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
职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模版

职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模版职工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关键。
为了加强职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的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职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1. 职工安全意识培养职工安全意识是指职工对自身安全状况的认知和评估能力,是保障职工安全的前提。
要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首先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此外,还需加强禁毒教育,提高职工对毒品的认知和警惕,以预防毒品相关事件的发生。
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职工安全责任制度,明确职工的安全责任和义务,促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2. 职工个人防护措施职工在工作中应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保护自身的安全。
首先,要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如头盔、护目镜、防护服等,确保其有效性和舒适性。
其次,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避免违规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
另外,要定期检查防护设备的状况,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以保证其功能完好。
最后,要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和职业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3.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特种作业是指存在较高风险和特殊工作环境的工作,如起重作业、高处作业、爆破等。
在特种作业中,职工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遵守相关安全操作流程,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资格认证,确保其具备特种作业能力。
另外,要加强特种设备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针对特种作业中的高风险环境,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做好事故应对工作。
4. 火灾防控知识火灾是职工安全生产中的重要风险,要加强火灾防控知识的培训。
首先,要了解火灾的起因和火灾扩散规律,掌握火灾防控技术和器材的使用方法。
其次,要加强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消除火灾发生的隐患。
此外,要定期进行火灾演练,提高职工的火灾应急能力。
在火灾发生时,职工要迅速逃生,并采取正确的灭火措施,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 段,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 素进行全面治理。
02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知识
机械安全技术
机械危险识别
识别机械设备的潜在危险,如旋转部件、压力部件等 。
安全防护装置
为机械设备配备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罩、防 护栏、安全阀等。
操作规程
制定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正确、安全 地使用设备。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制定依据和目标设定情况介绍
1 2
法律法规要求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教育 培训计划。
企业实际情况
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危险源状况等因素,确定培 训目标和内容。
3
员工需求
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制定个性化的 培训计划。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安排和实施过程回顾
培训形式
职业病防护措施
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 用品、改善作业环境等。
职业健康监护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 的健康问题。
0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方法
01
现场观察
通过现场观察,发现可能存在的危 险源。
事故树分析
通过建立事故树,找出导致事故发 生的危险源。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 生产技术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知识 •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 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程序 • 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计划制定和实施
情况总结分析
01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定义与意义
定义
安全生产管理是指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 评估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二十条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二十条1.安全生产总则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牺牲安全换取短期利益。
2.安全生产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当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安全生产组织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组织和管理。
4.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并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5.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定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
6.安全生产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7.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设施应符合要求,经常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转。
8.生产作业安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作业过程安全稳定。
9.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存放、使用和处置危险化学品,建立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0.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确保各类突发事件迅速、有效处置。
11.安全生产检查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12.职业健康管理关注员工职业健康,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和职业病防护。
13.特种设备管理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管理规定,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14.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提供良好的劳动防护条件。
15.施工安全管理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措施,防范施工事故。
16.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火灾防范意识。
17.安全文明生产倡导安全、文明生产理念,创建良好的生产环境。
18.质量安全管理结合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生产过程安全可控。
19.环境保护注重企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开展环保工作。
20.安全生产奖励和惩处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以上是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二十条,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员工及企业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它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为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提高安全素养,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培训内容。
1. 安全意识与责任:安全生产的前提是每个员工都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在培训中,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告诫他们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并强调每个人都是安全工作的参与者和责任人。
2. 安全规章制度:企业应制定一套明确的安全规章制度,并进行培训让员工了解并遵守这些规章制度。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各种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
3. 安全生产管理常识:培训中应介绍一些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识,如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预防措施等。
这些知识将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预防各类事故。
4. 安全设备使用与维护:培训中还应传授员工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设备的方法。
对于一些特殊设备的操作,可以进行模拟演练,让员工熟悉使用方法,保证其能正确操作设备并掌握应急处理措施。
5.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培训中应让员工了解安全检查的目的与方法,教育他们如何主动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同时,培训还应涵盖常见的安全隐患和事故案例,以案例教学的方式增强员工的警觉性。
6.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还可以包括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的方法和技巧,如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制作安全宣传海报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吸引员工的参与,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7. 事故案例分析:对于一些已经发生的事故案例,可以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通过这样的案例分享,让员工认识到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提醒他们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通过上述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各类事故。
久而久之,安全生产理念将深入员工的心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为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继续写相关内容:8. 危险品管理:对于从事与危险品相关工作的岗位,需要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培训。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常识(三篇)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常识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保障员工身体健康、预防事故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常识。
一、安全生产常识1. 安全意识培养:企业应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是每个人的责任。
2. 风险评估与预防:企业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例如安装安全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等。
3. 应急预案与演练: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4. 事故报告与分析:企业应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记录事故发生情况,并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安全设备维护与使用:员工应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确保安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6. 安全生产教育: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常识1. 职业健康检查:企业应制定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及早进行治疗。
2. 职业危害防护: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的职业危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提供个人防护用品、改善工作环境等。
3. 合理安排工作强度:企业应根据员工的身体状况和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工作强度,防止劳累过度。
4. 职业健康教育:企业应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向员工普及职业病的知识和防护方法,增强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
5. 健康监测与记录:企业应建立健康监测与记录制度,定期对员工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并记录下来,以便随时掌握员工的健康状况。
6. 岗位轮换与休假制度:对于一些高风险岗位的员工,企业应采取岗位轮换和合理安排休假的方式,减少工作压力,保护身体健康。
三、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意义1. 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2. 提高企业生产效益:良好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能够减少事故发生,降低生产停工的损失,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包括哪些内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内容:一、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意识培养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首要任务,旨在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二、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是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
企业应制定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三、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是针对具体设备和工艺流程制定的安全操作规范,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应针对不同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
四、安全培训与教育安全培训与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
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教育活动,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五、事故预防与处理事故预防与处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建立事故预防机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企业应建立事故处理机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可以系统地管理和控制安全生产过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七、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八、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降低风险,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

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1. 熟悉工作环境和操作规程:员工应该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和操作规程,了解相关安全制度和操作规范,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2.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员工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和操作技能,做到预防为主,避免事故发生。
3.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企业应该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的设备,做到事前预防,杜绝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
4.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企业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员工在工作时必须佩戴这些防护设备,对特殊工作岗位的员工还要提供特殊的防护设备。
5.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措施得到贯彻执行。
总之,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和要求,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才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责任落实是安全生产的关键。
企业管理者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行。
同时,员工也要发挥自身的主体责任,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完善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配合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此外,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展开应急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安全生产中,还需要及时总结和学习安全事故的教训,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强化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此外,安全生产还需要政府、企业、员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及答案(3篇)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及答案(3篇)篇章一: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一、安全生产管理的定义与意义安全生产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识别、评估、预防和控制,以确保生产过程中人员、设备和环境安全的一种管理模式。
安全生产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信誉和员工幸福感。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生产过程中,要重视事故预防,将安全生产措施融入生产各个环节,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将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关注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 全员参与,共同负责:安全生产是全体员工的责任,要激发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依法依规,强化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三、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 安全生产计划: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计划,明确安全生产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人。
2. 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员工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安全生产检查: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5.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安全生产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四、安全生产管理实践1. 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2.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安全职责。
3. 加强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4. 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篇章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点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架构1.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 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
3.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 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等。
安全生产相关知识点

安全生产相关知识点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本文将介绍一些安全生产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安全意识培养、事故防范措施、应急预案制定等内容。
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意识是员工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意识培训,让员工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掌握应急逃生技能和自救能力。
员工应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事故防范措施预防事故是安全生产的关键。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安全装备,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和隐患排查。
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工具设备,严禁违章操作和违规行为。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是在事故发生时对应急处置的指导方案。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处置流程。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作能力,确保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处置。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是企业的主体责任。
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安全考核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领导干部要亲自带头,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
企业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发生事故后,要及时报告、调查处理,并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必须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知识总结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知识总结一、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组织、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预防和控制生产中的各种事故,保障人身、财产和环境的安全的一项管理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的基础性管理活动,其贯穿于企业的全过程,包括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能够预防和控制生产中的各种事故,降低员工发生伤害的概率,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保障企业的生产持续性。
通过安全生产管理,能够减少因事故导致的停工损失,保障企业生产的持续性。
3. 形象和品牌保护。
安全生产管理可以维护企业形象和品牌,降低因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
4. 法律法规遵守。
安全生产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减少因违规行为而引发的法律风险。
三、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安全生产管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要素:1. 领导和管理支持。
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并给予充分的资源支持。
2. 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
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制定明确的职责分工,并配置合适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流程。
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4. 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
要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5. 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
要配置适当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如安全设备、安全工具等,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6.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
要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知识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时,首先要了解和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
2. 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培训随着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要,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提高自身安全管理能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员工健康安全,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一、什么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采取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和物质财产损失的活动。
包括管理、技术、工程、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活动,目的是为了保障生产者的身体健康和生产设备、工具设施等财产安全。
二、企业安全管理的意义企业安全管理是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降低损失程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安全职责和工作要求,建立安全责任制。
(2)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实施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4)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及时处置突发事件,降低损失。
三、危险源和风险评估危险源是指可能引起人身伤害或者其他健康损害的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工艺等方面,常见的危险源有高温、高压、高载荷、有毒、易燃、易爆等。
风险评估是指对危险源可能引起的损失进行分析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控制危险源,降低损失。
四、安全管理机制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宣传、培训等多方面。
其中:(1)安全管理委员会是企业安全管理机制的决策机构,负责审批和监督企业安全工作。
(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指由企业自主制定的,包括制度、流程、技术等方面的管理体系,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确保安全生产。
(3)安全管理宣传和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包括安全教育、安全讲座等。
企业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五、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应急救援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采取措施,减轻事故带来的损失。
企业应建立完备的应急救援机制,细化责任、制定应急预案等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处置。
安全生产基础必学知识点

安全生产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规》和相关省级、行业或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法律法规。
2. 安全责任制度:了解企业安全责任制度,包括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权利、员工的安全生产义务和权利等。
3. 风险评估与控制:了解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工具,了解常见事故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了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概念、要素和核心内容,包括组织管理、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事故调查与分析等。
5. 安全生产设施与设备:了解各类安全生产设施和设备的使用要求、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6. 安全事故与应急管理:了解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7.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了解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周期,包括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技能培训等。
8. 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了解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的目的、方式和程序,包括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现场巡查、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等。
9. 安全生产纪律与奖惩: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纪律的要求和相关奖惩措施,包括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的处罚和对安全工作的贡献的奖励。
10. 安全意识与行为:了解如何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常见安全事故的预防方法和应对措施,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职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范文

职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范文一、引言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职工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
了解基础的安全生产知识,能够帮助职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职工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希望能够提高职工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1.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企业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2.安全生产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3.意外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名誉损失。
三、职工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1.事故预防是最重要的原则,预防胜于救治。
2.安全思想要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习惯。
3.职工要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违反操作规定。
4.保持工作环境整洁,防止火灾、爆炸和其他危险事件的发生。
5.职工要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危险源及预防措施1.机械设备的危险源:机械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切割、夹捏、冲击和滚动等危险源。
应配备安全防护装置,并使用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2.高处作业的危险源:高处作业容易导致坠落事故。
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同时加强对高处作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3.电气设备的危险源:电气设备可能引发电击、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并确保设备的绝缘和接地良好。
4.化学品的危险源:职工接触有害化学品时,应使用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防止吸入、接触和摄入化学物质。
5.火灾的危险源:要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通风,定期检查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设施的性能,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五、安全事故的处理1.发生安全事故时,首先要做好现场保护,将工作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2.尽快报告事故发生的情况,呼叫急救人员和消防队。
3.控制事故扩大,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4.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找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废物处理和环保知识1.废物应分类收集,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正确的处置。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很多企业都会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范本,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
一、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一种管理活动。
安全生产的核心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旨在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1.保障人身安全:安全生产是确保员工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好安全生产,才能有效避免因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
2.维护企业形象: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一个重视安全生产的企业,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3.提高生产效率:安全生产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因事故导致的生产中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4.节约成本:通过安全生产培训和管理,可以减少事故发生,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和赔偿成本。
三、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预防是安全生产的核心,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预防事故的发生。
2.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要从多方面进行治理,包括技术、管理、法制等手段,形成合力。
3.全员参与:安全生产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遵守安全规定的良好氛围。
4.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安全管理措施。
四、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3.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4.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
五、安全生产的培训内容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让员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专业知识1.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为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和管理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是指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应了解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
1.1 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它通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培养他们正确的安全观念和行为习惯,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1.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为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生产而必须遵守的法律和法规。
1.3 事故分类和原因分析事故分类是将事故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如火灾事故、机械事故等。
原因分析则是对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1.4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是指企业为了管理和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而设立的各级机构,如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等。
2. 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运用安全知识、技术手段和设备设施,保障生产过程安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2.1 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的一套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和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2.2 安全设施设备安全设施设备是指企业为预防和控制事故,保护员工和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各种安全措施和设备设施。
2.3 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保证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定和措施。
2.4 紧急救援措施紧急救援措施是指在事故发生以后迅速采取的各种措施,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3. 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安全生产专业知识是指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
3.1 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风险的级别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2 安全检查和监测安全检查和监测是指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监测,以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训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训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遵守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采取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1. 安全意识培养:每位员工都应该具备安全意识,了解个人的安全责任。
通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事故的预见性和判断能力。
2. 工作场所安全管理:建立工作场所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包括清理工作场所、防止火灾和泄漏等。
3. 机械设备安全: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是防止事故的重要环节。
员工应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装置,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4. 电气安全:员工应该了解电气设备的使用方法,避免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
使用电气设备时,应经常检查线路和插头的状况,发现问题应及时报修。
5. 高处安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高处作业的情况,员工应接受培训,了解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6. 化学品安全:在接触化学品时,员工应了解化学品的危害性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化
学品事故的发生。
7. 灭火和逃生:员工应学会使用灭火器并了解逃生路线,掌握灭火和逃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应变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处置和自救。
8. 安全事故上报和应急处理:遇到安全事故,员工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急处理,确保事故的最小化损失和高效处理。
以上是关于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培训内容,希望每位员工都能重视安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1. 安全生产重要性
- 维护员工生命健康安全
- 保护企业财产和资产
-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社会形象
-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领导机构和职责
-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
- 安全教育培训
- 应急预案和响应
- 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
- 事故调查和处理
3. 安全生产责任制
-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
- 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奖惩机制
4. 安全生产投入
- 安全设施、设备和维护
-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 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5.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 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 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
6. 安全生产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范
7. 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 培育安全文化氛围
-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以上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概览,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有序运行。
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企业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和企业生产稳定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企业安全生产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
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好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
2. 安全设施设备:企业必须配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设施设备,例如消防设备、安全出口、防护装备等,以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3. 安全培训教育:企业必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员工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设备、防范事故发生和应对突发事件。
4. 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等,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5. 事故应急预案:企业必须制定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保障员工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基础,关乎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力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把握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不仅要了解安全标准和规范,还要学习安全意识和应急机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一、安全标准和规范安全标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其目的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稳定、高效。
安全标准有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两种。
国家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企业,而企业标准根据企业的特点、行业特性和管理实践制定。
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加强安全监管,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健康。
二、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管理流程,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切实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职工要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防范,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履行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切实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应急机制企业应制定健全完善的应急机制,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预案设计,包括应急响应、救援措施、停产措施等。
企业还应鼓励职工参与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技巧。
四、防范措施企业应针对自身具体情况,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压缩安全隐患,遵守相关法规,推行预防为主,防范与治理同步。
五、安全毒品和危险品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毒品和危险品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危险品的运输和存储更需极其谨慎。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危险品管理机制,对于危险品的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明确危险品存储的管理标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六、职工安全职工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职工安全保障制度,同时要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真正做到职工安全无虞。
七、安全投入与保障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和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到位。
总之,企业要牢记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贯彻安全生产理念,建立协调有序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切实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积极落实防范措施,做到安全生产无小事,每一项环节都必须严谨有序,始终保障员工安全和质量生产。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为了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公共财产的安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首先,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包括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应用。
这包括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如《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等等。
了解和遵守这些法律法规是企业必须做到的,也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
其次,还需要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这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控制、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风险的来源和评估方法,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并制定应急预案,可以使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
此外,了解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安全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如远程监测系统、智能安全管理系统等。
了解并熟练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安全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职业卫生是安全生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了解和掌握职业卫生的基本知识,可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职业卫生包括工作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中的有害因素及其评估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最后,安全生产专业知识是指在特定的行业领域中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所需的知识。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安全生产特点和要求,了解和掌握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好地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危险化学品的知识,掌握防火防爆和泄漏处理等应急措施。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包括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应用、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职业卫生知识,以及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
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企业才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需求,是生命和健康的基本保障。
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如果人们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所以安全就是生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充分说明了安全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地位,生产经营单位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必须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用“严峻”来表达对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经过努力,目前安全生产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事故率居仍高不下,事故频频发生,重大事故隐患突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为此安全设备部组织编制《员工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以期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管理,降低事故率,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
安全设备部2016年6月6日1目录一、安全相关概念 (1)1、什么是安全 (1)2、什么是安全生产 (2)3、什么是安全管理 (3)4、什么是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 (4)5、什么是工伤和工伤保险 (6)6、什么是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 (8)7、什么危害因素和危险因素 (10)8、什么是危险源辨识 (11)9、什么是安全操作规程 (12)10、什么是安全生产检查 (13)11、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14)12、为什么要安全 (15)13、长期的安全带来什么 (16)二、国家安全方针 (17)三、安全生产责任制 (18)四、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19)五、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22)1、知情权、建议权 (22)2、批评、检举、控告权 (22)3、拒绝权、紧急避险权 (22)4、获得赔偿权 (22)5、遵章守纪,正确穿带劳防用品和服从管理义务 (23)6、接受安全和培训,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义务 (23)7、险情报告义务 (23)8、从业人员的其它权益 (24)2六、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安全生产防护规定 (25)七、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即“三违”的表现行为 (27)八、企业安全文化 (36)九、安全事故 (37)1、事故定义 (37)2、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 (38)3、事故构成要素 (38)4、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 (39)5、事故的防范与控制 (40)6、事故的原因 (41)十、从业人员的安全须知 (42)1、虚心学习,掌握技能 (42)2、安全生产的一般规则 (42)3、认真接受安全生产教育 (43)4、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3)5、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按照人体防护部位分为十大类: (44)6、使用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的注意事项“四有四必” (45)7、生产区域行走的安全规则 (45)8、作业安全检查 (46)9、预防滑倒及摔倒安全措施 (46)10、噪音危险危害因素 (46)11、防范机械伤害的措施 (47)十一、日常生活安全 (49)十二、安全生产管理 (50)十三、安全警示和嘱咐语(请大家牢记): (51)31一、安全相关概念1、什么是安全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1)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生事故;(2)不可接受风险得到有效控制;(3)安全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技术条件下可以接受的危险;(4)、基本达到法律法规要求。
“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2、什么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无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发生,从而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使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状态。
233、什么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
4、什么是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1)事故事故:就是在进行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所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情或现象。
事故包含人身受到伤害和财产受到损失。
第一种:人身受到伤害,财产没有损失;第二种:人身没有伤害,而财产受到损失;第三种:人身受到伤害,财产也受到损失。
(2)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造成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人体的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导致负伤肌体4暂时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终止生命的事故。
(4)事故之间的关系事故包括了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包括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
55、什么是工伤和工伤保险(1)工伤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2)工伤的认定A、工伤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④、患职业病的;⑤、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6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B、视同工伤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③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C不能认定为工伤①故意犯罪的;②醉酒或者吸毒的;③自残或者自杀的。
(3)工伤保险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786、什么是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职业病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②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③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④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3)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97、什么危害因素和危险因素(1)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对职工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并导致疾病的因素。
(2)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10118、什么是危险源辨识(1)危险源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就是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及其大小的过程,通常两者通称为危险有害因素129、什么是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是指企业根据生产性质及技术设备的特点,结合实际给各工种员工指定的安全操作守则,它是企业实行安全生产的一种基本文件,也是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依据。
通常包括总则、工作前时的安全规则、工作时的安全规则、工作结束时的安全规则。
文字简明,不仅指出了具体的操作要求和操作方法,而且还指出了应注意或禁止的事项。
1310、什么是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操作的隐患、有害或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有害或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有害或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
11、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是什么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发现生产现场不安全的物质状况、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安全行为以及潜在的职业危害,以便采取措施及时纠正,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确保企业生产正常进行。
1412、为什么要安全(1)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2)对安全要求的程度,体现生活的质量、层次、品位。
(3)高看自己。
(4)享受安全。
(5)安全管理的变化只要生产,不顾安全->安全高于一切,生产必须安全。
1513、长期的安全带来什么(1)带来幸福、安定、企业发展与和谐的基本条件;(2)对安全的漠视……。
1617二、国家安全方针(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我国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我国职业病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18三、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公司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应做的事和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四、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1、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主力军,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岗位责任。
2、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作业规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规定,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及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3、牢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不违反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不串岗,不酒后作业,集中精力进行安全生产。
4、认真学习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熟知安全知识,精心操作仪器、设备,拒绝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冒险蛮干。
5、保证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6、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19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系好安全带,加强自我防护,对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负责。
7、保证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安全事故或未遂事故,立即向公司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公司负责人报告,对公司及车间检查提出的隐患,按要求及时整改。
8、坚持班前安全学习和自检制度,对所操作的进仪器、设备行全面检查,排除不安全因素,不超负荷或带病运转,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做好仪器、设备日常使用、维护保养记录。
9、积极参加、支持安委会或车间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文明生产检查、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以先进班组和个人为榜样,不断提高安全技能和产品质量及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