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贫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1)汇编

合集下载

贫血原因

贫血原因

贫血原因现如今,越来越多人被贫血所困扰,首先要查清楚贫血原因,再进行治疗。

常见的引起贫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造血功能不良:当在一些化学的、物理的、毒素或其他不明的因素作用下,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就会发生贫血,这种贫血往往还会造成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医学上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破坏增多引起的贫血叫溶血性贫血。

正常状态下,人的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然后衰老破裂。

一些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可造成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从而造成贫血,这种贫血常同时伴有黄疸、发热、肝脾肿大等症状。

3.出血:急性大量失血,如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和外伤性大出血等均可引起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痔疮等小量慢性失血也可以引起贫血。

4.造血物质缺乏:造血物质主要包括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2、泛酸、维生素B1、铁、钴、铜以及一些重要的氨基酸等,缺乏上述任何一种物质均可能引起贫血。

其中最常见的是缺铁而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和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而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在了解病因后,可进行食补来调理,下面有几种缓解贫血比较好的食物:1.鸡蛋黄:每 100克鸡蛋黄含铁 7毫克,尽管铁吸收率只有3%,但鸡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还富含其它营养素,治疗缺铁性贫血最佳食物。

2.动物肝脏:肝脏富含各种营养素,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

每 100克猪肝含铁 25毫克,而且也较易被人体吸收。

3.黄豆及其制品:黄豆在我国人民营养方面的重要性及地位,已有不少营养学家提到过。

每100克黄豆及黄豆粉中含铁 11毫克,人体吸收率为 7%,远较米、面中的铁吸收率为高,治疗缺铁性贫血还是不错的选择的。

4.绿色带时的蔬菜:虽然植物性食品中铁的吸收率不高,但每天都要吃它,所以蔬菜也是补充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一个来源。

5.木耳和蘑菇:铁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每 1OO克含铁 185毫克,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它作为补血佳品,此外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也是较好的预防和治疗贫血的食品。

常见的贫血类型和原因

常见的贫血类型和原因

常见的贫血类型和原因常见的贫血类型和原因贫血是指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导致血液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的一种疾病。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贫血可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贫血类型及其原因。

一、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约占所有贫血患者的50%以上。

其主要原因是体内铁元素不足,无法满足合成红细胞所需。

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包括:1. 饮食不均衡:长期饮食中缺乏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肉类、豆类、蛋类等。

2.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会影响铁元素吸收。

3. 妊娠期:孕妇需要大量的铁元素来合成胎盘和供给胎儿发育,如果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4. 大量出血:如月经过多、产后出血等。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受到损害或功能异常而导致的贫血。

其主要原因包括:1. 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攻击造血干细胞,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

2. 感染:如乙型肝炎、HIV感染等,会对造血干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从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

3. 药物因素:如化疗药物、抗生素等也会对造血干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三、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在循环中过早地被破坏,导致其数量减少。

其主要原因包括:1. 先天遗传因素: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2. 药物因素:如青霉素、奎尼丁等药物可引起溶血反应。

3. 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红细胞膜上的抗原,导致红细胞过早被破坏。

四、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指体内大量产生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巨幼红细胞,导致贫血。

其主要原因包括:1. 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这两种营养素是合成DNA所必需的,缺乏会影响红细胞生成。

2. 消化系统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肠道手术等会影响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

3. 遗传因素:如先天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五、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地中海沿岸国家和亚洲部分地区。

贫血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贫血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贫血的原因与治疗方法贫血的原因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贫血可有不同的分类。

按贫血发展的速度分急、慢性贫血。

按红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

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1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与原发和继发的造血干祖细胞损害有关。

部分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与B细胞产生抗骨髓细胞自身抗体,进而破坏或抑制骨髓造血细胞有关。

2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pure red cell anemia,PRCA:PRCA是指骨髓红系造血干祖细胞受到损害,进而引起贫血。

依据病因,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

先天性PRCA 即Diamond-Blackfan综合征,系遗传所致。

后天性PRCA包括原发、继发两类。

有学者发现部分原发性PRCA患者血清中有自身EPO或幼红细胞抗体。

继发性PRCA主要有药物相关型、感染相关型细菌和病毒,如微小病毒B19、肝炎病毒等、自身免疫病相关型、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相关型如胸腺瘤、淋巴瘤、浆细胞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以及急性再生障碍危象等。

3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CDA:CDA是一类遗传性红系干祖细胞良性克隆异常所致的、以红系无效造血和形态异常为特征的难治性贫血。

根据遗传方式,该病可分为常染色体隐陛遗传型和显性遗传型。

4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这些疾病造血干祖细胞发生了质的异常,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等。

前者因为病态造血,高增生,高凋亡,出现原位溶血。

后者肿瘤性增生、低凋亡和低分化,造血调节也受到影响,从而使正常成熟红细胞减少而发生贫血。

二、造血微环境异常所致贫血:造血微环境包括骨髓基质,基质细胞和细胞因子。

贫血的治疗方法与进展

贫血的治疗方法与进展

贫血的治疗方法与进展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其特征是体内红细胞数量、质量或功能的异常降低,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贫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营养不良、缺铁、遗传疾病、慢性疾病等。

本文将探讨贫血的治疗方法与近期进展。

一、补充营养营养不良是引起贫血的一大原因,所以首先要确保摄入的营养充足。

一般来说,贫血患者需要增加摄入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素的食物。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吃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肉类、贝类、绿叶蔬菜等。

此外,维生素C也有助于铁的吸收,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蔬菜。

二、铁剂补充对于由缺铁引起的贫血,铁剂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铁剂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补充。

口服铁剂的优点在于方便易行,但其吸收率不高。

因此,在口服铁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来促进铁的吸收。

如果患者吸收不良或者贫血较为严重,医生可能会选择给予静脉注射的铁剂。

三、造血刺激剂造血刺激剂是用于促进骨髓产生更多红细胞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刺激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患有严重贫血或贫血原因不明的患者。

目前,常用的造血刺激剂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素。

四、输血治疗输血治疗是一种常见且直接的贫血治疗方法。

对于贫血非常严重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输血可以迅速提高患者体内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缓解贫血症状。

然而,输血治疗并不是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尽量选择其他可行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贫血治疗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贫血治疗的新进展:一、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修复患者体内异常的基因,恢复红细胞的正常功能。

目前,基因治疗在治疗遗传性贫血等基因缺陷型贫血方面显示出了潜力。

然而,由于技术与安全性的限制,基因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尚需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验证。

二、干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通过将健康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来治疗贫血的方法。

如何治疗贫血

如何治疗贫血

如何治疗贫血贫血是指全身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疾病。

通常会出现疲劳、头晕、晕厥、乏力等症状,严重的贫血还可能导致心悸、气促、心绞痛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贫血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下文将介绍一些治疗贫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了解贫血的病因了解贫血的病因是治疗贫血的第一步。

主要原因有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不同的病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往往是引发贫血的原因之一。

所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贫血。

首先要保证足够的睡眠,确保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加速新陈代谢;其次,保证适当的运动量,增强体质,调节身体平衡;最后,要保证饮食健康,适量摄取富含铁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豆类、全麦面包等。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贫血的主要方法之一。

缺铁性贫血常用的药物是铁剂。

在服用铁剂时,需要注意不要和咖啡、茶或者牛奶一起服用,因为这些饮料会影响铁的吸收效果。

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主要以注射维生素B12为治疗方式。

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输血、口服药物或者手术来治疗。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医嘱,不要随意更改用药方案,并监测身体不良反应。

四、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贫血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气血、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贫血的目的。

中药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人体质采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控制和药物的质量。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针灸和艾灸也是中医治疗贫血的重要手段。

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经络和血气,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贫血的治愈率。

艾灸主要通过热力作用,促进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的提高。

五、饮食治疗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和治疗贫血。

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C、维生素B12等成分,摄入这些成分有助于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同时,饮食上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不要吃生产生冷性质的食物,如西瓜、荸荠等;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过多的油腻食物等。

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

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

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也被称为贫血症。

它指的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而导致的血液功能异常。

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到达身体各个组织,同时帮助排除二氧化碳。

因此,贫血会影响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一、贫血的类型和原因贫血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营养性贫血、遗传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每种类型的贫血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1. 营养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造血所必需的某些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导致红细胞生成受限而引发的贫血。

常见的原因包括不平衡的饮食习惯、长期的慢性出血以及吸收不良等。

2. 遗传性贫血遗传性贫血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造成红细胞的形态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贫血。

例如,地中海贫血就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贫血病,主要发生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这类贫血通常出现在婴幼儿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长和发育。

3. 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裂或过早死亡而引起的贫血。

这可能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的失衡,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等。

4.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系统功能受损,不能正常产生足够的红细胞而导致的贫血。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包括感染、药物、环境毒素以及免疫性等因素的影响。

二、贫血的症状和诊断贫血的症状通常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贫血类型。

一般而言,贫血的主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头痛以及皮肤苍白等。

由于这些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因此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是否患有贫血。

诊断贫血的常用方法是进行血液学检查。

这包括测量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

此外,还可以进行骨髓活检、血清铁蛋白测定以及过氧化物酶体测定等特殊检查辅助诊断。

三、贫血的治疗和预防根据贫血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营养性贫血来说,饮食调整和营养补充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贫血可有不同的分类。

按贫血发展的速度分急、慢性贫血。

按红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

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1)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与原发和继发的造血干祖细胞损害有关。

部分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与b细胞产生抗骨髓细胞自身抗体,进而破坏或抑制骨髓造血细胞有关。

(2)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pure red cell anemia,prca):prca是指骨髓红系造血干祖细胞受到损害,进而引起贫血。

依据病因,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

先天性prca即diamond-blackfan综合征,系遗传所致。

后天性prca包括原发、继发两类。

有学者发现部分原发性prca患者血清中有自身epo或幼红细胞抗体。

继发性prca主要有药物相关型、感染相关型(细菌和病毒,如微小病毒b19、肝炎病毒等)、自身免疫病相关型、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相关型(如胸腺瘤、淋巴瘤、浆细胞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以及急性再生障碍危象等。

(3)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cda):cda是一类遗传性红系干祖细胞良性克隆异常所致的、以红系无效造血和形态异常为特征的难治性贫血。

根据遗传方式,该病可分为常染色体隐陛遗传型和显性遗传型。

(4)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这些疾病造血干祖细胞发生了质的异常,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等。

前者因为病态造血,高增生,高凋亡,出现原位溶血。

后者肿瘤性增生、低凋亡和低分化,造血调节也受到影响,从而使正常成熟红细胞减少而发生贫血。

贫血的名词解释解剖

贫血的名词解释解剖

贫血的名词解释解剖贫血,也被称为贫血症或血液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它指的是体内红细胞数量或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导致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

贫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营养不良、遗传因素、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

一、贫血原因探究1. 营养不良与贫血营养不良是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贫血原因之一。

特别是缺乏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会导致红细胞生成受到抑制或破坏,进而引起贫血。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维生素B12和叶酸则与红细胞生成有密切关系。

2. 遗传因素与贫血贫血也可以由一些遗传性疾病引起,例如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这些疾病主要影响红细胞的形态、结构或功能,使其寿命缩短,导致红细胞数量不足。

遗传因素导致的贫血一般在儿童时期就会显现。

3. 慢性疾病与贫血慢性疾病也是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些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病和肿瘤等会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影响红细胞生成和寿命,进而引发贫血。

另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也会引起贫血。

二、贫血分类解析1.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

它通常是由于体内缺乏足够的铁元素,无法合成充足的血红蛋白所致。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表现出疲劳、头晕、气短等症状,并且皮肤、口唇等部位可能呈现苍白。

2. 酸性贫血酸性贫血是由骨髓中红细胞生成不足引起的一种贫血类型。

这种贫血通常是由于骨髓受到损伤、感染或其他疾病限制红细胞生成的能力所致。

患者可能表现出乏力、心悸、容易感染等症状。

3. 非再生性贫血非再生性贫血是由骨髓中干细胞受到破坏或损伤,导致无法再生新的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贫血类型。

这种贫血可能是由某些药物、辐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所致。

患者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如疲劳、苍白等。

三、贫血症状与治疗贫血的症状通常包括疲劳、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皮肤苍白等。

这是由于氧气供应不足而导致全身组织器官功能受损所致。

治疗贫血的方法包括补充相关营养物质(如铁、维生素B12、叶酸等)、治疗慢性疾病、改善生活方式等。

贫血的治疗措施

贫血的治疗措施

贫血的治疗措施引言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征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者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贫血可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如营养不良、失血、遗传缺陷等。

治疗贫血的目标是提高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浓度,从而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介绍贫血的常见治疗措施。

1. 改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是贫血的一个常见原因。

通过改善营养状况,可以增加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红细胞的生成能力。

以下是一些改善营养状况的方法:•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蛋白质是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关键营养物质。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可以提供足够的氨基酸,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补充铁元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贫血患者常常缺乏铁元素,因此补充适量的铁可以有助于提高血红蛋白的浓度。

•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是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维生素。

缺乏这两种维生素会导致贫血。

通过饮食或者口服补充剂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12和叶酸可以改善贫血症状。

2. 诱导红细胞生成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通过诱导红细胞生成来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诱导红细胞生成的方法:•补充铁剂: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铁剂可以提高血液中铁元素的浓度,从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输注红细胞:对于严重贫血患者,通过输注红细胞可以迅速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缓解症状。

但输注红细胞只能暂时缓解贫血症状,不能治疗贫血的根本原因。

•骨髓移植: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替换患者异常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恢复正常的造血功能。

3. 治疗原发疾病贫血往往是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

要治愈贫血,首先需要治疗原发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原发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胃肠道出血:胃肠道出血是贫血的一个常见原因。

通过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可以控制出血源,从而改善贫血症状。

•治疗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可以导致贫血。

通过控制血压、控制尿蛋白排泄量以及补充适量的红细胞生成素等方法可以改善贫血症状。

贫血引起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贫血引起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贫血引起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每个女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贫血的情况,为什么会贫血?贫血怎么办?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引起贫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希望对你有用!引起贫血的原因1、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指体内严重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而引起的贫血。

许多女性过分控制饮食,对肉类、鸡蛋和牛奶不敢沾,甚至连植物油也吃得少,长期以青菜、萝卜之类素食为伍,从而导致贫血。

病人除有头晕、耳鸣、眼花、倦怠、头发干枯脱落等一般贫血症状外,还可伴发食欲不振、腹泻、口疮、舌炎等。

2、缺铁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

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

另外钩虫感染、胃肠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

①过多饮茶咖啡咖啡和茶饮用要适量,过犹不及。

咖啡中含有一种叫石碳酸的化合物,会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缺铁性贫血尤其不宜饮茶,浓茶中的鞣酸与铁结合还会形成难溶解的物质,使铁元素随粪便排出。

女人在经期更要避免饮用咖啡与茶。

②不吃含铁食物82.64%的人不常吃动物肝脏,70.19%的人不常吃海带、紫菜,65.85%的人不常吃香菇、黑木耳、菠菜、紫菜头、动物肝、动物血及山楂等这些含铁丰富的食物。

不沾荤腥或仅吃水果很难保证摄入足够的铁。

虽然一些蔬菜中含有铁元素,但毕竟没有肉类多,同时,植物中含有的草酸、植酸、磷酸及大量的膳食纤维,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吸收率仅为肉类的十分之一。

平时多吃水果对保持无机盐确有益处,但水果中缺乏铁、钙等成分。

如果长期以蔬菜、水果当主食,非常容易导致贫血。

③不用铁锅喜用不粘锅或铝锅,不用铁锅,这也影响了铁的吸收。

平时使用传统的铁锅煎炒食物,锅与铲之间的摩擦会产生许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热过程中,铁可溶于食物之中,铁锅是一种很好的补血器皿。

贫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

贫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

8
病因
铁丢失过多 铁吸收不良 需要铁量增多 铁摄入少
9
铁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 1. 月经量过多
钩虫病性贫血的血象
2.钩虫感染
钩虫病性贫血的骨髓象
10
铁吸收不良
胃肠手术 消化道慢性疾病
11
需要铁量增多
婴幼儿 儿童 孕妇 经期妇女 恢复期病人
12
铁摄入少
偏食 缺乏食物 减肥
13
14
他有贫血吗?
36
(二)身体状况
造血系统表现:慢性进行性贫血,20% 伴粒细胞↓、PC↓,有易出血和感染。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食欲不振、舌炎 神经精神症状:四肢麻木、感觉异常、 共济失调、瘫痪等;狂躁、妄想。
37
(三)实验室检查
血象:RBC>HGB,RBC体积大 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各系”巨幼 变”,红系最为突出 叶酸<6.81nmol/L, VitB12<74pmol/L
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均衡饮食 增加含铁高的食物摄取 促进食物铁的吸收
27
铁的治疗与护理
口服铁:不良反应;正确服用;如何观 察;补足贮存铁。 注射铁:不良反应;正确注射。
28
用药护理
口服: 1、易引起胃肠道反应,从 小剂量开始。2、避免与牛 奶、茶、咖啡同服。 3、口服液体铁剂须用吸管 4、疗程:3~6M
贫血
1
问题1
什么称为贫血? 富裕的孩子没有贫血吗? 瘦身很值得吗?
2
贫血(anemia)概念
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 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最低值。 HGB:男性<120g/L,女<110g/L,妊娠时 <100g/L 红细胞比容男性<40%,女性<35%,妊娠时 <30% RBC男性<4.5×1012/L,女性<4.0×1012/L

贫血怎么治疗

贫血怎么治疗

贫血怎么治疗贫血治疗的方法贫血是多数疾病的共同症状,所以原因之去除是及重要的。

在病因诊断未确之前切忌物乱投药物,例如维生素例如维生素b12、叶酸、铁剂,这样之处理是不会见效的,反而因疏忽病因延误病情,这样有害病人造成严重后果。

例如胃炎引起的贫血,只顾一味地治疗贫血而疏忽治疗引起贫血的癌症,那真是舍本逐末的。

治疗贫血效果,取决于病因的性质及其是否可以根除,如果病因是可以彻底清除,贫血也是可得到治疗,若难治疗的病因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根据不同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原则如下:1.出血:出血是贫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又因不同之原因引起的,给予适当止血措施是很重要的,月经过多可用手术或荷尔蒙治疗,再予以原因治疗,贫血是可以治疗的。

2.营养缺乏:营养缺乏引起的造血原料不足而发生的贫血,例如缺铁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豆芽细胞贫血及缺铁性贫血,分别予营养来补充,贫血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引起营养缺乏的原因如不去除疗效常不拘理想,即使一时见效,但停止予营养素补充,贫血很快复发。

3.慢性疾病:感染或癌症能够控制,贫血就能够减轻。

内分泌疾病给予矫正,贫血就可以减轻。

慢性肾衰竭、肝硬化、晚期癌症及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等造成之贫血,因为基本疾病之疗效很差,除了输血,贫血是很难减轻的。

4.药物继发之溶血性贫血,再患者停止与药物接触之后,贫血大多能很快或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但某些药物引起的再生不良性贫血,即使病因明确,患者也未再接触之,患者也很难恢复或治疗。

这时如果以骨髓移植可以获得治疗的。

治疗贫血方法一般有药物治疗,输血、脾脏切除术及骨髓移植法,根据不同类型之病因,采用一种或多种疗法来进行治疗。

贫血的症状1、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

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2、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认为睑结合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

3、心血管系统: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有心动过速,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

贫血的病因分析及临床分类

贫血的病因分析及临床分类

贫血的病因分析及临床分类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减少,导致供氧不足的情况。

贫血的病因多种多样,可以分为遗传性因素、营养不良、疾病引起的贫血和其他因素。

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液检查结果,贫血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对贫血的病因进行分析,并介绍其临床分类。

一、贫血的病因分析1. 遗传性因素遗传性贫血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类贫血,如地中海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障碍等。

这些疾病通常由基因异常导致红细胞生成、寿命或功能异常,导致贫血的发生。

2.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造成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铁缺乏是最常见的营养不良导致贫血的原因,维生素B12、叶酸等其他营养物质的缺乏也会导致贫血。

这些营养物质是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缺乏会导致贫血的发生。

3. 疾病引起的贫血许多疾病也会导致贫血的发生,如肾脏疾病、肝病、风湿性疾病等。

这些疾病通过不同机制引起贫血,如肾功能异常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自身免疫破坏红细胞等。

4.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贫血,如急性失血、慢性疾病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感染引起的贫血等。

这些因素也可以引起贫血的发生。

二、贫血的临床分类根据红细胞大小、形态以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贫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主要由于体内缺乏铁元素导致红细胞生成受限。

临床上可表现为乏力、嗜睡、头晕、心悸等症状,常见于女性、儿童和孕妇。

2. 酸性贫血酸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红细胞生成受阻。

症状包括乏力、心悸、黄疸等,严重时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

3. 非缺铁性微小红细胞性贫血这种贫血类型中,红细胞大小和形态正常,但红细胞数目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病因包括慢性疾病、慢性肾病和炎症性疾病等。

4. 遗传性贫血遗传性贫血有许多不同的亚型,如地中海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障碍等。

这些贫血类型由相应的基因突变引起,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贫血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贫血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贫血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于是很多老年的身体的造血系统就会出现退化,所以容易出现贫血这种疾病。

那么,老年所患有的贫血都有哪些类型呢?这些类型的贫血疾病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呢?面对这些问题,来看一下专家的介绍吧!1.缺铁性贫血:约占老年人最常见的33~66%,女性比男性多。

患者血清铁含量大多降低,但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和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并不低。

因此,缺铁不能简单地解释,只有1/3和2/3的病例真正需要铁治疗,并伴有其他病变。

在病因方面,首先要注意是否有明显或隐藏的慢性失血,消除消化道溃疡和肿瘤,女性要注意是否是妇科肿瘤引起的。

此外,痔疮也是失血的常见原因。

发现原发病后,应积极治疗。

随着原发病的治疗,贫血也会得到改善,铁也可以同时治疗。

2.维生素是由维生素引起的B12或由叶酸缺乏引起。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吸收功能减弱,老年人血清中叶酸和维生素B12因此,当老年人贫血时,应适当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

以上两种贫血均属于造血原料缺乏或补充不足引起的营养性贫血。

老年人应注意适当食用含铁、叶酸和维生素,如肝脏、瘦肉、鸡蛋和绿色蔬菜B12食物丰富。

3.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骨髓易出现轻度相对再生不良,约10~20%再生障碍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老年人再生障碍必须注意识别骨髓纤维化和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

雄激素、免疫抑制剂和中药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如果治疗得当,患者可以存活多年,但大多数预后较差。

总之,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不断衰老,如果患有贫血,会对老年人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很大的伤害。

因此,如果老年人出现缺铁性贫血,家庭必须首先从饮食中调节老年人的身体,并在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这是处理贫血疾病的正确方法。

根据贫血的原因,分为三类: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和失血性贫血。

(1)红细胞产生减少性贫血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引起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异常贫血、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

贫血的常见三大原因有哪些

贫血的常见三大原因有哪些

贫血的常见三大原因有哪些贫血,即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功能不足的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十分常见的健康问题。

贫血常见的三大原因包括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

首先,营养不良是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营养不良导致了身体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特别是重要的营养素,例如铁、维生素B12和叶酸。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而维生素B12和叶酸则对红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人体缺乏这些营养素,就会导致贫血的发生。

通常,营养不良的人群包括贫困地区居民、受限于饮食条件的人群(如素食主义者)以及饮食不均衡的人群。

其次,慢性疾病也是常见的导致贫血的原因之一。

慢性疾病指长期存在、持续发展的,对身体功能有不良影响的疾病。

这些疾病会影响身体对铁的吸收和运输,或直接导致红细胞破坏。

例如,慢性炎症如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会降低身体对铁的吸收能力;慢性肾脏疾病会导致肾脏无法正常分泌激素促进红细胞产生,或导致红细胞的破坏;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或霍奇金淋巴瘤也会影响红细胞的正常生成与功能。

因此,慢性疾病也是引起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最后,遗传性疾病也是导致贫血的重要因素。

一些遗传性疾病可以影响红细胞形成过程,或导致红细胞结构异常,从而引起贫血。

最常见的遗传性贫血病是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由于异常血红蛋白基因引起的贫血病,主要分为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其特点是红细胞生长缓慢和短寿命。

而镰状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形成异常,使红细胞变形成镰状,且易于破裂。

除了上述的三个主要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可导致贫血的发生,例如妊娠、慢性失血、药物副作用和骨髓疾病等。

总之,贫血的常见三大原因包括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

这些原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功能或寿命,从而导致贫血的发生。

预防和治疗贫血的关键在于改善营养状况,积极治疗慢性疾病,以及对遗传性疾病进行诊断和干预。

同时,人们应加强对营养健康的意识和教育,提高对贫血防治的认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贫血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贫血的生理名词解释

贫血的生理名词解释

贫血的生理名词解释贫血,即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中氧运输能力降低的一种疾病。

在医学领域中,贫血通常被称为贫血症或贫血状态。

它不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也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疾病群。

一、贫血的定义与分类贫血是指人体血液中携带氧气的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降低,导致组织器官供氧不足的一种疾病。

根据贫血的成因,可将其分为三大类别。

1.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不能正常合成红细胞,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

2. 遗传性贫血:包括地中海贫血等,这类贫血通常是由于体内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

3. 溶血性贫血:当红细胞受损或破坏时,会导致溶血,使红细胞数量减少。

这可能是由于疾病、感染、药物或外界因素引起的。

二、贫血的症状和体征贫血的症状和体征各有不同,但有些是较为常见和典型的。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贫血症状和体征。

1. 乏力:疲劳是贫血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氧供应不足,身体会感到疲劳和乏力。

2. 心悸和呼吸困难:由于心脏需要加大工作强度来弥补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和呼吸困难。

3. 头晕和头痛:由于脑部供氧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和头痛的症状。

4. 皮肤苍白:红细胞数量不足会导致皮肤出现苍白的症状。

5. 结膜贫血:眼部的贫血症状常表现为结膜苍白。

三、贫血的诊断方法在诊断贫血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并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认贫血的存在和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贫血诊断方法。

1. 血红蛋白测定:通过测量患者的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来确定贫血的严重程度。

2. 血细胞计数:通过计算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来评估贫血的类型和程度。

3. 血红蛋白电泳:对于某些遗传性贫血,血红蛋白电泳可以帮助确认具体的贫血类型。

4. 骨髓穿刺:对于复杂的贫血情况,骨髓穿刺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包括红细胞生成和骨髓中是否存在异常。

四、贫血的治疗和预防针对不同类型的贫血,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常见贫血及其原因是什么

常见贫血及其原因是什么

常见贫血及其原因是什么常见的贫血(也称为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体内缺乏铁元素而导致的一种血液疾病。

贫血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贫血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贫血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铁摄入不足: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营养素,在膳食中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如红肉、鱼类、家禽等。

如果摄入的铁量不足,就会导致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从而引发贫血。

2. 体内铁吸收不良:即使摄入足够的铁,有些人也可能因为体内铁元素的吸收不良而引发贫血。

这可能与胃肠道疾病如溃疡、炎症性肠病等有关。

3. 血液丢失过多:长期或大量的出血可能导致贫血。

出血的原因可以是内在的,如胃肠道溃疡、子宫肌瘤等,也可以是外在的,如创伤、手术等。

4. 妊娠和哺乳期: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往往需要比平时更多的铁来满足胎儿和婴儿的需求。

如果摄入不足,就可能发生贫血。

5. 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具有遗传的血液疾病,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等,这些疾病会导致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异常,从而引发贫血。

预防和治疗贫血的方法如下:1. 合理膳食:保证膳食摄入足够的铁元素是预防和治疗贫血的关键。

应选择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肉、绿叶蔬菜、豆类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膳食的多样性,确保摄取其他重要的营养成分。

2. 补充铁剂:如果贫血已经发生,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铁剂进行补充。

这些铁剂可以来自口服药物或注射剂,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3. 手术治疗:对于由于出血引起的贫血,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来解决出血源的问题。

手术的具体方法根据出血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 管理潜在的疾病:对于一些胃肠道疾病或遗传性贫血等潜在疾病,需要进行系统治疗或监测,并由专业医生进行指导。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贫血的征兆,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总之,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而引发的血液疾病,常见原因包括铁摄入不足、铁吸收不良、过多的血液丢失、妊娠和哺乳期以及遗传因素等。

简述七种贫血类型

简述七种贫血类型

一、引言贫血是指机体内红细胞总数或血红蛋白量减少至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组疾病。

根据贫血的发病机制和病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对七种常见贫血类型进行简述,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造血干细胞性贫血、遗传性贫血和继发性贫血。

二、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机体缺乏铁元素有关,铁是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重要元素。

缺乏铁元素会导致机体无法正常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造成贫血。

主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头晕、心悸、口角炎等。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补充铁剂和改善饮食结构,以提高机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

三、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种红细胞体积过大或形态异常的贫血类型。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点是红细胞体积增大,并且形态不规则。

常见的病因包括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骨髓异常等。

该类型贫血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病因,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来纠正贫血。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损而导致贫血的疾病。

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都受到抑制。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包括出血、感染、乏力等。

该类型贫血的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抑制疗法、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五、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或溶血过快而导致贫血的疾病。

溶血性贫血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膜结构异常或酶缺乏引起的。

获得性溶血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的。

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包括黄疸、贫血、脾脏肿大等。

治疗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病因,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输血等方式进行。

六、造血干细胞性贫血造血干细胞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而导致贫血的疾病。

造血干细胞性贫血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

先天性造血干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遗传缺陷导致造血干细胞异常,如Fanconi贫血。

贫血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及治疗路径

贫血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及治疗路径

贫血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及治疗路径引言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特指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贫血可以有多种原因,如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遗传病等。

本文将以一个典型的贫血患者病例为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路径。

病例分析一名45岁女性患者,以乏力和气促为主要主诉,同时伴有头晕、心悸等症状。

查体发现患者皮肤苍白,心率加快,心脏听诊出现杂音。

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后,发现其血红蛋白水平仅为80 g/L(正常范围为120-160 g/L),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也明显降低。

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我们初步怀疑该患者患有贫血。

诊断在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后,我们发现她的铁蛋白水平较低,同时血清铁、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也较低。

骨髓穿刺检查显示红细胞系列减少,并出现巨幼细胞。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该患者是由于铁缺乏引起的营养不良性贫血。

治疗路径1. 确定病因:在治疗贫血之前,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病因。

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查,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贫血的具体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补充营养:对于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贫血,补充适当的营养素是治疗的基础。

对于铁缺乏性贫血患者,口服铁剂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此外,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补充也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考虑。

3. 效果评估: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以评估治疗的效果。

如果血红蛋白水平逐渐恢复正常,症状减轻,说明治疗有效;如果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则需要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4. 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药物治疗外,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贫血的康复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合理膳食,摄入丰富的含铁食物,如红肉、豆类和绿叶蔬菜。

此外,适量运动和良好的作息也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结论通过对一个贫血患者病例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路径。

针对贫血的治疗,在确定病因的基础上,应优先考虑补充适当的营养素。

通过合理的治疗路径和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多数贫血患者能够恢复正常血红蛋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贫血的原因是什么_贫血的原因和调理方法

贫血的原因是什么_贫血的原因和调理方法

贫血的原因是什么_贫血的原因和调理方法贫血在中医的治疗辨症上多属于虚症,血虚会导致全身性的虚弱,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健忘失眠、女子月经不调等。

什么原因引起贫血?贫血的调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贫血的原因和调理方法,希望对你有用!贫血的主要原因首先就是失铁(一)由于铁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因此慢性失血等于失铁,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

在缺铁性贫血中占80%以上。

1、成年男性及绝经期妇女,多见于慢性消化道出血,如胃、十二指肠溃疡、钩虫病、胃炎、胃癌等。

2、老年患者发生缺铁性贫血尤其要警惕消化道肿瘤。

3、多次急性大失血如食道和胃底静脉破裂,也常发生缺铁性贫血。

4、女性最常见的原因是月经量过多,尤其是青春期和带环避孕的妇女。

当月经量超过80毫升时,相当于丢失铁40毫克。

一般食物不足以补充,久而久之即可发生缺铁性贫血。

5、3-4岁以上儿童缺铁性贫血多见于肠道寄生虫。

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二)游离铁丢失增加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及长期严重腹泻患者,因上皮细胞更新加快,游离铁丢失增多,引起铁缺乏。

血红蛋白尿,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人工瓣膜、心脏内粘液瘤,铁从尿中排出,引起缺铁。

其次就是长期应用影响铁吸收的饮食牛奶、茶叶、咖啡和钙剂影响铁吸收,尤其长期饮茶、甚至吃茶,长期喝咖啡以及不必要补充钙剂。

调理女性贫血的方法1、生活的调理:保持心情舒畅,使气血畅通,贫血症状就会好转;避免剧烈活动,利于贫血的病情好转。

体位改变(如卧位改立位)应缓慢进行,以免发生急性脑缺血而晕倒。

2、饮食的调摄:平时要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和含铁量高的食物,如蛋黄、牛肉、肝、肾、海带、豆类等。

不要饮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质的吸收。

胃酸缺乏者,比如萎缩性胃炎和胃切除术后,可适当口服些稀盐酸。

因为盐酸能将食物中的铁游离化,使铁盐的渗解度增加,从而有利于吸收。

贫血者要多吃一些维生素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失调护理措施
补充营养,纠正缺铁 1、饮食护理。均衡饮食,给予含铁丰 富的食物:动物血、肝、瘦肉、蛋黄、 鱼、豆类、紫菜、海带、木耳 2、遵医嘱给予铁剂治疗 3、原发病治疗
饮食护理
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均衡饮食 增加含铁高的食物摄取 促进食物铁的吸收
铁的治疗与护理
口服铁:不良反应;正确服用;如何观 察;补足贮存铁。 注射铁:不良反应;正确注射。
贫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1)
贫血(anemia)概念
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 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最低值。 HGB:男性<120g/L,女<110g/L,妊娠时 <100g/L 红细胞比容男性<40%,女性<35%,妊娠时 <30% RBC男性<4.5×1012/L,女性<4.0×1012/L
治疗缺铁性贫血关键是什么?
治疗要点
病因治疗:关键环节 铁剂治疗:口服硫酸亚铁、维铁控释片 注射铁剂指征:口服铁剂不耐受、不吸 收,病情急。注射铁总量=300×(正常 血红蛋白g/dl-病人血红蛋白g/dl)+贮 存铁500mg,常用右旋糖酐铁。 中药治疗
护理诊断
营养缺乏 / 低于机体需要量 活动无耐力 / 与缺铁性贫血引起全身 组织缺血缺氧有关 知识缺乏
(一)叶酸
功能:合成DNA的辅酶,影响RBC分裂 来源:蔬菜、果、动物肝、肾、肉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 储存:肝脏 排泻:肾 依赖胃体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而吸收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摄入量不足:缺少新鲜蔬菜、过度 烹调 吸收不良:慢性腹泻、空肠切除术 后 需要量增加: 代谢障碍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 年龄与性别 2. 饮食习惯:素食、偏食、忌食,烹调不
护理要点
(一)休息与活动 (二)饮食护理 (三)用药护理 (四)健康指导
(三)用药护理
1、恶性贫血或胃切除术后,终身 VitB12250-500µg ,im ,1次/月
2、缺乏VitB12所致严重神经系统损害是不 可逆的
3、补VitB12同时补钾+补铁
三、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是 由于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了骨髓 造红细胞的代偿能力而出现贫血。
当 3. 用药史:甲氨蝶呤、异烟肼、苯妥英钠
对抗叶酸;秋水仙碱、PAS干扰B12代谢 4. 既往史:胃肠道疾病、手术史
(二)身体状况
造血系统表现:慢性进行性贫血,20% 伴粒细胞↓、PC↓,有易出血和感染。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食欲不振、舌炎 神经精神症状:四肢麻木、感觉异常、 共济失调、瘫痪等;狂躁、妄想。
(三)实验室检查
血象:RBC>HGB,RBC体积大 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各系”巨幼 变”,红系最为突出 叶酸<6.81nmol/L, VitB12<74pmol/L
治疗要点
去除病因 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1. 叶酸5-10mg, Tid 2. 维生素B12100-500µg, im, 2次/周
贫血的病因
RBC生成减少:缺铁性贫血、巨幼RBC 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RBC破坏过多:遗传性球形RBC增多 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 型不合输血、各种溶血性贫血 血液丢失过多:失血
贫血形态分类
正常细胞性贫血:再障、急性失血、 溶血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缺乏VitB12 和或叶 酸—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2. 粘膜损害:口角炎、 舌炎,吞咽困难
何国英在答辩时吸氧
临床表现
营养缺乏:皮肤干燥皱 缩、毛发无光泽、指甲 扁平甚至反甲
精神、NS异常:易激动 、好动、发育迟缓。少 数有异食僻:喜食泥土 、煤炭、生米
辅助检查
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MCHC、 MCH均降低。
血清铁(ST):正常男性13.6~28.3微mol/L 女性10.7~31微mol/L
病因
铁丢失过多 铁吸收不良 需要铁量增多 铁摄入少
铁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 1. 月经量过多 2.钩虫感染
钩虫病性贫血的血象 钩虫病性贫血的骨髓象
铁吸收不良
胃肠手术 消化道慢性疾病
需要铁量增多
婴幼儿 儿童 孕妇 经期妇女 减肥
他有贫血吗?
临床表现
1. 一般表现:面色苍 白、疲乏无力、头 晕、耳鸣、心悸、 气短
用药护理
口服: 1、易引起胃肠道反应,从 小剂量开始。2、避免与牛 奶、茶、咖啡同服。 3、口服液体铁剂须用吸管 4、疗程:3~6M
肌注
部位宜深、宜常换,不在暴露部位;抽 取药液后,更新针头注射;“Z”型注射 法;不良反应多,备好肾上腺素。
市场常见补铁剂
健康指导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
Megaloblastic anemia:是由于叶酸 和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细胞核DNA 合成障碍所引起的贫血。
1.红细胞膜先天性异常 2.红细胞酶缺乏 3.血红蛋白异常 4.卟啉代谢异常 5. 红细胞内在缺陷:阵发性睡眠性血
红蛋白尿(获得性)
溶贫机理
RBC寿命缩短(甚至几天) RBC破坏过多 “代偿性溶血病”:溶血时骨髓的代偿 性造血功能可比平时增加6~8倍,可以 不出现贫血。 溶贫:骨髓的代偿造血速度比不上溶血 的速度,出现的贫血称之。
溶贫分类(按遗传性和获得性)
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 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
贫血程度
90g/L≦轻度贫血<110g/L 60g/L ≦中度贫血<90g/L 重度贫血<60g/L 贫血症状轻重取决于失血速度和 贫血程度
一、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 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 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 量减少所形成的一种小 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铁的分布
血红蛋白铁:67% 贮存铁:29.2%(以铁蛋白形式 贮存于肝、脾、骨髓) 肌红蛋白、含铁酶:3.7% 转运铁:0.1%
血清铁蛋白(SF):<12微g/dl,可作为缺铁依据 总铁结合力:升高 骨髓铁染色检查:骨髓细胞外铁消失和铁粒幼
RBC阳性
中间型铁粒幼细胞 6~14。正常铁粒幼细 胞 15、16.铁粒红细胞
诊断要点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 血,HB<正常值 病因诊断或原发病 诊断 例:慢性失血性贫血 (钩虫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