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3.4.1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⑵知道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并能用该规律分析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
◆过程与方法⑶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重点培养通过观察和分析,从现象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⑷观察生活中因光的折射而发生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⑸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⑹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乐于用学过的知识研究其中的原因。
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运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学生学了光的反射后,接触到的又一重要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普通存在,学生可能注意过一些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原因,因此学生对研究光的折射怀有较强的求知愿望。
光的折射规律不仅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同时又是理解透镜作用的基础。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通过教材图3-37所示的实验,首先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然后让学生做“活动1”中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一些奇妙(而又不能明确解释)的现象,并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欲望;“活动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最后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本节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最大区别,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光的折射规律。
传统教材比较重视科学知识,而本教材增设了两个学生活动,“活动1”激发学生产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兴趣,“活动2”让学生经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这些都给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节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是解释生活中折射现象的主要依据,另外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光的折射规律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折射现象,既涉及到光的折射规律,又与人的视觉习惯有关,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4节“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并能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往往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程度,对实际应用能力较弱。因此,我决定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光的折射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课堂所学,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反思与评价环节,我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课堂所学。同时,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此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水晶球、眼镜、光纤通信等,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2.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光的折射吗?光的折射是什么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光的折射规律,了解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为什么会发生折射。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注重运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光的折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讲授新知
1.利用PPT展示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2、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精
讲
留
白
精
讲
留
白
一、光的折射定义及现象
通过提问回顾知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再让学生思考:“光在不同种介质中又是怎样传播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光的折射实验仪”,得出光的折射定义。
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折射现像
通过图片展示,彩虹、海市蜃楼、公路上的水影。
2、独立完成金牌学案P33页,课时达标第1、3、5、6题。
3、想一想:当光从水或玻璃中斜向射到空气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又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呢?
〖“留白”,为下面的讨论作铺垫。对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起至关重要的一步。〗
小
组
讨
论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收获,谈谈困惑
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动手探索,解决困惑
语气温和、互爱互助,每个人都要有表达
〖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十分重〗
全
班
交
流
1、随机抽查小组分享讲述刚才讨论的内容,或提出小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
2、其他组的学生可以举手回答刚才的问题。
3、学生举手提问还存在的困惑。
4、老师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知识内容,解决学生还存在的困惑〗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3.4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光的折射规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教学评价与反馈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程度。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检查学生对光的折射规律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实验技巧和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程度。
5.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实验操作,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 小组讨论区:布置桌椅,便于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在墙上张贴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随时查阅。
5. 课堂互动工具:
- 准备白板、白板笔,用于记录学生的观点和解答问题。
- 准备答题器或卡片,用于课堂提问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 课后学习资源:
- 提供课后学习资料,如习题库、科普文章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知识。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提高学生学习光的折射规律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如“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优秀教学案例
2.通过示例和图示,阐述光的折射规律,如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在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眼镜等,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验装置,进行光的折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这些亮点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总结和提炼教学案例的亮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是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课程。在之前的课堂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对光的认知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光的折射现象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光的折射规律。
针对这一节课,我设计了一个优秀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案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彩虹、放大镜、光纤通信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实际的紧密联系。
沪粤版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扫描版)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光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等现象,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光的折射现象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探究,主动发现光的折射规律。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基础题:求给定入射角时,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角。
2.提高题:已知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和在水中的速度,求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率。
3.应用题:分析生活中光的折射实例,如眼镜、放大镜等,解释其原理。
4.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
(五)总结归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通过光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为主题,结合沪粤版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探究光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在设计这堂《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物理课,我的意图在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我采用的设计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学会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是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重点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我会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现象引入课题:将手机放在一个水杯后面,让学生观察手机屏幕上的图像是否发生了变化。
这样直观的现象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会对光的折射产生好奇。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手机屏幕上的图像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时,我会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光的传播知识,为他们理解光的折射打下基础。
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我会向他们介绍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折射角。
我会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这一定律,并引导他们理解这一定律的意义。
在学生理解了折射定律后,我会让他们运用这一定律来解释刚才的手机现象:光从空气进入水杯时,会发生折射,导致手机屏幕上的图像发生变化。
这样,学生就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活动的我会让学生谈谈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受,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这样,我既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给他们提供反馈和指导。
对于这节课,我设定的活动重难点是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会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这节课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验器材的准备是否充分?学生的参与度如何?通过反思,我会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在设计这节《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物理课,我的意图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光学原理,我采用了以实验和观察为主,讲解和讨论为辅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们亲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规律,从而达到对光的折射现象的深入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折射现象;2.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点,其中重点是光的折射定律的建立和理解,难点主要是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特别注重对这些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和辅导。
为了能够使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实验和观察,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玻璃棒、水、塑料尺等,同时也准备了一些辅助的教学工具,如幻灯片、视频等,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我会让学生们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时候,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们初步感受到光的折射现象。
然后,我会对光的折射现象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光的折射定律的建立和内容,让学生们理解光在折射时遵循的规律。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会特别关注学生们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解释,我会耐心地辅导学生们,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难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光的折射现象,我精心设计了几个简单的实验,如将玻璃棒插入水中,让学生们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如何发生变化;通过调整塑料尺的位置,让学生们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了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2、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3、通过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设疑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4、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难点: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实验法、讨论交流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激光笔,水槽,杯子,硬币,铅笔,果冻。
教学过程复习前面内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指出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在同一物质中,那么光从一种物质中到另一种物质中是现象呢?(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参与做二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兴趣。
学生实验1:把一支铅笔斜放在盛有水的透明杯子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生1:从侧面看,铅笔向上偏折了。
师: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学生实验2:把一枚硬币放在不透明杯子的底部,向后退到恰好看不到它的位置,然后请另一位同学向杯中缓缓加水。
(问:你能看到硬币吗?)生:当水加到一定量里,可以看到硬币。
师: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师:以上各种现象都是光的折射现象,大家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以上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
(板书) 光的折射新课教学:光的折射演示实验:用激光笔发出的光斜照入装入水的水槽中的水面,让学生观察现象。
生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生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
师: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板书):1、光的折射几个名词:入射光线 OA折射光线 OB法线 ON入射角:α,折射角:γ一、光的折射规律:师:对于光的折射规律,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1: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生2:折射角与入射角有什么关系?生3: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师:另外,如果入射角增大,折射角是增大还是减小?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吗?师:你们的猜想是什么?生4: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上册3.4《光的折射》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上册3.4《光的折射》为例,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该章节内容主要涉及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以及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针对这一知识点,我以“光的折射”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折射定律,提高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形成共识。
2.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如:测量不同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值,绘制折射规律图等。
3.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总结光的折射定律,共同解决问题。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如:分析自己在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2.发展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能够从实验现象中提炼出光的折射定律。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光的折射现象的探究中来。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学会了分享、交流、合作,提高了问题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1.提出探究问题,如:光在折射时速度的变化、折射定律的发现过程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知识,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如:折射现象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关系等。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应该得到充分满足。
因此,我设计了这节幼儿园科学活动,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为主题,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通过设置实践情景,让孩子们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光的折射规律。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让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的认知。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自主发现光的折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透明水杯、彩纸、铅笔、直尺、放大镜。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透明水杯、彩纸、铅笔、直尺。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放在桌面上的透明水杯,提问:“你们可以看到水杯里的东西吗?为什么?”引导孩子们思考光的传播现象。
2. 操作实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将彩纸放在水杯的一侧,观察彩纸在另一侧的成像情况。
让孩子们多次改变彩纸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
3. 思考讨论: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彩纸在另一侧会成像?成像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4. 揭示规律:教师通过讲解,揭示光的折射规律,即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 创新拓展:让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透明水杯中的物体,发现放大镜的作用原理。
鼓励孩子们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的认知。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粤版)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粤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我设计的课程是"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旨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孩子们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并掌握折射规律。
一、设计意图:本次课程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验和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规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 让学生掌握折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玻璃杯、水、白纸。
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用激光笔向透明塑料尺照射,让同学们观察到光线的传播路径。
然后,我会将激光笔的光线照射到玻璃杯上,让同学们观察到光线在玻璃杯中的折射现象。
3. 观察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同学们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折射现象,并让他们用画笔在记录本上画出实验结果。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操作。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例如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并尝试解释。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课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验操作是本次课程的重点之一。
通过实验,让孩子们亲自操作,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折射现象,是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折射规律的重要手段。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并鼓励他们积极提问,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结果。
在课后,我也会反思这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3.4 光的折射规律(教案)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3.4光的折射规律1.物理观念:(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玻璃中时的折射规律。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科学思维:体验由折射引起的视觉错觉,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信息、观点进行质疑和批判,并利用折射规律和作图的方法解释现象和解决相关问题。
3.科学探究:(1)观察折射现象,培养我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2)经历探究折射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并从现象中发现、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对生活的热爱。
认识到在生活中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眼睛”,要有安全意识,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及其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折射现象。
激光光学仪器、筷子、玻璃砖、量角器、直尺、水槽、墨水或牛奶等。
一、情景引入播放“空碗现硬币”视频(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硬币,加入水后又会看得见),引导学生思考:思考问题:我们如何看到物体?光的传播路线是否改变?演示:取一根筷子,让学生看是直的。
将筷子斜放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
问题:筷子为何好像折断了?指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水斜射入空气),光的传播路径改变,引出折射的概念。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光的折射问题引入:水中倒影,是由于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又反射回空气中,进入人眼形成的像。
但水中倒影比物体本身更暗淡,为什么呢?1.教师演示图示(可往水中加点墨水或牛奶,增强可视性),要求学生填空。
出示小黑板内容(或以课件呈现)。
现象:(1)光的传播方向在水面发生变化。
(2)同时出现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
(3)入射光线分解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进入人眼的是反射光线,弱于入射光线,故看起来偏暗)。
2.相关名称(1)一点:点O 为入射点(又称反射点、折射点)。
(2)二辅助线: ⎭⎪⎬⎪⎫法线NN ′分界面(水面)MM ′ 相互垂直 (3)三光线⎩⎪⎨⎪⎧AO 叫入射光线OB 叫 光线OC 叫 光线 (4)三角⎩⎪⎨⎪⎧入射角为 与法线NN ′的夹角反射角为 与法线NN ′的夹角折射角为 与法线NN ′的夹角 探究点二:光的折射规律1.用玻璃砖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教案】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光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
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2. 通过观察光的各种折射现象,培养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应用。
共安排了4个活动和1个信息浏览。
光的折射属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问题,本节也是按照:现象――规律――应用的线索。
这是的应用主要指透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应用。
共安排了4个活动和1个信息浏览。
光的折射属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问题,本节也是按照:现象――规律――应用的线索。
这是的应用主要指透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
【教学重点】:知道光的折射规律.【教学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教学用具】: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学生用: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做两个学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学生实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上述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反射现象.以及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这些现象都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现象.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1、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演示1: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空气中发生反射,同时在水面处改变方向进入水中,同时向法线偏折.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refraction)(二)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1.教师把刚才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2.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误认为折射角,所以,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三)光的折射规律演示2: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改变入射角,再做两次.,演示过程要让学生观察两点: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折角和折射角哪个大?B.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将如何改变?现象: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演示3:把白色屏F分别向前、向后折,让光以某一角度射向水面.能否看到水中的光线.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演示4:让光垂直射向水面,观察一下进入水中的光线沿什么方向前进?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各是多少度?(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为0°,折射角也为0°).利用图提出问题:如果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光线是否沿原入射光线射出呢?演示5:①先让光由空气射入水中,记下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的位置.②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观察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四)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1.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分析:如图所示,从碗底S点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反向延长线交点S′发出来的.S′就是S的虚像,S′比S与水面的距离近.所以,人看上去盛水的碗底好像变浅了.2.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小石头,加上水又会看得见.[分析]在未加水之前的小石头S点,射入人眼的这部分光,被杯的边沿挡住如图甲所示,射向其他方向的光线,也没有射进人的眼睛,所以,人眼看不见小石头.当水加到一定程度时,S点从水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如图乙所示,人可以看见小石头,其实,人看到的只是小石头的虚像.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规律.3.用光的折射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四、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文.2.P63 ①②③④.五、板书设计第四节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⑤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⑥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解释现象①池水变浅.②硬币升高.。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东升初级中学汪海潮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让学生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玻璃)中时的折射规律,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说明生活中的折射现象3、让学生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发现光的折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2、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理解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难点利用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玻璃杯、铅笔、不透明水杯、硬币、演示实验用的激光笔、水、透明水槽、硬纸板、量角器、玻璃砖、自制微课视频等教学过程板书: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光现象,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展示图片(1):师:图片(1)说明光具有什么性质?生: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展示图片(2):师:图片(2)说明光发生了什么现象?生:光发生了反射现在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光由空气斜照在水面上,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展示图片(3)生A:光会发生反射生B:光会进入水中师:光由空气斜照在水面上,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用实验来演示一下:演示光由空气斜射入水的实验师:刚才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用图片来展示展示(展示图片),我们将这个图片换成示意图:(展示示意图)师:从示意图我们可以得到那些实验现象?(学生归纳):1、一部分光返回空气中,发生反射。
2、另一部分光进入水中,且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师: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是否也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老师演示说明同样有一部分光返回空气中,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光进入玻璃中,且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在物理学中,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探究并知道光的折射规律,能尝试运用这一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光的折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从实验现象中归纳得出规律的能力。
2、进一步学习作图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乐于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自然现象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是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光的折射现象的主要依据,同时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用实验探究并得出光的折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光的折射现象,要用到光的折射规律,还要结合人的视觉习惯,很难理解,所以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光的折射现象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用的激光笔、肥皂水、透明水槽、光屏;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激光笔、量角器、肥皂水、透明水槽四、教学过程教学中要以激发学生思考、实验、归纳为基础,以掌握知识与学会探究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方向,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一)新课引入:创设实验情境导入新课。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教师演示如图3—37所示的实验,引出光的折射现象,再介绍光的折射的定义。
(二)新课教学:1、光的折射:由于光的折射现象的存在,造成了很多奇妙的现象,利用学生完成的预习案,请同学们展示斜插入水中的铅笔,铅笔看上去弯折了;将水倒入杯中硬币能看见。
这两个实验的完成情况,展示后请同学们交流造成铅笔看上去弯折了的原因。
学生展示后,教师引导、点评,最终得出要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必须要弄清光的折射规律。
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师演示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再介绍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教师边作图边介绍:AO是入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NN’是法线,法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即∠AON是入射角,用α表示,法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即∠BON’是折射角,用γ表示。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测试题
1. 光从空气斜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_______光线与______光线、_______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______;折射角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_______;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_________。
(填“改变”或“不改变”)]
2、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水面时,一定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C、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折射角小于反射角
3、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是50o,可判断其入射角是()
A、大于50 o
B、小于50 o
C、等于50 o
D、都有可能
4、岸边景物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现象,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偏折,这是光的现象。
能力拓展(针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及对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5、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景物,将看到()
A、变矮了的景物的实象
B、变矮了的景物的虚象
C、变高了的景物的实象
D、变高了的景物的虚象
6、以下古诗句中可以用光的折射现象来解释的是()
A、潭深疑水浅
B、池水照明月
C、一览众山小
D、万径人踪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1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⑵知道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并能用该规律分析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
◆过程与方法⑶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重点培养通过观察和分析,从现象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⑷观察生活中因光的折射而发生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⑸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⑹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乐于用学过的知识研究其中的原因。
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运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学生学了光的反射后,接触到的又一重要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普通存在,学生可能注意过一些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原因,因此学生对研究光的折射怀有较强的求知愿望。
光的折射规律不仅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同时又是理解透镜作用的基础。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通过教材图3-37所示的实验,首先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然后让学生做“活动1”中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一些奇妙(而又不能明确解释)的现象,并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欲望;“活动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最后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本节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最大区别,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光的折射规律。
传统教材比较重视科学知识,而本教材增设了两个学生活动,“活动1”激发学生产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兴趣,“活动2”让学生经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这些都给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节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是解释生活中折射现象的主要依据,另外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光的折射规律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折射现象,既涉及到光的折射规律,又与人的视觉习惯有关,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教学建议本节可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然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最后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其中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组织学生做好实验,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实验条件,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光的折射可以开门见山,直接演示教材图3-37所示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光的折射现象,总结出光的折射的定义。
也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让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在大屏幕上(或远处的墙壁上),大家看到一个光点,教师问学生:激光笔发出的光是沿怎样的路线到达银幕(或墙壁)的?——光沿直线传播。
把盛水的玻璃杯或玻璃砖在光路上挡一下,光点发出了位移,让学生猜想“为什么?”然后用教材图3-37所示的实验检验学生的猜想。
对于教材图3-37所示的实验,可以用玻璃水槽、激光笔、光屏来做,将光屏竖直插入水槽中,一半浸入水中,一半在空气中,使激光笔发出的光掠射在光屏上。
为使掠射效果明显,可用改制的激光笔作光源,改制方法参见本章“课程资源”之“1.激光笔的改制”。
还可以改用大烧瓶做此实验,如图3.4-1所示,为了显示光路,可以在水中滴入少许牛奶,在上部(空气中)放一支点燃的香,形成一些烟雾。
图3.4-1 活动1 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活动1”的主要目的是设疑激趣,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由于光的折射,在实际中会看到一些奇妙的现象,而这些现象仅凭现有的知识不能完全解释,必须进一步研究光的折射规律。
这两个实验,做起来并不复杂,可完全放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地观察、体验。
实验后让学生说说“可能的原因”,主要是引起学生思考,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
其实要准确解释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既要用到光的折射规律,又涉及到人的视觉习惯,此时学生给出圆满的解释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学生的猜想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说法,教师(或其他学生)要及时给予纠正,如:生:铅笔发生了折射。
师:“铅笔”能折射吗?生:人的“光眼(或视线)”发生折射。
师:人眼会发光吗?对于学生提出的正确猜想,教师也要步步追问,引起他们深思,如:生:来自物体的光在水面处折射,然后进入眼中。
师:那么光向哪个方向偏折?这样、还是这样(可以用两根木棍帮助说明)?为什么水中的物体看起来似乎变浅了、而不是变深?面对学生的种种推测和疑惑,教师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和过渡:看来要正确解释大家看到的这些奇妙的现象,必须弄清光折射的规律。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活动2”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即探究“三线”、“两角”的关系,重点研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及条件。
除教材图3-39(a)所示的器材外,教师和学生可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自制器材,如上文图3.4-1所示的器材和下面的器材,实验效果也比较好,可供参考。
如图3.4-2(a)所示,取一块直径约20cm的胶木板圆盘做面板,面板上沿圆周标上角度,再用透明有机玻璃与面板粘合成半圆形水槽。
光源固定在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用螺栓固定在面板背面的中心位置,要求连杆可以绕螺栓转动。
整个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
将玻璃水槽换成半圆玻璃砖粘在面板上,还可用来探究光在“空气—玻璃”界面上发生折射的规律,如图 3.4-2 (b)所示。
(a) (b)图3.4-2实验前,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观察的目的:探究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如何偏折,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4点:⑴是否也像光的反射那样,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是像图 3.4-3所示OB那样偏折?还是像OC那样偏折?(为便于描述,引入“入射角”和“折射角”)⑶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如何变化?⑷折射光路可逆吗?可将上述实验目的归纳成简图3.4-3要的文字,用多媒体投出,并让学生观看1分钟。
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则把“主动权”完全放给学生,一定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活动时间,让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发现、交流,进行开放式地探索。
活动后,全班集中交流,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适时点评、引导。
学生亲身经历了实验探究的过程,大都能发现光折射的初步规律;个别学生有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结论,可引导学生讨论,最终对光的折射规律获得正确的认识;有的学生的发现可能超出了初中物理范畴,如发现了全反射现象,教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最后总结,得到光折射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光的折射规律,可让学生作一些光路图。
如图 3.4-4所示,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图3.4-4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师要引起注意。
由于学生没有学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对人的视觉习惯并不清楚;加之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占用了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所以对于“铅笔为什么向上弯折”,建议采用教师边画图边点拔、师生双边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其中的道理弄清楚,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独立分析其他类似的现象。
如在解释“铅笔为什么向上弯折”时,首先明确:人看到铅笔,是从铅笔射出的光进到了眼睛。
再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在黑板上画出从笔端P点射出的两条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
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觉得折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P?射来的,即铅笔的P点眼睛看起来好像在P?点(此处要放慢,略作停顿,给学生留有思考理解的时间),并且P?点比P点浅。
铅笔在水中的其他各点都是如此,所以我们看起来铅笔在水中的部分好像向上折起了。
关于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现象,只作为常识性了解,让学生知道这也叫折射即可,对于具体的折射情况、光路图等,均不作要求。
4.教学评价●课堂测评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当时的心情如何?2.学了光的折射后,请以“光的传播”为题,对前几节学习的有关知识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3.如图 3.4-5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由空气射向水面,经折射后可能照亮水中的点。
(选填图中的字母)4.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图3.4-5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玻璃C.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D.和光的反射现象一样,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5.在图3.4-6中,请大致画出入射光线经水面或三棱镜折射后,进入空气的光路图。
图3.4-66.如图3.4-7所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图3.4-77.自选器材设计实验,探究: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的折射规律。
【参考答案】1.略。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光照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一般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3.H4.A 5.如图 3.4-8所示。
6.D7.以下实验方案可供参考:将玻璃砖浸没在水中,用激光笔作光源,用光屏来显示光路。
●“自我评价与作业”指导1.实验时最好用激光笔作光源,小商品市场的玩具店一般有售。
2.如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弯折了等。
3.C4.D 图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