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构造对多种矿床的控制作用

合集下载

控矿构造成矿

控矿构造成矿
造 质,基质是泥状物质(粘土矿物 组成),可达12m厚。
.
26
与断裂有关的角砾岩筒
控 矿 特点:角砾岩形成于断裂带内,规模一
般很小。
构 形成作用:由断裂活动引起。 造 鉴别:蚀变、不规则充填、 造
.
28
控 矿 作用
浅成角砾岩筒: 斑岩型Cu, Cu-Mo,Cu-Au,
– 形态:如断裂带中矿体常呈透镜状、板状等 ;交汇部位

呈柱状、囊状等。

– 产状:走向、倾向、倾角与断裂一致。

侧伏是找矿中最关键的产状要素: 控矿空间的侧伏控制, 一般与断裂的运移方向为垂直关系; 交汇构造控矿时,

可用交汇线的侧伏来确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注意单个矿体侧伏的同时,还 要注意矿化富集带的侧伏,如金岭金矿。
Thrust plane
随着时间演化,由上至下,俯冲 板块随变质程度加深可发生脱水 作用(Dehydration)甚至是重熔。
.
17
构造控矿意义
成矿后构造对成矿的破坏和改造

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前者可恢复成矿作用,后者可 指导找矿。
剥蚀深度(erosion depth)

原生金矿,有可能被剥蚀掉,是否有砂金等。
不同的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控制了不同的矿床类型,
– 挤压环境:例如对脉状金矿(主要指晚太古代的绿岩型金矿)来

说,是在挤压汇聚增生构造体制下形成的。
早期:Fyfe and Kerrich (1985) :显生宙汇聚板块边界控矿

(convergent margin)
后来,Wyman et al (1988) : 扩展了F & K的概念,认为

矿床12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

矿床12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
处(图2、图3): 1 岩石化学特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i02≥54%,为中酸性高钾钙碱性-中钾钙碱性岩石(图3,a);
高A1203(≥14.5%;图3,b); 富钠(Na20≥3.0%;图3,c); Mg0=1.52%~2.91 %,Mg#=37~53; 与玄武岩高温、高压试验比较,基本都落在高压高温熔体的成分 范围内(图3,a~d)。
第十二章 控矿条件与成矿规律
矿床是一种特殊的地质体,与一定地质时期的特定地质条件有关, 在地壳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成矿规律:指矿床形成的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物质共生关系及 内在成因关系等的总合。 一、控矿条件 概念:控制矿床形成与分布的有利的地质条件。 (一)区域地球化学条件 1.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 专门研究一个区域中化学元素的丰度、分布和分配状态,该区域
地质演化过程中,元素的迁移活动历史以及区域地球化学系统的成
分、作用与演化。
区域地球化学研究涉及成矿的根本前提:物质最基本形式的化学 运动。如:成矿物质的来源、输运和浓集机制以及成矿环境等问题。 因此区域地球化学是区域成矿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 区域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1 区域地层地球化学
例:湘南区域地层地球化学特征的成矿意义
143
Nd/ Nd)i >0.5130, ( Sr/ Sr)i<0.7040
144
(3)因此,扬子地块东部的这些岩石由俯冲的玄武质洋壳熔融形成 的可能性较小;很可能由增厚(≥40km)的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
主要证据有:
同位素组成与MORB的同位素组成存在差异; 图3(a)示出,这些岩石比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质岩石更
2 区域岩浆岩地球化学 例:安徽庐枞地区岩浆岩与成矿系列 研究表明,庐枞地区燕山期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是形成于同一 深部过程(软流圈上涌-岩石圈拆沉)、不同源区的两个岩浆系列: (1)源自地幔、属于橄榄玄(安)粗岩系的火山-次火山岩或类似 侵入岩(图 A); (2)源自底侵玄武质下地壳、具有埃达克质特征的钙碱性侵入岩 (图 B)

“入”字形构造对城步周山铅锌矿床的构造控制

“入”字形构造对城步周山铅锌矿床的构造控制
第 42卷 第 1期 2018年 3月
doi:10.3969/j.issn.1674—3636.2018.O1.008
地 质 学 刊
Journal of Geology
Vo1.42 No.1 M ar.。2018
“入 "字 形构 造 对 城 步周 山铅 锌 矿 床 的构 造 控 制
万 方 良 ,肖 谆 ,戴 晓 彬 (湖 南 省有 色地 质勘 查研 究 院 ,湖南 长 沙 410015)
区域地 层 有 上 元 古 界 高 涧群 与震 旦 系 、古 生界 寒武 系 、泥盆 系 及 石 炭 系 。高 涧 群 主要 岩 性 为一 套 受强 烈构 造 变质 与接 触 变质 的碎 屑 岩及 火 山碎 屑岩 组合 ,震旦 系主要 岩 性为 一套 浅 变质 粗碎 屑 岩 、碎 屑 岩及 硅质 岩 组 合 ,寒 武 系 主 要 岩 性 为 炭 质 板 岩 、石 煤 、粉 砂 质板 岩 、砂 质 板 岩 、板 岩 ,泥 盆 系和石 炭 系 主 要岩 性 为一套 碎 屑岩 一碳 酸盐 沉 积 。
周 山铅 锌矿 床是 桃 江一 城步 基底 断 裂带铅 锌 矿 中具 代 表性 的矿 床 ,以往 对 该 矿 床 的研 究 工 作 主 要 集 中在 矿床 的物 质 组 成 与 分 布 、矿 体 的地 质 特 征 与 圈定 ,而 对矿 床 的成 因机 理 、控矿 构造 仅局 限于 喷流 沉积 型成 因一 说 。笔 者通 过 对该 矿床 的构 造解 析 研 究 ,认 为 桃 江一 城 步 断 裂 周 山 段 是 一 条 伸 展 型 脆 一 韧性 剪切 带 ,根据 带 内岩石 的变形 变 质特 征 、矿 体 的 构式 与形 态 ,恢 复 建 立 了受 伸 展 型脆 一韧 性 剪 切 带 控制 的 由棋 梓 桥 组 白云 岩段 和剪 切 带 组 成 的 “人 ”

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

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

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一)物理化学条件1.形成温度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温度范围由900~200℃左右,为气化至热液阶段的产物,是一类特殊的热液矿床。

据实验所知: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组合形成温度在900~500℃之间,金属氧化物的形成温度一般在600~350℃之间,而金属硫化物的形成温度大致在450~200℃之间。

2.形成压力与深度接触交代过程中,CaCO3分解生成CaO+CO2,这对形成矽卡岩具有重要意义,如:CaCO3+MgCO3+2SiO2→CaMgSi2O6(透辉石)+2CO2如果接触交代作用的形成部位过深,所处压力过大,上式中的CO2就难以从CaCO3中分出,从而不利于矽卡岩的形成。

据Einaudi等(1981)对130个研究较好的矽卡岩型矿床的统计,其形成压力为3×107~3×108Pa。

因此,矽卡岩型矿床可形成于从浅成到中深成的环境。

3.其他物理化学条件除温度、压力外,成矿热液的氧逸度、pH值、二氧化碳逸度和硫逸度等也是影响矽卡岩矿物成分、矿物组合特征和制约矿床形成过程的重要参数,例如,在高氧逸度条件下形成的矽卡岩型钨矿床中含钼较高,而在低氧逸度条件下形成矽卡岩型钨矿床中含锡较高。

(二)岩浆岩条件由于矽卡岩型矿床是岩浆气水热液交代围岩的结果,所以岩浆岩的成分、形成深度、形态、规模等对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

有关的侵入岩类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按岩性又可分为2个系列:(1)钙碱性系列: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2)碱性系列:碱性正长岩-花岗正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岩。

侵入岩的类型对矽卡岩型矿床具明显的成矿专属性,铁矿床往往和石英闪长岩、闪长岩有关;铜矿床、铅锌矿床大多和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有关,钨、锡、钼矿床主要和花岗岩类有关。

和矽卡岩型矿床有关的侵入体大多属于中深成相到中浅成相,岩石常具细粒结构和斑状结构,斜长石斑晶中有时可见到环带结构,角闪石中有时有辉石残余及反应边结构。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矿床的形成需要多方面有利的地质和物理化学因素的结合,构造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在具有足够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的前提下,构成对成矿经常起到基本的、甚至是主导的作用。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按其作用规模可以划分为若干级别。

全球性构造带控制全球性成矿带的形成和分布,大区域或区域构造控制区域成矿带的形成和分布,而矿田和矿床构造则控制着矿床和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空间分布。

在已有的研究矿田构造的文献中,对于构造的控矿作用,只是讲到其作为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矿液运移的通道、矿石堆积的场所和成矿后的构造破坏等四个方面的作用,而缺乏对构造控矿作用全面的历史分析。

从成矿作用的全过程看,我们将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1)作为矿床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

如各种类型的构造盆地常是堆积沉积矿床包括火山沉积矿床的有利构造环境,而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带则是多种内生矿床的产出地带。

(2)构造运动为成矿作用提供能源,还可以作为含矿流体运移和聚集的驱动力;实际地质资料和有关模拟实验均表明,岩石中的水、油、气等的动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构造因素控制的。

(3)有构造作用形成的各种孔洞、空隙和渗透带等是含矿流体运移的主要通路,一般将这类构造称为导矿或运矿构造。

岩浆或变质成因热液向上部运移时需通过导矿构造,而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向深处运移并沉淀成矿也需要导矿构造作为通道。

(4)各种构造形成的开发空间,如断层和裂隙的启张部位、各种空隙和疏松破碎带以及地表分布的各样洼地等均可作为内生矿床或外生矿床的就位场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矿床的形态、产状和空间位置。

(5)岩石的应力状况和应变作用影响着成矿的物理化学参数。

这些参数在构造应力场的不同部位是有差别的,因而对矿质在介质中的赋存状态和运移机理以及矿质沉淀都起着不同的作用。

(6)在不同的构造类型中可以发生不同的成矿方式,形成不同的矿床类型。

例如,矿床在断层或裂隙中充填后形成脉状矿床。

(7)构造的多期次、多阶段活动是导致成矿作用脉动性的基本因素,是划分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的重要依据,这在汽化热液矿床中表现尤为明显。

河北省阜平地区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

河北省阜平地区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河北省阜平地区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张 星,安亚涛,宋玺权,肖明君,赵文艺摘要:河北省阜平地区位于太行山造山带北段。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该地区矿床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总结出了矿化富集规律,综合矿床产出地质环境等特征,指出矿床类型应为热液脉型矿床。

矿床受隐爆角砾岩、断裂构造共同控制,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成矿。

成矿作用与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研究区内蚀变强烈,矿体受微晶钠长斑岩、隐爆角砾岩控制。

控制矿体为斑岩型矿体的顶部,含矿热液上移沉淀、富集,深部主矿体尚未有工程控制,找矿潜力特别巨大。

为今后在该地区进行地质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河北;阜平;白石台;矿床成因;成矿规律1 区域地质背景1.1 区域地层河北阜平白石台银多金属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部,金属矿种主要为金银多金属矿。

该地区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特别有利。

研究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变质结晶基底高级变质岩系中上元古界地层,以及中生界、下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组成。

阜平岩群宋家口岩、元坊岩组主要岩性为一套灰黑色二长浅粒岩、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灰黑色变粒岩夹伟晶岩脉等组成,局部可见斜长角山岩。

中生界侏罗系髫髻山组为一套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系,岩性为粗面岩、凝灰岩、流纹岩等组成。

下古生界奥陶系、寒武系地层为一套滨浅海碳酸盐潮坪相沉积,主要为白云岩、石灰岩夹页岩组成。

中上元古界长城系、青白口系岩石地层为碳酸盐岩、硅质岩、页岩、碎屑岩,主要构造线呈北东向展布。

1.2 区域岩浆岩变质深成岩在研究区主要有平阳片麻岩、岗南片麻岩、坊里片麻岩、大石峪片麻岩。

岩性分别为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浅色斜长片麻岩、磁铁角闪二长花岗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

岩浆岩的形成时代主要为元古代。

1.3 区域构造区域构造以断裂、褶皱为主。

区域内的主要断裂构造为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该断裂构造向方向呈北北东向。

矿床分类

矿床分类

矿床以成矿作用作为主要分类依据在分类中适当考虑环境,同时在分类时再结合考虑成矿来源,分三大类: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

(1).内生矿床包括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接触交代矿床、热液矿床。

(2).外生矿床包括风化矿床和沉积矿床。

(3).变质矿床包括区域变质矿床、接触变质矿床和混合岩化矿床。

岩浆矿床的特点:三同、两高、一多。

同时(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同时形成或近于同时形成)、同地(矿体多产于岩体中,母岩就是围岩)、同源(矿石的物质组分与母岩物质组分完全相同)。

两高指高温和高压。

一多指岩浆起源和成矿方式多样化早期岩浆矿床特征 (1).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在成分上一致,矿体与母岩无明显界线,呈渐变关系; (2).它的矿石常呈自形、半自形结构,构造为侵染状; (3).有用矿物在动力或重力作用下,主要集中在岩体的底部或者边部,矿体的形态呈矿瘤、矿巢、凸镜、似层状。

晚期岩浆矿床特征 (1).矿石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上一致,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2).矿石一般具有海绵陨铁结构稠密侵染状构造或致密块状构造;(3).矿体呈条带状或似层状,含矿岩浆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可形成脉状或凸镜状矿体。

伟晶矿床的物质成分特点:一杂(化学元素种类多,矿物共生组合复杂),二浓(40多种元素高度浓集,本身的克拉克值低);种类齐全,稀有宝库(各个大类的矿物在伟晶岩中都找得到,稀有元素在伟晶岩中也找得到);继承母岩,阶段演化(矿物成分与母岩具有一致性,演化上具有继承性,具有早期成岩晚期成矿的特点)。

气水热液的运移原因:热液自身的能量、压力差、浓度差、底部热液成矿物质的沉淀影响因素:a、温度,b、压力,c、pH值,d、氧化还原反应,e、不同性质溶液混合。

气水热液的主要成分: (1).H2o:为气水热液的基本成分; (2).基本元素:K、Na、Ca、Mg、卤族元素及各种酸根; (3).金属成矿元素:亲铜元素、过渡元素、稀土稀有元素、放射性元素;(4).气态元素组合:水蒸气、H2S、CO2。

各矿床类型主要特征简表

各矿床类型主要特征简表
W、Sn矿床以F-、SO4-2为主,Cu、Mo矿床以Cl-为主;
为酸碱、氧化复原地球化学障。
各矿床类型主要特征简表
四、高温岩浆热液型钨锡矿床
矿化特征
成矿地质体
成矿构造
成矿结构面
矿体及矿石特征
元素分带
蚀变特征
成矿阶段
流体特征
指与酸性、中酸性岩浆作用有密切关系的一类钨锡多金属矿,矿化类型包括斑岩型、云英岩型、伟晶岩型、矽卡岩型、变花岗岩型、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空间上常与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呈过渡关系。矿床常成群成带出现,以钨锡为主,共伴生有钼、铋、萤石、铜铅锌等矿产,岩浆岩型主要矿化为伲钽矿,部分出现钨、钼。
火山机构和次火山岩。
一般铁(铜)与中基性火山岩建造有关,基性系列为玄武岩和辉绿玢岩;中性系列为辉长闪长岩、闪长玢岩。
金(铜)矿床主要是中性岩,包括英安质-安山质火山岩、次火山岩。
银铅锌矿床主要是酸性岩,长石多为碱性长石。
陆相火山喷发盆地、火山机构、火山原生断裂构造、次火山岩体接触结构面和区域构造带叠加构造。为火山机构中次火山岩体侵位后热液流体成矿作用形成的成矿构造系统。断裂构造必须在火山热液流体影响范围内才能起作用。
原生金属硫化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少量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铜矿、黝铜矿、磁黄铁矿、毒砂、自然金、辉锑铋矿、叶锑铋矿、碲银矿、碲金银矿等。金属氧化物常见磁铁矿、钛铁矿、赤铁矿、镜铁矿等,次生金属矿物包括褐铁矿、孔雀石、辉铜矿、铜蓝、蓝铜矿、赤铜矿、自然铜、钼华等。
原生矿石结构包括他形粒状、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溶蚀结构、包含结构、固溶体别离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浸染状、浸染状、脉状、条带状、角砾状、块状、团块状构造。
接触交代型钨锡矿主要为矽卡岩和硫化物矿化,少数矿床岩体顶部出现云英岩型矿化。外带矽卡岩厚度一般小于100米,矽卡岩呈块状,常呈现W、Sn、Mo、Bi全岩矿化现象。硫化物矿化分布于矽卡岩外侧的大理岩或灰岩中,内带为铜锌或铜锡矿化,矿物组合为磁黄铁矿+铁闪锌矿+黄铜矿+黝锡矿〔+锡石〕;中带为铅锌锡矿化,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毒砂〔+锡石〕;外带为铅锌银〔锑〕矿化,矿物组合为白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锑矿〕。方解石、萤石为贯穿矿物。

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

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
性 可 以表 现 为直 线式 、 斜列式 等距或 其他形 式 的等距 性
分 布 。这 是 由于矿化 受某 些 间 隔距 离 彼此 近 于相 等 的 断 裂或褶 皱构造 控制 。
2 2 断 裂构造 规模 、 质与成 矿的关 系 . 性
根据构造 与成矿 的先后关 系可 分为三个 大 的阶段 ,
断块渗透 性较差 , 则会 导致成 矿物质 在下盘 富集 。 从力 学性质 方面考 虑 , 导矿 构造 常常是压性 或压扭
性 断裂 , 容矿构造 常常是 张性或 张扭性 断裂构造 。构造 应 力最集 中 的部 位是构 造扩容 区 , 也是最 有利 的容矿部 位, 一般 发育在构 造不 规则 的部位 , 褶 皱 的转 折端 或 如
由于成 矿流体 的化学 性质较 活泼 , 在压 力 和温 度作 用 下沿着构 造通道 运移 的途 中与 围岩 反应 必 然 会生 成 各种 各样 的矿物充填 在岩 石孔隙 中 , 导致 围岩渗透 性降
低 。显然 , 分析成 矿前构 造时要 注意其成 矿期 的活动 在
矿部 位称 为容矿构 造 。规模 大 的断裂 构 造 常常 是导 矿
lO 1
西 部探矿工 程
21 0 1年第 4期
倾伏 端( 背斜 ) 或扬 起端 ( 向斜 ) 以及 断层 产 状 变化 的部
位。
要, 有利 于沉积作用 的进行及 成矿物质 的集 中。世界上
大型 的风 化壳富铁 矿床均产 于向斜构造 的 中心部位 。
2 5 裂 隙构造对成矿 的控 制 .
关键词 : 构造 ; 成矿 ; 间; 时 空间 ; 系 关
中图分 类号 : 5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编号 :O 4 5 1 ( 0 1 O 一 O 0 一 O P4 A 1O— 7 62 1)4 1 9 2 控制成 矿 的地 质 因 素很 多 , 主要 的来 说 有 三种 , 就

萤石矿矿床特征控矿因素

萤石矿矿床特征控矿因素

萤石矿矿床特征控矿因素萤石矿床特征指的是萤石矿床在地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点和特征。

控矿因素则是指影响萤石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地质因素。

一、萤石矿床特征:1.萤石矿床多呈片状或脉状产出,有时也会呈层状产出。

这与萤石在地质过程中一般是从热液或热液气体中析出的有关。

2.萤石矿床的分布通常与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有关。

例如,萤石矿床常常分布在接触变质或岩浆侵入岩中,因为这些地方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有利于矿化作用发生。

3.萤石矿床通常具有不同的赋存形态,包括晶间赋存、脉状赋存和层状赋存。

晶间赋存是指萤石与宿主岩石的晶间填充物或背构造岩浆矿石中的矿物;脉状赋存是指萤石以脉状矿体形式分布在宿主岩石中;层状赋存是指萤石以层状矿体形式出现在沉积岩或火山岩层中。

4.萤石矿床的成矿年代较长,往往与岩浆和热液活动有关。

例如,许多萤石矿床形成于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火山活动期间。

二、控矿因素:1.地质构造:构造活动对萤石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在构造发育的地区,由于构造活动引起的裂隙、断裂等缝隙的出现和扩展,有利于热液活动和矿物沉淀,从而形成矿床。

2.岩性:一些特定的岩石类型对萤石矿床的形成与分布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比如,碱性岩浆对萤石的矿化作用有促进作用,因为碱性岩浆中富含萤石的成分,有利于形成矿床。

4.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矿化作用和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

通常,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压力有利于热液活动和矿物沉淀,从而形成矿床。

综上所述,萤石矿床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和特点,其形成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

研究和了解这些特征和控矿因素,对于寻找和评价萤石矿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探矿实例

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探矿实例

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探矿实例本文对冬瓜山铜矿床的主要成矿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矿体的控制作用,得出矿体的产出大部分严格受层间滑脱构造控制的结论。

根据实际探矿效果,对60线以北详查地段利用坑内钻探矿提出建议。

标签:冬瓜山铜矿控矿因素构造坑内钻探矿0引言冬瓜山铜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东北部下扬子台坳繁昌~贵池断褶束带中部,顺安~大通复向斜次一级褶皱青山背斜的北东段。

矿区地块处于不同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由于多期次构造运动,使得区内长江两岸古生代与新生代的地层产生了一系列浅状褶皱和断裂带。

西北侧为位于长江北岸,北东向展布的下扬子断裂带;北部为东西向展布的铜陵~南陵隐伏深断裂;南侧为木镇~南陵断陷盆地。

区内出露地层有下、中三叠统,深部经工程揭露可见了上泥盆统~上二叠统。

冬瓜山矿床为一大型矿床,金属量93.7万t,平均品位1.01%,平均含硫为20.11%,平均含金0.33g/t目前,该矿床南段48线~58线已进入全面回采阶段,58~60线也控制到B级,控制网度为50×50米。

冬瓜山铜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分析如下:1沉积地层对铜矿化的控制作用冬瓜山铜矿床主要赋矿层位C2+3对成矿控制作用主要有:存在原始沉积层、有易被交代成矿的岩性和有利的岩性组合等三个方面。

原始沉积层主要是中石炭纪沉积初期沉积的黄龙组下部白云岩段中所夹的1~3层胶状黄铁矿层。

胶状黄铁矿具草莓状、团状结构,与白云岩相间组成层纹状构造。

造岩矿物Q型聚类分析,胶状黄铁矿与同钻孔中的白云岩共群,也与远离岩体不含矿地层中的白云岩共群,其相关系数达到90%。

表明胶状黄铁矿与白云岩为同时沉积。

矿床内见有被交代残留的层纹状胶状黄铁矿,并出现硬石膏及少量菱铁矿,胶状黄铁矿是硫铁矿的矿坯层。

对铜矿体而言,则起到重要的沉淀剂或催化剂作用,促使岩浆后期的含铜热液交代而形成重要的铜矿体。

碳酸盐岩是有利的成矿围岩,本矿区内白云岩、硬石膏层等蒸发岩比碳酸盐岩更为有利。

矿床学第十五章成矿控制和成矿规律

矿床学第十五章成矿控制和成矿规律
Ⅳ侵入体构造 19)原生流动构造中的矿体; 20)原生破裂构造中的矿体; 21)整合侵入接触带中的矿体; 22)斜切侵入接触带中的矿体; 23)复杂侵入接触带中的矿体; 24)多次侵入接触带中的矿体; 25)岩体后期破碎带中的矿体;
Ⅴ火山构造 26)火山颈中的矿体; 27)破火山口中的矿体; 28)爆发角砾岩筒中的矿体; 29)环状裂隙中的矿体; 30)放射状裂隙中的矿体;
Ⅵ成层构造(或层状构造) 31)层间及层内破碎带和角砾岩带中的矿体; 32)不透水遮盖层下的矿体; 33)在有利岩层中的矿体; 34)不整合面和假整合面中的矿体; 35)喀斯特溶洞中的矿体;
Ⅶ复合构造 36)断裂、裂隙与有利岩层交错处的矿体; 37)断裂交切背斜处的矿体; 38)岩体接触带与有利层位交切处的矿体。
Ⅱ断层构造 6)正断层中的矿体; 7)逆断层中的矿体; 8)平移断层中的矿体; 9)断层交叉处的矿体; 10)断层弯曲处的矿体;
Ⅲ裂隙构造 11)张裂隙中的矿体; 12)一组剪裂隙中的矿体; 13)二组剪裂隙中的矿体; 14)二组剪裂隙及张裂隙中的矿体; 15)羽状裂隙中的矿体; 16)裂隙交叉处的矿体; 17)裂隙带中的矿体; 18)片理带中的矿体;
4)火山(次火山)构造:它是在火山爆发、岩浆及气液喷溢以及伴随
火山爆发在超浅部位侵入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构造形式,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其 中的破火山口、火山穹窿、火山管道以及伴生的环状断裂和放射状断裂等,常能 构成热液成矿的空间,因而对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中生 代到新生代的陆相火山岩区,火山-次火山构造一般是保存得较好的。例如在我 国宁芜陆相火山岩(J3K1)盆地,多组深断裂(主要是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的 交叉部位经常是火山爆发的中心,也是含矿次火山岩体侵入的构造部位。而次火 山岩体的原生及次生裂隙,尤其是钟状构造和角砾岩筒构造则是很有特色的含矿 构造。

现代成矿理论成矿规律及控矿条件

现代成矿理论成矿规律及控矿条件

能为含矿热液的运移提供热动力,又能为成矿所需要的物
理化学过程提供温度条件。这一点在热液矿床成矿中尤为
重要。
四、 沉积条件
沉积条件对于沉积矿床的形成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在广阔的沉积盆地中通过沉积作用可形成煤、铁、锰、
第 磷、盐类等矿床。不整合所代表的古侵蚀面,是聚集残 一 余矿床和砂矿的有利部位。 节 不同地质时期沉积环境和条件不同,可能形成不同种类
控 矿
造总和。矿床构造是指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分布的

地质构造因素总和。研究矿田、矿床构造对找矿、勘探
件 和采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控制矿床和矿体的构造类型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包括①
褶皱构造;②断裂构造;③侵入体内部构造(流动构造、
原生破裂构造及隐爆角砾岩筒);④ 侵入体与围岩的接
触带构造;⑤火山构造(环状及放射状构造、爆发角砾
控 成矿也有影响,一般在深成部位易形成云英岩型矿床;在
矿 条 件
中深部位易形成矽卡岩型、绢英岩型矿床;在浅成和近地 表条件下,易形成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岩浆岩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成矿提供热源条件。深部异
常热源(岩浆)的存在是形成热液矿床、热水喷流沉积矿
床、部分沉积-热液叠加改造矿床的重要条件。岩浆热源既
二 它是把过去分别按时间和空间两向展布的研究成矿规律的概念变为成矿
节 是随时间推移促成空间的形成,即随时间的演化才出现一定时间的空间
成 矿 规 律
客观存在。由于地壳形成的各个时期地球层圈结构及其分布状态、物质 组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都是不同的,因此一定时间内一定的构造背景 下形成的矿床的专属性也是自然的。从成矿时间演化认识空间规律,给 空间赋以年代鉴证,即建立成矿年代省和成矿年代区,并根据其持续时 间长短的跨度划分出成矿时限(成矿期),为成矿规律及评价区域成矿

碳硅泥岩型铀矿的部分知识

碳硅泥岩型铀矿的部分知识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一、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概述1.概念: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是指产于碳酸盐、硅质、泥质、细碎屑岩或它们的过渡性岩石中的铀矿床。

2. 分布:该矿床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在时间上,从震旦纪一直到二叠纪的地层中都产有工业矿化;在空间上,全国南北方均有发现,主要分布于“二带一区”,即南秦岭成矿带,江南成矿区,是我国四大工业铀矿化类型之一,储量占我国铀矿总储量的13% ± 。

国外这类铀矿床相对较少,虽然在前苏联、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都发现有该类矿床,但工业意义都不大。

因而在世界铀矿储量所占比例很小。

3.我国该类铀矿床的发现及发展史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在我国的发展较晚。

在1958年,通过航空测量在我国中南地区首次发现了黄材矿床,该矿床属淋积成因型。

以后相继在江南古陆东南侧找到了若干个淋积矿床,其中以1961年发现的老卧龙矿床最为著名。

通过对上述两矿床的研究,得出某些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指导了对该类矿床的勘探工作。

在六十年代中期,在广西产子坪和川甘边境的若尔盖地区的震旦—寒武系和志留系地层中揭露并突破了受层位控制的大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

对这两个矿区深入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查明了热液迭加再造是形成这类矿床的重要条件,这种再造的铀矿床规模大、品位高,较之淋积型铀矿床更具工业意义。

1972年后,中南三零九队对麻池寨铀矿床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矿床属于一种新的成矿类型——沉积成岩型铀矿床。

这种类型具有层位稳定、分布面积广、品位较低的特点,并且在工业意义上比上两类要差。

二、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1、地质时代及地层层位条件我国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含铀岩系从震旦至二叠系都有发育其中以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早中志留世、中晚泥盆世、早中石炭世和早二叠世(Z b、Є1、S1+2、D1+2、C1+2、P1)为含铀层形成的主要时代。

中国Z—P碳、硅、泥岩含铀岩系时代及主岩类型○1可提供成矿的物质来源;○2提供成矿的有利环境矿化层的岩性:南方:含铀磷块岩,含铀炭、硅板岩,含铀溉质板岩,含铀碳酸盐岩,硅岩北方:含铀黑色炭板岩,含铀炭、硅板岩、硅灰岩等2、岩相古地理条件该类矿床的岩相基本上多属海相成因。

矿田矿床构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矿田矿床构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矿田矿床构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构造是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历来就受到从事找矿勘探和矿山地质工作的人们的广泛重视。

近年来,由于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矿产预测工作的开展和成矿理论的探讨,矿田构造的研究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国内外有关矿田构造方面的文献日益增多,在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加强了综合研究,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开始形成一套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矿田构造学正逐步成为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之间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对研究成矿理论和解决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体验剂学习有关的体会,试图就矿田矿床构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加以探讨,重点放在内生金属矿床方面。

矿田构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的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

矿床构造是指决定矿体在矿床中分布规律及矿体心态,产状特征的地质构造因数的总和。

在矿田构造和矿床构造的含义中,即包括构造形迹和岩石组构特征,又包括控矿构造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历史。

如果说研究成矿大地构造有助于认识在大区域内矿床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对找矿工作有重要意义;那么,研究矿田构造则可掌握控制矿床和矿体形成、改造、产状和分布的地质构造因数,对于详查、勘探和采矿有重要的意义。

对内生矿床来说,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表现在:(1)构造活动生成的各种裂缝、孔洞、空隙和高渗透带等是含矿流体在岩石中流动的通道(导矿或运矿结构)。

(2)上述各种构造成因的裂隙孔洞是矿质沉淀和堆积的场所(储矿或含矿构造),因而影响矿床、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形态、产状。

(3)构造活动是矿液汇集、运动的原因和动力之一。

尤其是地壳深部的构造,对于固态岩石经强烈变质转化为熔浆,以及分散在岩层中的水分聚集成热液等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4)多数矿床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地质过程,成矿期间的构造活动是在矿田范围内划分不同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的基础,是造成矿床、矿体范围内矿化强度不均匀性和矿石分带的一个重要因数。

常见矿床类型总结

常见矿床类型总结

产于钙质、炭质沉积岩中的,金呈次显微—超显微的浸染状赋存于含金黄铁矿中的一类金矿床,因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发现于美国内达华州卡林地区而得名。

典型矿例:美国:Carlin,Getchell,Gold Quarry等;中国:东北寨、桥桥上、马脑壳、阳山、板其、牙他等.(小区域中的大资源)矿床特征:21。

陆缘地壳减薄拉张区.2。

矿床常呈群呈带出现,构成巨大的矿集区。

3.含矿主岩为各种不纯的(泥质、粉砂质、炭质)碳酸盐岩、细碎屑岩(钙质、炭质粉砂岩、页岩)和硅质岩。

4.成矿受构造控制明显,尤其是高角度正断层与有利岩性层位交切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场所。

5.常发育不同的围岩蚀变,蚀变带较宽,但蚀变较弱,矿体与围岩渐变过渡。

6。

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形态产状受高角度断层及其旁侧褶皱构造控制。

7。

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含砷黄铁矿、毒砂,次为辉锑矿、雄黄、雌黄、辰砂、白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玉髓、方解石、铁白云石、绢云母、重晶石、钠长石。

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状、网脉状、角砾状构造为主。

金以次显微-超显微形式出现(含砷硫化物中—不可见次显微金,中晚期硫化物与石英等脉石矿物中—显微金和明金)。

8。

矿石中金品位一般低而分散,矿石储量一般在100万—1亿吨,品位1—15g/t.金储量一般为几吨至几十吨,个别达100t以上。

9.成矿流体具中低温、低盐度特征,含较高的CO2和一定量的H2S。

成矿深度一般在1—3Km。

成因:1。

含矿流体的来源:水主要来自下渗的大气降水,部分来自沉积物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的同生水;金属组分和硫主要来自沉积地层。

2。

含矿流体的迁移:含矿热液主要在重力(密度差)和构造应力等驱动下发生对流循环,并沿高角度断层向上运移,到达浅部后沿孔隙度和渗透率高的有利岩性层位渗透交代-充填成矿;金主要以硫氢化物络合物的形式搬运。

3。

矿质沉淀机制:成矿流体由于温度降低、流体成分改变以及与近地表含氧酸性溶液的混合而使金络合物分解,导致金沉淀富集。

矽卡岩型矿床

矽卡岩型矿床
一、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
(一)物理化学条件 1. 形成温度 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温度范围由 900~200℃左右,为气化至热液阶段的产物,是一类特殊的热
液矿床。据实验所知: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组合形成温度在 900~500℃之间,金属氧化物的形成温度 一般在 600~350℃之间,而金属硫化物的形成温度大致在 450~200℃之间。
沿走向长200~500m。除有的钨、钼、锡、铁、铜等类矿床可达大型外,多数矿床为中小型。
(二)矿石特征
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榴石、辉石及其它钙、镁,铁,铝的硅酸盐矿物(如 镁橄榄石、硅镁石、符山石,方柱石、蛇纹石、透闪石、阳起石、绿泥石、绿帘石、金云母等)。此 外,还有石英、萤石、黄玉及含镁、铁的碳酸盐矿物。金属矿物以氧化物和硫化物为主,如磁铁矿、 赤铁矿、锡石、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毒砂等;硼及铍矿物次之,如硼镁铁 矿、硼镁石.硅钙硼石、日光榴石、香花石、硅铍石等。
矽卡岩型矿床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从世界范围看,这类矿床是世界钨的最主要来源(超过 70% 的世界钨产量来自该类矿床),是铜、铁、钼、锌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钴、金、银、铅、铋、 锡、铍、稀土、硼等相对次要的来源。这类矿床在我国也占有特殊地位,如矽卡岩型铜矿占我国铜 矿储量的第三位(16.4%),占富铜矿储量的第二位,铁矿占富矿储量的第一位(38.0%)。矽卡岩型 矿床中经常伴生镍、铋、硒、碲、金、银等稀有、分散和贵金属元素,有的含量较高,可综合回收 利用。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出现矽卡岩的矿床都与侵入体有关,由于不存在侵入体接触 带构造,且热液矿化和围岩蚀变(矽卡岩)的形成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因此这些矿床并不能称为 矽卡岩型矿床。如青海东昆仑的肯德可克钴铋金铜矿床,其矿体产在富硅的热水沉积硅质岩和富钙 的含碳钙质板岩两种地层界限附近的断裂带中,矿区地表范围内和所施工的大量钻孔中都未见到与 矽卡岩有关系的侵入体的存在,因此这类矿床与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存在本质的区别,受断裂构造 控制明显,应属于热液脉型矿床,因此这种矿床的勘查应沿断裂构造带展开,而非侵入体的接触带 及其附近。再如,西澳大利亚产在高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变质岩中的深成热液金矿床,其围岩蚀变 组合也类似于矽卡岩,但受剪切构造带而非侵入体接触带控制,该类金矿属于典型的热液脉状金矿, 目前还没有研究者把其称为矽卡岩型金矿。

豫西某金矿区构造、岩浆活动对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

豫西某金矿区构造、岩浆活动对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
亢 红 涛
(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 第六地质大队, 河南 洛阳 4 10 ) 7 0 2

要 :通过对该金矿 区构造 、岩浆 岩分析研 究 ,认为 区 内多期 次强烈 的构造一岩 浆活动 ,使金 元件有利 ,均 可形成矿床 。得 出金矿床是 直接 受拆 离断层控矿 的矿 床类型 , 燕山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 ,是本 区金 、银及 多金属矿床 形成 的热动力条件 和矿 质热液来源。
收 稿 日期 :2 1 0 0—1 1—1 0;改 回 日期 :2 1 0 0—1 1—1 6
作者简介 :亢红涛 ( 9 1一) 17 ,女 ,上程师 ,地质专业 ,从事 地质找矿及相关 J作 。E :
第 3期
亢 红 涛 : 西 某金 矿 区 构造 、 浆 活动 对矿 床 形 成 的 控 制 作 用 豫 岩
第2 5卷 第 3期
21 0 1年 6月
资 源 环 境 与 工 程
Re o c s Envr n n s ure io me t& En i e rng gn ei
Vo 5. . L 2 No 3
J n . 01 u e2 1
豫 西 某 金 矿 区构 造 、 浆 活 动 对 矿 床 形 成 的 控 制 作 用 岩
该 区为一 科迪 勒 拉 式 变质 核 杂 岩 构 造 , 华 群 地 层 及 太
的燕 山期花 山花 岗岩体 等 。核 杂岩体 顶 部 由滑 脱拆 离
断层把 基底 与 盖层 分 隔 开 来 ; 层 为 变 质程 度 相 埘 较 盖 轻 的 熊耳群 火 山岩 系 。熊 耳 山北 坡 变质 核 杂岩 与 盖层 问的接 触关 系 , 为拆 离 断 层 接 触 , 均 主要 形 成 区 内 南 、 北、 西滑脱拆 离 带 。

新疆铁矿床成矿规律及区域成矿演化模式

新疆铁矿床成矿规律及区域成矿演化模式

新疆铁矿床成矿规律及区域成矿演化模式新疆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铁矿资源集散区,其中包括哈钦铁矿、布尔津铁矿、卡拉松铁矿、雪山铁矿等多个大型铁矿床。

这些铁矿床主要分布于北疆和东疆地区,其成矿规律和成矿演化模式主要受到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等因素的控制。

1.成矿规律。

(1)地质构造控制。

新疆地区位于燕山期构造带以南,主要受到西伯利亚板块向南压迫和喜马拉雅造山带向北挤压的影响。

在这种构造背景下,形成了多个断裂、褶皱和推覆构造,这些构造对铁矿成矿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2)岩石类型控制。

新疆地区的铁矿主要分布于变质岩、火山岩和沉积岩等不同岩石类型中。

其中,变质岩中的含铁矿床较为丰富,脉状铁矿、层状铁矿和蚀变带铁矿等形式均有发现。

2.区域成矿演化模式。

新疆地区的铁矿成矿主要发生在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早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岩浆热液期。

在晚古生代早期,新疆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岩浆活动和热液流体作用,这些作用为铁矿成矿提供了热源和矿源。

在此期间,形成了一些火山岩矿床,如哈钦铁矿。

(2)变质蚀变期。

在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新疆地区的变质过程较为强烈,形成了大量的蚀变带,这些蚀变带具有铁矿的矿化特征。

在此期间,形成了一批变质岩铁矿床,如布尔津铁矿和卡拉松铁矿等。

(3)构造热液期。

在中生代早期,新疆地区的构造活动较为剧烈,大量的地下热液流体也因此被激活,这些流体在断裂和褶皱构造中聚集,形成了一些脉状铁矿和层状铁矿等形式的矿床。

如雪山铁矿就是这一期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构造对多种矿床的控制作用
在接触交代型矿床中,侵入接触构造对矿化分布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我国的接触交代矿床分布较广,在现有生产矿山中占有较大比重。

尤其在我国东部、中南和西南地区,铁、铜、钨、锡、钼、铅、锌等矿床的探采资料相当丰富。

人们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已逐步总结出接触带构造控矿的若干规律,如接触面的陡和缓、接触面的凸部和凹部、整合接触与不整合接触、岩体超覆与围岩掩覆等不同情况对成矿的有利或不利影响。

这些规律已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熟知,并在实践中广为运用。

近年来,根据深部探采工作揭露的事实,又总结出多层接触带和多层矿化带等概念,进一步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促进了找寻隐伏矿床的工作。

除了接触交代矿床以外,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矿床也产在接触构造中,如接触变质矿床和沉积-接触变质矿床。

相当多数的伟晶岩矿床也产在岩体接触带及其附近地段。

某些与中小型侵入体有关的斑岩型矿床(铜、钼、金、铅、锌等),矿体不只产在斑岩内部的碎裂带和角砾岩筒中,而且也产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如江西铜厂、西藏玉龙铜矿)。

在一些浅成-超浅成地带产出的次火山岩等小侵入体中,岩体接触构造发育而且复杂,对热液成矿作用有明显影响,如宁芜次火山岩等小侵入体中,即产在玢岩体的接触带上。

在一些深成的岩浆矿床中,主侵入体接触带构造(包括接触-断裂构造)是后继岩浆和矿浆上侵的有利空间,因而控制一些矿化岩体和贯入型富矿体的生成。

有上述可见,在与岩浆侵入活动有感的矿床中,接触带构造是最重要控矿构造类型之一。

与断层、褶皱等构造类型相比较,接触带构造与矿石沉淀有着更直接、更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上的联系,有其独特的控矿作用。

因此,深入研究岩体侵入接触构造对认识内生成矿作用机理和矿化空间分布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