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大决战_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P1269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长 春
关 门 打 狗
围 锦 打 援
锦州
沈阳
黑山、 大虎山
塔山
辽 西
廊 走
想想看:
• 为什么中共中央会 把战略决战的首次 战争放在东北呢?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海州 商丘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解 放 战 争 胜 利
Leabharlann Baidu江阴
南京
湖口
解 放 战 争 胜 利
江阴
南京
湖口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示意图
示意图
示意图
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
1、渡江战役
2、解放南京
三大战役全图 请你来指挥
1949、4、21
1949、4、23
三大战役视频
渡江视频
示意图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思考

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共计歼敌 人数 历史意义
1948年9—11 辽沈战役 月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 1949年1月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 1949年1月
国民党军队 歼灭和改 的主力基本 编敌人 上被消灭, 150多万 大大加速了 人民解放战 人。 争在全国的 胜利。
1948年底的国内外形势
三 大 战 役 的 展 开 中 共 国民党
战略决战 胜利在望 蒋
“求和” 声明
蒋嫡系 基本被消灭
偏师要求 “停战和谈”

断绝援助 美 帝 阴谋“和谈”
将 革命 进行 到底
中途换马
北平谈判
共产党:毛发表对时局的声明 背景 国民党:蒋被迫下野 退居幕后指挥 李出任代总统 同意和谈 国民党: 划江而治 东山再起 目的 共产党: 迅速结束战争 实现国内和平 减少人民痛苦
双堆集
肢 解 敌 人
蚌埠
中 间 突 破
平津战役
张家口
(1948.11.29--1949.1.31)
新保安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天津 塘沽
平津战役
张家口 (1948.11.29--1949.1.31)
新保安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北平
天津
塘沽
小讨论:
• 平津战役当中,党中央采取 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有什么好 处?
农民踊跃参军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1949年5月27日, 解放军进入上海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 军解放上海。进城部队为了 不惊扰市民,露宿街头。
1947年春,全国大饥荒.
国统区货币急剧贬值,人们不得不 携带大捆大捆的钞票,抢购日用品。
背 景 1
敌我力量对比表
军队人数 1946、6—1948、8 共 产 党 国 民 党
上 130万 升 下 430万 降 280万
1948年8月 机 动 士 后 兵 气 方 力 高 多 昂 低 落 巩 固 危 机 四 伏
365万 少
背 景 2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 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 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 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 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 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 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 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 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 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国统区人民挤兑黄金
国民政府法币崩溃,天津市民争着兑换“金圆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万元的纸币(1947年)
1948年,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二十五万元的关金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百万元的纸币(1949年)
解放战争第一年主要战场在哪里? 解放区 我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 战略防御 我军的作战方法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目标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结果如何? 先后打破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并使我军于1947年6 月开始转入反攻,挺进大别山。
逆民意 失民心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顺民意 得民心
民众支持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得 民 心 者 得 天 下 !
1、通过背景、过程的了解,感受到解放战争势如破竹的气势 2、多多花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解放战争胜利 的原因及启示。 3、充分利用数据、图片、示意图等媒体来呈现历史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