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孩子的发现感悟教学的灵动现象——对启发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小孩子的发现”感悟:教学的灵动现象
——对启发式教学的实践研究与思考
【摘要】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应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发掘和依靠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启发式课堂教学策略
引文:小孩子识数,先学会数1个、2个、3个;过些时候,能够数到10了;又过些时候,会数到20,30,…,100了,但后来,却绝不是这样一段一段地增长,而是飞跃前进,到了某一个时候,他领悟了,他会说:“我什么数都会数了。”这一飞跃,竟从有限跃到了无限!怎样会的?首先,他知道从头数;其次,他知道一个一个按次序的数,而且不愁数了一个以后,下一个不会数。也就是他领悟了下一个数的表达方式,可以由上一个数来决定。于是,他也就会数任何一个数了。
华罗庚教授高度评价了小孩的发现,他说:设想一下,如果这个飞跃现象不出现,那么人们一辈子就只能学数数了,而且人生有限,数目无穷,就是学了一辈子,也绝不会学尽呢!解释这个飞跃现象属于归纳的原理,而这种方法源自于启发式的教学,即要先学会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现代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形成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正确了,才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所创新。传说中有一个“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洞房花烛之夜,秦少游要入洞房,苏小妹出三个题目考他,其中一个是给“闭门推出窗前月”对出下联,这下可把新郎难住了。正在此时,苏轼于暗处看见新郎背倚水缸、搔首苦思的窘态,灵机一动,拣起块石子投向缸中。此时新郎如梦方醒,提笔写出“投石冲开水底天”的下联。这当中,苏小妹的考题便是
“提问式”,而苏轼的投石就是真正的“启发式”。
一、文本理解: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一)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可是有些教师却不能真正理解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含义,以为启发就是提问,曾听过一个老师的公开课,他没有满堂灌,但换成了满堂问,一堂课提了几十个问题,整堂课成了一个考试的阅读理解。这样的课学生在高度紧张中度过,语文课应该给人愉悦的感受,可是单纯的考试式的提问,或许会增长学生机械答题的能力,但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消失殆尽。这样的启发式和过去的满堂灌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学生还是在被动的围着老师转。
(二)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
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作为与“注入式”相互依存却又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从其始发的孔子时代,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教育沧桑,已演变成具有“课堂教学启导艺术的核心和精髓”且具有巨大的生命活力的教学思想,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中学数学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启发式”是绝不等同于“提问式”的。宋代理学大师,名儒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如是解释“启发”:“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很显然,“启发”的内容绝非是“打开他的嘴让他说话”,而是首先“开其意”,而这“意”,应该包括:点燃学生的求知火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诱导学生的高尚情操等。而“启发”的时机就可遵循孔老夫子的先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不到心理上欲求得通达却还没有得到它的意思时,不“启”,不到口里想说出来暂时还不能说出时,不“发”。
二、深化认识:启发式教学的要求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见,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那么即使他们掌握
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为。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比如,高中数学4-2设计
片段一:案例2.4.1 逆矩阵的概念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图形变换,理解逆矩阵的意义并掌握二阶矩阵存在逆矩阵的条件;通过具体的投影变换,说明它所对应矩阵的逆矩阵不存在。
2.会证明逆矩阵的惟一性和(AB)-1=B-1A-1等简单性质,并了解其在变换中的意义。
3.会从几何变换的角度求出AB的逆矩阵.
(二)科学采用授课模式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每一位有远见的教师都会选择后一种答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教育理论家曾明确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我的做法是,在课堂上,我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
(三)设计多种模式
在学生上机时,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不同的上机内容。对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以调试为主,通过调试,来掌握一些上课时不容易掌握的内容,不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并通过一些启发和其他同学的帮助,完成一些作业。激发他们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变被动的“灌输”式为主动的“汲取”式,积极的学习这门课程,在自己学习的同时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
三、内在反思: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
(一)利用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