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7dbab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6.png)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摘要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本报告旨在研究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策略和措施,以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
1. 概述水资源管理是指有效地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 水资源管理挑战2.1 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面临严重短缺的问题。
由于气候变化和过度使用,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水资源紧张的情况。
这不仅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农业产出造成影响,还会引发生态系统的破坏。
2.2 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是另一个重要挑战。
工业和农业活动排放的废水、城市化进程中的污水排放以及非法倾倒垃圾均对水体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水污染不仅危害生态系统的健康,也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 水资源管理策略3.1 水资源节约利用为了减缓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制定节约用水的政策和措施。
这包括改善灌溉系统的效率,推广节水设备和技术,并加强公众意识的提高,以鼓励人们节约用水。
3.2 水资源保护保护水资源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可以通过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加强水体监测和治理、实施水资源税收政策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水资源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引导公众参与保护行动。
3.3 水资源合作与治理水资源管理需要跨国合作和治理,因为水资源是不可分割的。
国际间的合作可以通过共享水资源信息、联合研究和制定水资源管理协议来实现。
此外,加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也是有效管理水资源的关键。
4.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为了实现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全球行动和多方合作。
政府应扮演主导角色,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并建立监管机构来推动水资源管理。
此外,企业、民间组织和公众也应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可持续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35ae7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e.png)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水资源是世界上最为珍贵且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之一,因此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并且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政策制定的规范化下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
一、水资源管理的现状1.1 全球水资源管理的突出问题全球水资源管理面临着多种挑战,首要问题是水资源的不平衡分布。
虽然地球表面的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分布不均衡,因此,地球上许多地区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其次,全球市场化的国际贸易活动已经给水资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以及更多的需求。
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象事件的增加,已经对水资源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1.2 国内水资源管理的现状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在近年,由于各种原因,如城市化的加速和农业主导产业的过度开采,使得我国的水资源也逐渐出现了紧缺的情况。
尤其在北方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已经极其严重。
二、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2.1 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这种理念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平衡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关系。
在水资源管理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完善和落实;第二,明确了水资源分配和利用应讲求公平、有效与可持续性;第三,通过环保行动和科技进步来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率;第四,去除了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模式,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
2.2 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始终贯穿着三个核心理念:经济的效益性、社会的公正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在水资源管理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应该固守这三个原则,通过完善体系、保障合理利用、减少污染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来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三、水资源管理的对策措施3.1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要想实现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一方面是加大水资源管理的投入,另一方面是完善水资源管理的体系。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deeb45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7.png)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现状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首先,中国水资源的总量并不算少,但分布不均衡,空间结构失衡严重。
中国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匮乏。
此外,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水资源需求增加,导致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其次,中国水资源的质量问题也十分严重。
水污染现象频发,尤其是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
这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保护水资源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分析了水资源现状之后,下面我们将提出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首先,加大水资源的开发与节约力度。
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大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同时,要制定严格的水资源节约政策,推广水资源节约型技术和设备,减少浪费。
其次,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加强水资源管理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政府要加强对水资源的规划和调控。
同时,要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另外,加强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也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通过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保护水源地、湿地和河流等重要生态系统,提高水资源的抵御能力。
此外,推进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和水资源的跨界治理也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
中国各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需要通过跨地区调配来解决供需矛盾。
同时,加强中外合作,推进水资源的跨界治理,增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最后,加强水资源意识和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加强对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保护知识的宣传,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生态文明的理念,共同努力保护水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严峻,但通过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加强管理和保护、推进跨区域调配和跨界治理以及加强水资源意识和科普教育,我们有信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综合考虑中国水资源现状和挑战,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b767e88d80eb6294dd886cd1.png)
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概况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约为27115亿m3,排在世界第6位,继巴西69500亿m3、前苏联65400亿m3、美国30560亿m3、加拿大29114亿m3和印尼28113亿m3之后。
我国人均占有河川年径流量约2327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前苏联人均占有量的1/8。
世界人均占有年径流量最高的国家是加拿大,人均占有年径流量高达1493万m3,是我国人均占有年径流量的近64倍。
二.我国水资源特点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性水土资源组合很不平衡。
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南北相差悬殊。
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总量;西北内陆地区及额尔齐斯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33.5%,拥有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 4.6%。
按面积平均,北方的水资源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水利部水资源调查评价估算,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水资源量,最多的是西藏、四川、云南和广西等省区,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1800亿m3以上;宁夏、天津、上海、北京、山西、河北和甘肃等省市区,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280亿m3以下,宁夏最低,年水资源量仅10亿m3。
作为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水资源量的分布受地形及其主要补给来源——降水量的制约。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山分布的国家,山丘区约占全国面积的69%,平原和盆地约占31%。
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定向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
北方分布的大型平原和盆地成为地下水储存的良好场所。
东西向排列的昆仑山—秦岭山脉,成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区域分布产生了深刻影响。
正是地形上、降水上的分布差异性,使我国不仅在地表水资源上表现为南多北少的局面,而且地下水资源仍具有南方丰富、北方贫乏的空间分布特征。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8a2737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2.png)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水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水资源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则极度匮乏,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危机。
在缺水地区,人们为了获取水资源,往往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使得水质恶化,许多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受到污染,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在一些地区,为了满足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用水的需求,大量修建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径流和生态系统。
这种过度开发导致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有些河流出现断流的情况。
那么,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水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
人体的大部分组成都是水,没有充足、清洁的水资源,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将受到直接威胁。
其次,水资源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农业灌溉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再者,工业生产也离不开水。
许多工业过程都需要用水作为原料或冷却剂,水资源的稳定供应对于工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水资源还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密切相关。
河流、湖泊、湿地等水域生态系统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水资源的保护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明确水资源的产权和使用权,规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行为。
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13c49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1.png)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导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压力。
本文通过对中国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1. 水资源总量有限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少的国家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年平均降水量约24000亿立方米,其中可用水资源量为近6000亿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而且,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南方地区相对较丰富。
2. 水资源利用模式不合理中国目前的水资源利用模式主要以农业用水为主,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工业和居民用水的比例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农业耗水量大、效率低的问题。
此外,农田灌溉技术落后,传统的洪灌浪费严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 水资源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各地普遍存在水体污染的问题。
工业废水、农田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都对水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许多河流和湖泊已经无法满足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标准,给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4.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不完善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地方政府对水资源管理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另一方面,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也较低,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此外,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无法有效保护水资源。
【二、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强农田灌溉技术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用水效率。
同时,加强工业用水管理,推广循环水利用技术,减少工业废水排放。
此外,还可以加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水资源管理,倡导大力节约用水。
2.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研究
![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903ee0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8.png)
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研究1.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命、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具有既有限又不可再生、又不平衡又不充分的特点,处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拥有的公共财产地位。
因此,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利用越来越大,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进而对人类生命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水资源分布不均,区域间差异非常大。
为了满足百姓的用水需求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矛盾,如水资源分配不均、水污染问题等。
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地区和工业强度大的地区,一些水资源已经被过度开发利用,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环境变差等问题。
3. 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是指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水资源来满足人民需求,并尽可能缓解环境压力,保护水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实现可持续水资源利用至关重要,因为这将有助于确保人类将有足够的水资源在未来几十年中支持其生活和经济需求。
同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可以减轻水污染、生态恶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实现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的方法实现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
应当尽可能地减少直接利用高水位区和重要生态保护区的水资源,逐步转向利用低水位区及地下水。
4.2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通过制定水资源特别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清晰权责界限、刚性承诺机制、多环节监管等,保证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4.3 推广水资源节水技术。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a3eb6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15.png)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对于国家的繁荣稳定和人民的福祉至关重要。
然而,近年来,中国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包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灾害频发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中国水资源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包括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利用情况等方面,并深入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政策、技术、管理等多个层面提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这些对策旨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减少水灾害的发生,从而为实现中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本文概述,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为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分析,包括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利用情况等方面的详细分析;第三部分为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和原因分析,深入剖析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灾害等问题的成因;第四部分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从政策、技术、管理等多个层面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为推动中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多样气候条件的国家,水资源的总量相对丰富。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中国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水资源分布不均是中国水资源现状的突出问题。
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匮乏。
这种地理分布不均导致了许多北方城市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尤其是在干旱季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 匹配 。黄河 、 淮河 、 海河三流域 , 土地面积占全国 的 13.4 %, 耕地 占 39 %, 人 口 占 35 %, GDP 占 32 %, 而水资源量仅占 7.7 %, 人均约 500 m3 , 耕 地亩均少于 400 m3 , 是我国水资源最 为紧张的地 区 。西 北内陆 河流域 , 土地 面积占 全国 的 35 %, 耕地占 5.6 %, 人口占 2.1 %, GDP 占 1.8 %, 水 资源量占 4.8 %。该地区虽属干旱区 , 但因人口稀 少 , 水资源量人均约 5 200 m3 , 耕地亩均约 1 600 m3 ;如果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 并 安排相适应 的经济结构和控制人口的增长 , 可以支持发展的需 要 , 但必须十分注意保护包括天然绿洲在内的荒漠 生态环境 。 1.1.4 江河高泥沙含量是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西 部地区是长江 、 黄河 、 珠江和众多国际河流的发源 地 , 地形高差大 , 又有大面积的黄土高原和岩溶山 地 , 自然因素加上长时期人为的破坏 , 使很多地区 水土流失严重 , 对当地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 严重危害 , 也使许多江河挟带大量泥沙 , 黄河的高 含沙量更是世界之最 。 这些问题增加了我国江河治 理的复杂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性 。从历史的观 点看 , 江河泥沙曾为我们创造了并继续发展着东部 和中部总面积达 185 ×104 km2 的广大冲积平原和 山间盆地 。这些地方地势平坦 , 土壤肥沃 , 成为中 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地 , 但由于开发利用不 当 , 也带来一系列的水旱灾害和环境问题 。 1.1.5 气候 变 化 对 我 国 水 资 源 的 影 响 根 据 1950 —1997 年接近 50 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分 析 , 我国近 20 年来呈现北旱南涝的局面 。 80 年代华北 地区持续偏旱 , 京津地区 、 海滦河流域 、 山东半岛 10 年平均降水量偏少 10 %~ 15 %。 进入 90 年代 ,
[ 收稿日期] 2000 -07 -26 *本文是由中国工程院组织的 “ 21 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 咨询项目的综合 报告 。 该项目是由 钱正英和张光 斗院士主持 , 两院 43 位院士和近 300 位院外专家经过一年多紧张工作完成的研究成果 , 2000 年 7 月 11 日向国务院和有 关部委作了汇报 。 本项目分 7 个课题组 , 提出了 9 个专题报告 , 在此基础上 , 经过项目综合组反复讨论和修改完成本综合报告 。 项目综合组成员名单附后 。 * * 全球陆地可更新的水资源量 , 根据 《水利百科全书》 、 《国际人口行动计划》 和 《国际水》 杂志 , 分别为 46.8 ×1012 m3 、 41.0 ×1012 m 3 和 42.78 ×1012 m 3;我国占全球水资源的百分比相应是 5.79 %、 6.61 %和 6.34 % *** 我国耕地按 1 ×108 hm 2 计算 , 为全球耕地的 7 %;按国家土地管理局 1996 年调查数 1.3 ×108 hm2 计 , 为全球的 9 %
从全国范围看 , 在原评价 24 年系列基础上增 加最近 18 年的资料 , 估计对全国水资源总量的影 响不大 。 但北方缺水地区持续枯水年份的出现 , 以 及黄河 、 淮河 、 海河与汉江同时遭遇枯水年份等不 利因素的影响 , 加剧了北方水资 源供需失衡的矛 盾。
据国际方面的有关研究 , 未来 50 年由于人类 活动产生的温室效应 , 全球年平均气温可能升高 , 但预测值相差很大 。 气温升高将 使地表蒸发量提 高 , 水资源量将相应 减少 。 具 体到我国 的各大流 域 , 影响程度如何 , 还有待探讨 。 1.2 50 年来的成就和当前面临的问题
[ 关键词] 水资源 ;防洪减灾 ;农业用水 ;城市和工业用水 ;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 展
前 言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 , 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 因素之一 ;同时 , 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 , 是一个国 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 展望将来 , 水资源正 日益影响全球的环境与发展 , 甚至可能导致国家间 冲突 。探讨 21 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 学问题 , 是世纪之交全球共同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重 点议题之一 。
我国人民在历史发展中 , 贯穿着与频繁水旱灾 害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进行了大规模 的水利建设 , 取得了兴利除害的重大成就 , 以占全 球约 6 %的可更新水资源**和 9 %的耕地 *** , 支 持了占 全球 22 %人 口的 温饱和 经济发 展 。 但 是 ,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中 , 也出现了一些更为复 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 1998 年长江和 嫩江的大洪 水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黄河断流和北方地区沙尘 暴的日趋严重以及江河湖海的水污染 , 引起全国人
按气象部门规定 , 24 小时雨量超过 50 mm 称之为暴雨 , 100 ~ 200 mm 为大暴雨 , 超过 200 mm 为特大暴雨 。
第8期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3
黄河中上游地区 、 汉江流域 、 淮河上游 、 四川盆地 的 8 年平均降水量偏少约 5 %~ 10 %, 黄河花园口 的天然来水量初步估计偏少约 20 %, 海滦河和淮 河的年径流量也都 明显偏少 。 西北内 陆地区 , 80 年代降水量略有减少 (2.5 %), 90 年代略有增加 (8.9 %)。 由于高山地区冰川融水的多年调节作用 , 各河流出山口的多年平均流量基本持平 。少数河流 如新疆的阿克苏河等径流量略有增加 , 个别河流如 河西走廊的石羊河径流量偏少 。
人口 增至 16 ×108 时 , 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 1 760 m3 。 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 , 人均水资源量 少于1 700 m3为 用水紧张的国家 , 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 。
50 年来 , 全 国 用水 总 量 从 1949 年的 1 000 多 亿 m3 增 加 到 1997 年 的 5 566 ×108 m3 , 其 中 农 业 用水 占 75.3%, 工业 20.2% , 城镇生 活 4.5%, 人均综合用水量从不足 200 m3 增加到 458 m3 。 当前面临的 问题是 , 防 洪安全仍缺乏 保障 ;水 资源的紧缺与用水的浪费并存 ;水土资源 过度开 发造成 对生态 环境的 破坏 ;水环 境恶化 和水质污染迅速扩展 , 已到极为严重的程度 。
1 我国水资源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1.1 水资源的自然状况 水资源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 赋存形式
为地表水 、 地下水和土壤水 , 可通过水循环逐年得 到更新 。 1.1.1 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量 根据 20 世纪 80 年代初水利部对全国水资源的评价 :我国的多 年平均降水总量为 6.2 ×1012 m3 , 除通过土壤水直 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 , 还可通 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 总量为 2.8 ×1012 m3 。 按 1997 年人口统计 , 我国 人均水资源量为 2 220 m3 , 预测到 2030 年我国人 口增至 16 ×108时 , 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 1 760 m3 。 按国际 上 一 般承 认 的 标 准 , 人均 水 资 源 量 少于 1 700 m3为用水紧张的国家 , 因此 , 我国未来水资 源的形势是严峻的 。 1.1.2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极不均衡 除了人均水 资源量紧张外 ,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很不均衡 。 由于季风气候影响 , 各地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 。 雨 热同期 , 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 , 使我国在发 展灌溉农业的同时 , 还有条件发展旱地农业 。但由 于降水季节过分集中 , 大部分地区每年汛期连续 4 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 60 %~ 80 %, 不但容易形 成春旱夏涝 , 而且水资源量中大约有 2/3 左右是洪 水径流量 , 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枯水 。 降 水量的年际剧烈变化 , 更造成江河的特大洪水和严
重枯水 , 甚至发生连续大水年和连续枯水年 。 1.1.3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也极不均衡 我国的年 降水量在东南沿海地区最高 , 逐渐向西北内陆地区 递减 。从黑龙江省的呼玛到西藏东南部边界 , 这条 东北 —西南走向的斜线 , 大体与年均降水 400 mm 和年均最大 24 小时降水 50 mm 的暴雨等值线 一 致 , 这是东南部湿润 、 半湿润地区和西北部干旱 、 半干也是暴雨洪水的多发区 (见彩插图 2)。
2000 年 8 月 第 2 卷第 8 期
专题报告
中国工程科学 Engineering Science
Au g.20 00 Vol.2 No.8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中国工程院 “21 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 项目组*
(中国工程院 , 北京 100038)
[ 摘要]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28000×108 m3 , 按 1997 年人口计算 , 人均水资源量为 2 220 m3 , 预测 到 203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