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军民融合
如何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实力
![如何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实力](https://img.taocdn.com/s3/m/6caab5b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f.png)
如何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实力军民融合,是指军队与民用领域的科技、产业和资源相互渗透、互利共赢的一种发展模式。
军民融合发展是加强国防科技实力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国家安全能力、增强军队战斗力,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为了更好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实力,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制定有利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政府应加大对军民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政策方面可以出台减税政策、优惠土地政策等,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军民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在军民间的转化。
法律方面可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技术转让和合作的法律框架,鼓励创新创业。
只有政策和法规的支持,才能够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促进军民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推动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军民双方的科技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开放。
一方面,军方应主动向民用领域开放军队的科研资源和技术成果,鼓励军队科研人员与民间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推动军队科技成果转化为民用产品;另一方面,民用领域也应开放科研资源,为军队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
通过资源的共享与开放,可以实现军民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目标。
三、加强军民融合创新能力建设军民融合发展依赖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一方面,要鼓励军队科研机构加大对军事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提高军事科技创新水平;另一方面,要促进民用领域的科技创新,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提高民用科技的发展水平。
通过加强军民融合创新能力建设,可以不断推动国防科技实力的提高。
四、建立完善的军民融合机制和平台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制和平台,为军民融合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一方面,要建立军地合作的机制,加强军民融合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另一方面,要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平台,为科研机构、企业和个人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场所。
只有建立完善的军民融合机制和平台,才能够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实力。
军民融合发展方案
![军民融合发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38566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b.png)
军民融合发展方案1. 背景和目的军民融合发展是指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军民融合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战略。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军民融合发展方案,以促进军民资源共享、优化军事科技创新和提升国防实力。
2. 方案内容2.1 军民资源共享军民资源共享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了实现军民资源共享的目标,需推行以下措施:•建立军民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信息和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鼓励军民双方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职业培训等领域进行合作。
•制定政策和法规,明确军民资源共享的具体措施。
2.2 军事科技创新军事科技创新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推动军事科技创新,需实施以下举措:•加强军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军事科研院所与民用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促进军民科技人员的交流与培训,搭建军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提高科研经费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2.3 国防实力提升军民融合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国防实力。
为实现国防实力的提升,需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军事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军民产业的融合发展。
•提高国防建设和军事现代化的资金投入,优化军事资源配置。
3. 方案效益军民融合发展方案的实施将带来以下收益:•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增强国家安全和国防实力。
•推动军民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促进军民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
•加强军事装备的研制和生产能力,提高军队现代化水平。
4. 实施步骤为了有效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方案,可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制定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明确政府的支持和保障。
•建立专门的军民融合发展机构,负责方案的实施和推进。
•研发并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军民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军民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军民双方的共赢发展。
•加大对军事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军队自主创新能力。
关于军民融合“三个体系”建设
![关于军民融合“三个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8e3529ddbcd126fff6050bbc.png)
关于军民融合“三个体系”建设作者: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7年第4期在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军民融合“三个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组织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工作运行体系逐步建立,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保证了军民融合的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抓住了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顶层设计这个“牛鼻子”,为根本解决制约军民深度融合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军民融合“三个体系”建设的进展在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军民融合“三个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组织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工作运行体系逐步建立,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保证了军民融合的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 一) 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健全近年来,军地各部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我国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建立并完善了相关组织协调机构和军地协调机制,相关制度稳步出台。
——建立并不断完善组织领导机构。
近年来,军地双方根据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组织协调机构和军地协调机制。
一是加快建立国家层面的组织领导协调机构。
党中央作出的加紧推进国家和地方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军民融合组织领导体系的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目前有关方案论证正抓紧进行。
二是建立并不断完善国家机关、军队有关部门层面及重要领域的组织领导协调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军委战略规划办军民融合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普通高等学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等机构的设立,初步解决了重要领域军民融合组织领导落地的关键问题。
国防与军工行业年发展规划推进军民融合提升国防科技实力
![国防与军工行业年发展规划推进军民融合提升国防科技实力](https://img.taocdn.com/s3/m/5decec1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e.png)
国防与军工行业年发展规划推进军民融合提升国防科技实力国防与军工行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军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战略和技术实力,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推进军民融合成为了提升国防科技实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国防与军工行业年发展规划中军民融合的推进以及对国防科技实力的提升。
一、军民融合在国防与军工行业年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军民融合是指军队和国民经济的融合发展,旨在将军事科技与民用科技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在国防与军工行业年发展规划中,军民融合被赋予了重要地位。
首先,军民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军工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水平,推动科技创新。
其次,通过军民融合,可以将军工行业与其他行业进行深度合作,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在国防与军工行业年发展规划中,军民融合被明确为推动国防科技实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二、军民融合对国防科技实力的提升1. 促进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将军事科技和民用科技进行有机结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通过合作研发、技术转移等方式,将民用领域的新技术应用于国防领域,可以加快军事科技的创新进程。
流行的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都可以在军事领域找到广泛的应用。
因此,军民融合能够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提升国防科技实力。
2. 提高军事装备水平在军民融合中,民用技术可以为军事装备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支持。
民用领域的先进技术,如材料科学、电子技术等,可以为军事装备的性能提升和功能扩展提供基础。
同时,军事装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反馈和需求也能促进民用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升级。
因此,通过军民融合,可以提高国防装备的水平,增强国家军事实力。
3. 优化资源配置军民融合能够促进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
通过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共用测试设施等方式,实现军工科研设施的共享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通过与民企合作,将军工技术转化为产业链的先进制造技术,提高国防工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实力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实力](https://img.taocdn.com/s3/m/a2a366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b.png)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实力军民融合发展作为现代军事力量建设的战略要求,对提高国防科技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加强军事装备的研制与应用,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还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加速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本文将从军民融合的概念、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加强军民融合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军民融合的概念军民融合是指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之间的深度融合,旨在最大程度地发挥军队和国民经济的协同效应。
军民融合不仅包括军事装备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还包括军队人才培养、科技资源共享、军民产业融合等多个方面。
通过军民融合,可以实现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的双重提升。
二、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1. 强大的科技支撑:随着科技的进步,战争形态和技术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军事力量的构成和战争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可以借助民用科技的成果,提升军事装备的科技含量和作战能力,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
2. 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而经济发展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扩大军事装备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3. 优化资源配置:军民融合不仅可以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还可以优化军事力量与社会资源的整合。
通过共享研发和生产资源,可以有效降低军事装备的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加强军民融合的措施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军民融合需要有明确的政策法规作为指导,为军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体系,提供税收优惠和创新引导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2. 加强军民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军民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军队和民用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
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提高军方与民用技术人员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水平。
同时,鼓励企业与军队开展技术合作,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国家军民融合实施方案
![国家军民融合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8fce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b.png)
国家军民融合实施方案国家军民融合是指军队与民间力量在国防建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军民融合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对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推进国家军民融合,制定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加强政策支持。
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支持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包括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等。
政策支持是军民融合的重要保障,能够为融合双方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加强军民融合平台建设。
建立军民融合的平台,包括军民融合产业园区、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等。
这些平台将有利于军民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促进双方的深度合作。
三、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国家应大力支持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加大军民融合领域的投入,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
四、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军民融合领域的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懂军队、懂市场、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军民融合的核心,只有有了人才的支持,军民融合才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
五、推动军民融合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发展。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军民融合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将有利于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防科技实力。
国家应大力支持军民融合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发展,为军队和民间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六、加强军民融合的宣传推广。
加强对军民融合理念的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公众对军民融合的认知和理解。
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军民融合的重要性,才能够为军民融合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七、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军民融合监督机制,加强对军民融合的监督和管理。
只有有了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够保证军民融合的顺利推进和健康发展。
国家军民融合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推动国家军民融合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军民融合的政策体系,加强军民融合的平台建设,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军民融合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发展,加强军民融合的宣传推广,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才能够真正推动国家军民融合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军民融合发展意见
![军民融合发展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d8cf70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1.png)
军民融合发展意见
军民融合发展是指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以下是一些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意见:
1.加强顶层设计:政府应制定全面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加强军民融合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
2.促进产业融合:鼓励军民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创新,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培育具有军民两用特色的产业集群,提高军民融合产业的竞争力。
3.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发,促进军民科技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
4.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军民融合发展,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为军民融合项目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
5.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军民融合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开设相关专业,培养具备军民两用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6.推进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选择一些地区建设军民融合示范区,探索可行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国范围内的军民融合发展。
7.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军民融合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8.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建立军民融合发展的评估和
监督机制,定期评估军民融合发展的成效和问题,及时调整政策措施,确保军民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军民融合发展意见应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以适应各自的发展需求和战略目标。
进一步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
![进一步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f8801779563c1ec5da7165.png)
现状和问题
军民融合发展一般经过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两
62 Ⅰ2017/08
GUOSHILUNCONG| 国是论丛 |
军工企业给当地财政的贡献较少,因此部分军工企 业集团难以有效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2.民企参军的各种壁垒依旧存在 相对其他一些领域而言,军工领域由于自身的 特点属性,显得相对封闭,军工企业的竞争性采购 比例较低,其上下游的一些相关性采购往往不是选 择最物美价廉的,而是选择相关关系人的。另外, 由于多数军工企业缺少必要的需求信息通报、发布 机制(一些军工产业往往会有完整的上、下游配套 产业链,一般不对外发布需求信息),大多数民营 企业对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和能力了解较少,对配套 需求知之更少,导致一些地方民营企业虽然具有某 些领先技术优势,但是由于渠道不畅、信息不通, 往往“参军无门”,影响了军民产业融合的效率。 因此,军工产业对于民企参军的各种壁垒依旧存 在,相关需求通报机制和服务平台仍不完善。 3.军民融合发展呈现多地同质化现象 伴随着军民融合战略实施,许多地区都把发 展军民融合相关产业作为推进重点,甚至许多原本 就没有军民融合基础的地方也将军民融合产业列为 未来优先发展的产业。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市设 立了鼓励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但是从各 地军民融合产业的选择和定位来看,产业布局不科 学、定位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地区盲目引入 高端制造、重型装备制造等产业,各地区产业结构 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出现了为融合而融合、 为建设而建设的问题,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个阶段。目前,我国的军民融合正处于由初步融合 开始向深度融合推进的阶段,正处于由发展初期向 发展中期迈进的阶段,即军民融合深化发展期。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军民 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 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军工企业集团是国民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军民融合跨越发展的龙 头。在一些传统军工大省,如四川、陕西和湖南等 省份,军民融合发展的相关产业已经成为本地经济 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军工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 如何通过有效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充分发挥其对当 地产业的带动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实现形 式。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1.军工企业难以有效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军工和地方工业的协调发展处 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 导致“军口”和“民口”两张皮。军队的装备基本 由军工企业生产,地方工业较少参与。在过去机械 化军队的时代,这种军工和地方工业不够协调的状 态还能勉强应对,但在信息化、高科技的今天,这 种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1]。受现有体制因 素影响,分散于全国范围的军工企业大多隶属各个 国有大型军工集团。受军品免税和优惠政策影响,
2023年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目标
![2023年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c4d482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d.png)
2023年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目标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军民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国防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2023年,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将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实现强军梦、振兴中华和人民幸福生活提供强有力支撑。
本文将围绕2023年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目标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实现国防现代化与军民融合深度融合2023年,我国将进一步推动国防科技与军民融合,实现深度融合。
军民融合发展将紧密结合国防现代化建设,实现技术创新、装备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双向融合。
军用技术将向民用领域延伸,民用技术也将为国防建设提供支撑。
将加强国防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转化,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做大做强。
二、推进双向开放,加强国际合作2023年,我国将加强与世界各国在军民融合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构建开放、包容、合作的军民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军事技术、产业、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吸引国外先进技术、产业和人才参与我国的军民融合发展,实现技术、资源和人才的互利共赢。
三、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强化政策支持2023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相关法规制度体系,确保军民融合工作有序、有力地推进。
强化政策支持,为军民融合企业提供税收、资金、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军民融合领域的投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取得更大成果。
四、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2023年,我国将加强军民融合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研发工作,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鼓励军民融合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提高我国军民融合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军民融合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裙。
五、加强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2023年,我国将加大对军民融合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军民融合人才队伍。
加强高校与军队、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出一大批懂军、懂民、懂军民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十三五规划思路
![十三五规划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996fc4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7.png)
十三五规划思路十三五规划思路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2016年至2020年的国家发展规划。
该规划旨在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十三五规划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经济发展思路: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2.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对外开放合作。
二、社会发展思路:1. 推进人口和就业优先发展:实施积极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结构优化,加强就业创业支持,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2. 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人力资源发展与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
3.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路:1. 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2.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 促进生态环境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
四、农业农村发展思路:1. 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2.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五、城镇化发展思路:1. 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协调,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
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
军考时政热点——“十三五”规划建议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
![军考时政热点——“十三五”规划建议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https://img.taocdn.com/s3/m/88d205e79e314332396893b1.png)
军考时政热点|“十三五”规划建议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
革目标任务
关键词:军队张为臻国防和军队改革改革目标任务军队考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1月3日公布。
建议提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建议提出,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
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到二0二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张为臻博客
建议提出,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
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
制定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专项规划。
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立法。
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和举措,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
(原题目:“十三五”规划建议: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来源:新华网)。
中国的军民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国防一体化的关键一环
![中国的军民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国防一体化的关键一环](https://img.taocdn.com/s3/m/179592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f.png)
中国的军民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国防一体化的关键一环军民融合发展是指军队与民用经济的深度融合,旨在充分发挥军民资源的互补性与协同性,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能力。
中国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将其作为促进经济国防一体化的关键一环,为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目标起到重要作用。
一、军民融合带来的经济效益军民融合发展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首先,军用技术的转化应用,开辟了新的市场。
军事科技的不断进步,满足了国家军事需求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为民用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军民融合促进了军工企业的转型升级。
传统的军工企业在军民融合发展中,通过技术转型和市场拓展,实现了军品向民品的转型,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再次,军民融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军工产业作为高技术和战略性产业,对于相关产业链的飞机、航天、船舶、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带动作用。
同时,军民融合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升了整体产业链的竞争力。
二、军民融合促进国防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是国防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首先,军民融合提升了军事装备的研发水平。
通过军民科研合作,将军事装备和民用技术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军事装备的性能和品质,还减少了研发成本和周期。
其次,军民融合提高了国防科技实力。
民用领域的科技进步往往成为军事科技进步的基础,通过军民融合,可以充分利用民用科研资源,提升国防科技的实力和应用能力。
再次,军民融合加强了国防人才培养。
通过军事院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军民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提升,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军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
三、军民融合推动国家整体实力提升军民融合发展是推动中国整体实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两个方面,通过军民融合发展,中国能够在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为军事建设提供了更多的资源。
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措施
![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671f50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f.png)
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军事力量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军民融合也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措施,将会对我国的经济、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深化军民融合,推动经济发展军民融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国家经济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背景下,军民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例如制定了《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5年)》,明确了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发展目标,鼓励军民融合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加强军民融合,提高军事实力军民融合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
通过军民融合,可以提高军事科技的研发和应用能力,加速武器装备的升级和更新,提高我国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
同时,军民融合还可以提高军队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军人的科技素质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三、拓展军民融合,促进国际合作军民融合不仅可以促进国内发展,还可以拓展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我国已经与多个国家开展了军民融合的合作,例如与俄罗斯合作研发新型武器装备,与以色列合作研发无人机等。
通过军民融合的国际合作,可以促进技术交流和人员互动,提高我国的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力。
四、加强军民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
通过军民融合,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
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军民融合领域的科技创新,例如设立了军民融合创新基金,支持军民融合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
五、强化军民融合,保障国家安全军民融合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通过军民融合,可以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军民融合还可以促进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提高国家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规划与建设策略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规划与建设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2034df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b.png)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规划与建设策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军民融合产业成为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既可以提升国防实力,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制定合理的规划和建设策略对于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定发展目标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首先,应该明确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提升国防实力还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要明确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
最后,要确定具体的发展指标,包括产值、利润、就业等方面的指标。
二、加强政策支持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人才政策等方面。
财税政策可以通过减税和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成本,金融政策可以提供融资支持,人才政策可以吸引和培养相关领域的人才。
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保障军民融合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应该加强军民融合领域的科研力量,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创新平台和加强技术转移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
同时,还应该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应该加强军民融合产业的协同创新,促进军民融合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可以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和加强产业链的整合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
同时,还应该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五、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应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可以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海外人才等方式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还应该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促进军民融合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和交流。
军民融合规划
![军民融合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2f4fa2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2.png)
军民融合规划军民融合规划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军民协作、军民融合、军民一体化的目标,促进军民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军民融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军民融合发展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和统筹协调,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军民融合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促进军事科研和民用科研的互动交流,打破军民科研壁垒,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三是推进军队改革发展,加强军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综合保障能力。
首先,在建立军民融合发展机制方面,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军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规划纲要,明确各级政府、军队、企事业单位的责任和权力,加强军民融合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建设。
同时,还要加大政府对军民融合的支持力度,提供经费资金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军民融合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投资和参与。
其次,在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强军民科研的合作交流,建立军民科技合作的平台和机制,促进军队和民用科研的资源共享和技术转化。
此外,还要加强军民融合教育培训,提高军队和民用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跨领域合作能力,培养一批军民融合专业人才,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最后,在推进军队改革发展方面,要加强军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特别是在军队装备研发、物资保障、后勤服务等方面,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还要推动军队装备和技术的转化应用,支持军民融合企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总之,军民融合规划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防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军队和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推动军民融合规划的顺利实施,实现军民融合的发展目标。
军民融合发展规划
![军民融合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58937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3.png)
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是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旨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水平,促进军事科技创新与民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军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融合。
下面就军民融合发展规划进行700字的介绍。
军民融合发展规划要充分发挥军队科技优势,以军民融合促进军事科研创新。
一方面,加强军队科研机构与民用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共享研发资源,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军事科技转化应用于民用领域。
另一方面,鼓励军队科研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联合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军民融合发展规划要促进军民融合创新,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一方面,加强企业与军队科研机构的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利用军队庞大的科研力量和技术积累,共同开展创新研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参与军事科研项目,共享军队研发成果,推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
同时,加强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既懂军事又懂市场的高素质军民融合人才队伍,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军民融合发展规划要加强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优化军民融合环境。
在军民融合示范区,可以实施一系列创新试点,完善政策法规,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示范区还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各类服务和支持,吸引军队科研机构和企业投资兴业,形成协同创新和集聚效应。
军民融合发展规划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走向世界。
加强与国际军事科技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等的交流合作,开展合作研究,共享资源,加速军事科技创新。
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积极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引进,推动军民融合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突破。
综上所述,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旨在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水平提升,实现军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融合。
通过加强军队科技创新、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建设示范区和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走向深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举措
![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b5f995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7.png)
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举措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我国加快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了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目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一、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为了保障军民融合发展的顺利进行,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法律地位和原则,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加强科技创新。
军民融合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我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军民融合领域转化,加快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步伐。
四、推动产业融合。
我国推动军民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推动产业融合,通过加强军工企业与民企的合作,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五、加强人才培养。
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加强了军民融合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建立培养机制、引进政策等措施,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六、加强军民融合基地建设。
我国建设了一批军民融合基地,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场所和平台,促进了军民融合产业的集聚和创新。
七、加强国际合作。
军民融合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军民融合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总之,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我国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法律法规建设、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人才培养、军民融合基地建设和国际合作等举措,我国不断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实现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目标。
对江苏省“十三五”时期 军民融合发展顶层设计的几点思考
![对江苏省“十三五”时期 军民融合发展顶层设计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9c83a5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42.png)
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习总书记这番重要指示言简意赅,提纲挈领,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指明了路径。
对江苏省“十三五”时期军民融合发展顶层设计的几点思考■ 高成贵 张 波 李晓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习总书记这番重要指示言简意赅,提纲挈领,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指明了路径。
谋划“十三五”我省军民融合发展当务之急是要从顶层筹划、顶层推动、顶层实施入手,抓紧实施顶层设计,应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筹划,避免因设计不科学,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一、坚持互促共进,把握内在机理在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务必搞清军民融合的内在机理,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一)要贯彻军民融合发展基本要求军民融合式发展基本要求──资源共用。
军民融合要求军地双方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服务保障、装备制造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双方共用,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这是确保军民融合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因此,“十三五”我省军地双方在使用和建设过程中都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统筹考虑。
尤其对于新建项目,应从具备军地双重使用功能入手,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用。
对现有资源和条件的充分利用,是节约资源的有效途径和便捷方法,一方面需要克服本位主义,打破封闭的管理模式,增强既要为国防建设服务,同时也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双重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完善利益补偿、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效益。
(二)要摸清军民融合发展动力源泉18 中国军转民中国军转民 19专军民融合发展动力源泉──利益共享。
军民融合由军地双方共同运作、共同实施,利益共享是军地双方追求的目标、动力的来源。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军民融合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军民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b05ac4f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1.png)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军民融合
岳海霏
【期刊名称】《科技中国》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11月3日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总页数】2页(P60-61)
【作者】岳海霏
【作者单位】《科技中国》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浅看“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食品行业 [J], 谷悦
2.大纲领中的小细节——r"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新"读法" [J], 新华网
3.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指导思想——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认识 [J], 薛红焰
4.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十三五”规划建议体会 [J], 袁伟;孙艳红
5.“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三农”的那些事 [J], 杨秋意;高阳;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十三五”时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初步思考
![关于“十三五”时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初步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ab84b1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8.png)
当前,军民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发展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阶段过渡。
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准确把握特点规律,认真研究“十三五”时期重点难点问题,对于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十三五”时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初步思考■ 张 笑“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前,军民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发展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阶段过渡。
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准确把握特点规律,认真研究“十三五”时期重点难点问题,对于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度融合势在必行(一)适应安全形势新特点“十三五”时期,我国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期。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社会日益成为相互依存,利益交融的命运共同体。
但国际安全战略形势和地缘政治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新的发展,各种国际力量之间战略利益竞争趋于激烈。
我国周边热点问题错综复杂,由海洋、海外利益诱发的问题会日益增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呈现增多和加大的趋势。
由此,国家安全和发展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需求日趋迫切。
“十三五”时期,必须加快经济领域和国防领域要素资源的交流共享,切实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把促进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作为各项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使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使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在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
(二)适应军事领域新变革“十三五”时期,世界军事将进入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战争形态正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