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去创造数学;引导学生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情境创设;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0-289-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中我们更重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创造型人才,使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迈进,关键应当是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也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也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总是高高在上,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话语权,只能言听计从,师生之间根本无法建立平等的关系,更别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了。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就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虽然学生还在成长,他们身上也总有缺点,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情

感和兴趣等,这就需要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个性、情感,并且不断地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找到自信,让他们敢说、敢置疑。教师成为学生前行路上的引路人,让师生关系成为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关系,才能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打下基础。

二、重情境创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况中亲近数学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数学教学要从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能够积极的亲近数学,参与数学活动。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自觉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教学《简单的统计》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情境:要开元旦联欢会了,班委决定买些水果给大家吃,我边讲边用彩笔在黑板上随手画出一些常见的水果。问:“如果你是班委一员,准备给点什么建议呢?”同学们看到栩栩如生的水果图,一下来了精神,七嘴八舌提出建议、出谋划策,你一言我一语,课堂顿时乱作一团。我急忙对这混乱的局面加以制止,引导学生说:“该怎么办呢?”学生立刻想到了用统计的方法,统计出班上的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在大家的讨论交流中,确定了统计的方法,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统计的意义。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富有挑战的具体情境学习,不经意间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思维被激活,学习就主动,自觉用数学的眼光去看

待生活,拉近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三、重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的确,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维和想象最为活跃,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无论是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上,均得到发展,特别是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与轻松。例如: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我把小正方体分发到每位学生的手中,先示范用三个小正方体拼摆物体,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出观察物体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我把探究权及时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开始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后用四个、五个小正方体摆,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指一指——说一说——画一画”从而形成鲜明、牢固、正确的表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深刻,空间观察形成过程清晰,能很有效地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把抽象的知识学习设计成动手操作的具体活动,有趣易理解,获得的数学体验更是无比的深刻。

四、重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在思考研究中创造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儿童更是这样,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自主探究的欲望十分强烈,我们经常看见孩子对自己的玩具车为什么会自动行走感兴趣时,他们不惜破坏自己心爱的玩具。那不是破坏,那是研究和探索,那是求知的欲

望与胆略。学习数学也是这样,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得到的,教师要创造研究的气氛,引导学生积极的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研讨等活动,自主的发现数学,去创造数学。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我与学生一起做练习,结果比学生后开始的我却早早完成,学生很羡慕,我却卖关子,不说诀窍,让学生自主探索,或合作发现,几组题完成后,学生终于发现了其中的规律。那个高兴劲简直就像发现了新大陆。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发明,就是创造。学生自己发明的、自己创造的,就理解得更透彻,运用的更加熟练。

五、重实践运用,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实践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也就是说,学习数学应该满足学生未来生活的需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去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从而增强学习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想身边的事物,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