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八十四篇

2019年精选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八十四篇
2019年精选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八十四篇

2019年精选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八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从西安事变的发生时间看,西安事变又可称为( )

A、双十二事变

B、双十事变

C、七七事变

D、双五事变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两个阶段,其中“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 )

A、B、C、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第十一章三角形 1.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 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 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 D. 不可能都小于60° 2. 如图,△ABC中,高CD、BE、AF相交于点O,则△BOC?的三条高分别为.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相邻的一个内角,则它的形状;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于相邻的一个内角,则它的形状;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相邻的一个内角,则它的形状。 4、三角形内角中锐角至少有个,钝角最多有个,直角最多有个,外角中锐角最多有个,钝角至少有个,直角最多有个。一个多边形中的内角最多可以有个锐角。 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3、a+2、8,则a的取值范围是。 6.如图②,△ABC中,∠C=70°,若沿虚线截去∠C,则∠1+∠2= 。 7.如图③,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0°,则∠1+∠2= 。 8.△ABC中,∠A=80°,则∠B、∠C的内角平分线相交所形成的钝角为;∠B、∠C的外角平分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为;∠B的内角平分线与∠C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为;高BD与高CE相交所形成的钝角为;若AB、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为。 9.一个多边形除去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之和为2750°,则这个多边形的 11.如图,在△ABC中,画出AC边上的高和BC边上的中线。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有以下条件:①一锐角与一边对应相等;②两边对应相等;③两锐角对 应相等;④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⑤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⑥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其中能判断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2.已知△ABC与△A′B′C′中,AB=A′B′,BC=B′C′,下面五个条件: ①AC=A′C′;②∠B=∠B′;③∠A=∠A′;④中线AD=A′D′;⑤高AH=A′H′,能使△ABC≌△A′B′C′的条件有。 3.判断正误: ①两条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两条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两条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两条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学习主题 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 近代民族工业课后练习第三十三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学习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 课近代民族工业课后练习第三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出现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C、土地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A、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C、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近代企业 D、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以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战胜利以后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10·南京学业考试)“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895年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因列强钳制而更加艰难,为挽回国家利益,刚刚梦圆状元的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挂冠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这体现了他在践行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 A、自强求富 B、重农抑商 C、实业救国

D、文明开化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洋务运动兴起后 B、辛亥革命成功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日战争胜利后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个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推翻清朝政府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挽救中华民族 D、建立民主共和国 【答案】: 【解析】: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能够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阅读、自学、知识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激励引导,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和中国的现实,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片段 电影中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在西方国家的重重刁难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杰出的外交才能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对世界造成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来领略周总理的外交风采以及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史料展示: 材料一: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摘自《周恩来传》 2.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这幅漫画中这个任人宰割的清朝官员,是谁的写照?而周围那群举着鞭子、举着刀枪的强盗又指的是谁?可以用哪些词汇来形容这一形象呢?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 发展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冇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S —因二囲三国四 A.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图二是在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三是戊戌变法期间,淸政府创办的髙等学府 D.如图人物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一一吴淞铁路 2.以下为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岀现表中数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厂家资本工人 1913 年689家33亿元27万多人 1920 年1795 家50亿元55万多人 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B.淸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 3.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1908年某天某宴请,面对左一个“大人”右一个“老爷”,迎客师张某把头都叩晕了 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5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4.坚左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鲁迅一一《狂人日记》 B.聂耳一一《义勇军进行曲》 C.茅盾一一《愚公移山》 D.冼星海一一《黄河大合唱》 5.近代报纸引领着中国思想和政治的潮流,爱国、救国、治国是它们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主旋律。下列近代报纸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

A. 《时务报》 B.《大公报》 C.《民报》 D.《申报》 6.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火;剪发兴,辫子火:爱国兴,瓜皮帽火;天足兴,纤足火阳历兴,阴历 火;鞠躬礼兴,跪拜礼火……”以下不属于民国政府时期社会习俗方而巨大变化的是( ) A. 中山装成为那时最具特色的服装 B.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C. 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淸官场的称呼 D. 废除科举制度 7. 1922年以后,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 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大生纱厂等企业受到严重打击。材料反映出阻碍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 A. 官僚资本的摧残 B.列强的经济侵略 C.封建主义的阻挠 D.落后的生产技术 8. 1901年,诏办经济特科,废去八股,整顿翰林院,复办京师大学堂:1903年,张之洞 奏请递减科举,1905年,会奏应请自本年始,即停止乡会及各省岁科考试。上述材料主要 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方面的变革() A. 习俗 B.外交 C.娱乐 D.教育 9. 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 匡咒一次世异天战歩间U 国壬套二心?? ?τiis ≡τ??E A. 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 沿海地区发展快 C. 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 资金少,规模小 10. “位于西樵的继昌隆纟巢丝厂创建之初被认为高烟囱妨碍风水,男女在同一厂内工作, 有伤风化……使工厂的经营举步维艰。”材料认为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 A. 传统社会的落后意识 B.政府的巨额摊派 C.西方列强的经济扩张 D.劳动力的短缺 11. “同治十三年(1874年),龙山乡开办全县第一家机器缆线厂。光绪初年,大良北关 办起怡和昌机器纟巢丝厂……其后,大良的顺成昌等缥丝厂相继开办。”这说明 A.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B.闭关锁国的国策被废 ■良童工辽 □ 口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面对应的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3、下列说法中,①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②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③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多个 ④一组数据的众数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⑤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数轴上的点不是表示有理数,就是表示无理数;(2)实数a 的倒数是 a 1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4)两个绝对值不相等的无理数,其和、差、积、商仍是无理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内容补充 一个数的平方=它本身这个数0,1 一个数的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1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一个数的立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6、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m ,则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 ) A、1+m B、 12+m C、12+m D、1+m 分析:此题注意审题 二、填空题 11、某市对全市3万名初中学生的视力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在这次调查中,所选取样本的容量是 ;如果视力在4.9到5.1之间(含4.9与5.1)为正常,那么全市大约有 名初中生视力 是正常 的。

12、设10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则代数式b (10+a )的值等于 。 根号9<根号10<根号16,所以3<根号10<4,所以,a=3 b=【根号10-3】 所以,b (10+a )=【根号10-3】【根号10+3】 所以利用因式分解的结果为1 13、比较大小:-15、如图所示,AD =4,CD =3,∠ADC =90°,AB =13,BC =12,该图形的面积等于 . 则x= ; 16、已知x 满足(x-1)3=-27 8 ,17、若不等式组???b x a x 的解集为x ﹥a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注意等号 18、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注满全池,两管同时开,3小时注满全池。如果设单独开乙管x 小时注满全池,由此得到方程 。 二、填空题 11、240,7500; 12、1 13、﹤,﹥ 14、4+7或4-7 15、24 16、-32,y ≥21 17、a ≥b 18、61+x 1=3 1 三、解答题 20、(每小题4分,共16分)计算: (1)因式分解 题略【注意区别计算,结果要逐步考察】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习题精选七十九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习题精选七十九第1题【单选题】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西安事变后,被派往西安调停的中共代表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若飞 D、王稼祥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 )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下列两幅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日本残害中国老百姓德国纳粹党残害犹太人 A、法西斯暴行 B、纳粹的暴政 C、战场的残酷 D、种族的灭绝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到:“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他描述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沿口初中学校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学校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内容标准】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讲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基础知识】 一、开国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内容:①任命_____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_____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__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②会议发布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代表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愿意同一切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2、开国大典: (1)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日(2)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志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 _______从此站立起来,___________ _____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国际意义: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结论(中国革命胜利原因) (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历史的结论。 二、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及标志: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签订。 2、意义: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使,给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内容标准】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复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复习巩固第八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2014年3月,437位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烈士陵园,“战机护回程,忠魂归故里”,他们将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同眠。与此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解放农村生产力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开始②西藏和平解放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抗美援朝胜利⑤三大改造完成 A、②①④③⑤ B、③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⑤③ D、③①②⑤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 B、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图一使少地农民奋分到了土地,图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D、都解放了农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答案】:

第5题【单选题】 1952年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A、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 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C、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现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答案】: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他们是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2.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3.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这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湖北织布局C.开平煤矿D.上海轮船招商局4.1900年4月以后,直隶保定城内的坛口“日盛一日”,并且竖起“保清灭洋”旗帜,教堂“无论天主、耶稣悉付一炬”。这里描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5.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B.日本C.德国D.美国 6.小华同学在图书馆读到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的段文字:“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A.实行洋务运动 B.推行维新变法 C.进行暴力革命 D.开展新文化运动 7.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8.观察下图,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这种情况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9.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 思”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0.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A.轮船招商局B.福州船政局C.开平煤矿D.汉阳铁厂 1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2.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祖国宝岛台湾曾流落他乡,受尽了屈辱。你知道哪个国家曾割占台湾吗?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13.“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A.创办近代工业B.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C.矢志为变法献身D.兴办大生纱厂 14.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新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在青岛海域举行的海上阅兵备受世界关注。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百日维新D.抗击八国联军15.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关键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难点: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教师讲述: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时间——1937年9月;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长林彪;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1000多人全歼。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学生回答: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坚定了中国人民 抗日的决定和意志;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4.教师过渡: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目标导学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教师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有哪些? 学生回答: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教师强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教师讲述: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取得了巨大成就。 3.教师提问:人民游击战争有哪些特点?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战法?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课后练习第三十篇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人民军队的建立课后练习第 三十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毛泽东经历的历史事件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②飞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③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指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 A、②③①④ B、①③④②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赞颂的是( ) A、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指的是( ) A、创建了自己的军队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的军队指的是( ) 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新四军 D、人民解放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遵义会议②井冈山会师③吴起镇会师④会宁会师⑤四渡赤水河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⑤③④ C、①⑤②③④ D、⑤②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之所以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主要是因为在这里(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粉碎了国民党的五次“围剿” D、取得了抗战爆发后的首次大捷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南昌起义②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③秋收起义④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后辅导练习第三十二篇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后辅导 练习第三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哪些节日的由来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①端午节②青年节③建军节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人民面临的严峻考验,从根本上说是( )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能否完成 B、帝国主义的威胁能否解除 C、新解放区的剿匪能否胜利 D、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该邮票发行于( ) A、1949年 B、1999年 C、2009年 D、1951年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探索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时期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这被毛泽东比喻为(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平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除旧布新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分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 【解析】:

八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和典型题

如图,△AOB中,∠AOB=90°,AO=3,BO=6,△AOB绕顶点O逆时针 旋转到△A′OB′处,此时线段A′B′与BO的交点E为BO的中点,则线段B′E 的长度为 在等腰△ABC中,∠A=30°,AB=8,则AB边上的高CD的长是 在三角形ABC中,

. 1、2(9)-的算术平方根是 。 4、已知22114,)x y x x y +-+-+=3则(2= 。 5、设等式()()a x a a y a x a a y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 、x 、y 是 两两不相等的实数,则22 223x xy y x xy y +--+的值是 。8、已知实数211,,a-b 20,24c a b c b c c c ab +++-+=满足则的算术平方根是 。 9、已知x 、y 是有理数,且x 、y 满足22322332x y y ++=-,则x+y= 。 12、设62,53,A B =+=+则A 、B 中数值较小的是 。 14、使式子2 52 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15、若101,6,a a a a a +=-且则的值为 。 5 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 已知的整数部分a ,小数部分是b ,求a -b 的值. 4514,0.063a b ===则( ) A 、10ab B 、310ab C 、100ab D 、3100 ab 6、如果30,a a -那么等于( ) A 、a B 、a - C 、a - D 、a a --

八年级上科学好题、易错题精选

八年级上科学好题、易错题精选推荐(二) 1.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右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等体积的水的质量( c ) A、先变小后变大 B、保持不变 C、先变大后变小 D、一直变大 2.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 A、降温到0℃,水结成冰 B、加热到100℃,水变成水蒸气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给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2.对密度定义式ρ=m/V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D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4.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C )A、铁的质量比大头大 B、铁的重力为比木头大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D、木头的体积比铁大 5.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B ) A、50m3 B、50dm3 C、50cm3 D、50mm3 6.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 ( D )

A、1 g B、1 g C、3.5×10-1g D、3.5×10-2g 7.一只最多能装下500克水的瓶子,也能装下500克的( D )物质柴油酒精汽油浓硫酸密度(千克/米3)0.85×1030.80×1030.71×103 1.84×103 A、柴油 B、酒精 C、汽油 D、浓硫酸 8.天平两端各放一块铝块和铁块,天平平衡,则铝块和铁块的质量之比是 1:1 ,密度之比是 27:79 ,体积之比是 79:27 。 9.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 ( A ) 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10.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A ) A、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11.医院里有一人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里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B ) A、1 kg/m3 B、2 kg/m3 C、2.2 kg/m3 D、2.5 kg/m3 12.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受压物体表面 D、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水平地面 13.书包带宽5cm,与肩部接触部分长度为35cm,总质量为7kg,小红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她肩部所受压强大小正确的是( A )书包带有两条 A、减小压强;2×103Pa B、增大压强;2×102Pa C、减小压强;2×104Pa D、减小压力;2.45Pa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背景、过程、意义,识记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平型关大捷;认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及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斗争;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历史信息,探求每场战争发生的背景、过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结合课文,利用影像资料、文件档案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表格等手段使学生清晰掌握百团大战等战役的基本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在国家、民族的危难时刻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国军队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认识到正是由于他们的浴血奋战、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的基本状况。 【新课导入】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全民族抗战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为了抵御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中国军队进行了一次次的顽强抵抗,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基本情况,还记得有哪些主要的战役吗?(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那么共产党又是怎样领导人民抗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抗日战场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些基本状况。 一、平型关大捷 先用课件展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并提醒学生仔细阅读,重点注意华北日军的进攻方向。 教师提问:华北日军此时进攻的主要方向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向山西方向,在山西的中北部地区。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军这时进攻山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开赴前线并在平型关成功伏击日军,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胜利。 总结归纳: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平型关大捷的知识点: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先用课件展示《地道战》的相关片段,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应内容,然后提问: (1)八路军、新四军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 (2)敌后战场的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哪里?

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易错题较难题精华题整理

八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整理 一、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1、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5+4>8 B.2x -1 C.2x ≤5 D.1x -3x ≥0 2、若m >5,试用m 表示出不等式(5-m )x >1-m 的解集______. 3、不等式组?? ?+>+<+1,159m x x x 的解集是x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m ≤2 (B)m ≥2 (C)m ≤1 (D)m ≥1 4、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 ??-=++=+134,123p y x p y x 的解满足x >y ,求p 的取值范围. 5、已知方程组???-=++=+②①m y x m y x 12,312的解满足x +y <0,求m 的取值范围. 6、适当选择a 的取值范围,使1.7<x <a 的整数解: (1) x 只有一个整数解; (2)x 一个整数解也没有. 7、当310)3(2k k -< -时,求关于x 的不等式k x x k ->-4)5(的解集. 8、 已知A =2x 2+3x +2,B =2x 2-4x -5,试比较A 与B 的大小. 9、 已知a 是自然数,关于x 的不等式组???>-≥-02,43x a x 的解集是x >2,求a 的值. 10、关于x 的不等式组???->-≥-1 23,0x a x 的整数解共有5个,求a 的取值范围. 11、若不等式组 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2、若不等式组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3、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组无解,那么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 <a+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5、关于x 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1,则m=

201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2012-2013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49年9月21日(2)性质: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3)决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作用: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新中国的成立 (1)标志——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际)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的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5月 (2)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第二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巩固新政权的三个措施: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 1、抗美援朝 (1)中国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时间:1950年10月,司令员:彭德怀。 (2)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标志:1953年7月,在板门店签定《朝鲜停战协定》。 (3)胜利的意义:A、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B、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C、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4)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代表及事迹有:邱少云——严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黄继光——用胸口堵敌人的机枪口 (5)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2)时间:1950年6月到1952年冬(除了少数民族和台湾省外)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镇压反革命运动: (1)时间:1950-1952年底 (2)政策:“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第三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 (1)时间:1953年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带答案(3)

一、选择题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 2.牢记历史,不忘过去。下图所示为某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A.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 B.英制睡帽难以运到中国 C.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4.“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5.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 6.江苏布政使李星沅获悉《南京条约》后,气愤不已,深忧“千秋万世何以善后”。李星沅“气愤”“深优”的是 A.我国的主权和领士完整遭到破坏 B.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统治工具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外国侵略更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7.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前者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B.后者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C.前者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理想 D.后者为维新派所制定并实际施行 8.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9.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10.“这场持续了约三十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忽略了。”这段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 C.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D.未涉及政治改革 11.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A.李自成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秋收起义 12.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 C.鸦片战争的影响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13.1842年以前香港岛的商人给清政府交税;1842年以后,他们却要给英国政府交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中英协定了关税B.中英签订《北京条约》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4.太平天国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的方案体现在 A.“拜上帝会” 的创立 B.《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C.《资政新篇》的提出 D.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