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方案
永春县石鼓中心小学
一、课题的界定
1信息技术
广义上,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中义上,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
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狭义上,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图文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化教育资源
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各种媒体素材、试题、试卷、文献资料、课件、案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等。数字化和教育价值是它的核心特征。
3、信息化教育资源包括的内容
从知识管理角度看,教育资源的建设应该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资源就是一些静态的、客
观存在的信息资源,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规定,信息化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以下
几类:
(1)媒体素材:这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等,这些素材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也可以以散件形式建库,由教师或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组合。
(2)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些课程知识点的集合,
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测量工具。
(3)试卷素材库:是指各门课程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
(4)课件与网络课件:是指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
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程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
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与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程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
算机上运行。
(5)课程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
(6)文献资料:是指有关专业学科课程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
重要文章、书籍等。
(7 )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课程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8 )资源目录索引:是指列出某一课程中相关的网络课程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9 )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4、信息技术在不同类型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①、课堂讲解演示
②、发现学习
③、研究性学习
④、合作式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IT)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国
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现象”。到目前为止,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计算机教学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辅助管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三次发展浪潮。目前,教育信息
化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目的。当前,信息技术在学
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也从原来所扮演的配角”成为主角”,所有的课程都将成为基于信息技
术的课程•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基于资源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也离不开信息化教
育资源的支持。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多彩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没有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支撑,再科学的课程方案也很难变成中小学实际的教育教学行
为。如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这是摆在我校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我们想从信息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的课题的研究,通过行动和反思总
结出一般的规律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过程一方面对新知识进行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而每个个体都是以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建构意义的,因此每个个体可以对同一知识有不同的理
解,每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方式理解知识的一部分或某些方面。为了使学生建构知识的完整意
义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建构主义采用以下的教学原则:(1 )采用情境教学;(2 )协作学习(支架式教学);(3)随机通达教学(4)自上而下的教学。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帮助者,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意义建构的环境,学生能够充分发
挥他们的主动性。而信息技术环境下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在信
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自由与多样,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教师传
授,他们可以更加主动。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 )目前我校在信息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面存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2)信息化教育资源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途径、方法、效益。
(3)信息化教育资源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的思考与策略
(4)信息化教育资源在综合课程(品生、品社、科学、综践、体美音)教学中的方法、作用。五、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为我校所有课程的任课老师,覆盖省颁课程标准的所有课程。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准备阶段:
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负责人:宋伟强)
课题研究相关资料汇编(负责人:宋伟强、郑向阳)
2、实施阶段
课题研讨课(负责人:王建成、林佑场、宋伟强、颜彩燕)
中期研讨资料、论文汇编(负责人:王建成、林佑场、宋伟强)
公开课、案例、反思、课件交流(负责人:宋伟强、颜志财)
3、总结阶段
课题研究论文、案例、反思汇编(负责人:黄顺锋、王建成、林佑场、宋伟强)
课题总结(负责人:潘亚民)
七、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1、2009年3月,《信息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题资料汇编成册。
2、2009年4月,中心小学刘育真老师指导学生林碧海参加泉州市一凡书城杯感恩责任、快乐健康”寒假电子贺卡制作评选活动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