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时间表
从历史经济看近50年全球性金融危机
从历史经济看近50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摘要:本文从历史经济角度出发,从宏观层面介绍了一种逻辑模型,以西方主导石油-美元体系货币霸权为脉络,介绍了西方资本在虚拟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通过对虚拟资产的炒作可以实现货币资本“账面价值”的增值,而不需要与物质生产相关联就又回到货币资本的特点,以及资本本身的逐利性,必然会导致资源错配形成泡沫的事实,西方资本为了解决周期性的累积会造成危机这一角度出发,分析1970年以来的五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经济危机、石油一美元体系、货币霸权、虚拟经济一、五次金融危机过程概述(一)1973年经济危机1973年12月,一场二战后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触发这场危机的是石油涨价。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石油售价从每桶2.48美元上涨至11.65美元。
在一个需求螺旋萎缩的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暴涨使需求萎缩突然加剧,生产过剩的危机爆发了。
在美国,危机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在1973年12月爆发经济危机,又在1975年春或夏走出危机。
(二)1980年经济危机1979年下半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从每桶13.77美元涨到37.29美元。
油价上涨使成本上升,市场需求萎缩,从而触发了经济危机。
在美国,危机历时三年左右,几经起伏,工业生产指数呈现下降-回升-下降的w型曲线。
英国于1979年7月陷入危机,于1981年5月达到最低点。
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猛增。
1980年8月失业率达8.3%,失业人数突破200万大关,仅次于30年代的大萧条。
物价上涨率达两位数。
由于之前西德马克不断升值,其危机最严重。
从1980年3月到1982年12月,西德的危机持续了34个月,时间之长远在其他各国之上。
为了应对危机,三年里政府的财政赤字分别达到574亿、761 亿和700亿马克,并出现巨额国际收支赤字,1980年时逆差高达286 亿马克。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时间
1636年荷兰郁金香崩盘1720年9月英国南海泡沫崩盘其中1717年到1720年三年间为投机狂潮上升阶段第一次经济危机1788年繁荣期1789年—1792年英国纺织业发展银行贷款使筹集资金更主容易,工业投资迅猛增长,投资品需求旺盛,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出口不断增加第二次经济危机1793年1792年末,物价开始下降,破产事件开始增加。
1793年英国对法国宣战,英国对法国及欧洲大陆的出口严重萎缩,物价急剧下跌,到1794年,工商业的状况开始好转。
繁荣期1795年第三次经济危机1797年1794年到1795年,英国农业歉收,粮价飞涨,工业品的需求下降。
繁荣期1798年—1800年1806年—1809年好景持续了12年第四次经济危机1810年—1814年1809年英国农业再度歉收,国内市场严重萎缩。
1810年物价下跌40-60%。
正在市场一片恐慌之际,1811年春,美英开战,美国再次对英国实行禁运。
雪上加霜的打击。
繁荣期1815年英美战争结束,英国商品对美国输出额从1814年的8000英镑激增至1330万英镑。
于是,英国工业空前繁荣。
第五次经济危机1816年1816年,英国对美输出额下降了28%。
同时,由于军事订单下降,黑色冶金业和煤炭工业第一次生产过剩,原来每吨高达20英镑的铁价跌至8英镑。
繁荣期1817年—1818年1817年至1818年在英国推销的外国公债数量达到3800万英镑。
巨额资金外流让外国增加了购买能力,英国工业的剩余生产能力才被部分吸纳。
第六次经济危机1819年—1822年1819年,英国经济陷入了第六次经济危机。
全国食品消费量比1818年减少三分之一。
1819年破产事件超过1815-1816年危机的最高点繁荣期1824年这次危机持续很长时间,直到1824年才出现新的繁荣。
严重的生产过剩使资本家不敢投资,利润源源不断变成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
从1821年到1825年,伦敦交易所共对欧洲和中南美洲国家发行了4897万英镑公债,而英格兰银行对国内私人贷款却急剧萎缩。
全球经济危机时间表
全球经济危机时间表第一次经济危机 1788-1789第二次经济危机1792-1794,物件下降,破产增加,1793英国对法国宣战,对欧洲的出口大幅下降,物价急跌。
第三次经济危机1797-1798,始于英国农业欠收,工业品需求下降。
第四次经济危机1810-1814,英国农业再度欠收,物价下跌,1811美英宣战,美国对英国禁运。
第五次经济危机 1816-1817,英国破产事件。
第六次经济危机1819-1822,消费品减少三分之一,英国破产超过第五次高点。
第七次经济危机1825-1826,物价下跌,纺织品设备开工率下降一半。
第八次经济危机1837-1843,银行业的收缩,美国经济机制极度缺失,工业生产品需求萎缩。
第九次经济危机1847-1850,始于铁路危机,波及英法美,造成工业危机。
第十次经济危机1857-1858,始于棉产品上涨,靠空头支票的进口商大量破产,银行破产,波及到其他工业。
第十一次经济危机1867-1868,铁路建设,造船业等工业生产下降缩小工业的需求,粮食再次欠收。
第十二次经济危机1873-1879,首次由于金融引发,维也纳股票交易所的铁路股票大跌,美国最具实力的银行因投资铁路破产,引发后面引发重工业危机,轻工业受波及较小。
第十三次经济危机1882-1883,美国铁路建设退潮,加深英国危机,重工业下降,银行,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
第十四次经济危机1890-1893,德国股市暴跌,此后股价联系两年下跌,破产事件严重,铁路建筑缩减一半以上,粮食欠收。
第十五次经济危机1900-1903,始于1899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波及到工业。
随后法,德,比利时,英,美跟进,同期日本爆发经济危机。
第十六次经济危机1907-1908,美国信贷机构大量破产,失业率下降,波及重工业生产及周期行行业。
第十七次经济危机1929-1933,始于美国,美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证券市场暴跌,失业率大增,波及英国,从而使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
历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时间
历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时间由前几次市场事件可以观察到,当私有部门无法透过市场机制来解决金融危机时,由政府出面主导的解决措施,如政策性的注入市场资金、成立特别资产管理公司取得并保护资产价格,或发起银行资本再造方案等是最后的解药。
· 另外,当政府处理的态度越明确,或是应变速度越快时,越能缩小市场震荡的阵痛期,同时对于社会成本的负担也会愈小。
以日本而言,在耗时10年的金融危机中,政府态度摇摆不定,担心传统金融市场秩序遭破坏,迟迟无法建立有效政策,使最后整体花费成本占总体经济GDP 13%,居历次金融危机之冠。
· 几次危机的共同点,都是便宜的资金成本加上金融法规的开放,导致投资风气大盛,刺激股市和房地产价格飙涨;这次金融危机更可说是在过度的财务包装和杠杆运作下,承作高复杂度和低透明性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造成评价困难,可说是此次金融危机较之前复杂的原因。
1929~1939 美国大萧条时期(Great Depression)背景:(1)1930 年代的大萧条是一场全球全面性的经SHAPE \* MERGEFORMAT 济不景气。
起始为1920 年代的美国,随经济膨胀,市场融资炒作风气盛行,资金在房市和股市流窜,随后因美联储升息0.4个百分点至5%,导致美股于1929/10/29 崩盘,道琼斯单日重挫23%(俗称黑色星期二),1929~1932 年间,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80%,修正期间长达2年8个月。
(2)一次大战留下的债务与赔款,迫使欧洲向美国举债,欧美经济连动性提高,随美国经济崩盘,银行转向欧洲抽回银根,促使欧洲各国也进入萧条。
(3) 助长大萧条恶化的原因是美国在1930/6/17通过法案对三千多项进口商品征收以60%的高关税,全球采取关税壁垒报复,国际贸易完全停滞。
到了1932 年,全球贸易总值只剩下不到1929年的一半。
政府介入机制:1933年3月随罗斯福总统就任并通过紧急银行法(Emergency Banking Act),其中和金融市场较为相关的措施有二:(1) 提供房屋市场稳定的贷款资金来源,(2) 对银行体系提供资金,以确保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1997亚洲金融危机蔓延时刻表
龙源期刊网
1997亚洲金融危机蔓延时刻表
作者:
来源:《经济》2017年第16期
1997年7月2日
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当日,泰铢兑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吉林特相继“沦陷”。
1997年10月
中国台湾地区放弃对新台币汇率的保卫,新台币在一天内贬值3.46%,香港股市和港币因此承受巨大压力。
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跌破9000点大关。
1997年11月
货币贬值风暴冲击韩国。
11月17日,韩元兑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
当月21日,韩国政府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援助。
1997年下半年
日本大批证券公司和银行相继破产,一场滥觞于泰国的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被打破,一些国家不仅面临经济萧条的困境,还不得不处理混乱的政局。
1929~1933年金融危机与2008年金融危机之比较
1929-1933年金融危机与2008年金融危机之比较摘要:20世纪以来,全世界先后发生了1929—1933年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两次代表性的金融危机。
这两次代表性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范围大小、持续时间长短、产生原因、表现特点、演变阶段、影响程度等方面,既有相同点,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关键词:20世纪金融危机异同比较一、两次代表性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概况(一)1929~1933年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金融危机习惯上被叫做世界经济大危机,是1929~1933年间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的、迄今涉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曾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随着各国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以及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生产迅速扩大,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缩小,这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
从1929年起,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大危机。
危机首先在实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爆发,然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纽约股市的大暴跌,成为此次大危机的导火线。
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猛跌,标志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危机迅速从美国蔓延至加拿大、日本以及西欧各国,以后又程度不同地席卷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波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
这次危机历时近五年,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
资本主义农业危机与工业危机交织激荡,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农业生产严重衰退。
同时国际贸易严重萎缩,各国相继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货币纷纷贬值,相继废止了金本位制,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
由于商品严重滞销,市场问题变得异常尖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市场的斗争日益激烈。
世界历历次金融危机
世界历历次金融危机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世界历史上历次金融危机一、1637年郁金香狂热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东西。
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
一棵郁金香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
现在大家都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
而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一个市场已经明显失灵的交换体系下,政府到底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角色二、1720年南海泡沫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
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
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丶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
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因为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
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
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三、1837年恐慌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
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贵金属由联邦政府向州银行的转移,分散了储备,妨碍了集中管理;英国银行方面的压力;储备分散所导致的稳定美国经济机制的缺失等等。
四、1907年银行危机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首先是新闻舆论导向开始大量出现宣传新金融理念的文章。
当时有一篇保罗的文章,题目是“我们银行系统的缺点和需要”,从此保罗成为美国倡导中央银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
全球经济危机时间表
第一次经济危机 1788-1789?第二次经济危机?1792-1794,物件下降,破产增加,1793英国对法国宣战,对欧洲的出口大幅下降,物价急跌。
第三次经济危机?1797-1798,始于英国农业欠收,工业品需求下降。
第四次经济危机?1810-1814,英国农业再度欠收,物价下跌,1811美英宣战,美国对英国禁运。
第五次经济危机?1816-1817,英国破产事件。
第六次经济危机?1819-1822,消费品减少三分之一,英国破产超过第五次高点。
第七次经济危机?1825-1826,物价下跌,纺织品设备开工率下降一半。
第八次经济危机?1837-1843,银行业的收缩,美国经济机制极度缺失,工业生产品需求萎缩。
第九次经济危机?1847-1850,始于铁路危机,波及英法美,造成工业危机。
第十次经济危机?1857-1858,始于棉产品上涨,靠空头支票的进口商大量破产,银行破产,波及到其他工业。
第十一次经济危机?1867-1868,铁路建设,造船业等工业生产下降缩小工业的需求,粮食再次欠收。
第十二次经济危机?1873-1879,首次由于金融引发,维也纳股票交易所的铁路股票大跌,美国最具实力的银行因投资铁路破产,引发后面引发重工业危机,轻工业受波及较小。
第十三次经济危机?1882-1883,美国铁路建设退潮,加深英国危机,重工业下降,银行,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
第十四次经济危机?1890-1893,德国股市暴跌,此后股价联系两年下跌,破产事件严重,铁路建筑缩减一半以上,粮食欠收。
第十五次经济危机?1900-1903,始于1899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波及到工业。
随后法,德,比利时,英,美跟进,同期日本爆发经济危机。
第十六次经济危机?1907-1908,美国信贷机构大量破产,失业率下降,波及重工业生产及周期行行业。
第十七次经济危机?1929-1933,始于美国,美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证券市场暴跌,失业率大增,波及英国,从而使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
全球经济危机时间表
第一次经济危机 1788-1789第二次经济危机1792-1794,物件下降,破产增加,1793英国对法国宣战,对欧洲的出口大幅下降,物价急跌。
第三次经济危机1797-1798,始于英国农业欠收,工业品需求下降。
第四次经济危机1810-1814,英国农业再度欠收,物价下跌,1811美英宣战,美国对英国禁运。
第五次经济危机1816-1817,英国破产事件。
第六次经济危机1819-1822,消费品减少三分之一,英国破产超过第五次高点。
第七次经济危机1825-1826,物价下跌,纺织品设备开工率下降一半。
第八次经济危机1837-1843,银行业的收缩,美国经济机制极度缺失,工业生产品需求萎缩。
第九次经济危机1847-1850,始于铁路危机,波及英法美,造成工业危机。
第十次经济危机1857-1858,始于棉产品上涨,靠空头支票的进口商大量破产,银行破产,波及到其他工业。
第十一次经济危机1867-1868,铁路建设,造船业等工业生产下降缩小工业的需求,粮食再次欠收。
第十二次经济危机1873-1879,首次由于金融引发,维也纳股票交易所的铁路股票大跌,美国最具实力的银行因投资铁路破产,引发后面引发重工业危机,轻工业受波及较小。
第十三次经济危机1882-1883,美国铁路建设退潮,加深英国危机,重工业下降,银行,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
第十四次经济危机1890-1893,德国股市暴跌,此后股价联系两年下跌,破产事件严重,铁路建筑缩减一半以上,粮食欠收。
第十五次经济危机1900-1903,始于1899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波及到工业。
随后法,德,比利时,英,美跟进,同期日本爆发经济危机。
第十六次经济危机1907-1908,美国信贷机构大量破产,失业率下降,波及重工业生产及周期行行业。
第十七次经济危机1929-1933,始于美国,美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证券市场暴跌,失业率大增,波及英国,从而使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
第十八次经济危机1948-1949,美国短暂繁荣后爆发,失业率大增,工业指数下降。
国际金融危机
第四章国际金融危机第一节9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货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股市危机的总称,指一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异常剧烈动荡和混乱,并对经济运行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一种经济现象。
主要表现为金融领域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金融指标急剧恶化,如信用遭到破坏,银行发生挤兑,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股市暴跌,资本外逃,银根奇缺,官方储备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出现偿债困难。
一、欧洲货币危机:1991年12月《欧洲联盟条约》在荷兰签署,欧共体向着货币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
马约的目标是统一货币、建立欧洲中央银行。
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欧共体成员国货币之间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制,创立了欧洲货币单位。
并制定了各成员国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的法定中心汇率。
于是各成员国之间形成固定汇率制度,对外实行联合浮动。
欧洲货币危机发生之前,德国状况好于其他国家,德国马克属于“硬币”。
经济状况好转使德国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比例上升,其他国家的比重下降,欧洲货币体系内部力量失衡。
在外汇市场软币压力增大时,德国又提高了汇率,导致其他国家货币被大规模抛售,面对巨大的贬值压力,给国际投机者提供了机会。
最早遭受投机性冲击的货币芬兰马克和瑞典克朗。
在投机性冲击下,芬兰放弃固定汇率,大幅贬值,瑞典政府坚决保卫克朗,将短期利率提高到年率500%,最终击退了投机性冲击英镑和里拉也持续遭到冲击,法郎也遭到冲击,但是通过法德两国共同干预以与法国大幅度提高利率,使法郎得到回升。
欧洲货币体系处于半瓦解状态。
二、墨西哥金融危机:94年年底,墨西哥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在82年发生债务危机之后,实行了全面的经济市政和改革政策,紧缩经济并大幅度削减财政赤字。
87年,重新固定比索与美元的汇率,89年改为爬行钉住汇率制,91年变为移动目标区域汇率制,并逐步扩大比索允许波动的X围。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成效,国民经济稳定回升。
94年,墨西哥发生了暴乱,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引起全球加息风潮。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兑现,金融业已对外全面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内同业享受同等国民待遇,金融风险的产生和国际传导出现新的特点,我国银行业既面临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而内部控制已成为保障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目标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在新型监管环境里的内部控制体系,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背景和意义,指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利用其资产及其他资源来使自身免受损失的有效性和效率,满足新巴塞尔协议关于全面风险管理及银行监管当局关于内部控制与合规的要求,同时覆盖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相关规定,增强政府、监管当局和社会公众的信心。
文中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了金融全球化和监管国际化的形势对采取国际化战略的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路,包括商业银行应采用流程管理的思想、系统管理的方法和基于事实决策的方法等先进管理理念和原则,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简称银监9号令)的要求,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监督评价与纠正、信息交流与反馈等五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各种业务和管理流程进行梳理,编写关于各项管理和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体系文件。
导入风险识别与评估技术(FMEA),对流程中的风险加以识别和评估,形成对各个风险的控制方案等。
本文从实证研究出发,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以实际操作的形式对内部控制理论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许多方面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完善ABSTRACTWith entirely opened to world of China financial industry according to WTO rules, 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enjoyed same treatment as Chinese. Financial risk occurrence and international transmittal appear new characters.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re facing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challenges. Internal control regarded as a dynamic process and mechanism in commercial banks’ business target achievement protecting. Consequently, it is a significant practice that researching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in a new supervised financial environment.This article expatiate the background and meaning of commercial bank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establishment of which the goal is fulfilling loss avoiding validity and efficiency by using self assets and outside resources,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 of entirely risk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 compliance raised by BaselⅡand supervisal institutions respectively, covering 《Sarbanes-Oxley Art》relative rules, enhancing confidence of government, supervisal institutions and public.The article analysed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status in quo and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 supervisal internationalization impact. Raised internal control improvement thinking about that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adopt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and fact based decision principles etc, card workflow and write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documents from 5 sides of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risk identification & assessment, measure, monitoring & rectifying and information communion & return as indicated in 《Commercial bank internal control estimate (probation version)》. Introduced FME to identify & evaluate risk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and complete each risk control schemes.The article based on demonstrate researches about internal control applications within commercial bank practices. Finally, concluded and prospected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mprovement which is a complicated and dynamic system engineering and should be discussed further in the future.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Internal control Improvement目录第1章导论 (6)1.1 论题背景 (6)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8)1.3 文献综述 (9)1.3.1 国外研究动态 (9)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0)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1)1.4.1 研究思路 (11)1.4.2 研究方法 (12)第2章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14)2.1内部控制的理论演进 (14)2.1.1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 (14)2.1.2内部控制制度(Internal Control System) (14)2.1.3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15)2.1.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 (15)2.2 内部控制的含义和实质 (15)第3章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之借鉴 (18)3.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 (18)3.2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务 (19)3.2.1完整的内部控制框架 (19)3.2.2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19)3.2.3完善的内部监督检查体系 (21)3.2.4先进的电子化风险控制手段 (21)第4章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23)4.1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进程 (23)4.1.1起步阶段(80年代末-1996年) (23)4.1.2完善和发展阶段(1997年-现在) (24)4.2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取得成果 (24)4.2.1内部控制环境初步形成 (24)4.2.2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深入 (26)4.2.3经营与管理活动的控制不断加强 (26)4.2.4信息科技化建设步伐加快 (27)4.2.5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初显成效 (27)4.3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28)4.3.1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28)4.3.2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 (29)4.3.3内部控制文化不深入 (29)4.3.4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30)4.3.5风险控制系统不发达 (31)4.3.6内部监督职能不到位 (32)4.3.7人员素质管理不严格 (32)第5章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路 (34)5.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遵循原则 (35)5.1.1体现全面、审慎、有效、独立、合理的基本原则 (35)5.1.2编制系统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文件 (36)5.2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要求 (38)5.2.1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框架 (38)5.2.2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 (39)5.3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技术方法 (45)5.3.1过程和系统方法 (45)5.3.2管理矩阵分析法 (48)5.3.3风险识别与评估技术(FMEA) (49)5.4 需要处理好的关系和注意问题 (55)第6章总结与展望 (58)致谢 (60)参考文献 (61)图表目录表1.1: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主要代表性金融危机概览表5.1:风险识别工作底稿表5.2:风险评估工作底稿表5.3:风险可能性等级表表5.4:风险后果等级表表5.5:风险级别矩阵表表表5.6:风险等级与措施对照表表5.7:风险控制工作底稿图1.1:本文的研究结构图图4.1: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组织结构图图5.1:管理金字塔图5.2:以过程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模式图5.3:内部控制体系文件层级结构图5.4:过程模式图5.5:PROCESSMAP图5.6:管理矩阵图5.7:配置流程图图5.8:风险识别过程图5.9:风险因素和流程环节映射图图5.10:风险评估过程图5.11:风险控制过程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论题背景商业银行作为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唯一能吸收、创造和收缩存款货币的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其为存款倾向性货币银行,这一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的高风险性和易失败性。
2007-2009金融危机大事记(时间表)英格兰银行整理
58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 June 2009AnnexTimeline of crisis eventsThis timeline details key events since Spring 2007.Date Event5 Mar. 07HSBC announces one portfolio of purchasedsub-prime mortgages evidenced much higherdelinquency than had been built into the pricingof these products.22 June 07Bear Stearns pledges a collateralised loan to oneof its hedge funds but does not support another.30 July 07IKB announces that profit will be ‘significantly’lower than forecast as a result of sub-primemortgage exposures.9 Aug. 07BNP Paribas suspends calculation of asset valuesof three money market funds exposed tosub-prime and halts redemptions. AXA hadearlier announced support for its funds.9 Aug. 07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 injects €95 billionovernight to improve liquidity. Injections byother central banks.17 Aug. 07Sachsen LB receives bailout from Germansavings bank association.17 Aug. 07Federal Reserve approves temporary 50 basispoints reduction in the discount windowborrowing rate, extends term financing, andnotes it will ‘accept a broad range of collateral’.10 Sep. 07Victoria Mortgage Funding is the first UKmortgage company to fail.13 Sep. 07Bank of England announces that it will widen therange on banks’ reserves targets within whichthey are remunerated at Bank Rate.14 Sep. 07Bank of England announces it has provided aliquidity support facility to Northern Rock.17 Sep. 07Following a retail deposit run, the Chancellorannounces a government guarantee forNorthern Rock’s existing deposits.19 Sep. 07Bank of England announces plans to undertake aseries of three-month auctions against a broaderrange of collateral (including mortgagecollateral).Oct. 07Citi, Merrill Lynch and UBS report significantwrite-downs.8 Nov. 07Moody’s announces it will re-estimatecapital adequacy ratios of US monolineinsurers/financial guarantors.20 Nov. 07Freddie Mac announces 2007 Q3 losses and saysit is considering cutting dividends and raisingnew capital.10 Dec. 07UBS announces measures to deal with capitalconcerns following further write-downs.12 Dec. 07Joint Bank of England, Federal Reserve, ECB,Swiss National Bank (SNB) and Bank of Canadaannouncement of measures designed to dealwith pressures in short-term funding markets.Actions taken by the Federal Reserve include theestablishment of a temporary Term AuctionFacility (TAF).20 Dec. 07Bear Stearns announces expected 2007 Q4write-downs.Jan. 08Announcements of significant 2007 Q4 losses,by Citi and Merrill Lynch, among others.11 Jan. 08Bank of America confirms purchase ofCountrywide.15 Jan. 08Citi announces it is to raise US$14.5 billion innew capital.24 Jan. 08Société Générale reveals trading losses resultingfrom fraudulent trading by a single trader.11 Feb. 08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AIG) announcesits auditors have found a ‘material weakness’ inits internal controls over the valuation of theAIGFP super senior credit default swap portfolio.17 Feb. 08UK Government announces temporarynationalisation of Northern Rock.19 Feb. 08Credit Suisse announces they have identifiedmismarkings and pricing errors by a smallnumber of traders.11 Mar. 08Federal Reserve announces the introduction of aTerm Securities Lending Facility and Bank ofEngland announces it will maintain its expandedthree-month long-term repo against a widerrange of high-quality collateral.14 Mar. 08JPMorgan Chase & Co. announces that it hasagre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Federal ReserveBank of New York, to provide secured fundingto Bear Stearns for an initial period of up to28 days.16 Mar. 08JPMorgan Chase & Co. agrees to purchaseBear Stearns. Federal Reserve providesUS$30 billion non-recourse funding.16 Mar. 08Federal Reserve announces establishment of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ility.21 Apr. 08Bank of England launches its Special LiquidityScheme (SLS) to allow banks to swaptemporarily their high-quality mortgage-backedand other securities for UK Treasury bills.22 Apr. 08RBS announces £12 billion rights issue.29 Apr. 08HBOS announces £4 billion rights issue.Annex59Date Event2 May 08Co-ordinated announcement from the FederalReserve, ECB and SNB regarding further liquiditymeasures.14 May 08Bradford & Bingley proposes £300 million rightsissue.2 June 08Bradford & Bingley discloses that private equityfirm TPG Capital is to obtain a 23% stake.9 June 08RBS confirms that 5% of shares offered were leftwith underwriters.16 June 08Lehman Brothers confirms a net loss ofUS$2.8 billion in Q2.18 June 08Morgan Stanley reports losses from mortgageproprietary trading and bad loans.25 June 08Barclays announces plans to raise £4.5 billion ina share issue.11 July 08Closure of US mortgage lender IndyMac.13 July 08US Treasury announces a rescue plan for FannieMae and Freddie Mac.15 July 08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issues an emergency order to enhance investorprotection against ‘naked short-selling’.30 July 08Federal Reserve announces the introduction ofan 84-day TAF in addition to its existing 28-dayloans. The ECB and SNB announce they willprovide 84-day US dollar liquidity in addition totheir existing operations with a maturity of28 days.7 Sep. 08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taken intoconservatorship.15 Sep. 08Lehman Brothers files for bankruptcy. Bank ofAmerica announces purchase of Merrill Lynch. 16 Sep. 08US Government provides emergency loan to AIGof US$85 billion in exchange for a 79.9% stakeand right to veto dividend payments.17 Sep. 08Bank of England extends drawdown period forSLS.18 Sep. 08Lloyds TSB/HBOS merger announced.18 Sep. 08Announcement of co-ordinated central bankmeasures to deal with continued elevatedpressures in US dollar short-term fundingmarkets. Bank of England concludes a reciprocalswap agreement with the Federal Reserve.18 Sep. 08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FSA) announcesregulations prohibiting short-selling of financialshares. 19 Sep. 08US Treasury announces temporary guaranteeprogram for the US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MMMFs).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announces it will extend non-recourse loans tobanks to finance purchases of asset-backedcommercial paper from MMMFs.19 Sep. 08SEC prohibits short-selling in financialcompanies. Bans follow from a number ofEuropean regulators.20 Sep. 08US Treasury announces draft proposals topurchase up to US$700 billion of ‘troubledassets’, later to become the Troubled Asset ReliefProgram (TARP).21 Sep. 08The Federal Reserve approves transformation ofGoldman Sachs and Morgan Stanley into bankholding companies.23 Sep. 08Announcement that Berkshire Hathaway is toinvest US$5 billion in Goldman Sachs.24 Sep. 08Bradford & Bingley announces the renegotiationof their mortgage forward sale agreement withGMAC-RFC.25 Sep. 08JPMorgan Chase & Co. buys the deposits, assetsand certain liabilities of Washington Mutualbank.29 Sep. 08Bradford & Bingley is nationalised by UKGovernment. Abbey buys its branches and retaildeposit book.29 Sep. 08Icelandic Government buys stake in Glitnir Bank.29 Sep. 08Belgian, Dutch and Luxembourg governmentsannounce they will invest €11.2 billion in Fortis.29 Sep. 08Federal Reserve increases swap lines to foreigncentral banks.29 Sep. 08Announcement of Citi’s intention to acquire thebanking operations of Wachovia in a transactionfacilitated by the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Corporation (FDIC), protecting all depositors(under the systemic risk exception of the FDICImprovement Act of 1991).30 Sep. 08Dexia receives equity capital injection fromBelgian, French and Luxembourg governmentsand from existing shareholders.30 Sep. 08Irish Government announces deposit guarantee.Other governments follow with extensions todeposit guarantees.3 Oct. 08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passesUS$700 billion TARP, a government plan torescue the US financial sector (having votedagainst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e plan on29 September 2008).60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 June 2009Date Event3 Oct. 08FSA raises the limit of the deposit guarantee to£50,000 (with effect from 7 October 2008).3 Oct. 08Wells Fargo and Wachovia agree to merge in atransaction requiring no financial assistancefrom the FDIC.3 Oct. 08Dutch Government acquires Fortis BankNederland (Holding) N.V.6 Oct. 08German authorities announce package to saveHypo Real Estate.6 Oct. 08BNP Paribas announces it has agreed to takecontrol of Fortis’ operations in Belgium andLuxembourg as well as the international bankingfranchises.7 Oct. 08The Icelandic Government takes control ofGlitner and Landsbanki, which owns Icesave.7 Oct. 08Federal Reserve announces the creation of the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8 Oct. 08The Chancellor announces that the retail depositbusiness of Heritable and the Kaupthing Edgedeposit business of Kaupthing Singer &Friedlander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ING Direct.The remainder of the two businesses were putinto administration.8 Oct. 08UK support package announced — includingprovision of capital to UK incorporated banks,guarantee for new short to medium-term seniorunsecured debt issuance and the extension andwidening of the SLS.8 Oct. 08Co-ordinated interest rate cuts of0.5 percentage points (including the Bank ofEngland, the Federal Reserve and ECB).13 Oct. 08Further details of the UK support packagereleased.13 Oct. 08Members of the euro zone announce measuresto provide their banks with capital funding.Further co-ordinated action to provide US dollarliquidity.14 Oct. 08US Government announces Capital PurchaseProgram (CPP) of up to US$250 billion.16 Oct. 08Bank of England releases consultative paper onplanned developments to its market operations.19 Oct. 08Dutch Government injects €10 billion into ING.21 Oct. 08Federal Reserve announces the creation of theMoney Market Investor Funding Facility.29 Oct. 08Federal Reserve announces the establishment ofswap lines with the Banco Central do Brasil,Banco de Mexico, Bank of Korea, and the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for up toUS$30 billion each.31 Oct. 08Barclays announces plans to raise up to£7.3 billion of additional capital, including£5.8 billion from investors in Abu Dhabi andQatar.3 Nov. 08HM Treasury announces that its shareholding inbanks will be managed on a commercial basis bya new arm’s-length company, UK FinancialInvestments Limited, which is wholly owned bythe UK Government.6 Nov. 08Bank of England reduces Bank Rate by1.5 percentage points to 3%.6 Nov. 08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provesUS$15.7 billion Stand-By Arrangement (SBA) forHungary.10 Nov. 08US authorities announce a restructuring of thefinancial support of AIG. The US Treasury willpurchase US$40 billion of AIG senior preferredshares, which will be used to reduce the FederalReserve’s loan to AIG.21 Nov. 08FSA confirms Derbyshire Building Societymerger with the 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 23 Nov. 08Citigroup to issue preferred shares to theUS Treasury and FDIC in exchange for protectionagainst unusually large losses on aUS$306 billion pool of loans and securities.The US Treasury will invest an additionalUS$20 billion in Citigroup from the TARP.24 Nov. 08UK Government announces a temporary cut inVAT from 17.5% to 15% in the Pre-BudgetReport.25 Nov. 08Federal Reserve announces the creation of theTerm Asset-Backed Securities Loan Facility(TALF) and a new program to purchase directobligations of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26 Nov. 08Federal Reserve announces approval of thenotice of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toacquire Merrill Lynch.1 Dec. 08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announces that a peak in US economic activityoccurred in December 2007 and that theeconomy has since been in a recession.4 Dec. 08Bank of England reduces Bank Rate by1.0 percentage points to2.0%.4 Dec. 08FSA consults on liquidity rules for banks,building societies and investment firms.5 Dec. 08FSA confirms Cheshire Building Society mergerwith the 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Annex61Date Event15 Dec. 08UK Government announces changes to theCredit Guarantee Scheme, adjusting the formulathat determines the fees paid by participatinginstitutions for use of the Governmentguarantees.16 Dec. 08Federal Reserve establishes a target range forthe effective federal funds rate of 0% to 0.25%.16 Dec. 08FSA confirms Catholic Building Society mergerwith the Chelsea Building Society.23 Dec. 08IMF approves US$2.35 billion SBA for Latvia.24 Dec. 08FSA confirms Barnsley Building Society mergerwith the Yorkshire Building Society.7 Jan. 09Lloyds Banking Group (LBG) offers to exchangeupper Tier 2 for Tier 1 securities.8 Jan. 09Bank of England reduces Bank Rate by0.5 percentage points to 1.5%.14 Jan. 09UK Government announces loan guarantees tothe value of more than £20 billion to help smalland medium-sized businesses.15 Jan. 09Irish Government announces that Anglo IrishBank is to be nationalised.19 Jan. 09UK Government announces the Asset PurchaseFacility (APF), authorising the Bank of Englandto purchase a range of high-quality assets aspart of a package of measures to supportlending.19 Jan. 09UK Government announces the Asset ProtectionScheme (APS) designed to protect financialinstitutions against exposure to exceptionalfuture credit losses on certain portfolios ofassets.19 Jan. 09FSA issues a statement clarifying that banks areexpected to maintain a minimum core Tier 1capital ratio of 4% and expressing its preferencefor the capital regime to incorporatecountercyclical measures.23 Jan. 09ONS releases preliminary estimate of 2008 Q4GDP which shows a second consecutive quarterof negative growth implying that the UKeconomy has entered recession based on adefinition of two quarters of negative growth.3 Feb. 09Federal Reserve announces the extension, to30 October 2009, of the existing liquidityprograms and swap lines with foreign centralbanks.5 Feb. 09Bank of England reduces Bank Rate by0.5 percentage points to 1.0%.6 Feb. 09Bank of England publishes operational detailsabout the APF agreed with HM Government.10 Feb. 09US Treasury announces a Financial Stability Plan,involving ‘stress tests’ to inform the need forcapital injections, the creation of aPublic-Private Investment Fund to acquiretroubled loans and other assets from financialinstitutions, expansion of the TALF, and newinitiatives to stem residential mortgageforeclosures and to support small businesslending.17 Feb. 09President Obama signs into law the‘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2009’ which includes a variety of spendingmeasures and tax cuts intended to promoteeconomic recovery.21 Feb. 09UK Banking Act 2009 comes into effectimplementing the Special Resolution Regime(SRR) and replaces temporary powers providedby the Banking (Special Provisions) Act 2008. 23 Feb. 09UK Government announces plans for NorthernRock to increase mortgage lending by up to£14 billion over the next two years.26 Feb. 09RBS announces an attributable loss of£24.1 billion. UK Government announces detailsof the APS and an agreement in principle withRBS to participate in the APS including increasedlending commitments.27 Feb. 09US Treasury announces its willingness to convertup to US$25 billion of Citigroup preferred stockissued under the CPP into common equity.27 Feb. 09LBG announces results, including pre-tax loss of£10.8 billion for HBOS.Mar.–Apr. 09Various UK banks offer to buy back or exchange for senior debt Tier 1 and Tier 2 capital securities.2 Mar. 09US authorities announce a restructuring of theirassistance to AIG. Under the restructuring, AIGwill receive as much as US$30 billion ofadditional capital.2 Mar. 09HSBC announces plans to raise £12.5 billion in arights issue.3 Mar. 09US authorities announce the launch of the TALF.Under the program,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New York will lend up to US$200 billion toeligible owners of certain AAA-ratedasset-backed securities.5 Mar. 09Bank of England reduces Bank Rate by0.5 percentage points to 0.5% and announces£75 billion asset purchase programme.7 Mar. 09UK Government announces an agreement inprinciple with LBG to participate in the APS,including additional lending commitments.62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 June 2009Date Event18 Mar. 09Federal Reserve maintains the target range forthe effective federal funds rate at 0% to 0.25%and announces an expansion of overUS$1 trillion in its planned asset purchases thisyear.19 Mar. 09Bank of England publishes details of itsCorporate Bond Secondary Market Scheme aspart of its APF.20 Mar. 09FSA confirms Scarborough Building Societymerger with the Skipton Building Society.23 Mar. 09US Treasury announces details on thePublic-Private Investment Program for LegacyAssets. The Treasury will provide 50% of theequity capital.24 Mar. 09IMF creates the Flexible Credit Line (FCL),inviting applications from strong-performingcountries.30 Mar. 09Standard & Poor’s (S&P) lowers the long-termsovereign credit rating of Ireland from AAA toAA+, with a negative outlook.30 Mar. 09Bank of England announces that key parts ofDunfermline Building Society have beentransferred to 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under the SRR.2 Apr. 09G20 Summit communiqué announces a treblingof the IMF’s available resources toUS$750 billion.7 Apr. 09Irish Government announces plans for theNational Asset Management Agency to managethe worst-performing land and developmentloans of Irish banks.9 Apr. 09German Government begins the process totake over Hypo Real Estate.9 Apr. 09CVC Capital Partners Ltd. agrees to buy iSharesfrom Barclays for £3.0 billion.17 Apr. 09IMF approves a US$47 billion credit line forMexico under the new FCL.22 Apr. 09UK Government launches Asset-backedSecurities Guarantee Scheme, under whichHM Treasury will provide credit guaranteesand liquidity guarantees on residential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issued by UK banksand building societies.22 Apr. 09IMF publishes its World Economic Outlookwarning that the global economy will decline by1.3% in 2009, the weakest performance by far ofthe whole post-war period.6 May 09IMF approves a US$20.6 billion credit line forPoland under the IMF’s new FCL.7 May 09Federal Reserve releases the results of the ‘stresstest’ of the 19 largest US bank holdingcompanies. The assessment finds that losses atthe 19 firms during 2009 and 2010 could beUS$600 billion and ten firms would need to add,in aggregate, US$185 billion to their capital tomaintain adequate buffers if the economy wereto track the more adverse scenario considered inthe programme.7 May 09Bank of England maintains Bank Rate at 0.5%and increases size of asset purchase programmeby £50 billion to £125 billion.7 May 09ECB announces it will lower its policy interestrate to 1.0%, after reducing it by 50 basispoints in March and 25 basis points in April. Itexpects to purchase around €60 billion ofcovered bonds, and the European InvestmentBank will become an eligible counterparty in theEurosystem’s monetary policy operations.21 May 09S&P affirms the long-term sovereign creditrating of the United Kingdom but revises theoutlook to negative.28 May 09FSA issues a statement that clarifies how stresstests have been used within the United Kingdomand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keymacroeconomic parameters.1 June 09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nd three domesticsubsidiaries announce that they have filed forrelief under Chapter 11 of the US BankruptcyCode.8 June 09S&P lowers the long-term sovereign creditrating of Ireland from AA+ to AA, with a negativeoutlook.8 June 09LBG repays some of the Government’s capital.9 June 09US Treasury announces that ten of the largestU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articipating in the CPPhave met the requirements for repayment.11 June 09BlackRock agrees to pay US$13.5 billion to buy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12 June 09West Bromwich Building Society announces asignificant strengthening of its core Tier 1 capitalposition by swapping subordinated debt for anew instrument which will qualify as core Tier 1capital.17 June 09President Obama announces a comprehensiveplan for regulatory reform. The plan would givethe Federal Reserve new responsibilities forconsolidated supervision of systemicallyimportant banks among other changes.。
世界经济危机年表
世界经济危机年表2008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最初的触发点是美国次贷危机,由于大量次贷违约,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
2009年:-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后果进一步显现。
全球贸易下降,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
各国纷纷采取刺激经济的政策,例如实施财政刺激计划和降低利率。
2010年:- 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暴露出欧元区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欧洲国家纷纷进行紧缩政策,导致欧洲经济增长放缓。
同时,中国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济放缓。
2011年:- 2011年,全球贸易放缓,原油价格上涨。
中东地区的政治不稳定导致石油供应受到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
2012年:- 2012年,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升级。
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债务问题引发了市场的恐慌。
各国央行继续采取货币宽松政策。
- 2013年,全球经济逐渐复苏。
美国实施了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计划。
然而,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放缓导致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
2014年:- 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继续放缓。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世界各地的市场出现了波动。
低通胀和高失业率仍然是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
2015年:- 2015年,世界各地的股市经历了一波波的震荡。
中国股市崩盘,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动荡。
能源价格继续下跌,加剧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困境。
2016年:- 2016年,英国公投决定脱欧,给欧洲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各国贸易政策保护主义倾向加强。
2017年:- 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略有恢复,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美国实施减税政策,为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然而,全球贸易争端持续升级,不确定性增加。
2018年:- 2018年,美中贸易争端加剧,全球市场再度陷入动荡。
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逐渐显现,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经济衰退。
- 2019年,全球经济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贸易争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全球增长放缓等因素对经济带来了压力。
亚洲金融危机的时间轴
亚洲金融危机的时间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这场危机波及亚洲多个国家,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亚洲金融危机的时间轴:1997年7月2日:泰国央行突然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度,泰铢贬值20%。
此举引发了泰国国内的严重经济危机。
1997年7月10日:泰国政府为防止金融系统崩溃,将泰国商业银行运营权归还央行,并对泰国国内金融机构实施了严格的资本管制。
1997年7月24日:泰国金融危机蔓延至菲律宾,菲律宾央行宣布采取措施抵御危机影响。
1997年8月14日:印度尼西亚政府宣布进行紧急措施,包括提高利率和取消固定汇率制度,以防止危机蔓延。
1997年8月15日:马来西亚遭受巨额资金外流和货币贬值压力,政府迅速采取行动限制资本外逃,并提高利率。
1997年8月20日:韩国政府公布了一系列金融措施,以稳定金融市场和阻止币值下滑。
1997年11月:亚洲金融危机扩散至日本,日本股市暴跌,经济形势严峻。
1998年1月: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爆发了国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
1998年8月:亚洲金融危机扩散至巴西,巴西的货币贬值加剧了该国的经济困境。
1999年:亚洲各国开始逐渐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但经济受到了长期的影响。
一些国家对金融体系进行了改革,以防止未来类似危机的发生。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是,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和全球经济的高度融合使得一国的金融危机很容易蔓延到其他国家。
合理的监管措施和稳定的货币政策是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同时,亚洲金融危机也促使各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以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完整版)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及其原因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及其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因美国股票市场投机过度导致股票暴跌,引发1929~933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全美证券贬值总额达到840亿美元.危机期间,美国抽回了大量对德国的投资,通过资金链的传导作用,引发德国经济崩溃。
受累于英国在德国的大量投资,英国也被推入了金融危机的深渊.这场危机重创了全球,使得各国生产出现严重衰退。
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一是贫富差距加剧了借贷消费,使得消费品市场过度膨胀发展。
当借贷消费放缓并受阻时,一方面导致消费品生产减少和生产过剩,引发社会购买力不足;另一方面投资锐减,造成资本过剩.二是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看好并不反映在实体经济中,而是表现在股票市场上。
银行信用助推了股市繁荣,至1929年,道琼斯指数从75点上升至最高的363点,上涨了4。
84倍。
股市泡沫高涨加速大量资金撤出再生产部门,转向更高回报率的证券投资领域。
三是金融创新加快和金融监管不当。
危机前,美国投资者只需支付10%的保证金就可以购买股票,余额由其经纪人支付,增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监管部门没有对危机期间的银行倒闭采取干预措施,使得银行业出现倒闭—挤兑—倒闭的恶性循环。
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救助迟缓助推了这次危机的蔓延。
1982~1983年的拉美债务危机20世纪60年代,许多拉美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国内经济,举借了大量外债.但由于资金使用、制度约束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债务资金并没有提高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反而造成了还本付息的困难.1982年8 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到期的外债本息,请求国外银行准许延期,遭到拒绝后,墨西哥政府宣布无限期关闭外汇市场的汇兑业务,暂停偿付外债等措施,引发市场恐慌,爆发了债务危机。
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也相继因债务问题陷入危机。
1危机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两次石油危机推高了国际油价,拉美国家对石油进口依赖性很强,而石油价格的上涨又会增加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二是拉美国家私人银行贷款增速很快,超过了政府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增速;短期和长期贷款结构不合理,短期贷款比重增长迅猛,而中长期贷款比重大幅下降;此外,贷款利率大多采用固定利率,增大了利率风险。
历史上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过几次?都在什么时间?
历史上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过几次?都在什么时间?历史上金融危机爆发时间是什么时候?不知道大家对金融危机有没有了解,除了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大部分上班族应该都经历过08年的金融危机,每个人应该都深有体会。
那么,除去08年金融危机之外,历史上还有没有爆发过其它金融危机呢?我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至今一共发生了6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具体如下:1929年至1939年:大萧条随着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一场毁灭性的经济大萧条席卷了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并在一些国家持续十年之久。
大萧条期间,美国最高失业率达到25%,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失业率一度接近30%。
美国经济在1933年陷入谷底,工业产出下降到衰退前的65%。
1973至1975年: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对美国等国实行石油禁运,同时联合其他产油国提高石油价格,从而导致石油危机爆发。
这场危机在主要工业国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超过20%。
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自20世纪60代起,拉美国家大举外债发展国内工业,外债总额在80年代初超过3000亿美元。
1982年,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触发了震动全球的“债务危机”。
债务问题严重阻碍了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拉美国家1988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800美元,退回到70年代的水平。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1990年,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在持续数年的过度增长后,开始出现灾难性下跌。
由于资产全面缩水,日本在10年中经历了漫长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
9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增长停滞,进入“零增长阶段”。
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在美国提高利率、美元增值的背景下,货币与美元挂钩的亚洲国家出口不断下降。
1997年7月,随着泰国宣布泰铢实行浮动汇率制,亚洲国家普遍出现货币贬值,爆发金融危机。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1. 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时间:1929年10月24日至10月29日•地点:美国纽约华尔街•事件概述:–华尔街股市崩盘,也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和“黑色星期二”,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股市崩盘之一。
–股市崩盘导致全球经济陷入大萧条,失业率上升,银行倒闭等一系列经济问题。
–这次危机促使各国政府采取干预措施以恢复经济,也加速了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2. 1973年:石油危机•时间:1973年10月至1974年3月•地点:中东地区及全球范围内•事件概述:–石油危机源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战争行动,导致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
–石油价格飙升,全球范围内出现能源短缺和通货膨胀,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
–这次危机引发了能源政策的调整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
3. 1987年:黑色星期一•时间:1987年10月19日•地点:全球范围内的股市•事件概述:–黑色星期一是股市历史上最严重的单日崩盘之一,导致全球股市暴跌。
–这次危机引发了对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管理的重新思考,也加速了电子交易系统的发展。
4.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间:1997年7月至1998年•地点:亚洲地区,主要影响东南亚国家•事件概述:–亚洲金融危机起源于泰国的货币危机,随后波及到东南亚其他国家。
–危机导致货币贬值、股市崩盘、经济衰退等一系列问题,许多企业倒闭,失业率激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援助并推动了相关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
5.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间: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地点:美国及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股市•事件概述:–互联网泡沫破裂是指因为投资者对互联网公司高估价值而导致股市崩盘。
–许多互联网公司破产,投资者损失惨重,科技股市陷入低迷。
–这次危机促使投资者更加审慎,也推动了科技行业的整合和重组。
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间:2008年9月至2010年•地点:全球范围内,主要影响美国和欧洲国家•事件概述:–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随后蔓延到全球金融体系。
金融危机历史上的重要金融事件回顾
金融危机历史上的重要金融事件回顾金融危机是经济领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会给国家和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上发生了许多重要的金融事件,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金融体系的面貌,也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1929年,美国股市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
这场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全球,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和失业的激增。
这场危机教会了人们关于经济周期、信用泡沫和金融监管的重要教训。
此次大萧条也促使政府制定一系列新政策,如《金融业务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和《美国证券交易法》,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危机。
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波及到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印尼和韩国等。
此次危机的起因是这些国家的货币和金融体系过于脆弱,过度依赖外资,而外资的流出使他们陷入困境。
这次危机引发了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和监管改革,加强了对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的监管和审慎性管理。
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被认为是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起因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波及到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市场。
此次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的动荡。
这次危机迫使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如实施临时性担保计划、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强化金融市场监管等。
四、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2020年,全球爆发了新冠疫情,这场危机不仅给全球卫生系统带来极大挑战,也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
股市崩盘和经济衰退的威胁导致许多国家实施了封锁措施,以减缓病毒传播。
这场危机在短时间内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崩溃,许多公司破产或面临倒闭。
全球各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来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
金融危机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虽然它们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短期的痛苦,但在历史长河中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教训。
通过了解金融危机事件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并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阶段,信用违约危机。从2008年6月起,美国正式进入了金融危机的第二阶段。其主要标志是信用违约掉期(CDS,CreditDefaultSwap)等金融衍生品市场即将出现全面危机。第一阶段的流动性危机的缓解并不意味着信用违约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得到了有效控制。信用违约掉期(CDS)有可能在未来的几个月中成为像次贷危机一样家喻户晓的热门词汇。美国资本市场中的垃圾债券(JunkBond)、资产抵押债券(ABS,其中包括信用卡、汽车贷款、学生贷款、消费贷款等)、按揭抵押债券(MBS)、杠杆贷款等债务工具将出现信用违约的连环危机。其中特别是垃圾债券的违约率将在未来的一年内出现300%到500%的暴涨。2008年到2009年,基于这些债券信用赌博之上的金融衍生品信用违约掉期将造成高达1万亿美元的巨大损失,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力将数倍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信用违约危机的到来是一场无法避免的金融灾难。一些世界着名的大第四阶段,美元地位危机。美国国债和房利美、房地美的债券信心危机将导致世界范围内对美国金融产品的恐慌性抛售和美元的失控性暴跌,由于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和全球贸易的70%以美元结算的客观现实,美元的危机必将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根据美国次贷的利率重设高峰和垃圾债券违约率预测可以看出,2008年的6、7、8月,2009年3月,20 10年9月,2011年8月很可能是次贷危机全面升级的危险时段。其中2008年的6、7、8月和2011年8月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冲击将最为剧烈。
第一阶段,流动性危机。危机发生的时间段是2007年2月到2008年5月,主要特点是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支付危机,金融市场中一切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如次级MBS债券)及在这些证券之上进一步衍生出的新的金融产品(如CDO)出现了严重贬值,以这些金融资产为抵押向银行以15-30倍杠杆贷款的各类基金被迫竞相变卖资产来缓解银行催债的压力,此时,大量的、同时的、恐慌性的资产抛售导致了金融市场流动性急剧凝固,至此,支付危机终于演变成为流动性危机,而流动性危机反过来引发金融资产价值进一步暴跌,银行出现大量坏账。随着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联合大规模注入流动性,这一阶段的危机已经出现缓解。但美国房地产市场衰退将持续到2011年或2012年,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将难以出现真正的复苏。
第三阶段,利率市场危机。在大规模信用违约危机的剧烈震荡之下,美国银行间市场和货币市场将再度出现流动性枯竭危机,其背后的原因将是对偿付能力的担忧急剧增加。美国最大的两家政府间接担保的按揭贷款金融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由于自有资本金的超级单薄,很可能会出现重大危机(已发生),其发行的信用等级接近美国国债的债券可能出现孳息率大幅上升的危险局面,这种危机将传染60年以来被世界公认是最安全的金融资产—美国国债的信心,从而触发更大规模的全球金融市场震荡。金融衍生品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利率掉期市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酷考验。
金融危机时间表(2008-09-24 19:35:25)转载标签: 金融危机宋鸿斌暴跌救市次贷危机股票基金两房国债财经 分类: 他山之玉
宋鸿斌(2008年7月发表)
正在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只是美国全面债务危机的引爆器,美国债务高企这一结构性矛盾必将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危机发展过程大致将经历四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