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治思想简析
略论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_周思敬
略论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周思敬魏澍内容提要:先秦儒家在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发展过程当中处于枢纽地位,它继承了中国早期政治文化中的德治传统,对后世德治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原则包括:德治的价值取向是/安百姓0、德治的起点在于/以修身为本0、德治的实现方式是/齐之以礼0。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先秦儒家治国思想由天人观、人性论和德治思想组成。
天人合一、效法天地的天人观和人皆可成圣贤的人性论构成德治思想的理论依据。
先秦儒家德治思想是特定时代的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
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在于:以国家公职人员道德建设作为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的重心;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理念建设。
关键词:先秦儒家;德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0¹先秦儒家在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发展过程中处于枢纽地位,全面把握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对于扬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汲取其精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原则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人物的先秦儒家明确地将德治作为理想的政治理念,尽管他们没有把德治提炼成为一套具体的社会政治理论,但清楚地论述了德治的基本原则。
(一)德治的价值取向是/安百姓0人是价值性的存在。
政治价值是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国家产生以后,政治生活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任何时代,面对现实的政治生活,人们都不免要发出/何为好的政治?0/何以实现好的政治?0一类以政治价值为核心的疑问。
政治价值成为人们政治认识和政治实践的起点。
孔子提出的德治思想,就建立在/安百姓0这一政治价值基础之上。
他认为,只有以安百姓为价值取向的统治才是理想的政治,才是好的政治。
在回答子路提出的什么是君子的问题时,孔子次第排出了/修己以敬0、/修己以安人0和/修己以安百姓0这三个层层递进的标准,并且说/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浅谈儒家德治的思想内涵与历史价值
浅谈儒家德治的思想内涵与历史价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学说思想的影响十分深远,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漫长历史中,儒家作为主流学派在意识形态上处于主导地位,儒家的德治主张也一直被视为王道政治而加以提倡。
本文就儒家德治的思想内涵与历史价值进行分析。
标签:儒家德治;思想内涵;历史价值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以德治民,奉行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治国理念,充分证明儒家思想家希望统治者在国家治理上执行怀柔政策,体现了他们的开明思想和道德观念。
儒家思想对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统治影响极为深远,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现代社会的治理也有许多需要借鉴儒家德治思想的地方。
因而我们需要很好地理解儒家德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并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它的指导意义。
一、儒家德治思想的内涵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为政以德,如果统治者具有端正的品德并对民生表现出体恤的态度,就会受到百姓的拥护,形成众星拱月的良好政治统治态势。
儒家德治思想传承千年,不同的儒家思想持有者对儒家德治思想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甲骨文对“德”字的注释是“从直从行”。
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遵从周礼,认为统治者应该“明德慎罚”,重视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强调道德教化,逐渐把统治者的道德修养与社会的政治统治联系在一起,初步具备了儒家德治思想中的人本主义的观念。
他认为,君主为政之道应该“齐之以礼”,实行道德教化,在礼制规范的要求下,老百姓会心存廉耻,行为规范会遵从法制和道德规范,国家会政治清明,长治久安。
如果君主为政“齐之以刑”,用强权和法制来施政,就会激化社会矛盾和民众的反抗心理,百姓就会毫无羞耻之心,国家就会动荡不安。
综合起来,儒家的德治思想的内涵如下:1.以道德教化为核心。
儒家德治的思想内涵是以道德教化为核心的。
孔子把统治者的自身道德修养看的很重,认为君主的道德风尚具有强烈的感化力量,是教化百姓并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重要手段,即所谓的“修己以安百姓”。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学说指的就是儒家学说。
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包括:
1、仁义:仁义是儒家所强调的最重要的思想,仁义就是“人之所以能,则必以仁义为先”,它把“仁”作为道德行为的根本准则,即以“仁”为核心,从而形成了仁政、仁治、仁乡的理念。
2、礼乐与政法:礼乐是儒家文化的基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儒家认为,礼乐是由上到下的社会顺序,它维系着社会的秩序,保障了社会的和谐。
此外,儒家还提出“政法”,即以政治和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
3、爱民:儒家强调要爱民,对待百姓要以温柔敬畏的态度,以慈惠恩德来统治,这是儒家与其他思想不同的地方。
4、忠孝:忠孝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儒家强调要忠于君主,孝顺父母,以此为中心,使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相统一,实现“忠孝”的社会精神。
儒家文化三大德治原则
儒家文化三大德治原则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治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儒家文化强调德治,即通过道德教育和德行的榜样来治理社会,而不是通过法律和制度来实现管理。
儒家文化中有三大德治原则,包括仁、义和礼。
首先,仁是儒家文化中最核心的德治原则之一、仁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在儒家的观念中,仁是一种内在的美德,是一个人本性的表现。
而实践仁的过程就是通过修养和自我反省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儒家认为,仁的表现包括关爱家人、教育后人、服务社会等。
通过强调仁德,儒家文化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发展,同时也构建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
其次,义是指道德和正义的原则,是儒家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德治原则。
义强调的是公正与公平原则,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做出的行为准则。
在儒家的观念中,义是个人行为的原则和道义标准。
儒家认为,一个人应该根据道德的原则来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为。
这种强调义的观念使得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和公平,提倡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奋斗。
最后,礼是儒家文化中的第三大德治原则。
礼是指一种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礼强调的是人们在行为和言语上的规范和谦逊。
儒家认为,通过遵循和尊重礼仪规范,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在儒家的观念中,礼是一种道德的表现,也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式。
通过从小培养和教育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儒家文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均衡。
这三大德治原则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仁强调了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义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公正关系,而礼则强调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尊重和礼仪关系。
通过这些原则的指导,儒家文化强调了人们的品德修养和道德修养,使得社会秩序得以自我调节和维护。
儒家文化的这些德治原则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儒家文化的三大德治原则包括仁、义和礼,这些原则构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历史价值
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历史价值那么,什么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呢?为了使问题加倍明晰和易于集中讨论,本文在此把讨论的范围确信在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专门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缺点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理论的产生,都是基于解决现实中某种问题的需要。
孔、孟、荀生当春秋战国之乱世,运用自己的学说帮忙明君圣主终止各国纷争、成立有序社会,是他们一起的目标,也是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得以产生和进展的动因和基础。
如此,便有了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内在逻辑的一个最初的、也是最大体的元素:成立一个符合理想的社会。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个类似周朝制度的社会:“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孟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王治:“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仁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百姓不饥不寒,但是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荀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能够称之为“政教之极”:“臣下百吏至于庶人,莫不修己而后敢安正,诚能而后敢受职。
百姓易俗,小人变心,奸怪之属,莫不反悫。
夫是之谓政教之极。
”(《荀子·君道》)从上可见,孔、孟、荀对理想社会的具体描述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起的,这确实是社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教化盛行,人人道德高贵。
正是从那个角度,咱们也能够把孔、孟、荀追求的理想社会称之为道德社会。
那么,这种理想的道德社会如何才能成为现实呢?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由此往下推衍。
关于那个问题,孔、孟、荀的一起回答是:实行德治!孔子率先提出了他的德治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孟子亦在其《孟子》一书的开篇中亮明自己的德治主张:“王,何须曰利,亦有仁义罢了矣”(《孟子·梁惠王上》),并在《公孙丑上》中继续阐发这一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孔子的德治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治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治思想。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
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了德治思想,强
调通过德行来治理国家,这一思想贯穿了他的政治理念和教育观念,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孔子的德治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认为一
个人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品德,做到“君子”之道,然后才能治理家庭,最终才能治理国家,达到天下太平的境界。
孔子强调个人的德
行修养,提倡“仁、义、礼、智”等美德,认为只有君子才能够成
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其次,孔子的德治思想注重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提出“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因人而异,注重培养
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培
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家的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孔子的德治思想还强调了君子的政治责任和社会使命。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治国,通过自己的榜样力量来感化和影响他人,使整个社会都能够得到净化和提升。
孔子提倡君子要有仁爱之心,要关心民众的疾苦,要尽心尽力为民造福,使国家得到良好的治理。
总的来说,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德治思想强调了个人修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君子的政治责任和社会使命,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后世政治家和社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在当今社会,孔子的德治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思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中国古代儒家德志 仁政 治国之道的主要内容和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儒家德志仁政治国之道的主要内容和现代价值中国古代儒家德治、仁政、治国之道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德治国:儒家认为道德是政治的基础,主张以德治理国家。
他们认为君主应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风范来影响和感化百姓,使百姓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和治理国家的目的。
2.仁爱思想:儒家认为“仁者爱人”,政治上主张以仁爱为中心,以爱人之心来对待百姓和治理国家。
强调君主要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民生,推行“民本”政策,以实现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定。
3.礼乐制度:儒家认为礼乐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主张以礼乐教化百姓,使百姓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制度。
同时,儒家也强调“和”的理念,主张在礼乐教化中寻求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4.义利之辨:儒家认为追求利益是人之常情,但是应当区分“义”与“利”,以义为先、以义制利。
他们主张政治上应当遵循道义原则,关注国家长远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避免因个人私利而损害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现代价值方面,中国古代儒家的德治、仁政、治国之道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例如:1.以德治国:现代社会应当注重道德建设,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良好品德和道德风尚,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2.仁爱思想:现代社会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福祉,加强社会福利和救助体系建设,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同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应当注重员工的情感需求和福利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企业形象。
3.礼乐制度:现代社会应当注重礼仪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公民的文明素养和礼仪风范。
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应当注重礼仪教育和实践,营造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
4.义利之辨:现代社会应当注重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避免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和行为。
在商业经营、政治治理、学术研究等领域,都应当遵循道义原则和社会公共利益,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儒家的德治、仁政、治国之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简析儒家的德治思想
简析儒家的德治思想
王世赏
【期刊名称】《湖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2(000)012
【摘要】儒家德政、仁政、王道、为政以德、以礼、以教等德治思想是中华民族
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德治思想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全民性;既具有特殊意义,又具有一般意义。
只有大胆地吸取儒家德政、仁政、王道、为政以德、以礼、以教等德治思想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推进以德治国。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王世赏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北,武汉,430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
【相关文献】
1.《管子》德治思想简析 [J], 孙玉锁
2.儒家德治思想及其价值论析 [J], 涂秋生
3.儒家德治思想的当代转型论析 [J], 陈宏
4.简析《白鹿原》中蕴含的儒家文化 [J], 郑晓霞;
5.简析儒家思想对增进中越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 [J], 李加武; 陈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思想中,儒家、道家、法家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国家治理观,即儒家的礼治、德治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
一、儒家的治国思想:礼治和德治1、礼治思想儒家礼治思想的核心在于:一是竭力维护宗法伦理观念。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于维护宗法伦理观念,这也是“礼治”的最核心要素。
在中国的皇权统治中,君臣父子关系是主要的构成要件,在宗法制度下,君臣、上下、长幼、贵贱都有严格的等级序列,礼就是用来维护这种等级序列的最有效的工具,因为“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礼治就是借君臣、上下、长幼之规则,来维护以君权、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国家、家庭、家族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是宣扬“性善论”。
儒家相信人性本善,祟尚道德修养,重德教。
主张“养民”以“宽”为主,宽猛相济。
孔子曰:“为政以德”,孟子倡导“仁政”,认为“不以仁政,不能乎治天下”。
这就是说,儒家认为掌权者是道德至善的化身,“统治者布德于九州、牧民于四海,对臣民进行礼德教化,臣民要修身养性、尊尊尚德、休浴圣化,老老实实依‘礼’行事,做统治者的顺民。
”三是主张贤人治国。
礼治思想主张“贤人政治”,即统治者都是真龙、天子,是真理的化身,是圣人、贤人,是“替天行道”者,亦即要用贤能之士治理国家,而绝不能让恶人当道,从事政治。
儒家的“礼治”国家治理思想在维护古代中国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礼”的治理作用。
中国有王朝更替的历史,研宄每一新兴王朝的开国史不难发现,礼乐几乎都是其开朝初期整治的首要,目的就是以礼乐来规范社会关系,实现有效的统治。
2、德治思想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来看,“德主刑辅”、“为政以德”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尤以儒家的德治思想最为典型,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治观念奠定了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的理论框架。
其思想要点有:其一是为政以德。
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历史价值
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历史价值先秦儒家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丰富,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儒家德治思想强调的是通过强化道德伦理建设,培养人的品德修养,从而实现社会治理和国家管理的目的。
从内在逻辑和历史价值两个方面来探讨儒家德治思想的意义。
首先,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在于通过道德的教化来塑造人的善良品质,从而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
儒家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但也相信人的善良品质需要通过道德的教育培养和实践来发展。
儒家德治思想认为,只有当统治者和民众都遵循道德准则,尊重他人,宽容包容,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同时,儒家德治思想还注重家庭伦理,认为家庭是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的起点,通过家庭伦理的教育培养子女的品质,进而达到社会治理的目标。
其次,儒家德治思想的历史价值体现在其对中国古代社会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德治思想的提出为中国古代君主制社会的治理提供了道德基准和伦理准则,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儒家德治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仁,即尊重和关心他人,这不仅对君主和统治者的行为提出了要求,也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指导。
儒家德治思想的传播和实践使得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和道德伦理体系,对中国古代和当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德治思想的历史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塑造上。
儒家强调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对君主治理和政府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儒家德治思想中的“君子”理念,要求君主以身作则,遵循道德规范,以德治国。
这一观念影响了中国古代政府的运作方式,强调了君主的儒学素养和德行修养,在政治决策和社会管理中注重道德准则的引导作用。
同时,儒家德治思想也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和历史价值都体现了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儒家德治思想通过道德教化和伦理建设,培养人的品德修养,从而实现社会治理和国家管理的目的。
儒家德治思想及其价值的现代阐释
儒家德治思想及其价值的现代阐释德治理念确立于西周时期, 在《尚书》中已有明确表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系统化。
“德治”的观念依据是天命君权的神圣性与绝对性, 其现实基础则是以血缘家族为基本结构的宗法社会, 而其贯彻的制度保证则是“礼乐刑政”相互辅成的互动机制。
在“德治”理念的背后隐藏着王权的绝对性以及“治者”与“被治者”之间在政治地位以及价值理念上的根本不平等。
但作为一种政治模式,“德治”充分强调了对于统治者本身之道德素质的本质要求, 因此它仍蕴含着现代政治在现实性上趋于合理化的基本前提。
儒家学说以对道德事务的关切为其理论之宏观建构的核心, 而道德事务所涉及到的显然并不仅仅是某种精神理念本身的培植与涵养, 而且还必然包括这种理念的实践及其价值的实现。
“德治”在本质上是关于道德实践的, 只不过“政治”被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实践及其价值显现的基本境域而已。
基于这种一般理解, 本文将较具体地考察德治在儒家经典文本中的基本涵、德治所从建立的观念前提、其基本的制度体系及其在现实性上所表现的政治关系, 我们亦将考虑德治作为一种关于政治的价值理念在现代社会获得其价值转换的可能性。
一、儒家经典文本中的“德治”涵虽然在先儒家文献中我们未曾找到“德治”一词,《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德以治民”一语, 或许是以“德”与“治”相互联缀的最早例子, 但道德作为政治之基本原则这一理念的形成却的确是非常早的。
《尚书·尧典》谓尧“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 光被四表, 格于上下”, 是即称其道德之高尚; 尧“克明峻德, 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 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 黎民于变时雍”,即表明其政治之实效, 正仰赖于其“克明峻德”, 君主的个体道德因此亦就被理解为政治的基础性前提。
在儒家的经典性诠释之中, 尧无疑是以道德而化治天下的最高典, 故孔子叹曰: “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 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古代儒家德治论
古代儒家德治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德治思想更是古代儒家治国理政的核心。
德治思想强调以道德教化为基础,通过礼乐文化、心性修养等手段,达到治理社会、维护秩序的目的。
本文将从德治思想的概念、实践及影响等方面,探讨古代儒家德治论的内涵与价值。
一、德治思想德治思想是古代儒家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治国之本。
儒家认为,德治的核心是培养人民的德行,使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德治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德治国。
儒家认为,政治的根本在于道德教化,通过培养君主的德行,以德治国,引导民众遵循社会规范。
2、德主刑辅。
儒家主张德主刑辅,即以德治为主,以刑罚为辅,通过道德教化和法律手段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3、修身为本。
儒家认为,修身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只有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成为合格的君主,更好地治理国家。
二、德治实践古代儒家在治国理政中,积极推行德治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统治者以身作则。
儒家强调统治者要以身作则,成为道德楷模,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引导民众遵循社会道德规范。
2、儒家道德规范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
儒家将道德规范融入到政治实践中,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法律制度等,以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3、德治思想的推广。
古代儒家通过教育、文化等途径,推广德治思想,使道德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治国理政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德治影响古代儒家德治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了国家治理的借鉴。
古代儒家德治论强调以德治国、德主刑辅等理念,为后世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当今社会,我们仍可从中汲取经验,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2、塑造了民族文化性格。
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
它提倡仁爱、忠诚、诚实等道德观念,使中华民族在道德修养上具有较高的水平。
3、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古代儒家德治论强调社会和谐、稳定和秩序,通过道德教化与法律手段的结合,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儒家德治思想缺陷解读【精选】
儒家德治思想缺陷解读儒家德治思想缺陷解读儒家的德治思路,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具有民主主义色彩,在维护中华民族的稳定统一,求治求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其优秀成分在现在和将来仍将继续发挥作用。
但儒家的德治思想也有重大的缺陷,它停留在民本主义的阶段,不能做到以人为本,因而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动乱,不能避免王朝的衰亡。
在我国历代各种治国思路中,德治思想提出最早,论述最多,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
德治思想是儒家学派的最基本的主张,也可看成儒家学派的代名词。
儒家思想的主题:强调道德教化,修身为本,以德治国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德字在先秦的《尚书·尧典》中即已出现。
原文讲:“曰若稽古,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俊德”即美德。
能把高尚美好的品德发扬光大,就能使九族以内的人亲密团结,百姓安乐,万国友好,社会就会变得和善。
在这里,明德的功能是使社会和谐。
自此以后,“德”就成为重要的政治与伦理概念。
儒家之所以将夏商周三代之治作为后世效法的王道典范,颂扬备至,就因为三代是“至德之世”。
自西周初期周公(旦)提出“敬德保民”的治国思路,中华民族便逐渐形成了重德治教化的传统。
殷朝灭亡后,周初统治者在深刻总结其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明德慎罚”、“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思想,开德治之先河。
提出德治思想体系、影响最大的是儒家鼻祖孔子。
他有几句名言,可视为德治思想的圭臬。
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总之,在孔子看来,强力和刑罚是对人力的征服,德则是对人心的征服。
从长远来看道德比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更为管用。
用法制禁令来治理民众,用刑罚迫使他们就范,民众虽然因害怕惩处而可以避免犯罪,但不知犯罪是耻辱;一旦法制禁令存在漏洞,或者刑罚有所松弛,民众还是会作奸犯科的。
如果用道德指导教化他们,用礼仪来约束规范他们,民众就会明白犯罪是行恶,而自觉地纠正行为,这样就不会轻易犯罪了。
儒家的“德治”思想
说 :“ 于 道 ,据 于德 , 依 于仁 ,游 于 艺” 论 语 ・ 志 (《 述 而 》 。“道 ” ) 、“德 ” 、“仁 ”是 培 养 学 生 的 思 想 道 德 素质 ,“ ”是培养 学 生的专 业知 识与 技能 素质 。前三 项 艺 讲 “ ” 德 ,后 一 项 讲 “才 ” 。可 见 , 孔 子在 教育 弟 子 时 是把 “德 ”放 在 首 位 的 。他 还 说 :“弟子 入 则 孝 ,出 则 悌 , 谨而 信 ,泛 爱 众 ,而 亲 仁 。 行 有 余 力 , 是 以学 文 ” ( 论语 ・ 《 学而 》 )。这也说 明了孔 予把道德教育放在教育 的 首 位 二 、儒 家 对 “ ” 的要 求 德 儒 家根据他 们提 出的 “ 为政 以德 ”思想 ,提 出要想 以 “ ”治理 国家,就应该 具备 以下 的 “ ”的素质 和要求 德 德 第 一 ,君心 要 正 。孟 子 说 :“ 仁莫 不仁 ,君 义莫 不 君 义 ,君 正 莫不 正 。 一 正而 国 定矣 ”(《 子 ・离 娄 上》 孟 )。 他 认为 ,在 当时的社会 ,许多君主实 行各种不人道 的政策 , 是由:环境 的影响和主观放纵 自己而造成的。 因此,为 了确 F 保君主能不丧失生而具有的善性 ,孟子要求大臣通过各种途径 来 “ 正君 心 ” 。他 说 睢大人 为 能格 君心 之非 ” 孟子 ・ (《 离娄上》 。只 要端 正了国君的思想和行为 ,国家就安定 了。 ) 同时,君主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各级 官吏保持 自己的善性以 执 行君 主的仁政 ,尤其 足在选 拔宫吏 时要 “ 尊贤 使能 ,俊 杰 在位 ,则天 下之士 皆悦而 愿立 于其朝 矣 ” 《 ( 孟子 ・ 公孙
第 2 卷 第 2 2 期
儒 家 的 “ 治 思 德 ” 想 I 口
总结中国的儒家思想
总结中国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逐渐演化成为中国的主要哲学学派之一。
在此文中,将总结中国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和核心理念。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个人的修身是指通过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修养和道德品质来达到人格的完善。
儒家主张人人皆可为圣人,通过追求德行、博学、审慎、诚实、正直等美德,人们可以达到自身的完善。
齐家治国是在家庭和社会中以德治家,通过关系和谐、强调家庭道德来构建和谐社会。
治国的理念是基于公平、正义和仁爱的原则,并通过君主和臣民、父亲和儿子等不同关系中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来实现。
其次,儒家思想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在儒家伦理观中,家庭被认为是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观的基础。
家庭伦理强调各种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和谐。
儒家思想还以五常为基础,即仁、义、礼、智、信,来规范人际关系。
仁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核心概念。
它是一种慈爱、关怀和仁爱的态度,表现为对他人的善意和宽容。
儒家强调,要做到仁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如果每个人能够以仁心对待他人,社会将会和谐稳定。
仁的概念也延伸至君民关系和师生关系,君王或者领导者应该以仁心对待百姓,师傅应以仁心对待学生。
礼是儒家思想中另一个核心概念,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礼仪。
礼仪可以调节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的和谐。
儒家的礼仪观念强调人们的言行应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并重视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需求。
智和信分别指的是智慧和诚信。
智慧是指人们通过学习和求知来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见识。
诚信是指人们应诚实、真实、守信,经得起考验。
儒家思想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儒家的观念中,教育是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基石。
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学习的能力,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培养,人们可以进步和提高。
因此,教育被看作是培养仁义智信的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强调了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责任。
儒家的德治学说与为己之学
儒家的德治学说与为己之学儒家思想中的德治学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类道德和社会秩序的高度关注。
德治强调了对和谐社会所必需的道德品质的培育和发展,强调了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自身的修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来达成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同时,在儒家哲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即“为己之学”。
这个思想强调个人通过行动和实践来实现自己的成长和自我完善,并且最终与社会和睦共存。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儒家的德治学说和为己之学,并举出一些实例来支持这种思想。
一、儒家的德治学说儒家的德治学说是一种基于优秀品质和高尚品格的政治和社会控制手段,可以为社会带来和谐稳定和支持经济和文化的长期发展。
中国文化中高度重视道德品质,德治学说也被称为“人治”或“道治”。
儒家善于将德治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管理手段,并通过信仰、道德和法律等方面来促进其实现,从而实现秩序和稳定。
下面是一些例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控制机制。
1.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慈悲儒家十分重视仁爱和慈悲这些高尚品质,这是推行德治的重要物质基础。
如果这些品质得以发扬光大,那么他们就可以成为保证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力量。
仁爱和慈悲可以激发人们关注公共利益从而追求共同的目标。
例如,在孟子的思想中,仁爱是保障社会稳定和维护秩序的基本要素。
他认为,人人都应该愿意为他人着想并尽力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
2. 儒家思想中的礼仪文化在儒家思想中,礼仪文化被视为一种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礼仪规范的实施可以帮助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协调,有助于社会个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减少摩擦。
此外,礼仪也是人们通过教育和培训方式获得规范和降服的地方。
通过礼仪规范的传统,人们可以了解自己和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循的秩序和行为规范。
3. 儒家思想中的忠诚和廉洁忠诚和廉洁也是儒家德治学说中非常重要的特点。
这两种品质的发扬才能带来社会的平稳与和谐。
在儒家思想中,廉洁是指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高标准与公正,强调要坚持道德、原则和公正。
忠诚是人们在做出行动和选择时始终保持忠诚与担当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儒家德治思想的内涵 (1)
2儒家德治传统的历史价值 (2)
3儒家德治的现代意义 (3)
参考文献 (4)
儒家德治思想简析
摘要: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道德政治。
从政治层面上讲,即强调政治国家以人为本,以德为先。
儒家德治主张体现了怀柔精神与开明思想,因而被誉为王道政治。
作为传统,儒家的德治主张不仅因其主导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运作而具有历史价值;而且依赖于文化承传影响现实生活而不乏现代意义,值得我们去关注。
关键词:儒家道德文化以德治国
儒家的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体 ,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面貌和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文化 ,但是把道德和政治如此紧密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套完整的德治思想体系 ,却是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独有的特征。
儒家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立了一套制度,保障其德治思想顺利实施。
这套制度,姑且称之为德制。
德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礼”。
《礼记》是儒家“五经”之一。
礼,甲骨文形状是一个器具里装着两串玉。
古人常以盛玉之器以奉神人,作为献给神的礼物。
礼产生于祭祀活动,其本义是宗教的祭祀。
殷商时代,祭神是神权政治的一部分,因而祭神礼仪不仅被宗教化,而且被政治化。
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祭神活动中有不同的祭礼资格,并由此而逐渐演化出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等级秩序及其相应的行为规范。
这样,礼就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的生活礼仪、礼节,而成为一种维护神权统治的政治谋略和手段。
作为我国奴隶制时代政治文化核心本体的殷周之礼便由之而形成,由之而完备,由之而扩散。
从古老的祭祀活动中延伸出来的具有政治意义的礼,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演绎为一整套用以规范人们行为的政治法则和伦理规范。
1儒家德治思想的内涵
国历史上的德治概念及其传统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1]均认为治国驭民要以德为核心。
孔子主张道德教化其内涵主要表现为:
其一,强调为政与教化不二。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于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常,草上之风,必偃。
’”认为君子的道德追求具有强烈的感化力量,为政治国不外以德化民。
其二,认为统治者个体的道德修养是实现社会道德教化的前提。
《论语·子路》:“樊迟问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问圃。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以为统治者应该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不必去学习稼、圃之事,此所谓“君子上达,小人下达”[5],若做到了这一点,治国驭民也就在其中了。
其三,提倡以身教作为道德教化的基本方式。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于帅以正,孰敢不正?”在孔子看来所谓为政不外乎正己以正人。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6]“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7]统治者以身作则是道德教化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2儒家德治传统的历史价值
在中国封建社会二千余年的漫长历史中,儒家作为主流学派在意识形态上处于主导地位,儒家的德治主张也一直被视为王道政治而加以提倡,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从总体上讲,中华文明在明代中叶以前处于世界前列,此后,由于闭关锁国而逐步衰落。
至近代,落后挨打,于是人心思变。
历史的变迁与中华文明之兴衰,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对居于封建正统地位的儒家学说及其德治传统的认识与评价中来。
或许,从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认识与评价儒家思想与德治传统,更能贴近实际,也比较客观公正一些。
应该说,孔子及儒家在春秋战国社会变革之际,创立儒家学派提倡德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儒家以其注重道德,讲求礼义为特色参与百家争鸣,这本身就体现了开放意识与竞争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蔚为大观,政治上变革求新,儒家虽不能独占鳌头,但功不可没。
当然,儒家有其政治上相对保守的一面,孔子致力于“克己复礼为仁”,留恋周公之治,欲以道德之力济政治之穷,为恢复周礼不遗余力。
然而,孔子这种保守的政治观亦非只起消极作用,它同样也蕴涵着某些求新图变的因素。
如孔子对德治的重视,一方面不能不依据时势变化提出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来约束统治者的所作所为,从而催生出反映时代要求的具有封建意识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要求统治者更多地关注民生,致使体现社会进步的民本思想与富民主张
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恐怕亦是孔子自谓的损益吧。
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最能反映社会进步的民本思想、富民主张以及创办私学等都与儒家息息相关。
3儒家德治的现代意义
经过近代以来西学的冲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儒家思想及其德治主张已经失去往日的辉煌。
在许多中国人眼里,儒家学说及其德治主张常常被视为中国的历史问题抑或社会历史病灶而加以反思。
的确,落后的封建制度已经死亡,代表中国封建文化主流的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相对于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来说,儒家思想在近代以来所遭到的批判体现了不破不立的社会进化要求,这是应该赞赏的。
以现代法治取代传统德治同样体现了社会进步与文明程度的提高,也是无庸置疑的。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儒家思想及其德治传统已经不复存在,失去影响而无意义可言。
事实上,人是文化的载体,只要有中国人在中国文化传统及其影响就很难消失,改变的只是存在的方式与影响的途径。
儒家思想及其德治传统今天仍然以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承传与历史演进,借助文化积淀与民族心理自觉不自觉地,隐性或显性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乃至于社会实践,具有不容忽视的现代意义。
从积极方面看,儒家德治思想作为传统是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律代表着社会的正义与公正,体现了人的平等与自由。
同时,法律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规范政府、法人与个人行为的基本依据,以法治国具有普遍意义与权威地位。
无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加强法制建设,由于缺乏良好的法制传统,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缺位和执法不严等问题还是相当普遍,这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应当认识到,提高全社会法制化程度,培养公民自觉的法律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
由于法制建设滞后所带来管理上的缺陷,较为突出的如腐败问题的久治不愈,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等都严重地困扰着社会的文明进步。
对此,除了加强加快法制建设外,有必要利用道德建设来弥补法律建设的不足。
重提以德治国,这说明党与政府已经明确认识到德治传统这一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有必要宏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道德建设,积极发挥道德的教育功能与资政作用。
它对于建设一个清廉高效的政府,对于净化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十分积极意义。
当然,在法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强调加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不等于说法制健全了道德建设可以束之高搁。
道德建设永远是人自我完善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也始终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荀子》,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曲礼·礼运》,广州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论语》,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