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孙权劝学》教案 15篇

《孙权劝学》教案 15篇

《孙权劝学》教案15篇《孙权劝学》教案1课题名称:《孙权劝学》课型:讲读课时安排:1课时内容分析: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人物形象孙权、吕蒙、鲁肃性格鲜明,各具风韵;人物对话富有情趣,虽然短小,但却令人寻味。

学情分析: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并通过朗读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2、识记重点字词及其翻译;能力目标准确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并通过文章的朗读与分析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应该学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文化养料;同时,在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应该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认真的加以改正。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语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可见,良药与苦口,忠言与逆耳总是相伴相随的。

然而,我认为如果讲究说话的策略,良言却可以被包装上一层甜蜜的外壳,变得易于人们接受,那么将会产生“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表达效果,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与魅力。

今天,便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孙权劝学》这一堂课,让我们共同步入三国时代,来领略一下古人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采。

导入新课听讲二、简介作者生平、创作以及《资治通鉴》的基本情况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宝元进士。

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借鉴。

治平三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

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他反对王安石实行变法。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召他入京主国政,数月间尽废新法。

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著有《司马文正集》、《嵇古集》。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

294卷,又考异、目录30卷。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

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7篇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7篇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学习总结、实习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learning summary, internship report, work plan, experien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孙权劝学》优秀教案7篇教案的编写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避免过于超前或滞后的教学安排,通过一份教案,教师能够有序地安排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和连贯,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孙权劝学》优秀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孙权劝学》教案汇编8篇

《孙权劝学》教案汇编8篇

《孙权劝学》教案《孙权劝学》教案汇编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孙权劝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孙权劝学》教案篇1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2、教学重点:品味人物语言的语气特点,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3、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4、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5、教学工具:PPT、录音、图片6、课时安排:一课时7、教学过程Ⅰ 导入:“吴下阿蒙”的故事理解Ⅱ 作者、作品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Ⅲ 检查生字词卿qīng 岂qǐ 邪yé 孰shú 遂suì 更gēngⅣ 听课文录音,注意朗读节奏。

Ⅴ 学生齐读课文朗读指导:注意文章中出现了三个人物,他们说话的语气也不尽相同,在朗读时要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读出责备的语气(3)“卿言多务,孰若孤?” 语重心长。

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出自豪的语气。

Ⅵ 疏通文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当初对……说当权推辞用中多务。

关于孙权劝学教案3篇

关于孙权劝学教案3篇

关于孙权劝学教案3篇关于孙权劝学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一些文言词语的用法,领悟文章内容,品味文章中传神的人物对话。

过程和方法目标: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理解刻苦治学对自己的成长重大意义;敦促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品味文章中人物对话,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还记得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写的是什么故事吗?写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试想一下,如果他长大后再勤奋学习,那么他会有所成吗?今天,我们学习北宋的另一位政治家王安石的政敌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中的一篇有关古人年长始学,学有所成的文章,它就是《孙权劝学》。

二、简介以及《资治通鉴》请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或参考课后注解1)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研讨品味一读,读准字音和停顿(重点词句见学案)1 、请学生试读课文(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2、纠正易错的字音和停顿3、全班齐读。

二读,结合解释,疏通文意1、根据课文下面的解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除课后解释外的重点词句或疑难字词(含学案中要求解释的字词;文中两个成语的含义是:吴下阿蒙:三国时名将吕蒙,特指不好读书的吕蒙,泛指人学识短浅。

刮目相待:改变旧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也作“刮目相看”。

)2、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互助解决。

3、请同学翻译课文。

三读,浏览课文,概述情节记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四读,精读课文,品味对话,分析性格1、思考:孙权是如何劝学呢?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并试着读一读,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a“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怀、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优秀6篇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优秀6篇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优秀6篇孙权劝学教案篇一教学设想: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理论,将本课设计为: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以学生表演故事情节,多角度评价表演,形象地感知人物语言和人物形象为主,教师积极参与,适时点拨为辅的教学形式。

另外,可将吕蒙与方仲永作比较,进行延伸迁移,贯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

教学目的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3、在课堂上通过听读,小组讨论归纳出全文的情节,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线索。

4、与《伤仲永》的比较阅读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重点难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1、朗读法。

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2、表演法。

将本课设计为以学生表演故事情节,教师适时点拨教学形式,领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再现人物形象。

3、讨论法。

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说到三国这段历史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确实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一批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真可谓三国鼎立水火不溶,但曹操又曾说过这样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到底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佩服,对于孙权,我们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了解他的其他方面。

板书《孙权劝学》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课件显示,由学生看注释一起填入关键词语)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支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三国到五代一三62年的历史。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优秀10篇]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优秀10篇]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优秀10篇]孙权劝学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时期孙权的重要地位和其提倡教育的理念;2.通过学习孙权劝学的诗文,感受古代文化和思想内涵,提高语文水平;3.通过阅读和理解孙权的劝学诗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和教育价值;难点:理解古代诗文的意蕴和传达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了解孙权的生平事迹和其在三国时期的重要地位。

2.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学习的想法和看法。

二、阅读课文(20分钟)1.学生个别阅读“劝学五首”,理解文中诗句和表达的思想。

2.学生合作阅读,交流和讨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劝学的深层含义。

3.学生模仿孙权的写作方式,自己写一篇劝学的短文。

三、展示交流(15分钟)1.学生自主朗读自己写的劝学短文,班级同学评价和分享感受。

2.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回顾孙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学生自主发挥,结合现代时代背景,思考和探讨劝学的现实意义。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阅读活动和文化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孙权的教育思想和劝学的重要性,掌握了古代诗文的阅读方法和深层含义,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自主研究和讨论中增强了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人物,被誉为“江东小霸王”,他在治理国家方面颇有建树。

而在教育方面,孙权更是重视和提倡,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才能确保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因此,他一直致力于推广教育并提倡劝学,劝导人们勤学苦读,为国家建设和个人成长做出贡献。

孙权将自己的劝学思想融入到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他所写的《劝学五首》即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劝学五首》总共五首,都是孙权针对不同的读者面向全社会进行劝学的。

《孙权劝学》教案14篇

《孙权劝学》教案14篇

《孙权劝学》教案14篇《孙权劝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揣摩人物形象3、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重点难点】1、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刻苦治学,提高修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语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

而智出学海。

从古至今哪位能人智者不是从学海脱颖而出的?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获得的,今天我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一篇关于劝学的文章:(板书)孙权劝学二、作者及文中人物简介1、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孙权(182~252)字仲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3、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4、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军师。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

三、读课文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重点强调下列字的读音与写法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3、找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所表示的语气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限制语气)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教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指读、齐读、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4、理解课文大意结合文下注释,具体说说本文写的一件什么事(翻译)。

大胆说,说错了也不要紧,同学可以相互补充(学生解决不了的地方,教师指导进行)。

提示:①通假字:邪同耶,语气词。

②重点词:权谓吕蒙曰(对说)孰若孤(谁、比得上)5、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看四、精读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第一层: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第二层:写鲁肃与蒙议论,结友而别。

2、同学们自导自演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3、文中侧面表现出吕蒙进步之快的一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通过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

(3)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的道理,从而勉励同学们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4)对比阅读,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的异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1、演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意味。

2、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

【教学设想】1、以“朗读——译读——思读——演读”逐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感情。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分角色朗读等。

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理解文意,体味对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

2、比较阅读。

延伸拓展,通过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参与教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为文学常识专家组、字词专家组,质疑专家组、名言专家组,分别收集有关本文相关资料,进行交流。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

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二、展示与交流。

1、文学常识专家组展示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与本文有关的文学知识。

2、教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与本文有关的文学知识。

(幻灯片演示)三、感知与理解1、朗读课文,准确认读。

(1) 教师范读。

要求:听清字音,明确句读。

(2) 学生练读。

要求:熟悉字音,练习断句。

孙权劝学教案8篇

孙权劝学教案8篇

孙权劝学教案8篇孙权劝学教案1一、教材内容分析《孙权劝学》一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

主要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文章记事简练。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词语并理解课文大致的意思;理解故事所阐明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概括、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借助于多媒体和各种参考资料,引导学生朗读、表演、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开卷有益”,读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强,能自主学习并查阅相关资料。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资源准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十二课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导入。

由《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败走麦城”引入,介绍孙权、吕蒙、鲁肃,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激发阅读的`兴趣。

(可以让学生先介绍,老师再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质疑问难、合作探究、对比阅读、课外拓展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新的学习模式。

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是触动心弦的句子。

提示:四个人合作讨论、理解、然后明确,适时请求老师点拨与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学生“开卷有益”的道理。

《孙权劝学》教案集锦7篇

《孙权劝学》教案集锦7篇

《孙权劝学》教案《孙权劝学》教案集锦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孙权劝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孙权劝学》教案篇1教学设计(A)教学设想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孙权劝学》教案设计。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

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精选10篇)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精选10篇)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孙权劝学》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难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

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

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

(板书)孙权劝学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整体感知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

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

《孙权劝学》教案 14篇

《孙权劝学》教案 14篇

《孙权劝学》教案14篇《孙权劝学》教案篇1一、关于本课例的介绍:本课例有三大特点:1、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生自主学习;2、老师以书面的形式指引学生培养文言文学习的习惯;3、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以组内、组外、老师评价的评价方式让每位学生学会反思,促进发展。

二、关于本课例设计的思考1、新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须要在学习过程突显出合作、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老师就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引导、激发他们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

例如在《孙权劝学》一课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读音、词语解释、翻译等基础问题入手,共同发现问题,利用工具书分析、解决问题。

这样在分工合作中,即使基础很差的学生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角色。

2、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初一学生尤为重要。

我们都很清楚,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益,而在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常显著。

所以对于刚踏进中学门槛的初一学生,对于尚未摆脱“乖乖听课”学习模式的初一学生,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

《孙权劝学》一课中,设计了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小组间挑战打擂台、我当小老师、设计板书等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满足感,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感觉,尝到愉快的感觉。

国外心理学提出的“情感性激起说”指出:学习动机需要带有强列的情感作用,并趋向于预期的目标;动机之所以有用,乃是由于寻求愉快的学习。

所以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当然,有趣并不代表闹哄哄课堂,在热闹的课堂中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到,关键在于老师的指引。

老师应帮助指引学生养成文言文学习的习惯。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5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5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5篇)《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媒体投影片教学步骤课前预习1、阅读课文,看解释试翻译课文;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司马光的故事)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好处。

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

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行以不读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说,开头学习,后来果真大有进步。

三、检查预习1、学生结合注解翻译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学生介绍、教师补充文章及文中的历史人物。

⑴司马光,宋代历史学家、文学家。

故事:①砸缸,表现其聪慧、机灵。

②圆枕,表现其勤奋、惜时。

总结:正由于有这两点,司马光才创作了《资治通鉴》这一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历史巨著。

⑵文中的历史人物:孙权,东吴国君,少年英主形象吕蒙,权之大将鲁肃,孙权的谋士,闻名的大臣四、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活动1、《孙权劝学》是一个闻名的劝学故事。

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

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

(提醒学习的必要性)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学习的目的、方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忙,不是理由。

委婉的批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读书的好处。

)总结:作为一代英主,劝学于部下,本身就包含了他对吕蒙的器重、期望、关怀和爱惜。

况且他句句中肯,字字真诚。

2、再找出劝的结果:蒙乃始就学。

(吕蒙听劝求学的行动,表现他知过能改、坦诚豪爽的武将风度。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情不自禁的赞叹,表现他为朋友的进步而快乐的豪爽和儒雅的风度。

孙权劝学 教案范文集锦6篇

孙权劝学 教案范文集锦6篇

孙权劝学教案范文集锦6篇孙权劝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预习阅读课文,查字典,看解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

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

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1.老师或请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三、正课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2请学生翻译。

(一人译一句)3.课文解释补充。

谓……曰:对……说。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但:只不过。

多务:事情多。

孰若:与……相比如何。

遂:于是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完成目标1)(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讨论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

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孙权劝学》教案(精选15篇)

《孙权劝学》教案(精选15篇)

《孙权劝学》教案(精选15篇)《孙权劝学》教案 1【教学目标】1.利用课文注释和教师提示读懂课文。

2.朗读课文,揣摩语言,领会人物形象。

3.积累词汇。

4.教育学生努力读书。

【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课文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

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

见往事耳:知道。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就晚了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辞——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效果的?是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6.思考:(教案 ) 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优选)《孙权劝学》教案四篇

(优选)《孙权劝学》教案四篇

《孙权劝学》教案四篇《孙权劝学》教案篇1内容分析:__节选自《资治通鉴》,人物形象孙权、吕蒙、鲁肃性格鲜明,各具风韵;人物对话富有情趣,虽然短小,但却令人寻味。

学情分析: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并通过朗读了解__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__有关的文学常识;2、识记重点字词及其翻译;能力目标准确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并通过__的朗读与分析了解__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应该学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文化养料;同时,在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应该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 并认真的加以改正。

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可见,良药与苦口,忠言与逆耳总是相伴相随的。

然而,我认为如果讲究说话的策略,良言却可以被包装上一层甜蜜的外壳,变得易于人们接受,那么将会产生“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表达效果,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与魅力。

今天,便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孙权劝学》这一堂课,让我们共同步入三国时代,来领略一下古人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采。

导入新课听讲二、简介作者生平、创作以及《资治通鉴》的基本情况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宝元进士。

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借鉴。

治平三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

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他反对王安石实行变法。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召他入京主国政,数月间尽废新法。

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著有《司马文正集》、《嵇古集》。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

294卷,又考异、目录30卷。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

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全书贯穿1362年史事。

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孙权劝学教案4篇

孙权劝学教案4篇

孙权劝学教案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孙权劝学教案4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孙权劝学教案4篇,以供借鉴。

孙权劝学教案5篇

孙权劝学教案5篇

孙权劝学教案5篇孙权劝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翻译课文。

2.熟练的朗读课文,最好达到背诵。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方法:朗读法,教授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平时你不学习或不做作业时,你家人都会怎么做呢?(学生回答)你们家里人都会苦口婆心的劝你们“还不赶紧做作业啊”,“作业不做,学习不学将来就没有好工作”。

而在三国时期,也有这么一位大将,他曾经追随周瑜打破曹操于赤壁,曾经为孙权立下赫赫战功,他就是吕蒙。

孙权十分的信任他,可他有一坏毛病,就是不爱学习。

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学习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劝说的,劝成功了没有。

二、整体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概述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终于学有所成,得到鲁肃的赏识。

2.简要概括这篇课文的发展。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三、研读课文1.孙权劝学。

①要求学生找出来文中的句子。

孙权一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二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请同学朗读,对照注解翻译重点字词与整个句子。

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忙,比得上我吗?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专掌传授经学的学官;涉猎:粗略的阅读;往事:历史。

③揣摩孙权劝说的语气。

一劝:语重心长的,威严的。

二劝:语重心长,但又有点生气,却还是委婉。

④劝学的结果。

蒙辞以军中多务——蒙乃始就学2.鲁肃赞学。

①吕蒙学成了吗?你是从哪知道的?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谋略,不再是过去吴县的阿蒙了!)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②你怎么理解鲁肃“遂拜蒙母”的行为?一是侧面烘托吕蒙学有所成,二也表现了鲁肃惜才、爱才。

孙权劝学教案《孙权劝学》教案四篇

孙权劝学教案《孙权劝学》教案四篇

孙权劝学教案《孙权劝学》教案四篇《孙权劝学》教案1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

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孙权劝学》教案设计》。

实用的孙权劝学 教案四篇

实用的孙权劝学 教案四篇

实用的孙权劝学教案四篇孙权劝学教案篇1(581字)学习目标1、能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3、能在熟练朗读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4、通过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5、能够从文中得到有关人生方面的启示。

投影展示的目标是对学生所定目标的规范、补充和加深,这样学生学起来才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投影设计之二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此环节可训练学生断句和停顿之能力,且有助于熟练朗读。

投影设计之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知识就是力量。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展示相关名句可拓开学生思路,开阔视野,增大知识容量。

孙权劝学教案篇2(3194字)教学设计(A)教学设想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孙权劝学》教案设计。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

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分析: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故事性很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是一个名人单元。

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本节课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上,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演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把握人物形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中得以充分体现。

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加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学生查字典,理解“吴下阿蒙”和“刮H相待”两个成浯的含义:
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也作“刮目相看”:刮:擦。

摩。

刮目:擦眼。

待:相看待。

二、学生自读课文。

1.根据注释疏通字词,有疑难之处即提出来。

2.教师落实重要词句。

主、学生齐读课文,分析理解“孙权劝学”。

L 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

2.孙权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①、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②“孤岂……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③“卿言……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四、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揣摩“刮目相待”的内涵。

说明:朗读时要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的心境,读完后教师应作点评。

思考讨论:
1.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2.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怎样的感情?
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4.“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
“何……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说明:吕蒙的“自豪、自得”缘于对学习有新的认识。

从学习:中获益非浅。

5.“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五、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淡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是一个名人单元。

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

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

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解说: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师: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部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幻灯演示)。

三、解读
师:《孙权劝学》究竟怎样个劝法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先听老师来读,听的时候注意掌握字、词的读音。

(配乐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