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面试教案模板
会计中职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会计中职试讲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c02e6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3.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特点,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和特点。
2. 教学难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会计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会计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授1. 会计的概念(1)教师讲解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举例说明会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的概念。
2. 会计的职能(1)教师讲解会计的四大职能:核算、监督、预测和决策。
(2)举例说明会计职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引导学生分析会计职能的作用。
3. 会计的特点(1)教师讲解会计的五个特点:真实性、一致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可比性。
(2)举例说明会计特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特点的重要性。
4.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教师讲解会计的产生背景和过程。
(2)介绍我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3)引导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回顾会计的概念、职能、特点和产生与发展。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加深对会计概念、职能和特点的理解。
2.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
2.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会计老师面试教案范文模板
![会计老师面试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e2c344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0.png)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授课对象:中职学生授课时间: 45分钟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2. 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3. 掌握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 理解会计的任务和方法。
教学重点:- 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教学难点:- 会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和课堂练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会计凭证样本- 会计软件操作演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会计是什么?会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对会计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30分钟)第一节会计概述1. 会计的概念- 讲解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 强调会计的特点:客观性、系统性、连续性、全面性。
2.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介绍会计的起源:从古代的货币出现开始,到近代的工业革命,会计不断发展。
- 讲述我国会计的发展历程:从西周时期的会计萌芽,到唐朝的会计制度,再到现代会计的发展。
3.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讲解会计基本假设:持续经营、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制。
- 解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及时性。
4. 会计的任务和方法- 介绍会计的任务: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参与经营管理。
- 讲解会计的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分组讨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 课堂问答: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中职财会模拟试讲教案模板
![中职财会模拟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438a43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5.png)
课程名称:会计基础授课班级:XX班授课时间:XX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编制的基本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会计要素。
2. 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的设置。
教学难点:1.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
2. 会计凭证的编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的作用。
2. 提问: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 会计的基本概念- 介绍会计的定义、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目标。
- 讲解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 会计要素- 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
- 分析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3. 会计科目- 介绍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分类。
- 讲解会计科目的作用和会计账户的区别。
4. 会计凭证- 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要求。
- 讲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会计业务情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编制会计分录。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的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练习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等基本知识。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讲解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时,可以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
2. 加强实践环节。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中职会计试讲备课教案模板
![中职会计试讲备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e3f5d1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f.png)
课程名称:会计基础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 熟悉会计凭证的编制和账簿的设置。
- 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
- 能够编制简单的会计凭证和账簿。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 会计凭证的编制4. 账簿的设置和登记5.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会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会计是什么吗?会计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介绍会计的定义和职能。
- 解释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介绍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 解释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会计等式,填写一个简单的资产负债表。
2. 提问:为什么会计等式被称为会计的基石?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会计等式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引导学生回顾会计等式和会计要素。
二、讲授新课1. 会计凭证的编制- 介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概念。
- 讲解原始凭证的填写要求和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2. 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介绍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的设置。
- 讲解账簿的登记方法和注意事项。
3.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
- 讲解会计核算的流程。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编制一份简单的记账凭证。
2. 提问:会计凭证和账簿在会计核算中有什么作用?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中职会计试讲模板范文
![中职会计试讲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b5b78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6.png)
中职会计试讲模板范文一、导入(1 2分钟)嗨,同学们!今天咱们要开启一段超有趣的会计之旅。
大家知道吗?生活中到处都有会计的影子。
比如说,你去商店买东西,老板收钱记账,这就是会计的小缩影呢。
或者你每个月有零花钱,你记个小账本,看看钱都花哪儿了,这其实也在做会计的工作哦。
那今天,咱们就正式走进会计这个神奇的世界,一起探索它的奥秘。
二、知识讲解(6 8分钟)1. 会计的概念。
同学们,会计啊,就像是一个大管家。
它负责把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像买卖东西、发工资、投资等等,用专门的方法记录下来。
比如说,一家面包店,每天进面粉、糖这些原材料,要花钱吧,这就是一笔支出,会计就要把这个记下来。
然后面包卖出去,收到钱了,这是收入,也得记清楚。
简单来说,会计就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2. 会计的职能。
这里面啊,会计有两个超重要的职能,就像两个得力的小助手。
一个是核算职能,这个就像是一个超级精确的计算器。
它要把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用数字表示出来,算清楚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比如说,这个月面包店一共卖了1000个面包,每个面包成本2元,卖5元,那通过核算就能知道赚了多少钱呢。
另一个职能是监督职能,这个就像一个严格的监督员。
它要确保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合法合规的。
比如说,面包店的老板不能乱花钱,每一笔开支都要有合理的用途,会计就要盯着,要是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就得提出来。
3. 会计要素。
那为了能把企业的经济活动记录得明明白白,我们还得认识几个小伙伴,这就是会计要素。
就像搭积木一样,会计要素是构建会计这个大城堡的小积木块。
第一个要素是资产,什么是资产呢?同学们,你想想面包店,那些烤箱、搅拌机,还有没卖出去的面包,这些能给面包店带来好处的东西就是资产。
就像你的手机,它是你的资产,能让你打电话、玩游戏、学习,对吧?还有负债,负债就是面包店欠别人的钱。
比如说,面包店从供应商那里先拿了面粉,还没给钱,这就是负债啦。
就像你跟同学借了钱,这就是你的负债。
会计中职试讲教案范文模板
![会计中职试讲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6dd942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1d.png)
一、课程名称:基础会计二、授课对象:中职一年级学生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作用。
-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 熟悉会计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会计核算的基本能力。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作用。
- 会计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
2. 教学难点:- 会计凭证的审核和账簿的调整。
-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会计是什么吗?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作用:- 介绍会计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 阐述会计的职能,如核算、监督、预测、决策等。
- 分析会计在企业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介绍会计的基本原则,如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可比性等。
- 阐述会计的基本方法,如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
3. 会计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 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填制要求。
- 讲解账簿的种类和登记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填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的过程。
2.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
(四)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馈: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中职教师会计面试试讲模板
![中职教师会计面试试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ee5f8a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8.png)
中职教师会计面试试讲模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考官,大家好。
今天我将进行会计课程的试讲,试讲的主题是“会计基础与财务报表分析”。
一、课程导入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更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财务分析。
本节课,我们将从会计的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财务报表的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会计学科的全面认识。
二、会计基础知识会计是一种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财务信息的系统,它帮助企业管理层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三、会计要素详解1. 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 负债: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 所有者权益: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4. 收入: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5.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6.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即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四、财务报表的构成1.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3.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五、财务报表分析方法1. 比率分析:通过计算财务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2. 趋势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分析企业的发展趋势。
3. 横向分析: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评估企业的竞争力。
六、案例分析通过一个具体的企业案例,我们将实际运用上述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会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中职会计面试教案模板
![中职会计面试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9545462b90d6c85ec3ac69d.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职会计面试教案模板篇一:中职会计概述教案第一课时会计的概述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会计任务。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
2.教学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职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有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
这时人们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尽可能节省的劳动占用,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
当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时,在人类社会中就首先产生了原始计量、记录行为,继而产生了会计。
会计最初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录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才逐渐地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二、新授课(一)什么是会计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0分钟)学生自学,教师归纳:(1)会计的产生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使用配套光盘——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看演示:从开始的堆积石块、刻木记事、结绳记数到刻契记数一步步向前发展。
(2)会计的发展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会计在中国的发展西周——出现“司会”官职西汉——出现“计簿、薄书”的账册宋代——官厅会计(四柱清册)明末清初——龙门账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四脚账清后期——借贷记账法二十世纪——电算化会计会计在世界的发展远古——印度的农业记账员1494年——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二战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化二十世纪——计算机应用于会计(3)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会计既是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它本身又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
会计中职试讲教案范文模板
![会计中职试讲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6cbd9a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d.png)
课题:《会计基础》第六章企业筹资业务核算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企业筹资业务的种类、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掌握企业筹资业务核算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1. 企业筹资业务的种类、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2. 企业筹资业务核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企业筹资业务核算的具体操作。
2. 企业筹资业务核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1. 企业筹资业务的种类、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讲解企业筹资业务的定义和种类。
- 介绍企业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如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股权筹资和债权筹资等。
2. 企业筹资业务核算的基本方法- 讲解企业筹资业务核算的会计科目设置。
- 举例说明企业筹资业务核算的具体操作步骤。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筹资业务核算的难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解决方案,总结经验。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价其参与度。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其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其巩固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资源:1. 教材:《会计基础》2. 课件:企业筹资业务核算课件3. 案例资料:企业筹资业务核算案例4. 练习题:企业筹资业务核算练习题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职会计试讲模板范文
![中职会计试讲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23005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2.png)
中职会计试讲模板范文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场超有趣的会计之旅,咱们要讲的是会计凭证的填制。
一、导入(1 2分钟)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个小会计,刚到一家公司上班。
有一天,老板让他把公司最近的一笔采购业务记录下来。
这小会计啊,挠挠头,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为啥呢?就是因为他还没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这个重要技能。
同学们,你们可不想像他一样,在工作的时候抓瞎吧?那今天咱们就好好把这个技能学会。
二、新授(5 8分钟)1. 会计凭证是什么?首先呢,咱们得知道会计凭证就像是会计的小账本的“出生证明”。
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得有个它来证明发生过。
比如说,咱们学校去买了一批新的电脑,那这个购买电脑的过程就得用会计凭证记录下来。
它就像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什么时候、在哪儿、花了多少钱、买了啥。
2. 会计凭证的种类。
会计凭证有两种哦,一种是原始凭证,一种是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就像是事情发生的“第一手消息”。
像刚刚说的买电脑,那商家给我们开的发票就是原始凭证。
它是最开始记录这个业务的单据。
而记账凭证呢,就是会计根据原始凭证来编制的。
就好比是原始凭证是原料,记账凭证是厨师根据原料做出来的一道菜。
3. 原始凭证的填制。
咱们先重点看看原始凭证的填制。
同学们,原始凭证有很多种形式,像发票、收据这些。
填制原始凭证的时候啊,那可得细心。
比如说日期,得写得清清楚楚的,不能模糊。
金额呢,数字要写规范,大写小写都不能错。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如果咱们班去买文具,花了56.78元,那在收据上写金额的时候,大写就得写成“伍拾陆元柒角捌分”,小写要写“¥56.78”。
可别小看这个,写错了的话,那可能就会引起财务上的大麻烦呢。
再说说填写的内容,谁卖给咱们东西的,得写对方的名字;咱们买了啥,也要写详细了。
比如说买了10支中性笔、5本笔记本,这些都要写得明明白白的。
就像你写日记一样,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4. 记账凭证的填制。
那记账凭证又怎么填制呢?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来的,它上面有日期、凭证编号、摘要、会计科目、金额这些内容。
技校会计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技校会计试讲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09e70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b.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理解会计要素及其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会计职业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1. 会计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会计要素的识别和应用。
教学难点:1. 会计要素在具体业务中的运用。
2. 会计分录的编制。
教学准备:1. 教材及辅助教学材料。
2. 白板或投影仪。
3. 会计模拟软件或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会计是做什么的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会计是负责记录、分析、报告企业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会计基础知识。
二、讲授新课1. 会计基本概念和原则- 介绍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
-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如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等。
- 通过实例分析会计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2. 会计要素- 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
- 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通过实例演示会计要素在会计分录中的运用。
3. 会计分录- 讲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作用。
- 介绍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 通过实例演示会计分录的编制过程。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提供模拟业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会计分录的编制。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会计要素和会计分录的理解。
2. 查阅资料,了解会计职业的发展前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会计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会计应用能力。
3. 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中职基础会计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a65a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a.png)
中职基础会计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基础会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理解会计中的会计等式和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
-掌握会计分录的方法和会计账簿的使用。
-学会编制企业会计报表和利润表。
2.过程和方法目标:-采用案例和实例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知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财务意识,增强其理财能力和创业意识。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倡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守时守规意识,强调事物的合理、完整、精细的性质。
二、教学内容:1.基础会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会计中的会计等式和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
3.会计分录的方法和会计账簿的使用。
4.企业会计报表和利润表的编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基础会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会计等式的构成和意义,以及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
3.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会计问题,理解会计分录的方法和会计账簿的使用。
4.小组合作学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提供的企业财务数据,合作编制企业会计报表和利润表。
5.教师点评和讲解(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合作结果进行点评,并讲解正确的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6.总结与扩展(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供更多相关学习资料和学习途径。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讨论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会计知识。
4.教师点评和讲解:通过教师的点评和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中职会计面试教案模板范文
![中职会计面试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f2444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c.png)
课程名称:会计专业面试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中职会计专业面试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的自我介绍能力、问题回答能力和沟通技巧。
3. 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面试时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中职会计专业面试的基本流程2. 自我介绍技巧3. 问题回答技巧4. 沟通技巧5. 会计专业知识回顾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中职会计专业面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职会计专业面试的流程吗?二、讲授新课1. 中职会计专业面试的基本流程- 候考:考生持面试准考证、身份证件,按时到达考点,进入候考室候考。
- 抽题: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经考生确认后,系统打印试题清单。
- 备课:考生持备课纸、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备课20分钟。
- 回答规定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
- 试讲/演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 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2. 自我介绍技巧- 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 介绍个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
- 表达自己的职业素养和面试动机。
3. 问题回答技巧- 认真倾听问题,确保理解准确。
- 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 结合实际案例,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
4. 沟通技巧- 保持自信,态度诚恳。
- 注重眼神交流,展现亲和力。
- 倾听对方意见,尊重他人。
5. 会计专业知识回顾- 复习会计基础知识,如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等。
- 复习会计实务操作,如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编制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面试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提高学生面试技巧。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面试的重要性。
中职会计面试教案模板.doc
![中职会计面试教案模板.doc](https://img.taocdn.com/s3/m/5014d1e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f.png)
中职会计面试教案模板.doc教学设计目标:1. 使学生了解会计师的职业特点、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要求。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面试成功率。
教学重点:2. 面试技巧和常见问题的解答。
1. 学生如何有效回答面试官提出的问题。
2. 学生如何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教学方法:1. 讲述、互动和模拟。
2. 分组讨论和演练。
教学过程:一、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会计师是一种怎样的职业?会计师的职业特点、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要求是什么?如何进行面试?1. 职业特点2. 岗位职责企业会计师最主要的工作是负责编制财务报表、计算税款、分析业务数据等。
在此过程中,会计师还要关注准确和合规性,定期与上级领导进行汇报,以便及时解决各种问题。
此外,会计师还需要积极地参与企业财税风险管理,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的财务风险。
3. 专业技能要求会计师需要掌握各种会计技术和方法,具备良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具备深入研究财务、税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以便积极地为企业做出贡献。
1. 面试技巧① 自信有礼:面试官比较看重的是考生的自信心和自估能力,因此在回答问题时要既自信而又有礼貌。
② 求职意向: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突出自己的求职意向和优势特长,这有助于面试官更好地衡量考生的能力和潜力。
③ 细节问题:面试官往往会在细节方面测试考生的认真度和设计能力,因此需要在回答时充分体现对问题的整体和细节方面的分析理解。
④ 应变能力:会计师的工作性质比较复杂和变化,因此要在面试中体现以应变能力。
① “你觉得什么是会计师的核心技能呢?”回答:会计师的核心技能包括深入了解财务数据,具备谨慎和可靠的性格和工作态度等。
② “你认为会计师有什么困难?”回答:会计师长期从事机械的计算和处理工作,工作性质单调重复,需要具有审慎和专业技能,有时还具有各种复杂的未知因素和难题等。
③ “你认为会计师的职业发展如何?”回答:会计师的职业发展前景广泛,除了拥有优秀的学问和技能以外,还需要锻炼自身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素质。
高职会计面试教案范文模板
![高职会计面试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04dc2a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e.png)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会计面试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2. 提升学生的自我介绍能力,使他们在面试中能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优势。
3. 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其在面试中能够回答专业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使其在面对面试压力时保持冷静。
二、教学内容1. 会计面试的基本流程2. 会计面试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3. 自我介绍技巧4. 专业问题解答技巧5. 心理素质与面试技巧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会计面试相关资料、模拟面试场景、评分标准2. 学生准备:个人简历、自我介绍稿、相关专业知识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教师简要介绍会计面试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
2. 会计面试的基本流程- 讲解会计面试的基本流程,包括简历筛选、初试、复试、终试等环节。
3. 会计面试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分析面试官可能提出的问题,如个人基本情况、专业能力、实习经历等。
- 分享应对策略,如提前准备、逻辑清晰、表达流畅等。
4. 自我介绍技巧- 演示并讲解自我介绍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 强调自我介绍时应突出个人优势、专业能力和职业规划。
5. 专业问题解答技巧- 提供一些常见的会计专业问题,如财务报表分析、成本核算等。
-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1. 模拟面试- 教师设置模拟面试场景,学生分组进行模拟面试。
- 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心理素质与面试技巧- 讲解面试过程中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正面思考等。
- 强调面试时的仪态、语言表达等细节。
3. 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面试技巧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练习,提升面试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在模拟面试中的表现。
2. 学生对会计面试流程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面试中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七、教学反思- 教师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中职会计面试教案范文模板
![中职会计面试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e2c58a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b.png)
课程名称:会计基础授课对象: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会计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树立职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1. 理解会计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经济基础知识,如货币、商品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会计是什么吗?会计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
二、新课讲授(30分钟)1. 会计的基本概念- 教师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作用。
- 引导学生思考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举例说明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2. 会计的基本假设- 教师介绍会计的四大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 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假设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3. 会计的基本原则- 教师讲解会计的八大基本原则:真实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成本效益。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这些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会计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1. 会计的基本概念- 会计的定义- 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作用2. 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3. 会计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 一致性- 可比性- 及时性- 谨慎性-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成本效益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假设和原则。
中职会计面试教案模板
![中职会计面试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5a4f4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d.png)
中职会计面试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面试的基本流程和要求;2.掌握面试技巧,提升自信;3.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增强学生对会计职业的了解,促进职业规划。
二、教学内容:1.面试准备-熟悉自己的个人简历,准备个人介绍、自我价值定位;-梳理所学课程及相关知识,准备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与专业能力展示;-对常见会计面试问题进行预习,准备合理的回答;-针对实习经历或项目经验进行回顾,准备详细的案例描述。
2.面试技巧-注意形象仪态:穿着整洁得体,保持良好的仪容仪态;-注意语言表达:发音准确、语速适中,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自己;-注意对话技巧:倾听对方的问题,不要急于回答,可以适当思考后再回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和语法正确性;-注意口齿清晰和声音大小的掌握:避免口齿不清、声音过小或过大等问题。
3.面试案例分析和讨论-选择一份常见的会计面试题目,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分析面试题目的背景和目的,解析问题的关键点和所需答题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供模拟面试的场景,进行面试问题的现场回答。
4.职业规划指导-介绍会计行业的发展前景、就业形势等相关信息;-分析国内外相关证书的培训机构和考试要求;-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比赛、实习和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简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和目标。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面试经历,让学生谈一谈面试的特点和难点;-引入面试准备和技巧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面试准备(15分钟)-向学生介绍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个人简历的修改、个人介绍的准备、课程和相关知识的梳理等;-介绍常见的会计面试问题,让学生进行预习和准备。
3.面试技巧(15分钟)-介绍面试时需要注意的形象仪态、语言表达、对话技巧等要点;-演示一些面试中常见的错误和不良习惯,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4.面试案例分析和讨论(20分钟)-选择一份常见的会计面试题目,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背景和目的,解析问题的关键点和所需答题思路;-提供模拟面试的场景,进行面试问题的现场回答,并进行点评和讨论。
高职会计面试教案设计模板
![高职会计面试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df1c6e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1.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会计面试的基本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面试成功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会计行业的兴趣,培养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1. 会计面试的基本流程2. 会计面试的技巧与注意事项3. 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教学难点:1. 面试中如何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2. 如何应对面试官的提问和压力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会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会计职业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会计面试有什么了解?有哪些期待?二、讲授新课(40分钟)1. 会计面试的基本流程- 简历筛选- 初试(笔试或电话面试)- 复试(面试)- 录取2. 会计面试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着装得体- 语言表达清晰- 展示专业素养- 准备充分- 注意倾听- 面试官提问时的应对技巧3. 案例分析- 分享实际面试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面试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三、实践环节(40分钟)1.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一组扮演面试官,另一组扮演应聘者。
- 面试官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应聘者回答。
- 教师巡回指导,指出学生表现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模拟面试- 教师扮演面试官,学生进行模拟面试。
-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 教师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与反馈(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会计面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面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3.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给出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会计面试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模拟面试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资源:1. 会计面试相关资料2. 案例分析材料3. 角色扮演道具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模拟面试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会计面试的基本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
技校会计试讲教案设计模板
![技校会计试讲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d34e25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c.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2)了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填制和审核方法;(3)熟悉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和结账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会计核算的基本能力;(2)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处理和会计报表编制的能力;(3)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2)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3)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2)会计凭证的种类、填制和审核方法;(3)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和结账方法。
2. 教学难点:(1)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2)会计账簿的登记和结账;(3)会计报表的编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2)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讲授新课(20分钟)(1)讲解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2)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填制和审核方法;(3)讲解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和结账方法。
3. 案例分析(15分钟)(1)选取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答。
4. 课堂练习(10分钟)(1)布置一道关于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练习题;(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2)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的掌握程度;2. 学生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填制、登记和编制能力;3.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如分析思路、解答方法等;4. 学生对拓展性问题的回答,如创新性、深度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2.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会计知识;4.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会计面试教案模板第1篇: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篇1:中职基础会计第六章教案引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总分类核算主要账户的用途、结构。
2、能正确编制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
3、能界定利润总额的组成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筹集、供应、生产、销售、利润核算过程中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
三、教学难点:生产过程成本的核算四、教学方法:结合实际业务进行讲授,并给出实际业务让学生练习。
五、课时安排:共10课时(总48课时之23—32课时)第一课时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一、教学目标:1、掌握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2 筹集资金的核算二、教学重难点:资本公积的核算三、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给出学生实际业务题,如:某日,a投资者以30万元向企业投资,款项存入银行,作为会计我们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二)新课讲授: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1、“实收资本”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法定程序减少的资本数额,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投资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投入资本的实有数。
例如:1日收到国家投入资本50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500 000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500 000 2、“资本公积”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接受捐赠等而引起的投资者公共积累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规定转赠注册资本的数额,贷方登记因接受捐赠等原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数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资本公积的结余数。
例如:3日收到外商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120 000元。
借:固定资产 120000 贷:资本公积 1200003、“短期借款”账户(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从银行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到期偿还的借款,贷方登记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偿还的短期借款。
第2篇:中职会计概述教案第一课时会计的概述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会计任务。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
2.教学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职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有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
这时人们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尽可能节省的劳动占用,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
当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时,在人类社会中就首先产生了原始计量、记录行为,继而产生了会计。
会计最初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录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才逐渐地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二、新授课(一)什么是会计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0分钟)学生自学,教师归纳:(1)会计的产生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使用配套光盘——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看演示:从开始的堆积石块、刻木记事、结绳记数到刻契记数一步步向前发展。
(2)会计的发展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会计在中国的发展西周——出现“司会”官职西汉——出现“计簿、薄书”的账册宋代——官厅会计(四柱清册)明末清初——龙门账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四脚账清后期——借贷记账法二十世纪——电算化会计会计在世界的发展远古——印度的农业记账员1494年——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二战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化二十世纪——计算机应用于会计(3)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会计既是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它本身又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
因此,任何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管理越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
2.会计的涵义(10分钟)使用配套光盘——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看演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会计涵义中的三个要点内容是什么?A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B会计的基本职能——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C会计的主要特点——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二)会计的基本职能(20分钟)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
《会计法》将会计的基本职能进一步明确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1.会计的核算职能教师讲解、说明:A从会计工作的现状看,会计核算的职能主要是从数量方面综合反映企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即事后核算,它是会计的基础工作。
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执行事后核算职能的主要形式。
B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仅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为了在经营管理上加强计划性和预见性,会计利用其信息反馈,还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
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进行预测,参与计划,参与决策;而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过程按计划或预期的目标进行。
根据上述讲解,师生共同归纳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1)从核算时间看:包括事后核算、也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2)从核算内容看:包括记账、算账、报账,还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2.会计的监督职能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也就是实行会计监督的过程。
具体内容:(1)以国家的财经政策、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对即将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2)从单位内部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将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以评价各项活动能否提高经济效益,对经济活动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3)对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以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根据上述内容,师生共同归纳整理:会计监督就是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
3.二者的关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相互联系?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职能关系十分密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具体说:(1)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就无法进行监督,只有正确地核算,监督才有真实可靠的依据;(2)监督是核算的延续和深化,如果只有核算而不进行监督,就不能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只有严格地进行监督,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料,才能在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业:第一章第一节练习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第3篇:中职基础会计请各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你的亲戚朋友中有人是会计吗?2.从工作职位来说,仓管与会计有什么区别?3.什么是会计?就是计数吗?4.科目与账户有什么区别?5.俗语说“人情惨过债”,那么人情能入账吗?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会计的概述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P1古代会计:P2 1 远古时代:生产活动极为简单,生产成果的种类和数量很能少结绳堆石刻竹2 西周时期:设司会采用“月计岁会”计簿和账书 3 北宋时期:采用“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含义? P2)4 明末清初: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把全部账目“进缴存该”四类(含义? P2)进-缴=存-该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合龙门”(含义? P2)近代会计:P2 1 起源于意大利的复式记账原理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一、会计的涵义 P3(会计就是会计算这么简单吗?)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ASK:社会上任何事务都是会计的的对象吗?会计能核算“人情债”吗?任何人都能不经专业训练就从事会计工作吗?包括三方面内容:1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说明会计的本质2 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的基本职能3 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会计的基本特点二会计的基本职能P41 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从核算时间看:包括:事前核算:进行预测,参与计划,参与决策事中核算: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过程按过程或预期的目标进行事后核算:从数量方面综合反映企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是会计工作的基础)2 会计的监督职能P4指: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会计监督的核心:干预经济活动,使之遵守国家法令、法规,保证财经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要从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出发,对每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以防止损失浪费。
会计监督的内容:1 以国家的财经政策、财经纪律为准绳,对即将进行或已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2 从单位内部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将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以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能否提高经济效益3 对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以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的关系:P5三会计的任务: P5试说明会计任务的四个方面分别属于会计的哪个职能?四会计的特点:P51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单位:元会计中用到的计量尺度有三种:实物尺度:KG、吨、米、台、件劳动尺度:劳动日、工时货币尺度:元、角、分但统一的主要计量尺度是:2 会计具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按经济活动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连续、对现在或将来影响企业收益、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3 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EG:存货计价第二节企业的经济活动与经济业务什么是企业?一企业的经济活动P61 资本金:目的资金即: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2 资金的循环: P7 图1-2 供应-》生产-》销售环节从货币资金开始,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一个循环一个循环中,资金经历或呈现四种占用形态:A 货币资金形态:以货币形式出现包括:银行存款、库存现金B 储备资金形态:以原材料等为生产进行所必须的物资形式出现C 生产资金形态:以在产品的形式出现D 成品资金形态:以产成品形式出现E货币资金形态:以货币形式出现二企业的经济业务P7经济业务:通过会计来核算和监督的经营和财务收支的具体事项,以称会计事项EG:第三节会计对象与会计职业一会计对象P8凡是是特定对象中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即:特定对象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只有确定为会计对象,会计人员才能根据专门的会计方法对其会计处理ASK:以下情况,哪几种要进行会计处理?人情债领导外出,不报销领导因公外出,签订经济合同履行经济合同二会计职业P81 谁来从事会计职业P82 会计人员的职责 P9(遵守哪些法律?)3 工作权限4 职业道德5 可选择的会计工作岗位第二章会计要素及平衡公式第一节会计要素 P13会计要素:即会计对象要素,指对会计对象的个体内容所做的基本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的和概括会计要素有六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为最主要的会计要素)六个会计要素一定要学好,对以后做会计分录很重要一资产: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1 条件:A必须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EG:已报废的设备商标生产用的机器B 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EG:投资者投入的机器向外单位租入的机器 C 能以货币计量EG:企业良好的绿化、清新的空气 D 可以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EG:课外:为什么企业一般都不愿意花大力气培训员工2 分类:根据资产的流动性可以分为:P14流动性P14A流动资产:可以在1年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EG:现金:谁保管、放在哪银行存款:短期投资: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的各项有价证券应收及预付款:待摊费用:已支出、应由本期及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存货:以生产或销售而储存的各种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一年内耗用或售出B 长期投资:企业预期持有期限超过去1年(不包含1年)的各种投资C固定资产: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