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的理解

合集下载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指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以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保障机制等,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2. 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这要求加强党的领导体制和党的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民主监督制度,促进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

3. 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这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

4. 社会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这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推进农村改革和城镇化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

5.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这要求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首先,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面向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顶层设计的总体目标。

八年级下册道法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道法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道法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第一侧边公平就是社会平衡的“天平”1、对公平的理解:相同时代,相同社会,相同阶层的人对公平的认知都就是相同的①公平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②公平就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晓得在特定环境中如何行动,晓得在何种情况下如何搞就是最出色的。

③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④公平就是相时的,没绝对的公平。

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否则,就不公平。

2、社会合作相处中,如果受不公平看待,可以产生怎样的'心理和犯罪行为?这种心理和犯罪行为存有什么危害?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

这种心理和犯罪行为并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减少,引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可以对经济产生有利影响,甚至可以由此增添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3、公平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公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哪些作用?)存有了公平,社会就可以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公平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存活和发展才存有确保;存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将通过正直劳动,获得自己奖赏的东西,满足用户自己的合理希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这样,整个社会就可以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第二框维护社会公平1、我们应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能公平现象?(p104--105)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①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

我们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③我们要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2、你看见以下不公平现象,你应怎么做?当有人恃强凌弱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有人弄权渎职侵吞公款时:举发揭露当有人排斥异已、处事不公时:仗义执言、主持公道,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3、什么样的合作才就是较好的合作?为什么?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2024届高考复习之稳与进作文讲评-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运用与写作技巧实战分析

2024届高考复习之稳与进作文讲评-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运用与写作技巧实战分析
天下事虽有走险招也能成功的,但终究不稳妥。所以君子应行事平稳,不冒进。 夯实基础,平稳着前进。无论是人生还是走钢丝,都缺一不可,修身养性,空中舞者, 你也许做不到但人生舞者,你应不断追求。
材料启示我们,要在“稳”与“进”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进取 在平稳中孕育,平稳在进取中生长,稳进结合,相辅相成,方可 助力事业繁茂,国运昌隆。
过作文材料关——关键能力小结
➢先有材料,后有作文。作文命题,最高含金量在作文材料。 ➢材料无废话,每字每句都有用。 ➢ 材料是行文立意之本,精准的立意从材料中来; ➢无论什么材料,都要抓住关键词,扣关键句; ➢关键句中有命题意图,关键词中有作文话题; ➢思辨型作文,要综合材料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精准找到或明 或暗的思辨话题。

何谓思辨类作文?

材料中出现了多个形象或多个发展阶段,并且没有明显的主次关系,或者对同
是 一事物有不同看法、不同表述,这样的作文题目可以归为思辨性突出的材料作文。
关 (特点:呈现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 系
式 思 辨
何谓“关系式思辨类”作文? 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写作形式, 在具体行文的过程中必须厘清概念及其关系,并在兼顾几者多维说理的同时,分 清主次详略,突出写作重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 :过材料关
读材料,找准思辨话题 先要细读作文材料: 材料——讲什么 作文——写什么
对作文材料重要性的认识
先有材料,后有作文。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作文材料就是一篇小文章,作者就是命题人。 读材料,就是读命题意图。 作文的一切起源于材料,写作要求都得依据于材料。如果不细审材料, 粗放审题,草草下笔,写作偏离了大方向,叫你搬砖你运瓦,这是白费力气 。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1000字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1000字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1000字目录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1.2 结构概述1.3 目的2. 国内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2.1 经济增长放缓2.2债务问题2.3结构性改革压力3. 外部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3.1国际贸易摩擦加剧3.2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3.3地缘政治风险升高4. 应对措施分析与比较评价4.1宏观调控强化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4.2积极应对债务风险4.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 结论5.1 分析总结国内外风险挑战5.2 总结应对策略和展望引言1.1 背景和意义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着诸多国内外的风险挑战。

这些风险挑战不仅会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影响,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深入理解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在国内方面,随着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我们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债务问题以及结构性改革压力等一系列挑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

其次,在外部环境方面,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升高等因素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特别是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2 结构概述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文的背景和意义。

然后,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国内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包括经济增长放缓、债务问题以及结构性改革压力等方面。

接下来,第三部分将着重探讨外部风险挑战及应对措施,包括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升高等方面。

紧接着,第四部分将进行应对措施的分析与比较评价,主要包括宏观调控强化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积极应对债务风险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将总结国内外风险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经济面临的各种国内外风险挑战进行系统研究和全面剖析,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企业领导班子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企业领导班子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企业领导班子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引言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角色,其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团队凝聚力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企业在管理方面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对企业领导班子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全面评估,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问题分析1. 缺乏定力和长远规划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些企业领导者在管理中往往过于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和定力。

这种短期行为往往导致企业发展过于片面和急功近利,而忽视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准备。

2. 缺乏开放与包容一些企业领导者在工作中缺乏开放与包容的态度,对下属的建议和意见不够重视,缺乏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这样的做法不仅会限制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灵活性,还会造成员工士气低落,甚至产生负面情绪。

3. 管理理念陈旧部分企业领导者的管理理念较为陈旧,难以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这就容易导致企业的管理方式与时代脱节,缺乏对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市场的应对能力。

4. 缺乏风险意识一些企业领导者在工作中缺乏风险意识,过于保守和守旧。

这样的做法容易导致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缺乏灵活应对的能力,错失了一些发展和创新的机会。

三、对策建议要解决企业领导班子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 坚持长远规划企业领导者要有较强的定力和长远眼光,注重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

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变的管理理念,强化长期价值观念和利益最大化思维。

2. 倡导开放包容企业领导者应该倡导开放包容的工作氛围,鼓励下属敢于创新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应重视员工的反馈和建议,积极为员工搭建沟通交流的评台,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3. 更新管理理念企业领导者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管理理念,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深入理解和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摘要等5篇

《深入理解和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摘要等5篇

《深入理解和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摘要等5篇作者:暂无来源:《新长征》 2017年第8期把稳和进有机统一起来。

稳和进是辩证统一关系,要从发展的角度去理解。

稳指的是决定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在事物稳的状态下又蕴含着进的趋势,而进的趋势又有着向不同方向变化的可能。

这就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主动为进培育力量、把握方向、开辟道路,这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哲学意蕴。

把稳和进有机统一起来,需要把握以下两点。

第一,稳和进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稳是进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强调稳,是因为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我们必须稳住阵脚,遏制不利因素的积累与发展。

另一方面,进是稳的方向与保障。

没有改革发展,不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进,稳就无法维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就不能顺利向前推进。

第二,稳和进是相对的,不能一味求稳,也不能急于冒进。

我们要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灵活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当条件不具备时,就应稳下来,抑制不利因素,培育进步力量;一旦条件成熟,就应抓住时机进,不能错失发展机遇。

——摘自钟社文《深入理解和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资源协调配合,需要教育、行政、经济、道德、纪律、习俗等多种手段协同辅助,但从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层面来看,变法就是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一定意义上讲实质就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深化改革和自我完善。

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定性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政治体制在新形势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在宪法框架下和法治轨道上实现政治体制机制的自我完善和优化发展。

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定性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们党和国家经过60 多年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多年以来不断实践,终于找到的一条有组织有领导、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可靠路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深刻理解稳中求进的新时代内涵

深刻理解稳中求进的新时代内涵

深刻理解稳中求进的新时代内涵【摘要】稳中求进是新时代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指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经济发展。

稳中求进既要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又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实现稳中求进需要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同时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稳中求进的实践案例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改革和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稳中求进与改革创新密不可分,只有不断推动改革创新,才能保持稳中求进的良性发展。

深刻理解稳中求进的新时代内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稳中求进、新时代内涵、重要性、内涵、路径、实践案例、改革创新、结论。

1. 引言1.1 深刻理解稳中求进的新时代内涵深刻理解稳中求进的新时代内涵意味着要全面把握当前国家发展的大局,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深入挖掘稳中求进的内在含义,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更加务实的行动去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

稳中求进是一种发展理念,是在保持经济增长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深刻理解稳中求进的新时代内涵,就是要明确国家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围绕稳中求进这一中心思想,统筹各种资源,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国家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只有深刻理解稳中求进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引领国家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 正文2.1 稳中求进的重要性稳中求进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稳中求进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稳定和进步的新要求,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环境的需要。

在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影响下,经济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稳中求进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这些挑战。

稳中求进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同时不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稳中求进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径。

通过稳定经济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024语文新教材培训讲座:初中语文教材修订的变与不变

2024语文新教材培训讲座:初中语文教材修订的变与不变

2024语文新教材培训讲座:初中语文教材修订的变与不变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的颁布实施,2022年3月教育部正式组织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修订,经过编写、讨论、修改、审查、试教、特级教师审读等多方面的工作,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七年级上册将在初中起始年级全面使用(这套教材以下简称“修订教材”)。

由于现行教材(2017年秋季至现在使用的教材)进入课堂时间不长,编写期间也已经吸收了较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2015年启动修订)的新理念,且使用过程中每年或多或少都有修改增减,所以得到了众多好评。

因此,本次修订之初确定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守正创新,稳中求进。

最终目标是: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根据义教新课标精神打磨优化、补充完善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特别要突出语文“以文化人”的学科特性,整体提高教材质量。

一、整体保持稳定大家打开七年级上册教材,翻看目录就会觉得:教材没什么变化,还是那几个单元,那些个写作,只是调整了几篇课文,减少了综合性学习(修订教材称为“专题学习活动”)内容而已。

总体来说,这个感觉是对的。

教材建设的一个经验是:守正创新。

守不住传统,无视多年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创新就会大打折扣。

特别是初中尚处在重要的打基础阶段,必备知识的建构、关键能力的养成还离不开适当的讲解、传授、训练,经典文本的解读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能力。

为此,修订教材整体保持稳定是大前提。

1.全套教材总体架构基本保持不变总体架构是指每一册教材的单元和构成单元的各个板块的基本框架。

修订教材各册仍然是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基础板块,同时交叉安排专题学习活动(原“综合性学习”)、整本书阅读(原“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语文知识补白等内容。

现行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的“口语交际”板块,如转述、复述、演讲、辩论、讨论等,因这些内容在其他学习板块中多有融入、交叉,所以修订教材将其重点融入专题学习活动,不再单列。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5《自相矛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5《自相矛盾》教案

15自相矛盾教学目标1.认识“吾、弗”等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让学生初步了解围观者的思维过程,从故事的寓意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1.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2.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难点了解围观者的思维过程,说出围观者为什么能使卖矛和盾的人“弗能应”。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采用随文语境识字的方法,其中“吾”容易错读成三声wǔ,“弗”容易错读成fó或fèi,教学时可把生字放到课文的语境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有些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意思对应,如“坚”即“坚固”,“应”即“应答”;有一些词古今意思相同,如“莫”和“弗”都是“不”的意思;有些词古今意思不同,如“陷”意为“刺破”,“或”意为“有的人”等,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或查阅工具书来猜测理解其意思。

写字时,“矛”的第二笔点不要漏写,最后一笔撇不要丢;“盾”下面是“目”;“誉”应该与“誊”区分开。

阅读理解运用抓关键词句法,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积累运用运用背诵的方法积累文言文。

运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迁移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收集矛和盾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吾、弗”等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

2.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初步读懂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板块一猜图导入,走进古文活动1猜图激趣,做好铺垫1.激趣:寓言故事不但有趣,往往还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老师知道同学们读了很多的寓言故事,现在,我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2.课件依次出示寓言故事《掩耳盗铃》《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对应的图片。

稳中求进PPT演示课件

稳中求进PPT演示课件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 供给
(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 业整体素质
(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 提高城镇化质量
(五)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
(六)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 定不移扩大开放
准确把握宏观调控取向和政策 三
宏观调控的总基调
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
(1)
经济增长率
(4) 国际收支平衡
四个指标 就业率或失业率 (2)
通货膨胀率
(3)
发展态势
工业化 市场化 城镇化 国际化
深刻理解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二
基本前提
“重要战略机遇期”
深刻理解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二
总基调
“稳中求进”
深刻理解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二
六重点
澳大利亚 瑞典 美国 荷兰 中国
世界平均
人均GDP 108832 84444 76168 67246 59717 56147 55590 48875 47284 47172 4382 9218
GDP增长率
GDP增长率
10.6
10.2
10.7
10.3
9
9.1
9.2
7.9
7.8
7
6.2
南非 巴西 印度 俄罗斯 日本 欧元区 美国 中国
四个指标 就业率或失业率 (2)
通货膨胀率
(3)
CPI变化趋势图
.2 3.6 3.4
3
2.2
1.91 2
2.04 1.78
1.72
3.2
2.52 2.03
2.7 2.7 2.4
2.1
2.1
粮食总产量(单位:亿斤)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1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课 第二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1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课 第二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2)如何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 中 华文化 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社会主义 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实践 。 (2)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度自信、文化自信。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
情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不平凡的历程。在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上绘出美丽的 人间画卷,从经济凋敝的困境奋发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爬坡过坎的奋斗开 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路走来,虽有风雨波折却总一往无前,我们用经济 实力的显著进步、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书写了波澜 壮阔的中国故事。中国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习 近平总书记认为,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 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以其独特魅力和巨大优越性,生 动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 成就。它从奋斗中得来,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 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焕发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它始终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致力于造福最广大人民群众。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 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好不好,关键 要看这种制度是否有利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 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历史和现实证 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焕发科学社会主义生机活力的中国实践,是创造人 民美好生活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以其独特魅 力和巨大优越性,生动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重大问题。

司法考试备考三大法宝.doc

司法考试备考三大法宝.doc

司法考试备考三大法宝第一,稳中求进,注重基础知识也要与时俱进司法考试是选拔法律高级人才的入门考试,每年的考题都会随着国的大政方针而变化。

对此,考生在备考时,就要积极领会国各个部门最近出台的政策法规,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领域。

纵观历届司法考试题目,我们不难看出,新增法条法规必是考试重点。

考生注重基本大纲的同时要注意实时法规的变化。

司法考试题目源于现实,当今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问题往往也会成为司法考试考查的热点问题。

以当前司法考试特点来看,考试题目不仅考查考生对于具体制度的理解,而且对于当前一些重要的法律观点、国大政方针、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考查也成为一大特色。

因此,司法考试备战中,考生除了要对基础知识牢牢把握外,还要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广泛关注,对于应考是非常有用的。

但是要注意一点,司法考试并不会出题偏难偏怪,整体风格还是以平稳为主,切不可求新求异导致复习方向有所偏颇,这样便得不偿失了。

第二,综合分析,注重全面复习也要突出重点在备考时,考生切不可将具体的法条和制度割裂开来,而要把法律当做整体的文化来理解。

尤其是做论述题的时候,不仅是题型上综合,内容上更是涉及广泛。

比如在论述题里面涉及到综合的命题,法与自由这个考点,它除了涉及法理学,还加强了各个细节的考试。

比如说第一个综合题“从法与政治和法的作用的角度简答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既综合了时事政治,又强调了中国法制建设三十年这样一个背景,同时还考到了专业的法理学的问题,就是法的作用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

因此,在司法考试备考时,尤其是卷四的备考,除了要加强法学理论知识的积累、把握好涉及重点法条的案例外,还要加强对时政的关注并且做到将法学理论知识综合理解的高度,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做到论述大题不丢分。

如果能将实时要点和知识点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便会事半功倍,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第三,学练结合,注重知识积累也要加强演练备战司法考试的过程中,学练结合是不可避免的环节。

如何理解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如何理解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如何理解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4月15日全国国安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国家安全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价值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维护国家的全面安全,坚持安全发展、发展安全的统一理念,明确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保障方式,提出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和价值,为中国国家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等方面。

这些方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支撑。

国家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方面的安全问题都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安全的含义和内涵,使国家安全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2. 强调国家发展和安全的统一,推动经济发展与安全保卫工作同步推进;3. 强调国家主权和利益的保护,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4. 强调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

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中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理论基础,树立了 "国家安全第一"的思想导向,推动了国家安全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点1. 安全全面发展的观点: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安全和发展的统一,认为只有实现安全保障和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才能使国家更加繁荣、稳定和安全。

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对过去国家安全工作重发展轻安全的纠偏,是正确处理发展和安全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

2. 安全的层次性和依赖性: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将国家安全分为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安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军事安全、外部安全、发展安全等7个层次。

这些层次的安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寓意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寓意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寓意1. 稳中求进的含义稳中求进是一种发展理念,指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进步和发展。

在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稳中求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稳中求进的重要性稳中求进的理念,要求在稳固基础的寻求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这种理念对于个人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个人层面,稳中求进可以使个人在稳定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个人价值。

在国家层面,稳中求进可以保持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实现长期繁荣。

3. 以进促稳的理念以进促稳是稳中求进的一种具体实践。

以进促稳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稳定的基础,通过进步推动稳定。

在国家发展中,以进促稳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式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在个人发展中可以通过学习进步、职业发展等方式提高个人稳定性。

4. 先立后破的意义先立后破是指在建立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突破。

在国家发展中,先立后破要求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结构性改革和突破性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在个人发展中,先立后破要求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突破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境界。

5.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时代背景在当今社会,社会变革日新月异,各种挑战和机遇交织。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理念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在国家层面,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理念能够更好地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升级。

在个人层面,随着社会竞争加剧,个人在求职、升职等方面也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理念能够指导个人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6.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实践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理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国家层面,可以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式来实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目标。

在个人层面,可以通过终身学习、持续进步等方式来实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理念。

理解稳中求进要把握三大逻辑

理解稳中求进要把握三大逻辑

理解稳中求进要把握三大逻辑摘要:本文旨在解释“稳中求进”的三大逻辑,并探究其能够实现社会发展带来的正面变化。

本文还讨论了此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提供对其积极影响的有效证据。

关键词:稳中求进,社会发展,正面变化,应用正文:本文讨论了稳中求进的三大逻辑,分别是保持稳定,在运用未来趋势的基础上,持续考虑不断发展的社会发展法则;衡量变革,采取具有积极效果的主动性;增强动力,推动社会发展,以及吸收新科技、新形式和新思想。

另外,本文还讨论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采用此理念,例如在社会改革方面推行“稳中求进”的做法,以及在社会治理中使用此理念来使社会保持和谐。

最后,本文总结了此理念能给社会带来的正面影响,例如社会秩序稳定和无消极反应,以及促进公平和尊重人权的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稳中求进”的原则可以被广泛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改革中采取有效的行动。

例如,通过实施“稳中求进”,我们可以逐步改革社会治理体系和内部制度。

同时,可以采取一些审慎的措施以避免改革时代的不稳定,并确保改革的成功实施。

其次,“稳中求进”的思想在社会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思想体现在社会行为定制和政策制定方面,旨在让民众或社会组织在遵守法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发挥积极作用,而无须调整或强制违规的方式。

因此,这样的思想可以使社会秩序稳定,防止不必要的消极反应,并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权利。

最后,“稳中求进”也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素质。

特别是对于当前社会复杂化、多元化的现状,可以使各种社会群体之间和谐共处,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促进社会发展,而无需忽视谁也不必害怕谁。

总而言之,“稳中求进”的应用可以促进社会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激发人们的积极性。

同时,减少社会的敏感点,构建公平的社会风气,让每一个人有机会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在具体实施方面,“稳中求进”的原则可以通过多部门的协同行动来实现。

例如,联合各级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对改革的细节进行研究分析,不断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确定改革的重点和工作步骤。

新常态含义及解读

新常态含义及解读

新常态含义及解读一、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重要论述。

习近平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二、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时,首次在国际场合中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作出了全面阐述。

习近平: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城镇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增长势头显著,内需不断地扩大。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

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我在去年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说过,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

三、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系统阐述了经济“新常态”的内涵、特点和趋势性变化。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等九大方面阐释“新常态”所呈现出的特征。

会议指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笔记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笔记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笔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一、引言现代化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话题,对于不同国家和文化,其内涵与特征可能有所不同。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同步习题(精)(原卷版)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同步习题(精)(原卷版)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和蔼/雾霭洋溢/谥号兵痞/癖好B.够呛/呛声抖擞/唆使肺腑/拊掌C.渗出/掺和过磅/滂沱咽气/呜咽D.询问/徇情亲昵/泥古凌辱/棱角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张秉贵祥细地介绍了各种糕点的味道,最后帮她挑了些略带咸味的鸡油芝麻饼和牛舌饼。

B.顾客被张秉贵那火一般的热情感动了,她报谦地说:“刚才我冲您发火,您没见怪吧。

”C.遇到患肝炎的顾客,老张就介绍买糖份多、对治肝病有好处的水果糖;遇到患气管炎的顾客,他就介绍买冰糖。

D.我们要像您一样,做革命的螺丝钉,党把我们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3.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皇宫外面的街道上车辆熙熙攘攘,公交车、私家车还有五颜六色的突突车到处都是,非常热闹。

B.你的主张和我的主张完全相同,真可说是不约而同。

C.中央城社区举办道德讲座,现场座位座无虚席,场场爆满。

D.对犯错的学生,张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告诫,从不斥责他们。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大楼”的记忆每个城市的人们都有一段关于繁华的记忆,这样的记忆通常与一条商业街或者一个商店有关。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北京一家曾经最熟悉的商场,虽然它一直在我的身边,但我已经近10年没有走进它了。

当我再踏进它的大门时,里面的变化竟然让我感到些许的兴奋与震撼。

这个商场就是北京市百货大楼,北京人都亲切地称它“大楼”。

北京人熟悉“大楼”,20世纪50年代“大楼”开业时曾经拍了一部纪录片,北京市百货大楼展现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北京人喜欢“大楼”,几代人对这里都有着关于时尚的美好回忆。

不仅是北京人,在那个年代,外地人到了北京都会尽量挤出时间逛“大楼”。

从辽宁一个小城来到北京工作的夏先生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他小时候,邻居叔叔从北京市百货大楼买回一双皮鞋,每逢有人注意到叔叔的皮鞋,这位叔叔都会大声地告诉别人,这是从北京市百货大楼里买的!如今夏先生已是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高管,全家住到了北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中求进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稳中求进”的战略。

这一战略指导了中国在海洋和土地上大国、大外交、大军事、大经济方面的探索,帮助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了更多尊重。

今天,“稳中求进”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发展的指导方针。

“稳中求进”是指以稳定为基础,在稳定的局面中实现发展。

其实,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积极推行的发展战略。

在多年的实践中,中国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国转变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国,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注重稳定。

“稳中求进”的思想主张,一方面要维护社会的稳定,使外部环境更为稳定;另一方面要实施积极的经济政策,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中国应采取多种政策,为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使发展过程更加平稳,长期有效。

其实,“稳中求进”的理念不仅仅是指发展路线,更是一种思想,一种意识形态。

它强调要在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它还强调要自觉履行国际义务,发挥负责任的表率作用,积极推动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稳中求进”的思想,使中国在海洋和土地上大国、大外交、大军事、大经济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际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尊重。

正是由于中国采取了“稳中求进”的策略,才能够帮助中国在符合各国利益的基础上发展,从而为世界带来福祉。

随着社会的发展,“稳中求进”的理念可以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帮助我国在社会全面建设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一思想不仅可以指导中国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国际的和平与发展。

综上所述,“稳中求进”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发展战略,它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持续实施积极的经济政策,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原则。

它不仅可以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可以为国际和平发展提供有益的思想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