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作用名词解释
川农环境微生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川农环境微生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环境微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发酵作用—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2、农药安全系数—3、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的氨,在有氧的条件下,经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转化为硝酸4、转导—通过吻合噬菌体的媒介作用,将供体细胞内特定的基因(DNA片段)携带至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供体细胞的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5、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包括水、碳源、能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按一定的比例配置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6、好氧活性污泥—是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兼有少量的厌氧微生物)与污(废)水中有机和无机固体物质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或称绒粒。
7、质粒-原核生物细胞中,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环状DNA分子。
8、P/H指数—P代表光能自养型微生物,H代表异氧性微生物,两者的比值即P/H指数,该指数反映水体污染和自净程度。
9、活性污泥与菌胶团-是一种绒絮状小泥粒,由好氧菌为主体的微型生物群以及胶体、悬浮物等组成的微生物集团。
颗粒大小约为0.02-0.2mm,表面积为20-100cm2/ml,相对密度约为1.002-1.006。
外观呈黄褐色,有时亦呈深灰、灰褐、灰白等色。
静置时,能凝聚成较大的绒粒而沉降。
它具有很强的吸附及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菌胶团—好氧活性污泥(绒粒)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是能起絮凝作用的细菌形成的细菌团块。
10、反硝化作用-兼性厌氧的硝酸盐还原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11、转化—受体细胞直接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里,从而获得供体细胞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12、化能自养微生物—生长需要无机物,在氧化无机物的过程中获取能源,同时,无机物有作为电子供体,使CO2还原为自身有机碳化物。
二、选择题1、根据其在水中的存在及数量情况,B、大肠杆菌可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生态学名词解释
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类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生态适应: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以便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
生态适应是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生态环境选择,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保存下去。
趋异适应:同种生物如长期生活在不同条件下,它们为了适应所在的环境,会在外形、习性和生理特性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这种适应性变化被称为趋异适应。
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生活型:生活型是生物对于特定生境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类型,所以生活型是生物的一种生态分类单位,但凡在外貌上具有相同〔似〕适应特征的归为同一类生活型。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开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
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
例如一种植物由于食草昆虫所施加的压力而发生遗传变化,这种变化又导致昆虫发生遗传性变化。
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
我们把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建群种:各层的优势种可以不止一个种即共优种,如草本层有草本层的优势种,灌木层有灌木层的优势种,乔木层有乔木层的优势种,而乔木层的优势种又称为建群种。
季相:季相是因为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
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生态对策:就是生物在种群水平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这里的环境既可以是生物的,也可以是非生物的。
名词解释
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称为鞭毛,其数目为一至数十条,具有运动功能。
消毒: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措施。以防止传染病。
灭菌: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措施。包括病原、非病原微生物。
商业灭菌:杀菌,从商品的需要出发对食品进行的灭菌。经处理后,按照一定的检验方法检不出活的微生物或者仅能检出极少数的非病原微生物,而且,它们在一定的保存期内不致引起食品变质腐败。
热(力致)死时间TDT:指在特定的条件和特定的温度下,杀死一定数量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D值:在一定温度下加热,活菌数减少一个对数周期(即90%的活菌被杀死)时,所需要的时间。
Z值:在加热致死曲线中,时间降低一个对数周期(即缩短90%的加热时间)所需要升高的温度。
F值:在一定的基质中,其温度为121.1℃,加热杀死一定数量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二次生长:微生物在同时含有速效碳源(或氮源)和迟效碳源(或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时,微生物会首先利用速效碳源(或氮源)生长直到该速效碳源(或氮源)耗尽。然后经过短暂的停滞后,再利用迟效碳源(或氮源)重新开始生长。这种两相生长或应答称为二次生长。
感受态:能从周围环境中吸取DNA的一种生理状态。
准性生殖:指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导致基因重组的生殖过程。在该过程中染色体的交换和染色体的减少不象有性生殖那样有规律,而且也是不协调的。
烈性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在细胞内正常复制并最终杀死细胞,形成裂解循环。
硝化作用名词解释
硝化作用名词解释硝化作用是指把氨气转化成亚硝酸的过程。
在含氮有机物分解过程中,硝化菌将NH4NO3转化为N2而释放出能量,使细胞内ATP浓度上升到一定值。
同时把有机物中的氮转化为气态氮逸出,在这个过程中,氨作为营养被硝化菌利用。
因此, NH4NO3既可以被微生物硝化,又可以作为无机氮肥被植物吸收利用。
硝化作用( nitrate-nitrification)硝化细菌(nitrification bacteria)硝化细菌通常存在于土壤、水体、人体肠道、下水道等各种环境中。
他们属于异养型,是专性好氧微生物,无氧时停止活动,有氧时进行化学合成代谢和生长繁殖。
硝化细菌是一类丝状的细菌,大小为0。
5~100μm,存在于各种有机物质如枯枝落叶、腐烂有机物、死鱼虾等和无机物质如泥沙、盐卤和海藻等中,以及湿土和盐土中。
其作用是将有机物中的氨转化成亚硝酸盐,同时放出氧气。
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硝化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它与水体温度、水体pH值、营养条件、化学组成、光照、盐度等都有密切关系。
我们再看水中硝化作用,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硝化作用只发生在弱碱性或弱酸性的水中,若遇到强碱或强酸,都会立即被破坏。
如果水体pH值在6。
5~7之间,硝化作用最强;低于6。
2时,则需要较高的硝化细菌浓度才能完成硝化作用;高于7时,由于亚硝酸浓度太高,往往需要加入抑制剂来抑制反硝化作用。
而且,根据研究表明,硝化细菌在较高的pH值时,对氮的利用率也增加,当pH值在6。
8~8之间时,硝化效果达到最大。
这说明硝化细菌具有较强的适应pH值范围。
当硝化细菌适应了某一PH值范围后,该PH值范围就成为这类细菌的最适生长区域。
如pH为7。
5时,在这个范围内所需要的硝化细菌浓度最高,所以,在淡水水体中,采用自然曝气法时,其pH最好控制在7。
4~7。
5。
这里所说的pH值并不是指最佳pH 值,而是适宜的pH值,即在生产实践中比较容易实现的,对水质影响最小的值。
现代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绪论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物质转化:植物对外界物质的同化及利用。
能量转化:植物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储存,释放和利用的过程。
信息传递: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在整体水平上,从信息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反响部位的过程。
信号转导:在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传递,放大与整合,产生生理反响的过程。
形态建成:植物在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根底上发生的植物体大小,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完全依赖于植物体内各种分生组织的活动。
细胞生理原核细胞:无典型细胞核的细胞,核质外面缺少核膜,细胞质中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和内膜系统。
真核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质外有核膜包裹,细胞之中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器。
生物膜:细胞中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膜状组分,即细胞内所有膜的总称,包括质膜,核膜,各种细胞器被膜及其他内膜。
内质网:存在于真核细胞,由封闭的膜系统及其围成的腔形成互相沟通的网状结构。
胞间连丝:穿越细胞壁,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
共质体:胞间连丝把原生质体连成一体。
质外体:细胞壁,质膜与细胞壁间的间隙以及细胞间隙等互相连接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
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由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组成。
细胞质:由细胞质膜,胞基质及细胞器等组成。
胞基质:在真核细胞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细胞浆。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和特定生理功能的细微结构。
内膜系统: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广义的指细胞核/ 细胞质 / 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壁。
微管: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由微管蛋白组装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
微丝: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为7nm的骨架纤维,肌动蛋白纤维。
中间纤维:一类由丝状角蛋白亚基组成的中空管状蛋白质丝。
核糖体:由蛋白质和 rRNA组成的微小颗粒,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植物营养学题库答案
名词解释1.硝化作用:土壤中铵态氮肥或尿素转化成的铵在硝化细菌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2.最小养分定律:在作物生长因子如果有一个生长因子含量相对量少,其他因子即便丰富也难以提高产量。
3.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经植物吸收作用,土壤呈现酸性的肥料。
4.复合肥料:肥料主要成分中同时含有N、P、K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
5.生理碱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经植物吸收作用,土壤呈现碱性的肥料。
6.营养临界期: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不平衡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损害,而这种损害即便以后养料补充也很难纠正,这段时期叫植物营养临界值。
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的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效能的时期。
7.土壤供肥强度: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与作物根表面该养分浓度之差。
供肥容量: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降低时,土壤补给有效养分的能力,即潜在转化为有效养分的能力。
8.矿质营养学说:土壤的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养料,厩肥及其他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不是由于其中所含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分解形成的矿物质。
9.异成分溶解: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从四周向施肥点汇集,使肥料中的水溶性磷酸一钙溶解并进而水解,形成磷酸一钙、磷酸和磷酸二钙组成的饱和溶液。
10.离子拮抗作用:一种离子存在抑制另一种离子吸收的作用。
协助作用:一种离子存在促进另一种离子吸收的作用。
11.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无论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对作物来说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
营养元素不可替代律:作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其特殊功能,相互间不可替代。
12.反硝化作用:NO3-在嫌气条件下,经过反硝化细菌的作用,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
13.磷酸退化作用:贮存潮湿条件下,过磷酸钙吸湿后,会引起各种化学变化,往往使水溶性磷变为水不溶性,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磷酸退化作用。
14.归还学说:由于不断栽培作物,土壤中的矿物质势必引起损耗,如果不把土壤中摄取的矿物质归还土壤,土壤将会瘠薄,寸草不生,完全避免不可能,但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损耗和营养物质归还之间保持一定平衡。
土壤肥料学题库 (含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01 土壤:地球陆地上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疏松表层。
02 矿物:是指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的元素或化合物。
03 岩石:一种或几种矿物的天然集合体。
04 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05 富铝化作用: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矿物被彻底的分解,盐基和硅酸不断被淋溶,而含水Al2O3和含水Fe2O3的胶体矿物在母质中相对富集。
06 硅铝铁率(Saf值):土体或粘粒部分中SiO2的分子数与R2O3(Al2O3+Fe2O3)的分子数的比率。
07 土壤剖面: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
08 土壤水平地带性: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的规律性。
09 土壤垂直地带性:土壤随地势的增高而呈现演替分布的规律性。
10 土体构造:土壤发生层有规律的组合,有序的排列状况。
11 土壤质地:按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相对含量的组成而区分的粗细度。
12 土壤容重: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土壤体的干重。
13 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同时释放热量,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
14 腐殖化作用:动、植、微生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形成腐殖质的过程。
15 腐殖化系数:单位质量的有机物料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下的量占施入量的比例。
16 C/N比:土壤中或有机物中有机碳(C)量与总氮(N)量之比。
17 矿化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损的有机质量与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18 氨化作用:土壤中的有机氮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步分解产生氨的作用19 硝化作用:指氨或铵盐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氧化生成硝态氮的作用20 土壤吸附性能:指土壤能吸收和保持土壤溶液中的分子、离子、悬浮颗粒、气体以及微生物的性能。
21 土壤胶体:颗粒直径为1~100nm的分散质分散到土壤中形成的多相系统。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的矿质营养及其吸收、运输、同化1.灰分:将在105摄氏度下烘干的植物材料在600摄氏度下高温烘烤,剩余的不能挥发的灰白色残渣称为植物的灰分。
2.灰分元素/矿质元素:构成植物灰分的元素称为植物的灰分元素,由于它们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土壤矿质,故又称为矿质元素。
3.必需元素:是指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4.大量元素:包括C H O N P K Ga Mg S 9种,此类元素分别占植物体干重的0.01%-10%。
5.微量元素:包括Fe Cu B Zn Mn Mo Ni Cl 8种,此类元素分别占植物体干重的0.00001%-0.01%。
6.溶液培养法/水培法: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7.砂基培养法:是在洗净的石英砂等基质中加入营养液、利用砂基作为固定植物根系的支持物来培养植物的方法,与溶液培养法并无实质性的不同。
8.有氧溶液培养法/气培法/雾培法:是将植物根系置于营养液气雾中培养植物的方法,植物根系并不直接浸入营养液。
9.有益元素:有些元素并非是植物的必需元素,但这些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或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有积极影响,这些元素被称为植物的有益元素。
10.有害元素:有些元素少量或过量存在时均对植物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将这些元素称为有害元素。
11.质外体/自由空间:植物组织中细胞质膜外部的细胞壁部分在组织内构成一连续的结构空间被称为质外体。
土壤溶液中的各种矿质元素可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自由扩散进入质外体空间,固有时又将质外体称为自由空间。
12.相对自由空间(RFS):活组织自由空间的体积大小可通过某种离子的扩散平衡实验来估算,这个估算值称为相对自由空间。
13.共质体运输:溶质通过跨膜运转进入原生质,并通过活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或连续不断的跨膜运转而从一个活细胞运输至另一个活细胞的过程称为共质体运输。
14.生理碱性盐:将这类由于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而使环境PH升高的盐类称为生理碱性盐,硝酸盐类(硝酸铵例外)一般均属于生理碱性盐。
第四章土壤有机质(习题答案) 1 名词解释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 ...
第四章土壤有机质(习题答案)1 名词解释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它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腐殖质:指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并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的大分子胶体物质。
有机质的矿化: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氨化作用: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氨基酸在多种微生物及其分泌酶的作用下,产生氨的过程。
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情况下,氨化作用产生的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经过亚硝酸的中间阶段,进一步氧化成硝酸,这个由氨经微生物作用氧化成硝酸的作用叫做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硝态氮在土壤通气不良情况下,还原成气态氮(N2O和N2),这种生化反应称为反硝化作用。
有机质的腐殖化: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产物转化成更复杂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腐殖化系数:通常把单位质量有机物质的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量称为有机物质的腐殖化系数。
有机质矿化率:每年因矿质化过程而消耗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称为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率。
2 问答题1)简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
答: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十分广泛。
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植物残体:包括各类植物的凋落物、死亡的植物体及根系;②动物、微生物残体:包括土壤动物和非土壤动物的残体,及各种微生物的残体;③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④人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肥料(绿肥、堆肥、沤肥等),工农业和生活废水,废渣等,还有各种微生物制品,有机农药等。
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一般以三种类型状态存在:①新鲜的有机物:指那些进入土壤中尚未被微生物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它们仍保留着原有的形态等特征,对森林土壤而言,一般指凋落物的L层(Litter);②半分解的有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已进入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失去了原有的形态等特征。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跟书的不一样,仅供参考)鞭毛:鞭毛(flagellum)在某些细菌菌体上具有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芽孢:伴孢晶体:又称δ内毒素,是少数芽孢杆菌产生的糖蛋白昆虫毒素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粘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
它是活性污泥絮体和滴滤池粘膜的主要组成部分菌落:菌落(colony)是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
菌苔: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一般为大批菌落聚集而成。
肽聚糖:存在于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复合糖类脂多糖: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
脂多糖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内毒素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
支原体:又称霉形体,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
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支原体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衣原体: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
过去认为是病毒,现归属细菌范畴。
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鸟类及哺乳动物。
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有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肺炎衣原体。
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真菌和其他三种生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真菌的细胞有含甲壳素(又叫几丁质、甲壳素、壳多糖)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和植物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不同。
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
酵母菌:酵母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几科单细胞真菌的通称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
名词解释
7.根际微生物:在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内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8免疫:机体免疫系统对一切异物或抗原性物质进行非特异或特异性识别和排斥清除的一种生理学功能
13.呼吸链: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分子,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
14.溶原性: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并不立即使细菌发生裂解,而是将其核酸整合在细菌染色质体的一定位置上,并与细菌的染色质体一道复制,随着细菌的分裂传给每个子代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的这一特性称为溶原性。
12.质粒:质粒是指独立于染色体外,存在于细胞质中,能自我复制,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所构成的遗传因子。其相对分子质量较细菌染色体小,每个菌体内有一个或几个,也可能有很多个质粒。
7. 选择培养基:根据所要筛选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求而配制的,只适合目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不利于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15.限制因子:对于一个特定的生境,在诸因子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在特定条件下起主导作用,即该因子的改变将影响微生物个体的生长、繁殖,以及引起生物种群或群落的改变,这种因子可称为限制因子。
16.无氧呼吸:以NO3-、SO4-、CO3-等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过程。
17.氧化磷酸化:生物体通过生物氧化所产生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以维持体温外,大部分可以通过磷酸化作用转移至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中,这种伴随放能的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称为氧化磷酸化。
18.呼吸与发酵:呼吸是指底物在氧化过程中脱下的氢或电子不是直接与中间代谢产物相偶联,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体最终交给有关无机物的氧化还原过程。发酵是以有机物氧化分解的中间代谢产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过程。
硝化名词解释
硝化名词解释硝化:微生物脱氮的过程。
在厌氧条件下,细菌利用体内的无机含氮化合物和细胞质中的含碳有机物(糖类)作为还原剂还原氨态氮,产生的亚硝酸自硝化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这种反应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在有氧条件下,氨可被氧化成硝酸盐,然后被氧化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在有氧的条件下又可被氧化成硝酸。
硝化作用所消耗的还原剂为无机物或还原性有机物。
这些无机物包括铵盐、硫酸盐、亚铁盐等。
无机含氮化合物主要是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有机物则以糖类为最重要。
所以从硝化的组成来看,无机物和有机物是不同的。
微生物还原氨态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硝化菌,另一种是亚硝化菌。
硝化反应是指氨基酸脱去一分子的氨,生成一分子的亚硝酸的过程,也叫氨化作用,是微生物脱氮的主要途径。
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含氮有机物被微生物还原为氨基酸,再经微生物分解成各种含氮的小分子。
在厌氧条件下,细菌利用体内的无机含氮化合物和细胞质中的含碳有机物(糖类)作为还原剂还原氨态氮,产生的亚硝酸自硝化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这种反应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在有氧条件下,氨可被氧化成硝酸盐,然后被氧化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在有氧的条件下又可被氧化成硝酸。
氨化作用所消耗的还原剂为无机物或还原性有机物。
氨化作用发生在微生物体内的氧化磷酸化作用或呼吸作用中。
在微生物体内,由一个氧化代谢转变为另一个氧化代谢。
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微生物氧化体内的含氮化合物(如胺、硫化氢、胺基酸、尿素、蛋白质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把氮和无机碳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微生物氧化体内的能量需要时,就会转换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在硝化作用中,硝化菌是以还原氨为主要碳源进行新陈代谢,而亚硝化菌是以还原亚硝酸盐为主要碳源进行新陈代谢。
因此亚硝化菌与硝化菌的区别,实际上就是他们在代谢中对氮的要求不同。
硝化菌的代谢需要消耗还原剂(如无机的铵盐、硫酸盐及亚铁盐等),而亚硝化菌只需消耗还原剂,产生的亚硝酸盐即可满足自身的需要,所以这种细菌的最适温度范围较窄,常见于低温、缺氧或有还原剂存在的条件下,如土壤中的氨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
土壤名词解释
土壤质量:土壤在生态系统中保持生物的生产力,维持环境质量,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
原生矿物:地壳深处的岩浆冷凝而成的矿物。
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经过化学变化形成的矿物。
硝化作用:指氨在微生物(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指土壤中的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后还原成为氧化二氮等气体逸失的过程。
根际效应: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有明显的不同。
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
土粒密度:单位容积(不包括土粒间的孔隙容积)的土粒质量。
土壤容重:指单位容积(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壤的干重。
土壤孔隙度:指单位土壤容积内各种大小孔隙容积所占的百分数。
它表示土壤中各种大小孔隙度的总和。
地质大循环:指矿物质养分在陆地和海洋之间循环变化的过程。
生物小循环:指植物营养元素在生物体与土壤之间循环变化的过程。
土壤胶体:土壤中颗粒直径在1~100um之间(在长、宽、高三个方向,至少有一个方向在此范围内)的土壤固体颗粒。
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称为同晶替代。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土壤所能吸附的可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
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盐基占全部交换性阳离子数量的百分数。
可变电荷:当土壤pH发生变化时,土壤胶体固相表面从介质中吸收或释放离子,从而使土壤电荷数量和性质发生变化,这部分随土壤pH变化而变化的电荷称为可变电荷。
永久负电荷:因同晶替代作用产生的电荷不受介质溶液pH值变化的影响,且一般矿质胶体多带负电荷,故称“永久负电荷”。
土壤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所直接显示的酸度。
土壤潜性酸:土壤胶体吸附的H+或Al3+所引起的酸度。
土壤缓冲性:指当土壤溶液中的H+或OH-离子浓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土壤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使土壤酸碱性不至于发生太大变化的能力。
土壤水:指在105~110摄氏度温度下从土壤中驱逐出来的水。
土壤吸湿水:干土从空气中吸着水汽所保持的水称为土壤吸湿水。
土壤学名词解释
⼟壤学名词解释61.氨化过程——氨基酸在多种微⽣物及其分泌酶的作⽤下,进⼀步分解成氨,这种从氨基酸中进⾏脱氨的作⽤叫做氨化作⽤.62. 硝化过程——在通⽓条件良好时,氨在⼟壤微⽣物作⽤下,可经过亚硝酸的中间阶段,进⼀步氧化成硝酸,这个由氨经微⽣物作⽤氧化成硝酸的作⽤叫做硝化作⽤。
硝化作⽤是由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共同作⽤的结果.63. 腐殖质化系数——每⽄新鲜的有机物质加⼊到⼟壤后所产⽣的腐殖质的⽄数。
64.导热率:在单位截⾯(1cm2)、单位距离(1cm)相差1℃时,单位时间(1s)内传导通过的热量(单位J/cm·s·℃)。
65全蓄⽔量:⼟壤为重⼒⽔饱和,即⼟壤全部孔隙(包括⽑管孔隙和⾮⽑管孔隙)都充满⽔时的⼟壤含⽔量叫全蓄⽔量(最⼤持⽔量)。
66萎蔫系数:当植物表现永久萎蔫时的⼟壤含⽔量叫萎蔫系数(凋萎系数)。
67有效⽔最⼤贮量:(A=F-W)即⽥间持⽔量-萎蔫系数,当此值最⼤时,即有效⽔最⼤贮量。
(全溶⽔-多余⽔)。
68⼟壤⽔分特征曲线:⼟壤⽔分特征曲线对同⼀⼟样并不是固定的单⼀曲线。
它与测定时⼟壤处于吸⽔过程(如渗透过程)或脱⽔过程(蒸发过程)有关。
从饱和点开始逐渐增加⼟壤⽔吸⼒,使⼟壤含⽔量逐渐减少所得的曲线,叫脱⽔曲线。
由⼲燥点开始,逐渐增加⼟壤含⽔量,使⼟壤⽔吸⼒逐渐减⼩所得的曲线,叫吸⽔曲线。
脱⽔曲线和吸⽔曲线是不重合的。
同⼀吸⼒值可有⼀个以上的含⽔量值,说明⼟壤吸⼒值与含⽔量之间并⾮单值函数,这种现象称滞后现象。
69⼟⽔势:⼟壤⽔在各种⼒(⼟粒的吸附⼒、⽑管⼒、重⼒和静⽔压⼒等)的作⽤下,⾃由能的变化(主要降低),称⼟⽔势。
70⽑管持⽔量:⼟壤中⽑管上升⽔的最⼤量称为⽑管持⽔量。
它是吸湿⽔、膜状⽔和⽑管上升⽔的总和。
71⽑管悬着⽔:从地表下渗进⼊⼟体的这⼀部分⽔分。
72⽑管上升⽔:在地势低洼地区地下⽔位浅,地下⽔借助⽑管作⽤⽽上升吸持保存在⽑管中的⽔分。
73⽑管⽔:是指存在于⼟壤⽑细管孔隙中,由⽑管⼒吸持的⽔分。
硝化作用的土壤学名词解释
硝化作用的土壤学名词解释在土壤学中,硝化作用是指土壤中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过程,其中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氧化细菌(NOB)参与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氮循环中的一环,对于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和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硝化作用的基本过程:硝化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氨氧化和亚硝酸氧化。
首先,氨氧化细菌(比如尼特罗菌属)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氮。
氨氧化细菌使用氨氧化酶催化氨氮的氧化反应,生成亚硝酸盐氮和水。
亚硝酸盐氮随后由亚硝酸氧化细菌进行进一步的氧化,生成硝酸盐氮。
亚硝酸氧化细菌使用亚硝酸氧化酶催化亚硝酸盐氮的氧化反应,生成硝酸盐氮和水。
这样,氨氮从氨变成亚硝酸盐氮,再变成硝酸盐氮,完成了氨氧化和亚硝酸氧化两个阶段。
2. 硝化作用的生态功能:硝化作用在土壤中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首先,硝化作用可以将土壤中的有机氮(比如蛋白质、尿素等)转化为无机硝酸盐氮,使植物能够吸收利用。
这对于土壤中的氮素循环和植物的营养供应至关重要。
其次,硝化作用还能够参与土壤中的氮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影响土壤中氮的形态变化和转化速率。
最后,硝化作用还和其他微生物过程密切相关,比如硝还原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这些互相关联的过程共同调控着土壤中氮素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3. 影响硝化作用的因素:硝化作用的速率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硝化作用的速率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
其次,土壤中的酸碱性也会影响硝化作用的进行,一般而言,pH值在6至8之间的中性土壤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
此外,土壤湿度、含氧量、有机质含量等也会对硝化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同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也会对硝化作用有所差异。
4. 硝化作用的应用和意义:硝化作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更有助于合理利用土壤中的氮资源。
对硝化作用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的利用效率,减少氮肥的浪费。
此外,对硝化作用的研究还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环境问题,比如减少氮素的流失和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化作用名词解释
硝化作用是指土壤中的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的过程,以及亚硝酸盐进一步被亚硝酸氧化细菌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硝化作用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它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为植物提供可吸收利用的氮元素。
硝化作用通常发生在土壤中,涉及到两种类型的细菌。
第一类是氨氧化细菌,它们将氨氮(NH3)氧化为亚硝酸盐(NO2-)。
氨氧化细菌利用氨氮作为能量来源,并释放出能量。
第二类是亚硝酸氧化细菌,它们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NO3-)。
亚硝酸氧化细菌同样利用亚硝酸盐作为能量来源,并释放能量。
硝化作用是一个氧化反应过程。
氨氧化细菌通过氧化氨氮产生亚硝酸盐,反应式为:NH3 + 1.5O2 → NO2- + H2O + 2H+。
亚硝酸氧化细菌进一步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反应式为:2NO2- + O2 → 2NO3-。
硝化作用在土壤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首先,硝化作用是植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
土壤中的硝酸盐是植物根系能够直接吸收的有效氮形式,因此硝化作用为植物提供了充足的氮源。
其次,硝化作用对土壤中的氮素循环和固定具有重要影响。
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进一步防止了氨氮的挥发损失,并使土壤中的氮素更加稳定。
此外,硝化作用还与其他生物过程相互作用,如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等,共同维持着土壤氮循环的平衡。
总之,硝化作用是土壤中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涉及到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的参与。
硝化作用为植物提供可吸收利用的氮源,同时对土壤中的氮素循环和固定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