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_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 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3)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学习中渗透辩证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实验法:课堂探究实验:实验2-5和实验2-6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6-7人一组,多媒体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共21张PPT)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般是利用气压的原理,在图2装置中,关闭A处分液漏斗活塞, 将注射器的活塞拉出一定距离,过一段时间后再松开活塞,如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 密性良好,否则漏气,所以正确。(涉及到注射器的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热水
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各装入3mL5%H2O2,滴加2滴做催化剂的1mol/LFeCl3溶液,然 后一支放入冷水,一支放入热水,一支不变,如上图,观察现象:
高中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反应方程式: 2H2O2 = 2H2O +O2
现象
结论
热水中
常温 冷水中
产生气泡速率增大, 带火星火柴复燃
碰撞理论解释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催化剂是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自身的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 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催化剂有正、负之分,正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负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速率。我们通常所说的催化剂是正催化剂。
其它条件不变时,使用正催化剂,改变了 反应,机降理低了 反,应使的很活多化普能通分子变成 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 ,使活化分增子大间的有效碰撞频率变大,反应速率增大。
2FeCl2+2HCl+H202==2FeCl3+2H20
由此可见,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催化剂先与反应物反应生成了中间产物
(FeCl2),然后中间产物再与反应物反应,催化剂又重新生成,催化剂的量和性质都 不变,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但没有改变反应的实质(整个过程还是过氧化氢的分解)。
高中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解的速率
例5.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 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共27张PPT)

A. v ( H2 )= 0.45 mol/ (L·min)
B. v ( N2 )= 0.1 mol/ (L·min) C. v ( N2 )= 0.2mol/ (L·min) D. v ( NH3 ) 0.3mol/ (L·min)
【注意】
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必须指明具体的物 质。因为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 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 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⑤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 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 之比。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启示:化学反应中,我们有时候需要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时候需要减慢 化学反应速率,要想控制化学反应速 率,我们需了解哪些内容?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 速度来表示(v=s/t),物 质化学反应的快慢又该 怎么表示呢?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 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单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
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
来表示
3.数学表达式:v(B)=
Δc(B) Δt
4. 常用单位: mol/(L·min)或mol/(L·s)
现象
结论
加入MnO2
加入FeCl3
不加其它 试剂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在其它条件相
较快产生气泡
同时,使用催化 剂能改变化学
缓慢产生气泡
反应的速率。
科学视野
课后阅读P49 神奇的催化剂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的 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 变化,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
探究实验2 现象描述及结论:
(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生实验1——物质本身的性质(内因) : 在2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并滴入2滴酚酞,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doc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第1节化学反应的概念1.1 化学反应的定义1.2 化学反应的产物1.3 化学反应的宏观表现第2节化学方程式2.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2.2 化学反应的条件2.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2.4 化学方程式的实际意义第二章酸、碱和盐第1节酸和碱1.1 酸和碱的基本概念1.2 酸碱指示剂1.3 酸、碱和中性溶液的判断第2节盐2.1 盐的概念2.2 盐的制备与性质2.3 盐的应用第三章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第1节化学平衡1.1 化学平衡的概念1.2 平衡常数1.3 影响平衡的因素第2节化学动力学2.1 化学反应速率2.2 反应机理2.3 反应的速率常数第四章化学反应的热学过程第1节热能转化和热力学1.1 热能的转化1.2 热力学1.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第2节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计算2.1 热力学定律2.2 热力学计算2.3 热力学图第五章化学制品和工业生产第1节化学合成与分解1.1 化学合成的概念1.2 化学反应的分解第2节化学工业的基本概念2.1 化学工业的概念2.2 化学工业的分类2.3 化学工业的发展历程第3节化学制品3.1 塑料制品3.2 合成纤维3.3 人工合成橡胶3.4 化妆品3.5 日用化学制品第六章电化学和电解过程第1节电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1.1 电化学基本概念1.2 氧化还原反应1.3 电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第2节电解过程2.1 电解基本概念2.2 电解过程的实际应用第七章元素的性质和周期律第1节元素的性质1.1 元素的基本概念1.2 元素的性质1.3 元素的同位素第2节周期律2.1 周期律的概念2.2 周期律的基本规律2.3 周期律的实际意义第八章化学分析和化学计量第1节化学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1 化学分析的基本概念1.2 化学分析的方法1.3 化学分析的步骤第2节化学计量2.1 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2.2 元素的化学计量2.3 化合物的化学计量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的全文。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2.3 氢键

1.氢键的形成都会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 × )
2.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中。( × )
3.HF的沸点较高,是因为H—F键的键能很大。( × )
4.CH4难溶于水,NH3易溶于水。( √ )
5.HOCH2CH2OH比CH3OH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 )
6.分子
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 )
②氢键:若溶剂与溶质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则溶解性好;若溶质分子不能与水分 子形成氢键,在水中溶解度就相对较小。如NH3极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甘油、乙 酸等能与水混溶,就是因为这些物质的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能够形成氢键。 ③分子结构的相似性:“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如乙醇分子中的— OH与水分子中的—OH相近,因而乙醇能与水互溶。当然,乙醇分子由于—OH的极 性较强,能与H2O形成氢键也是其互溶的原因。而戊醇(CH3CH2CH2CH2CH2OH)分 子中的烃基较大,烃基是非极性基团,是疏水亲油基团,导致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乙醇小。烃基越大的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就越小,羧酸也是如此。 ④反应:如果溶质与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也会增大溶质的溶解度。如SO2与水发生反 应生成H2SO3,而H2SO3可溶于水,因此,SO2的溶解度较大。
范德华力、氢键、化学键的比较
概念
范德华力
氢键
共子形成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
间普遍存在 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 子对所形成的相互
的一种作用 性很大的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作用
力
作用微粒 分子
特征
无方向性和 饱和性
H与N、O、F 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原子 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2.水中的氢键对水的性质的影响(1)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增大 了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点比同主族元素中H2S的熔、 沸点高。(2)氢键与水分子的性质①水结冰时,体积增大,密度 减小。②接近沸点时形成的“缔合”分子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 量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2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

1.化学反应速率指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课堂练习
1、向一个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 moL SO2 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末测得容器 内有0.8 moL SO2,求2s内SO2、O2、SO3的反应 速率和反应速率比。
V(SO2)=0.6 mol/(L· s) V(O2)=0.3 mol/(L· s) V(SO3)=0.6 mol/(L· s)
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22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3、反应 A + 3B = 2C + 2D 在四种不同条 件下的反应速率为:
(1)V(A)=0.3mol/(L· s) (2) V(B)=0.6mol/(L· s) (3) V(C)=0.4mol/(L· s) (4) V(D)=0.45mol/(L· s) 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 (1)>(4)>(2)=(3)
新概念
例如:我们学过物理都知道:
(1)光的传播速度是很快的;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1)就是定性描述 (2)就是定量描述
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5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思考
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呢?
学科连接
在物理中我们是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 物体移动速度快慢的? 用速度来描述:单位时间内物体移 动的距离的大小 △s
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3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新概念
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快 和慢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以上的判断方法 都是定性地描述反应的快慢。而在科学研 究和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定量地描述一 个反应的快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doc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节反应速率的概念1.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1.2 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的关系第二节反应速率的表示与计算2.1 反应速率的表示2.2 反应速率的计算第三节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1 温度的影响3.2 浓度的影响3.3 催化剂的作用第四节反应机理4.1 反应物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碰撞的角度4.2 过渡态和活化能第五节化学平衡5.1 化学平衡的概念5.2 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5.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第二章化学反应热力学第一节热、功、内能1.1 热的传递1.2 功的传递1.3 内能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2.2 等压过程与等容过程2.3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第三节热力学第二定律3.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3.2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第四节化学反应焓变4.1 焓的概念4.2 化学反应焓变的定义4.3 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4.4 化学反应焓变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关系第三章化学电量与电解第一节化学电量的概念1.1 物质的电离与电解1.2 化学电量的定义1.3 化学电量的实验测定第二节电解质溶液的导电2.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特性2.2 电离度和离子强度第三节电解过程3.1 电解过程的分类3.2 阳极和阴极的作用第四节化学电池4.1 化学电池的构成和电化学符号4.2 原电池和反电池4.3 活化度和电动势第四章化学反应动力学第一节反应活性1.1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1.2 化学反应中的分子碰撞1.3 离子反应与自由基反应第二节反应速率常数及其温度关系2.1 反应速率常数的概念2.2 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2.3 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第三节反应级数和速率方程3.1 反应级数3.2 速率方程第四节反应速率规律的应用4.1 化学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4.2 化学反应的单分子反应过程4.3 化学反应的复合反应过程第五节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应用5.1 化学工业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5.2 生命活动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5.3 化学反应动力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重难点一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1.化学反应速率实际上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即时速率。
2.对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与的化学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由于压强的变化对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影响很小,故改变压强对它们的浓度影响很小,所以改变压强对无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4.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反应体系中的哪种物质作标准。
5.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重难点二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及影响结果1.内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
如燃烧、爆炸、中和等反应都是很快就能完成,而金属的锈蚀、溶岩的形成、煤和石油的形成等都是比较缓慢的,这些都是由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决定的。
2.外因(1)温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温度越低,化学反应速率越小。
(2)浓度:一般来说,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增大压强,可以使单位体积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实际上相当于增大了气体反应物的浓度,所以,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4)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常见的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
(5)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特别提醒(1)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压强的改变引起气体浓度的改变时,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重难点三化学平衡的特征和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1.化学平衡的特征(1)“等”化学平衡的实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第2课时物质的溶解性分子的手性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2课时物质的溶解性分子的手性课程目标1.了解物质的溶解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了解“相似相溶”规律。
3.能够判断简单的手性分子。
图说考点基础知识[新知预习]一、溶解性1.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1)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________的升高而增大。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气体的溶解度随________的升高而降低,随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2.相似相溶规律(1)含义:非极性溶质一般溶于_________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溶剂。
(2)①在极性溶剂里,如果溶剂和溶质之间存在________,则溶解性好,且________越大,溶解性越好。
如果溶质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在水中溶解度就比较小,如NH3极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甘油、乙酸等能与水互溶,就是因为它们与水形成了分子间氢键。
②“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例如,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其中的________与水分子中的________,因而乙醇能与水互溶(当然,乙醇分子由于—OH的极性较大,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也是其互溶的原因)。
而戊醇CH3CH2CH2CH2CH2—OH中的烃基________,其中的—OH跟水分子中的—OH的相似因素________,因而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③如果溶质与________能发生化学反应,也会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如SO2与水发生的反应生成H2SO3,而H2SO3可溶于水,因此,将增大SO2的溶解度。
二、分子的手性1.手性异构体具有完全相同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与右手一样互为________,却在三维空间里________,互称手性异构体。
2.手性分子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叫做________。
如:乳酸()分子。
[即时性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非极性分子。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中化学第⼆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学案新⼈教版必修第⼆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之间的电⼦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等基本概念★课前预备:相关知识点的回顾1、化学反应的分类⽅法⑴根据反应物和⽣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2)在化合物中⾦属元素的化合价全部为__________,⾮⾦属元素的化合价⼀般既有负值⼜有正值;(3)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______。
(4)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HClO 、KClO3、 KMnO4 、Na2S 、KI、Fe2O3(5)化合价⼝诀:⼀价钾钠银铵氢,⼆价钙镁钡铅锌;1+ K1+Na1+Ag14+NH1+H2+Ca2+Mg2+2+Pb2+Zn三五价有磷和氮,四价硅锰还有碳;3+ P5+P3+N5+N4+Si4+Mn4+C⼀⼆铜汞⼆三铁,铝是三价要记得;1+ Cu2+Cu1+Hg2+Hg2+Fe3+Fe3+Al四六负⼆硫出现,氧是负⼆经常见。
4+S 6+S 2-S 2★知识体系:⼀. 从不同⾓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1、从得氧、失氧的⾓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表观):在反应 CuO + H 2 = Cu + H 2O 中有氧元素的得失:(1) H 2 得到氧,发⽣了氧化反应,被氧化。
(2)CuO 失去氧,发⽣了还原反应,被还原。
2、从化合价升降⾓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特征):看反应 CuO + H 2 = Cu + H 2O 中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反应中H 元素的化合价由__________价升⾼到__________价,我们就说H 元素发⽣了氧化反应,被氧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公开课教学课件)

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实验步骤:
➢截取3cm镁条,用砂纸打磨掉表面氧化物 ➢组装好实验装置 ➢量取40mL 0.5 mol/L HCl倒入锥形瓶中 ➢将镁条投入锥形瓶中,立刻塞好橡皮塞 ➢每隔5秒记录收集到氢气的体积,至第90秒 ➢清洗锥形瓶 ➢量取40 mL 2 mol/L HCl倒入锥形瓶中,重 复上述实验 ➢将所得数据绘成曲线。
时间(t)
化学反应的限度 2.化学平衡状态: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 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 不变的状态。
如何理解 v(正)= v(逆)?
例如,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 2NH3,对 该可逆反应,表示正、逆反应速率可以用N2或H2或NH3来 表示:
4.有些反应的可逆性很小,如Ag++Cl- = AgCl ↓ 一般可视为不可逆反应。 5.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什么是化学平衡呢?
反 应
(1)0~t1:v(正)>v(逆)
速 率 v(正)
(2)t1以后: v(正)=v(逆)
v(正)= v(逆)
v(逆)
t1以后反应处于 平衡状态!
0
t1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规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 H2O2分解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H2O2分解 反应速率减小。
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度,化学反应速 率通常增大原来的2~4倍。
注意: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受反应物
状态的限制。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 FeCl3 应速率时,必须 指明是用哪一种物质来表示。
如:v(N2) =△c(N2)/ t =1 mol•L-1• s-1
杂化轨道理论 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空间结构第3课时杂化轨道理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的空间结构杂化轨道理论部分,杂化轨道理论位于共价键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之后,对价键理论进行了完善和丰富。
三部分知识结合将能很好地说明原子之间的成键方法,阐释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并对后续晶体的结构及其性质奠定空间想象基础,因此杂化轨道理论在物质结构与基础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知识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与相关性质、价键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具有学习杂化轨道理论的知识基础。
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判断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但不能解释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
能力分析:高二学生好奇心强、思维能力敏捷,但空间想象能力教弱。
【教法分析】针对以上学情拟采取问题驱动法结合动画演示、图表对比归纳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重难点突破。
【教学重难点】1.应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空间结构,尤其是含有孤电子对的分子的空间结构。
2.VSEPR模型与杂化轨道理论的关联。
【教学流程】【教学组织框架】1.通过以下表格,复习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相关知识过程7.利用动画演示sp³杂化轨道杂化过程1.回顾sp³杂化轨道杂化过程2.解释sp³杂化轨道的含义:5.【学以致用1】应用VSEPR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确定NH3、H2O的空间结构,以及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析杂化过程并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NH3及CH4的键角问题。
(1)请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NH3的空间结构。
【提示】在形成NH3时,N的1个2s轨道和3个2p轨道发生了sp3杂化,形成了4个sp3杂化轨道,它们在空间的分布呈正四面体形。
其中3个sp3杂化轨道与3个H的1s轨道重叠形成3个N-H σ键;另一个sp3杂化轨道中已有两个电子,不能再与H的1s轨道重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练习2、
反应A(g) + 3B(g)=2C(g)在2L密闭容器中反应, 0.5min内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有关反
应速率正确的是( A )
A、V(A)=0.005mol/(L·s) B、V(C)=0.002mol/(L·s) C、V(B)=V(A)/3 D、V(A)=0.001mol/(L·s)
(5)其他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6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1
你知道生活中那些现象和反应 速率有关吗?
2
一·化学反应速率
• 定义: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如 每秒,每分,每小时)内反应物浓度
v
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
• 数学表达式:v c / t
浓度常用mol.L-1,时间常用s,min。
化学反应的速率单位为:mol/(L·min) 或mol/(L·s)
8
结论:同一反应可以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 成物来表示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 是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 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数之比 ν(N2) : ν(H2): ν(NH3) =1:3:2
9
练习:1、 在一定条件下,mA + nB = pC的反 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v(A)=amol/(L·s),v(B)=0.5amol/(L·s), v(C)=amol/(L·s),则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解法1:5min内生成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7 g n(NH3) = 17g/mol = 0.1mol
1.7g
17g/mol
C(NH3)=
2L
= 0.05mol/L
ν(NH3) =
0.05mol/L 5min
=0.01mol/(L·min)
6
N2 + 1mol
3H2 = 3mol
n(N2)
结论
MnO2
2H2O2==2H2O + O2↑ 催化剂MnO2能加快反应速率
FeCl3
2H2O2==2H2O + O2↑ 催化剂FeCl3能加快反应速率
不用催化剂,化学 反应速率很小
14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规律: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有的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叫正
催化剂;有的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叫负催化剂。在实践中,如没有特殊说明, 凡说催化剂都是指正催化剂。
11
有哪些条件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1 实验2-5
热水中 常温
冷水中
现象
结论
溶液中产生气泡的速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
率很快
速率越快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温度的高低,能够
且速率快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的大小
溶液中产生气泡的 速率较慢
温度越低,化学反 应速率越慢
3
想一想:化学反应速率能为负数吗?
• 注意:无论是用某一反应物表示还 是用某一生成物表示,其化学反应 速率都取正值,且是某一段时间内 的平均速率。
4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 例1、反应N2+3H2=2NH3在2L的密闭容器 中发生反应,5min内NH3的质量增加了 1.7g,求ν(NH3)、 ν(N2)、 ν(H2)。
15
(3)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规律: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 反应速率减慢。
(4)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 影响
规律: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固体反应物的 表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固体反应物 的表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1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规律: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化学 反应速率减小。
13
FeCl3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 + O2↑
实验2-6
现象
加入 MnO2
加入 FeCl3
不加其它 试剂
立即有大量 气泡产生
立即有大量 气泡产生
溶液中有少 量气泡出现
n(H2)
所以, n(N2)=0.05mol
n(H2)= 0.15mol
2NH3 2mol
0.1mol
7
v(N2)= v(H2) =
0.05mol =0.005mol/(L min) 2 L 5min
0.15mol =0.015mol/(L min) 2 L 5min
v(N2) : v(H2) : v(NH3) = 1: 3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