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简介分析
浅谈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
摘要: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作品影响巨大,近些年来村上春树的小说颇受中西方读者的认可和青睐,其文章的内容,语言风格,语言特色都值得去体会回味。
所以本文将会从村上春树作品的叙事语言,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描述。
村一、平淡有趣的语言读村上春树的小说,你会体会到他小说语言的细腻和轻松,如同品味一杯味道淡雅的清茶,就拿其小说《挪威的森林》来说故事情节平淡,笔调平缓,然而字里行间却透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情感冲击,从而激起了读者的心潮,带来巨大的沉思,以至于人们很难回答小说带给人们的思考,所以说村上春树作品的魅力在于他匠心独运的语言以语言来达到俘获读者的心。
例如在小说《舞舞舞》中对于女孩雪的描写“我右侧身旁坐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她耳朵上扣着微型放音机的耳机,用吸管喝着饮料,她长得相当好看,长长的头发近乎不自然的垂下来,轻盈而柔软地洒在桌面上,睫毛长长,眸子如两汪秋水,澄明得令人不敢触及,手指有节奏的叩击桌面,较之其他印象她穿一条蓝色牛仔裤,脚上一双康伯丝白色旅游鞋,只有那柔嫩纤细的手指传达出孩子气”就这寥寥数语,一个朝气蓬勃优美可爱并且带有清新纯真气质的少女便跃然纸上,正如她的名字如雪般轻盈醇透。
这段文字描写小女孩很传神,语言自然清新流畅,作者将一个初次见面的女孩如此描写,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细致,将情感和文字交织在了一起。
还有在《舞舞舞》中,五反田带回来的那个叫做咪咪的女孩问“我”舞什么文,弄什么墨,“我”把工作内容大致讲了一遍,她也说没有意思,我说我干的所谓文化扫雪工罢了,这里显得更加幽默,把一份简单无聊的工作比喻成这样,显示出了作者睿智的幽默感,但也包含着一种压抑或者说是自我调侃的意味在里面,读者在品读完后也会感觉到语言中所表现的一丝酸楚和无奈,但是也有轻松的口吻,比如“我”知道了那个女孩名字叫做咪咪后,便说“过去我真的认识一个叫咪咪的女孩儿,大伙都管她叫山羊咪咪”“你的名字?”“黑熊扑通”“简直是童话”她说.这段富有想象力的文字充满了童话趣味,让人感到轻松愉快和作者那丰富的想象力,正如《挪威的森林》中,“喜欢我到什么程度”绿子问。
村上春树
这是我创作时永远牢记在心的话语。我从未将句话真正行诸文字或贴在墙壁, 而是刻划在我心灵深处的墙上。这句话是这样的: “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 无论高墙是多么正确,鸡蛋是多么地错误,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 谁是谁非,自有他人、时间、历史来定论。但若小说家无论何种原因,写出 站在高墙这方的作品,这作品岂有任何价值可言?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是 一鸡蛋。我写小说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给予每个灵魂尊严,让它们得以沐浴在阳光 之下。故事的目的在于提醒世人,在于检视体制,避免它驯化我们的灵魂, 剥夺灵魂的意义。我深信小说家的职责就是透过创作故事,关于生死、爱情、 让人感动落泪、恐惧颤抖或开怀大笑的故事,让人们意识到每个灵魂的独一 无二和不可取代。这就是我们为何日复一日,如此严肃编织小说的原因。
1982年秋,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际 ,也开始长跑。此后近30年,从夏 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的剑桥, 从日本村上市参加铁人三项赛,到 踏上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他,永 远奔跑。 从33岁起,26年来坚持每天跑步, 28次参加马拉松,无论到哪儿,身边 总少不了一双运动鞋——这是日本作 家村上春树的另一面。跑步成为他的 生活常态, 也成为他的人生哲学
1979年-《且听风吟》获得群像新人文学赏、芥川赏候补
1980年-《1973年的弹子球》芥川赏候补
1982年-《寻羊冒险记》获得野间文艺新人赏
1985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获得谷崎润一郎赏 1996年-《奇鸟行状录》获得读卖文学赏 2006年-《海边的卡夫卡》获得World Fantasy Awards。 2007年-2006年朝日奖(文学) 2007年-第一届日本早稻田大学坪内逍遥大赏 2011年-《1Q84》入围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寻羊冒险记》是村上春树继处女作《且听风吟》 、 《1973年的弹珠游戏》后的第三部小说, 与上述两部作品构成“我与鼠”系列三部曲。 《寻羊冒险记》是第三部,用现实与虚幻 交织的奇特之笔,打开了日本的新文学之 门。小说极富寓言性与神话色彩,作者认 为该小说的创作“顺利到最后,在恰到火候处止笔” 《寻羊冒险记》是村上的第一部够规模的长篇, 村上因此获得了野间文艺新人赏。
且听风吟(好书推荐)剖析
赏析:夸张的修辞手法在文中多次运用,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给人启示,即将沉没的客轮、撕心裂肺的大吼大叫,与酒店以及酒店的客人, 真可谓信手拈来、随心所欲,“足以灌满二十五米长的游泳池的巨量啤酒” 被“我”和“鼠”一个夏天喝光,“而丢下的花生皮足以按五厘米的厚度铺 满爵士酒吧的所有地板”,这看似荒诞离奇,却将人物无聊、颓废的生存状 态表现出来
• 讲述了主人公“������ 我”������ 暑假期间带着学潮 后的疲惫,从东京回到故乡神户的故事。倦鸟归 巢,家庭是“我”最温馨的港湾。杰氏酒吧的店 长“杰”、回家乡过暑假的“我”与“鼠”三人 之间的友情;以及“我”与一个醉倒在杰氏酒吧 的������ “没有小指的女孩”������ 之间短短十八天 的恋情。故事中对家庭的描写,包括幻影般的家 庭成员、荡然无存的亲情关系,都不过是一种徒 置虚设的、道具式的存在。战后出生的一代人, 在经历了十年政治运动的洗礼之后,与社会格格 不入,从根本上放弃了传统日本家庭观念的模式, 血缘在家庭构造中的绝对地位已不复存在。
我们是在时间之中彷徨,从风,且听风吟,是听我们自己内 心的声音,听自然之声,顺应自然, 顺应内心。——哈特费尔德
人生遭际无数,几度人来人往,花谢花开,都只是稀松平常,在相 遇的瞬间认真感受,离别之后默默怀念,循环往复,如此而已。只 是一切或者都如同村上所言,“宛如挪动过的复写纸,无不同原有 位置有着少许然而却是无可挽回的差异”——一切都有痕迹,能否 看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都留下了存在过的证明。所以淡然释 怀。人总要经历的,一种孤独的只剩回忆的往事,不要太在意它, 我们总要有时间是拿来回想,回想往昔自身的一番作为,仿佛是一 瓶在沉淀中的酒!然后忘却,再投入现实,在挣扎,在逃脱,在回 归!“我”总是想起那个被提起的借了她的磁带的女孩,那个不知 所踪的女孩,是不是人在记忆中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或人,会 被忘去,抛之脑后,在想起,然后不见其踪迹。每个人都会有,再 也记不起来的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其他人很难记得的人,不知 道,在那一时段,重新拾起,只是感伤,就想那一缕海风,一阵风 头过去,谁曾记得它从何而来?
读懂村上春树
小说由奇数章和偶数章两个故事交替展开,平行推进。小说共分49章 ,奇数章基本上用写实手法讲述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用魔幻手法展现 中田的奇遇。两种手法交互使用,编织出极富强烈虚构色彩的、奇幻诡诘 的现代寓言。
奇数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田村卡夫卡的少年,他在十五岁生日前夜 独自离家出走,乘坐夜行长途巴士远赴四国。原因是为了逃避父亲所作的 比俄底浦斯王还要可怕的预言:尔将弑父,将与尔母、尔姐交合。
二 主要作品·好书概要
7.《1Q84》
读懂村上春树
《1Q84》分为三卷,第一、第二卷采用双线,第三卷以三线平行结构 推进。村上春树并没有一味谴责暴力,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暴力产生的原因 。
故事讲述男主角天吾与女主角青豆在小小人所营造出的未知的Q世界 相遇的故事。青豆为了被侮辱而死的幼女,肩负着刺杀“先驱”教主的使 命,深绘里的父亲则被困于“先驱”组织之中,天吾则通过青豆、深绘里 与“先驱”产生联系,暗示着善与恶的对抗、个人与团体的斗争。
一 个人生平·6
读懂村上春树
1981年
开始写小说。
酒吧转让他人,移居千叶县船桥市,开始从事专业创作 。 作 为编委参与《早稻田文学》编辑工作,历时一年半。
一 个人生平·7
读懂村上春树
1983年
首次海外旅行。
1984年
去美国旅行6周。
1986年
移居神奈川县。赴意大利、希腊旅行。
1987年
返回日本。
在“冷酷仙境”部分,描写了两大黑社会组织在争夺一个老科学家发 明的控制人脑的装置,而主角则是试验的对象。但是由于技术错误,主角 丧失意识,进入了没有心、没有记忆、没有自我的“世界尽头”。
“世界尽头”是与世隔绝的小镇,居民相安无事,但人们没有心,没 有感情,没有目标。主角到达这里后,一直策划逃离小镇,返回现实世界 。但在即将成功时选择了留下,因为发现“世界尽头”其实是自己造出的 。
村上春树简介分析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村上春树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 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分析 • 村上春树的创作手法与技能 • 村上春树作品的主题与意象 • 村上春树的影响与评价 •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
村上春树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生平简介
1949年诞生于日本 京都
1987年发表《挪威 的森林》而一举成名
主题思想
小说探讨了人类的孤独、生命的短暂以及对于时间的思考 ,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时间的感慨。
CHAPTER 03
村上春树的创作手法与技能
意识流与内心独白的运用
意识流
村上春树常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 等意识流手法,打破传统叙事方式, 让读者进入主角的内心世界,感受其 情感与思考。
内心独白
村上春树的创作中,内心独白是一种 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展现人物的内 心世界,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 性情、情感及思想。
得小说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主题思想
小说探讨了人类的孤独、爱情的 复杂以及对于社会的反思,表达 了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于社
会的关注。
《且听风吟》
故事情节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酒吧里与朋友们谈天,回忆起自己曾 经的青春岁月,呈现了一个充满感性和思考的故事。
写作风格
村上春树的写作风格在《且听风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他运用了大量的短句、简洁的语言以及对于细节的刻画, 使得小说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拓展创作领域
未来村上春树可能会尝试更多新的创作领域和风格,例如翻译、电 影剧本创作等,为读者带来更多元化的作品。
与读者交流
村上春树非常重视与读者的交流和互动,未来他将继续通过各种渠道 与读者进行沟通,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生活体验。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日本)人物简介
•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成就
• 1989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
• 2006年,获得捷克卡夫卡文学奖
• 2009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
• 2011年,获得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
02
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与特点
村上春树的小说风格概述
文笔独特,善于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 作品中常出现超现实元素,如猫、井底等
主人公
配角
人物形象塑造
• 多为孤独、迷茫的年轻人
• 多为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人物
• 善于运用细节描绘人物性格
• 通过他们的成长和经历,展现人性
• 通过他们与主人公的互动,推动故
• 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和行为举止,
的复杂和多样
事情节的发展
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村上春树作品中的主题与思想
主题
思想
• 多涉及青春、孤独、迷茫等
注重健康,坚持长跑
• 长跑是村上春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 通过长跑,保持身体健康,激发创作灵感
村上春树与其他艺术家的合作
与电影导演合作
与音乐家合作
• 为**《神的孩子全跳舞》**等电影撰写剧本
• 与东京事变等乐队合作,为他们的作品创作歌词
• 与大岛渚、山田洋次等著名导演合作
• 与坂本龙一等音乐家合作,为他们的作品创作歌词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日本)人物简介
D O C S S M A R T C R E AT 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村上春树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村上春树的出生背景与成长经历
01
• 父亲是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村上修
• 母亲是家庭主妇村上美幸
【独家】浅析村上春树小说
浅析村上春树小说1引言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1949-一),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登上文坛,在30年的创作历程中,先后完成了《寻羊冒险记》、《挪威的森林》、《发条鸟年代记》和《海边的卡夫卡》等主要作品。
如今己声名远播,不但出落成为日本当代文坛的领军人物,而且超越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成为代表日本走向世界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1987年,以代表作《挪威的森林》的问世为标志,村上春树完成了一场小说艺术的“个人革命”。
村上文学被提升到“后战后”的日本精神史的高度,受到了不同国别的读者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久盛不衰的“村上现象”。
村上春树对战后日本社会现存精神危机的艺术揭示,显示出战后日本、乃至整个文明人类的某种革命性的文学变革与走向。
“村上神话”是在战后日本的纯文学处于低谷的状态下出现的。
他的小说从对日本传统文本的叛逆出发,逐渐形成了用语洗练、畅晓明白的特色,且语境中隐隐流淌着抒情的调子,被批评界誉为风格独具的“美国味”小说。
作品结构常常横亘于现实与虚幻两个世界,在扑朔迷离中完成意趣盎然的故事叙述与人物塑造。
题材、体裁的驾驭游刃自如,短篇的单一与长篇的复杂相映成趣,循环利用主题的独特性自成一格。
意象与象征的表现手法频繁使用,妙趣横生之中不乏玄机与迷离,显示了对后现代主义文学技巧的全面领悟与创新。
2《且听风吟》的文本价值第一节厨房中诞生的作家如今己名满天下的村上春树,不仅是日本当代文坛的领军人物,也是一位“世界上名声最大的日本作家。
他的小说创作及其所引发的久盛不衰的“村上现象”,标示着战后日本、乃至整个文明人类的某种革命性的文学变革与走向。
1949年1月12日村上春树出生在京都市的伏见区。
京都是日本的千年古都,最初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而建,是日本文化的摇篮与古代文明的象征。
伏见亦即安土桃山文化时期的桃山,曾经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丰臣秀吉的领地。
“伏见桃山城、大阪城的天守阁也继承了这种辉煌壮丽的城郭建筑模式”。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介绍_350字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介绍_350字
村上春树(むらかみはるき,Murakami Haruki),日本现代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
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
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村上春树以62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外国作家富豪榜第4位,引发广泛关注。
村上春树是在日本与台湾乃至韩国相当受欢迎的作家,同时也以自我训练跑长途马拉松、喜欢爵士乐、猫、古典音乐及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闻名。
“我本人是村上春树作品的粉丝,他的作品中文学纯粹度毋庸置疑。
但是不得不说,村上获诺奖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
因为村上的小说,比较容易被视为通俗、大众流行小说,可能不太符合诺奖评委们口味。
”文化批评家叶匡政认为,村上春树的小说更具有通俗小说的某些特征,可能难入诺奖评委的法眼。
美国作家获奖可能性比较大
跟往年一样,民间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预测,一如既往地热烈。
圈内评论家认为,今年美国作家获奖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赔率榜前10名里,有3位美国作家上榜,分别为乔伊斯·卡罗。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1949-),日本著名作家。
京都府人。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
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新人文学奖。
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形状录》、《路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等。
作品被译介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1987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出版,至今销售已逾千万册村上春树(1949—),日本著名作家。
京都府人。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
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新人文学奖。
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等。
作品被译介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2001年译文社推出中文全译本,6年来持续打动百万读者2007年——《挪威的森林》出版20周年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精心打造了“20周年精装纪念版”,全国限量发行1万册,设计装帧精美,每本书都有唯一编号,象征独一无二的价值。
重温打动内心最深处的细腻情感,回味轻扣记忆之门的青春初恋。
村上的粉丝不容错过!让我们在村上春树的感召之下,过一个心动、心动、再心动的完美春天。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平缓舒雅略带感伤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
我所读过日本作家的书,有两位可读性是比较强的,一位是夏目漱石,另一位就是村上。
写历史题材的司马辽太郎和井上靖也还不错。
至于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不知道是翻译的关系还是行文本身,读起来有些诘曲聱牙,难免有隔阂。
村上最有名的作品就是《挪威的森林》。
他的其他小说,风格一以贯之,带有浓厚的美国小说风味。
但个人觉得《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最用心的作品。
是否带有自传性质,倒不是很确定。
但本书传达的那种“人的本质是孤独的”主题,表现出一种人在蜕化为蝶的过程中,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和对少年时代的青涩的眷恋与决绝缠绕的情愫。
孤独一直是村上的主题,孤独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再亲密的人,也不能完全交融,只有自己去品味自己的生活,去承担自身的痛苦。
语文 作家介绍 村上春树
绿子
玲子
玲子引出了这组影像的另 一个主题:作为一个人是 否“正常”应如何界定。玲 子道出了“我们的正常就在 于知道自己的‘不正常’”。 她有着女性身上不多见的 冷静,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个有意 思的人,不仅会以一种让人舒服的姿 势和表情弹奏吉他,也能合时宜的给 人以安慰和鼓励,青春不在的她却有 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魅力,在渡 边眼里,就是她的皱纹也是好看的。 同直子不同的是,玲子是因为经历了 外部世界后再幻想生活在世外桃源的。 她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较直子盲目而 又恐惧的感觉而言,无疑是理智而又 坦然的。
较之精致幽雅的直子来说,绿子是鲜 活的,换句话来讲,是很现代的。如 同译者在作序时所说的,直子是属于 过去的,而绿子是属于现在和将来的。 绿子是一个突破传统的女性,这同她 的成长道路有关。在满是千金小姐的 贵族学校中学习的经历打造了她叛逆 的个性。事实上,绿子的个性不得不 说是有些男性化的,而这多多少少也 是吸引渡边君的原因所在。 绿子同 直子之间有着一层相互依存的因素, 缺少了任何一方,另一方的影像可能 就不那么真切了。此外,对于全书的 主题来说,她俩亦是生与死的化身。 如书中所写: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 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不知当渡边 君在今后,会否把绿子当作是直子的 影子?
• 村上春树至29岁起才开始写小说, 在过去七年内曾经想写什么却什 么也写不出来。首作《且听风吟》 写作动机源于某日观赏职棒球赛 时于外野席喝啤酒,看到养乐多 队洋将大卫· 希尔顿(John David Hilton)击出一支二垒安打后的 所见光景。村上称这是“一种契 机刺激了心中的某种不寻常东西” 让他投入写作。 • 爵士乐对村上春树写作风格的形 塑有极大影响。“若没有迷醉于 音乐,我可能不会成为小说家。”
改编电影
村上春树小说的语言特色及翻译特色以《挪威的森林》为中心
村上春树小说的语言特色及翻译特色以《挪威的森林》为中心村上春树是日本文坛上备受瞩目的作家,其小说作品广受欢迎。
本文将以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为中心,分析该小说的语言特色及翻译特色。
一、作家简介二、小说概述三、村上春树小说的语言特色1. 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2. 独特的人物性格塑造3. 敏感细腻的情感描写四、村上春树小说的翻译特色1. 语言和文化差异2. 疏离感的翻译3. 词语重复的翻译五、《挪威的森林》的语言特色分析1. 文字的音乐性2. 对话的真实感3. 描述中的感官体验六、《挪威的森林》的翻译特色分析1. 保持原著情感风格2. 翻译句式的调整3. 翻译中的语言“游走”七、《挪威的森林》翻译中存在的问题1. 措辞的选择2. 语言的表达差异3. 翻译准确性的问题八、翻译改进建议1. 提高翻译人员语言和文化背景的素养2. 在翻译中保持原著语言情感的完整性3. 准确把握原著语言的意义九、结论综上所述,村上春树的小说作品《挪威的森林》中具有丰富的语言特色和翻译特色。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等原因,翻译存在一定难度,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和文化素养,以保持原著的风格和情感。
未来的翻译工作需要注重提高翻译质量,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原著的情感完整性。
1. 作家简介在论文中,要介绍村上春树的基本情况,例如出生地、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写作历程等等,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创作背景和文化影响。
2. 小说概述在本部分中,可以简要概括《挪威的森林》的情节和主题,以激发读者对小说的阅读兴趣,为后面对语言和翻译特色的分析打下基础。
3. 村上春树小说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中,可以探讨村上春树小说中的语言特色,例如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独特的人物性格塑造、敏感细腻的情感描写等等。
这些特色是村上春树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分析这些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表达技巧。
4. 村上春树小说的翻译特色在这一部分,主要分析村上春树小说翻译过程中的特色,例如语言和文化差异、疏离感的翻译、词语重复的翻译等等。
日本文学巨匠:村上春树
日本文学巨匠:村上春树村上春树是日本文学界的巨匠,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既描绘了日本社会的现实,又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
本文将以村上春树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为线索,介绍这位文学巨匠的创作风貌和对读者的深远影响。
一、生平和早期作品村上春树出生于1949年1月12日,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房地产管理,毕业后从事过酒吧经营和翻译工作。
然而,他在30岁时决定专心写作,并于1982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且听风吟》。
这部小说以两个普通人的爱情故事为基础,表达了对生活的迷茫和对爱情的渴望。
二、迷人的写作风格村上春树的写作风格独特而引人入胜。
他的作品融合了现实主义和奇幻元素,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乎寻常的魔幻氛围。
他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同时,村上春树的语言简洁明了,流畅自然,读起来既轻松又有诗意。
三、代表作品《挪威的森林》《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小说以主人公渡边的视角,描绘了大学时代的友情、爱情和死亡的故事。
小说中充满了对青春期情感的真实描写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引发了读者的广泛共鸣。
这部作品也使村上春树踏上了国际文坛之巅,成为了畅销作家。
四、主题和思想村上春树的作品涉及广泛的主题和思想,他善于通过故事来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冲突。
他讨论了现代社会的孤独、迷茫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
他的作品还涉及到爱情、死亡、梦幻等诸多主题,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五、对读者的影响村上春树的作品引领了一股村上热潮,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世界各地,他的读者群体都非常庞大。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喜爱。
他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深度深深吸引着人们,让他们对文学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
结语:村上春树是当代文学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精彩纷呈,充满了思想深度和艺术美感。
通过对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感受到文学的力量。
村上春树
• THE
END
四部曲其余 刚刚好,看到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 《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1973年的弹子球》 《寻羊冒险记》 问题是,直言不讳是件极为困难的事。甚至越是想直 言不讳,直率的言语越是遁入黑暗的深处。 《舞舞舞》
再也无须前思后想,一切岂非已然过往。
头没脑,又似包含无限。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完成了从工业社会向消费社
会的转变,即将迎来80年代的经济鼎盛时期。在这
个众人都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迈步进入新时代的 时
刻。面对时代转折,村上觉察到的是一个对个体自 我 具有更大的控制性、侵害性的时代即将到来,这个 时 代就是他后来在小说中所称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 义 社会”。这时,他已经对这个已经逐渐到来的时代
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但后来 木月自杀了,直子一人生活着。一年后,渡边同直子巧遇开始了 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阴翳。 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 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 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还认 识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在离开前渡边表示永远等待直子。 在一家小餐馆渡边结识了绿子,因为绿子问他借了《戏剧史II》的 课堂笔记,以后就渐渐熟络。当绿子的父亲去世后,渡边开始与 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显得十分清纯 活泼。 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 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 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落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 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的作品特色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
本篇论文只讨论他的小说部分,村上是49年生人,29岁开始创作小说。
从《且听风吟》到最新的《1Q48》其中所表现的精神在30 多年的创作经历中都有着一定的延续。
一:老男孩(1)穿运动鞋。
(2)每月去一次理发店而不是美容室。
(3)不一一自我辩解。
这就是熟悉村上春树的读者中所流传的男孩定义,从这个标准来看,其实并不精确,甚至可以说是模糊的。
但在村上的作品中的主人公你都可以看到“男孩”的影子,从70年代的渡边到现在的中的男编辑都是这样。
具体的分析可以得出,首先主人公都是具有认真的生活态度,他们喜欢换做料理,洗衣服,有自己的一项骨灰级爱好,喜欢一种或几种小动物,对人绝对说不上是热情,但是为人地道,朴实。
对爱情和前途永远想不清楚但从不怀疑。
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是的,他们的形象就是一个穿着运动鞋,有着认真的态度,年轻(心里上)但是成熟的男孩。
用我的观点来看就是老男孩。
每一个作者对自己的任务都是抱有一定的期望,比如要符合自己的写作意图,或是可以表明自己的意识形态,村上的写作年代被称作是垮掉的一代,在老一辈人眼中,着一代人美有经过,战争的洗礼,生活方式和传统格格不入,他们嘻哈,颓废,性开放,日本的明天在这些人手中会是一个怎样的未来,他们看不到。
这种担忧不只是存在于老一辈人,在日本知识青年中间同样有着反思,村上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他作品中主人公大多都是大学生,他们属于那种村上心中的精英,他们和周围的环境显得有些不合拍,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快了还是慢了。
在村上后期的小说有着很浓厚的荒诞注意色彩,主人公找寻自己的方向的的方式也是越来越飘渺,具有象征意义,比如他们寻找的一致羊,或是一个井盖,或是一只猫,这一切平凡的东西在村上的笔下被赋予了神秘,解脱,还带着一点恶意,诚然现实也是这样,每个人的未来不一定会像人们想的那样光明,找到了出口,在耀眼的光明坠下又有着什么?关于这些老男孩村上春树思考了很多年。
村上村树的简介
村上村树的简介
村上春树(1949~),日本小说家、随笔作家,生于东京。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
1980年,发表《且听风吟》,成为著名的作家;1988年出版《挪威的森林》,被评为日本战后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1987年后发表多部长篇小说和数部中短篇小说。
在日本文坛,村上是个标志性的作家,他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艺术风格而著称。
他不喜欢热闹,甚至感到寂寞。
在他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孤独的坚持和不断地超越自我。
他说:“我相信
写作是一种孤独的事业。
在我看来,写作是一种穿越世界的旅程。
”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出版于1987年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对相互爱慕却又无法在一起的男女,以及他们在爱情中遭遇到的种种不幸和痛苦。
《挪威的森林》出版于1982年,它是村上春树最有代表性、也是最畅销、最受读者喜爱的小说之一。
它是日本80年代新感
觉派文学流派重要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第一部描写现代年轻人爱情和生活的小说。
—— 1 —1 —。
村上春树简介分析
关于孤独与沟通。“人生基本是孤独的,但 同时又能通过孤独这一频道同他人沟通。我写小 说的用意就在这里。”“人们总要进入自己一个 人的世界,在进得最深的地方就会产生连带感。 或者说人们总要深深挖洞,只要一直挖下去就会 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而用围墙把自己围起来 是不行的。”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九分。
也正是从《奇鸟行状录》开始,村上开始告别 “淡漠”和“距离”,转而拥抱责任,尤其对日本渐 渐怀有社会责任感,其中最主要的是开始质疑那段不 少日本人讳莫如深的历史。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今 天的日本社会尽管战后进行了许许多多重建,但本质 上丝毫没有改变。归根结底,日本最大的问题点在于: 战争结束后未能将那场战争劈头盖脑的暴力相对化。 人人都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现,以非常暧昧的措词改口 声称‘再不重复那样的错误了’,而没有人对那架暴 力机器承担内在责任,没有认真地接受过去。”
迟早要失去的东西并没有太多意义,必失之物的荣 光并非真正的荣光。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九分。
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路时,所看到的仍 似乎只是依稀莫辩的“或许”。我们所能明确认知 的仅仅是现在这一瞬间,而这也只是与我们擦间而 过。
网无所不在,网外有网,无出可去。若扔石块, 免不了转弯落回自家头上……时代如流沙,一般流动 不止,我们所站立的位置又不是我们站立的位置。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本
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 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 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 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 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 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 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 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 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 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村上春树简介分析课件
村上春树的作品对其他作家和 艺术家也产生了影响,他的创 作理念和风格被广泛借鉴和模 仿。
村上春树的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争议
村上春树的作品被评价为具有高 度的艺术性和文学价值,他的创 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备受赞誉
。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村上春树的 作品持批评态度,认为他的作品 缺乏深度和内涵,过于注重形式
和技巧。
关于村上春树的创作理念和风格 也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他的作 品过于迎合市场需求,缺乏独立
村上春树简介分析课 件
• 村上春树个人背景 • 村上春树作品解析 • 村上春树的影响与评价 • 村上春树的创作理念与技巧 • 村上春树的未来展望
目录
01
村上春树个人背景
村上春树的生平
1949年出生于日本京都 府
1975年毕业后从事过一 段时间的爵士乐酒吧经营
1967年进入早稻田大学 文学部学习
村上春树的写作技巧
独特的叙事风格
村上春树的叙事风格独特,他运用现 代主义的手法,打破传统的时间和空 间观念,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叙事方 式。
丰富的想象力
细腻的心理描写
村上春树的作品擅长对人物心理进行 深入剖析,他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 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度。
村上春树的作品充满了想象力,他通 过奇妙的情节和富有创造力的角色设 计,创造出一个个独特的世界。
品更具趣味性。
05
村上春树的未来展望
村上春树的创作计划与展望
创作计划
村上春树表示将继续坚持自己的 创作风格,探索更多元化的题材 和形式,不断挑战自我。
展望
村上春树希望未来能够创作出更 多优秀的作品,为读者带来更多 惊喜和感动,同时为文学发展做 出更大的贡献。
人物简介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出生在日本京都市伏见区
人物简介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出生在日本京都市伏见区,为国语教师村上千秋、村上美幸夫妇的长子。
受家庭熏陶,村上春树非常喜欢读书。
高中时,村上疯狂地迷上了爵士乐,常常饿着肚子将午餐钱省下来买唱片———他对爵士乐的痴迷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在早稻田大学读书期间,村上春树遇见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高桥阳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决定厮守终生。
1971年,22岁的村上决定休学与阳子注册结婚。
小夫妻白天到唱片行做事,晚上在咖啡馆打工。
1974年25岁,在国分寺开爵士乐酒吧,白天卖咖啡,晚上当酒吧。
开店资金500万日元,250万为夫妇打零工存款,其余由银行贷款。
店名取自在三鹰寄居时养的一只猫的名字,后移店至千驮谷。
这是村上春树一生中最静谧、幸福的时光,他一边经营,一边读书,一边观察,生意也越来越顺利。
1981年,决心从事专业创作,酒吧转让他人。
人物分析1.爱猫村上春树对猫的喜爱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猫,陪伴他经历了从落魄到辉煌的各个人生阶段。
猫,也给他的写作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灵感,可以说没有猫就没有村上春树。
当一家电视台采访村上春树:“为何您的作品总能让人感到温暖呢?”村上春树回答说:“也许这应该归功于陪我写作的猫咪吧。
”在一篇文章中,村上春树说:“人和猫的故事,在每一个有爱的角落传播,像春阳的芬芳、夏阳的热烈、秋阳的静美、冬阳的柔暖,如果有一天早上醒来,发现猫不见了,我的整颗心都会是空荡荡的,养猫与读书对我而言,就像我的两只手,相辅相成,编织出多彩的生活2.喜欢长跑“对一个小说作者来说,最重要的资质是想象力、理解力和专注力。
但要想让这些能力一直处于一定高度,你绝不能忽略的一点就是保持体力。
”村上春树说,“没有坚实的体力做基础,你不可能完成任何错综复杂或者要求很高的事情。
这是我的信念。
如果我没有坚持跑步,那么我想,我的作品可能就会与现在的截然不同。
”村上从跑步健身者,进一步变为跑步爱好者,他在北海道跑过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56岁时,他参加了纽约马拉松赛,将近60岁时,他在神奈川参加了铁人三项赛。
挪威的森林作者
05
挪威的森林在世界文学中的意义
挪威的森林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挪威的森林》对世界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为世界文学界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 对世界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挪威的森林》对世界文学创作的启示
• 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部作品
• 作品中的成长主题、孤独主题和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解读的可能
性
《挪威的森林》的多元解读反映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 多元解读使得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受众
• 反映了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价值
挪威的森林的批评与争议
• 《挪威的森林》在文学界存在一定的批评和争议
• 作品主题关注社会问题和年轻人的成长
• 代表作品有《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等
1980年代,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开始转向魔幻现实主义
• 作品中融入超现实主义元素,探讨个人生活和心灵世界
• 代表作品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等
1990年代至今,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多元化
• 作品涉及科幻、悬疑、历史等多种题材
• 部分批评认为作品过于商业化,缺乏深度
• 部分批评认为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过于晦涩难懂 -但这
些批评和争议并未影响作品在读者中的广泛受欢迎程度
• 《挪威的森林》仍然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经典之
作
• 作品中的成长主题和孤独主题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具有很高的
文化价值
挪威的森林的研究与展望
《挪威的森林》的研究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挪威的森林对日本文学创作的启示
推荐好书作者简介内容简介读后感人物评价
推荐好书作者简介内容简介读后感人物评价In today's fast-paced world, finding a good book to read can be a challenging task. With so many authors and genres to choose from,it can be overwhelming to decide which book to pick up next. However, there are certain authors who have stood the test of time and continue to produce high-quality, engaging books that captivate reader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One such author is Haruki Murakami, a Japanese writer known for his unique storytelling style and thought-provoking narratives.在当今快节奏的世界中,找到一本好书来阅读可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有这么多作者和流派可供选择,决定接下来读哪本书可能会让人觉得不知所措。
然而,有一些作者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继续创作高质量、引人入胜的书籍,吸引着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读者。
村上春树就是这样一位作家,他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发人深省的叙事闻名于世。
Haruki Murakami was born in Kyoto, Japan in 1949. He developed a love for literature at a young age and went on to study drama at Waseda University in Tokyo. After graduating, he opened a jazz bar and coffeehouse called Peter Cat, where he would spend hisevenings writing. It was during this time that he completed his first novel, "Hear the Wind Sing," which won the Gunzo Award for debut literary fiction. Since then, Murakami has gone on to write numerous bestselling novels, short stories, and non-fiction works that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over 50 languages.村上春树生于1949年,出生在日本京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路时,所看到的 仍似乎只是依稀莫辩的“或许”。我们所能明确 认知的仅仅是现在这一瞬间,而这也只是与我们 擦间而过。
网无所不在,网外有网,无出可去。若扔石 块,免不了转弯落回自家头上……时代如流沙, 一般流动不止,我们所站立的位置又不是我们站 立的位置。
人死总是有其相应的缘由的。看上去单纯而并 不单纯。根是一样的。即使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只 是一点点,但用手一拉就会连接出来很多。人的 意识这种东西是在黑暗深处扎根生长的。盘根错 节,纵横交织……无法解析的部分过于繁多。真 正原因只有本人才明白,甚至本人都懵懵懂懂。
关于孤独与沟通。“人生基本是孤独的, 但同时又能通过孤独这一频道同他人沟通。我 写小说的用意就在这里。”“人们总要进入自 己一个人的世界,在进得最深的地方就会产生 连带感。或者说人们总要深深挖洞,只要一直 挖下去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而用围墙 把自己围起来是不行的。” 关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性。“最重要的 是读者。获奖不获奖对于我实在太次要了。何 况一旦获奖就会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匿名 性’,非常麻烦。再说诺贝尔文学那东西政治 味道极浓,不怎么合我的心意。” (村上春树获得过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 之称的“弗朗茨· 卡夫卡”奖。 )
时间胁迫着跌爬着向前,即使肩上常常 背负的是众人口中那平面化的坚强,但, 我们也要让自己的那个世界变得立体。
----END----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 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 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 的绝望。
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 失去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 ,迷失的人 迷失了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 迟早要失去的东西并没有太多意义,必失之物 的荣光并非真正的荣光。
也正是从《奇鸟行状录》开始,村上开始告别 “淡漠”和“距离”,转而拥抱责任,尤其对日本 渐渐怀有社会责任感,其中最主要的是开始质疑那 段不少日本人讳莫如深的历史。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今天的日本社会尽管战后进行了许许多多重建, 但本质上丝毫没有改变。归根结底,日本最大的问 题点在于:战争结束后未能将那场战争劈头盖脑的 暴力相对化。人人都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现,以非常 暧昧的措词改口声称‘再不重复那样的错误了’, 而没有人对那架暴力机器承担内在责任,没有认真 地接受过去。”
可贵的是,村上没有至此止步,他还把笔锋 指向日本这个国家最黑暗的部位。《奇鸟行状录》 最后一段出现“犹如一把中国刀”的尖锐的上弦 月,而此时“中国代表着日本军队在战场上犯下 的骇人屠杀恶行”。村上在美国创作这部长篇的 第三部期间,一次接受采访被问及“为什么你们 这一代人要对自己出生前即已结束的战争背负责 任”,村上回答:“因为我们是日本人。当我从 某些书上读到日本在中国的暴行时,简直不敢相 信。……我想知道是什么驱使他们做这种事,去 杀死或伤害数不清的人们。”并且断言“暴力是 理解日本的关键”。
任何人都有一两件不愿失去的东西,在找出那 种东西方面我们可谓行家里手。人必然有欲望与自 尊之中间点那样的东西,如同所有物体都有重心。 我们可以找出它来。现在你也心中有数。失去之后 你才会意识到它曾存在。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 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 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 长久不了。 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 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 生活以从未有过的幸 福和美丽诱惑着我深入其中。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
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 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 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 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 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 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作 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 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 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 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 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 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可惜人无 身影,无记忆,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 爱须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 为“古老的梦” 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人多多少少都是都是按照自己的模式活下来的。 当别人和自己差别太大时会感到生气,过于相像 又会觉得悲哀。如此而已。
1979年 - “且听风吟”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 1982年 - “寻羊冒险记”获得野间文艺新人奖。 1985年 -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获得谷崎润一郎奖。 1996年 - “奇鸟行状录”获得读卖文学奖。 1999年 - “约束的场所 ”获得桑原武夫学艺奖。 2006年 - 捷克法兰兹卡夫卡奖、短篇小说选集“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获得Frank O’Connor 国际短 篇小说奖 2006年 - “海边的卡夫卡”获得World Fantasy Awards。 2007年 - 2006 朝日奖(文学) 2009年 - 耶路撒冷文学奖 2009年 - “1Q84”获得第63回 每日出版文化奖 2011年 -荣获西班牙卡塔龙尼亚国际奖
——摘自林少华的访问记
我起身告辞,他送我出门。走几步我回头看了 他一眼。村上这个人没有堂堂的仪表,没有挺拔的 身材,没有洒脱的举止,没有风趣的谈吐,衣着也 十分随便(他从不穿西装),即使走在中国的乡间 小镇上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就是这样一个 人在这个文学趋向衰微的时代守护着文学故土并创 造了一代文学神话,在声像信息铺天盖地的多媒体 社会执著地张扬着文学魅力,在人们为物质生活的 光环所陶醉所迷惑的时候独自发掘心灵世界的宝藏, 在大家步履匆匆急于向前赶路的时候不声不响地拾 起路旁遗弃的记忆,不时把我们的情思拉回某个夕 阳满树的黄昏,某场灯光斜映的细雨,某片晨雾迷 濛的草地和树林……这样的人多了怕也麻烦,而若 没有,无疑是一个群体的悲哀。
村上春树与中国
村上的父亲战前是京都大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优秀生,在校期 间被征召入伍。村上小时听父亲讲过在中国的骇 人经历。此后他“对中国及中国人的情感便十分 矛盾”。 在《去中国的小船》这个短篇从中可以看出 他对自己接触的几个中国人心怀歉疚,“看出村 上的确持续地对中国反思,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中 国是日本人的一段痛苦回忆。”
村上春树的文字平实自然,是无数个真实的生
活姿态的集合。而忙碌于生存的我们早已模糊 了生存和生活的界限,直到跟随村上字里行间 泛起的回忆,才觉过去的自己仿佛还在跳跃, 生活还是那么充满真味。在青涩岁月里,膨胀 的身体渴求着释放,爱情与孤独的交错,弥漫 着荷尔蒙的味道,烙印着成长的痛楚。最初的 本能超越了精神,回不到从前的我们,被
译者眼里的村上春树
您也知道,日本人对着装十分讲究,尤其见客 人时往往西装革履,一派庄重。但村上不是那样。 尽管时值冬季,他却像在过夏天:灰白色紧身牛仔 裤、三色花格衬衫、里面套一件黑T恤,挽着袖口。 见到我,没有像一般日本人那样一边深鞠躬一边说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握完手,对我这么多年翻 译他那么多书表示感谢。总的说来,见面的感觉和 想象中的差不许多,自然、真诚、不造作,完全没 有大作家的架子。最后我请他为中译本《海边的卡 夫卡》写序,他爽快地答应下来,笑道:“即使为 林先生也要写的!”
坦率地说,能够对那段历史采取如此态度的日 本作家是极为罕见的。在这个意义上,村上绝不仅 仅是执著于个人主义的或所谓“后现代”作家,同 时也是敢于追问一般日本作家不愿或不敢追问重大 历史事件及其意义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作为 中国读者,更应对此、对这个日本作家的勇气和良 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评价。
村上春树的言论
所以,村上的作品从一开始就表现了人的一 生中平淡得似乎一无是处的真味,那种无伴的心 灵的孤寂。即使你什么都有了,你依然无法驱遣 这一人生长河中断断续续的真实。世间有无数的 窗口,也就有无数寂寞的人;有多少间仓房,就 有多少无奈之人、无着之人。在同情之泪模糊了 视线的作者笔下,我们生活、生存,又被放逐、 消泯。然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同样地,其中 隐藏着人生的真味。
关于创作动力。“我已经写了二十多年了。 写的时候我始终有一个想使自己变得自由的念 头。即使身体自由不了,也想使灵魂获得自由。 我想读的人大概也会怀有同样的心情。而这大 约就是我所追求的东西。” 关于奇异的想像力。“想像力谁都有。难 的是接近那个场所,找到门、打开、进去而又 返回——我并没什么才华,只不过具有这项特 别的专门技术。如果读者看我的书过程中产生 共鸣,那就是说拥有和我同样的世界。”
在写作开始时,他的酒吧正经营惨淡,然而在回忆里 他却这么说……
“每日早晨四点起便进行写作,至上午十点前终止 当日的写作工作。“我没有一天不写作。随笔也好, 翻译也罢。总是要写些什么。” “走出校门后几乎从未提笔,刚开始写得异常吃力。 唯一给我鼓励的是菲茨杰拉德那句话:‘如果叙述与 人不同的东西,就要使用与人不同的语言。’但毕竟 不是件容易事。边写边这样想道:40岁时肯定能写出 像样些的东西来。现在仍那样想。获奖固然让我欣喜 万分,但我不愿意受有形物的束缚,已经不再是那样 的年纪。” 这一年也是他决心从事专业创作的一年。
在30岁前,村上春树只是一个普通人
村上春树至29岁起才开始写小说,在过去七年内 曾经想写什么却什么也写不出来。首作《且听风吟》 写作动机源于某日在涩谷区千驮附近的神宫球场观赏 职棒球赛时,看到养乐多队洋将大卫· 希尔顿(John David Hilton)击出一支二垒安打后的所见光景。村 上称这是“一种契机刺激了心中的某种不寻常东西” 让他投入写作。 随后他每晚在餐桌上挥笔不止,写罢投给“群像 新人奖”评审委员会。投稿的原因在于“有字数限 制”。6月,《且听风吟》获第23届“群像新人奖”。 “
每一个人都是一座两层楼,一楼有客厅、 餐厅,二楼有卧室、书房,大多数人都在这两 层楼间活动。实际上,人生还应该有一个地下 室,没有灯,一团漆黑,那里是人的灵魂所在 地。自己常走进这个暗室,闭门不出,日子久 了,就有了一篇篇东西出来。 ——村上春树谈成功的秘诀 2009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值新 一轮巴以冲突高峰期,支持巴勒斯坦的各方力 量极力劝阻,但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最终前往 以色列受奖,并发表了以人类灵魂自由为主题 的获奖感言。“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 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此举 使村上名声大噪,一跃成为和平主义者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