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s版教案设计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教案一:《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秋天景色的变化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引导学生运用优美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1.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2.感悟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1.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2.词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秋天元素,如落叶、秋天的画作等。
二、课文阅读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
三、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五彩缤纷”“清凉”“金黄”等。
2.讨论课文中的秋天景色,如“枫叶红了,菊花开了”等。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
四、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你们觉得秋天有哪些有趣的活动?2.分享自己的秋天故事,互相交流。
3.用课文中的词语编写一段关于秋天的日记。
2.拓展活动:让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的诗句、词语,进行分享。
教案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资源。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宝岛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描绘西沙群岛的美。
教学重点:1.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词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知道它在哪里吗?2.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
二、课文阅读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
三、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富饶”“瑰丽”“碧绿”等。
2.讨论课文中的西沙群岛景色,如“海水碧绿,珊瑚五彩斑斓”等。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西沙群岛的美。
四、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你们觉得西沙群岛有哪些值得开发的资源?2.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互相交流。
2024年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
2024年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尊重多元文化。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句子理解。
2.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课文主题。
2.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教师辅导,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3.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词义、用法。
4.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复述课文,分享自己的理解。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学习修辞手法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学生举例说明,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3.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建议。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拓展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文章,拓宽知识面。
3.课堂讨论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思维品质。
4.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主题。
5.课堂小结五、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课堂表现,如发言、讨论、练习等。
3.期中、期末考试相关内容。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包括:1. 第一单元:语文乐园、古诗两首、《秋天的雨》等;2.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成语接龙、《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等;3. 第三单元:语文天地、《古诗两首》、《掌声》等;4.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安徒生童话》等;5. 第五单元:语文乐园、《大青树下的小学》等;6.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秋天的雨》等。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词句运用、写作表达等能力;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诗歌、童话等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古诗的鉴赏、童话故事的阅读与理解;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词句运用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等;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内容:讲解新课内容,注重词句的理解与运用;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课题名称;2. 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突出重点;3. 图文并茂:适当添加图片,提高视觉效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并默写本节课所学的成语;(2)根据《秋天的雨》一文,写一篇描绘秋天景色的作文;(3)阅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回答相关问题。
2. 答案:(1)成语默写答案;(3)问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翠鸟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翠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特点、习性和生活习惯;
2.学会辨认、书写有关翠鸟的词语;
3.提高阅读和听说能力,通过理解《翠鸟》这篇优美的诗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神秘。
二、教学重点
1.翠鸟的特点、习性和生活习惯;
2.有关翠鸟的词语的辨认和书写。
三、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翠鸟》这篇优美的诗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神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1.询问学生对于翠鸟的认识;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25分钟)
1.通过幻灯片介绍翠鸟的特点、习性和生活习惯,向学生展示翠鸟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翠鸟;
2.教师听写、讲解有关翠鸟的词语(如:翠鸟、梢、啄、婉转等),并让学生跟读、书写词语;
3.通过运用朗读技巧和音、形、意的方法分析诗歌《翠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操练(25分钟)
1.学生小组内互评朗读《翠鸟》;
2.学生小组内讨论,运用课上所学有关翠鸟的知识,创作小故事或小诗歌;
3.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幅关于翠鸟的图片,发挥想象力,在讲解内容的基础上,绘制自己心目中的翠鸟。
4. 作业布置(5分钟)
1.完成课后习题;
2.准备好下节课需要用到的物品。
五、教学评估
1.课堂参与情况;
2.课后习题完成情况;
3.班级小组讨论的效果和作品质量。
六、教学反思
1.在内容上增加多媒体展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2.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增加开放性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设计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等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等生字,掌握“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情感目标: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会写13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四、教学准备: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五、教学安排:2课时六、预习:1、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2、把课文读通顺(至少读三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自学生字(字音、部首、组词),给课后生字注音。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提供展示台,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雨的图片或词语、诗句,师归结,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学生谈预习收获,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师巡回检查,了解学情。
②、自学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②、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3、出示生字,认读生字,重点检查并纠正以下字的读音:跌下来品尝播种血脉4、指导学生记住以下生字的字形:沟蹄滑密撒播乳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的脉络。
课文通过对春雨的声音、春雨唤醒春天、催发种子的描写,说明无私的春雨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和谐、生机和希望,表现了对春雨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推:左、中、右三部分布局要合理,右边的四画不要写成三画。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翠鸟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翠鸟教材版本介绍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其中一种版本。
该教材以“品德培养,知识训练,技能提高,兴趣激发”为教育目标,注重“感知源头,练习入手,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注重实践操作,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热身环节,让学生回忆翠鸟的基本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铺垫。
2.培养学生观察翠鸟的能力,了解翠鸟栖息的环境,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3.学习描述翠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描述能力。
4.引导学生激发对自然美的热爱,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热身环节1.课前徐徐声读一段有关翠鸟的知识,复习翠鸟的基本特征。
2.教师展示一些翠鸟的图片,要求学生按照图片图像或名称逐一说出。
3.教师出示小黑板,逐一让学生描述翠鸟的外貌、种类、生活环境等。
学习环节1.通过大屏幕展示翠鸟和生态环境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翠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分组活动:教师指定学生或分组,让学生借助图册,找出生态环境中翠鸟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并讲述自己的发现结果。
3.教师扮演翠鸟,配合专业PPT讲解翠鸟自然生态环境的科学原理。
4.练习书写:让学生在讲解后,准确地书写描述翠鸟的文章。
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高度概括翠鸟的外貌、食性、生态环境等特征。
•精炼出翠鸟所生存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堂小结本节课以翠鸟为主线性进行讲解,同时通过图片展示、分组活动、教师扮演翠鸟等环节,让学生逐渐感知和理解翠鸟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是一节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课堂。
性价比评估从本节课教学目标来看,该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转化,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在这些方面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延伸阅读1.《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该教材是《小学语文》的另一种版本,内容延续语文S版,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父亲、树林与鸟》语文S版
本节课通过导入、讲授、讨论、总结和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锻炼和成长。
五、案例亮点
3.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锻炼和成长。
3. 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详细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5.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父亲为什么喜欢树林和鸟儿?”
2. 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以情境体验、情感共鸣、互动交流为基本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课文所传达的美好情感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运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教案与教学设计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教案与教学设计语文(S)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5翠鸟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三年级下册课文:5翠鸟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研究都是研究者自主构建的过程。
为此,本课教学设计努力创设良好的自主研究情境,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经过还原、再现,在理解、内化语言的同时,想象得到开发,思维得到发展,语文心智得到丰盈。
架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平台,采用“悟读组合式”的方法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联系生动、形象的画面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读勾画的良好的研究惯,注重培育学生关爱鸟类,爱护生灵的情感。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精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本人喜欢的段落。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从而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养成自觉地保护它们的惯。
3.研究按肯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观察的方法,体会比方、拟人的表达作用。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
1语文(S)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5翠鸟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保护动物,养成爱护动物的惯;得观察描述小动物外形特点的方法。
课前筹办:1.词语卡片。
2.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课堂里来了一位我们人类的它的到来!(展示课件第二屏)(一)教师简介:翠鸟发展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方,它不仅外形美丽,还有高超的捕鱼本领,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打鱼郎”。
(二)板书课题。
(三)学生读题并质疑。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从翠鸟的样子,怎样捉鱼、喜欢干什么等方面质疑)(四)小结引导: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多!那么,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一读,看看作者的想法是不是和我们相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生字和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运用查字典或接洽高低文的方法理解词义。
2024年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秋天的雨》详细内容:课文学习,生字词学习,词语理解,句子分析。
2.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两首》详细内容:古诗阅读,诗意理解,生字词学习,诗句赏析。
3.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详细内容:课文学习,生字词学习,词语理解,句子分析,课文主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提高字词运用能力。
2.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句子结构的掌握。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的分析和运用,阅读理解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课文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导入《秋天的雨》一课。
a. 让学生谈谈对秋天的认识。
b. 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老师讲解生字词,分析句子结构。
c. 学生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例题讲解:a. 选择一篇课文,进行阅读理解题目的讲解。
b. 分析题目,讲解答题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标注生字词。
2. 列出重点句子,进行句子分析。
3. 概括课文主旨,展示思维导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并组词造句。
b.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c. 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b. 问题答案见课文解析。
c. 作文范文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推荐相关读物。
b. 开展实践活动,如秋游、观察日记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c. 组织课后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S版)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S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要求1.识字与写字(1)具有初步的独立读写能力,能够使用音序检测和部首检测查找词典和词典。
(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楷书,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本课程。
能够背诵所需的课程和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够借助字典、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意单词的使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够掌握段落中的关键句子,理解自然段落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验逗号和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和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1)注意你周围的事物,愿意在一段话中写下你感兴趣的东西和你经历过的有趣的情况,并且能够把它们读给别人听,并与他人分享你练习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片,能够根据多张图片进行想象,并将图片中描述的内容写清楚。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头交流(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对话中尽量把你的意思说清楚;听的学生要认真听,听后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养成在谈话中寻求建议和与他人讨论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1)结合语言学习,观察生活和社会。
(2)在两次“语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
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习作结合起。
2022-2022学年下学期的语言学科时间表周别教学内容(课或或单元)教学活动时数备注1导言-1。
海歌22、帽子和鸟窝――4、沙滩上的童话3.百花花园I-6。
蜗牛47、寓言两则中秋节58.好搭档——玉白花园第二届运动会6语百花园二国庆节79.电脑国际象棋选手-10。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之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放飞蜻蜓”的故事情节;2.掌握“放飞蜻蜓”这种文学表现形式;3.学会运用想象,推理,比喻和咏叹等修辞手法。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2.通过分析文本,培养对语文的敏感性和批判性。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2.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放飞蜻蜓”的故事情节,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2.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批判性。
2.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放飞蜻蜓”蕴含的意义和引导学生好好领会作品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教师放映自己的化石照,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自然;2.引导学生讨论自然界中的美好,发散出讨论思考的热情。
2.理解课文(30分钟)1.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2.教师补充词汇,解释文中出现的生词;3.学生思考蜻蜓为什么要飞,为什么飞的这么高。
3.分析课文(20分钟)1.让学生根据文本分析出故事情节;2.引导学生寻找修辞手法的运用;3.让学生感受课文并模仿写下他们的想象。
4.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文中令他们感动的词语;2.让学生自由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3.熟记本课学过的诗句和词语,做到真正领悟。
四、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自然中的美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好,在情感上给予学生深深的感受。
同时,在分析课文中,老师也使学生学习到了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语文修养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该注重情感方面的培养,努力让学生理解到自然的美好。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第一课:《小池》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写法和读音。
3.理解课文描绘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小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理解课文内容。
5.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6.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
二、第二课:《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写法和读音。
3.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拟声词。
2.对秋天景物的描绘。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理解课文内容。
5.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拟声词,如“沙沙”、“哗哗”等。
6.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第三课:《美丽的蝴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写法和读音。
3.感受蝴蝶的美丽,培养对生命的敬畏。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拟人手法。
2.对蝴蝶的描绘。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神童的秘诀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神童的秘诀第一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而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因此,为了成为语文学习的神童,我们需要从小开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下是一些建议:•阅读时间要保持规律,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
•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籍,以便更好的理解内容。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可以深入理解文本,也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第二步:积累大量的词汇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拥有大量的词汇储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以下是一些方法:•每天背诵一些词汇,可以选择一些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相关的词汇进行背诵。
•多读书籍,可以认真地分析文本中出现的词汇,加深记忆。
•应用词汇练习,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等活动来巩固所学的词汇。
第三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培养表达的自信。
只有自信,学生才能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多做口语训练。
可以选择一些口头表达的任务,例如汇报、演讲等,让练习出师。
•提高写作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写作练习,例如日记、作文等,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四步:多做语文练习多做语文练习可以检验我们的语文学习成果,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方法:•练习各类语文题型,如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作文等,多维度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在练习中注重巩固基础知识点。
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得当,才有可能在综合题中发挥出来。
•参加各类语文比赛,可以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语文实力,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第五步:和老师、同学多交流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中,可以了解更多彼此的想法和语文学习方法,促进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以上就是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神童的秘诀,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神奇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2)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神奇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本,读懂文章并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生能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他人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4.促进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神奇的植物》这篇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研究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特性。
(2) 研究如何正确理解文章并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3) 学生能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他人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2.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
四、教学策略1.通过图片和游戏等多种形式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通过开放式问题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阅读指导和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猜谜语游戏引入植物生长的主题。
2.展示环节:通过图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
3.阅读理解环节: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4.交流合作环节: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交流合作,掌握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5.梳理知识点环节: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6.作业布置环节:布置相关试题和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六、板书设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七、教学反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在本堂课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葡萄叶的梦》第二课时语文S版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和过程来实现教学目标: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课文中的意境和美感。
2.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问题导向与思考探索: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内化。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3.小组合作与团队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和分析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种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运用等,让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效果。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造力。
3.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内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与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情景创设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葡萄叶的梦境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描绘的美好景象,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这种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民族英雄戚继光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民族英雄戚继光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事迹和功勋,感受他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
2.用拼音读和写戚继光的名字。
3.能正确理解并朗读《民族英雄戚继光》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1.课文《民族英雄戚继光》;2.拼音读写戚继光的名字;3.生字词:鏖战、险关、英雄、府、堡垒、丧生;4.重点——阅读理解:丧生的原因、戚继光的功勋和不屈精神。
三、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活动通过询问或张贴图片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你们最近都听过哪些英雄事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哪位民族英雄?他是哪个朝代的人?有什么英雄事迹?2. 导入课文通过呈现图片、讲解相关历史背景、播放短视频等方式,一起分享戚继光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小贴士:可以通过“课件+讲解”或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方式呈现。
3. 学习拼音,认读人名让学生读出戚继光的名字,并用拼音写出来。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戚继光的名字,并通过拼音音标解释每个汉字对应的发音。
4. 课文导读与讲解分别导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战功和事迹。
5. 生字词教学与练习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熟悉和记忆生字词,并进行相关练习。
例如:•鏖战:连续交战,英勇杀敌。
•险关:险要的关口。
•英雄:勇敢、伟大的人。
•府:古时行政区划,即地方政府。
•堡垒:军事防御工事。
•丧生:死亡、猝死。
6. 阅读理解与总结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总结和归纳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事迹和精神内涵。
例如:•为什么戚继光冒着生命危险,守护边疆?•戚继光的哪些品质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总结戚继光的战功和事迹。
四、教学评估通过随堂测试和作业,检查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1.用拼音写出戚继光的名字。
2.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3.完成生字词的听、说、读、写练习。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三》教案与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下册文:语文百花园三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语文百花园体现的是语文综合知识的学习、巩固和运用。
教学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板块,注重让学生联系旧知探求新知,扩大学生的词汇积累和知识吸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体会和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能说会道、笔下生辉的过程中重视合作学习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意识的深化。
“借”能说会道的内容指导习作,在由说到写,由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程中开启思维,拓展思路,再采用范文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
将各板块由“观察、思考、实践、发明、创造”这条主线有机地串联起来,有效地丰盈学生的语文心智。
同时,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教学目标:1. 通过多音字、反义词的学习与积累,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汉字特点,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
2. 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的积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3. 通过阅读平台的学习,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4. 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想象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有效地丰盈表达心智。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能说会道——我的奇思妙想教学难点:笔下生辉——我的小发明1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一)(展示课件第二屏)游戏开始了,“超级变变变”准备好了吗?(二)今天,我们又将走进美丽的百花园,去采集丰富多彩的知识花朵,准备好了吗?好,我们立刻出发,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48 面。
二、感受“汉字真有趣”(一)自由朗读文中多音字。
自读、同桌合作读、齐读。
(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字同,音不同)(三)用多音字的不同读音说句子,小结又发现了什么?如:早晨,我背诵了一首古诗。
..妹妹的背带可真漂亮。
..(字同,音不同,义不同)(四)召开多音字大聚会。
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总备课一.指导思想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培养合格人材而努力。
2.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虚心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大胆实践,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经过了第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掌握了识字方法,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的学习与训练。
学生男生较多,女生偏少很多,所以在学习上有些少男生不够积极,学习不够勤奋。
但总得来说,本班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好。
针对以上的情况同时为了为了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我在备课时认真地做到了备学生这点。
教学内容分析本册教科书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9篇(第八单元2篇略读课文)。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
精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习和词语花篮。
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链接”和“指南针”。
本册教科书继承了上册教材选文形式多样的特点,教科书中有常见的诗歌、散文、故事、童话、寓言等体裁,教材选文注意贴近儿童生活,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注意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纳多样文化,体现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使儿童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为线索,围绕单元训练重点组织单元内容。
设计了八个专题。
它们依次是:多彩的世界、童心童趣、人与动物、科学精神、人与自然、亲情关爱、意志品质、爱国精神、中外文化。
每个专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可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理想,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在金色的沙滩上》教学设计之三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在金色的沙滩上》教学设计之三课程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诗歌《在金色的沙滩上》。
2.能够正确地发音、朗读句子,认读生字词。
3.能够通过听说、绘画等多种方式表达对沙滩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诵读诗歌、认读生字词。
2.教学难点:正确朗读含有单复数、时态等变化的句子。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两节课中已经初步了解了沙滩这个话题,本节课将通过诗歌的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和鉴赏能力,同时在语音语调方面进行训练。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解析诗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背诵诗歌。
2.朗读法: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提高其语音语调的表达能力。
3.互动法:通过趣味游戏等互动方式,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设计步骤一:导入(5分钟)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回顾上节授课的知识重点。
2.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对于沙滩的看法和感受。
步骤二:诗歌学习(15分钟)1.让学生围成小组,轮流朗读诗歌,并回答问题:“这首诗歌讲述了什么内容?”。
2.分角色朗读和合唱朗读两种方式进行。
3.解析诗歌的词语和句子结构,让学生了解和记住重要的词汇。
步骤三:生字词认读(10分钟)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一起读、写、认。
2.进行拼读练习,巩固生字词的认读能力。
步骤四:朗读练习(15分钟)1.通过模仿、大声朗读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表达能力。
2.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朗读练习,让学生愉快地体验朗读的乐趣。
步骤五:互动游戏(15分钟)1.给学生分组进行“说说我对沙滩的看法”游戏,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沙滩的理解和感受。
2.组织学生进行“画出我眼中的沙滩”活动,让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意境和情感。
步骤六:课堂小结(5分钟)1.回归教学目标,复述课程内容和收获。
2.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热爱和信心。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背诵和鉴赏《在金色的沙滩上》这首诗歌,同时得到了语音语调表达和生字词认读的训练。
小学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之美《秋天的雨》《小小的船》《江南》《四季歌》2. 第二单元:家庭亲情《妈妈的生日》《爸爸的礼物》《家庭的温暖》《哥哥的画》3.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书中的生字、词语、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作文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汇的掌握、阅读理解的提高、写作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家庭观念和传统文化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生字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故事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讲解课文,分析重点、难点。
3.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实践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以艺术字形式呈现。
2. 重点词汇:用彩色粉笔标注。
3. 课文结构:用简洁的线条和图形表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每个字写5遍。
a. 《秋天的雨》中,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象?b. 《妈妈的生日》中,主人公为妈妈做了哪些事情?c. 《中秋节》一课,介绍了哪些传统习俗?2. 答案:(1)略。
(2)a. 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丰收、喜悦和美丽。
b. 主人公为妈妈买了礼物,帮妈妈做家务,给妈妈唱生日歌。
c.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认真反思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s版教案设计案例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上课前备课时,根据特定的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分析案例教学目标和学生特征,并依据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对案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具体有序、最优化地组合设计,以达到课堂最优化的编制案例教学预案的过程。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三年级语文s版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语文s版教案设计1:沙滩上的童话一、活动目标:1、根据图画建构故事情节,大胆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2、理解文中系列动词的使用与角色特征的关系,理解得意、突然等词语。
3、理解不要盲目模仿、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寓意,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根据图画建构故事情节,大胆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2、活动难点:理解不要盲目模仿、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寓意,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三、活动准备:大书、遮挡字体的纸条四、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出示封面、标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你觉得它是一只什么样的鳄鱼?师: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2、阅读大书(1)第1、2页:请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前两页画面,接下来鳄鱼会做什么?为什么?(2)第3页:老鹰为什么飞走了?鳄鱼的反应和你们猜得一样吗?(3)第49页:说说都有谁来了?结果如何?动物是怎么来的?停在鳄鱼的什么地方?(4)跳过10、11、出示12页:发生了什么事?正等着你呢!是谁说的?在对谁说?鳄鱼刚才不睁眼不说话原来是怎么回事?(5)第10、11页:重点引导幼儿关注青蛙是怎么来的?停在哪里?鳄鱼做了什么?通过观察进行表达,之后揭示这两页的文字进行阅读,充分体会故事情节的高潮。
3、总结与分享:讨论为什么鳄鱼都不理前面的小动物,一直不睁眼、不说话,等青蛙来了它才有反应?你觉得这只沙滩上的大鳄鱼是一什么样的的鳄鱼?能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
青蛙为什么会被吃?它应该怎么做就可以避免这种下场?三年级语文s版教案设计2:孩子考科学家设计理念:紧密围绕三维目标,让学生在乐趣中认识生字,学习语文,简单的应用语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知生字能力,训练其表达能力以及培养朗读热情和语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必须掌握的词语有:兄弟、捉虫、蜜糖、著名、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难点是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是“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本课我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教学设计思路介绍第一课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课题后对课题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并让他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根据教师提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解决“达尔文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解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兄弟俩为考达尔文而做的准备工作。
然后指导学习8——17自然段,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让学生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生大胆质疑,畅所欲言)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看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思维从疑问始,读题质疑,以疑促思。
激发学生读的欲望。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1、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感知故事中的人物。
将不会读的生字加注拼音。
2、分段指名读课文。
读文中纠正字音,理解生词,学习每段出现的生字,大体了解段意。
重点强调钩与钓忍著与着眨是翘舌音目字旁多音字模和粘(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自主识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让学生大体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每部分大体讲了什么,然后再次将文章主要内容进行完整概括。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汇报: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2出示句子,让学生品位作者是怎么把孩子的高兴心情写出来的,让学生仿写高兴心情的句子。
(设计意图: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通过读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尽量不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同时培养学生用语言情的能力)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设计意图:交流读后感受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参与查找资料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2找资料,了解达尔文(设计意图:过恰当的练习,积累语言文字,初步培养收集资料能力)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概括内容1、谁来介绍有关达尔问的资料?默读全文,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设计意图梳理巩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实现温故知新。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试着读一读5-6自然段,赛读,比一比谁能把当时情形用朗读表达出来。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小组内研究讨论,集体交流)4、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七自然段,在熟悉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怪虫标本的样子。
设计意图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并进行课文补白,展开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于单一的思考模式,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的?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并感情朗读弟弟向哥哥挤挤眼睛,然后对达尔文说:“爷爷,前几天我们从树上抓到一只虫子,样子怪极了,可就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哥哥赶紧接着说:“真的,我们翻了好些书,也没有查出它的名字。
”兄弟俩可得意啦!心里说:达尔文爷爷让我们考住了。
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适时点拨引导,理解叫虫的含义,突破难点小组合作探究(1)组织学生小组内表演着部分内容。
(2)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设计意图在分角色朗读基础上的表演,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每个人物的内心,表现人物的特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会将自读时的感受、课堂学习的感受融为一体,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板书设计11孩子考科学家兄弟俩拼凑虫子达尔文识破小计尊敬三年级语文s版教案设计3:空气在哪里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通过写小猴子和空气玩捉迷藏游戏,介绍了空气的作用以及特点。
采用拟人手法,寓知识于有趣的童话中,生动活泼,知识性强,形象说明了空气特点,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中学到科学知识。
设计理念: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处处皆学问。
在有趣课堂中学习科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放手让学生学会疑问,学会从文章中寻找答案,学会合作,学会情景朗读。
设计思路:先放手让学生了解课文,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小猴子在哪里发现了空气,空气有什么样的作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并在交流的基础上填写表格,培养其总结概括能力。
紧接着,展开想象,空气还在哪里,拓展学生思维。
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大胆放手,让孩子们进行分角色朗读,并鼓励同学们进行评价朗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五个生字。
理解茁壮,恍然大悟等词语意思。
过程与方法:自主,通顺朗读课文,学会配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1.前几课我们学习的都是关于科学的课文,了解了电脑棋手、认识了茅以生,知道了达尔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2.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齐读课题:注意“哪”字的读音:板书:那、哪,进行区分。
3.再读课题:注意语气,质疑:什么句?为什么没有标点?使学生了解文章题目不加标题的常识。
4.那么,空气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随着小猴子一起去找空气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其对科学大胆怀疑的习惯)二学习字词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题目中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在读文中画出本课生字以及不理解的词语。
2.反馈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恍然大悟”“茁壮”以及“隐”与”稳”的区别(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和在文中学习生字词的能力)三再读课文,合作研究1.分小组朗读课文,讨论:小猴在哪里找到了空气,从中你知道了空气有什么作用?2.集体反馈总结:空气究竟在哪里?到底有什么作用。
3.请大家展开丰富想象说说,空气还会在哪里,它还会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以表格形式理清文章线索,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拓展思维,全面了解科学的习惯兴趣四回归课文,角色朗读。
1.自愿结合,人数、形式自选。
2.练习朗读。
3.全班展示,鼓励学生评价五板书设计12空气在哪里肺里小皮球里轮胎里钢笔里火炉里空中无处不在田地边大树旁水里六、布置作业:从下列作业中任选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