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ppt课件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ppt课件
那么两端都是小兔时,那么小兔的数量就比中间蘑菇的数量 多一个
3.把20块手帕像下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 21 )个夹 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如果把100块手帕夹在一条绳子上,那么一共得需要(101 ) 个夹子;1000块手帕呢?有( 1001 )个夹子。
动手设计一下:
国庆节快到了,学校的保安叔叔手中有红 色彩旗10面,黄色彩旗8面,你能帮忙把这 些彩旗布置在校门口的两侧吗?你准备怎 么隔排列
两端相同 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一个
两端不同 围成一圈
两种物体数量相同
SUCCESS
THANK YOU
2019/7/12
( 小兔 )和( 蘑菇 )一一间隔排 列,并且两端都是( 小兔 )。
( 木桩 )和( 篱笆 )一一间隔 排列,并且两端都是( 木桩 )。
填好后,在小组里说说你的发现好吗?
夹子(10)个 小兔( 8 )只 木桩(13)根 手帕( 9 )块 蘑菇( 7 )个 篱笆(12)块
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
两端相同 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一个
两端不同 围成一圈
两种物体数量相同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1)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一刀二段 二刀三段 三刀四段 答:能锯成4段。
(2)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答:需要锯5次。
找一找单数和双数:
1 2 3 4 5 6……41
求这列数中单数多少个?双数多少个?
SUCCESS
THANK YOU
2019/7/12
当两种物一一间隔排列时:
当两端相同时 当两端不同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间隔排列 苏教版 (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间隔排列 苏教版 (共31张PPT)

5.我们可以发现:不管多少手帕和夹子,只要一一间隔排列
那么两端都是夹子时,那么夹子的数量就比中间手帕的数量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间隔排列 苏教版 (共31张PPT)
多一个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间隔排列 苏教版 (共31张PPT)
如果把 与 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如果 有10 个, 最少需要几个?最多有几个呢?请你边想边画出 来。
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两端相同 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一个
两端不同 围成一圈
两种物体数量相同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间隔排列 苏教版 (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间隔排列 苏教版 (共31张PPT)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间隔排列 苏教版 (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间隔排列 苏教版 (共31张PPT)
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间隔排列 苏教版 (共31张PPT)
如果我们把一个夹子和一块手帕看成一组,最后余下的是什
么?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一根木桩和一块篱笆也分别看
成一组呢?请你在学案纸上先圈后说。
一、夹子和手帕
同学们,兔子乐园很漂亮吧?你能在图 中找到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吗?
( 夹子 )和( 手帕 )一一间隔排列, 并且两端都是( 夹子 )。
( 大树 )和( 绳子 )一一间隔排列, 并且两端都是( 大树 )。
( 小兔 )和( 蘑菇 )一一间隔排 列,并且两端都是( 小兔 )。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间隔排列 苏教版 (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间隔排列 苏教版 (共31张PPT)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间隔排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主要涉及第四单元《间隔排列》的相关知识。

教材中包含了第47页至第49页的内容,主要学习了物体间隔排列的方法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掌握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小圆点进行间隔排列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间隔排列的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灵活运用间隔排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公园场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物体是如何间隔排列的。

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排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利用PPT展示教材第47页至第49页的内容,讲解间隔排列的概念及其方法。

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小圆点进行示例,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间隔排列。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小明家有10棵苹果树,他想把这些树按照间隔排列的方式种植,每两棵树之间要保持2米的距离。

请问小明应该如何种植这些苹果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学校里有8棵梧桐树,如果按照每两棵树之间保持3米的距离进行间隔排列,请问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土地?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间隔排列的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间隔排列概念:方法:应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教材第49页,完成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还有哪些场景可以用间隔排列的方法进行布置?请举例说明。

答案:1. 练习题答案:2. 生活实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间隔排列在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美术、体育等。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我特别关注了第47页至第49页的教材内容。

间隔排列(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教材要求学生掌握以一定的间隔排列物品的方法,建立物品间的对应关系,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相对简单的,适合加强对数字的认识和构建思维模式。

二、教学目标•能够使用一定的间隔排列方法排列物品;•能够建立物品间的对应关系;•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专有名词“间隔”;•掌握以一定的间隔排列物品。

难点•建立物品间的对应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5分钟)寻找教室里的规律,引导学生注意规律以及表述规律的方法。

2. 讲授(25分钟)步骤一:间隔排列(10分钟)通过图片、板书讲解如何使用一定的间隔排列方法排列物品,帮助学生掌握将物品在平面或线段上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方法。

并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操作练习。

步骤二:对应关系(10分钟)通过图片、板书讲解如何建立物品间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掌握两组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

并引导学生在实物操作中建立物品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三:描述规律(5分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并通过实例进行展示。

3. 操练(10分钟)给学生分发练习题,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检查,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4. 结束(5分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和反思。

五、板书设计间隔排列物品间的对应关系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尝试从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点切入,引导学生发现和建立规律,并通过操练巩固知识点,掌握本节课所需的内容。

虽然难度不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描述规律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以及在操练环节,需要从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中精细准备,使学生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够掌握并运用本节课的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课件(共14张PPT)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课件(共14张PPT)
20+1=21(个)
新知讲解
如果把 与 一个一个地排成一行, 有10个, 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回顾反思
说一说你通过本节课学习的体会
一一间 隔 排 列
芝麻、芝麻、芝麻
芝麻、绿豆、芝麻、绿豆、 芝麻、绿豆……
下图中小兔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新知讲解
下图中小兔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新知讲解
下图中小兔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新知讲解
下图中小兔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小兔和蘑菇是一一间隔排列, 小兔有9只,蘑菇可能有几个?
你能说出兔子和蘑菇的数量 关系吗?
……
……
新知讲解
回答下面问题。
1、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 间有1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20-1=19(个)
新知讲解
回答下面问题。
2、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一间隔排列教案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一间隔排列教案

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78-79页。

教学目的: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一样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这一规律。

2、可以利用这一规律说明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验探究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沟通合作中,驾驭视察、分析、比拟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

培育学生发觉与应用规律的主动性与新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验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究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一样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规律说明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打算:课件、作业纸一、创设情境,相识一一间隔师:同学们,老师觉得最近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特殊棒,看这是嘉奖你们的。

师操作:出示两个笑脸与两个大拇指间隔排列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如今老师觉得同学们坐得很端正,接着嘉奖大家,猜老师会嘉奖大家什么呢?猜得真准,你是怎么想到的?师:像这样,笑脸与大拇指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行,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排列就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这样的排列现象观赏老师搜集的一一间隔排列的照片提要求:你们一边看,一边还要能找出哪些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出示:PPT(手链图红白蜡烛图食物)师:观赏了这么多照片,你觉得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看起来怎么样?师:确实,这样的排列看起来特别有规律、有秩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过渡:三(1)班的同学很会视察、很爱动脑筋,老师带你们到兔子庄园去玩一玩。

二、视察主题图,自主探究出示主题图天气晴朗,小兔子们正在列队欢送咱们呢。

在图中,能不能也找到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呢?学生汇报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先来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教学设计4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教学设计4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间隔排列教学设计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2. 能够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进行间隔排列;3. 能够进行简单的间隔排列问题求解。

教学重点:1. 间隔排列的概念;2. 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进行间隔排列。

教学难点:1. 进行简单的间隔排列问题求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5分钟)1. 老师出示一组数字:3、5、7、9、11,请学生观察并思考是否存在一种排列方式,使得任意两个数字之间的差为2。

2. 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排列方式应为:3、5、7、9、11,间隔为2。

3. 引入间隔排列的概念,解释间隔排列的含义。

Step 2:数学活动(10分钟)1. 老师发放数字卡片给学生,每个学生手中有一个数字卡片。

卡片上有各种数字,如:1、3、5、7、9、11。

2. 老师给出一个规定的数值范围,比如0到20之间的数字。

3. 老师给出一个间隔数,比如2。

学生根据间隔数进行排列,形成间隔排列数列。

Step 3:操练练习(10分钟)1. 学生自行调整数字卡片上数字的顺序,形成自己定义的间隔排列。

2.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相互观察和比较自己的间隔排列。

Step 4:归纳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间隔排列的规律,如间隔排列的数列是递增的;2. 学生对于间隔排列的概念进行描述。

Step 5:拓展延伸(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给出一个间隔排列,学生能否根据数列的规律推测出缺失数字?2.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找出规律,推测出缺失数字。

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完成间隔排列的练习题;2. 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问题、数学活动和问题拓展等环节,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间隔排列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7页至第69页,主要涉及“间隔排列”的概念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间隔排列的含义;2. 学会用图形表示间隔排列;3. 掌握间隔排列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间隔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掌握间隔排列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间隔排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练习题。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课堂上,我先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际情景:学校的操场上有10排树木,每排有5棵树,其中第一排和一排的树木是间隔排列的,其他排的树木是连续排列的。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情景。

2. 概念讲解:接着,我向学生讲解间隔排列的概念,通过PPT展示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间隔排列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选取一道例题进行讲解,例如:有一排共15棵树,要求每两棵树之间有一个空隙,请问这排树可以有多少种间隔排列的方式?我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间隔排列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4.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答案,检查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间隔排列:概念:……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我进行了课后反思。

我觉得学生在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上没有太大问题,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间隔排列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植物种植、道路规划等。

5.4《间隔排列》(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5.4《间隔排列》(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5.4《间隔排列》(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四节《间隔排列》。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物体间隔排列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图示和文字描述间隔排列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理解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够用图示和文字描述间隔排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大家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图示和文字描述间隔排列的规律。

难点在于让大家能够理解和运用间隔排列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包括花朵、椅子等,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大家展示一些图片,比如一排花朵或者一排椅子,让大家观察并描述它们的排列方式。

2. 概念讲解:通过观察图片,我会向大家解释间隔排列的概念,并告诉大家如何用图示和文字描述间隔排列。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大家出一道例题,让大家一起解决,然后解释解题过程,让大家理解间隔排列的规律。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大家运用间隔排列的规律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间隔排列概念: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每隔一个位置放置一个规律:物体的排列有一定的间隔,可以用图示和文字描述七、作业设计1. 请用图示和文字描述下面图片的间隔排列规律。

图片1:图片2:答案:图片1的间隔排列规律:每隔一个位置放置一个物体。

图片2的间隔排列规律:每隔两个位置放置一个物体。

2. 请用图示和文字描述下面题目中的间隔排列规律。

题目:在一排花朵中,每隔一个位置放置一个蝴蝶。

如果有一排8朵花朵,请问应该放置几个蝴蝶?答案:应该放置4个蝴蝶,每隔一个位置放置一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应该已经掌握了间隔排列的概念和规律,并能够用图示和文字描述间隔排列。

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间隔排列的规律,比如在布置房间或者种植植物时,能够合理地安排物体的位置,创造出美丽和有序的空间。

间隔排列(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背景《数学(三年级上册)》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课本,本节《间隔排列》是该课本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该知识点介绍了在数轴上按照规律排列数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按照规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1.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2.能够按照规律进行间隔排列;3.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间隔排列能力;4.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数学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2.能够按照规律进行间隔排列。

四、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间隔排列能力。

五、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重点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

六、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1.教师问学生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进行排列的事物。

2.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怎么样按照规律排列数字。

2.练习(25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数据:1, 3, 5, 7, 9。

学生进行观察,提问学生这些数字的规律是什么。

2.学生根据规律进行展示,教师进行点评。

3.教师出示新的一组数据:10, 8, 6, 4, 2。

学生进行观察,提问学生这些数字的规律是什么。

4.学生根据规律进行展示,教师进行点评。

3.探究(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探究规律排列数字的方法,并编写算法。

2.学生通过游戏等方式进行巩固练习。

4.总结(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2.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七、教学评价1.通过教师的导引和学生的探究,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间隔排列知识点;2.通过游戏等方式,学生们的间隔排列能力得到了提高;3.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和分享能力得到了发展。

八、教学后记在教学“间隔排列”这一知识点时,我在导入环节中引入了生活中排列的例子,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在练习环节中,我采用提问题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探究环节中,我提供了展示和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彼此交流和合作,由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总结环节中,我梳理了整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回答了学生的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5.4《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5.4《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5.4《间隔排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间隔排列》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能够找出两个事物的排列特点,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发现事物的特点。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表达和交流能力,能够用语言来描述事物的排列特点。

但是,学生对于间隔排列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能够找出两个事物的排列特点,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能够找出两个事物的排列特点,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间隔排列的规律,能够灵活运用间隔排列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交流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学具准备:准备一些卡片或者小物品,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树木、花朵或者座椅的排列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排列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更多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呈现间隔排列的概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区级一等奖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区级一等奖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区级一等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间隔排列》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和规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物体之间的间隔排列规律,并能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和总结规律。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间隔排列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操作来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并能够发现和总结间隔排列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并能够发现和总结间隔排列的规律。

2.难点:学生能够应用间隔排列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和规律。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间隔排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实物或者图片,用于展示间隔排列的例子。

2.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物体之间的间隔排列规律。

例如,展示一些树木、电线杆等,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间隔排列情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课件,向学生介绍间隔排列的概念和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间隔排列的规律,并给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间隔排列的规律。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学生自己设计和排列一些物体,然后分享和展示给其他小组。

间隔排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间隔排列的规律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排列组合的概念,如简单的排列和组合问题。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并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运算。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掌握间隔排列的规律。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3. 运用间隔排列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间隔排列的规律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本节课也是后续学习更复杂数学知识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数学学科通常具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学习。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喜欢通过具体例子来理解抽象概念。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
将这三种情况相加,得到总的放法数为C(3,1) + C(2,1) + C(1,1)。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2《间隔排列》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2《间隔排列》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2《间隔排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间隔排列》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知识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间隔排列的特征,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排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于直线、射线、线段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然而,学生对于间隔排列的概念和规律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间隔排列的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合作交流法: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引出间隔排列的概念。

2.探究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够用语言来表述。

根据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一间隔排列练习纸。

根据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一间隔排列练习纸。

根据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一间
隔排列练习纸。

根据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一间隔排列练纸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语文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为了
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巩固知识,根据最新的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们设计了一种名为“一一间隔排列”的练纸。

这种练纸的设计十分简单,但非常有效。

它能够提供给学生一
个有序而清晰的研究环境。

下面是这种练纸的具体规格和特点:
1. 练纸规格:每张练纸的尺寸为A4纸大小,即210mm ×
297mm。

这是符合学校教学要求的常见尺寸,方便学生使用和存储。

2. 一一间隔排列:这种练纸采用了一一间隔排列的方式,即每
行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书
写和排列文字,提高研究效果和美观度。

3. 适用范围广:这种练纸适用于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的各个知
识点和技能训练。

无论是识字、书写、练句子还是篇章阅读等内容,都可以使用这种练纸进行练和巩固。

4. 环保材质:我们选择使用环保材质生产这种练纸,确保学生
的健康和环境的保护。

通过使用这种一一间隔排列的练纸,学生能够更好地组织自己
的研究内容,提高研究效果。

同时,这种练纸的规格和特点也符合
学校教学要求和环保要求。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参考和启发,帮助您更好地进
行教学和学习活动。

苏教版2022-2023年三年级上册音乐间隔排列应用题

苏教版2022-2023年三年级上册音乐间隔排列应用题

苏教版2022-2023年三年级上册音乐间隔
排列应用题
音乐间隔排列是音乐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
培养音乐感知和音乐表达的能力。

以下是苏教版2022-2023年三年
级上册音乐间隔排列的应用题,供参考。

题目一:音乐间隔排列练
1. 小明最喜欢的音乐间隔排列是4个音符加1个间隔,请你用
乐谱表示出来。

2. 小红正在研究音乐间隔排列,她希望用5个音符和2个间隔
进行排列,请你写出她可以选择的组合方式。

3. 小刚正在编排一段音乐,他希望使用不同长度的音符和间隔,最短的音符长度为1,最长的音符长度为4,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有
趣的音乐间隔排列。

题目二:音乐间隔排列练
1. 在音乐间隔排列的练中,如果我们使用的音符长度为2、3、4,间隔长度为1,那么能排列出多少种不同的组合?
2. 小芳正在表演一段音乐间隔排列,她计划使用4个音符和1
个间隔,请帮她设计一个既有挑战性又有美感的排列方式。

3. 请你创作一个短小精悍的音乐间隔排列,要求使用的音符长
度不超过2个,间隔长度为1个。

以上是苏教版2022-2023年三年级上册音乐间隔排列的应用题,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祝学习愉快!。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间隔排列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间隔排列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间隔排列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

- 能够运用间隔排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掌握间隔排列的方法和步骤。

2. 难点:- 理解间隔排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计数器、卡片、挂图等。

- 学具:铅笔、橡皮、尺子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教具展示间隔排列的实物模型,引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2. 探究:-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排列的特点。

-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间隔排列吗?”3. 讲解:- 讲解间隔排列的概念和步骤。

- 示范间隔排列的方法。

4. 练习:-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间隔排列的方法。

-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间隔排列的方法解决。

5. 总结:- 让学生总结间隔排列的方法和步骤。

- 强调间隔排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1. 书面作业:-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实践作业:- 收集一些实际问题,运用间隔排列的方法解决。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并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能够运用间隔排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探究环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从观察过渡到理解,再到能够自主操作的桥梁。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思考,来发现间隔排列的特点,这是学生对新知识形成初步理解和内化的过程。

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探究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观察与发现:- 教师首先展示几个简单的间隔排列实例,如一组红蓝相间的珠子、一排黑白相间的棋盘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间隔排列的特点。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2《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2《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2《间隔排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间隔排列》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间隔排列的概念,学会用符号表示间隔排列,并能够运用间隔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排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是,对于间隔排列这一概念,他们可能首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学会用符号表示间隔排列,并能够运用间隔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学会用符号表示间隔排列。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间隔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排列的规律。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间隔排列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小道具或者卡片,用于学生的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间隔排列的图片,如停车场、操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注意到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并发现间隔排列的规律。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PPT,介绍间隔排列的概念,并用符号表示间隔排列。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间隔排列的应用,如停车场的设计、队伍的排列等。

操练(10分钟)教师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小道具或者卡片。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间隔排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间隔排列的意义和特点;2.能够用自然数和等差数列两种方式表示间隔排列;3.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判断。

二、教学重点1.自然数和等差数列的运用;2.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3.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判断。

三、教学难点1.等差数列的表示方法;2.引导学生理解间隔排列的意义;3.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认知策略:请所有学生留意今天的课题“间隔排列”,思考一下这三个单词所代表的意义,有哪些场合我们会使用“间隔排列”这种方法?2.激发学生兴趣:请学生们想一想,如果正常的数字或字母字符串太长,填满整一页会不好看,这时候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看起来有序而美观?2. 理论讲解1.什么是间隔排列?间隔排列指的是在数列中,每隔一定的间隔取数,所得的数列称为间隔排列,其中间隔数为公差。

2.如何用自然数表示间隔排列?自然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代表非负整数。

用自然数表示间隔排列的方法是首先确定起始数(一般为1),再确定公差(即间隔数),然后根据公式an=a1+n-1(d)求出所有数。

3.如何用等差数列表示间隔排列?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差都相等,这个公共的差称为该等差数列的公差。

用等差数列表示间隔排列的方法是直接列出各项数值,并计算出公差。

3. 课堂练习1.自然数表示方法:请同学们用自然数表示从1开始,隔2个取数的前10个自然数。

2.等差数列表示方法:请同学们列举出一个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其中第一项为4,最后一项为25。

4. 学生巩固练习1.提供若干个数列,让学生们找出其中的间隔排列;2.请学生们自行学习本节课内容中未涉及到的间隔排列表示方法,并进行小组分享。

五、课后习题1.请学生们针对本课内容进行课后巩固练习;2.督促学生们课下通过参考书籍或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六、教学反思本课主要讲授了间隔排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让学生进行丰富的课堂练习和巩固练习,帮助学生们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
间隔排列
教材简解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蕴含的简单规律.学生经历由观察现象、探索规律到发现规律;以及逐步加深认识的过程.
第一层次:通过对情境图的观察了解间隔排列这一现象.第二层次:通过观察、填表、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关系;初步发现规律.第三层次:在初步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类物体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原因;从而明确规律.第四层次:让学生在相同和不同的问题情景中进一步完善对规律的认识.第五层次:让学生回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过程中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
的简单数学规律.
2.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
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
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
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简单运用.
教学准备:30个小方块、30个小圆片、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情境;认识间隔排列的特点
师:小兔们手拉手一起来到青青乐园玩游戏;看!
谁能介绍下;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畅言.
a.师:兔子、蘑菇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生:兔子和蘑菇一个隔着一个排列.
b.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生:他们也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
师: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排列;我们就叫它为一一间隔排列. 2.教室中间隔排列的现象
师:在我们教室里;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
生1:男生女生一个隔一个坐.(哪一组?指一指)
生2:日光灯和电扇一个隔着一个.
生3:桌子椅子桌子椅子…这两种物体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设计理念】: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让学生说说小兔和蘑菇、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分别间隔排列;引导他们在比较中认识到上述物体在排列方式上的共同之处;初步感知间隔排列的规律
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1、初步感知探索情境中的规律
a.师:你们有一双雪亮的眼睛!
回到乐园;小兔和蘑菇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生:小兔有8只;蘑菇有7个;小兔的只数比蘑菇的个数多1
(蘑菇的个数比小兔的只数少1).
师:多的这个1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8-7=1
师:如果不计算你有什么办法?
生2:圈一圈;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最后还剩下一只小兔;就是多的那个1.
b.师:说得真精彩!
(教师演示圈一圈)
师: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在数量上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能不能也像刚才一样圈一圈?打开课本P78;在图片上圈一圈.
学生在课本上圈一圈.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木桩的根数比篱笆的块数多1;
夹子的个数与手帕的块数多1.
(以上也可以反过来说)
师:我们发现这图中的三个间隔排列有什么共同点?
生:两种物体都差1.
c.看我们刚才教室桌椅的间隔排列;你能不能也来圈一圈?
指名一位学生圈一圈.
师:跟刚才的三种间隔排列有什么不同?
生:教师桌椅一组一组圈一圈的话;没有多1;刚刚好.
2、动手操作;发散思维
a.师:你能用方块和圆片摆成一一间隔排列吗?
先在本子上画一画.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师:请你告诉大家第一个是什么图形;最后一个是什么图形. 指名回答.
师:你能按你画的方法;在黑板上摆出来吗?
学生黑板操作.
师:这个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相比怎么样?
生:方块比圆片多1.
师:他摆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是方块;有跟他不一样的吗?学生黑板操作.
师:你摆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是什么?
生:都是圆片.
师:这个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相比怎么样?
生:圆片比方块多1.
b.还有谁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摆的跟他们不一样的间隔排列?学生黑板操作.
师:他排的是间隔排列吗?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学生黑板操作
师:这两种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怎么样?
生:一样多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还有没有跟这两个同学不一样的摆法?生操作
围成一个圈
师:这个圈里的两种物体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生:是的;方块和圆圈一个隔着一个.
师:这两种物体的数量怎么样?
生:两种物体的数量一样多.
c.比较方法
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间隔排列;你发现在方块和圆片在数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1:第一种方块比圆片多1;第二种圆片比方块多1.
生2:第二种第三种方块和圆片的数量一样多.
生3:围成一个圈的时候方块和圆片也一样多.
d.概括规律并验证
师:你觉得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什么时候数量相差1?
什么时候数量一样多?
生1:两端物体一样的时候;两端物体的数量比中间物体多1.
生2:两端物体不一样的时候;两种物体的数量一样多.
生3:围成一个圈时;两种物体的数量一样多.
师: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我们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验证.
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圈.
师:通过验证;确实像大家所说的那样;是怎么样的?
齐读三条规律.
e.小结
师: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它们的数量可能相等;也可能
相差1.
我们还知道了;一组一组地圈一圈画一画;更容易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间的数量关系.
【设计理念】:通过动手操作;在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类物体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原因;首先提出“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激发学生思考;启发他们在排列方式和相应的数量关系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从而明确规律.
三、基础练习
1、说一说
①三角圆……三角圆
师:三角和圆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生:两端物体不一样;一样多.
②绿圆红圆……绿圆红圆
师:绿圆和红圆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生:两端物体不一样;一样多.
2、练一练1
①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师:你会算吗?
生:20-1=19(个);蘑菇有19个.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兔子在两端;蘑菇的的数量比小兔少1.
②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出示图片
师:你会算吗?
生:20+1=21(个);夹子有21个.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夹子的数量比手帕多1.
3、练一练2
五角星三角……五角星三角
师:如果五角星有20个;三角有多少个?你用了那个规律?
生:两端物体不一样的时候;两种物体的数量一样多.
四、应用规律;思维拓展
1、如果把与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有7个;最少有几个?
师:怎么排会最少?
学生动手画一画.
师:最多呢?要怎么排?
学生画一画.
师:方块与圆的个数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生1:两端都是方块;圆的个数比方块少1;圆最少有6个
生2:两端都是圆片;圆的个数比方块多1;圆最多有8个
2、想一想
一个圆形的池塘种了一圈杨树和柳树;呈一一间隔排列.杨树有32棵;柳树有多少棵?
师:你怎么想?
生:围成一个圈时;杨树和柳树一样多.
四、间隔排列的拓展和欣赏
1、吸管游戏
师:老师手里有什么?
生:吸管.
师:怎么样做可以创造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生:每根手指间夹一根吸管
2、欣赏大自然中的间隔排列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间隔排列的事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
间隔排列.
五、全课小结
师: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有哪些规律?(齐读)
有规律的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发现更多规律;解决更多问题.
板书设计:
两端物体一样的时候;两端物体的数量比中间物体多1.
两端物体不一样时;两种物体一样多.
围成一个圈时;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了第三次;并与师傅同上一节课.每一次都在突破局限与思维;抓细节;突出重点.每一小步都是我教学的一次进步.
本节课主要有两点不足:
1、出示情境图后;没有多让学生说一说;仔细观察图中小
兔和蘑菇、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的数量关系.
2、学生在本子上画不同的间隔排列;不能只让说;学生分
不清什么是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应用投影展示不同的
间隔排列;形象说明.
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