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电视标准2

合集下载

我国数字电视标准

我国数字电视标准

3. 视频编码标准
(1) 主要标准
各国视频编码大多遵循MPEG-2标准的第2部分。2006
年3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版颁布了 AVS 标准中的
视频部分:GB/T 20090.2-2006《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
第2部分:视频》,2006年3月1日起实施。
电 视 技 术 第九章
上页 下页 返回
电 视 技 术 第九章
上页 下页 返回
9.2.2 地面广播
1. 标准概述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2006年8月30日发布、2007年8月1日实施的GB20600-200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标准简称为DTTB。
标准规定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信号的帧结构、
支持SDTV,兼顾覆
1001
6
1011
1010
盖范围和接收质量 。
4QAM、16QAM、 1100
32QAM:适应中等 -6
码率业务,支持多路 SDTV,兼顾覆盖范 0100
围和频谱资源利用。
1101 -2 0101
1111 2
2
0111 -2
1110 6
0110 I
32QAM、64QAM: 0000
亮度信号dc系数44色信号dc系数22哈达码变换88844844整数变换88整数变换预测变换后的dc系数基于44块9种亮度预测模式4种色信号预测变换变换域中的帧内预测基于88块5种亮度信号预测模式4种色度信号预测模式2技术内容视频编码主要标准技术内容表第九章上页下页返回运动补偿块大小1616168161616881616161681616168816运动矢量精度12像素14像素14像素1214像素参考帧1个参考帧最多16个参考帧1个参考帧最多2个参考帧熵编码vlcvlccavlccabac多vlc码表上下文自适应2dvlc续表第九章上页下页返回我国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制定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audiovideocodingstandard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

手机电视模式、标准与CMMB

手机电视模式、标准与CMMB

3、合作运营模式 、
合作之后广电运营商不必再考虑移动用户管理的 问题,通过与电信运营商进行网间结算即可获得收入。 另一方面,通过支持手机电视业务,不仅能够提高已 有网络的使用率,增加网络收益,同时,电视和用户 的信息交互和互动还可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对于电信运营商则通过合作解决了频率资源紧张 和经营许可的问题,而且不必增加大量建设广播电视 网络的投入。通过与广电运营商的网间结算可以获得 相当的网络收益,并且能够提高移动数据业务的使用 率,增加网络自身的收益。
手机电手机电视定义
所谓手机电视业务,从用户的角度来看, 就是利用手机终端观看电视的一种业务。 这种业务最初是通过采用传统移动流媒 体的方式来实现的。这种新型的多媒体 数据业务已经开始成为移动业务的新的 增长点。
一、手机电视业务的运营模式
手机电视业务的运营模式可以有多种,按 照我国的情况可能存在以下三种运营模 式,即电信运营商单独运营、广电运营 商单独运营和两者合作运营模式。
STiMi物理层信号处理流程 物理层信号处理流程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Thank you! you!
三、手机电视的技术实现
第一种是基于移动网络的实现技术 采用移动流媒体的方式通过移动网络传送 电视节目。 特点:1.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手机收看的需求
继承了移动网所固有的诸多能力 2.移动网络带宽受限、播放效果不很稳定、 并发用户数有限、收费较高
2、基于地面数字广播网的实现技术 、基于地面数字广播网的实现技术 数字广播
CMMB前端 前端
CMMB系统 系统
CMMB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
Simi技术是面向移动多媒体广播的业务需求而 专门设计的无线信道传输技术,构成了中国自 主研发的CMMB体系架构中的核心技术。STiMi 技术充分考虑到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的特点, 针对手持设备接收灵敏度要求高,移动性和电 池供电的特点,采用了最先进的信道纠错编码 (LDPC码)技术和OFDM调制技术,提高了系 统的抗干扰能力,支持高移动性,并且采用了 时隙(time slot)节能技术来降低终端功耗, 提高终端续航能力。

中国电视标准

中国电视标准
中国电视标准(GB 中国电视标准(GB TV standards)
编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Limited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evaluating valu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for color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receivers
GB/T 11318.7-1996
GB/T 11318.8-1996
GB/T 11318.9-1996
GB/T 11442-1995
GB/T 11443.4-1989
Domestic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earth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总技术 stations--General technical 要求第四部分:电视 /调频载 requirements--Part 4:Television/ frequency 波通道 modulation carrier channel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grou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used in domestic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发射、 接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earth 收和地面通信设备技术要求 stations--Technical requirements--Part 第三部分:电视/ 调频设备 3:Equipment for television/frequency modulation 电视广播激励器通用技术条 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exciter Requirements for the interconnections and matching of color television broadcast receivers and other equipment Methods of reliability testing for universal CCTV systems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monochromeuniversal CCTV camera Technical parameters for short distance optical cable transmission of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中国最新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详]

中国最新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详]

数字电视标准概述一、什么是数字电视来自.szfuwa./bbs/数字电视(Digital TV)是从电视信号的采集、编辑、传播、接收整个广播链路数字化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数字电视利用MPEG标准中的各种图像格式,把现行模拟电视制式下的图像、伴音信号的平均码率压缩到大约4.69―21Mbps,其图像质量可以达到电视演播室的质量水平,胶片质量水平,图像水平清晰度达到500―1200线以上,并采用AC―3声音信号压缩技术,传输5.1声道的环绕声信号。

二、数字电视的分类按清图像晰度分类,数字电视包括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数字普通清晰度电视(LDTV)三种。

H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图象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S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电视的分辨率量级,其图象质量为演播室水平;L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为200-3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VCD的分辨率量级。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三类。

按照产品类型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和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

按显示屏幕幅型比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

三、数字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标准1、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数字电视尤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在实现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对视频信号的压缩。

在1920×1080显示格式下,数字化后的码率在传输中高达995Mbit/s,这比现行模拟电视的传输信息量大得多。

因而数字电视的图像不能象模拟电视的图像那样直接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

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量由995Mbit/s减少为20?30Mbit/s。

我国电视制式标准

我国电视制式标准

我国电视制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NTSC制式:NTSC制式是北美电视制式标准,我国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引进过该制式。

但由于NTSC制式的分辨率较低,无法满足高清电视的要求,目前已基本被淘汰。

2. PAL制式:PAL制式是欧洲电视制式标准,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引进过该制式,并在国内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采用PAL制式。

3. SECAM制式:SECAM制式是法国电视制式标准,我国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引进过该制式,但由于其与PAL制式的兼容性较差,目前已基本被淘汰。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PAL制式。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一些与电视制式相关的标准,如电视信号质量标准、电视接收机性能标准等。

这些标准对于保障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保证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具有重要作用。

国内5大手机电视技术标准之争

国内5大手机电视技术标准之争

4 8
维普资讯
学术前沿
电 视 标 准 在 信 息 技 术 领 域 的 竞 争 十 分 专 家 认 为 是 当今 最 先 进 的 手 机 电视 和 CM B 技 术 的 优 势 还 在 于 需 要 的 手 机
—M MB 不 仅 电量 较 低 ,每 部 充 满 电 的 手 机 可 收 看 激 烈 , 我 国在 这 一 领 域 的 科 技 研 发 取 移 动 多 媒 体 广 播 技 术 。 T
维普资讯
学术前沿
口文
重庆 市标准 化研 究所 I 霜 蒲
国内 5 大手机 电视技术标准之争
— 一 手 机 电视 是 指 以 广 播 形 式 向 具 场 需 求 巨 大 。 据 预 测 , 2 1 0 1年 我 国 有 操 作 系 统 和 视 频 功 能 的 移 动 通 信 的 手 机 电视 业 务 用 户 将 会 接 近 全 部
充 分 利 用 现 有 的 频 点 资 源 和 网 络 设 务 ) 技 术 是 CM B技 术 的 升 级 版 。 为
1 .凌 讯 科 技 的 DM B T —H
DM B- TH (T r s r l Di t l ere ti gi a a
M utm e a l i di l n l Br a c s - Ha de d a t o
施 ,成 本 比较 低 ,T MMB发 射 机 、 什 么 华 为 钟 情 MB — MS, 而 没 有 选 择
复 用 器 、 接 收 芯 片 等 关 键 设 备 已 经 产 其 他 标 准 ? 这 恐 怕 和 华 为 的 电信 背 景
ig 是 由 清 华 大 学 和 北 京 凌 讯 华 业 品 化 ,并 已于 2 0 n) 0 6年 8月 通 过 了 广 有 很 大 关 系 。 由 于 华 为管 理 和 计 费 ,并 向 用 户 提 供 亿 人 民 币 以上 。 从 长 远 来 看 , 手 机 电 ( 持 数 字 视 频 广 播 ) 美 国高 通 的 手 、

中国最新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中国最新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数字电视标准概述一、什么是数字电视来自/bbs/数字电视(Digital TV)是从电视信号的采集、编辑、传播、接收整个广播链路数字化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数字电视利用MPEG标准中的各种图像格式,把现行模拟电视制式下的图像、伴音信号的平均码率压缩到大约4.69―21Mbps,其图像质量可以达到电视演播室的质量水平,胶片质量水平,图像水平清晰度达到500―1200线以上,并采用AC―3声音信号压缩技术,传输5.1声道的环绕声信号。

二、数字电视的分类按清图像晰度分类,数字电视包括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数字普通清晰度电视(LDTV)三种。

H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图象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S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电视的分辨率量级,其图象质量为演播室水平;L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为200-3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VCD的分辨率量级。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三类。

按照产品类型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和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

按显示屏幕幅型比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

三、数字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标准1、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数字电视尤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在实现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对视频信号的压缩。

在1920×1080显示格式下,数字化后的码率在传输中高达995Mbit/s,这比现行模拟电视的传输信息量大得多。

因而数字电视的图像不能象模拟电视的图像那样直接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

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量由995Mbit/s减少为20?30Mbit/s。

音频编解码技术与视频编解码相同,音频编解码主要功能是完成声音信息的压缩。

国外手机电视标准

国外手机电视标准

t s的服务所需的电池功耗为E,这里t是第i个时间分片持续的
时间。假设网络中传送n个不同的服务(n为固定值)。当接收
机从传输周期T(T是
的倍数)中接收第m(1≤m≤n)个时间
分片的服务时,假定在时间分片模式下电池功耗是Ei,在连 续模式下为E2,
第2章 国外手机电视标准
20

(2.1.1)
(2.1.2)
第2章 国外手机电视标准
12
(2) 理论分析。在DVB-T MPEG-2的数据传输中,传输流 以很高速率在一起复用,被打包成TS流。这些业务实际上是 并行传输的,如图2.1.2所示。而对于DVB-T的接收机来说由 于很高的复用率,它不能只接收需要的TS包,所有的数据都 被接收,再进行选择,接收机电路处于不停的工作状态中,
第2章 国外手机电视标准
1
第2章 国外手机电视标准
2.1 DVB-H标准 2.2 T-DMB、 S-DMB及3G流媒体标准 2.3 MediaFLO标准 2.4 ATSC-MPH标准 2.5 日本手机电视传输标准 2.6 国外手机电视标准的特征与技术参数的比较
第2章 国外手机电视标准
2
2.1 DVB-H标准
DVB-H系统的前端由DVB-H封装机和DVB-H调制器构成, DVB-H封装机负责将IP数据封装成系统传输流,DVB-H调制 器负责信道编码和调制;系统终端由DVB-H 解调器和DVBH终端构成,DVB-H解调器负责信道解调、解码,DVB-H终 端负责相关业务显示、处理。
第2章 国外手机电视标准
第2章 国外手机电视标准
21
这样,当前端使用时间分片模式能省下的电池功率Px(Power Saving)为
பைடு நூலகம்

手机电视及标准

手机电视及标准

1、手机电视发展综述1.1 手机电视系统要求手机电视业务又称为手机的移动视频业务,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呈现电视节目的服务。

提起手机电视,人们很自然地想起备受关注的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相对第一代仿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来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可视电话、网页浏览、电视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it/s、384kbit/s以及144kbit/s的传输速率。

一般地说手机电视必须具备如下要求。

(1)可以在2.5G的GSM/GPRS、cdma2000 1x和3G的cdma2000 1x EVDO等系统上提供电视节目直播等流媒体业务;(2)系统设计依据分布式体系结构,使主干线路传输不存在“瓶颈”;(3)实现对移动用户的分层管理;(4)软件系统技术先进、管理界面友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及容错性;(5)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1.2 手机电视功能特点移动上网速率决定着手机电视能否顺利开展,当移动上网速率稳定为100kbit/s时,手机电视业务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手机电视具有如下功能。

(1)对网络带宽的适配功能:对于移动用户,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或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地点所能使用的网络带宽会有很大不同,所以用统一带宽速率压缩的内容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实时播放需求。

流媒体业务应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状况,提供带宽适配的功能。

当用户在播放流媒体内容时,流媒体业务平台能够探测用户当前的实际带宽,然后把以接近实际带宽速率压缩的内容发送给用户,保障用户能够在不同的带宽情况下都能看到无中断的播放。

(2)负载均衡功能:当流媒体系统有多个流媒体服务器时,系统具备为用户的流媒体服务请求选择最合适的流媒体服务器的能力。

中国移动手机电视业务介绍

中国移动手机电视业务介绍

中国移动手机电视业务介绍什么是手机电视业务手机电视是中国移动为广大移动手机用户提供的流媒体业务,您可以用手机在线收看丰富多彩的直播节目,并且可以点播、下载观看其他精彩的节目内容。

中国移动手机电视业务品牌的中文名称是“手机电视”,英文名称是“DREAMO”,口号为“无限你视界”,图形标示为:手机电视业务访问方式中国移动用户可以通过如下办法享受手机电视的独家精彩节目:(1)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梦网总站下面的“手机电视”链接访问到手机电视业务。

(2)用户可发送短信到2,获取手机电视WAPPUSH的地址链接,直接点击访问。

(3)中国移动还通过10086自有渠道提供以下四种方式供用户订购、退订、查询手机电视业务:10086短信方式受理、10086的IVR方式受理(部分地区暂未开通)、10086人工受理以及营业厅方式受理。

(详见《中国移动手机电视业务分类介绍》)手机电视业务使用方式3.1手机电视业务在线播放方式手机电视业务在线播放有直播和点播两种方式,都是边下载边播放,不需要将内容存储在手机终端上再观看。

其中直播是在手机上直接观看电视直播以及滚动播放内容。

3.2手机电视业务下载后播放方式下载后播放是将节目完全下载到手机后,存储在手机终端上再进行播放。

而在线播放是边下载边播放,并不在手机上存储节目内容。

业务开放范围4.1用户范围中国移动全球通品牌用户、动感地带品牌用户和神州行品牌用户均可使用该业务。

全网智能网用户暂不开放使用手机电视业务。

4.2适配终端范围中国移动手机电视业务只允许通过业务测试的流媒体手机访问,支持流媒体播放的手机需要通过业务测试后,手机电视业务才会支持该手机访问。

目前共有以下204款(详见客服文档-中国移动手机电视业务适配终端列表)手机经过业务测试支持手机电视业务,其中支持在线播放的有107款,仅支持下载后播放的有97款。

以后将有更多手机支持手机电视业务。

4.3直播区域和非直播区域直播区域用户可以选择在线播放或者下载后播放的方式观看手机电视业务的节目,如想要在线播放,还需要用户手机支持在线播放的适配终端。

中国最新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中国最新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数字电视标准概述一、什么是数字电视来自/bbs/数字电视(Digital TV)是从电视信号的采集、编辑、传播、接收整个广播链路数字化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数字电视利用MPEG标准中的各种图像格式,把现行模拟电视制式下的图像、伴音信号的平均码率压缩到大约4.69―21Mbps,其图像质量可以达到电视演播室的质量水平,胶片质量水平,图像水平清晰度达到500―1200线以上,并采用AC―3声音信号压缩技术,传输5.1声道的环绕声信号。

二、数字电视的分类按清图像晰度分类,数字电视包括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数字普通清晰度电视(LDTV)三种。

H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图象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S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电视的分辨率量级,其图象质量为演播室水平;L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为200-3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VCD的分辨率量级。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三类。

按照产品类型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和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

按显示屏幕幅型比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

三、数字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标准1、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数字电视尤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在实现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对视频信号的压缩。

在1920×1080显示格式下,数字化后的码率在传输中高达995Mbit/s,这比现行模拟电视的传输信息量大得多。

因而数字电视的图像不能象模拟电视的图像那样直接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

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量由995Mbit/s减少为20?30Mbit/s。

音频编解码技术与视频编解码相同,音频编解码主要功能是完成声音信息的压缩。

手机电视的技术频率参数相关

手机电视的技术频率参数相关

手机电视的技术频率参数相关手机电视的使用频率与采用的手机电视技术和手机电视的运营模式密切相关。

下面对手机电视的技术和运营模式对频率的要求进行简单的分析。

1、不同的手机电视技术对频率的要求由于有很好的市场预期,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组织推出了多达十种以上的手机电视业务的实现技术。

按照其承载技术的类型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实现技术。

(1)基于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实现技术此类技术一般都由相应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移动版本衍生而来。

其典型技术包括欧洲的DVB-H,目前在出租车、公交车上看电视采用的DVB-T技术,就是该技术的前身。

另外还有美国高通公司的MediaFLO和韩国的T-DMB技术。

其主要的工作频段是在专用广播频段(如UHF/VHF)。

其中,甚高频(VHF,也称米波)在我国是频率范围是48.5MHz~223MHz,特高频(UHF,也称分米波)在我国的频率范围是470MHz~806MHz,广电具体使用的是470MHz~566MHz和606MHz~798MHz频段,这个频段上的信号基本是靠空间波传播的。

(2)基于卫星网的实现技术此类技术利用卫星进行手机电视的广播,手机可直接接收卫星的信号或接收直放站转发的信号。

其典型技术包括欧洲阿尔卡特主导的DVB-H+;韩国和日本的S-DMB(MBSAT S-DMB)技术。

使用卫星技术实现手机电视业务的系统使用的频率一般是L波段或者是S波段,L波段的范围是1.6GHz左右,S波段是在2GHz~2.5GHz左右。

(3)基于移动网络的实现技术此类技术的实现是通过在3G移动网络上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以支持广播/组播业务能力。

其典型技术包括3GPP的MBMS和3GPP2的BCMCS。

工作频段是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频段,包括现有的2G频段、3G频段和以及IMT-2000的扩展频段,还可能包含IMT-Advanced的频段。

这个频段在我国目前包括:825MHz~835MHz/870MHz~880MHz、885MHz~915MHz/930MHz~960MHz、1710MHz~1785MHz/1805MHz~1880MHz、1880MHz~1920MHz、1920MHz~1980MHz/2110MHz~2170MHz、2010MHz~2025MHz和2300MHz~2400MHz。

手机电视相关标准概述及解决方案分析

手机电视相关标准概述及解决方案分析

手机电视相关标准概述及解决方案分析1、手机电视相关标准概述手机电视是IP电视、有线网电视、卫星电视、地面广播电视之外的另一种门类独立的信号接收模式,是适应手机消费者的视频新手段。

目前,手机电视业务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1)利用蜂窝移动网络实现,2)利用广播方式实现(包括卫星广播和地面广播两种)。

目前多数移动运营商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是依靠现有的蜂窝网络实现的。

中国移动的手机电视业务(目前已更名为手机视频)是基于GPRS、TD-SCDMA网络,中国电信则是依靠其CDMA1X、CDMA2000网络。

这种手机电视业务实际上是利用流媒体技术,把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数据业务推出来。

不管是GPRS手机还是CDMA1X手机,都需要在装有操作系统的手机终端上安装相应的播放软件,而相应的电视节目则由运营商或者相关的SP来组织和提供。

众所周知3G国际标准包括WCDMA、CDMA2000和TD-SCDMA。

WCDMA的手机电视标准已确定为MBMS(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Service)。

TD-MBMS技术方案于2007年5月提交3GPP,已被接受为国际标准,该方案是展讯等厂商首先提出的,得到了中兴等TD产业链厂商的支持和完善,这意味着TD-SCDMA标准采用MBMS已成定局。

CDMA2000则采用由3GPP2定义的MCBCS(MulTIcastBroadcastServices)作为其手机电视标准。

目前,基于广播方式的手机数字电视标准国外主要有欧洲的DVB-H、韩国的DMB (DigitalMulTImediaBroadcasting,包括地面T-DMB和卫星S-DMB)、美国的MediaFLO 和日本的ISDB-T。

DVB-H(DigitalVideoBroadcastingHandheld)是欧洲的数字电视标准组织(DVB)为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便携/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定的传输标准。

中国手机电视标准之争的博弈分析

中国手机电视标准之争的博弈分析

的国家 。 手机 电视作为被许多专家一致认同的一项 3 G时代的 “ 杀手级 ” 应用 , 其
发 展 前景 十 分看 好 。据 市场 调 查报 告 分析 ,20 年 中 国手 机 电视 用 户 数将 达 到 08 52 2 0万 户 ,市场 规模 高 达 l 元 :2 1 3亿 0 0年 中国手 机 电视 用户 数 有望 达 到 9 5 70 万 户 , 场规 模将 增 至 2 亿 元 。 国 的 电信 运 营商 早 已着 手进 行 筹备 , 至 20 市 4 我 截 06 年 8月, 中国联 能 已开通 约 6 0个频 道 的流媒 体 手机 电视业 务 。 中 国移 动 也在 多个 城 市进 行 了手 机 电视 业 务推广 , 并于 2 0 年 6月 8日收购 了凤凰 卫 视 1.% 06 99 的股
维普资讯
研 究 与 思 考
中国手机 电视标 准之 争 的博 弈分析
北 京邮 电大 学经 济管理 学 院 迟建
所谓 “ 手机 电视 业 务 ” ,就 是利 用 具有 操作 系统 和 视频 功 能 的智 能手机 观 看
电视的业务 。显然,由于手机用户普及率高且手机拥有携带方便等特性,手机电
看 ,双 方不 合作 的后 果 : ( ) 延 缓整 个产 业 的发 展速 度 ,还 可 能造 成整 个产 业 1会 的混 乱不利 于 业 务 的推广 ; ( )双 方 在竞 争博 弈 的过 程 中 ,会 消耗 大 量 的资源 , 2 这对 于整 个 国家 而言 ,都是 不利 的 。 另外 ,双方 选择 合 作还 有 其客观 的必然 性 ,因为针 对 手机 电视 这一 融合 的业
发展的最重要 的原因,是标准的不统一。产业 的发展 ,需要一个统一 的标准 ,标 准 的不统一给产业链上下游的设备提供商和用户 带来 了巨大的不便 。手机 电视是

TMMB将成手机电视国标 事实标准竞争难测

TMMB将成手机电视国标 事实标准竞争难测

此 消息也 经新 华社 向 国家标准 化 管理委 员会 及发 改委 确认 , 这标 志着 由手 机 电 移 动 多媒体 国标 历 时

年多 的遴选 工作 , 至此 基本 完成 。 此次 国标 审查会议认 为 ,M T MB系 统为 中国 自主知
识产权 , 回避了目 前所收集到的国外在华 申请的大多数
展 推广 遇 到一定 阻力 。 此外 , 当前互 联 网上混 乱 的版权 状 况 , 以及 免费 的
家终 端制 造 商 认 为 ,MMB 已经 在 这 场 竞 争 中 C
占据了优势 , 其他标准即使成为 国标可能也很难与之
竞争 。 目前 , 电总 局 已经开 始 积极 推 动 C 广 MMB成 为 国 际标准 , 并预 备海 外建 网。而在 国 内 , 据广 电总局相 关
方案 , 并即将正式颁布为国家推荐性而非强制性标准。
8 广 电 总 局 称 部 分 省 市 仍 抵 触
广 电 IT PV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 中心发布的(0 8 中国 20 年
广播 电影 电视 发展 报告 》 广 电蓝皮 书 ) 示 ,07年 , ( 显 20
全 国有 线 数字 电视用 户 达到 26 6万 户 , 1 用 户 已 8 I P
维普资讯
《 国有 线 电视) 0 8年第 O 中 ) 0 2 7期 各 一套 广播 和 电视节 目。 捐 赠 仪式上 没 有披露 此 次为奥 组 委提供 服 务 的终 端类 型 。据上 述广 电总 局人 士 介 绍 , 国 已有 6家 企 全 业生 产 出 C MMB核心 芯 片 , 包括 手 机 、D MP 、 S P A、 4 U B 电视 棒 、 车载 电视 等接 收终 端 已经推 出 , 分产 品 已经 部 上市 销售 。其 中手 机终 端 已有联 想 、 中兴 、 夏新 等 7家 厂商 量 产 ,MP这 类 可 以用 于 车 载 系 统 的 终 端 由华 P 旗、 富基 量产 , S U B插 卡也 有 4家企业 推 出产 品 。

精品课件-手机电视技术-第3章

精品课件-手机电视技术-第3章

第3章 国内手机电视标准
3
2. 物理层 这里概括描述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广播信道物理层的结构。 广播信道物理层通过物理层逻辑信道(PLCH)为上层业务提供广 播通道。物理层逻辑信道分为控制逻辑信道(CLCH)和业务逻辑 信道(SLCH)。控制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广播系统控制信息,业务 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广播业务。物理层只有一个固定的控制逻辑 信道,占用系统的第0时隙发送。业务逻辑信道由系统配置,每 个物理层带宽内业务逻辑信道的数目可以为1~39个,每个业务 逻辑信道占用整数个时隙,见图3.1.1。
第3章 国内手机电视标准
14
图3.1.6 OFDM 符号
第3章 国内手机电视标准
15
4) 保护间隔
发射机标识信号、同步信号和相邻OFDM符号之间,通过保
护间隔(GI)相互交叠,保护间隔的长度(TGI)为2.4 μs。相邻 符号经过窗函数w(t)加权后,前一个符号的尾部GI与后一个符
号的头部GI相互叠加,叠加方式见图3.1.7。
K——LDPC码信息比特长度,取值见表3.1.3。
第3章 国内手机电视标准
28
LDPC编码的校验比特P={p0, p1, …, p9215-K}根据校验矩 阵H求解如下方程得出:
H×CT=0
(3.1.2)
式中:0——9216-K行1列的全0列矢量;
H——LDPC奇偶校验矩阵,定义见CMMB标准中的附录D。
同步信号均相同,为01110101101(见图3.1.5)。
第3章 国内手机电视标准
12
图3.1.5 同步信号伪随机序列生成器
第3章 国内手机电视标准
13
3) OFDM 符号
OFDM符号由循环前缀(CP)和OFDM数据体构成(见图3.1.6)。

信产部专家透露手机电视国标出台尚无时间表

信产部专家透露手机电视国标出台尚无时间表

信产部专家透露手机电视国标出台尚无时间表

【期刊名称】《通信业与经济市场》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手机电视即将展现出的巨大商机,开始引爆了一场跨行业性的整合。

9
月1日,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员会常务委员谢麟振在深圳举办的2006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国际高峰论坛上透露,虽然手机电视的中国标准出台尚无具体时间表,但移动电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将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
【相关文献】
1.专家透露信产部推进信息化新举措 [J],
2.手机电视国标即将出台"战国时代"是否就此终结? [J], 芥末
3.手机电视国标出台与产业发展的三个问题 [J], 蒋利峰
4.手机电视国标CMMB正式出台 [J],
5.苹果手机进中国尚无时间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4.OFDM调制-主要参数 4.OFDM调制-主要参数
• 子载波:4K(8MHz)和2K(2MHz) • 有效子载波:3076(8MHz)和628 (2MHz) • 子载波间隔:2.44140625kHz • 循环前缀:1/8符号体长度 • 离散导频:1/8,交错排列 • 连续导频:82(8MHz)和28(2MHz) • 星座映射:BPSK,QPSK,16QAM
用户管理和服务
地面增补转发网
9
S波段卫星主要系统参数和指标
10
2.2 使用频段
1. 2.
U-Band S-Band
470MHz~798MHz
11
2.3CMMB主要技术特点 2.3CMMB主要技术特点
• 采用基于时隙的帧结构支持终端省电 • 采用OFDM调制技术支持移动接收和单频组 网 • 采用LDPC编码和深度交织提高接收性能 • 采用信标技术实现快速同步 • 采用逻辑信道技术实现业务的灵活组合
2t i
m
i =1
25
5.2字节交织 5.2字节交织
• 与字节交织器采用列入、列出 的方式 • 输入数据由第1列开始,由左向 右逐次写满字节交织器的前K列 • RS编码器由上向下逐行进行RS 编码 • 所有行的RS编码完成后,由左 向右从字节交织器中逐列读出 240列编码后的数据
26
字节交织深度
35
8MHz 7.512MHz 4096 3076 40 25ms
2MHz 1.536MHz 1024 628
176、192、224、240 、 、 、 36、72、144 、 、 54、108、216 、 、 192*144
LDPC编码 编码 内交织器 OFDM循环前缀 循环前缀 离散导频 连续导频
NS
……
……
……
连续导频
离散导频
数据
21
4.3 OFDM调制-子载波结构(8MHZ) OFDM调制-子载波结构(8MHZ)
离散导频:交错排列,用于时频域信道估计 连续导频:左右对称排列,频率跟踪、相位校正, 以及承载16比特传输指示信息 时隙号(5比特)、字节交织器同步标识(1比特) 、配置变更指示(1比特)、保留(8比特)
37
谢谢! 谢谢!
38
19
4.1OFDM调制-导频 4.1OFDM调制-导频
• 离散导频:
– 交错排列,用于时频域信道估计
• 连续导频:
– 左右对称排列,用于频率跟踪和相位校正 – 承载16比特传输指示信息
• • • • 时隙号(5比特) 字节交织器同步标识(1比特) 配置变更指示(1比特) 保留(8比特)
20
4.2 OFDM符号-频域结构 OFDM符号-频域结构
标准对比
DVB-H 带宽 调制技术 信道编码 最大传输 速率 交织深度 物理层频 道切换时 间 系统理论 性能 (Eb/No)
6~8MHz 4K OFDM RS+卷积 码 12Mbps(8M Hz) <0.25s
MediaFL O
6MHz 4K OFDM RS+Turbo
T-DMB
2MHz 1K OFDM RS+卷 积码 1.5Mbps 0.25s
4
1.1手机电视标准之争 1.1手机电视标准之争
广电总局的CMMB标准难于获得工信部移动终端 入网许可,而TMMB标准也难于获得广电总局的视 频内容转播许可 工信部认为手机电视是电信的增值业务,广电总局 则认为手机电视是第五种媒体传播形式 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的背景之下,国家最终采用 了TD和CMMB标准的融合 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移动数字广播CMMB标准
16
3.2 时隙划分
时隙的最小单位速率为64kbps 通过时隙组合支持不同业务速率
•终端通过时隙开关实现省电 •终端可以通过空闲时隙侦听其它网络或频点,实现网络切换、 获取其它频点信息等功能
17
3.3 时隙结构
• 每个时隙采用相同的结构:
– 1个发射机标识信号:用于鉴别信号来源 – 2个同步信号:用于快速同步和辅助信道估计 – 53个OFDM符号:承载数据
• 美国以高通公司为代表推出了MediaFLO技术 • 欧洲以诺基亚公司为代表推出了DVB-H技术 • 韩国以三星公司为代表在欧洲DAB技术基础上推出 了T-DMB技术
3
我国的手机 电视标准
{
中国移动数字广播CMMB标准
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TMMB标准
CMMB标准由广电总局推出,TMMB标准则由工信部推 出
12
2.4 CMMB物理层框图 CMMB物理层框图
13
2.5 概括
系统带宽 多载波调制方式 外码 外交织 内码 内交织 扰码 帧结构 8MHz,2MHz 入列出字节块交织 LDPC码(1/2、3/4) 行入列出比特块交织 复伪随机序列 基于时隙的帧结构
CMMB标准采用卫星与地面传输网络相结合的技 术体制,是面向手机等七英寸以下的小屏幕、 移动便携手持式终端的系统,该系统利用S波段 (2.63-2.66GHZ)卫星信号与U波段(470-798MHZ) 地面信号实现‘天地一体’覆盖,全国漫游,并 支持25套电视节目和30套广播节目 CMMB架构体系的核心是移动多媒体广播传输技 术(STiMi)
28
LDPC编码
(16,2,4)LDPC码的 校验矩阵
(16,2,4)LDPC码 的双向图
29
校验矩阵的下三角形式
校验矩阵的近似下三角形式
30
LDPC译码
变量节点和消息节点间的消 息传递
LDPC译码流程图
31
5.4比特交织 5.4比特交织
• 行入列出的块交织
• 交织深度
BPSK 交织深度 25ms QPSK 12.5ms 16QAM 6.25ms
14
3.广播帧结构 3.广播帧结构
• • • •
CMMB传输帧长度为1秒,划分为40个时隙 每个时隙具有相同的结构,包括信标和53个OFDM符号 每个广播业务占用一个或几个时隙 利于时隙开关支持终端节电设计
15
3.1逻辑信道 3.1逻辑信道
• 逻辑信道分为控制逻辑信道(CLCH)和业务逻辑信道(SLCH), CLCH 中传输系统控制信息,在时隙0传送; SLCH传输负载业务 • CLCH采用BPSK映射、1/2LDPC编码
32
6 星座映射
3 10
1 2
1 2
1 2
1

1 2

1 2
1 2
10
− 3 10

1 10
1 10
3 10

1 10
1 − 2

1 2

3 10
BPSK
QPSK
16QAM
33
7 扰码
• 通过移位寄存器产生实、虚部扰码序列 • 通过扰码实现映射符号的随机化,对调制信号 进行能量离散化 • 不同的广播网络可以选择不同的扰码器初值
S-DMB
25MHz CDMA RS+卷积 码 7M 3.5s 8MHz
STiMi
2MHz 1K OFDM
4K OFDM
RS+LDPC
11Mbps 0.75s
16Mbps 1s
3Mbps
5s
1~2s
1.5s
5s
1~2s
4.5dB
2.0dB
4.5dB
4.5dB
2.0dB
36
8总结
CMMB手机电视标准具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CMMB系统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未充分利用卫星资源 CMMB业务和网络急需完善 CMMB手机待机时间长 CMMB芯片及解决方案急需优化
• 字节交织提供跨时隙深度交织 • 字节交织深度由星座点数和交织模式决定,可以跨1~8个 时隙 • 结合时隙分配,可以提供秒级交织深度
27
5.3LDPC编译码 5.3LDPC编译码
• 高度结构化的LDPC编码,码长9216比特 • 包括两种码率:1/2和3/4 • 码字结构经过优化设计,使解码器可以低 复杂度实现 • 提供接近香农限的纠错性能
7
CMMB的体系结构
8
2.1“天地一体的”系统结构 2.1“天地一体的”系统结构
内容制播
视频制作 音频制作 数据制作 播 出 控 制
内容集成
视频压缩 音频压缩 数据广播 电子业务指南 加密/授权 复 用
上行传输系统
广播信道 分发信道
用户/授权 计费管理
终端
回传通道
地面增补转发器 网络运维中心 监控
中国手机电视标准
天津大学 贾启胜 陈淼 2011年2月11日
1
目录
1. 2. 3. 4. 5. 6. 7. 8. 手机电视概述 CMMB标准 广播帧结构 OFDM调制 纠错编码 星座映射 扰码 总结
2
1.手机电视概述
手机电视是指在具体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 智能手机上观看的电视
国际上没有统一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 机电视标准
5
1.2移动多媒体广播的设计需求 1.2移动多媒体广播的设计需求
• 对接收的要求
– 恶劣环境下的高质量接收(室内、室外、高速移动) – 节电,低功耗接收 – 小尺寸天线满足接收要求
• 对业务的要求
– 多种业务灵活组合 – 针对业务有效划分无线资源
• 对网络的要求
– 支持单频组网
6
2.CMMB标准 2.CMMB标准
34
系统参数
系统带宽 信号带宽 子载波数 有效子载波数 时隙个数 时隙长度 RS编码 编码 外交织器行 数 1/2LDPC 3/4LDPC 72、144、288 、 、 108、216、432 、 、 1/2、3/4 、 384*360 1/8 1/8,交错分布 , 携带16比特传输指示信息 携带 比特传输指示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