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综设实验报告汇总
通信原理实验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通信原理综合实验报告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学号022211117学生沈文杰指导教师赵晓丽一.验证性实验1.模拟信号源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各种模拟信号的产生方法及其用途2、观察分析各种模拟信号波形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1、测量并分析各测量点波形及数据。
2、熟悉几种模拟信号的产生方法、来源及去处,了解信号流程。
三、设计思想利用信号源模块和20M 双踪示波器进行模拟信号源实验。
主要测试点和可调器件说明如下:1、测试点2K同步正弦波:2K的正弦波信号输出端口,幅度由W1调节。
64K同步正弦波:64K的正弦波信号输出端口,幅度由W2调节。
128K同步正弦波:64K的正弦波信号输出端口,幅度由W3调节。
非同步信号源:输出频率范围100Hz~16KHz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信号,通过JP2选择波形,可调电阻W4改变输出频率,W5改变输出幅度。
音乐输出:音乐片输出信号。
音频信号输入:音频功放输入点(调节W6改变功放输出信号幅度)。
2、可调器件K1:音频输出控制端。
K2:扬声器控制端。
W1:调节2K同步正弦波幅度。
W2:调节64K同步正弦波幅度。
W3:调节128K同步正弦波幅度。
W4:调节非同步正弦波频率。
W5:调节非同步正弦波幅度。
W6:调节扬声器音量大小。
四、实验方法1、用示波器测量“2K同步正弦波”、“64K同步正弦波”、“128K同步正弦波”各点输出的正弦波波形,对应的电位器W1,W2,W3可分别改变各正弦波的幅度。
参考波形如下:2、用示波器测量“非同步信号源”输出波形。
1)将跳线开关JP2选择为“正弦波”,改变W5,调节信号幅度(调节范围为0~4V),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2)保持信号幅度为3V,改变W4,调节信号频率(调节范围为0~16KHz),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3)将波形分别选择为三角波,方波,重复上面两个步骤。
3、将控制开关K1设为“ON”,令音乐片加上控制信号,产生音乐信号输出,用示波器在“音乐输出”端口观察音乐信号输出波形。
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而通信原理实验则是学习和理解通信原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相关实验技能。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通信原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调制、解调、信道传输特性等。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探究不同参数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1.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恢复成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2. 信道传输特性信道传输特性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干扰和衰减的影响。
常见的信道传输特性包括衰减、失真、噪声等。
在通信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信道传输特性对信号质量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或抑制。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调制与解调在实验一中,我们选择了幅度调制(AM)作为调制方式。
首先,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正弦波作为基带信号,然后将其调制到无线电频率范围。
接下来,通过解调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并与原始信号进行比较分析。
2. 实验二:信道传输特性在实验二中,我们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传输系统来研究信道传输特性。
首先,我们将信号源连接到信道输入端,然后通过信道模拟器模拟信道的衰减、失真和噪声等特性。
最后,我们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调制与解调通过实验一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调制信号与原始信号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幅度调制的特点。
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到解调过程中的信号失真情况,并对解调算法进行改进。
2. 实验二:信道传输特性实验二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信号衰减、失真和噪声等方面。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我们可以了解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程度,以及失真和噪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通信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和组成;2. 理解通信系统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3. 熟悉通信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4.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1)通信系统基本模型(2)通信系统性能指标(3)通信系统类型2. 通信系统实验设备(1)实验设备介绍(2)实验设备操作方法3. 通信系统性能测试(1)调制解调性能测试(2)误码率测试(3)信道传输性能测试4. 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1)通信系统设计原则(2)通信系统应用案例分析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步骤(1)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实验①观察通信系统基本模型;②了解通信系统性能指标;③分析通信系统类型。
(2)通信系统实验设备实验①熟悉实验设备;②掌握实验设备操作方法。
(3)通信系统性能测试实验①调制解调性能测试:通过改变调制解调参数,观察系统性能变化;②误码率测试:调整误码率测试参数,观察误码率变化;③信道传输性能测试:通过改变信道参数,观察系统性能变化。
(4)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①分析通信系统设计原则;②以实际案例为背景,设计通信系统。
2. 实验结果(1)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实验①通信系统基本模型:观察并了解;②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了解并掌握;③通信系统类型:分析并总结。
(2)通信系统实验设备实验①实验设备:熟悉并掌握;②实验设备操作方法:熟练操作。
(3)通信系统性能测试实验①调制解调性能测试:观察系统性能变化,分析影响因素;②误码率测试:观察误码率变化,分析影响因素;③信道传输性能测试:观察系统性能变化,分析影响因素。
(4)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①通信系统设计原则:了解并掌握;②通信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并总结。
四、实验总结与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组成、性能指标、实验设备操作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3.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协作能力;4. 通过实验,我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在通信领域继续学习的兴趣。
通信原理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和解码等基本技术。
3.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原理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信号传输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基本特性,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
(2)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观察输出信号的相应变化,分析调制和解调过程。
(3)实验步骤:① 设计信号传输系统,包括调制器、传输信道和解调器;② 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如AM、FM、PM等;③ 通过实验验证调制和解调过程,分析输出信号的特性;④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调制和解调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2. 调制解调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调制解调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掌握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实验验证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器的性能指标,如调制指数、解调误差等。
(3)实验步骤:① 设计调制解调系统,包括调制器、解调器和信道;② 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和解调方式,如AM、FM、PM、PSK、QAM等;③ 通过实验验证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器的性能指标;④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调制解调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3. 信道编码和解码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掌握信道编码和解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实验验证信道编码和解码过程,分析编码和解码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3)实验步骤:① 设计信道编码和解码系统,包括编码器、信道和解码器;② 选择合适的信道编码方式,如BCH码、RS码等;③ 通过实验验证信道编码和解码过程,分析编码和解码的性能指标;④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信道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4.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1)实验目的:综合运用通信原理中的各种技术,设计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并验证其性能。
(2)实验原理:将上述实验中的技术综合应用于通信系统,验证系统的整体性能。
通信原理实验_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通信原理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编码和解码等基本技术;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三、实验内容1. 调制与解调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调幅(AM)和调频(FM)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2)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调幅调制器、调频调制器、解调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2. 设置调制器参数,生成AM和FM信号;3. 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4. 分析实验结果,比较AM和FM调制信号的特点;(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到AM和FM调制信号的特点,验证了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
2. 编码与解码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数字通信系统中的编码与解码技术;(2)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编码器、解码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2. 设置编码器参数,生成数字信号;3. 将数字信号输入解码器,观察解码后的信号波形;4. 分析实验结果,比较编码与解码前后的信号特点;(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到编码与解码前后信号的特点,验证了数字通信系统中的编码与解码技术。
3. 信道模型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信道模型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2)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信道模型仿真软件、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2. 设置信道模型参数,生成模拟信号;3. 将模拟信号输入信道模型,观察信道模型对信号的影响;4. 分析实验结果,比较不同信道模型下的信号传输性能;(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到不同信道模型对信号传输性能的影响,验证了信道模型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4.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通信系统仿真软件、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2. 设置通信系统参数,生成模拟信号;3. 仿真通信系统,观察系统性能指标;4. 分析实验结果,比较不同参数设置下的系统性能;(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到不同参数设置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验证了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的重要性。
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通信原理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基本的通信原理和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2. 掌握各种调制解调技术以及通信信号的传输方式;3. 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
实验设备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采样示波器3. 调制解调器4. 麦克风和扬声器5. 示波器6. 功率分贝计7. 电缆和连接线等实验原理:通信原理主要涉及调制解调、传输媒介、信道编码和解码等方面的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内容为调幅、调频和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的验证,以及传输信号质量的评估和性能测量。
实验步骤:1. 调幅实验: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波信号调幅到载波上,并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幅波形,记录幅度调制度;2. 调频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调制信号,将其调频到载波上,并使用示波器观察调频波形,记录调频的范围和带宽;3. 数字调制实验:使用调制解调器进行数字信号调制解调实验,并观察解调的信号质量,记录解调信号的正确性和误码率;4. 信号质量评估:使用功率分贝计测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信噪比和失真程度,并记录测量结果;5. 性能测量:采用示波器和其他测量设备对通信系统的带宽、传输速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1. 对于调幅实验,观察到正弦波信号成功调幅到载波上,并记录幅度调制度为X%;2. 对于调频实验,观察到调制信号成功调频到载波上,并记录调频的范围为X Hz,带宽为X Hz;3. 对于数字调制实验,观察到解调后的信号正确性良好,误码率为X%;4. 信号质量评估测量结果显示信噪比为X dB,失真程度为X%;5. 性能测量结果显示通信系统的带宽为X Hz,传输速率为X bps。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通信原理中的调制解调技术和信号传输方式,并且成功进行了调幅、调频和数字调制解调实验。
通过信号质量评估和性能测量,我们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例如在数字调制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解调算法,提高解调的正确性。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技术。
3.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4.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原理理论知识。
二、实验原理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解调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2.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解码是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3. 信号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噪声干扰,需要采取抗干扰措施。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箱:包括信号发生器、调制解调器、编码解码器等。
2. 信号源:提供调制、解调所需的信号。
3. 传输线路: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反射、干扰等现象。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调制实验(1)设置调制器参数,如调制方式、调制频率等。
(2)将信号源信号输入调制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
(3)调整解调器参数,如解调方式、解调频率等。
(4)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2. 解调实验(1)设置解调器参数,如解调方式、解调频率等。
(2)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3)调整调制器参数,如调制方式、调制频率等。
(4)将解调信号输入调制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
3. 编码与解码实验(1)设置编码器参数,如编码方式、编码长度等。
(2)将信息信号输入编码器,观察编码后的数字信号。
(3)设置解码器参数,如解码方式、解码长度等。
(4)将编码信号输入解码器,观察解码后的信息信号。
4. 信号传输实验(1)设置传输线路参数,如衰减、反射等。
(2)将信号源信号输入传输线路,观察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变化。
(3)调整传输线路参数,如衰减、反射等。
(4)观察传输线路参数调整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调制实验:调制后的信号波形与原信号波形基本一致,说明调制和解调过程正常。
2. 解调实验:解调后的信号波形与原信号波形基本一致,说明解调过程正常。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在现代通信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通信系统的原理及运行过程,我们进行了一次综合实验。
实验项目一:频率调制与解调实验通过实验一,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频率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及方法,对于这一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通信系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信号源、调制信号发生器、解调电路、示波器等仪器设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高频信号,再经过解调的过程将其还原为原始信号。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频率调制可以使信号的传输距离更远,信号质量更高,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传输带宽。
而解调过程,则是通过将频率调制后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从而实现正常的信息传递。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进一步了解了振荡电路的基本特性及使用方法,这对于后续的通信系统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验项目二: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数字调制与解调是现代通信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该技术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更好地保证信号质量及传输距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数字信号发生器、信道模拟器、解调器等仪器设备,通过数字技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再经过解调过程将其还原为原始信号。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数字调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及可靠性,同时减少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而数字解调的过程则是通过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从而实现正常的信息传递。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及处理方法,对于后续通信系统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项目三:移频钳实验移频钳是一种常用的频率稳定技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
通过该技术,可以将高频稳定振荡器的输出信号与一个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实现高精度的频率控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高精度振荡器、频率计、移频钳等仪器设备,通过移频钳技术实现对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精确控制。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移频钳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及精确度,从而更好地保证数据传输质量及距离。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专业班级:通信工程姓名:学号:实验所属课程:通信原理实验室(中心):语音八楼指导教师:许登元实验完成时间:2013 年1月1日教师评阅意见:签名:年月日实验成绩:一、设计题目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信源编解码二、实验目的:1.综合应用《Matlab编程与系统仿真》、《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原理》等多门课程知识,使我们建立通信系统的整体概念;2.培养我们系统设计与系统开发的思想;3.培养我们利用软件进行通信仿真的能力。
4.培养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我熟练掌握MATLAB,运用此matlab软件工具进行通信仿真的能力三、实验设备及软件:PC机一台,MATBLAB。
四、实验主要内容及要求:1、对通信系统有整体的较深入的理解,深入理解自己仿真部分的原理的基础,画出对应的通信子系统的原理框图2、提出仿真方案;3、完成仿真软件的编制4、仿真软件的演示5、提交详细的设计报告五、实验原理1、PCM基本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简称脉码调制,它是一种用二进制数字代码来代替连续信号的抽样值,从而实现通信的方式。
因此此种通信方式抗干扰能力强,因此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运用。
PCM信号的形成主要由三大步骤组成,包括:抽样、量化和编码。
它们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
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为了减小小信号的量化误差,我们常使用的是非均匀量化。
非均匀量化分为A 律和µ律。
我国采用的是A 律,但由于A 律不好实现,所以我们常用近似的13折线编码。
1.1抽样抽样即是将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由一系列时间离散的样值所取代的过程它实现的是信号在时间上的离散化。
抽样信号要想无失真的恢复出原信号,抽样频率必须要满足抽样定理。
即:如果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 H ,那么抽样频率fs 必须要满足fs>=2f H .1.2量化经过抽样后的信号还并不是数字信号,它只实现了时间上的离散化。
通信综合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现方法。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通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原理(1)实验目的: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各部分功能。
(2)实验仪器:通信系统实验箱、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
(3)实验内容:①观察通信系统实验箱,了解其基本组成,包括发射端、传输信道、接收端等。
②观察实验箱中的信号传输过程,了解信号调制、解调原理。
③分析实验箱中各部分的功能,如放大器、滤波器、调制器、解调器等。
2. 实验二:模拟通信技术(1)实验目的:掌握模拟通信技术的调制、解调方法。
(2)实验仪器:通信系统实验箱、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
(3)实验内容:①观察实验箱中的调制器,了解模拟调制的原理。
②观察实验箱中的解调器,了解模拟解调的原理。
③通过实验验证模拟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效果。
3. 实验三:数字通信技术(1)实验目的:掌握数字通信技术的调制、解调方法。
(2)实验仪器:通信系统实验箱、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
(3)实验内容:①观察实验箱中的数字调制器,了解数字调制的原理。
②观察实验箱中的数字解调器,了解数字解调的原理。
③通过实验验证数字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效果。
4. 实验四:光纤通信技术(1)实验目的: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2)实验仪器:光纤通信实验箱、光纤测试仪、示波器等。
(3)实验内容:①观察光纤通信实验箱,了解其基本组成和功能。
②通过实验验证光纤通信传输过程,分析传输效果。
③了解光纤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过观察通信系统实验箱,学生了解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使用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观察信号波形和频谱特性。
2. 实验二: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了模拟通信技术的调制、解调过程,掌握了模拟调制、解调方法。
通信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通信综合设计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学会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通信系统是指通过传输媒介,将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系统。
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源、信道、信宿和编码解码器等部分组成。
本实验主要研究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1. 模拟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是指将模拟信号作为信息载体进行传输的系统。
其主要性能指标有信噪比、频带宽度、调制方式等。
2. 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指将数字信号作为信息载体进行传输的系统。
其主要性能指标有误码率、信噪比、频带宽度等。
三、实验内容1. 模拟通信系统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
(2)实验内容:①调幅(AM)调制实验;②调频(FM)调制实验;③调相(PM)调制实验。
(3)实验步骤:①搭建AM调制器电路;②搭建AM解调器电路;③搭建FM调制器电路;④搭建FM解调器电路;⑤搭建PM调制器电路;⑥搭建PM解调器电路。
2. 数字通信系统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数字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
(2)实验内容:①数字调幅(DAM)调制实验;②数字调频(DFM)调制实验;③数字调相(DPM)调制实验。
(3)实验步骤:①搭建DAM调制器电路;②搭建DAM解调器电路;③搭建DFM调制器电路;④搭建DFM解调器电路;⑤搭建DPM调制器电路;⑥搭建DPM解调器电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拟通信系统实验结果与分析(1)调幅(AM)调制实验结果:①调制信号频率:1kHz;②调制信号幅度:1V;③调制信号调制系数:1;④解调信号频率:1kHz;⑤解调信号幅度:1V。
(2)调频(FM)调制实验结果:②调制信号幅度:1V;③调制信号调制频率:10kHz;④解调信号频率:1kHz;⑤解调信号幅度:1V。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优秀范文5篇)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通信原理实验报告通信原理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步骤:(详细记录你的实验过程)例如:(1)安装MATLAB6.5软件;(2)学习简单编程,画图plot(x,y)函数等(3)进行抽样定理验证:首先确定余弦波形,设置其幅度?、频率?和相位?等参数,然后画出该波形;进一步,设置采样频率?。
画出抽样后序列;再改变余弦波形的参数和抽样频率的值,改为。
,当抽样频率?>=余弦波形频率2倍时,怎么样?否则的话,怎么样。
具体程序及图形见附录1(或者直接放在这里,写如下。
)(4)通过DSP软件验证抽样定理该软件主要有什么功能,首先点“抽样”,选取各种参数:a, 矩形波,具体参数,出现图形B,余弦波,具体参数,出现图形然后点击“示例”中的。
具体参数,图形。
4、思考题5、实验心得6、附录1有附录1的话有这项,否则无。
第二篇:通信原理实验报告1,必做题目1.1 无线信道特性分析 1.1.1 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信道各种衰落特性;2)掌握各种描述无线信道特性参数的物理意义;3)利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模拟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1.1.2 实验内容1)基于simulink搭建一个QPSK发送链路,QPSK调制信号经过了瑞利衰落信道,观察信号经过衰落前后的星座图,观察信道特性。
仿真参数:信源比特速率为500kbps,多径相对时延为[0 4e-06 8e-06 1.2e-05]秒,相对平均功率为[0-3-6-9]dB,最大多普勒频移为200Hz。
例如信道设置如下图所示:移动通信系统1.1.3 实验作业1)根据信道参数,计算信道相干带宽和相干时间。
fm=200;t=[0 4e-06 8e-06 1.2e-05];p=[10^0 10^-0.3 10^-0.6 10^-0.9];t2=t.^2;E1=sum(p.*t2)/sum(p);E2=sum(p.*t)/sum(p);rms=sq rt(E1-E2.^2);B=1/(2*pi*rms)T=1/fm2)设置较长的仿真时间(例如10秒),运行链路,在运行过程中,观察并分析瑞利信道输出的信道特征图(观察Impulse Response(IR)、Frequency Response(FR)、IR Waterfall、Doppler Spectrum、Scattering Function)。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设想(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通信原理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对通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信号与系统基础实验- 信号波形观察与分析- 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 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响应2. 模拟通信原理实验- 模拟调制与解调实验(如AM、FM、PM)- 信道特性分析- 噪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3.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 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如2ASK、2FSK、2PSK、QAM)- 数字基带传输与复用-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4.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 TCP/IP协议栈原理与实现- 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 物联网通信技术(如ZigBee)5. 通信系统设计实验-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 编写实验报告提纲- 准备实验数据和分析工具2.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 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3.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目的与背景- 实验原理与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论与讨论- 实验心得与体会四、实验报告格式1. 封面- 实验报告题目-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实验日期2. 目录- 实验报告各部分标题及页码3. 正文- 实验目的与背景- 实验原理与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论与讨论- 实验心得与体会4. 参考文献- 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五、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 实验报告内容完整、结构清晰、逻辑严谨2. 实验原理阐述准确,实验步骤描述详细3. 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分析结论具有说服力4. 实验报告格式规范,语言表达流畅六、实验报告评价标准1. 实验原理掌握程度2. 实验操作熟练程度3. 实验数据分析能力4.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5. 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通信原理实验,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通信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通信原理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对通信原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本次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调制解调实验箱等。
三、实验原理。
1. 调制原理。
在通信中,为了将模拟信号传输到远距离,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这就需要用到调制技术。
调制是指将要传输的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变换成符合载波特性的信号,以便于在信道中传输。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和调相调制(PM)等。
2. 解调原理。
解调是指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成原始的模拟信号的过程。
解调技术是调制技术的逆过程,主要包括信号检测、解调器和滤波器等。
四、实验步骤。
1. 调幅调制实验。
(1)将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载波信号为高频正弦波信号。
(2)连接示波器,观察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变化。
(3)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调制信号的变化。
2. 调频调制实验。
(1)将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载波信号为高频正弦波信号。
(2)连接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观察调频调制的信号波形和频谱特性。
3. 解调实验。
(1)将调幅调制和调频调制的信号输入到解调器中,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和频谱特性。
(2)调节解调器参数,观察解调效果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调制解调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调幅调制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调制前后信号波形的变化,了解了调幅调制的基本原理。
在调频调制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频谱特性,掌握了调频调制的实验操作方法。
在解调实验中,我们调节解调器参数,观察到了解调效果的变化,加深了对解调原理的理解。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通信原理中的调制解调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实验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小结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通信原理实验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学习通信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主要针对通信系统中常用的数字基带信号、调制解调技术、信道模型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
二、实验内容及方法1. 数字基带信号实验(1)实验内容:了解几种常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的特征和作用,如AMI码、HDB3码等。
(2)实验方法:通过MATLAB软件模拟数字基带信号的生成、传输和接收过程,观察信号波形,分析信号特性。
2. 调制解调技术实验(1)实验内容:学习AM、SSB、FM调制与解调技术,掌握调制解调原理。
(2)实验方法:利用SystemView软件模拟调制解调过程,观察调制解调信号波形,分析调制解调效果。
3. 信道模型实验(1)实验内容:学习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模型,分析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特性。
(2)实验方法:通过MATLAB软件生成加性白高斯噪声,模拟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过程,观察信号波形和频谱,分析信号传输效果。
4. 码间串扰实验(1)实验内容:研究码间串扰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掌握眼图分析方法。
(2)实验方法:通过MATLAB软件生成受码间串扰和未受码间串扰影响的数字信号,绘制眼图,分析眼图特性。
5. 双机通信实验(1)实验内容: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学习双机通信接口电路设计及程序设计。
(2)实验方法:利用单片机实验模块和数码管显示模块,实现双机通信功能,观察通信过程,分析通信效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字基带信号实验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AMI码、HDB3码等数字基带信号的特征和作用,了解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特性。
2. 调制解调技术实验通过实验,我们熟悉了AM、SSB、FM调制与解调技术,掌握了调制解调原理,提高了信号处理能力。
3. 信道模型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学习了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模型,了解了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特性,为后续通信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4. 码间串扰实验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眼图分析方法,了解了码间串扰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为通信系统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
通信原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通信原理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联系实践,使我对通信原理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提高我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实验室环境及设备介绍本次实习在XX大学通信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丰富的通信实验设备,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等。
实验室环境整洁,设备齐全,为我们的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通信原理实验(1)基带信号传输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基带信号传输的原理,分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失真和畸变。
实验内容: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基带信号,通过传输线路(如电缆、光纤等)传输,在接收端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分析信号失真和畸变。
(2)调制解调实验实验目的:验证调制解调原理,分析不同调制方式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实验内容:使用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通过传输线路传输,在接收端使用解调器将高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观察解调效果。
(3)多路复用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多路复用原理,分析不同复用方式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实验内容:使用多路复用器将多个基带信号复用为一个高频信号,通过传输线路传输,在接收端使用多路解复用器将高频信号解调为多个基带信号,观察解调效果。
(4)差错控制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差错控制原理,分析不同差错控制方法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实验内容:使用差错控制设备(如纠错编码器、解码器等)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分析差错控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三、实习收获1. 深入理解通信原理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通信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多路复用、差错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2. 提高动手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通信实验设备,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拓宽知识面通过实习,我了解了通信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四、实习总结本次通信原理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我对通信原理的理解,还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通信原理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通信原理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及熟悉通信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与器件:1.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模拟信号。
2. 示波器:用于观测和测量信号波形。
3.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用于构建电路。
4. 数字示波器:用于观测和测量数字信号。
5. 串口线: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实验设备。
三、实验内容:1. 模拟信号的产生与观测1.1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信号,并观测信号波形。
1.2 调节信号频率和幅度,观察信号波形的变化。
1.3 通过示波器测量信号的频率和幅度。
2.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2.1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载波信号。
2.2 使用示波器观测载波信号波形。
2.3 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混合,观察调制信号对载波信号的影响。
2.4 使用解调器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3. 数字信号的产生与观测3.1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矩形脉冲信号,并观测信号波形。
3.2 调节脉冲宽度和周期,观察信号波形的变化。
3.3 通过数字示波器测量信号的脉宽和周期。
4.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4.1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调制信号。
4.2 使用数字示波器观测调制信号波形。
4.3 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混合,观察调制信号对载波信号的影响。
4.4 使用解调器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1. 模拟信号的产生与观测1.1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1.2 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产生正弦信号。
1.3 使用示波器观测信号波形,并记录频率和幅度。
实验结果:产生的正弦信号频率为1000Hz,幅度为5V。
2.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2.1 连接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调制解调器。
2.2 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载波信号,并使用示波器观测载波信号波形。
2.3 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混合,并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
南航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
2. 通过实验加深对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理解。
3. 学习使用通信原理实验设备,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
二、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信号分析仪3. 通信原理实验平台4. 连接线、示波器等辅助设备三、实验原理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信号与系统:信号是通信系统的基本元素,系统则是指信号传输、处理和接收的设备。
2.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解调则是将传输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
3.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解码则是将传输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
4. 信道:信道是指信号传输的路径,包括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一:信号调制与解调1. 实验内容:观察调制和解调过程,分析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2. 实验步骤:-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模拟信号。
- 将模拟信号进行调制,观察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 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观察解调信号的波形。
- 分析调制和解调过程,总结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实验二:信道传输特性1. 实验内容:观察信道传输特性,分析信道对信号的影响。
2. 实验步骤:-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模拟信号。
- 将模拟信号通过信道传输,观察传输信号的波形。
- 分析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总结信道传输特性。
实验三:编码与解码1. 实验内容:观察编码和解码过程,分析编码对信号的影响。
2. 实验步骤:-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模拟信号。
- 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观察编码信号的波形。
- 对编码信号进行解码,观察解码信号的波形。
- 分析编码对信号的影响,总结编码与解码过程。
五、实验结果分析及体会1. 实验一: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调制和解调过程,掌握了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调制信号频谱的特性对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二:通过实验,我们观察了信道传输特性,分析了信道对信号的影响。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通信系统综合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测试,掌握通信系统的设计、搭建、调试和性能评估方法,提高对通信工程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主要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通信实验箱、计算机等。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不同频率、幅度和波形的信号,作为通信系统的输入源。
示波器用于观测信号的时域波形,帮助分析信号的特性和变化。
频谱分析仪则用于测量信号的频谱分布,了解信号的频率成分。
通信实验箱提供了通信系统的硬件模块和接口,便于进行系统的搭建和连接。
计算机用于运行相关的通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原理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组成。
信源产生需要传输的信息,发送设备将信源输出的信号进行调制、编码等处理,使其适合在信道中传输。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会对信号产生各种干扰和衰减。
接收设备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等处理,恢复出原始信息,并将其传递给信宿。
2、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是将原始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适合信道传输的频段上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解调则是从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的过程,解调方式与调制方式相对应。
3、编码与解码技术编码是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原始信号进行的一种变换处理。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信源编码(如脉冲编码调制 PCM)和信道编码(如卷积码、循环码等)。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用于恢复原始信号。
4、信道特性信道对信号的传输会产生衰减、延迟、噪声和失真等影响。
了解信道的特性对于设计和优化通信系统至关重要。
四、实验内容1、模拟通信系统实验(1)AM 调制与解调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作为原始信号,经过 AM 调制后,在信道中传输。
在接收端,使用解调电路恢复出原始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前后和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分析调制深度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系统原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基于MATLAB的CDMA系统仿真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年级:指导老师:时间:2014年6月一、实验目的MATLAB 是美国MathWorks 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本次实验利用MATLAB 平台功能,并结合CDMA 的实际通信情况,利用MATLAB 组建出完整的CDMA 通信系统,完成整体设计方案,实现完整的发送到接收的端到端的CDMA 无线通信系统的建模、仿真和分析。
关键字: MATLAB CDMA 仿真二、实验原理2.1 CDMA 的基本原理CDMA 是指在各发送端使用不相同、相互(准)正交的地址码调制所传送的信息,而在接收端在利用码型的(准)正交性,通过相关检测,从混合信号中选出相应的信号的一种技术。
实现CDMA 的理论基础是扩频通信,即在发送端将待发送的数据用伪随机码进行调制,实现频谱扩展,然后进行传输,而在接收端则采用同样的编码进行解扩及相关处理,恢复原始的数据信息。
扩频通信有直接序列(DS )、跳频(FH )、线性调频(chrip )、跳时(TH )等方式。
采用扩频通信的优点很多,如抗干扰、抗噪声、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能在低功率谱密度下工作,保密性好、可多址复用和任意选址及进行高度测量等等。
2.2 CDMA 的系统框图2.3 交织编码的原理交织编码的目的是把一个较长的突发差错离散成随机差错,再用纠正随机差错的编码(FEC)技术消除随机差错。
交织深度越大,则离散度越大,抗突发差错能力也就越强。
但交织深度越大,交织编码处理时间越长,从而造成数据传输时延增大,也就是说,交织编码是以时间为代价的。
因此,交织编码属于时间隐分集。
在实际移动通信环境下的衰落,将造成数字信号传输的突发性差错。
利用交织编码技术可离散并纠正这种突发性差错,改善移动通信的传输特性。
2.4 卷积编码的原理卷积码编码的当前输出v(l)不仅与当前输入消息u(l)相关,还与此去前输入的m个消息u(l-1),…,u(l-m)相关,即v(l)=f(u(l),u(l-1),…,u(l-m)),l=0,1,2…卷积编码电路中移位寄存器初态可设定为全0,电路为按段工作方式,即对每段k比特输出入,产生一段n比特输出。
任意一输入段u(l-h)与输出v(l)的关系都是一个特殊的(n,k)线性分组码的编码关系,即存在k n的二元矩阵Gh,使得v(l)=u(l-h)Gh,h=0,1,2,…,m因此对于消息段序列u=(u(0),u(1),…,u(m),u(m+1),…),相应的输出端序列为v=(v(0),v(1),…,v(m),v(m+1),…),并满足v(0)=u(0)G0卷积编码电路在按段工作方式下只需存储或者记忆m段的消息输入,电路中输入移位寄存器最多只有km转换作用。
因此称参量m为卷积码的记忆长度,下图为原理图2.5扩频通信的原理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所需的最小带宽;频带的扩展是通过一个独立的码序列来完成,用编码及调制的方法来实现的,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则用同样的码进行相关同步接受、解扩及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扩频通信理论基础香农公式:C=Wlog2(1+S/N)1、在给定的传输速率C不变的条件下,频带宽度W和信噪比S/N是可以互换的。
即可通过增加频带宽度的方法,在较低的信噪比情况下,传输信息。
2、扩展频谱换取信噪比要求的降低,正是扩频通信的重要特点,并由此为扩频通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6 DPSK调制解调的原理DPSK,即差分移相键控,是数字调制方式的一种。
差分移相键控(DPSK):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 利用调制信号前后码元之间载波相对相位的变化来传递信息。
用于光传输系统中对DPSK调制信号的接收解调。
DPSK是一个1 Bit延迟器,输入一个信号,可以得到两路相差一个比特的信号,形成信号对DPSK信号进行相位解调,实现相位到强度的转化。
三、MATLAB仿真实现3.1 交织编码3.2 卷积编码与解卷积(2,1,3)卷积编码function output = convolutionX( X )%UNTITLED Summary of this function goes here% Detailed explanation goes heren=length(X); %取得输入序列的长度%%%%%%%%%%%%%%%%%%%%%画出输入波形%%%%%%%%%%%%%n1=0.01:0.01:n;for(i=1:n)is((i-1)*100+1:i*100)=X(i);endfiguresubplot(2,1,1)plot(n1,is);axis([0,n+1,-0.1,1.1]);title('原始信号')gridY=[0 0 0]; %寄存器初始值置为全0for(i=1:n) %进行序列移位,得到卷积的序列Y(1)=Y(2);Y(2)=Y(3);Y(3)=X(i);Y;output(2*(i-1)+1)=mod(sum(Y),2); %三个寄存器模二相加output(2*(i-1)+2)=mod((Y(1)+Y(3)),2);%第一、三寄存器模二相加endoutput;%%%%%%%%%%%%%%%%%%%%%%画出卷积波形%%%%%%%%%%%%%%%%%%%a=length(output);a;t=0.01:0.01:a;for(i=1:a)st(((i-1)*100+1):i*100)=output(i);endst;subplot(2,1,2)plot(t,st);axis([0,a+1,-0.1,1.1]);title('卷积波形')gridend解卷积函数:维特比解码function Z = deconvolution(X)%UNTITLED Summary of this function goes here% Detailed explanation goes heren=length(X);Z=zeros(1,n);a=n/2; %解卷积输出序列长度M=zeros(2^a,a);%初始化存放解卷积的可能序列矩阵Y=zeros(2^a,n);%初始化维特比对比的可能序列矩阵%%%%%%%%%%%%%%产生所有的可能序列%%%%%%%%%%5for(i=1:2^a)M(i,:)=de2bi(i-1,a);%把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Y(i,:)=encoding(M(i,:));%进行卷积编码m(i)=distance(Y(i,:),X); %取得每个序列对比的汉明距endb=min(m); %%%%%%%%%取得汉明距最小的值b;%%%%%%%根据得到的最小汉明距进行译码%%%%%%%%%for(i=1:2^a)if(b==m(i))Z=de2bi(i-1,a);endend%%%%%%%%%%%画出译码的波形%%%%%%%%%%%%%%%t=0.01:0.01:a;st=zeros(1,100*a);for(i=1:a)st(((i-1)*100+1):i*100)=Z(i);endZ;figure%subplot(2,1,2)plot(t,st);axis([0,a+1,-0.1,1.1]);title('解卷积波形')gridend3.3 M序列的产生function mseq=m_sequence(fbconnection,register) %fbconnectionΪ·´À¡ÏµÊý£¬registerΪ³õʼ״̬n = length(fbconnection);N = 2^n-1; %mÐòÁеij¤¶Èmseq(1)= register(n); %mÐòÁеĵÚÒ»¸öÊä³öÂëÔªfor i = 2:Nnewregister(1)= mod(sum(fbconnection.*register),2);%¼Ä´æÆ÷Óë·´À¡µÄÄ£2ºÍfor j = 2:nnewregister(j)= register(j-1);end;register = newregister; %ÒÆλºóµÄ¼Ä´æÆ÷mseq(i) = register(n); %еļĴæÆ÷Êä³öend3.4 DPSK调制与解调function z=dpsk(X)%UNTITLED2 Summary of this function goes here% Detailed explanation goes herefs=200; %取样频率w=25; %载波角频率n=length(X); %获取序列的长度t=1:100;nn=1:100;n1=0.01:0.01:n;%os=zeros(1,100);for(i=1:n)is((i-1)*100+1:i*100)=X(i); %将每个信息码元用100个点表示,存储到is数组,提高精度。
st((i-1)*100+1:i*100)=0; %定义调制后的信息码存放的数组st,并初始化。
endfor(nn=1:100) %定义两个角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正玄波oss(nn)=sin(2*pi*w*(t(nn )/100));osc(nn)=sin(2*pi*w*(t(nn)/100)+pi);end%figure%subplot(2,1,1)%plot(t/100,oss);%axis([0,n+1,-1.1,1.1]);%title('信号波形1')%grid%subplot(2,1,2)%plot(t/100,osc);%axis([0,n+1,-1.1,1.1]);%title('信号波形2')%gridfor(i=1:n) %调制if(X(i)==1)for(nn=1:100)st(100*(i-1)+nn)=oss(nn); %码元为1的点用oss填充endelsefor(nn=1:100)st(100*(i-1)+nn)=osc(nn); %码元为0的点用osc填充endendendst;figuresubplot(2,1,1)plot(n1,is);axis([0,n+1,-0.1,1.1]);title('原始信号')gridsubplot(2,1,2)plot(n1,st);axis([0,n+1,-1.1,1.1]);title('调制信号')grid%%%%%%%%%%%%%%%%%%%%%高斯白噪声信道tt=0.01:0.01:n;stt=awgn(st,5);figureplot(tt,stt);axis([0,n+1,-1.5,1.5]);title('通过高斯信道后的信号');%-------------------------------------加噪声及低通滤波--------------------------------------------- dt=stt.*sin(2*pi*w*tt); %乘以同频率载波,为滤波做准备figuresubplot(2,1,1)plot(tt,dt);axis([0,n+1,-1.5,1.5]);title('相乘后的波形');grid%-----------------------------------------低通滤波器-------------------------------------------------- [N,Wn]=buttord(2*pi*25,2*pi*50,3,25,'s'); %临界频率采用角频率表示[b,a]=butter(N,Wn,'s');[bz,az]=impinvar(b,a,fs); %映射为数字,得到filter函数的参数dt=filter(bz,az,dt); %数字低通滤波器subplot(2,1,2)%15?plot(tt,dt);axis([0,n+1,-1.5,1.5]);title('低通滤波后的波形');grid%---------------------------------------抽样判决------------------------------------------dt1=0;dt2=0;for(i=1:n)for(j=1:100)% if(dt(100*(i-1)+j)>0)% dt1= dt1+1;% else dt1=dt1;dt1=dt1+dt(100*(i-1)+j);% end% dt2=dt1/100;enddt2=dt1/100; %取平均值判断,若大于0,则判决为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if(dt2>0)dtt(100*(i-1)+1:100*i)=1;dt2=0;dt1=0;else dtt(100*(i-1)+1:100*i)=0;dt2=0;dt1=0;endendfigure%subplot(2,1,2)plot(tt,dtt);axis([0,n+1,-0.1,1.1]);title('判决后的波形');grid%------------------------------------------逆码变换后的序列------------------------------------------- z=zeros(1,n);for(i=1:n)if(dtt(100*(i-1)+50)==1)z(i)=1;else z(i)=0;endendz;end3.5 主函数s0 = randint(1,56);%s0 Ëæ»úÐÅÔ´%s1 ½»Ö¯±àÂëºóµÄ¾ØÕó%s2 ½»Ö¯±àÂëºóµÄÐòÁÐ%s3 ¾í»ý±àÂëºóµÄ¾ØÕó%s4 À©ÆµºóµÄ¾ØÕó%s5 À©ÆµºóµÄÐòÁÐ%s6 DPSK½âµ÷ºóµÄÐòÁÐ%s7 ¾í»ý½âÂëµÄ¾ØÕó%s8 ½»Ö¯½âÂëÇ°µÄ¾ØÕó%s9 ÊÕµ½µÄÐòÁÐs1 = (reshape(s0,7,8)); %½»Ö¯±àÂëfor j=1:8s2(j) = s1(1,j);endfor j=1:8s2(j+8) = s1(2,j);endfor j=1:8s2(j+8*2) = s1(3,j);endfor j=1:8s2(j+8*3) = s1(4,j);endfor j=1:8s2(j+8*4) = s1(5,j);endfor j=1:8s2(j+8*5) = s1(6,j);endfor j=1:8s2(j+8*6) = s1(7,j);ends3 = zeros(7,16); %¾í»ý±àÂëfor i=1:7s3(i,:) = convolutionX(s2(((i-1)*8+1):(i*8))); ends4 = zeros(7,112); %À©Æµstart = zeros(7,7);fbconnection = [0 0 0 0 0 1 1];for i=1:7if(i==1)start(i,:) = [0 0 0 0 0 0 1];else if(i==2)start(i,:) = [0 0 0 0 0 1 1];else if(i==3)start(i,:) = [0 0 0 0 1 1 1];else if(i==4)start(i,:) = [0 0 0 1 1 1 1];else if(i==5)start(i,:) = [0 0 1 1 1 1 1];else if(i==6)start(i,:) = [0 1 1 1 1 1 1];elsestart(i,:) = [1 1 1 1 1 1 1];endendendendendendmseq=m_sequence(fbconnection,start(i,:)); for j=1:16f = s3(i,j);for k=1:7a = sign(mseq((j-1)*7+k)-0.5);b = sign(f-0.5);c = -a.*b;d = sign(c+1);s4(i,((j-1)*7+k)) = d;endendendfor j=1:112s5(j) = s4(1,j);endfor j=1:112s5(j+112) = s4(2,j);endfor j=1:112s5(j+112*2) = s4(3,j);endfor j=1:112s5(j+112*3) = s4(4,j);endfor j=1:112s5(j+112*4) = s4(5,j);endfor j=1:112s5(j+112*5) = s4(6,j);endfor j=1:112s5(j+112*6) = s4(7,j);ends6 = dpsk(s5); %DPSKµ÷ÖÆs7 = zeros(7,16); %½âÀ©for i=1:7if(i==1)start(i,:) = [0 0 0 0 0 0 1];else if(i==2)start(i,:) = [0 0 0 0 0 1 1];else if(i==3)start(i,:) = [0 0 0 0 1 1 1];else if(i==4)start(i,:) = [0 0 0 1 1 1 1];else if(i==5)start(i,:) = [0 0 1 1 1 1 1];else if(i==6)start(i,:) = [0 1 1 1 1 1 1];elsestart(i,:) = [1 1 1 1 1 1 1];endendendendendendmseq=m_sequence(fbconnection,start(i,:));for j=1:16for k=1:7a = sign(mseq((j-1)*7+k)-0.5);b = sign(s6(112*(i-1)+7*(j-1)+k)-0.5);c = -a.*b;d(k) = sign(c+1);endif(d(1)==d(2)==d(3)==d(4)==d(5)==d(6)==d(7)) s7(i,j) = d(1);endendends8 = zeros(7,8); %¾í»ý½âÂëfor i=1:7s8(i,:) = deconvolution(s7(i,:));ends9 = (reshape(s8,1,56)); %½»Ö¯½âÂëkkk=0;for(i=1:7)for(j=1:8)if(s1(i,j)~=s8(i,j))kkk=kkk+1;else kkk=kkk;endendbbb=kkk;endbbb四、仿真结果信源序列交织编码后的矩阵序列卷积编码后的矩阵序列扩频后的序列DPSK调制载波DPSK调制后的信号波形DPSK低通滤波后的信号波形DPSK解调后的序列扩频解扩后的序列卷积解码后的序列信宿收到的序列五、CDMA系统分析本次综设设计的CDMA系统,源信元采用56位的数字信号,码速率为56 bp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