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二上册地理区域经济联系说课稿范文:第一章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Ⅲ,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湘教版高中地理Ⅲ,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湘教版高中地理Ⅲ,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一课时)一、总体思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让课程走进生活,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倡导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营造充满创新活动的课堂;要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交流、交往的过程,当作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本节课程的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出发点,针对不同知识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采用比较法和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本节课共计2课时完成。

二、解读课标与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位于地理必修Ⅲ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前面已经学习了1.1区域的含义、1.2区域发展阶段、1.3区域发展差异,本节内容是对区域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是本章的重点,为后面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第四节内容分成2个课时,本节课程设计是第1课时,主要内容有:一是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二是资源跨区域调整。

重点在于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2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产业转移。

本节课通过三大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进行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效与意义。

②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

③知道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两个显著例子——能源与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④了解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基本措施、线路等。

⑤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读图分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②通过讨论及代表发言,培养学生地理语言表述能力,正确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调入区以及沿线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增强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②通过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内容的学习,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导教案设计: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导教案设计: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4 区域经济联系【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的成效与意义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3.掌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措施、线路等4.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堂导学】新一代波音737尾翼,分别由我国上海、西安、沈阳三个飞机制造厂生产。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会不会影响到飞机的质量?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具有怎样的特征?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节内容。

【自主学习】1.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什么?2.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3.什么是区域经济合作?它是如何形成的?4.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5.什么是经济全球化?6.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有什么关系?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它给世界各国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给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提出了新了挑战。

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异明显,那么东西部之间应该如何合作呢?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明显加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自主学习】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有哪些?(一)南水北调【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空格内容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____________”的总体布局,因此,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26页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下表。

方案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方案路线水源区供水区优点评价缺点(二)西气东输【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空格内容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________铺设管线到________,全程4167千米。

该工程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地形复杂的区域,三次跨越________,一次跨越________,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最终送到________。

湘教版高中地理优秀说课稿

湘教版高中地理优秀说课稿

湘教版高中地理优秀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本章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后续课程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评价与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主要分为两节:地球的形状与运动,以及地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形式及其影响;第二节则围绕地图的定义、分类、阅读和使用进行讲解。

通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地球空间的初步认识,并掌握地图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理解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基本的地图阅读和使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来理解地理知识,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地图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地图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能。

2.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地图比例尺的概念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运动的动画,直观展示地球的形状和运动;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探讨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地图阅读和分析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兴趣,同时提问学生对地图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2. 讲授新知首先,介绍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通过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接着,讲解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以及它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并解释地球运动对季节变化、昼夜更替等地理现象的影响。

3. 地图学习介绍地图的基本概念,包括地图的定义、比例尺、图例和方向。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学课件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学课件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A )
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 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3、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 B )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 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迁移训练】
(1)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请描述 里约热内卢的地理位置特征。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地处热带;位于巴西的东南部,东临大西洋
(2)简要分析A地的气候的形成原因。
3、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二战前:单一经济,出口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二战后:现代工业迅速发展
巴西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亚马孙热带雨林蕴藏着世
界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昆虫、植物、鸟类及其他生 物种类多达数百万种。
雨林的功效——
广阔的亚马孙热带雨林---
“动植物王国”
“地球之肺”
地球之肺已经伤痕累累 !!!
2、其他:●马瑙斯——电子、新兴工业区; ●里约热内卢——最大海港 ●圣保罗 ——第一大城市
巴西 人文地理特征—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1、特征: ①农矿产品大量出口; ②工农业发展迅速 2、主要农矿产品 ⑴农产: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第一; 大豆、可可、柑橘、玉米居世界前列; ⑵矿产:铁矿丰富;
伐木
垦荒
雨林的破坏
焚烧
垦林
讨论——巴西亚马孙雨林是应该开发还是保护?
开发 PK 保护
保护性开发雨林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7讲区域经济联系教案湘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7讲区域经济联系教案湘教版

第27讲 区域经济联系考点一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

3.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3)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拓展延伸 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和重点措施考向区域经济发展1.(2016·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

答案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从土地、水源、原料、能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方面结合图中信息作答。

(2018·河北衡水中学联考)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是指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反映该地区经济每增长1%所带来的人口规模变化幅度,常用于衡量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人口相应增长0.1%为协调)。

图1为京津冀地区2000~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图,图2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图。

据此完成2~3题。

2.有关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不断上升,京津冀地区人口不断增加B.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波动上升,带来京津冀地区人口随之波动C.2000~2014年经济增长带来大量人口的增长,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D.2000~2001年和2010~2011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有明显的下降,人口明显减少3.为推动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发展( )A.北京应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引导人口向天津转移B.促进地区产业错位发展,引导人口多中心分布C.唐山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度高,无须产业升级D.石家庄经济和人口增速都较低,应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答案 2.C 3.B解析第2题,京津冀地区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较大,有增有降,而不是波动上升,故A、B两项错;2000~2001年和2010~2011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有明显的下降,只能说明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下降,不能说明人口明显减少,D 项错;2000~2014年经济增长带来大量人口的增长,从而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C项正确。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脆弱性提高,②错;进一步提高核心城市地位,可能会造成区域内其他城市发展缓慢,
不利于区域均衡发展,会使区域经济脆弱性提高,③错;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区域整体 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且能增强区域内城市间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降低经济脆
弱性,④对。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2023版高中同步学案
考向1 区域联系
2023版高中同步学案
结合材料探究: (1)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对口帮扶政策?
提示 因为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大,西部经济欠发达,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整 体发展。 (2) 巴中产业在对口帮扶中是如何获得市场认可的?
提示 通过获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提升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利用帮扶主体 的销售网络,获得市场。 (3) 作为帮扶主体,浙江金华从中可获得哪些好处?
提示 利用巴中优质廉价的原料、劳动力、土地等,获得成本优势;扩大市场。
2023版高中同步学案
方法突破
西部大开发
2023版高中同步学案
实践应用
1.说明你的家乡位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中的哪个地区,说明该地区在我国四大经济 区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2.说明你的家乡内部是如何实现协调发展的。
2023版高中同步学案
1.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亚吉铁路( C )
①加强沿线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 ②促进沿线地区物资运出和资源开发 ③完善基础设
施建设,改善交通 ④促进非洲南、北部之间的经贸合作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亚吉铁路会提高沿线地区的交通通达度,加强沿线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
沿线地区物资运出和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的基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4节区域经济联系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4节区域经济联系学案湘教版必修1.doc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1.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意义。

2.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重点) 3.掌握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类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阅读教材P 24~P 25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区域经济联系 (1)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2)重要形式 区域经济合作。

(3)表现在区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和一定生产领域的长期协作活动。

2.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口帮扶成效明显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密切在合作中实现相互发展正误判断:(1)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 )(2)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不受益。

( )(3)经济全球化使得地球显得越来越“小”。

( )【提示】 (1)√ 发达区域具有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落后区域具有资源、劳动力等优势,两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2)×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对发展中国家同样有益。

(3)√ 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技术、资本、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

教材整理2 资源跨区域调配阅读教材P 25~P 31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2.(1)工程起止点⎩⎪⎨⎪⎧主体: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到上海分支:从四川、重庆到湖北、湖南等省(2)意义 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有下列三条输电线路: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于区域地理环境来说,都会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然而,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

正误判断:(1)南水北调工程首先实施东线工程是因为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地理ⅲ湘教版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教案(教学过程二)

地理ⅲ湘教版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教案(教学过程二)

地理ⅲ湘教版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教案(教学过程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区域发展差异,了解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情况及其差异。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今天,我们来学习区域经济联系,本节主要有三大部分,即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资源夸区域调配,产业转移。

教师问:大家知道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什么?〔让学生在看了书的前提下回答该问题〕学生答: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在区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分工与协作,也是一定生产领域的长期协作活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调成员国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多种多样,如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区域经济组织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盟自由贸易协定〔AFTA〕、欧洲联盟〔EU〕、欧洲自由贸易协定〔EFTA〕、欧洲经济区〔EEA〕、东亚经济论坛〔EAEC〕、美加自由贸易协定〔CUS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

它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交织、逐渐融合的重要表现。

在世界范围内,需要确立规范经济行为的国际规那么,逐步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它给世界各国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给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提出了新了挑战。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一是对口帮扶成效明显,使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人都有了明显增长。

二是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西部地区实际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

【地理】湘教版必修3 第一章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教案)

【地理】湘教版必修3 第一章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教案)

3、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双重性:(学生举例说明) 草原放牧,一方面获得了经济效益,一方面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
第 1 页 共 5 页 Βιβλιοθήκη 一、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区域人地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因此,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反作用。 例:东部季风区主要进行种植业生产,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进行畜牧业生产,这本身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是反过来,由于这种影响,东部季风区的人类活动(种植业)使很多自然景观变成了农田景观,而西部则为牧场等。
2、 人地关系中,人类起主导作用。(学生解释其原因,或举例说明)
原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类可以对环境进行主动自觉的改造,使之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人类活动也可不自觉地破坏环境。(在整个可持续发展系统中,人处于中间的管理调控地位。)例: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就体现了人的主导作用。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教学目的:
1.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原则。
2.能够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全面地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以“珠江三解洲”产业转移为例,培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双重性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回答思考题:
小山坡因政府投资大学和商人对学校外服务的建设,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自然环境上,大力发展校园绿化和美化,将不毛之地变得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在人文环境上,由长期无人问津到文化教育、科技、商业活动繁荣,人口稠密。

高中地理课件区域的经济联系(1)(湘教版)

高中地理课件区域的经济联系(1)(湘教版)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21日星期 六上午8时31分 33秒08:31:3320.11.21

按章操作莫乱改,合理建议提出来。2020年11月上 午8时31分20.11.2108:31November 21,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1月21日星期 六8时31分33秒 08:31:3321 Nov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8时31分33秒 上午8时31分08:31:3320.11.21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1.2120.11.2108:3108:31:3308:31:33No 安全之 实。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8时31分 33秒Saturday, November 21, 2020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1.2120.11.21Saturday, November 21,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8:31:3308:31:3308:3111/21/2020 8:31:33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2108:31:3308:31Nov-2021-Nov-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8:31:3308:31:3308:31Saturday, November 21,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2120.11.2108:31:3308:31:33November 21, 2020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区域经济联系》参考教案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_《区域经济联系》参考教案

《区域经济联系》参考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含义及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2、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通过经济合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效;3、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掌握我国几个重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概况,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影响;4、正确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堂导学】导入: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北京时间8月6日,国际评级机构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出于对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增加的担忧,把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级下调至AA+级。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AAA主权信用评级。

美国信用评级下调拖累全球股市。

学生自学课文前两段。

教师设问: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什么?学生回答: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阅读材料,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加强区域经济联系与合作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

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我国东、中、西差异明显,加强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势在必行。

探究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学生回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师生共同回忆,教师略作板书。

①缩小东、西部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②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③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④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

实施西部大开发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明显加快。

学生阅读:得出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成效。

①是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②是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③是东、西部的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是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探究二、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师设问:我国的水资源、能源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能源和水资源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4节 《区域经济联系》 教学案-教育文档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4节 《区域经济联系》 教学案-教育文档

湘教版必修III《区域经济联系》设计思想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引入新闻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合适的材料与图片,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内容:东、西部合作的成效与意义;资源跨地区调配的具体方案、图示及意义。

在此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深入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对调出地和调入地、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等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教材分析课标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是:“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条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认识产业的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产业迁出区和迁入区及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本节教材也是以我国为例来阐述区域经济联系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二是资源跨地区调配,三是产业转移。

本节内容是对本单元内容的概括与总结,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对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本节内容与初中内容联系较密切。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中涉及到的水资源、煤炭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的地区分布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都在初中学过,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应用。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已经在初中学过资源的地区分布及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但从学生的基础看,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有模糊的印象,并不十分清楚具体的内容。

部分学生可能会事先去复习一下,小部分学生可能会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

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效与意义。

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具体方案、图示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正确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知道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的具体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正确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说课稿范文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说课稿范文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说课稿范文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增长模式》。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首先我说一下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口增长模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湘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纵观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有快有慢,主要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形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

工业革命以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两类,但都属于“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增长又演变为“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

每种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表现出不同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特点。

本节课是下一节课的基础,起到承下的作用,为下节课的人口合理容量的分析做铺垫。

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能力以及新课程标准提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看图1-1让学生对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有所了解。

(2)、使学生能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

(3)、理解“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的特征及地区分布差异。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学会运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学会判断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学会说明人口增长特征、分析其成因、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

3、态度与价值观: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看待人口增长模式,认识我国的国情、国策,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在本节教材中,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及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和代表性国家是重点,其中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又是本节的难点。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4 区域经济联系教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4 区域经济联系教案 湘教版必修3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效与意义。

②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

③知道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两个显著例子——能源与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④了解南水北调的基本措施、线路等。

⑤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读图分析南水北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②通过讨论及代表发言,培养学生地理语言表述能力,正确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调入区以及沿线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增强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②通过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内容的学习,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理性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但对感性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来自生活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感受学习地理的现实意义。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相关地理知识,如中国的地形,中国部分区域的地形、河流等;也具备了基本的读图分析能力。

再加上高中的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有些学生也很想展现自己。

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互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重点难点南水北调、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4教学过程【导入】区域经济联系我这有个百宝袋,我们看看有什么?(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袋子里掏出一件件的物品,让学生说说分别是哪一个国家的品牌.(Dior香水——法国;索尼照相机——日本;天梭手表——瑞士;可口可乐——美国;)我一朋友从新西兰给我孩子带回一个布偶,标签上却写着中国制造。

提问:为什么我国有世界各国的商品,国外也有我国的商品?——经济全球化。

现代科技的发展是各区域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即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又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带来风险,对于发展中的我们来说,该怎么办呢?播放视频《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学生从中得出答案。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

课时1 区域经济合作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学习目标] 1.认识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学会分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措施、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

3.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东部地区的对口帮扶,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和国家的扶持,极大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东、西部地区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思考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是怎样实现协调发展的?答案发达区域具有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落后区域具有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两者通过这些经济要素的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读教材P25阅读“长江经济带”,回答长江经济带的范围、战略定位及优势有哪些?答案(1)长江经济带的范围: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重庆、江苏、湖北、四川、云南、湖南、江西、安徽7个省2个直辖市。

(2)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是充分依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二是做大做强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上海的国际化开发,构建中巴、中印缅经济走廊。

(3)长江经济带的优势:一是交通区位优势。

长江不仅把东、中、西三大地区连接起来,而且还与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交会,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二是资源优势。

首先是具有极其丰沛的淡水资源,其次是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此外还拥有闻名遐迩的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三是产业优势。

这里历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

此外,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首位。

四是人力资源优势。

湘教版高二上册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说课稿范文:第一章

湘教版高二上册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说课稿范文:第一章

湘教版高二上册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说课稿范文:第
一章
为大家带来了高二上册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俗话说无农不稳。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的重点。

因此,农业在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本课题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另外,关于农业区位这部分知识是本章第二、第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2、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
运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

湘教版高中地理1.4区域经济联系(第一课时))剖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1.4区域经济联系(第一课时))剖析

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1主备人:季王杰审核人:朱闻华课程标准:1.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资源调入区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学习目标:1.阅读书本24-25知道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及东西部经济合作取得的成效与意义2.阅读书本25-26图文,分析南水北调的具体方案及其影响3.阅读书本27-28图文,分析西气东输的具体方案及其影响4.结合书本中两个活动题,思考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重点:1.南水北调与西气东输的具体方案及影响2.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过程:知识点1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阅读书本24-25,回答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什么?东西部经济合作取得的成效与意义是什么?知识点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意义2.阅读书本25-26,回答实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意义?例题1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图中A、B两地区储量都很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煤炭、石油 B.石油、铁矿石C.天然气、有色金属D.有色金属、石油2.为了优化资源配置,A、B两地区资源都被大量输往外地。

这对A、B两地区的影响有( )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③可能导致资源枯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④扩大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知识点3南水北调[互动探究]阅读书本26相关内容及图1-20“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沟通了哪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2)说出东、中、西三线工程的起止点并及对比各自的优、缺点?,为何选择东线先行?(3)结合书本30,回答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完成下表。

有利影响生态环境问题 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采取对策例题2 1.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的工程难度较小 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 ④东线工程受水区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A.①②B.①③C.③⑤D.②④例题3 读“南水北调中线方案工程路线图”,回答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高二上册地理区域经济联系说课稿范文:第一

对于老师制作好的教学计划,有利于新课的讲授,为大家编辑了高二上册地理区域经济联系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二、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地理区域部分的衔接点。

地球表面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即差异性。

学生通过八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中国地理的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但对于学生来说,对区域和区域划分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的程度。

本章的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对区域差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程度,理解区域划分的作用,掌握区域划分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比较的方式了解我国的宏观区域差异。

第一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的角度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要注意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认识不同的地理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