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布伯对话哲学在拉维尔斯坦的体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视线

索尔·贝娄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犹太裔作家,因其“对于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在197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贝娄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十多部长篇小说,大量的短片小说、故事和剧本。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三次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的小说家。2000年,84高龄的贝娄发表了第十部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该小说一经出版,就登上了《纽约时报书评》畅销书排行榜。已到耄耋之年的贝娄又一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众多评论家对该作品进行了评论。该小说的情节极其简单,简单到有的评论家认为它没有情节。该小说包括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是写主人公拉维尔斯坦一生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第三部分写叙述者齐克自己的一段濒临死亡的经历,同时两人的交往穿插其中。

评论家认为,贝娄的创作经常取材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周围熟悉的人。而《拉维尔斯坦》中的主人公拉维尔斯坦就被评论家认为是贝娄的好朋友艾伦·布鲁姆,而作者或叙述者齐克则是贝娄本人。但本文旨在通过阐述两个主要人物拉维尔斯坦和齐克的关系,及其与他人的关系,运用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理论分析这部作品,可以解析贝娄诉求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伦理诉求。

一、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

马丁·布伯是二十世纪德国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大英百科全书》称其学说对于二十世纪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因而被视为当代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对话”哲学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两部代表作中:1923年的《我与你》和1947年的《人与人》,而这可以说是《我与你》的续篇。在这两本书

中,布伯提出了人生与世界的关系存在着两重性的看法。一方面,人筑居于“它”之世界;另一方面,人也栖身于“你”之世界。人作为主体的存在,使人必须筑居于“它”之世界,利用“它”作为客体的意义而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了自我生存及需要,人必得把他周围的在者———

其他人,生灵万物———

都当做与“我”相分离的对象,与我相对立的客体,通过对他们的经验而获致关于他们的知识,再假手知识以使其为我所用”

〔2〕(P6)

。同时,人不能仅仅把“它”,特别是他人作

为客体,人也必须把他人看作与你“相遇”,与你平等相处的存在,是一个同时栖身于“你”之世界的存在。“当我与“你”相遇时,我不再是一经验物、利用物的主体,我不是为了满足我的任何需要,哪怕是最高尚的需要(如所谓“爱的需要”)而与其建立“关系”。因为,“你”便是世界,便是生命,便是神明。”〔2〕(P7)

受其影响,人看世界的方式也就相应地表现为“我—它”与“我—你”两种方式。同时,这两种人看世界的方式也是两种对立的人生观,而每个人对这两种人生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我—它”的人生方式是把他人及其周围的事物当做异己的存在,当做为“我”使用的对象、工具;而选择“我—你”的人生方式则是把世界中的他人他物看成是与自己具有同等地位的独立自由的主体,是一种仁爱相待、互为主体的态度。布伯认为,“我—它”的“认识”“使用”产生的是人与物的冷漠关系,是一种错误的人生观,因为它把别人和世界当做欲望对象和期望目标看待,这样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就很难达成,因而这也是人类痛苦的根源。而与此相反,“我—你”的相遇产生的是对话关系,大家相互平等,没有目的意图和欲望的阻隔。而这个“你”并不单单是指人,

论马丁·布伯“对话”哲学在《拉维尔斯坦》的体现

邓海珍,王佳英

(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

要]美国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辞世之作《拉维尔斯

坦》体现了犹太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的“相遇”哲学即“对话”哲学的观点。小说中主人公拉维尔斯坦及小说叙述者齐克的关系、及他们分别与其他人的关系都体现了马丁·布伯的二重世界的观点。本文通过阐述这两个主要人物及其他人的关系,旨在表达作者贝娄极力诉求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伦理要求。

[关键词]索尔·贝娄;《拉维尔斯坦》;马丁·布伯;“对话”哲学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1—0096—02

[收稿日期]2012—12—22

[作者简介]邓海珍(1986—),女,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2013年第1期理论观察

N o.1,2013(总第79期)

Theoretic Observation

S erial N o.79

96——

还指我们生活的世界,及世界中的他物,以及自然界的万物,强调物我和谐,及个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以下是笔者结合小说中的两位主要人物的关系及与其他人的关系,阐述布伯的“对话”哲学在《拉维尔斯坦》中的体现。

二、二重世界的体现

1.“我—它”的世界

在这部小说中,虽然拉维尔斯坦和齐克这两位主要人物的关系是“我—你”关系,体现的是“我—你”的世界,但是其他一些次要人物的人生观却和他们的不一样,他们有些的人生观所体现的就是“我—它”的关系,向我们展示的是“我—它”的世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拉维尔斯坦和他的同性恋伴侣尼基的关系,他们的感情似乎更多地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拉维尔斯坦总是要不断地满足尼基物质方面的需求,“拉维尔斯坦电汇了一笔钱给在日内瓦的尼基,尼基用来买了一套詹弗兰科·费雷德服装。”〔1〕(P21-22)“甚至在那本卖出一百万册的名著写出以前,尼基的穿着也比威尔士王子好。”〔1〕(P67)拉维尔斯坦甚至在病重期间,也不忘给尼基订高级轿车,因为尼基希望他有比较大的物质上的表示,“毫无疑问,他分享我的财富。然而不久以前他提到,他多么希望我有所表示——

—某种比较大的动作。这不仅仅是我的财产,它是我们的财产。”〔1〕(P72)他们之间并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利用的主题与被利用者的关系,是一种并不对等的关系,“有时他会压低了声音谈到尼基,说他们之间没有亲密的关系。”〔1〕(P67)尼基经常查看他的账目,拉维尔斯坦私下需要用钱只能求助于齐克,怕尼基知道了找麻烦。在精神上他们却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拉维尔斯坦与同事、朋友、学生的谈话,与尼基毫不相干,他也不感兴趣。所以虽然他们是伴侣关系,但尼基并没有以全部的“我”来与拉维尔斯坦相遇,他们并不是平等对话的主体,尼基对待拉维尔斯坦的态度是利己主义的。在尼基的人格中,以自我为中心和操纵欲强是显著的特点。

2.“我—你”的世界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这部小说两位主人公的关系是“我—你”的关系,他们彼此尊重,二者皆以全部的“我”与对方相遇,他们所采取的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态度,把对方视为实实在在的“他”。“然而我们还是亲密的朋友,没有人比我们更亲密了。”〔1〕(P14)“这使我们地位平等,关系扯平。”〔1〕(P15)。拉维尔斯坦对齐克总是怀着感恩的心,因为是齐克建议他写一本书才使他从贫困中脱离,从而跻身于富翁的行列。“这顿晚宴时为我而设的。拉维尔斯坦以这种方式来对待他的朋友齐克表示感谢,感谢齐克支持他写出他那本畅销书。”〔1〕(P18)他们之间总是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彼此肆无忌惮地向对方敞开心扉。“我们之间非常开诚布公。你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的想法,而不必顾虑冒犯对方,任何一方都没有什么事情过于隐私,过于难为情,而不能对对方说”“对于弱点和不好的东西,我对他就和对我自己一样,坦诚,把话说得清清楚楚,这让我感到无限的轻松。”〔1〕(P33)拉维尔斯坦为了齐克能在婚姻方面得意,甚至可以放低姿态来对待齐克的前妻薇拉,“开始的时候,拉维尔斯坦特别小心不去冒犯薇拉。为了我们的友谊,他想让我们安稳地过日子,当她说话时,他热情而专注。他服从她。”〔1〕(P107)

其次,这种“我—你”的人生态度也体现在齐克对他的前任太太和现任太太的态度上。齐克的前妻是研究混沌物理学的知名人士,她嫁给齐克并不是出于爱慕,或是二者比较情投意合,而是因为齐克的地位。他们的关系是“在同一个太阳下,同一个地球上,这里有两个各不相干的个体存在。”〔1〕(P98)她对齐克完全是利用的态度,但齐克却懂得欣赏薇拉的美与好,“在某些方面,我对薇拉的看法要比拉维尔斯坦的好。他不易受到她那种妩媚的诱惑。与他相反,我总是用和别人一样的眼光看待它——

—她穿过房间,穿着非常昂贵的衣服,脚趾飞快地挖着地,以至于脚后跟几乎不着地。她关于行走、谈话、耸肩、微笑的看法很新奇。美国的熟人认为她是欧洲人优美雅典的化身。”〔1〕(P115-116)虽然薇拉已经通过种种方式来明示或暗示齐克他们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但齐克还是在尽力的维持着“因为我前面已有过的那些婚姻,我希望与薇拉能够维持。”〔1〕(P116)这也说明齐克在许多事情上采取了一种超然回避的态度,避免与别人正面冲突,强调自我内心的调适,这与犹太教强调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是一致的。

三、“对话”哲学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学者顾洪亮认为,“马丁·布伯把犹太教变成了一种救治现代性弊病的生活方式”。〔5〕(P147),而在救世情怀上,布伯与贝娄有着高度的契合,并且贝娄的创作努力总是为了指引个人走向正确的方向。

与布伯一样,贝娄在《拉维尔斯坦》中把现代性列为自己抨击的靶子。这里的现代性显然指的是现代社会中物质利益至上,为谋利可以不择手段的看法。这种看法是把世界看做为我所用的世界,是“我—它”人生观在现代人行为中的反映,而贝娄对此是持批判态度的。

假如追溯犹太教的根源,也许贝娄的态度就不难理解,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一直是犹太教伦理观的核心。早期著名的犹太教人文主义哲学家西雷里(Hillel)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犹太教的全部精神体现,其他所有的教义都是它的补充;而另一位著名的犹太哲学家拉比·阿基瓦“(Rabbi Akiva)回应其观点,认为犹太教最根本和最包罗万象的是“爱你的邻居如爱你自己”。〔4〕(P152)在布伯看来,这种精神被强调为对别人和外部世界主体性的认识。而贝娄在《拉维尔斯坦》中以自己的方式回应了以上观点:他在混乱的世界中为齐克留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因为他是和谐人格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美〕索尔·贝娄.拉维尔斯坦〔M〕.胡苏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美〕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3〕宁东.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中的马丁·布伯哲学〔J〕.广东医学院外语教研室,2009,(02).

〔4〕Gloria L Cronin,L H Goldman.Saul Bellow in the 1980s〔M〕.Michiga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9.

〔5〕顾红亮.统一·行动·未来---马丁·布伯对犹太现代性的思考〔J〕.宗教学研究,2006,(03).

〔6〕朱潇潇,胡洁雯.达摩克利斯之剑下的解脱---评索尔·贝娄辞世之作拉维尔斯坦的文化主题〔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5).

〔7〕高彦虹.浅析我与你中“关系”的含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责任编辑:郭梅东〕

9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