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支出

合集下载

财政学之医疗卫生支出

财政学之医疗卫生支出
公平性下降和宏观效益不高的根源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品性质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二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三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目标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四疾病风险与个人经济能力之间的矛盾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是一个早已被理论和各国实践充分证明了的问题
财政学
公共医疗卫生支出
一、基本概念
• 定义:财政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方面的支出。 • 主要内容:医疗卫生管理事务、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 、医疗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农村 卫生、中医药、其他医疗卫生支出等10款。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历程
• 第一阶段:1980年代 给政策不给钱:卫生部等三部委出台 《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 第二阶段:1990年代 大争论: 围绕“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 里”、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两种思路开始针锋相 对。 • 第三阶段:2000年 产权改革的号角:改革指导意见确定了 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在江苏的宿迁掀开了一个在以 后被冠以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卖医院…… • 第四阶段:2005年 医改突然变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刘新明称“市场化非医改方向”
结束语
• 医改之路任重而道远,老百姓对医改的需求也一直没变过 ,“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医生对于医改的要求也 没有变过,让医生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我们不希望看 到饱受疾病折磨的人们因为没钱而不能接受治疗,更不希 望看到医生见钱就治病的冷漠无情。人命关天,命无贵贱 ,每一个生命都不容许忽视和践踏。我们期待着人人享有 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倾听医生的声音
接上
接上
倾听患者的声音
接上
如何改善我国医疗卫生状况

关于医疗卫生支出的总结

关于医疗卫生支出的总结

关于医疗卫生支出的总结医疗卫生支出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个人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支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从各个角度对医疗卫生支出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总结。

首先,医疗卫生支出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人们在面临疾病和健康问题时,需要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医疗卫生支出可以用于支付医生费用、购买药物和进行重要的医疗检查。

良好的医疗卫生支出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

其次,医疗卫生支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们的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医疗卫生支出自然会增加。

其次是疾病负担的增加。

慢性病、传染病和心理健康问题等疾病所带来的医疗卫生支出也在不断增长。

再次,技术进步也是医疗卫生支出增加的原因。

医疗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医疗保健的质量和效果,但同时也增加了医疗卫生支出。

第三,医疗卫生支出对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医疗卫生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医疗保健行业需要大量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工作者,从而为就业市场提供了很多机会。

此外,医疗卫生支出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研发。

大量的投资用于医疗科学和研究,从而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

然而,医疗卫生支出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医疗成本的增加。

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的研制对医疗卫生支出构成了挑战。

高昂的医疗成本可能使患者无法负担所需的医疗服务。

其次是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布。

一些地区缺乏足够的医疗卫生设施和医务人员,导致患者无法及时得到适当的医疗保健。

最后,政府在医疗卫生支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医疗卫生保健的可负担性,加强医疗服务的公平分配,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政府还应加强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待遇。

综上所述,医疗卫生支出在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着重要影响。

人们应关注医疗卫生支出的合理性和可负担性,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医疗卫生保健的投资和管理,从而实现人民的健康福祉。

医疗卫生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卫生支出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医疗卫生支出是指个人或者社会在医疗保健方面所付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设备费用等。

首先,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主要是受到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占比逐渐增加。

而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这些疾病需要长期的医疗治疗和药物维持,因此医疗费用也相应增加。

其次,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也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关。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让更多的疾病得以及时诊断和治疗,但同时也使得医疗费用大幅增加。

例如,高科技医疗设备的运用和昂贵的药物价格都是导致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此外,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还与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有关。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保健制度不尽相同,但大多都存在着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医疗费用的不公平现象。

一些国家实行全民医保制度,但医疗支出却不断增长,这也成为了政府和社会的一大难题。

为了应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一方面需要加强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医疗费用的过高膨胀。

例如,推动医疗服务价格的透明化,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评估,优化医疗资源的分布,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人们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减少医疗卫生支出的需求。

在国际上,各国也都在积极探索医疗卫生支出的解决方案。

一些国家通过加大医疗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投入,提高医疗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另一些国家则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医疗模式,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医疗卫生支出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加强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医疗服务的质量,以及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卫生支出的增长速度,实现医疗保健的可持续发展。

卫生支出结构名词解释

卫生支出结构名词解释

卫生支出结构名词解释
卫生支出结构是指用于卫生领域的支出在不同方面或项目上的分配情况。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支出:
1. 医疗服务支出:指用于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支出,如医院、诊所、药店等的运营费用、人员工资等。

2. 药品与医疗器械支出:指用于购买药品、医疗器械、设备等的支出,以及相关的研发、生产、监管等费用。

3. 公共卫生支出:指用于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疫苗接种、流行病监测等公共卫生服务的支出。

4. 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支出:指用于医疗保险系统的运行和医疗救助的支出,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的保费和报销费用以及医疗救助资金等。

5. 行政支出:指用于卫生部门和卫生机构的行政管理费用,如人员工资、办公设备、培训费用等。

卫生支出结构的合理安排对于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各项支出的合理分配可以促进卫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医疗卫生项目支出绩效申报表

医疗卫生项目支出绩效申报表

医疗卫生项目支出绩效申报表一、项目背景及目的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为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各级医疗机构都在加大投入力度,开展了一系列医疗卫生项目。

本申报表旨在总结和评价我单位所实施的医疗卫生项目的支出绩效,为今后的项目决策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项目内容及实施情况1.项目内容:根据我单位2024年年度计划,我单位共实施了三个医疗卫生项目,包括: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的人员培训项目、改进医院设施的改造项目以及社区卫生管理的推广项目。

2.实施情况:(1)人员培训项目:通过培训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共投入人力资源300人次,资金100万元。

通过评估调查,发现患者满意度提高了30%,医院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2)设施改造项目:投入资金500万元,对医院所处科室进行了设施的升级改造,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医疗需求。

在完成项目后,医院的科室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工作和就诊体验。

(3)社区卫生管理推广项目:通过加强社区卫生工作力量的培养和配备,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水平。

共投入人力资源150人次,资金200万元。

通过监测评估,发现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意识提高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得到了加强。

三、项目成效及影响1.项目成效:(1)人员培训项目:提高了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效解决了患者就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设施改造项目:提升了医院科室环境,改善了医疗服务的舒适度和质量,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3)社区卫生管理推广项目: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水平,减少了常见疾病的发生和就医率。

2.项目影响:(1)人员培训项目:提高了医院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增强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选择意愿。

(2)设施改造项目:提高了医院的硬件设施,营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和氛围。

(3)社区卫生管理推广项目:缓解了医院就诊压力,提高了社区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四、项目评估及改进建议基于项目实施情况和成效,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评估1.进一步加大人员培训项目的投入力度,提高培训覆盖面和培训效果。

医疗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医疗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医疗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医疗卫生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加重,医疗卫生支出的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经济增长也是各国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

那么,这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一、医疗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医疗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经济增长可以为医疗卫生支出提供更多的资源。

例如,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从而使人们更加愿意去购买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经济增长还可以为医疗卫生研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支出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医疗卫生服务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直接或间接提供着大量的就业机会。

通过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可以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此外,医疗卫生的改善也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进而提高人民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不同国家的医疗卫生支出情况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支出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发达国家中,人均医疗卫生支出通常较高,医疗卫生水平也相对较高。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医疗卫生水平普遍较低,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也相对较低。

同时,医疗卫生支出也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医疗卫生系统存在短缺和低效的问题,很多人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而在发达国家中,虽然医疗卫生水平较高,但也存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的问题,导致一些地区的医疗资源短缺。

三、提高医疗卫生支出的途径为了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和经济增长水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需要适当提高医疗卫生支出的比例,增加医疗卫生系统的投入。

同时,还需要增加医疗卫生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推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其次,需要加强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使得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更加均衡,避免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的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建设一些医疗卫生机构来增加地方的医疗卫生资源,以满足当地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概述 •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分类
• 医疗卫生财政支未出政找策与到措b施djson
•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果评估 •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挑战与对策 • 国际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比较与借鉴
01 医疗卫பைடு நூலகம்财政支出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了满足 社会公共卫生需求和提供医疗服务, 通过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支出。
公共卫生服务支
疾病预防控制
包括疫苗接种、传染病监测与防控等 。
健康教育促进
涵盖健康知识普及、健康行为干预等 。
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
涉及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计划生 育服务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引起的公 共卫生问题,进行紧急救援和处置。
医疗保障支
医疗保险补助
对参加医疗保险的个人和单位给 予一定的财政补助,降低医疗费
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医 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医疗卫 生财政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也逐渐增加。
支出规模及结构
支出规模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规模通常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状况、卫生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呈现逐年增 长的趋势。
支出结构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医疗保障支出、医疗卫生机构支出等。其中,公共卫生服务支出 主要用于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等;医疗保障支出主要用于医疗保险补贴、医疗救助等;医疗卫生机构支出主 要用于医院、诊所等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和发展。
01
全球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规模巨大,且持续增长,反 映各国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
02

的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支出问题

的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支出问题

02
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支出现状
支出规模与结构
规模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支出总额和占GDP的比重均 有所上升。
结构
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支出结构主要包括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药品费用等方面。其 中,医疗保障支出占据较大比重,而药品费用在医疗支出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负担重
04
改善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支出的对 策与建议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01
02
03பைடு நூலகம்
增加基层医疗资源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 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得城 乡居民可以更方便地获得 医疗服务。
合理分布医疗资源
根据人口分布和需求,合 理配置医疗资源,避免资 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的大 医院。
加强医疗人才培养
增加医学教育和培训的投 入,提高医疗人才的数量 和质量。
03
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支出问题分析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城市医疗资源过剩
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数量过多,导致医疗资 源浪费。
农村医疗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和专业医生,难以满 足当地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
部分地区的医疗机构过于集中,导致其他地区居民难以获得及时和 有效的医疗服务。
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实施医药价格改革
通过医药价格改革,逐步 实现药品和服务的合理定 价,避免价格虚高和乱收 费现象。
推行医保制度
通过医保制度,减轻城乡 居民的医疗负担,防止因 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
加强监管
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 监管,防止过度医疗和滥 用药物等问题。
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医疗卫生支出 (修订)

医疗卫生支出 (修订)

医疗卫生支出
总结
总之,医疗卫生支出是保障人民 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支出面临 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需要采 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未来,我 们应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推动 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同时 ,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我 国医疗卫生水平
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现状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支出总额持续增长,但仍然存在 一些问题。一方面,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占比较低,个人 负担较重。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医疗卫生 支出存在较大差异,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较为突出。此外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卫生支出水平还有一定差 距
医疗卫生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的挑战和问题
医疗卫生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的重要性
医疗卫生支出是社会福利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健康、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医疗卫生支出可以降 低疾病负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减少因病致贫的现象。另一方 面,医疗卫生支出也是经济发展 的重要支撑,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机会
医疗卫生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 智能化医疗将得到更广泛应用,提高诊疗效率和精度;二是医保报销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减轻患者负担;三是分级诊疗制度将得到更深入推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四是医疗卫生 行业将进一步开放,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 国际先进经验;二是加强基础医学研究,推动医学科技创新;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和引 进,提高医疗卫生人才素质;四是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监管力度,保障患者权益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支出面临着一系列的挑 战和问题。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慢 性病的增多,医疗卫生支出压力逐渐增大。 其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质量不 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医疗费用不 合理上涨、医保报销目录限制等

财政部 11类民生支出科目

财政部 11类民生支出科目

财政部 11类民生支出科目财政部的11类民生支出科目包括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住房保障和城乡社区支出、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环保支出、科技与创新支出、农林水利支出、交通运输支出、社会事务支出以及公共安全支出。

下面将对这些科目逐一进行阐述。

首先是教育支出。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财政部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教育领域,用于提升教育质量、改善教育设施、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

这些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教育经费、学校建设、教师培训、教科书教材等。

其次是医疗卫生支出。

保障人民的健康是财政部的重要任务之一。

医疗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医疗设施的建设、医疗服务的提供、医药费用的补贴等方面。

财政部通过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第三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财政部通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就业权益。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

第四是住房保障和城乡社区支出。

财政部通过住房保障和城乡社区支出来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和提高城乡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住房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

第五是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

文化体育和传媒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部通过支出来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体育事业的提升、传媒产业的发展等。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文化场馆建设、体育赛事举办、传媒产业发展等方面。

第六是环保支出。

环保是财政部的一项重要职责。

财政部通过环保支出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等方面。

第七是科技与创新支出。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财政部通过科技与创新支出来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

第八是农林水利支出。

农林水利是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财政部通过农林水利支出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农民收入等方面。

医疗卫生支出报告范文

医疗卫生支出报告范文

医疗卫生支出报告范文医疗卫生支出报告近年来,医疗卫生支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一直在逐年递增,且增速较快。

本文将从总量、结构和现状等方面对医疗卫生支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我国医疗卫生支出总量不断攀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从2010年的1.08万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3.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左右。

医疗卫生支出的上升主要是受到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前,医疗卫生领域的各种新技术、新医药的引入,使得医疗卫生支出的增长速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快。

其次,医疗卫生支出结构亟待调整。

从支出结构来看,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主要集中在医疗服务上,占整体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超过70%,但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支出的比重相对较低。

这就导致了医疗服务的过度投入,而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力量的薄弱。

因此,应该加大对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的投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再次,医疗卫生支出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匮乏。

其次,医疗费用过高。

医疗费用的高企严重影响到了一部分人民的正常医疗需求。

另外,医疗服务质量不高,患者就医体验差,医患关系紧张。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因此,应该加强对偏远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控制医疗费用过高的现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加强医患沟通。

综上所述,医疗卫生支出在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只有通过适当的调整和改革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我们应该加大对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的投入,优化医疗卫生支出结构,加强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针对当前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支出名词解释

医疗卫生支出名词解释

医疗卫生支出名词解释
医疗卫生支出是指国家、地区或个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花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机构的运营费用、医疗设备的购置费用、药品、诊疗费用以及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等。

1. 医疗保健机构的运营费用:包括医院、诊所、护理机构等医疗机构的日常运营费用,如人员工资、水电费、设备维护费等。

2. 医疗设备的购置费用:指购买和更新医疗设备所需的费用,如手术器械、医疗仪器等。

3. 药品费用:指购买和使用药品所产生的费用,包括西药、中药、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费用。

4. 诊疗费用:指就医过程中的诊断和治疗费用,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手术费、治疗费等。

5. 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指个人自行支付的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住院费、药费等。

医疗卫生支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经济指标,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医疗保健状况和经济能力。

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往往意味着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医疗技术的提升和医疗资源的扩大。

然而,过高的医疗卫生支出也可能带来负担过重、资源浪费和医疗服务不均等问题,因此,合理控制医疗卫生支出非常重要。

为了降低医疗卫生支出,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推行药品价格和医疗费用的市场化调节、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和管理等。

此外,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也是降低医疗卫生支出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医疗卫生支出是指在医疗保健方面的花费,包括医疗保健机构的运营费用、医疗设备的购置费用、药品、诊疗费用以及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

合理控制医疗卫生支出对于提高医疗保健水平、保障公众健康、提高社会福利至关重要。

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分析研究

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分析研究

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分析研究摘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乎到国家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国家财政支出对医疗卫生事业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新医改》指出各级政府引导医疗卫生供给,加大财政对医疗的投入,降低居民医疗重担,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起到主导作用。

本文从公共财政视角分析财政医疗支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加严峻,必然导致财政医疗支出增加,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差异明显,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最后也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财政治理优化;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主要职能是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和维护经济稳定发展,优化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和制度安排不仅能够走出“财政困境”,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2019年末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危害到了人民生命安全,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同时也是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一次考验。

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家治理来说既是危机也是“大考”,从实际情况出发此次疫情防控既展现人民的力量,又考出了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短板。

尤其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不足和该领域的治理体系不够完善。

国家经济发展为政府扩大医疗卫生支出规模提供经济基础,而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也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通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

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供给体系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一方面是总量供给上不足,另一方面是结构布局不平衡[1]。

究其原因是政府层面的问题,更多的体现在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方面,因此下文主要是从规模、结构、责任出发分析给出建议。

一、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现状(一)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规模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在财政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视有目共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普及,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现象得到极大改善,大病重病救治基本能够得到一半报销,这扭转了看病难的局面,给农村地区人民看病提供很大便利。

我国的医疗卫生支出

我国的医疗卫生支出
二纵向对比二纵向对比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现金卫生支出人均卫生费用元年份卫生总费用亿元绝对数亿元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绝对数亿元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绝对数亿元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合计城市农村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2000458663709518715469291171939255512127051758979536188813742146546229412001502593800612815929661211432410362301388359966723937983841224477458339520025790039085115690941539384265868334213657722264507509987072593348116852003658411116941696421788496271638736786665587196509498811089127467484756820047590289129358170425722253552931845407135453638995839212619330161474754120058659911552531793258641298745209852216623112636315834682006984334117788561807167321092232620244853563493080974883911248336189455200711573972581584223051389371833642035098665440528787595961516293581143520081453543593941247254450655973485007587586240424491094517186176455194632009175419481632756154535165712375131432176635619951520101998039573249286971966136027051293529149006231548666349820112426878737895304842455347846528349180122269518716515数据来源

医疗卫生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财政学
医疗卫生支出 组员: 郗敏 冯钊 仝雪瑶 李锋 曹小红 李瑞芝 胡成 孙蕾
经常性支出
一、基本概念
定义: 财政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方面的 支出。
主要内容: 医疗卫生管理事务、医疗服务、社区卫 生服务、医疗 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卫 生监督、妇幼保健、农村卫生、中医药、 其他医疗卫生支出等10款 .
经常性支出
经常性支出
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 目标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医疗保障制度和不同形式的社 会医疗保险体系。 二。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和个人积极参与的基本模式。
三。 建立三重保障制度。基本卫生医疗保障制度,社会医疗保险 制度,商业医疗保险。
四。 进行卫生医疗和药品公共定价药品购销制度和卫生医疗机构财 务管理制度的改革, 五。卫生医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经常性支出
城乡、区域和不同阶层之间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差距扩大。 医疗和医药费用上涨,居民个人负担加重,看病难、看病贵、医患 关系紧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 经常性支出


二. 医疗卫生支出
(四)卫生支出
2、我国近几年财政支出中卫生支出规模
我国挂号拥挤,病床紧张的现象普遍:
这样的忙碌可能造成服务质量的下 降。现在医生每天要接诊70— 80名病 人,没有太多精力询问病人太多情况。 而病房里的护士也是根据床位安排的, 一旦加床过多,很多情况下无法悉心照 顾到病人
(3)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是政府行为的第三个理 论基础。
经常性支出
二. 医疗卫生支出
(四)卫生支出
2、我国近几年财政支出中卫生支出规模
国家财政中医疗卫生支出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财政支出中的医疗卫生支出

财政支出中的医疗卫生支出




2014年6月13日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座谈会13日在 福建省三明市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说,全面 启动实施第二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试点,为实现2015年 形成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路子的目标打好基础。 2010年国家确定了17个国家试点城市,各省选择了37个 省级试点城市作为改革试点。第二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 改革试点启动后,国家共确定34个城市进行公立医院综 合改革试点。 今年参与改革试点的公立医院都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由此减少的收入,将通过理顺医药价格、增加政府投入、 医院挖潜节约等途径予以补偿,确保公立医院良性发展、 基本医保持续运行、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不增加。
财政支出中的医疗卫 生支出
16级财务管理专升本
医疗卫生的定义

政府卫生支出是指各级政府用于卫生事业的财政拨款, 它包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公费医疗经费。国家财政医疗 支出201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210类“医疗卫生”要求,其具体包括医疗卫生管理事务 支出、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公共卫生、医 疗保障、中医药、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等七个方面的支出。
5.89%
5.75%
5.91%
从图表中可看出 :1. 07-13年医疗卫生支出的绝对额呈现出逐年增长 趋势。2. 09年以后增长较快 ,增长的绝对额较多。

从上图中可看出:1.07-13年医疗支出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2.08-09年 间增长幅度最大 ,占比增长接近1%。3. 09年医疗卫生支出比重首次超 过了5%。
2000年:产权改革的号角——政府主导 还是市场主导 医 院的私有化 2005年:医改风云突变——“市场化非医改方向 2007年:医改进入最后冲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框架,缓解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基本医疗卫生 服务差距扩大的趋势,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的突出问题; 最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财政支出中的医疗卫生支出

财政支出中的医疗卫生支出
8.90
11.63
2012
17.91
5.26
10.07
9.31
11.75
分析
中国的医疗卫生支出占比和人均医疗支出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也明显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南非等
欧洲及美国医疗制度的借鉴
美国模式:市场主导,政府辅助。商业医疗保险加针对特殊群体及疾病的联邦及地方医疗补助计划。由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共同负担。 欧洲模式:政府主导,“福利国家”医保体系,政府出资建立一套覆盖全体国民的医保体系,并承担大部分(甚至全部)医疗费用,为国民提供“摇篮到坟墓”的健康保障。
2010
2011
2012
2013
国家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亿元
1989.96
2757.04
3994.19
4804.18
6429.51
7245.11
8279.90
比重 (医疗支出占当年总支出的比重 亿元)
4.00%
4.40%
5.23%
5.35%
5.89%
5.75%
5.91%
中国医疗卫生支出的变化趋势
从图表中可看出 :1. 07-13年医疗卫生支出的绝对额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2. 09年以后增长较快 ,增长的绝对额较多。
财政支出中的医疗卫生支出
目录
01
02
03
04
医疗卫生的定义
按照《201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10类“医疗卫生”要求,其具体包括医疗卫生管理事务支出、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中医药、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等七个方面的支出。
年份
200710.95
2007
16.08

医疗卫生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1.我们组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医疗卫生支出,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医疗卫生支出的定义。

ppt2. 这里的卫生事业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

它按其支出所获得的利益能否私人化可以分为:①医疗服务(利益主要由个人获得)②公共卫生服务(利益社会化,很难区分受益人,具有较强的公共属性,比如防疫、传染病的防治等)3.ppt 医疗卫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公共事业活动。

那么政府为什么要介入医疗卫生事业、发生这项财政支出呢?为什么不能由市场独立完成呢?ppt4.医疗卫生产品的混合性:公民个人享用医疗卫生产品可以免除疾病之苦,这是个人受益部分,这部分产品如果价格合适,可以由消费者自己直接从市场购买。

但对于某些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治愈效果不仅个人获得收益,还可以使整个社会免于受传染的机会收益。

这部分收益使得政府在这方面进行干预显得很有必要。

医疗卫生产品特殊性:如果个人接受医疗服务的价格合适,个人可以自己在市场上购买。

如果某些重大疾病的治疗价格超过个人具有的支付能力,作为个人生存期间的政府应该通过某种制度来保证它的公民有足够的能力来接受治疗。

另一方面,针对传染性的防疫和治疗,往往需要耗费巨大资金进行科研投入,这些是市场和个人不可能提供的,政府也应该担负起责任,保证这些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品的有效供给,确保社会健康发展。

疾病的缺陷:因为疾病的风险性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无法有效解决疾病风险问题。

私人市场上的商业保险在针对疾病保险时出现了“逆向选择”,而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带有社会保险质,让疾病的社会风险在更大的范围由政府承担为每一个医疗卫生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后盾。

医疗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不但给个人带来一个健康体魄,而且还可以提高个人的经济生产率,提高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它具有国民收入的溢出效应。

从市场失灵的角度来说就是以下三个方面原因:①医疗卫生市场的信息不对称;②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产品,有一些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很强的外部性;③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支出用途的不同,行政支出可分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 社会保障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等。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2.行政管理支出的特点
行政管理支 出的特点
行政管理支出属于公共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具有稳定性 行政管理支出的效率难以考核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5.国行政管理支出的控制
结论:政府机构臃肿、人员规模较大、消耗性支出庞大
建议:建立廉洁、高效的瘦身政府,这需要每个公务 员的共同奋斗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三)国防支出
1.国防的含义及我国的国防政策 2.我国国防支出的规模和构成 3. 国防支出影响因素 4.国防支出的经济发展效应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3.我国行政支出的规模 (2)行政管理支出的相对大小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相对大小变化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4.影响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因素
外在因素 财政收支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物价指数水平
内在因素 政府机构膨胀 财政秩序紊乱 预算编制不合理
只管支出不管绩效
(2)从长远看,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不断提高劳动 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素质,它们对物质财富生产的贡献将越来 越大
二.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二)教育支出
1.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2.我国教育经费的规模、结构和效率
二.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二)教育支出
1.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 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 。
②尽管国防所需的人力资源的提供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的 是义务兵役制,但在各国的国防制度中,对于一些专业 性很强的职业军人却往往采用职业雇佣的方法,即政府 在劳动力市场上来购买这一部分军人的服务。
◇国防提供的方式
①由政府组织公共生产并进行公共提供 ②有私人组织生产并和政府采购制度相结合来进行公 共提供
义务教育以外的教育,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属于混合物品。
二.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二)教育支出
1.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教育具有强烈的正外溢性。具体表现:

教育是高素质劳动力的来源。

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

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教育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

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完全。
尽管教育也有一定的负外溢性,如提高犯罪技能等。但总体说来, 教育的正外溢性大大高于负外溢性,这是近现代国家大体上都必须大力 介入教育,直接为教育提供大量经费的根本原因所在。
1.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构成 2. 行政管理支出的特点 3.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 4. 影响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因素 5. 行政管理费的控制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1.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构成
按支出部门的不同,行政支出可分为:行政经费、公检法支出、外 交支出(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外交)等
训练维持费 装备费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三)国防支出
2.我国国防支出的规模和构成
1、通过预算调节国防支出的总量,与发达国家相 比,我国的国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优化国防支出的结构 (1)减少人员费用,增加采购费用。 (2)增加科研费用,减少维持费。 (3)调整国防费在陆、海、空之间的比例。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三)国防支出
3.国防支出影响因素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影响及途径?) 经济使用效率 兵员制度 ………….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三)国防支出
4.国防支出的经济发展效应
总投资效应
总需求效应
正外部效应
国防支出的经 济发展效应
总体排挤效应
开放经济效应
预算排挤效应
5、国防提供的方式

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
④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⑤ 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三)国防支出
2.我国国防支出的规模和构成 (2)我国国防的构成
人员生活费
我国国防的 构成
二.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一)教育、科技支出和医疗卫生的属性 (二)教育支出 (三)科学研究费支出 (四)医疗卫生支出
二.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一)教育、科技支出和医疗卫生的属性
(1)将教育、医疗卫生和科学技术支出归入非生产性范畴,用于 这些事业的支出不能对当年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做作出直接的贡献。
◇国防公共提供过程中市场与私人
的介入 ①尽管在许多国家中国防科研及
军事装备的制造是由政府机构或 公共企业部门来完成的,但在另 外的许多国家中,国防科研工作 和军事装备的生产是由私人企业 完成,然后再通过政府购买制度 形成国防战斗力,由政府提供给 全民。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雷神公司 例如,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 美国雷神公司。两者都为军火制 造商,但前者为中国中央直接管 理的国有企业,后者为美国私人 公司。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三)国防支出
1.国防的含义及我国的国防政策
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 ,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 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 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 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三)国防支出
1.国防的含义及我国的国防政策
防御性国防战略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与国防支出的属性 (二)行政管理支出 (三)国防支出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与国防支出的属性
①行政活动和国防活动是非生产性劳动
②国防和行政活动是国家必不可少的 ③行政和国防支出是全社会消费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3.我国行政支出的规模 (1) 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规模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
3.我国行政支出的规模
(2)行政管理支出的相对大小
行政管理支出的相对大小是指其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在 一国的经济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政府行政管理支出过多必然 会导致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过重,从而使微观资源配置发生扭 曲。所以行政管理增长速度应小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这 样才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