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章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沙河寨小学(066308)---------鹿岩内容提要: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依赖阶段:即工业革命以前,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清,从而造成了对自然的恐惧,崇拜与依赖。
征服阶段:即工业革命以后,由于大机器的制造获得人类对能源的依性增强,从而向大自然索取、宰割,妄图征服自然. 协调阶段:到了现代,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任意宰割,造成了对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的生命,从而人类开始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口号. 经历这样三个阶段,使人类终于认清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缤化出来的,不能以自然的毁灭,作为自己发展的前提,否则,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关键词:人.自然.依赖.征服.协调.人和地球上的所有的生物一样,都起源于自然,又都依赖于自然,但是很久以来,人类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曾经提出过,“人定胜天”,“征服大自然”,“作大自然的主人”的口号,但这些口号仅是出自于人类发展的某一阶段,均属于一种不科学的观点,至少这几种口号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我认为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阶段:1. 依赖阶段:大约在300-----400万年以前的时候,地球上出现了人类。
人由动物界的古猿种群进化而来, 仅就自然属性而言,人与其他高等动物并无本质的区别。
但是,人类的产生并不单纯是生物自然进化的结果,劳动在由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一转变中的手的分化,语言和意识的产生,劳动是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人是劳动的动物,而人的劳动是有理性的劳动。
但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清,所以人类与许多动物一样,对于自然只是处于一种依赖阶段,并且任由自然的摆布。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够清楚,所以只能把这种关系归解到神学的角度,如西方的上帝,东方的女娲。
认为上帝是人类的父母,是他给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认为女娲创造了人类,使得人类得以生存发展,再加上一些难以理解的类似于火山,地震,雷电等自然现象,使得人类寸步难行,认为“这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这是上苍的惩罚”。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解析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第三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第八章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本章知识点【知识点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知识点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知识点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知识点四】市场与市场体系★【知识点五】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知识点六】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知识点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1.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于人们需要的过程。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未经加工的;经过加工的)。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注意1】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注意2】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作用的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2.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3.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4.社会生产方式(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3)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动之中,而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引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和限制。
因此,探讨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1. 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生产活动中,人们通过改造自然界来满足物质生活需要。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马克思强调了“生产力”、“劳动”和“物质资料”的重要性。
2. 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是决定了一个社会对自然界影响程度最根本的因素。
生产力的提高会导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而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工业革命时期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3.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也有制约作用马克思同时也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也有制约作用。
在自然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类社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来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否则,将会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启示1. 倡导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才是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2.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只有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
这意味着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 倡导科学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倡导科学技术创新,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环保水平。
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四、结论总之,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考点手册(2022年-2023年)4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考点5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中外思想史上关于人的学说(★三级知识点,单选)1.在中国思想史上,远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有人试图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
2.春秋战国时期,对“人是什么”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间的争论主要围绕人性与兽性的区别而展开。
3.中国古代关于人的学说还有人性有善有恶论、人性善恶混杂论和人性三品论等代表性的观点。
这些观点虽然互有差别甚至互相对立,但都认为人性和人的本质是先天具有的,不是后天形成的,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潭,因而从根本上说都是错误的。
4.在西方思想史上,最早力图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5.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最高峰。
考点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一级知识点,单选)1.人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物,具有多重属性,其中最主要的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人的自然属性,指人作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形态和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的基于本能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等。
(2)人的社会属性,指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为人的劳动和社会关系、意识、思维、语言等。
(3)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属性,但只有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根本属性。
自然属性尽管任何正常人都具有,而且看得见、摸得着,但它为人和动物所共有,只能把人和非生物区别开来,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社会属性不仅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还制约和决定着人的自然属性。
2.人与动物的区别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在于人的生产劳动。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界定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可以把千差万别、各具特点的个人区别开来。
个人的本质,受个人所属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制约。
4.人的本质是由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的,由于生产劳动总是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并不断发展着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必然是具体的,这就决定了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
自然学论文-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呼吸不到空气,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饮不到水,那么,人类就即将灭绝。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
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
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
现代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4.经济结构
● 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总和构成 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
● 社会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 样的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 它能够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三、生产方式 1. 生产方式的含义
二、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概念
●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其他各种社 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相互关系。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由生 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
第一篇 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
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 方式和交往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
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 精神的历史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 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848年德文版序言
第一章 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1 生产方式理论 §2 经济制度理论
生产方式即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方式,具体是指社生活 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 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 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 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第一、在生产的条件中生产技术条件是生产组织条件 的基础。
第二、在生产的形式中社会生产形式是指社会生产的 运 行方式,生产的社会形式则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特殊结 合方式。
第三、生产条件与生产形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1-2人与自然关系
生物中心主义所关心的仍然是个体,它把物种 、种群、生态系统及其利益还原归结为个体以 及个体利益。由于否认生物共同体的实在性, 所以,生物中心主义否认人对物种本身和生态 系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它坚持的是个体主 义的伦理学方法。它同样存在困境——人类为 了自己的生存而不得不毁灭某些生物个体的生 命的困境——和矛盾——人类的生存行为与敬 畏自然的道德之间的矛盾。
1-2
人与自然的关系
1
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两重性,一方面,人 依赖于自然界,适应自然界先定的条件, 否则人就无法生存,另一方面,人在依 赖于自然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对于自 然界的相对独立性,否则就谈不上人所 特有的存在。
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依存与独立的关 系。
自然界中一旦出现了人,就产生了人和自然的 对象性关系。 这种对象性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1、人对自然界的受动性:人不能脱离自然 界而生活,也不能摆脱自然界规律的支配。 2、人对自然界的主动性:人并非消极地依 赖自然界而生活,而能(或能动性)认识自然 界的规律性,按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并在改 造自然的活动中完善自身。
深层生态学
对浅层生态学不愿过问的根本性问题提出质疑并不断向深层追问。 “深层生态学运动力图探明那些支撑着我们的经济行为的以价值观 、哲学与宗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基本假设。”如我们为好什么认为经 济增长与较高的消费水平是如此重要?当代社会是否满足了诸如爱、 安全、接近大自然这类基本的人类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宗教和教育 才是有益于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的?为实现必要的文化变革,我们需要 做哪些事情? 深层生态学运动实质上是包含了价值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 、自然观等广泛内容的社会运动,其目标是要倡导一种与自然协调的 新生活方式。
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
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关系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面。
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技术,不断改变和利用自然资源,以提高生产力和满足自身需求。
然而,这种生产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生产力与自然资源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人类通过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过度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也会导致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产关系与社会发展生产关系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不同的生产关系会带来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
在过去的历史中,人类不断探索适应不同生产关系的方式,形成了各种社会形态。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们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生产力的提高会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改变也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生产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生产力的作用,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考虑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结语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生产关系则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
通过合理利用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我们可以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的关系,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实现人类长远发展的目标。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讲义- 高中统编版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原始社会(一)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原始社会长达二三百万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二)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三)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1、地位: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2、作用: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3、发展: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二、奴隶社会(一)私有制的确立1、根本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标志: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3、影响: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二)人类进入文明时代1、奴隶制国家的产生(1)阶级: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2)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产生: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出现了,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
(3)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4)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5)奴隶制国家的产生①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
②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③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作用于自然,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演化发展的新因素、新力量。
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影响着自然界的演化进程,更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贯穿于人类历史进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正是从宏观上引导人们善于认识和处理自己同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本体上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离不开自然界。
从总体上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人类社会早期,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还不发达,人们的生活受制于自然界,人们只能靠自然界提供的现有的物质资料维持生存。
这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低水平的和谐,人以顺应自然为主。
进入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征服、利用自然资源,甚至在对自然界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出现了过度耕种、过度放牧、过度渔猎。
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环境问题。
众多的和谐之中出现了不和谐。
不过这时的环境问题远远未危及到人类的生产,毕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限,自然界还是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恢复的。
到了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急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开始了突飞猛进,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人类竭尽一切可能的利用、征服自然。
“人定胜天”是这一阶段的表征。
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助长了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无穷追求与享乐主义的滋长。
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越来越厉害,越来越贪婪,很多东西超出了自然界能够承受的限度,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出现了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等生态危机。
尤其是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这时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是当今世界学者们公认的提法。
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需要在自然观上有一个重大的转变,即要从人与自然对立转到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代人类面对生态危机的理性回归,是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伦理观的继承与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所有制、关系、 分配制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遵循的规律就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
(约230年)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 会的低级阶段)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关系
(约3000年)
资本主义社会
信天游:黄土地带韵的名片
陕北是民歌之乡,最能代表陕北民 歌风韵的是 信天游,它是陕北人民在山 峁、沟壑、赶脚、耕地、 放牧、捡柴时即兴而编,它是随天漫游,抒发感情 , 表达心声的表现方式。集中展示了陕北高原 的自然 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五,在我国,人民群众包括--------社会主义劳动 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 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2、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 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 开, 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 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 盖, 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 民来制造, 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 民来生产……
《水浒》、《三国 演义》等名著,都 是在民间口头文学 的基础上修琢提炼 而成。
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 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 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 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 作家著书立说需要“文房四宝”,演 员表演要有舞台道具,科学家搞实验离不 开仪器设备,教师讲课少不了书本教具。
2.党的群众路线 ①群众路线的地位: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 法和工作方法。 ②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
生产力为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历史关系?
生产力为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历史关系?刘冰菁[摘要]过去我们往往简单地将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视为由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即由生产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构成。
借助《德意志意识形态》《布鲁塞尔笔记》等文本可以看到,生产力并不是生产者直接使用劳动工具改造自然对象的物性结果,而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生产过程中客观形成的综合能力与水平,无法被直观。
正是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在对人类主体如何在实践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现实研究基础上,马克思才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力哲学范畴,它是人类根据自身目的改造自然的特定能力和水平,不仅从人与自然的实践性关系中而来,更是基于人与自然的有序性与历史性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德意志意识形态》;生产力[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182(2022)01-0049-06提及生产力的哲学范畴,我们一般会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阐述,认为生产力是由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即由生产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构成。
但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布鲁塞尔笔记》等文本可发现,生产力并不是由劳动过程三要素简单拼接而成,在精练的定义背后,关联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的深入思考。
本文旨在借助《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时期马克思开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揭示其生产力哲学范畴的丰富内涵。
归根结底,生产力并不是可被直观的、个体改造自然的偶然结果,而是人类在根据自身目的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客观形成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它不仅从人与自然的实践性关系中来,更是基于人与自然的有序性与历史性关系。
一、生产力源于人与自然的实践性关系众所周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为了驳斥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隐性唯心主义,马克思在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中重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并提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生产力概念。
而马克思之所以能形成生产力的哲学范畴,离不开同期他开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其中对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改造外部自然的现实研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体系,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宏观性、总体性把握。
从人类整个知识的角度看,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同唯物论统一起来,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从而使哲学第一次获得了真正的科学性。
2.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真正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3.历史唯物主义同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历史唯物主义则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二者一起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但二者是不可分的。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的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种基本特征。
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社会变革是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
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
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揭示了世界永恒发展的基本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
生产关系
第一章:国家篇生产关系----国家生产力的意义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某种反应;而对于生产关系呢?要详细的阐述这个命题,需要我们了解生产关系的概念和实质意义。
在生产力概念中的人,是作为整体的人,是集体意义上人的概念,天然具备人整体的属性,是在人作为一个抽象意义上的群体,群体的属性来阐述的;而对于在生产关系中的人的意义上的阐述则强调的是个体,阶层,内部关系上人的属性意义,也即是单个人与单个人之间关系,联系,以及如何连接被什么东西连接的问题,这应该是我们首先需要区分和明白的东西。
人与人之间以怎么样的关系进行组合,构成了社会的主流形态,在这种形态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阶段的国家形态,当然这样的一个结论的得出的基本前提是国家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最高的也是最优的生产力在社会领域的反应,也就是说,一个地区政治的组织形式代表着本地区社会生产调整的状态的最佳模式。
在人类远古文明时期,人类作为一个个体,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感觉到自身的弱小,时刻面临着来自自然的各种致命的威胁,面对这样的困境,人与人之间只有联合起来,才可以生存下去,这不仅仅是作为群居动物的天性使然,更加基本的需求是生存。
在这样的一个漫长的时期内,人类初步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团体,依靠着情感的力量维系着这样一个团体的存在,合理分担维系生存所要资料获取需要付出的劳动,平均分配获得的食物。
由于此时人对自然的作用还很小,所以需要以懦婴和抛弃年老多病的人来维持供给的平衡。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远古时代人们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没有什么太多不平衡的情绪或者情感存在,但是清晰的是着这样的社会是建立在对他人生命的绝对掠夺上,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所以建立在以掠夺他人生命为前提的社会终究是被时代所抛弃的。
在经历漫长的岁月人类在与自然的关系中逐步开始掌握一定的技巧,生产的资料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之外,还剩下不多的结余。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生产资料结余之外,对于这些生产资料额结余的处理分配问题成为一个决定人类文明阶段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对于生产资料处理的不同方式成为划分不同社会阶段的根本性的依据。
1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课1.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①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过程,必然会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二是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
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的变化,于是,新的生产关系就要代替旧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时,生产力就要求改变原来的旧的生产关系,由更能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来代替它。
5.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阶级和国家原是社会后期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剩余→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对立(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制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具体表述看《升学指导》P30之26.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土地是封建社会主要的生产资料,地主阶级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土地,农民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土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把大部分的劳动成果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忍受地主的剥削。
所以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等级统治的基础: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等级从属关系,封建等级制度与封建特权紧密相联,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地主阶级不仅依靠暴力进行统治,还利用封建迷信、封建道德等禁锢劳动人民的思想,以维护其统治。
7.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经济基础――奴隶制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金属工具的使用;农业和畜牧业的显著发展;手工业的兴起;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表现――①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文字的出现,有利于生产经验和社会知识的继承、积累和传播,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②同时,在奴隶社会,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思想家、科学家等;建立了天文学、数学、医学等学科。
马经-第1章
资 料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特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特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产生: 产生: 无产阶级政权的先例:巴黎公社(存在72天)。 无产阶级政权的先例:巴黎公社(存在72天 72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后的苏联。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后的苏联。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波兰、捷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波兰、 朝鲜、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越南、民主德国、 克、朝鲜、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越南、民主德国、匈 牙利、中国、古巴、老挝等。 牙利、中国、古巴、老挝等。 现存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 现存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
经济制度、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形态
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1、经济制度 含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含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该社会的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 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 根本标志。 根本标志。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表现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 表现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表现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生产 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这是社会经济制 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当今各国的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类: 当今各国的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类: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经济体制的选择: 经济体制的选择: 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 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也受社会发展所 处的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处的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 政治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等国情的影响, 政治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等国情的影响, 所以, 所以,同一社会经济制度可以选择不同 的经济体制, 的经济体制,同样的经济体制可以适应 不同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 在经济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在经济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1.物质资料生产及其三要素(1)概念:物质资料生产就是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造劳动对象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2)三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资料=Pm2.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1)生产的目的——消费(2)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不断进行,周而复始,故称再生产(3)四环节之间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反之,分配、交换、消费也决定着生产(4)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
包含两个因素:劳动者和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是其作用的对象。
3.社会生产力的两个方面(1)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两方面的关系A.其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B.其二:人与人的关系。
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也称经济关系狭义: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广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体系”(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4.经济规律(1)各种经济现象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经济规律。
(2)三种类型:a.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规律b.在几个社会阶段中期作用的规律c.只在一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规律(3)基本经济规律:在一定社会阶段起主导作用的规律。
决定着社会生产的实质。
(4)各种经济规律由于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着,形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1.商品1.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用来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效用、有用性)。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生产力范畴。
交换价值: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交换时量的比例关系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3)交换价值是形式,价值是内容(4)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两者的统一对立——两者之间存在着决裂:商品生产者无法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2.劳动二重性使商品有二因素(1)具体劳动: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生产资料,采取不同的形式,生产不同商品的过程,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关系抽象劳动:抛开各种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一章)
•
• • • •
C.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各阶级的政治斗争
D.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E.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 身的性质 【答案】ABDE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 •
【例题1· 单选题】(2009年)( )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 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 • • • • • A.生产力 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社会经济制度 【答案】D 【解析】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例题2· 单选题】(
• • • • • •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变化 D.经济基础的变化 【答案】A
【例题· 单选题】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基本经济形态中, 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是( )。
• • • • • • A.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 C.商品经济 D.自然经济 【答案】D 【解析】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
(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 • 1. 概念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 济形态。 2.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 济实体(根本条件)。
(2)奴隶社会制度 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生产者即奴隶。
•
• •
出现了铁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家篇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什么是生产力,如何定义生产力,我们搜素了一下百度词条,在百度中,生产力的定义被这样进行了描述:人类运用各类专业科学工程技术,制造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
这个定义的限定范围应该是在科学技术对物质世界进行改造以及由此带来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进行限定的。
卡尔.马克思在对生产力的定义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能力。
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他们的论证的出发点,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核心价值观体系中进行论证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产力是相对于人来说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存在的表述,强调的是人对于自然单方面的一种作用力的结果,尤其是在科学被今天的人们奉为金科律例,真理前提下的一种讨论。
可是问题在于,既然生产力是一种能力,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某种能力的一种表述,那么单一的讨论人对自然的作用力,忽略自然对于人的反作用力,本身就是一种偏颇的做法。
从上篇,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的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人忽略了宏观体存在客观性,单方面的强调微观体的作用。
当然这是从人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同样的也提到过,人作为单一的个体而言,往往会感觉到自己的无力和软弱,可一旦人类有了社会,便立即失掉了自身软弱的感觉。
也就是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价值观强调的往往是一个整体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对抗的力量,是从微观体的角度,即自身的利益出发放大人的作用的;而在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则被另一种价值观所作用,它强调的是个体在面对整体人类宏观体的绝对作用和居于支配地位,同时也意味着做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中,微观体的作用被忽略甚至是被遗忘。
我们在思考,为什么在同样作为以人脑为生理基础进行思维,建立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体系的作用下,在不同的关系表达中,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别呢/?我们将会在本篇中尽力去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对于此,缺少必要的信心罢了,或许它可以作为一个未解的答案来彰显它的价值。
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分子,从动物学意义上的人完成到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转变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这样的一个漫长岁月的计算单位是以万年来标尺的,当然这个时间段的相对意义对于地球宇宙的进化单位来说,并不见得是多么惊人的事情。
从动物学意义上的人完成到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转变,是在人类具备了改变自身基因和被自然选择之外的第三项技能即通过改变自身生存的环境来适应自身存在的条件,这样的一项技能促进了社会学意义上人类的产生,同时也是人类超脱于其他物种,改变被动被选择命运,走向依靠自身力量可控发展的道路。
从上述定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在不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第一阶段,人类依靠采集食物和狩猎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从这个意义或许水平上来说,这和其他动物在生存方式和谋生手段上来说,区别不是太大,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动物或者说大部分的动物的生存方式依然是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狩猎或者是采集大自然的植物来生存,这是在他们世界里最为主观的目的,活着,虽然主观上并不明白这样的意义。
或许,从另一个角度,回归到人类的原始状态来进行考察,或许活着,活着的意义只是人类自己的发明创造,在于给予生命一个特定的色彩,规定出一个怎么样的标准来划分社会与人群的思想与意识上的等级,获得一种自我认知上的自我优越感。
难道,人就不能从不简单意义上活着,不为其他,就为活着而活着,就像为了读书而读书,不为什么人生,功利,简简单单。
爱就是爱,不为别的。
明火,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它天然的属性具备一些消毒的功用,有人说明火的出现扩大了人类食物的种类。
可是,笔者通过一些资料的查阅,得出的结论是,明火的出现的意义不在于丰富了人类的食谱,相反的大大限制了人类的食谱,它所存在的意义在于将人类的食物集中在一些独特的食物的品种上,这些品种具有的一种特点就是明火对于它在消化功能和消毒功能的主要改变,也就是说经过明火的处理的食物(为技术论)更加的适合人体的消化系统对食物养分的汲取。
人类的伟大之处在于人具有经验主义的天赋,人可以把自己经历过的用到过的东西记忆起来储,存在自己的大脑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情景的再现,而且庆幸的是这样的一种存在的经验不仅存在于一个个体内部,而且可以在不同的个人之间进行,进一步可以在群体之间进行代际传承,这样的经验主义的存在保证了前人在自然界总结得到的技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演奠定了条件。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人类经过不断的经验的积累和代纪之间的传承,不断的对植物进行培训,对动物进行功能分类的驯养,从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在古代文学上的表现就是神农尝百草和希腊诸神驯养百兽的故事,总之来说为农业革命的到来进行了原始经验的积累。
或者从社会关系学的角度来说,物质基础的创造方式已经得到突破,那么其所要改变的就是社会组织的生产关系即国家和阶层的出现,以怎么样的形态来组织生产关系的问题。
长期的经验的积累促使农业社会初级形态的到来,城市开始从村庄聚集的状态里脱离出来,一个脱离于生产的居住管理功能诞生,从此这样的一个地域功能区域开始作为管理的功能登上历史舞台,社会生产开始由涣散无组织的开始向目的性设想性计划性进行转变。
那时,人们的工作工具还是采用天然的原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作用于另一些物体来进行实物形态转变来实现的,人类还未发现事物隐含在内部的规律以及形态功能转变的秘密。
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或者是偶然的机会,人类发现的提炼与冶炼技术的奥秘,开始尝试用明火加热或者冷却,或者其他的一些基本可以促进事物之间进行简单化学反应,或者是基本的物体之间作用力的原理开始进行一些发明创造,比如冶铁,比如风力,水力等,开始作用于物体与物体之间,这样的变革促使人类农业社会第二阶段的到来,随之社会结构也开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革,这竟会在下一篇详细的对其进行论述。
我们现在所要寻找的是生产力变革的因素,即促使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东西,这才是本文的讨论的关键,希望在本文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描绘出这样一个过程的基本轮廓或者一个运动的状态走势图。
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生产力的发展的最终或者是最初动力来源于人类对于现存客观世界物体本身层次的认知程度所决定的,比如当人类利用削尖的骨头进行缝制衣物开垦土地对事物进行表面改造时,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初步的改造,社会生产力开始出现;随后当人们认识到通过明火加热或者冷水进行了冷却来通过改变物体的内部结构进而控制事物客观形态按照人们意愿的状态呈现出现某种自然界未有功能状态时,人类开始促进了生产力的第二次出发,人类开始走上自由之路,虽然这条路异常的艰辛和残忍。
这两个阶段,所有一些的改变,只是在对于事物原始状态,或者即使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事物内部结构变化,也是在无意识中实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历史经验主义之上的产物,抽离事物的外在形态,认知事物内部的结构还未得到实现,这或许也就可以解释农耕社会优于农牧社会的某种存在的原因,也是农耕社会未实现进一步突破技术技能突破的原因吧。
在上述的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发展的是建立在人类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而经验的积累是漫长的,这种经验的积累是在长期的生活生产社会实践中慢慢出来的。
或许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大致的推演出这样的一个基本轮廓;人类从灵长类动物向智能人的转变经历上万年的时间,是以万年为单位来进行计算运行周期的,这期间人类依靠自身具有的交流和传承的天赋完成了经验主义的原始积累;而后人类进行社会分工,建立有效的生产组织形式以推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一个周期,是以千年为计算单位的,期间人类逐步开始掌握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虽然是表面的现象,但是这样的一个物质基本元素的掌握去促进人类社会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建立了人类文明的辉煌时代。
进入近代社会,人类在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积累之后,在大量丰富的经验的基础上,渐渐掌握了人类思维的魅力,开始学会从积累的经验中抽象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开始尝试从更高的层次来表达对物质的认知,开始从更加宏观和更加微观的角度去探求事物内部结构,构造组合排列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的关系,人类对事物认知的欲望不仅仅局限在物质之间蕴藏的能量,更加关注于事物微小分子在裂变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能量,开始寻找超脱于人类视线范围之外的事物的本质,人类的认知开始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模拟或者是模型的思考,这对人类生产力来说,建立了某种程度的理论体系的基础。
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开始了电力,核能,电磁波,场能等一些列基本概念为核心的发明创造,这样仅仅几百年的时间,人类生产力像脱缰的野马,或者说是无法控制的野兽一般打破了人类上万年建立的观念,开始建立以技术论或者说是科学为价值观念的认知评价一切的体系。
科学被奉为经典和无上的神,任何事物和思想体系都被纳入这样的一个价值观念中进行评价。
唯技术论或者说唯科学论是不是就该成为人类信奉的唯一经典,技术与科学是不是真的可以给人类带来永恒的福祉?或者可以这么说,生产力的巨大能量证明了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取得了胜利,可这样的胜利是不是就意味着人类伟大时代的到来?从上篇的总纲我们得出的结论出发,生产力是一段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达,可是从上述的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出既然是一段关系的表达,我们就不能仅仅只强调一方,即人在自然中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说,我们还应该关注自然对人的反作用的力,毕竟一对关系的表达是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纯的唯科学技术论,是不是太过于强调某一方,这或许并不是人类通向未来之乡的美好路径。
那么对于未来的世界,如何进一步认知生产力,应该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面对日益强大的科学产生的能量,如何合理的建立分配渠道,如构建能量和信息多寡平衡的关系,如何在强大的一方中赋予另一方生长的空间,如何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他们之间加入润滑,使生硬的东西柔美起来,使双方日趋紧张的关系柔和起来,或许这该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东西,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向往美好未来生活的人们来说,这比单纯的强调科学,唯技术论要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