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阶段提升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章末整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必修3地理学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1.成因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
2.表现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经济、社会、城市、文化、人口。
3.分析方法在考查区域有关的内容时,一般会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而且是突出了这几项内容间的内在联系:位置→特征→评价→发展。
具体分析如下[针对训练]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乙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图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2)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3)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答案:(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解析:第(1)题,新疆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石油、天然气丰富;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势处于第三级阶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集、水量大。
第(2)题,两省产业比例的差异明显。
读图可判断,新疆第一产业大于江苏,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反。
第(3)题,江苏和新疆两省相互协作,新疆有丰富的资源,但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江苏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通过合作,使新疆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产业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江苏则获得新疆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状况,扩大市场。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新人教版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标要求】:●了解区域的含义。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第一课时【思考问题】1、用简洁的学科语言从概念和特征说出区域的含义。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差异3、读图1.1和图1.2,找出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气温及降水的差异、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4、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5、写出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6、活动题:地理环境对生活方面的影响(1)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自然原因:(2)南、北方城市住宅楼差异:自然原因:【思维拓展】1、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描述区域的特征)2、试分析比较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地理环境差异【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主要农作物组合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水稻、桑蚕、棉花,松嫩平原——玉米、春小麦、亚麻B.长江三角洲——水稻、油菜,松嫩平原——玉米、冬小麦、大豆C.长江三角洲——小麦、花生,松嫩平原——玉米、花生D.长江三角洲——小麦、甘蔗,松嫩平原——玉米、甜菜2.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属于A.湿润区 B.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半干旱区3.关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北平原南部 B.气候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黑土分布较广 D.矿产资源贫乏读下图,回答4—5题。
4.有关P所处地形区内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资源优越,区域组合好B.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C.金属矿产资源丰富D.水能资源丰富5.下列四项属于X地特色景观的是A.都江堰 B.坎儿井C.自流井 D.间歇喷泉6.读“中国长江中游地区图”和“美国五大湖地区图”,表回答下列问题:7.(2010海南)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小。
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1新人教版必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2)东南亚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东南亚地形图》、《东南亚气候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对河流特征的影响,从而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东南亚自然环境对三大产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情况。
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2)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对社会经济各因素的分布及其发展的影响。
难点: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对社会经济各因素的分布及其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图片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四: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引用陈毅的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提问:陈毅的诗句描述的是哪个区域?新课教学:(一)【复习】学习区域的一般思路:包括1.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2.人文环境特征(人口、农业、旅游业、交通)(二)【课堂展示】展示某小组的预习成果,结合小组绘制的区域思维导图总结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师进行简要评价,并对重点的地形和气候特点进行强调。
(三)【课堂探讨】东南亚的人文环境特征(1)展示《东南亚人口密度图》布置任务。
探究一:根据本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推测东南亚的人口分布特点①人口分布不均匀②主要集中在中南半岛各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马来群岛的沿海平原。
(2)结合图册东南亚地形、气候图,完成任务探究二:结合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征,分析当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
2021_2022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阶段提升课学案中图版必修3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知识体系·思维导图主题归纳·能力提升一、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不同区域之间因为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差异。
区域间的差异,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般可从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入手,探寻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不同。
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的活动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可从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畜牧业等)和生产方式(包括耕地类型、复种指数等)、工业发展特点和布局、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
区域差异的综合分析如下图所示:1.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甲山脉是我国 ( )A.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B.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C.暖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D.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风吹草低见牛羊”B.②地“山高谷深,地形破碎”C.③地宜大力垦荒发展种植业D.④地农业发达,以畜牧业为主【解析】(1)选B,(2)选A。
第(1)题,甲山脉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但不是湿润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不是暖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山脉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分界线不吻合。
第(2)题,图中①地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②地是小兴安岭,“山高谷深,地形破碎”是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③是三江平原,宜退耕还沼泽,保护湿地;④地是辽东丘陵,农业发达,以林果业为主。
2.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径流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2)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章末综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撑服务,人类可持续地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不能突破服务功能的极限。
2.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影响人类活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需要综合权衡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
3.环境问题多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环境问题会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人类的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1.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学以致用】读图(等高线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该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的最有利与最不利条件。
(2)分析该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章末综合提升
学以致用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和图例可看出图示地区石油、金矿资源丰富,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
第(2)题,环境问题从资源、生态和污染三个方面来回答。
资源开发会破坏植被,引发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灾害,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等。
防治措施针对问题来回答,保护植被;对重点矿区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复垦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工业生产减
少污染物的排放并进行“三废”的治理等。
答案:(1)有利:石油、金矿、水能、森林等资源丰富。
不利:地形坡度(地势起伏)大。
(2)环境问题:破坏地形和植被,产生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环境污染等。
防治措施:保护植被;对森林资源要采育结合;对重点矿区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复垦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工业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进行“三废”的治理等。
2021_2022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素养目标思维脉图1.通过查阅当地资料,理解不同时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2.结合区域示意图,认识并归纳相应的区域特征。
(区域认知)3.综合分析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及成因。
(综合思维)4.结合区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因地制宜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向和措施。
(人地协调观)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4)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思考】区域内部的区位特征相对一致,体现了区域的哪个特点?提示: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差异:地理环境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存在差异。
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1)地理位置的差异。
[连一连]将两区域及所处的位置连线。
(2)自然环境的差异。
两个地区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请将对应内容填入相应位置。
①温带②亚热带③旱地④低于⑤水稻⑥高于⑦贫乏⑧石油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气候条件②季风气候①季风气候土地条件⑤土为主,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④全国平均水平黑土为主,多为③,人均耕地面积⑥全国平均水平矿产条件⑦有丰富的⑧等矿产(3)生产活动差异。
项目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工业商贸商业贸易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思考】地理环境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还对哪些方面会产生影响?提示:交通、建筑、文化等。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学案:第1章 第1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运用图文资料,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重难点) 3.运用案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3)区域具有层次性。
(4)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特别提醒]区域内部的区位特征相对一致,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层次性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差异地理环境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存在差异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对比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地理位置的差异(2)自然环境的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条件水稻土为主,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土为主,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条件贫乏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耕作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大豆、春小麦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商业贸易发达落后工业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特别提醒]地理环境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还对交通、建筑、文化等有影响。
如松嫩平原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屋顶坡度小;长江三角洲则墙体轻薄,屋顶坡度大。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受地理环境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谍觀标准层繼要求LJ-J巳以两个革耐城&为 创•比较口然环墟、人 类活动杓区域於涉,3. 较用詞掘雇阶段惟理卸 蔬时人您牛产和牛祎 方畫的举响.知it :区墟的蒔証・区孽■”开境養异理解:戌域星舁的鹰园•不■生产力木 平的迪理序境对区城发底的影 叫不同. 感用:能郵牡朋有JC 图文资料■分析区域地理艸览時点及JC 时区域址人地怖31理:认饮况賊匕楸槪区就地却幵堪轉 EE.因地閒宜发篠区域輕羽.舞合感整:比轮冋个不同区域的揑舁;井折崗一 区域不同城展阶段迪宠師幢柏第响」EMU ■:櫛述K 第特证*霹鼻址理弄境畫畀对 就團艇耀的舉响.堆理幕践力:F 咚7粒Srffi 地貿域的舱理环境待 征J1丸试艮域的发廉摊出仆理优的建就*『自主学习』、区域的含义1 .概念:在匸@1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口鱼空间单位。
2 .特征:具有一定的口 03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 相对□一致。
[自我探究]差异性仅存在于区域之间吗?提示 差异性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
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区域内 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并不是说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异。
所谓的整体性只是求大同 存小异,一般而言,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就越小。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差异2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 03东部大致位于塑北纬43°〜48°,地处我国 庞东北地区的中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气候条件西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08大陆性稍强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土地 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分 鬥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王旱地,集中OT h 自主预习固根基 主干引导夯基固本地理环境的差异> 人们生产、生活特点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 展方向存在差异[自我探究]简要分析长江三角洲水运条件优越的原因。
2021-2022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阶段提升课
答案:(1)地势特点:北高南低。判断理由:河流向南流动。 (2)共同原因:临近海洋;受洋流影响。 (3)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来自海洋,(在迎风 坡)形成地形雨。 (4)北部(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地貌为主(多峡谷,多V型谷),南部(河 流中下游)落差小(河流流速慢),以可以反映多个地理要素分布特征的新图,在 这幅新图中的某个位置上,我们就可以综合考虑各个要素,对人类生产、生活 活动场所进行选择或评价。 下面列举一些图层叠加后产生的新生主体:
叠加图层 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 质、区域规划 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
二、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 1.要明确GIS图层是由许多的专题地图叠加形成的,这些专题地图是由许多具 有空间属性的数据在计算机中生成的,它们分别反映了某种专题地理事物的空 间分布特征。 2.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例如,从水系图中 可以找到河流的上游地带,而河流的上游往往是山地,在地形图中则常表现为 等高线较为密集,有一定的坡度等特征。
(2)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
()
A.统计该市人口数量
B.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
C.确定城市用地类型
D.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解析】(1)选D,(2)选C。第(1)题,人口热力值需要利用遥感技术(RS)测得,而 图形最后的合成叠加则需要用到GIS技术。第(2)题,人口热力图反映了城市不 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根据人口密度可以确定交通、商业区等用地类型 及其合理性。
(2)分别说明风车和拦海大坝两处景观形成的地理原因。 提示:风车:荷兰地处大陆西岸或大西洋(北海)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风力资源 丰富。 拦海大坝:荷兰国土面积小,地势低洼,修筑拦海大坝可以防止海浪侵袭,有利于 填海造陆(围海造田)。 (3)荷兰和中国的江苏省都经历了从围海造田到退耕还海的过程。分析说明两 地围海造田和退耕还海的共同原因。 提示:围海造田可以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扩大耕地面积或陆地面积)。退 耕还海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减轻土地盐碱化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导学案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标细化】1、了解区域的含义2、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结合实例,分析、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尝试提出该区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的预习】2010年8月26日、N 两河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M 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 .M 河水位季节变化小C .N 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D .N 河水量丰富5.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 .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B .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C .②地:热带荒漠带,地形D .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100轮台塔里木河8441河流、湖泊等高线/m 沙漠图3422022021006.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C.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D.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2021年百校联盟模拟下图示意的A、B两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主产区。
据此完成7-8题。
7.比较A、B两地区气温的变化特点及成因①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②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③B地区受西风和地形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小④B阿地区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8.A地区发展酿酒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①全年热量丰富②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水源充足④土质黏重,土壤肥沃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二、综合题9.美国和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家。
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并回答有关问题。
1 比较两地自然环境主要特征的异同点:2比较两地区域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比较3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经验,你认为西部开发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我的预习】1、(1)B (2)C【课堂学习】活动二、1、东部季风区长江 43-48°高温多雨季风较少水稻水田少黑土旱地大石油水稻棉花春小麦两熟至三畜牧综合性农业石油重化工业商业贸易3、改造自然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黏重的土壤,阻碍农业的发展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工具改进,技术改良,船只广泛使用,劳动力丰富水系成了天然水道,多水而黏重的土壤适合种植水稻成为粮、棉、桑蚕的重要生产基地人口、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网稠密、耕地破碎,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全国粮仓以及棉花生产的地位下降【我的构建】答案:1多活动断层近板块交界处山高坡陡2旅游商服务、手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河流分布。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专题一区域特征分析与比较1.区域特征分析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所示:2.区域差异比较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在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时可从下表所示方面加以分析:【对点训练1】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中国西部、美国西部在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方面的异同,完成表格。
(2)比较两国西部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经验,你认为中国西部开发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比较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环境特征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植被等方面,而地理位置又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第(2)题,分析影响一个地区开发的区位因素,主要从资源、能源、交通状况及自然特征等方面分析。
第(3)题,考查中国西部开发中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的发展及保护环境的措施。
联系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就可得出结论。
答案(1)(2)开发的有利条件:共同点是两国西部能源、有色金属矿产丰富;不同点是美国西部濒临太平洋,海运方便,中国西部地处内陆,利用铁路(或第二亚欧大陆桥)与国外联系。
开发的不利条件;两国西部多山、气候干旱、水资源紧张。
(3)①立法管理,加强国土法,实行科学管理;②保护环境,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或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③农业:农业专业化,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④工业: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能源、冶金工业;⑤交通:利用陆上交通优势,促进对外贸易;⑥城市: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化进程。
专题二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其影响根据气候、地形以及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总体特征分别是季风气候显著、干旱和高寒。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例1、读下图,完成下题。
指出图示地区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林业;山麓及丘陵地带发展畜牧业; 灌溉条件较好的东部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流、水库发 展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养殖业。
【2012年四川卷】 例2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图15) 归纳图15中甲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特 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分布在河谷 地区
原因: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 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 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河谷地区 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故种植业分
布在河谷地区。
二、地形对工业的影响
(1)对工业分布形态的影响
攀枝花钢铁工业分布形态沿河谷呈带状
(2)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应布局在开阔的地形中,封闭 的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污染
A、a B、b C、c D、d
例4、读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
受山地中的河流谷地的影响,致使聚落在谷地中沿河 成带状分布。
四、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1)对交通运输的方式的影响 山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
(2)对交通线路的分布的影响 山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呈“之” 字形分布 (3)对交通线路的密度的影响
平原地区交通线路的密度往往大于山区
交通线路的分布
例5、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各题:
影响A处铁路分布的最重要的自然条件是( B )
A.城市 B.地形 C.气候 D.人口
谢谢观看!
例6、下图为“广东省河源市某区域地形与交通线布局示意图“, 图中205国道是一条很早就修成的公路,铁路则于1995年修成通车。 读图,回答问题。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最新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
核心素养定位,1.能够运用相关资料,识记环境问题。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说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类型、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
(综合思维)知识体系导引概念→环境问题→分类⎩⎪⎨⎪⎧ 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生态破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保护知识点一 环境问题的产生1.自然环境是一个________的系统。
它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________的流动,同时自然环境能够通过________来维持稳定。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要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X 围之内,不能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大量自然资源,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将所形成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________,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发生大气污染、水污染、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
[重点剖析]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
如下表所示:表现成因 资源短缺 人口总量和人均需求量的增长,形成了一种需求无限增长的态势,而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无限的需求与有限的供应的矛盾,使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知识点二环境问题的危害1.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________、水、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________和________。
例如,人类排放的大量细颗粒物等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形成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户外活动,诱发多种疾病。
2.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不仅直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也对自然环境的________造成损害,进而________社会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知识体系·思维导图
主题归纳·能力提升
一、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第一步:明确区域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
第二步:分析区域自然特征。
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
要素影响因素
气候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势高低等
地貌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力)等
土壤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
水文气候、地形、植被、土质、人类活动等
植被气候、地形、土壤等
第三步:分析区域人文特征。
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聚落、商贸等。
要素影响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
农业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社会因素
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
交通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
聚落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
第四步:归纳区域地理特征。
结合前三步分析,归纳出区域地理特征。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特迪瓦气候高温湿润,河网密集。
降水量存在较大的季节差异,南部地区各月降水较多,夏季降水明显偏多。
(1)指出科特迪瓦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明南部地区各月降水较多的共同原因。
(3)分析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偏多的原因。
(4)科特迪瓦北部和南部的河流地貌类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这一差异的具体表现及成因。
【解析】第(1)题,河流一般由陆地流向海洋,则可依据河流分布与流向判断地势高低。
第(2)、(3)题,该地位于几内亚湾北部,纬度较低,图示还有洋流信息。
可从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
第(4)题,河流地貌类型主要包括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种,可从地势落差角度分析河水流速差异,从而分析地貌差异。
图示河流发源于北部、在南部注入海洋,则北部为山地而地势落差大,沿海地势较低平。
答案:(1)地势特点:北高南低。
判断理由:河流向南流动。
(2)共同原因:临近海洋;受洋流影响。
(3)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来自海洋,(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4)北部(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地貌为主(多峡谷,多V型谷),南部(河流中下游)落差小(河流流速慢),以堆积地貌为主(多冲积平原)。
二、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
1.要明确GIS图层是由许多的专题地图叠加形成的,这些专题地图是由许多具有空间属性的数据在计算机中生成的,它们分别反映了某种专题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2.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
例如,从水系图中可以找到河流的上游地带,而河流的上游往往是山地,在地形图中则常表现为等高线较为密集,有一定的坡度等特征。
3.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会形成一个可以反映多个地理要素分布特征的新图,在这幅新图中的某个位置上,我们就可以综合考虑各个要素,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场所进行选择或评价。
下面列举一些图层叠加后产生的新生主体:
叠加图层新生(应用)主体
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新建商业中心选址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泥石流易发区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
深埋垃圾场选址区域规划
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方向滑坡易发区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解析】(1)选A,(2)选C。
第(1)题,遥感一般指运用传感器对物体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进行探测。
居民点、水系和地形等主要分布在地表,因而其信息容易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土壤、岩层和地下水一般位于地下,其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较弱。
第(2)题,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是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除了地形和土壤图层外,与水源密切相关的水系、地下水图层也应组合在图层中。
【补偿训练】
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测得的热力值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的统计图形。
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城市8时和20时的人口热力图。
据此回答(1)、(2)题。
(1)绘制人口热力图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和RS
B.GPS和GIS
C.RS和数字地球
D.RS和GIS
(2)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 ( )
A.统计该市人口数量
B.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
C.确定城市用地类型
D.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解析】(1)选D,(2)选C。
第(1)题,人口热力值需要利用遥感技术(RS)测得,而图形最后的合成叠加则需要用到GIS技术。
第(2)题,人口热力图反映了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根据人口密度可以确定交通、商业区等用地类型及其合理性。
核心素养专题——区域认知
1.区域认知:
含义
指人们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
和能力
形式户外自然考察、查阅资料和社会调查
素养要求结合当地的位置及示意图,了解气候、地形、植被以及人类活动等特点
2.具体案例:
材料一荷兰位于欧洲西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
荷兰沿海有 1 800多千米长的海坝和岸堤,海岸线长1 075千米。
13世纪以来共围垦7 1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相当于荷兰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如今荷兰国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江苏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北接山东,东濒黄海。
跨江滨海,湖泊众多,地势平坦,地貌
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构成;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
材料二荷兰与江苏省的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荷兰的风车和拦海大坝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观,拦海大坝使荷兰拥有世界著名的围海造田景观。
(1)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
提示:相同点: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
不同点:荷兰位于欧洲,西临大西洋(北海);江苏省位于亚洲,东临太平洋(黄海)。
(2)分别说明风车和拦海大坝两处景观形成的地理原因。
提示:风车:荷兰地处大陆西岸或大西洋(北海)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风力资源丰富。
拦海大坝:荷兰国土面积小,地势低洼,修筑拦海大坝可以防止海浪侵袭,有利于填海造陆(围海造田)。
(3)荷兰和中国的江苏省都经历了从围海造田到退耕还海的过程。
分析说明两地围海造田和退耕还海的共同原因。
提示:围海造田可以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扩大耕地面积或陆地面积)。
退耕还海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减轻土地盐碱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