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熟知的名人,并加以解答。
明确: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既是哲学家,又是历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对生物和医学也有相当造诣。
孔子教六艺,甚至于具体的技术也教,提倡各种知识都需要
汉代xx:天、地、文、xx、医
xxxx:天、数、地、医、植、政
xxxx:数、天、法、医
意大利达芬奇:画、工、地质、物理、空气动力、医、生
明确:
(1)本文的叙事,非常详细、准确、真实。比如开头的叙事和收到《中国书法》的事。
(2)阐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时,季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第二段“我是搞语言的,物理只有高中水平,电子则一窍不通。我读这一本融合文理的书,真是苦乐参半。读到讲物理学的部分,则若读天书,不知所云,味同嚼蜡,苦不堪言。谈到讲艺术的部分,则豁然开朗,字字珠玑,其甘如饴,乐不可支。”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xx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文的学习,明确文理交融的重要性。
2.学习季羡林先生自然朴实的文风和严谨谦虚的治学态度。
3、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书评与读后感的区别。
4、学会用有文采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产品。
教学重点:对“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的论证。
教学难点
1.季羡林先生的自然朴实的文风与严谨谦虚的治学态度。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第8自然段):结合吴全德先生的书论证科学与艺术交融的重要性,肯定吴全德先生著作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第11自然段):总结观点——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并推荐此书。
2
四、开展小组活动理解作品内容
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
1.作者认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为什么?
活动点睛:设计小巧,适合儿童使用。优质电机,经久耐用。优质电源线更多安全保证。强、中、弱三档风速选择。导风式转盘360度回旋送风。超静音柔和送风。
作业布置
1.上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季羡林先生的思想和学术成就。
2.再次朗读本文,体会文中精彩语段。
3.写一份有文采的产品说明书。
教学后记
4
明确:科学与艺术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就是不“全”。如果仅片面地推崇科学,人生必大归于枯寂。人类所当希冀要求者,不仅是牛顿,也应有莎士比亚;不仅要有玻意耳,也要有拉斐尔那样的画家;既要有康德,也必须有贝多芬;既要有达尔文,也必须有卡莱尔似的著作家。
科学就是人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在科学上可以应用美学眼光的。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追求美的感受,他们懂得从美学中获得科学灵感,从而揭示自然界的真理。
从表现手法看:
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
书评则公认有趣而充满智慧,实事求是分析。
从侧重点看:
读后感侧重“读”后有所“感”。
书评侧重评论或介绍书籍
活动三:在古代知识积累有限,从来不分文理,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都是知识,有学问的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大学问家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就,你知道哪些人在多个领域取处了杰出成就吗?
瑞典诺贝尔:文学、电化、化工、炸药、机、生、医
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xx
文理交融又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必需,因为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应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我们应该如何做?
明确:精通一门,兼通它门,本业为主,旁及其他
课堂小结
实战演练
根据图片写出电扇的产品介绍,学生课堂完成100字左右的文字。
读后感和书评的区别:
从定义上看:
3
读后感,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书评,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的,有识见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者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
分小组交流,各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上台讲述。
师生共同点评:要点语言是否流畅、表述是否清楚、作品讲解能否将功能表达完整。
师:我们在做好一件产品时应如何向顾客推荐呢?怎样才能使说明变得打动人心,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季羡林先生关于文理分科的看法见解,或许对于同学们会有所帮助。
二、走近作者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散文随笔有:《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泰戈尔名作欣赏》、《人生絮语》、《天竺心影》、《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塌杂记》、《忆往述怀》、《新纪元文存》等。
季羡林被奉为中国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
季羡林曾被授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称:“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2.细读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认为吴德全先生的著作有很多精彩的意见,请概括列举具体有哪些精彩之处。
(1)“美”的着眼点是一个有限的对象,而“妙”的着眼点是整个人生,是整个自然造化。
(2)石画是造化形成的,中国的大理石也是如此。
(3)要重视开发右脑,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创新欲望。
3.钟敬文先生在《季羡林散文全编•序》中用四句诗来评价季先生的文章:“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长。”这四句诗正是对季羡林散文风格特点的极佳概括。说得通俗明确些,就是自然、真实。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季羡林先生曾说:“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本文的语言也是自然而真实,试举例分析。
活动二:文章在最后说:“不敢说这是一篇书评,只能说是一篇读后感。”你觉得本文是书评还读后感呢?读后感和书评有何区别?
明确:本文应为书评。
1.从写作内容看,本文主要介绍阐述这本书的内容和意义。
2.从写作目的看,“我热诚推荐吴全德院士的这一本新著”。
3.文章在末尾说:“不敢说这是一篇书评,只能说是一篇读后感。”这是季老态度谦虚的表现,因为先生未读这本书前,他已经做过“天人合一,文理互补”的讲座,而不是读了这本书后的感想。
2.书评与读后感的区别。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点拨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预习课文
问题导入:
学生自主阅读,筛选主要信息
(一)吴全德《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的主要观点和见解是什么?
明确
认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强调艺术中“美”与“妙”的区别。
强调了“开发右脑”。提倡应着重开发右脑,这样就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创新欲望,容易激发灵感,令人心平气和、生活平静与协调。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全班听课文朗读,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并做记号。
教师点拨:找出每段中的中心句,重点句,提高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2.学生课堂探讨划分段落。
3.教师明确,结构解读。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由自己“天人合一,文理互补”的学术讲座引出吴全德院士的新著《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
(二)季羡林对《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有何评价?
“真是一部好书。”
“引人入胜,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启悟,发人深省。它给科学与艺术架上了一座可靠的桥梁。”
“对科学与艺术交融问题讲得最全面、最彻底、最有系统的,还是吴全德教授的这一本书。”
引言的作用:
说明了科学与艺术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就是不“全”,“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
(三)季羡林由《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引发了自己的什么观点?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是一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在21世纪,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这一点我是敢肯定的。
(四)本文是一篇读后感,请根据读后感的特点,归纳本文的写作思路。
1
第二课时
自主探究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专业课上自己动手做了很多的作品,例如:收音机、旋转彩灯、话筒等,请大家用语言表述一件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