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的合理用药策略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高尿酸血症是目前十分常见的一种尿酸代谢失衡所致的疾病,由于高尿酸血症在治疗工作中有很多种方法,因此,对于具体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方法很多患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却一点都不知情,为帮助高尿酸血症患者能够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方法充分的了解,本文特为大家做了如下讲述。
由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因此,对很多患有高尿酸血症的人来讲,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对自己重新恢复健康身体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就从中医、西药和饮食三个方面帮助大家来治疗高尿酸血症。
★方法步骤
西药控制:一般性的治疗都是用秋水仙碱、别嘌醇等来抑制尿酸升高,但是这些药物一般都有副作用,并且也并不能彻底治愈高尿酸血症。
中医疗法:中医疗法所用药物相对西药成份有绝对的安全保障。
中医的治疗理论讲究辨证施治,从各方面病因,症状及患者自身特点出发,重视治养结合,引导自身器官逐渐恢复正常运行,借用人体自身的力量,恢复健康。
因此中医治疗是当前较为主流的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方式。
饮食预防:海鲜、火锅、啤酒;动物肝脏、肉汤等这些是众所皆知的高嘌呤食物,长期进食定会造成嘌呤代谢紊乱,致使尿酸增高。
因此希望患者要严格杜绝食用。
生活中要养成良好膳食习惯,蔬菜水果可放心食用,尤其是碱性水果对于降低体内尿酸有很大帮助。
看了本文中关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几种方法介绍,相信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在对该病的治疗过程中懂得如何去护理预防其病情加重现象的出现,在此要提醒高尿酸血症患者注意在平日做好对尿酸过高的控制,以防病情加重影响治疗。
高尿酸的治疗方法
高尿酸的治疗方法高尿酸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个人的状况和尿酸水平的严重程度而定。
高尿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容易引起痛风和尿酸肾病等并发症。
下面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高尿酸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高尿酸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尿酸降低药和药物预防痛风发作。
尿酸降低药主要包括利尿剂、尿酸排泄酶抑制剂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利尿剂可增加尿酸的排泄,如丙磺舒和利尿酮;尿酸排泄酶抑制剂可抑制尿酸的生成,如别嘌醇和丙磺舒;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主要包括樱桃苷酸盐和苔藓酸钠。
药物预防痛风发作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如非布洛芬和吲哚美辛)和类固醇类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
2.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是控制高尿酸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议患者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如肉类和海鲜,可以选择低脂肪的蛋类、乳制品和豆类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此外,高纤维的食物也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豆类等。
此外,饮食中的糖分和酒精等也要限制,因为它们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和排泄的负担。
3.增加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降低尿酸水平。
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尿酸的排泄,同时有助于控制体重和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此外,还应该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以增加肌肉的质量和代谢能力。
4.控制体重:肥胖是高尿酸的一个危险因素。
因此,控制体重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适量的减肥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并改善其他相关疾病的控制,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建议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减肥,注意不要盲目追求速度和过度节食。
5.补充水分:适量补充水分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水可以稀释尿液中的尿酸浓度,增加尿酸的排泄,减少在肾脏中的结晶和沉积。
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3升以上,尤其是在热天气或者运动后应多饮水。
6.避免应激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长时间的应激状态可以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尿酸高怎么治疗好得快
尿酸高怎么治疗好得快1. 药物治疗1.1 降尿酸药物降尿酸药物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主要手段,通过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来降低血尿酸水平。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是最常用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别嘌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生成。
非布司他作为特异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适用于尿酸生成增多型的患者。
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别嘌醇的成人初始剂量建议为50-100mg/d,逐渐递增至200-300mg/d,最大剂量不超过800mg/d[1]。
非布司他的起始剂量为20mg/d,可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至最大剂量80mg/d[2]。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是常用的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来降低血尿酸水平。
成人起始剂量为25mg/d,可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至最大剂量100mg/d[3]。
1.2 消炎镇痛药物消炎镇痛药物主要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的疼痛管理和炎症控制。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依托考昔、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等,是痛风急性发作期的首选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环加氧酶(COX)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4]。
●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物,通过抑制白细胞趋化和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炎症。
推荐剂量为首剂1mg,1小时后追加0.5mg,之后0.5mg每日1-2次,直至症状缓解[5]。
●糖皮质激素:在NSAIDs和秋水仙碱不适用或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但需注意其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如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等[6]。
1.3 碱化尿液药物碱化尿液药物通过提高尿液pH值,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促进尿酸排泄,预防尿酸结石的形成。
●碳酸氢钠:是最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患者。
常用剂量为0.5-1.0g口服,每日3次,须与其他药物至少间隔1-2小时[7]。
青年人尿酸高治疗方案
摘要:尿酸高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尤其在中青年人群中较为普遍。
本文旨在探讨青年人尿酸高的治疗方案,并提出相应的生活方式调整建议,以帮助青年人有效控制尿酸水平,预防痛风等并发症的发生。
一、尿酸高的成因尿酸是人体代谢嘌呤的产物,主要由肾脏排泄。
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
青年人尿酸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因素: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
2.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体重过重、饮酒、吸烟等。
3. 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可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等。
4. 基因因素:遗传因素在尿酸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青年人尿酸高的治疗方案1. 饮食调整(1)控制嘌呤摄入: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以降低尿酸生成。
(2)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3)适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3000毫升,以促进尿酸排泄。
2. 生活方式调整(1)增加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体重、改善代谢,从而降低尿酸水平。
(2)戒烟限酒:吸烟可增加尿酸生成,饮酒可影响尿酸排泄,因此戒烟限酒是降低尿酸水平的重要措施。
(3)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可能影响尿酸水平的药物,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等。
3. 药物治疗(1)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如苯溴马隆、丙磺舒等,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的患者。
(2)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的患者。
(3)降尿酸药物:如丙磺舒、苯溴马隆等,适用于血尿酸水平较高的患者。
三、治疗方案的实施与监测1. 治疗方案的实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个体化原则。
2. 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以评估治疗方案的效果。
3. 根据血尿酸水平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 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如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等,及时与医生沟通。
四、结论青年人尿酸高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尿酸水平,预防痛风等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合理用药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合理用药摘要: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成定论,并且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两者并存时对靶器官损害风险较单纯高血压或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明显升高。
因此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诊治与管理非常重要。
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成定论,并且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两者并存时对靶器官损害风险较单纯高血压或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明显升高。
因此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诊治与管理非常重要。
针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双重危害,最佳的药物应该是既能降低血压同时又能降低血尿酸。
1.具有降压作用的降尿酸药物(1)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一线药物。
有研究发现,别嘌呤醇对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别嘌呤醇治疗组比安慰剂组更能使血压恢复正常。
同时还研究发现,别嘌呤醇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可提高卡托普利的降压效果。
非布司他:适用于对别嘌呤醇不能耐受或存在禁忌证的患者。
非布司他能降低血尿酸水平,主要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降低血压,并能改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肾功能。
(2)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泄,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
但目前有关苯溴马隆降血尿酸的同时降低血压的临床研究还较少。
丙磺舒:通过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的主动重吸收,增加尿酸盐排泄,降低血中尿酸盐浓度,从而减少尿酸的沉积。
部分研究提示对维持肥胖青少年血压正常效果较好,然而对成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欠佳。
但尚无证据证实降血尿酸药可作为一线降压药物。
2.具有降血尿酸作用的降压药物(1)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1992年首次报道氯沙坦具有剂量依赖性降血尿酸作用,从而ARB的降尿酸作用得以重视。
2012年Choi对24768例新发痛风患者及50000例药物控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氯沙坦是所有ARB中排尿酸能力最强的,并且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显著,有助于减少高血压患者发生痛风的风险。
中华医学会 高尿酸血症治疗规程
中华医学会高尿酸血症治疗规程中华医学会高尿酸血症治疗规程引言: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体液中尿酸水平过高。
如果不及时治疗,高尿酸血症会引发痛风、尿酸性肾病等严重并发症。
为了规范治疗,中华医学会特别制定了高尿酸血症治疗规程,旨在帮助医生合理使用药物,采取综合措施,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疗效。
一、高尿酸血症的诊断1.体液中尿酸水平超过男性7mg/dL、女性6mg/dL以上。
2.痛风石堆积或病史。
3.尿酸性肾病的临床表现。
二、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1.止痛药物:痛风发作期间,可使用布洛芬、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2.尿酸降低药物:(1)阻断尿酸合成酶:可使用丙戊酸、苯巯酸。
(2)增加尿酸排泄:可使用利尿剂、尿酸排泄剂如丙酸氨脲。
(3)抑制尿酸肾小管再吸收:可使用苯溴马隆。
3.药物联合治疗:在严重病例中,可通过药物联合治疗,如尿酸合成酶抑制剂与尿酸排泄剂的联合应用,以增加疗效。
三、高尿酸血症的非药物治疗1.调整饮食: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肝脏、腰果、鳗鱼等;增加碱性食物摄入,如水果、蔬菜;适量补充维生素C。
2.戒烟限酒:减少酒精的摄入,尤其是啤酒;戒烟以降低尿酸水平。
3.控制体重:减肥和控制体重,可有效降低尿酸水平。
四、高尿酸血症的监测与评估1.定期检测尿酸水平。
2.监测肾功能变化:防止尿酸肾病的发生。
3.了解患者病史、家族史和生活习惯,以便合理评估风险。
五、高尿酸血症的教育与指导1.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高尿酸血症的教育和指导。
2.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3.向患者传授预防复发的方法和日常注意事项。
结论:中华医学会高尿酸血症治疗规程对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监测与评估以及教育与指导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范,旨在为医生提供指导,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治疗方案。
然而,应注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个体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
调理尿酸高的方法
调理尿酸高的方法尿酸是一种人体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通过尿液排除体外。
然而,当尿酸在体内过多积累或排泄不畅时,就可能导致尿酸高的情况,即高尿酸血症。
尿酸高不仅会引起痛风,还与肾结石、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及时调理尿酸高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调理尿酸高的方法。
1. 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是影响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
建议尿酸高的患者遵循以下饮食原则:- 避免高嘌呤食物:嘌呤在体内分解为尿酸,因此,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对于降低尿酸是至关重要的。
高嘌呤食物包括内脏器官(肝脏、肾脏)、动物内脏(鱼子酱、鱼籽)、肉类(猪肉、牛肉、羊肉)、海鲜(虾、蟹、贝类)等。
- 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因此,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柑橘类水果(橙、柚子、柠檬)、猕猴桃、草莓、番茄等。
- 适量摄入碱性食物:碱性食物可以帮助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有助于改善尿酸高的情况。
碱性食物包括蔬菜(西兰花、菠菜、芦笋)、水果(苹果、梨、香蕉)等。
2. 控制体重肥胖是尿酸高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肥胖会增加尿酸的产生和减少尿酸的排泄。
因此,控制体重是调理尿酸高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可以有效降低尿酸水平。
3. 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是调理尿酸高的好方法。
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尿酸的排出。
此外,运动还可以调节体内代谢,降低尿酸的合成。
建议尿酸高的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 喝足够的水水是身体的天然清洁剂,可以加速尿酸的排泄。
喝足够的水还可以稀释尿液,减少尿酸结晶的机会。
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ml以上,具体还需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5.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和抑制尿酸的排泄,因此,尿酸高的人应该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如果无法完全戒除,至少也要减少吸烟和限制饮酒量。
6. 合理用药对于一些严重的尿酸高病例,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可能效果不明显,需要采用药物治疗。
血尿酸增高如何治
询诊热线实习编辑/陈靓询诊热线食方面有什么宜忌?四川 王读者王读者:由于您提供的患病情况和检查结果太少,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初步分析如下——从您来信中提供的数椐来看,应是高尿酸血症、脂肪代谢紊乱。
如果血尿酸高达566umol/ L,并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便可诊断为痛风。
那么可以使用秋水仙碱,推荐剂量为0.5毫克,还可以使用别嘌呤醇,推荐剂量为0.1克,每天3次。
也可以适当使用一点苏打片,用于中和尿酸。
上述药物每天的用量必须根椐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但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对肾功能有一定损害,不到万不得已时,最好少用或不用。
如果用中药,必须进行辨证论治,才会取得较好效果。
痛风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中药一般用四妙散加减。
药物是:黄柏、苍术、牛膝、车前草、薏米、萆薢、忍冬藤等。
我院最近还研制了痛风克和痛风灵,效果也不错,可以使用。
饮食上禁忌比较多,最主要的是不吃含嘌呤的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酒类(特别是啤酒)、豆类和剌激性食物(胡椒、花椒、芥末、桂皮等)。
另外,要多喝白开水,每天在2000毫升以上。
三是保持良好心态。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风湿内科副主任医师 吴金莲甲状腺腺瘤需要手术吗我今年74岁,2009年体检时发现右侧甲状腺有一个小结节。
B超结果显示:甲状腺右叶囊实性结节,直径约0.3厘米。
ECT扫描:右叶甲状腺上极“温结节”。
甲状腺功能五项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7.99pmol/L,高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 4.54 IU/ml,其他三项均正常。
被诊断为:1.甲状腺右叶腺瘤;2.甲减。
遵医嘱服用优甲乐,并建议必要时手术切除甲状腺结节。
请问我所患的是哪一类甲减,发病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甲减和甲状腺结节是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还是两种不同的甲状腺疾病,这类结节大到什么程度时有必要手术切除?像我这样的甲减患者在饮食上还有哪些禁忌?山西 宋读者宋读者: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药物防治策略
• 但是大多数HUA并不发展为痛风,只有尿酸盐结 晶在机体组织中沉积造成损害才出现痛风(约5% ~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 • 少部分急性期患者,SUA水平也可在正常范围, 因此,HUA不能等同于痛风。仅依据SUA水平既 不能确定痛风的诊断,也不能排除诊断。
预防急性痛风发作
若患者存在痛风石、最近有过急性痛风发作、慢 性痛风性关节炎或无法达到目标SUA浓度时,均 应予药物治疗,具体用药时限未达成一致。
无痛风石者血尿酸达标后预防治疗3个月 有痛风石者血尿酸达标后预防治疗6个月
其他观点:不用预防急性发作的药物,让患者持 药备用,如遇发作尽早使用。
秋水仙碱的使用
发作后36小时内服用。
鉴于其不良反应明显,目前更倾向于小剂量治疗
秋水仙碱剂量
开始负荷剂量 1.2mg(1mg) 1 hr 后 0.6 mg (0.5mg) 12小时后 0.6mg qd-bid (0.5mg tid)
直至症状完全缓解。(疗程7-10天)
秋水仙碱的使用
一般治疗
• 2.适当碱化尿液
– 当尿pH 6.0以下时,需碱化尿液。尿pH 6.2~ 6.9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排出,但尿 pH>7.0易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类结石。 – 碱化尿液过程中要检测尿pH。 – 常用药物: – 碳酸氢钠 1g,每日三次 – 或枸橼酸氢钾钠。
积极治疗与SUA升高相关的危险因素
NSAIDs
• 关键是尽快治疗,足量药物和适当疗程(7-10d) -如大剂量塞来昔布(开始800mg,第1天再加400mg,接下来 400 mg,每日2次,持续1周) • 依托考昔有循证医学证据 • 初始一次剂量1.2 mg 或1.0mg • 1小时后单次附加0.6mg或0.5mg
尿酸高怎么治疗最有效最快
尿酸高怎么治疗最有效最快1. 一般治疗1.1 生活方式调整高尿酸血症患者首先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避免过度劳累。
研究表明,吸烟和饮酒均会增加尿酸水平,戒烟和适量饮酒对控制尿酸具有积极作用。
1.2 饮食建议饮食调整是降低尿酸水平的重要手段。
建议患者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同时增加低嘌呤食物的摄入,如新鲜蔬菜和水果。
有数据显示,低嘌呤饮食可使血尿酸下降10%~18%。
1.3 适当碱化尿液碱化尿液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常用的药物有碳酸氢钠和枸橼酸氢钾钠。
建议患者每日服用碳酸氢钠1g,分3次服用,以维持尿pH在6.2~6.9之间,有利于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和排出。
1.4 维持适当体重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将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显著降低尿酸水平。
BMI保持在18.5~23.9 kg/m²范围内是理想的体重控制目标。
1.5 规律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
建议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
研究表明,规律运动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约10%~20%。
2. 药物治疗2.1 降尿酸药物选择降尿酸药物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
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是最常用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别嘌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的生成,适用于尿酸生成增多型的患者。
非布司他作为一种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同样有效。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是常用的促尿酸排泄药物,特别适用于肾尿酸排泄减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
丙磺舒也是这一类药物,但使用较少。
●尿酸酶制剂:对于难治性痛风或有痛风石的患者,尿酸酶制剂如培戈洛酶可以分解尿酸,降低血尿酸水平。
在选择药物时,应考虑患者的肾功能、是否有肾结石、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的经济状况。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用药指导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一、疾病概述尿酸(uric acid,UA)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嘌呤合成与分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尿酸的生成语排泄也较恒定。
正常人血浆中尿酸含量男性高于女性。
1.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浓度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机体状态,是嘌呤代谢障碍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血尿酸正常值:男性150~350μmol/L,女性100~300μmol/L。
当嘌呤的代谢异常、体内核酸大量分解或食入高嘌呤食物时,血尿酸水平升高,形成暂无症状、无痛风石形成的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诊断是在正常嘌呤饮食状况下,非同日2次空腹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7.0mg/dL),女性>360μmol/L(6.0mg/dL)。
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有:①尿酸生成过多,如高嘌呤饮食、饮酒、药物、溶血、骨髓增生性疾病(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横纹肌溶解(药物、创伤)等均可引起血尿酸生成增加;②尿酸排出减少,如遗传、肥胖、某些药物(噻嗪类利尿药、胰岛素、青霉素、环孢素、阿司匹林等)、是功能不全、酸中毒;③混合性因素即尿酸生成过多或排出减少同时存在。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疾病常形成共病。
但是血浆尿酸水平过低与免疫力低下有关。
2.痛风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过饱和状态的尿酸钠微小结晶析出,沉积于关节、滑膜、肌腱、肾及结缔组织等组织或器官(中枢神经系统除外),形成痛风结石,引发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出现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病等多系统损害。
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发展为痛风。
引发痛风发作的诱因有关节损伤、暴饮暴食、过度疲劳、受湿冷、药物、感染、创伤及手术等。
二、临床症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前没有任何征兆,通常以夜间发作的急性下肢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
疼痛进行性加重,呈剧痛。
发病关节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症状。
骨关节损害最常见于手足小关节。
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合理用药
高血压和高尿酸同属于慢性疾病,也都属于代谢性疾病,首先需要通过饮食合理调整。
科学膳食可有效控制血压和降低血尿酸水平,生活中需谨记“四低”即低盐、低脂、低糖、低嘌呤”饮食。
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以预防为主,合理选择抗高血压和降尿酸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心血管相关药物。
筛查高危人群(有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家族史者);肥胖者或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者,应适当加强运动,减少腹内脂肪;避免过多高嘌呤食物、果糖及高盐饮食的摄入;有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病等相关疾病者也需要定期随访尿酸,及早发现高尿酸血症。
2、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既往研究已证实降压获益主要来自于降压本身,因此平稳,持续达标是关键。
中、欧指南推荐一般人群的降压目标是“140/90mmHg”,如耐受可进一步降低。
指南还推荐长效,高效降压药;注重足剂量等原则。
当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时,可首选第三代钙离子拮抗剂(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该类药物降压效果好,且有明显的线性剂量-效应曲线,加大剂量可更好使血压达标,有文献报道其在强效降压同时能轻度降低血尿酸水平。
而硝苯地平对血尿酸几乎无影响,还有可能轻度升高血尿酸的风险。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等),也有文献表明其在降压同时,兼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重要提示:对有痛风发作病史的高血压患者,即使近期无发作,原则上不给予噻嗪类利尿剂。
长期应用利尿剂,尤其是噻嗪类可造成血容量减少,尿酸重吸收增加,进一步增高血尿酸水平。
如果病情需要,需慎重选择小剂量联合使用。
在实际临床治疗中,通常会使用一种以上药物治疗高血压,除利尿剂与β受体阻断剂联合使用可能对尿酸代谢产生不利外,其他的药物联合使用是安全的,对尿酸代谢无不利影响。
3、合理应用降尿酸药物针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降尿酸治疗,可延缓其导致的肾脏功能损害。
理想的血尿酸浓度是在360μmol/L(6mg/dl)以下,如果经饮食调整后血尿酸水平仍≥480μmol/L(8mg/dl),应该启动降尿酸治疗,控制目标为<360μmol/L。
高尿酸血症如何用药
合理用药蔡先生问:我52岁,今年单位体检时血压和血糖均正常,但血尿酸却偏高,为520微摩/升。
我并无痛风症状,请问是否需要进行降尿酸治疗?如要,又应如何用药?蔡先生提出的问题,确实是目前临床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高尿酸血症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和排泄减少,使血液中尿酸浓度高于正常范围所致。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非常大,它是痛风的主要原因,与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由于无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无明显临床表现,往往被患者所忽视而加重或导致上述疾病。
根据目前临床研究表明,对于那些无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应该进行降尿酸治疗。
高尿酸血症临床诊断标准为,在正常嘌呤饮食情况下男性血尿酸值大于420微摩/升,女性大于360微摩/升。
而对于有痛风症状的患者,无论男女,都应降至300微摩/升以下。
所以毫无疑问,蔡先生应该进行降尿酸治疗。
目前,降尿酸药物分为4类。
1.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常用的有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主要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而使尿酸生成减少,血和尿中尿酸含量降低到溶解度以下,从而防止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组织内,有助于痛风结节及尿酸结晶的溶解。
别嘌醇:初始剂量每天1~2次,每次50毫克,以后每周可递增50~100毫克至每天200~300毫克,每天1~3次。
每2周测血和尿中的尿酸水平,如仍高可再增量,但一日最大剂量不能超过600毫克。
非布司他:初次剂量每天1次,每次40毫克。
如果2周后血尿酸水平仍不低于360微摩/升,则建议增量至每天80毫克。
2.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常用的有苯溴马隆和丙磺舒,主要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使尿酸排泄增加,血尿酸浓度降低,从而减少尿酸沉积,也可促进已形成尿酸盐结晶的溶解。
在使用此类药物前,要测定尿酸的排出量,如果患者24小时中尿酸排出量已经增加至大于3.54毫摩或有泌尿系统结石则禁用此类药物。
苯溴马隆: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及痛风结节的治疗。
高尿酸血症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高尿酸血症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3-06-16T02:54:54.069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5期作者:李付顺[导读]高尿酸血症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李付顺(成都长江医院;四川成都610100)高尿酸血症是一种由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关节红肿、疼痛、蛋白尿、血尿等症状,还易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尿毒症等并发症,因此,一旦确诊为高尿酸血症,需及时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对高尿酸血症多采用药物治疗,下面来说说常用的药物有哪些以及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苯溴马隆苯溴马隆属于苯骈呋喃衍生物,是一种排尿酸药物,其主要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作用而促进尿酸的排泄增加,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水平,用法用量为口服40-80mg/次,1次/d,连续治疗3-6个月。
该药物适用于肾功能良好者,每日尿排出尿酸盐>3.57mmol、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和有尿酸盐结石形成患者不宜使用该药物。
使用该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用药剂量,若用药期间出现通风发作,需减少一半剂量,也可加服消炎药或秋水仙碱以减轻疼痛。
用药期间,还需服3~6g/d碳酸氢钠以及饮1.5-2L/d水,以促进尿液维持维持中性或微碱性。
另外,该药物不可与利尿酸、水杨酸类、噻嗪类、吡嗪酰胺类等利尿药合用,否则会导致该药物的排尿酸作用减弱。
2.别嘌呤醇别嘌呤醇是一种抑制尿酸生成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使尿酸酸成减少,从而使血中尿酸浓度降低,适用于已有尿酸结石和(或)痛风石形成、无法耐受排尿酸药物或使用排尿酸药物促进尿酸排出量无效者,用法用量为口服0.1g/次,2-3次/d,首日使用药物时,将用药剂量控制在0.1g内,后续逐渐增加用药剂量,每日最大用量不宜超过0.3g,直至血清尿酸浓度接近6mgJ100ml为止,这样能降低急性痛风发作风险。
合并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该药物时应根据自身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肌酐清除率<3ml/min,每隔24小时以上给药0.1g,肌酐清除率为3-10ml/min,用药剂量为0.1g/d,肌酐清除率为10-20ml/min,用药剂量为0.2g/d。
高尿酸患者服药须讲究
引发头癣。头癣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
同,可分为白癣、黄癣和黑癣三种,分别由
麻
脚气”,“香港脚”、
“ 运 动 员 脚 ”。 主 要
表现在趾间或足底
等部位的皮肤出现
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脱屑,在足跟、足掌及足
两侧皮肤粗糙、肥厚、龟裂。有时趾间会因
汗液浸渍出现皮肤灰白、肿胀、松软而脱皮
露出红色的溃烂面、通常在第三、四趾间,
久之也可波及全部趾间,奇痒难忍。穿胶
●高花兰
型抑制尿酸合成药物。研究
表明其血尿酸达标率高于别嘌呤醇,安全性
优于别嘌呤醇,特别是在肾功能受损的患者
中。但其价格昂贵,限制了药物的普及应用。
该药初始剂量 40 毫克/日,每日 1 次,2~5 周
后 血 尿 酸 不 达 标 者 , 增 至 最 大 剂 量 80 毫
克/日。
促尿酸排出药 代表药物:苯溴马隆。在
用机制并非直接“促排”,而是抑制肾脏从尿 液中重回收尿酸,因此并不加重肾脏滤过负 担。苯溴马隆成人初始剂量 50 毫克/日,每日 1 次,早餐后服用。服用该药后,血液中的尿 酸会大量经尿液排出,尿液中的尿酸浓度明 显升高。为预防尿酸在泌尿道结晶沉积形成 结石,在用药过程中需要保证每日饮水量不
47
家庭药箱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中,90% 以上的患者都
存在或轻或重的“尿酸排出不畅”。苯溴马隆
起效时间短、药效稳定持久、肝肾代谢负担
小、药物安全性高,是目前国内降尿酸治疗
的一线药物。确切地说,苯溴马隆的药物作
引起高尿酸血症的两大主因是:尿酸生 成过多和尿酸排出不畅。病因不同,治疗策 略也不尽相同。
抑制尿酸合成药 代表药物:别嘌呤醇、 非布司他。别嘌呤醇是阻止尿酸合成的经典 药物,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是目前国际指 南推荐用于高尿酸血症治疗的首选药物。但
老年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建议
老年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建议老年人经常面临多种健康问题的挑战,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为常见和严重的一种。
有些老年患者不仅患有心血管疾病,还合并高尿酸血症,这给他们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特殊情况,以下是针对老年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建议。
首先,要注意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尿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导致的。
如果不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老年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来降低尿酸水平。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以下几类:1. 利尿剂: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通常伴有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利尿剂可帮助排出体内的尿酸。
目前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醛固酮拮抗剂等。
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利尿剂来降低尿酸水平。
2. 阻断尿酸生成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丙磺舒和苯溴马隆。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尿酸的合成,降低尿酸水平,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
3. 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丙戊酸和布洛芬等尿酸排泄药。
这些药物通过增加尿酸的排泄,从而起到降低尿酸水平的作用。
其次,对于老年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不仅要重视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还要积极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除了药物治疗外,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帮助患者管理心血管疾病:1. 合理饮食:老年人在饮食上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和酒类等,以降低尿酸水平。
此外,控制胆固醇和脂肪摄入也是保持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
2. 保持健康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老年人患有高尿酸血症可能与代谢异常相关,因此合理控制体重对于心血管健康尤为重要。
3. 积极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帮助老年人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促进心脏健康。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患者应尽量戒烟并限制饮酒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尿酸血症的合理用药策略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无明显不适,往往被忽视。
临床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不仅引起痛风,而且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并发症越严重。
因此,对高尿酸血症应及早干预和治疗,对无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应进行降尿酸治疗。
临床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 日常饮食情况下,非同日2次测定血尿酸水平,男性>420 μmol /L,女性>360 μmol /L; 而对于有痛风症状的患者,男女均应降到300 μmol /L以下。
低嘌呤饮食、大量饮水、规律运动、控制体质量等是控制高尿酸血症最重要、最基础的干预措施。
在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时,应在医师指导下接受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血尿酸水平是调整用药的主要参考依据。
1. 降尿酸药物的分类1.1 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主要有非布司他和别嘌醇。
别嘌醇属于嘌呤类似物,是经典老药。
别嘌醇口服易吸收,吸收后代谢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羟嘌呤醇,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非布司他是2-芳基噻唑衍生物,属于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XO)选择性抑制剂,是新型的抑制尿酸合成药物,非布司他主要在肝肾代谢后由肠道和尿排出体外。
1.2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有苯溴马隆和丙磺舒。
苯溴马隆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临床使用,属于苯并呋喃衍生物,口服易吸收,其代谢产物有活性,主要在肝脏代谢,由胆汁和粪便排泄。
苯溴马隆具强有力的促尿酸排泄作用,由于绝大多数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属于尿酸排泄不良型,因此苯溴马隆在世界很多国家被广泛使用。
丙磺舒属于苯甲酸衍生物,口服后迅速吸收,代谢产物羧基化合物及羟基化合物均有排尿酸活性,主要在肝内代谢,通过肾排泄。
1.3 促进尿酸分解的药物代表药物: Uricozyme、普瑞凯希及拉布立酶。
尿酸酶基因失活导致无法正常合成尿酸酶是人类易患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
因此,欧美等国家研发了补充尿酸酶的药物,用于降尿酸治疗。
Uricozyme上市较早,属于非重组尿酸氧化酶,虽然具有良好的降尿酸作用,但由于其生物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多限制了其在临床的使用。
随后研发上市的普瑞凯希和拉布立酶属于重组尿酸氧化酶,这类药物不但能降尿酸还能溶解尿酸结晶,与传统降尿酸药物相比疗效确切、降尿酸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但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
1.4 其他类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认为,某些降压药、调脂药及降血糖药同样具有轻微降尿酸作用。
如降压药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在降血压的同时也降低尿酸水平,适用于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 调脂药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能改善高血脂及高尿酸血症患者脂质及尿酸代谢; 降糖药二甲双胍兼具降尿酸作用。
人体血尿酸80%是内源性的,即人体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的产物,饮食来源的尿酸仅占20%,因此单纯依靠饮食控制并不能很好地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必须加服降尿酸药。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为抑制尿酸合成药物与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两大类。
临床上应充分了解降尿酸药的治疗原则、不良反应、禁忌证及药物相互作用,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2. 别嘌醇的合理用药2.1 临床作用机制别嘌醇主要通过抑制尿酸生成的关键酶黄嘌呤氧化酶,使酶丧失活性,从而减少尿酸生成,血和尿中的尿酸含量降低到溶解度以下,可防止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骨、关节及组织内,促使痛风结节及尿酸结晶的溶解。
2.2 用法用量别嘌醇是临床上使用最广的降尿酸药物。
初始剂量为每次50 mg,以后每周可递增50~100 mg至每天200~300 mg,每日1~3 次。
每2周应测血及尿中的尿酸水平,如仍高可再增量,但最大剂量不能超过600 mg /d。
2.3 用药注意事项(1) 别嘌醇在使用前及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尿酸及24 h尿尿酸水平,以作为调整剂量的依据。
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 对别嘌醇过敏、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细胞明显低下者禁用; 老年人、骨髓抑制、特发性血红蛋白沉积症病史者慎用。
(3) 服用别嘌醇可出现眩晕,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船、飞机和操作机械。
(4) 别嘌醇禁用于痛风急性期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对肿瘤化疗引起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在肿瘤化疗前用药。
(5) 酒、茶或咖啡可降低别嘌醇的疗效,低蛋白质饮食可增加别嘌醇生物利用度,因此用药期间不宜过度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6) 别嘌醇与苯溴马隆联合有协同降尿酸作用。
2.4 临床适应证别嘌醇主要用于尿酸生成过多或促尿酸排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主要治疗间歇期、慢性痛风、尿酸性肾病,预防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继发性肾结石或尿酸盐沉积。
2.5 不良反应别嘌醇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皮疹、肝功能损害及骨髓抑制等。
需要重视的是别嘌醇可引起超敏反应综合征,致死率可达20%。
这种严重的过敏反应与基因HLA-B* 5801有关,研究表明黄种人HLA-B* 5801基因的阳性率远高于白种人。
因此在使用别嘌醇前应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发现阳性者禁用。
3. 非布司他的合理用药3.1 临床作用机制非布司他主要通过占据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部位的通道,使底物无法通过通道进入黄嘌呤氧化酶的蝶呤钼部位,从而抑制尿酸合成。
3.2 用法用量非布司他的初始剂量为每次40 mg,每天1 次,如果2周后血尿酸水平仍不低于360 μmol /L,建议增量至每天80 mg。
3.3 用药注意事项(1) 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本品,无需调整剂量。
重度肝损害、冠心病及心力衰竭患者禁用非布司他。
(2) 非布司他服用初期可能会诱发痛风发作,主要是因为血尿酸的改变致使组织沉积的尿酸盐被动员出来,因此建议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
(3) 在服用非布司他期间,如果痛风发作,无需停药,需根据个体情况对痛风进行治疗。
(4) 非布司他禁用于正在接受硫唑嘌呤、巯嘌呤治疗的患者。
3.4 临床适应证因为非布司他不具有类嘌呤核心结构,因此临床上主要用于对别嘌醇不耐受的患者。
用于治疗慢性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长期治疗及老年患者痛风的治疗。
3.5 不良反应非布司他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皮疹、头痛及关节痛等。
用药初期可增加痛风发作频率。
4. 苯溴马隆的合理用药4.1 临床作用机制人体内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尿酸盐阴离子转运蛋白1 ( URAT1 ) 及葡萄糖转运体9( GLUT9) 主要负责尿酸在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苯溴马隆主要通过抑制肾近曲小管URAT1及GLUT9的功能,抑制尿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使尿酸排泄增加,血尿酸浓度降低,从而使尿酸盐沉积减少,也可促进已形成尿酸盐结晶的溶解。
4.2 用法用量苯溴马隆的降尿酸强度大于别嘌醇,每日早餐前服用50~100 mg。
在服用苯溴马隆期间应多饮水,必要时可在用药前使用碳酸氢钠或枸橼酸盐制剂,控制患者尿液的pH 值在6.2~6.9,以促进尿酸排泄,同时避免因尿酸排泄过多而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
4.3 用药注意事项(1) 苯溴马隆代谢后主要经胆汁和粪便排出,因此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血肌酐≥130 μmol/L) 仍有效,但需保持水化。
在用药过程中需定期检查肾功能及血尿酸的变化和血常规。
(2) 苯溴马隆用药期间如出现持续性腹泻,应立即停用。
对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肾结石患者,肌酐清除率≤20 ml/min的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妊娠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应禁用,对于伴肝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应慎用。
(3) 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盐可抑制苯溴马隆的排泄尿酸作用,因此不宜合用。
(4) 苯溴马隆禁用于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避免发生转移性痛风。
服用初期宜同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水杨酸类除外) ,以避免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5) 苯溴马隆是肝细胞色素P450酶同工酶CYP2C9酶抑制剂,当与通过CYP2C9酶代谢的药物合用时,能增加该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因此应注意该类药物的减量。
4.4 临床适应证苯溴马隆对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依然具有较好的降尿酸作用,因此主要用于不能耐受别嘌醇的肾功能不全患者或者使用别嘌醇效果不佳的患者。
临床主要用于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石患者。
4.5 不良反应苯溴马隆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及肝毒性。
虽然苯溴马隆有严重肝毒性的报道,但经专家评价发生率非常低。
采取小剂量开始使用,避免同其他有肝毒性药物联合使用,定期检查肝功能等措施可以降低肝毒性的发生。
5. 小结普瑞凯希和拉布立酶作用机制都是将尿酸分解成易溶于水的小分子化合物从肾脏排出体外。
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在国内使用较少。
一些降压、调脂及降糖药的降尿酸作用十分有限,不能单独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只能用于伴高血压、高血脂症或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协同用药。
临床治疗中应充分认识高尿酸血症带来的危害,将高尿酸血症作为引起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对待。
以预防为主,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因、合并症及肝、肾功能状况,合理使用降尿酸药物,结合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将患者的尿酸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
文章来源:严旭亮,代灵巧,李红娟.高尿酸血症的合理用药. 临床合理用药. 2018.11(10A):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