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互穿网络

合集下载

互穿网络应用综述

互穿网络应用综述

互穿网络聚合物发展及应用综述摘要:本文首先对互穿网络聚合物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其特点和制备做了简单的说明。

主要综述了近十年来互穿网络聚合物研究发展及应用,并列出了一些实例。

最后对其作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互穿网络聚合物发展应用综述(一):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简介所谓互穿聚合物网络(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 IPN),是由两种或多种相互贯穿的交联聚合物组成的共混物,其中至少有一种组分是紧邻在另一种组分存在下聚合或交联的。

它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继接枝共聚,嵌段共聚等制备聚合物合金的又一途径。

其特点是通过化学交联施加强迫互容作用,使聚合物相互缠结形成相互贯穿的交联聚合物网络,达到抑制热力学上相分离的目的,增加两种组分间的相容性,形成比较精细的共混物结构。

制备IPN的方法有三种:分步聚合法、同步聚合法、乳液聚合法。

分布聚合法是现将一种单体单独聚合为聚合物,然后将它置于相应另外的单体中溶胀,后加入适当的引发剂,交联剂等,在适当工艺条件下形成交联聚合物网络。

同步聚合法较简单,即将2种或多种单体放入反应器中,在相应催化剂,引发剂,交联剂的存在下,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使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形成交联互穿网络。

乳液聚合法是现将聚合物1形成“种子”胶粒,然后将单体2及其引发剂,交联剂加入其中,而无需乳化剂,使单体2在聚合物1所构成的种子胶粒的表面进行聚合和交联。

【1】(二):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应用自1951年Staudinger 在一篇英文专利中首先提到用这类材料改进塑料制品表面的光滑性,到1960年Millar J. R.首先正式提出互穿聚合物网络这个名称,再一直到现在,互穿聚合物网络有了飞速的发展。

它在定形相变材料、染整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生物医用材料和防腐材料等正在获得应用。

做为消声和减震材料,IPN预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尤其在胶乳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开发和同时聚合互穿网络的应用方面潜力很大。

互连网是什么工作

互连网是什么工作

互连网是什么工作互连网,即互联网,是指由全球各个地区相互连接起来的网络系统。

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和社会互动方式。

那么,互连网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1. 网络架构在互连网中,不同的设备如计算机、手机、服务器等通过网络与互连网连接在一起。

互连网通过分层架构实现,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承担不同的功能。

2. 数据传输当用户打开网页、发送电子邮件或进行在线游戏时,这些数据都需要通过网络传输。

互连网利用TCP/IP协议对数据进行分割和封装,在不同的层次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传递,确保数据的正确送达和快速传输。

3. 地址分配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设备互联,互连网采用IP地址作为设备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

IPv4和IPv6是两种常用的IP地址格式,通过分配和管理这些地址,确保设备可以正确定位和找到通信对象。

4. 路由和转发在互连网中,数据包需要通过多个网络设备进行传输,这涉及到路由和转发的过程。

路由器负责决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确保数据能够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5. 应用服务互连网提供了丰富的应用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即时通讯、在线购物等,这些服务基于特定的协议和应用程序,在应用层上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和数据传输。

6. 网页浏览互连网最为人熟知的功能莫过于网页浏览。

用户通过浏览器与远程服务器进行通信,请求和接收网页内容,浏览页面,并通过超链接实现页面之间的跳转和互联。

7. 安全和隐私随着互连网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互连网需要采取各种手段保护用户数据不被恶意攻击者窃取,确保通信的安全和保密性。

总之,互连网以其高效的数据传输、全球性的覆盖和丰富的应用服务,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互连网是如何工作的,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这一强大的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拓展人际关系、享受数字化生活。

如何进入网络同传

如何进入网络同传

如何进入网络同传联想EDU机型,开机后按几次F4,机器自动重启进入网络同传。

网络同传的使用发送端操作过程1. 请选择进行操作的计算机作为发送端。

2. 按下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再按F4功能键进入网络同传的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同传界面发送端连线接收端3. 在网络同传界面中,单击“发送端”按钮,使当前计算机作为发送端,将弹出接收端登录界面,连线网络的所有接收端,如图2所示。

图2 显示接收端登录信息接收端连接成功后,图标显示为蓝色。

如果接收端计算机未开机,则可以通过点击“开始唤醒”按钮,将上次已经登录的计算机自动唤醒。

注意唤醒功能只能将上次登录过的接收端唤醒,未登录过的接收端仍需手动开机。

接收端信息列表已同步到了上次连线的所有接收端,该列表信息在这些计算机中都有记录。

4. 接收端登录完毕后,单击“完成”,将弹出如图3所示的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可以进行网络同传的相关操作。

图3 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注意如果点击“删除接收端”将某些接收端删除,则会同时在接收端信息列表中将其删除,下次同传时只能手动开机。

5. 单击“设置同传参数”,将弹出同传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所示。

图4 同传参数设置注意接收端同传结束后的相关自动操作选项功能只对智能同传起作用,对于CMOS参数同传和保护参数同传不起作用。

但无论您对接收端同传结束后设置的操作是返回登录、关机或重启以下三种情况都将自动重启计算机。

建议设置网络延时时间为20~50µs。

6. 在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点击“测速”按钮,将会出现图5所示提示对话框。

测速功能可检测网络状况和网络中连线的接收端的传输速度。

图5 网络测速提示一般情况下,当接收端网络速度小于5000(KB/S)时,可以剔除此接收端,从而保障整体网络环境的同传速率。

千兆交换机以及千兆网线同传速度更快。

您可以将同传的网络延时调小,以便提高同传速度。

7. 您可以通过“分组设置”功能对已连线的所有计算机进行分组,您需要选择要分组的接收端计算机,然后单击“分组设置”按钮,输入本机分组名称后,如果您选择“仅修改本机”,则只修改了发送端计算机的分组,如果您选择“修改本次连线所有机器”,那么连线的所有计算机都将分在该组中。

路由器间串联上网设置方法

路由器间串联上网设置方法

路由器间串联上网设置方法
(主无线路由器Wan口连接无线副路由器Lan口)
温馨提示:①请按顺序进行安装;②设置前最好将路由器恢复出厂设置,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1、先从四楼扯一根网线到你家,记住四楼路由器的IP地址,(比如192.168.1.1);
2、然后回你的房间,找一根短网线,把你的笔记本连接到你路由器的任意一个LAN口;
3、如果你的路由器IP地址也是192.168.1.1,把你的笔记本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11,在浏览器里输入192.168.1.1进入路由器的设置界面,在LAN口设置里修改路由器的IP为192.168.2.1,然后保存,重启一下路由器。

4、再把你的笔记本IP地址改成192.168.2.11,在浏览器输入192.168.2.1,进入路由器的设置界面;在WAN设置里填写IP为192.168.1.100,子网掩码填写255.255.255.0,网关填写192.168.1.1。

在LAN设置里开启DHCP功能;在无线设置里开启无线功能,开启SSID广播,别的默认就可以了。

5、确定你的无线网卡驱动已经装好;把四楼的网线接到你的路由器的WAN口(暂时不要拔出连接你路由器和笔记本的短网线);打开新浪试试可以上网了吗。

如果可以了,把短网线拔了,右键点网上邻居、属性,看看无线连接是否连接上了,再打开试试;如果不行,就把无线连接禁用一下再双击开启,一切OK。

6、如果还不行,把电脑的IP地址和DNS设置为自动获取。

2014年4月10日。

互穿聚合物网络

互穿聚合物网络
❖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聚合物改性的一个新领 域,IPNs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 在此研究领域代表性人物有美国的Frisch、 Sperling以及乌克兰的Lipatov等。
❖ 除美国、俄罗斯之外,日、法、德等国在此领域的 研究也非常活跃。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工作起步于 20世纪80年代。
❖ 近年来,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IPNs的发展都十分 迅速,并已进入工业规模的应用。
3.4.1互穿高分子材料网络种类
❖ ⑤Millar IPN:它是由化学上完全相同的交联聚合物组 成,因此也称为互穿均聚网络聚合物(Homo-IPN)。
❖ 在Millar型IPN的形成过程中,形成第二网的单体在 第一网的骨架间聚合,聚合时两层交联网络相互嵌入 , 这样,除了各网络自身的链段间的相互缠结外,还有 两层网络之间的相互穿入和缠结,从而使IPN的表观 交联度增加,使这类IPN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及较低 的溶胀率。
互穿聚合物网络
3.4 互穿聚合物网络
互穿聚合物网络(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IPN)是两种聚合物以网络的形式互相 贯穿的聚集态结构,在互穿聚合物网络当中至少有 一种聚合物是合成交联的,另一种聚合物与前一种 聚合物没有共价键结合而是贯穿与前一种聚合物的 网络之中。
❖ 『例』将含有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四甘醇酯 (TEGDM)的活化剂安息香的丙烯酸乙酯单体光引 发聚合,生成交联的聚丙烯酸乙酯(PEA),再用 含有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等量苯乙烯使其溶胀。
❖ 待溶胀均匀之后,将苯乙烯聚合并交联,即制得白 色皮革状的IPN 50/50 PEA/PS。
3.4.2互穿高分子材料网络的制备
解离,使得聚合物成为黏流体,便于模压、注塑或 挤出等方式热塑成型。 (1) EPDM(三元乙丙橡胶)等橡胶与部分结晶的聚丙 烯或聚乙烯机械共混形成的热塑性IPN。

PDMA准互穿网络的制备及其用于生物大分子分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PDMA准互穿网络的制备及其用于生物大分子分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LPA/PDMA准互穿网络的制备及其用于生物大分子分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及意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与分析一直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传统的生物大分子分离技术主要依赖于电泳和层析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分离时间长、分辨率低、复杂样品难以处理等。

准互穿网络(Quasi-Interpenetrating Network,简称QIPN)材料是一种将两种或多种聚合物网络互穿而成的材料,具有高度可控的孔径分布和优异的分离性能,因此在生物大分子分离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LPA/PDMA是一种新型的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由丙烯酰胺(LPA)和氨甲基丙烯酸甲酯(PDMA)交联而成,其孔径大小和分布可以通过控制交联度和聚合反应条件等实现调控,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可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本研究旨在通过合理的制备LPA/PDMA准互穿网络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和纯化方面的应用,为生物分离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研究支持和实验依据。

研究内容与方法:1、制备LPA/PDMA准互穿网络材料。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LPA/PDMA准互穿网络材料,优化合成条件,探究交联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孔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

2、表征LPA/PDMA准互穿网络材料。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压汞法等手段表征材料的形貌和孔径特性,确定其分离性能和应用潜力。

3、应用LPA/PDMA准互穿网络材料进行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将LPA/PDMA准互穿网络材料应用于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研究其分离效率和分离机理。

预期成果:1、成功合成LPA/PDMA准互穿网络材料,并确定其孔径大小和分布特性。

2、表征LPA/PDMA准互穿网络材料的形貌和孔径分布,评估其理论分离效率。

3、验证LPA/PDMA准互穿网络材料在生物大分子分离和纯化方面的应用效果和分离机理。

互穿聚合物网络

互穿聚合物网络

互穿聚合物网络
佚名
【期刊名称】《水利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16(022)006
【摘要】互穿聚合物网络是由两种或多种各自交联和相互穿透的聚合物网络组成的高分子共混物,简称IPNS。

合成方法主要有分步法和同步法两种。

分步法是将已经交联的聚合物(第一网络)置入含有催化剂、交联剂等的另一单体或预聚物中,使其溶胀,然后使第二单体或预聚体就地聚合并交联形成第二网络,所得产品称分步互穿聚合物网络。

同步法,是将两种或多种单体在同一反应器中按各自聚合和交联历程进行反应。

【总页数】1页(P22-2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聚丙烯酸类互穿聚合物网络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2.互穿聚合物网络温敏凝胶对棉织物液态水分传递的影响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甲酯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渗透汽化膜的制备及性能
4.基于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
5.SBS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究──Ⅱ.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制与性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互穿网络结构

互穿网络结构

王进杨军(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7);张晓君丁智平(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印刷学院湖南株洲412007)一、前言聚合物基阻尼涂料是一种以聚合物为基质的功能材料,能够减少各种机械振动产生的振动及噪音,提高机械的精度及寿命,消除振动及噪音产生的环境污染。

20世纪50年代,西德首先研制出高聚物粘弹阻尼涂料,因其性能优异、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而广泛用于各种设备的减振消噪音。

目前,阻尼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研究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已有许多高分子聚合物用于减振消噪音系统中。

互穿网络(IPN)聚合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综合性能良好的高分子材料。

由于各聚合物网络之间互相交叉渗透、机械缠结,起着强迫互容和协同效应作用,为改善聚合物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这一研究领域正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IPN阻尼涂料的研究进展。

二、聚氨酯/聚丙烯酸酯IPN阻尼涂料这是研究最多的一类阻尼涂料。

秦东奇等人制备了100-110℃的宽温域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U/PMMA)IPN阻尼涂料,并且发现加入填料能明显加宽温域,提高阻尼效果。

加入石墨、玻璃棉、云母、10-100μm玻璃微球、10-180μm玻璃微球,5种填料的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的最佳添加量不同,取得的阻尼效果也相异,,多数以10%为最佳,其中玻璃棉和10-100μm微珠的阻尼因子(tanδ)大于0.5的温度区间都达到110℃(通常tanδ>0.3即可作为一种阻尼涂料),预示着其是一种具有应用开发前景的阻尼涂料。

李文安利用二步合成法合成了PU/PMMA互穿聚合物阻尼涂料,当PU/PMMA质量比为80/20,NCO/OH为1.5时,采用丙酮作溶剂,同时添加一定量的石墨或云母粉,作为涂料具有很好的成膜性能和阻尼性能。

唐冬雁等以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体与聚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高温固化的聚醚氨酯,用于与体型PMMA的IPN研究。

研究发现:-NCO与-OH的组分比及交联密度对网络材料的阻尼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随-NCO/-OH比例的减小,PU网络的完善程度增大;随有效交联密度增大,材料的混容性增加,二者共同作用使材料耗损能量的能力增加,表现出良好的阻尼性能;而当PU与PMMA的组分比为60/40时,IPN的阻尼性能较好,其Tg范围在-10-50℃。

聚合物工艺学第七章_聚合物改性工艺

聚合物工艺学第七章_聚合物改性工艺

3. 乳液共混(胶乳混合法)
乳液共混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乳液进行 共混,然后再经凝聚、分离、干燥而得到共混聚合物 的方法。与熔融混合法比较,此法在较低温度和低剪 切场下进行。凝聚后胶乳颗粒可以良好的混合。 在橡胶的共混改性中,可以采用两种胶乳进行共 混。如果共混产品以乳液的形式应用(如用作乳液型 涂料或粘合剂),亦可考虑采用乳液共混的方法。
2. 溶液共混(溶液浇铸混合法)
与熔融共混不同,溶液共混主要应用于基础研究领域。
溶液共混是将聚合物组分溶于溶剂后,进行共混。该方法 具有简便易行、用料量少等特点,适用于数量少或不适于 加热熔融的聚合物的共混,特别适合于在实验室中进行的 某些基础研究工作。在实验室研究中,通常是将经溶液共 混的物料浇铸成薄膜,测定其形态和性能。需要指出的是, 经溶液共混制备的样品,其形态和性能与熔融共混的样品 是有较大差异的。另外,溶液共混法也可以用于工业上一 些溶液型涂料或粘合剂的制备。
♦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均相”概念: 在聚合物共混中形成的均相体系,不同于小分子混合 时可能达到的均相体系。在高分子领域,即使是在均聚物 中,亦会有非均相结构存在。对于聚合物共混物,不可能 实现绝对的“均相” 。 聚合物共混物的均相体系判定标准:
如果一种共混物具有类似于均相材料所具有的性能, 这种共混物就可以认为是具有均相结构的共混物。
3. 增韧塑料 有些塑料如聚苯乙烯为脆性材料,抗冲性能较低, 为了增加韧性提高其抗冲强度,采用橡胶与之共混或共 聚的改性方法。橡胶改性塑料是橡胶相域分散在塑料母 体中的物料体系。橡胶相域的大小与混合方法有关。熔 融混合所得聚氯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共混聚合物的相域 约0.1μm、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共混聚合物的相域尺寸 为1μm左右。相域时常是多相的,微小的塑料相域包埋 在橡胶相域内。其形态学与混合方法大有关系。 橡胶增韧塑料提高抗冲性能的原因在于它受到冲击 后,靠近橡胶颗粒赤道附近形成许多银纹,这些银纹增 长遇到障碍物(如橡胶颗粒)为止,并且使应力均匀分散 而达到提高抗冲性能的目的。

局域网如何连接外网

局域网如何连接外网

局域网如何连接外网局域网连接外网是现代办公和家庭网络环境中常见的需求。

局域网通常是指一个较小的、封闭的网络环境,而外网则指的是互联网。

要实现局域网连接外网,需要通过一些设备和设置来实现。

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方法:1. 确保局域网设备已正确配置:首先,确保局域网中的所有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都已正确连接到局域网,并且可以相互通信。

这通常涉及到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网络参数。

2. 使用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要连接外网,需要一个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这通常是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

将这些设备连接到局域网的交换机或集线器上,并确保它们已经正确配置。

3. 配置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通过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的管理界面,输入你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

这通常涉及到设置PPPoE、DHCP、NAT等网络协议。

确保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的固件是最新的,以避免安全漏洞。

4. 设置DHCP服务:DHCP服务可以自动为局域网中的设备分配IP地址。

在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上启用DHCP服务,并设置合适的地址池和租期。

这样,局域网中的设备就可以自动获取IP地址,而不需要手动配置。

5. 配置NAT和端口转发:NAT(网络地址转换)允许多个设备共享一个公共IP地址访问互联网。

在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上配置NAT规则,以确保局域网中的设备可以访问外网。

如果需要从外网访问局域网中的特定服务(如远程桌面、文件共享等),则需要配置端口转发规则。

6. 确保网络安全:连接到外网后,网络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在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上启用防火墙功能,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以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

同时,定期更新设备固件和软件,以防止安全漏洞。

7. 测试连接:完成以上设置后,尝试从局域网中的设备访问互联网,以确保连接成功。

可以使用网络诊断工具(如ping、tracert等)来测试网络连接的质量。

8. 监控网络性能:连接到外网后,定期监控网络性能和流量,以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跨网段局域网如何互通

跨网段局域网如何互通

跨网段局域网如何互通在现代企业网络中,跨网段的局域网互通是一个常见需求。

这通常涉及到多个子网之间的通信,每个子网可能拥有不同的IP地址范围。

为了实现跨网段的局域网互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使用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不同网络段之间通信的关键设备。

它能够根据IP地址和子网掩码来决定数据包应该发送到哪个网络段。

在配置路由器时,需要设置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以便路由器能够了解各个子网的位置。

2. 配置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用于定义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通过正确配置子网掩码,可以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地在不同网段之间路由。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调整子网掩码以适应网络的实际需求。

3. 设置默认网关:在每个子网中,需要设置一个默认网关,这个网关通常是路由器的IP地址。

当主机需要发送数据到其他网段时,它会首先将数据包发送到默认网关,然后由路由器进行进一步的路由。

4. 使用VLAN(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可以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即使这些逻辑网络的主机位于不同的物理位置。

通过配置VLAN,可以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逻辑互通,而无需物理上连接所有设备。

5. 配置NAT(网络地址转换):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NAT技术来实现跨网段的局域网互通。

NAT可以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 地址,使得内部网络的设备能够与外部网络通信。

6. 使用VPN(虚拟私人网络):VPN技术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创建一个安全的、加密的连接,使得远程用户或分支机构能够安全地访问公司内部网络。

通过VPN,可以实现不同地点的局域网之间的互通。

7. 确保网络安全:在实现跨网段的局域网互通时,还需要考虑网络安全问题。

这包括配置防火墙规则、实施访问控制列表(ACLs)以及确保数据传输的加密。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跨网段的局域网互通,从而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网络的具体需求和环境来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网络穿透原理

网络穿透原理

网络穿透原理
网络穿透是一种技术,可以让从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的连接更加稳定和可靠。

它的原理是通过建立一个虚拟的连接,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和信息。

网络穿透是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技术和协议来实现的。

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是端口映射和反向代理。

端口映射是一种将一个网络的端口映射到另一个网络的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用户从一个网络尝试连接到另一个网络时,数据包首先通过一个中间服务器,然后再发送到目标网络。

这样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连接的稳定性。

反向代理是另一种常见的网络穿透技术。

这种技术将外部网络的请求发送到内部网络,并将响应返回给外部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在网络之间充当中间人的角色,这样可以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网络穿透还可以通过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来实现。

VPN通过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的隧道,使得用户
可以安全地访问不同网络的资源和服务。

VPN还可以通过加
密数据和信息,增加网络的安全性和保护用户的隐私。

总的来说,网络穿透是一种通过特殊的技术和协议来连接不同网络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连接,同时还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7.互穿网络

7.互穿网络

(1)理想IPN
形成互穿网络的两种聚合物在分子水平上均匀贯穿 的IPN。大部分聚合物之间缺乏热力学上的相容性 难 得到理想IPN
(2)部分IPN
两种聚合物仅是部分相容;两种聚合物不可能在 分子水平上贯穿,聚集体中存在微相分离结构;产物具 有较宽的玻璃化转变区域。目前大部分IPN属于这一类
(3)相分离IPNFra bibliotek7.6.4 胶黏剂 IPN型压敏胶 PU PAA
(PU改性聚丙酸酯(PAA)IPN型压敏胶)
提供压敏胶的耐热性能 提供压敏胶的初粘性能
通过调节PU/PAA质量比例,可制得粘结性能和耐热性能均 好的压敏胶,最高使用温度可达到125℃左右。当PU/PAA质量 比为20/80时,压敏胶青岛剥离强度最大,1180N/m
反应区黏度很大(凝胶点之后)
扩散速率很小 相分离达不到热力学规定状态
结果
非热力学平衡亚稳态
3. 两组分链的缠结
组滞相分离 相分离程度
4. 网络形成的反应动力学还影响组成和相比
同步IPN与分步IPN相分离
1. 同步IPN ① 若一种网络形成较快
则其形成是在另一组分所构成的液相介质中进行
相分离较彻底,分离程度大,相畴较粗 ② 若两种网络同样迅速形成 体系粘度迅速增加
PU/P(ST-AN)-半-IPN的TEM图片
PU粒子间适度粘连 表明存在双相连续性。
5. 互穿网络弹性体 由两种线型弹性体胶乳混合在一起,再 进行凝聚、交联。
6. 热塑性IPN 定义 以物理即次价键交联的互穿聚合物网络
三种物理交联键 ① 半结晶聚合物的结晶部分; ② 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或玻璃态链段; ③ 离聚体中的离子部分; 制备方法
② 两种聚合物组分依次达到凝胶点;

中科大高物名词解释Polymer Physics

中科大高物名词解释Polymer Physics

Polymer Physics1.软物质:处于理想液体和理想固体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带物质。

其间的弱连接性和密度低导致了它的“软”,并且外力作用主要不是能量效应而是熵的效应。

2.内聚能:1mol物质出去全部分子间作用力而使其内能增加的量。

3.内聚能密度:单位体积内某物质内聚能的大小,表征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的物理量。

4.近程结构:是构成高聚物分子链最基本的结构,包括高聚合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结构单元的键接顺序、端基、支化与交联以及空间构型等。

5.远程结构:是指单个高分子链的大小和在空间存在的各种形状(形态、构象)例如:伸直链、无规线团、折叠链等,又称二级结构。

6.构型:由化学键所固定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列,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7.等规度:是指高聚物中所含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在整个高聚物中所占的比例,也叫立构规整度。

8.全同指数:全同指数(IIP)是全同立构聚合物占聚合物总量的百分数。

9.自由内旋转:如果内旋转时完全不发生能量的变化,即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中各种排布方式能量相同,这样的内旋转称之为自由内旋转。

10.受阻内旋转:实际的高分子链的内旋转不是自由的,因为C原子上所带的取代基在旋转过程中距离发生改变导致旋转时能量发生变化,内旋转受阻。

11.构象:是指分子中原子或是原子团由于单键内旋转而形成的在空间的排布称为构象,构象是不稳定的。

12.内旋转位垒:分子在内旋转时从最稳定的构象到最不稳定构象所需克服的能量。

13.内旋转异构体:对应位能曲线上不同深度位谷的相对稳定的构象即位能曲线上极小值点处的构象。

14.柔性:是指高分子链能够通过改变构象而无规卷曲的特性,柔性是长链高分子最主要的结构特征,是高聚物特有的结构层次。

15.刚性:与柔性相对的概念,之高分子链难以或不能改变其构象的性质。

16.持续长度:无限长的旋转链在第一个键方向上的投影平均值,是高分子链的刚性尺度。

工业常用漆及编号代码

工业常用漆及编号代码

工业常用漆及编号代码一、工业常用底漆1.L44-81铝粉沥青船底漆2.L44-82沥青船底漆3.F06-8铁红酚醛防锈底漆4.C06-1铁红醇酸底漆5.C06-18铁红醇酸防锈带锈底漆6.Q06-4各色硝基底漆7.H06-1环氧富锌车间底漆(双组份)8.H06-1-1环氧富锌底漆(双组份)9.H06-1-2环氧锌粉车间底漆(双组份)10.H06-1-3环氧富锌底漆(三组份)11.H06-2铁红环氧酯锌黄底漆12.H06-5环氧带锈底漆(双组份)13.H53-5铁红环氧车间底漆(双组份)14.H06-31渗透型环氧带锈防锈底漆(双组份) 15.E06-1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双组份)16.E06-1-1无机硅富锌底漆(双组份)17.E06-2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双组份)18.X06-1乙烯鳞化底漆(双组份)19.SZ-1水性无机富锌涂料(三组份)20.S53-85聚氨酯富锌底漆(双组份)21.S53-83聚氨酯浅色底漆(双组份)22.J53-81氯磺化聚乙烯底漆(双组份)23.X53-3高氯化聚乙烯底漆(双组份)二、工业常用防锈漆1.Y53-31油性红丹防锈漆2.F53-6酚醛铝粉铁红防锈漆3.F53-7酚醛锌黄防锈漆4.F53-31酚醛红丹防锈漆5.F53-32灰酚醛防锈漆6.F53-33铁红酚醛防锈漆7.F53-34云铁酚醛防锈漆8.C53-6醇酸铝粉铁红防锈漆9.C53-31醇酸红丹防锈漆10.C53-33醇酸铁红防锈漆11.C53-34醇酸云铁防锈漆12.H53-1环氧玻璃鳞片防锈漆(双组份)13.H53-3环氧酯铁红防锈漆14.H53-4环氧酯锌黄防锈漆15.H53-6环氧云铁防锈漆(双组份)16.H53-7环氧锌铬防锈漆(双组份)17.H53-8环氧红丹防锈漆(双组份)18.H53-9新型环氧防锈底漆(双组份)19.H53-16高性能环氧厚浆型底漆(双组份) 20.H53-30环氧鳞酸锌防锈底漆(双组份) 21.J53-11氯化橡胶铝粉厚浆型防锈漆22.J53-12氯化橡胶铁红厚浆型防锈漆23.J53-13氯化橡胶云铁防锈漆24.J53-14氯化橡胶沥青防锈漆(分装)25.J53-16氯化橡胶玻璃鳞片防锈漆26. J53-81氯磺化聚乙烯防锈漆(双组份) 27. J53-82氯磺化聚乙烯中间漆(双组份) 28. X53-2高氯化聚乙烯铁红防锈漆29. X53-4高氯化聚乙烯云铁防锈漆30. X53-30高氯化聚乙烯防锈漆31. X53-2高氯化聚乙烯中间漆32. S53-81聚氨酯铁红防锈漆(双组份)33. S53-82聚氨酯云铁防锈漆(双组份)三、工业常用面漆1.L01_13沥青清漆2.L01_17煤焦沥青清漆3.L04_1沥青磁漆4.L82_31沥青锅炉漆5.T01-1酯胶清漆6.T03-1 各色酯胶调和漆7.T04-1各色酯胶磁漆8.T03-06各色亚光酯胶调和漆9.T86-31白、黄酯胶马路划线漆10.F01-1酚醛清漆11.F03-1各色酚醛调和漆12.F04-1各色酚醛磁漆13.F04-60各色酚醛半光磁漆14.F14-31红棕酚醛透明漆15.F31-1酚醛绝缘漆16.F17-51黑酚醛烘干皱纹漆17.F50-31各色酚醛耐酸漆18.F84-31 酚醛黑板漆19.F60-31各色酚醛防火漆20.F80-31各色酚醛地板漆21.C01-7醇酸清漆22.C03-1各色醇酸调和漆23.C03-60各色醇酸亚光调和漆24.C04-2各色醇酸磁漆(通用型)25.C04-42各色醇酸磁漆(耐侯型)26.C04-9灰云母氧化铁醇酸磁漆27.C04-45灰铝锌醇酸磁漆28.C17-51各色醇酸烘干皱纹漆29.C04-63各色醇酸半光磁漆30.C04-83各色醇酸无光磁漆31.518快干醇酸清漆32.518各色快干醇酸磁漆33.518单组份自干锤纹漆34.A01-1氨基烘干清漆35.A04-9各色氨基烘干磁漆36.A04-10各色低温快干氨基烘干磁漆37.A04-61各色氨基半光烘干磁漆38.A04-84各色氨基无光烘干磁漆39.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40.A14-51各色氨基烘干透明漆41.Q01-1硝基清漆42.Q01-23硝基亚光清漆43.Q04-2各色硝基外用磁漆44.H01-1环氧清漆(双组份)45.H01-7环氧清烘漆46.H04-1各色环氧磁漆(双组份)47.H04-5白环氧磁漆(双组份)48.H52高级环氧磁漆(双组份)49.H52-1环氧玻璃鳞片面漆(双组份)50.H52-2环氧厚浆型面漆(双组份)51.H52-18改性环氧面漆(双组份)52.X52-11高氯化聚乙烯磁漆(户外型) 53.X52-12高氯化聚乙烯磁漆(户内型) 54.S01-4聚氨酯清漆55.S871各色自干聚氨酯锤纹漆(双组份) 56.S52-40聚氨酯面漆(户外型、双组份)57.S52-40聚氨酯银粉防腐面漆(三组份)58.S52-41聚氨酯面漆(户内型、双组份)59.S52-42聚氨酯防瓷涂料(双组份)60.S52-45聚氨酯云母氧化铁面漆(双组份)61.S52-60聚氨酯玻璃鳞片面漆(双组份)62.J52-10氯化橡胶玻璃鳞片面漆63.J52-11氯化橡胶面漆64.J52-12氯化橡胶厚浆型面漆65.J52-61氯磺化聚乙烯面漆(双组份)66.B52-12丙烯酸面漆67.BS52-11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户外钢构)68.BS52-12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汽车面漆)69. BJ-1 丙烯酸改性橡胶面漆70. BZH701聚胺酯改性防腐面漆71. BZH905聚苯乙烯防腐面漆72. 脂肪族聚胺酯可复涂面漆73. FWC-01-1常温固化型氟碳清漆74. FWC-9氟碳防腐超耐候面漆四、常温防腐涂料1. H52-31红丹(锌黄)环氧防腐漆2. H52-33云铁环氧防腐漆(双组份)3. HL52-5环氧沥青玻璃鳞片涂料(双组份)4. H52-6冬用环氧沥青厚浆型涂料(双组份)5. HL52-8环氧煤沥青厚浆型涂料(双组份)6. H04-10环氧煤沥青漆(大坝漆)7. X52-12各色高氯化聚乙烯防腐漆8. J52-2氯磺化聚乙烯防腐漆9. J52-4氯磺化聚乙烯抗裂涂料(底/面漆、双组份)10. J52-18氯化橡胶防腐涂料11.BZH902高聚化聚酚烯防腐涂料12.高分子玻璃磷片涂料五、耐热、耐高温防腐涂料1.C61-32铝粉醇酸耐热漆(双组份)2.WH61-150耐热防腐涂料(底/面漆,双组份)3.S61-160聚氨酯耐热防腐涂料(底/面漆,双组份/三组份) 4.HS61-160环氧聚氨酯耐热防腐涂料(底/面漆,双组份) 5.WC61-200耐热涂料(分装)6.WE61-250有机硅耐高温防腐涂料(底/面漆,双组份)7.WE61-400有机硅耐高温防腐涂料(底/面漆,双组份)8.WE61-500有机硅耐高温防腐涂料(三组份)9.WE61-550有机硅耐高温防腐涂料(底/面漆,双组份)10.WE61-600有机硅耐高温防腐涂料(底/面漆,三组份)11.WE61-700有机硅耐高温防腐涂料(底/面漆,三组份)12.GZH203 无机磷酸盐富锌涂料(双组份)(4000C)六、油罐内外壁专用涂料1.H99-1耐油抗静电防腐涂料(双组份)2.H54-32 成品油罐内壁厚浆型涂料(底/面漆,双组份)3.HL54-34环氧沥青耐油底漆(双组份)4.HL54-35环氧沥青耐油面漆(双组份)5.S54-30聚氨酯耐油面漆(双组份)6.S54-31聚氨酯油罐内壁抗静电涂料(双组份)7.E54-1石油树脂液8.ZB-T隔热涂料9.原油罐内壁抗静电涂料(底/面漆)七、管道内外壁专用涂料1.J52-5氯磺化聚乙烯地下管道涂料(底/面漆,双组份)2.X52-15高氯化聚乙烯管道涂料(底/面漆)3.HL52-3环氧沥青厚浆型涂料(底/面漆,双组份)4.HL52-3-1环氧沥青厚浆型涂料(底/面漆,双组份)5.HL52-4环氧沥青厚浆型涂料(常温/冬用、双组份)6.XL52-28乙烯沥青涂料7.HL52-7环氧沥青管道防腐涂料(底/面漆,双组份)8.HL52-7环氧沥青管道防腐涂料(厚浆型,双组份)八、冷却塔、污水池专用涂料1.SB55湿固化弹性冷却塔防潮涂料(底/面漆,双组份)2.S55聚氨酯冷却塔防潮涂料(底/中/面漆,双组份)3.J55-4氯磺化聚乙烯冷却塔防潮涂料(底/中/面漆,双组份) 4.PN-1氰凝防水涂料5.PN-2氰凝嵌缝防水涂料九、汽车专用涂料1.各色汽车专用面漆(I型)2.各色汽车专用面漆(Ⅱ型)3.各色工程机械专用漆4.各色汽车专用底漆5.原子灰6.填眼灰十、标志专用涂料1.WB83-3高性能特种标志漆2.B86-1丙烯酸道路标志漆3.J86-2氯化橡胶标志漆4.J86-3氯磺化聚乙烯标志漆(双组份)5.S86-4高级聚氨酯标志漆(双组份)6.热熔马路划线漆7.B86-1丙烯酸马路划线漆8.高级长效夜光漆十一、建筑内外墙涂料1.2000专用外墙封闭底漆2.美旺高级外墙工程乳胶漆3.美旺高级外墙墙漆王4.美旺高级外墙弹性乳胶漆5.美旺高级外墙仿石漆(水性)6.SB-1高级丙烯酸外墙涂料(湿热环境、溶剂型)7.SB-2高级丙烯酸外墙涂料(高耐侯、溶剂型)8.SB-4丙烯酸浮雕型外墙涂料9.SB-5丙烯酸彩砂涂料10.美旺内墙高级经济环保乳胶漆11.美旺内墙高级亚光乳胶漆12.美旺内墙高级丝光乳胶漆十二、环保型水性防腐涂料1.水性铁红醇酸底漆2.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磁漆3.水性铁黑环氧酯防腐漆(底面合一)4.水性铁红环氧酯底漆5.各色水性氨基烘干面漆十三、地坪涂料1.HBS-1厚膜型耐磨地坪涂料(双组份、分装)2.HBS-2厚膜型弹性耐磨地坪涂料(双组份、分装)3.HBS-3无溶剂自流平地坪涂料(双组份、分装)4.HBS-4低温型厚膜地坪涂料(双组份)5.HBS环氧聚氨酯地坪漆(分装)6.ZBH 环氧腻子(双组份、分装)7.ZBH52 环氧地坪封闭底漆(双组份、分装)8.ZBH52-1 环氧地坪中间漆(双组份、分装)9.ZBH-1 厚膜型环氧地坪面漆(双组份、分装)10.ZBH-2薄膜型环氧地坪面漆(双组份、分装)11.ZBH-3 自流平超耐耐磨环氧地坪面漆(双组份、分装)12. ZBH-4 无溶液剂环氧地坪面漆(双组份、分装)十四、防火涂料1.RX60-1钢结构防火涂料2.RX60-2钢结构膨胀型防火涂料(户外)3.RX60-3钢结构膨胀型防火涂料(户内)4.RX60-5预应力混凝土楼板防火涂料5.RX60-6无机防火涂料6.RX60-7有机防火涂料7.RX60-8耐火包8.PZ60-48防火面漆9.PZ60-49超薄型防火涂料注:防火涂料由都江堰防火阻燃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本公司代理销售。

互穿网络漆中防锈颜料对涂层耐蚀性的影响

互穿网络漆中防锈颜料对涂层耐蚀性的影响

n i n g e l e c t r o n mi c r o s c o p y( S E M)a n d e n e r y g s p e c t um.F r a i l u r e p r o c e s s o f t h e c o a t i n g w a s ls a o a n ly a z e d .
Pl a t i n g a n d F i ni s h i n g
V o 1 . 3 5 No . 5 S e r i a l No . 2 4 2
引 言
互 穿 网络 聚合物 ¨ 是用 化 学 方 法将 两种 以上 的聚合 物 互 相 贯 穿 成 交 织 网络 状 的一 类 新 型 复 相
5 4 5 0 0 5 )
5 3 0 0 0 6;
5 3 0 0 0 6; 3 . 广 西 柳 州 市 造 漆 厂 ,广 西 柳 州
摘要 : 研 究 了互 穿 网络 汽 车底 盘漆 中不 同防锈 颜料 配方对 涂层 防腐蚀 性 能 的影响 , 采 用交 流 阻抗 测 试、 盐 水浸 泡、 划痕试验 、 扫 描 电镜观 察和 能谱 测试 对 配方 中 6种 颜料 的 防腐性 能进 行评 价 , 并对 涂
层 的 失效过程 进行 分析 。测试 结果表 明 , 磷 酸锌性 能优 于其 他 的颜料 , 更 适合 用 于互 穿 网络 汽车底 盘漆 中 , 6种 防锈 颜料 的防腐 蚀性 能顺序 为 : 磷 酸锌 >m( 三 聚磷 酸 铝 ) : m( 钼酸锌) : m( 磷 酸锌 )=
7 : 2 : 2>m( 三聚磷 酸铝 ) : m( 钼 酸锌 )=7 : 2>三聚磷 酸铝 >钼 酸锌 >复合 磷 酸锌 , 磷 酸 锌 的 片层 结 构 可 以增加 漆 膜早 期屏 蔽性 能 。 关 键 词 :汽 车底盘 漆 ;防锈 颜料 ;互 穿 网络 ;涂层 耐蚀 性 文献 标识 码 : A 中图分 类 号 : T Q 6 3 0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聚合物完全不相容;由于互穿,形成“强制 互溶”作用,提高了相容性 相互作用多组分聚合 物
• 7.2 合成
• 1. 分步IPN 合成步骤: 先合成交联聚合物1,再用含有交联剂的单体2使 之溶涨,然后使单体2聚合得到.
分析 ① 单体2均匀分布在聚合物网络1中;
② 聚合物网络2形成的同时,必然会与聚合物1有一
② 两种聚合物组分依次达到凝胶点;
依次达到凝胶点
产物性能较好
更有使用价值.如PU/PMMA、IR/PMA ③两种聚合物组分之间发生一定程度的接枝反应 接枝程度低 接枝程度高 可忽略; 可作为相容剂;
3. 胶乳IPN 意义 本体法合成IPN 用乳液聚合方法克服 胶乳IPN的合成 单体1 乳液聚合 方法 热固性材料 难成型加工
定程度互穿; ③ 聚合物1、2分子间无化学键形成,但是一种 永久的缠结。
分步IPN对已有的交联聚合物改性具
有重要的意义
例子
丙烯酸乙酯+交联剂 +光敏剂 研究较多的分步IPN品种: IPNSBR/PS、 IPNPB/PS、
光引发
交联的
聚丙烯酸乙酯
苯乙烯
+交联剂
+引发剂
聚 合 、 交 联
IPNPU/PS等
单体2对聚合物溶胀达到平衡,制得 IPN具有宏观上均一的组成。如果
在溶胀达到平衡之前就使单体2迅速聚
合,则从聚合1的表面至内部,单体2浓 度逐渐减小,产物宏观组成呈变化梯度。
⑤ 热塑性IPN 两种靠物理交联达到某种程度双重连续相的聚 合物共混物。 ⑥ “逆”IPN 最早合成的IPN: 以弹性体为聚合物1,塑料为聚合物2; 当以塑料为聚合物1,以弹性体为2时, “逆”IPN,又称“反”IPN。 当前已逐渐淡化这种区分。
• 7.1 概述 互穿聚合物网络 互穿网络聚合物
一种特殊形 式的聚合物 共混物,
7.
互穿聚合物网络
两种以上的交联聚合物相互贯穿可形 成的交织聚合物网络
从制备方法
接近接枝共聚-共混;
从相间有无化学结合
接近机械共混物
可视为用化学方法实现的机械共混物。
与其他多相高分子材料的大分子结构相比较
a. 机械共混机械共混大致相同,
形成“海-海”相过程。
化学共混法 聚合物1 例子 溶胀或溶解在单体2中 ① SEBS三嵌段 聚合物 NaOH 聚合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 引发剂 溶胀 蒸出水
热塑性SEBS/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钠共聚物
② SEBS+ 聚酰胺/或聚酯 性能优异的热塑性IPN 若采用一般的共混法 只能得到宏观分相的、性能很差的产物 形成热塑性IPN两个基本条件
(1)必须在制备过程中或制备过程的剪切应力场中
b. 接枝共混
c. 嵌段共混
d. 半IPN
e. IPN
f. 交联型共聚
特点
通过化学交联施加强迫互容作用
聚合物链相互缠结形 成相互贯穿的交联聚 合物网络,达到抑制 热力学相分离
增加两组分相容性,形成精细共混物结构
互穿聚合物的分类 ① 完全IPN ② 半IPN ③ 乳液IPN ④ 梯度IPN 两种聚合物均是交联网络 一种聚合物是交联网络,另一种线形 两种线形弹性乳液混合凝聚、交联 又称渐变IPN,组成不均一的IPN.
PU/P(ST-AN)-半-IPN的TEM图片
PU粒子间适度粘连 表明存在双相连续性。
5. 互穿网络弹性体 由两种线型弹性体胶乳混合在一起,再 进行凝聚、交联。
6. 热塑性IPN 定义 以物理即次价键交联的互穿聚合物网络
三种物理交联键 ① 半结晶聚合物的结晶部分; ② 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或玻璃态链段; ③ 离聚体中的离子部分; 制备方法
聚合 反应
IPN
要求 ① 两种单体的聚合反应必须不相互干扰; ② 有大致相同的聚合温度和聚合速率
例子
环氧树脂各组分 + 混 合 交联丙烯酸酯各组分
环氧树脂
缩聚
丙烯酸酯
自由基
聚合 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IPN
同步IPN分析
同步法合成IPN将出现三种情况
① 两种聚合物同时达到凝胶点;
如Epoxy/Acrylic,同时凝胶的产物性能并不好.
(1)理想IPN
形成互穿网络的两种聚合物在分子水平上均匀贯穿 的IPN。大部分聚合物之间缺乏热力学上的相容性 难 得到理想IPN
(2)部分IPN
两种聚合物仅是部分相容;两种聚合物不可能在 分子水平上贯穿,聚集体中存在微相分离结构;产物具 有较宽的玻璃化转变区域。目前大部分IPN属于这一类
(3)相分离IPN
白色皮革状的IPN 50/50PEA/PS
• 2. 同步IPN 同步IPN: 当两种聚合物组分同时生成而不存在先后次 序时,生成的IPN称为同步IPN.
同步IPN简称SIN。主要优点是初始粘度小, 易成型加工。与分步IPN相比,人们更加重视SIN 的研究和应用。
分析
特点
工艺简单
两种单体/交联剂/引发剂
种子乳液聚合/分步IPN
种子
单体2、引发剂、交联剂、
少量乳化剂
胶乳IPN结构
种子为核; 单体2为壳; 成膜后 可能出现的情况 不同条件下,单体2 种子内部 聚合物2构成连续性较大的相
在种子内形成胞,结果形成类似香肠状的结构
乳液IPN乳胶粒形态结构示意图
例子
250ml,60℃ 水 PMMA/ 聚 丙 烯 酸 乙 酯 IPN
NCO CH3
第二步是在此网络中发生M2的聚合。 特点
M2被固定在这种强极性紧密网络的空隙中
极性作用 取向 完全不同本 体聚合
两组分由于极性作用而使第二组分形 成次价键交联的物理网络。
在PU质量分数高达 60-80%情况下,黑色 的PU仍呈粒子状态分散 在白色P(St-AN)连 续相中; 相界面模糊,即存 在界面网络互穿;
引发剂+交联剂+丙烯酸乙酯
4.半互穿网络 只有一种聚合物交联
例如
单体1 TDI(M1)
单体2 MMA 、MA、AN等极性单体 引发剂 三乙胺、四乙基二胺及BPO 将M1、M2及引发剂混合,强烈搅拌均匀,
在N2保护下,聚合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生成TDI自聚物,该产物是强极性的紧密网络结构:
NCO NCO 引发剂A CO NCO CH3 CH3 NCO AOC N NCO CO H3C N OC N NCO CH3 NCO OC NCO H3C N OC CO N N CH3 CH3 NCO N CH3 NCO AOC N AOC N C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