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一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ppt课件
10、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 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 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 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 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5、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 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
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3、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 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B)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4、“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 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B)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 趋势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2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 于是否承认(D)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 提供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及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及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A.19世纪四十年代B. 19世纪五十年代C. 19世纪六十年代D. 19世纪七十年代A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说明了()A.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B.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D.一切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B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C. 工人起义D.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B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C5、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 )A.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B.只见区别不见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C.变化发展的观点D.普通联系的观点A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上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A7、“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C.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A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客观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发挥B.集体主义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A9、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B10、“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是( )A.神秘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11、下列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是()A.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将欲取之,必先予之C1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 )A.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画饼不能充饥2.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马原第一章复习题答案
马原第一章复习题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即是( B)A.唯物论B.世界观C.辩证法D.方法论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C )A.运动 B. 规律 C.联系和发展 D. 矛盾5.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辩证思维方法7.发展的实质是(D)A.前进的运动B.上升的运动C.曲折上升的运动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矛盾的基本特性是( C )A. 斗争性B.同一性C.斗争性和同一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9.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B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绪论试题及答案(2018年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计算机考试试卷生成要求1、总成绩满分为30分2、总题量为60道;其中单项选择题40道,每道分;多项选择题10道,每道分;判断题10道,每道分。
绪论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的、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阶级属性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B.无产阶级争取人权的科学理论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学说 ( )D.关于无产阶级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理论 ( )3.马克思主义从它的研究对象上讲是:()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D.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 ( )C.达尔文 ( )D.牛顿 ( )5.下列工人运动中,不属于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B.英国宪章运动 (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是:()A. 19世纪60年代 ( )B. 19世纪2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D. 20世纪20年代(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 )B.现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 )8.下列思潮中的哪一种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A.中国儒家思想 ( )B.德国古典哲学(√)C.美国实用主义 ( )D.英国近代唯物论 ( )9. 下列思潮中的哪一种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A.中国大同社会思想 ( )B.俄国的无政府主义 ( )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 )10. 下列思潮中的哪一种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法国重农主义 ( )C.欧洲重商主义 ( )D.美国实用主义 ( )1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 ( )B.奥地利 ( )C.中国 ( )D.俄国(√)12.“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 ( )B.科学严谨 ( )C.博大精深 ( )D.与时俱进(√)14.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 )B.一切从实际出发 (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 )15. 下列选项中完整表达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特征的是:()A.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鲜明的政治立场D.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二.多选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马克思主义诞生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 ( )5.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著作是:()A.《资本论》 ( )B.《神圣家族》(√)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 ( )6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具有启发作用的思想是:()A.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B.劳动价值理论(√)C.自由市场理论 ( )D.自由资本主义理论 ( )7.空想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具有启发作用的思想是:()A.对资本主义的批判(√)B.对平均主义的提倡 ( )C.对未来新社会的展望(√)D.对禁欲主义的提倡 ( )8.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 ( )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有:()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C.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D.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10.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还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体现在:()A.马克思主义是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B.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C.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D.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纲领()三.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原习题(第一章)
马原习题(第⼀章)第⼀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单项选择题1.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的基本问题是 ( )A.哲学与⼈类⽣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的本质问题2. ⼈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A.⽅法论B.认识论C.⾃然观D.世界观3.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史观的根据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4.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主义的唯⼀标准是()A. 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的本原B.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有“⾼尚的理想”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性5. 哲学的党性是指( )A.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定阶级服务B.唯物主义和唯⼼主义的根本对⽴和⽃争C.辩证法和形⽽上学的根本对⽴和⽃争D.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和⽃争6. 辩证法和形⽽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A.是否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B.是否承认事物存在着联系C.是否承认事物存在着变化、发展D.是否承认事物存在着⽭盾7. 唯物主义⼀元论同唯⼼主义⼀元论对⽴的根本点在于()A.世界发展动⼒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8. 否认世界同⼀性的哲学是()A.主观唯⼼主义B.客观唯⼼主义C.形⽽上学D.⼆元论9. 在世界的统⼀性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分歧在于()A.世界是否统⼀B.世界统⼀于物质还是精神C.世界是否可知D.世界统⼀于客观实在还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10.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A.客观唯⼼主义命题B.主观唯⼼主义命题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11.“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AA.形⽽上学的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唯⼼主义观点12.“旧唯物主义是半截⼦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A.旧唯物主义是形⽽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的辩证法13.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性在于它的 (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14.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1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是()A.社会范畴B.⾃然范畴C.意识范畴D.物质范畴16. “物、物质⽆⾮是各种物的总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1)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3)世界观(4)方法论(5)唯物主义(6)辩证法(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二、单项选择(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
A逐字逐句地熟读马克思主义著作B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去检验各种事物D理论联系实际E急用先学,立竿见影(3)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D)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A德国古典哲学B古希腊哲学C中国古代哲学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5)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有(A)A康德与休谟B马克思与恩格斯C尼采与叔本华D黑格尔与费尔巴哈(6)唯心论的基本形态有(B)A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B客观唯心论与主观唯心论C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D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7)“唯心论是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大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的观点是(A)A辩证唯物论的观点B主观唯心论的观点C客观唯心论的观点D朴素唯物论的观点(8)“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观点属于(C)A朴素唯物论 B朴素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唯心论(9)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C)A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B心外无理,心外无事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10)被誉为辩证法大师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A)A黑格尔B费尔巴哈C亚里士多德D狄德罗(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可知性 B实物性 C运动性 D客观实在性(1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C )A可知性 B主观性 C物质性 D存在性(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完整word版)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绪论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马克思主义基本源理概论》计算机考试一试卷生成要求1、总成绩满分为 30 分2、总题量为 60 道;此中单项选择题40 道,每道 0.5 分;多项选择题 10 道,每道0.5 分;判断题 10 道,每道 0.5 分。
绪论试题清单 ( 含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创建者、继承者的认识成就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系统( )B.对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的,而由后来各个时代的、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停丰富和发展的看法和学说的系统( √)D. 对于资本主义转变成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广泛规律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阶级属性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对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B.无产阶级争取人权的科学理论( )C. 对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学说( )D. 对于无产阶级的基本理论、基本看法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理论( )3. 马克思主义从它的研究对象上讲是:()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办的基本理论、基本看法和学说的系统,也包含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系统( )C. 对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想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成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 )4. 人类进入21 世纪,英国广播企业(BBS)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 √)B.爱因斯坦 ( )C.达尔文 ()D.牛顿 ()5. 以下工人运动中,不属于1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 )C. 芝加哥工人起义( √ )D.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 )6.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是:()A. 19世纪 60年月 ()B. 19世纪 20年月()C. 19世纪 40年月( √)D. 20世纪 20年月()7.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盘剥和压迫( )B.现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停工和起义( )D. 工人运动获得了“农民的合唱”( )8. 以下思潮中的哪一种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办供给了直接理论本源:()A.中国儒家思想 ( )B.德国古典哲学 ( √)C. 美国适用主义 ( )D. 英国近代唯物论( )9.以下思潮中的哪一种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办供给了直接理论本源:()A.中国大同社会思想( )B.俄国的无政府主义( )C. 英法幻想社会主义( √)D. 科学社会主义 ( )10.以下思潮中的哪一种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办供给了直接理论本源:()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法国重农主义 ( )C. 欧洲重商主义( )D. 美国适用主义( )1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系统最单薄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2. “哲学把无产阶级看作自己的物质武器,相同,无产阶级把哲学看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 )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成自在阶级( )1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质量是:()A.推陈出新 ( )B.科学谨慎 ( )C.广博精湛 ( )D.与时俱进 ( √)14.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源理的根本方法:()A.仔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 )B.全部从实质出发 ( )C.理论联系实质 ( √)D.脚踏实地 ( )15.以下选项中完好表达了马克思主义鲜亮特点的是:()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鲜亮的政治立场D.与时俱进的理论质量、崇敬的社会理想二. 多项选择题1.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含:()A.马克思恩格斯创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看法、基本方法( √)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 √)C.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和建立社会主义和睦社会理论( √)2. 马克思主义出生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14世纪末至 15 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 60 年月至 19 世纪 30 年月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 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损坏( √)D. 十月革命成功,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 作为一个完好的科学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哲学( √)4.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法国英国的幻想社会主义( √)D. 法国启发思想( )()5.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著作是:()A.《资本论》 ( )B.《神圣家族》 ( √)C.《共产党宣言》 ( √)D.《反杜林论》 ( )6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创办拥有启迪生用的思想是:()A.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剖析( √)B.劳动价值理论 ( √)C. 自由市场理论 ( )D. 自由资本主义理论( )7. 幻想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创办拥有启迪生用的思想是:()A.对资本主义的批评( √)B.对均匀主义的倡导( )C. 对将来新社会的展望( √)D. 对禁欲主义的倡导( )8. 马克思一世的两个伟大发现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 ( )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C. 唯物史观( √)D. 节余价值学说( √)9. 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有:()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并为后继者所不停发展的科学理论系统( √)B.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想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 )C. 社会主义必定取代资本主义、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D. 对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引导人民创建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10.马克思主义在此刻世界不只没有过时,并且还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今世价值表此刻: ()A. 马克思主义是察看今世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B.马克思主义是引导今世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C.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谛( √)( √)( √)D.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大纲()三. 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本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一致。
马原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来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B)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2018年5月)
第一章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哲学是:()A.一切科学之科学 ( )B.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特定时代人们的世界观 ( )2.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A.矛盾现象与和谐现象 ( )B.运动现象与静止现象 ( )C.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D.进步现象与倒退现象 ( )3.哲学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 )4.从哲学上看,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A.建设活动和破坏活动 ( )B.自由活动和不自由活动 ( )C.生存活动和发展活动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存在性 ( )B.结构性 ( )C.运动 ( )D.客观实在性(√)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 )7.哲学物质概念与关于具体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继承和汲取了:()A.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B.以往唯心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C.以往辩证法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D.以往可知论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9.我们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是:()A.对哲学的正确理解 ( )B.对物质的正确理解(√)C.对意识的正确理解 ( )D.对宇宙的正确理解 (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马原第一章参考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5 CABBD 6-10 ABACB 11-15 ADCAD 16-20 AACAD二、多项选择题1.ACD2.BD3.ABC4.ABC5.ABC6.ABD7.AC8.ABD9.ABC 10.ABC三、辨析题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答案要点:前面半句对,后面半句错,因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所以动中有静;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所以静中有动;但不能因此就说二者都是绝对的,因为只有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2.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3.随着科技发展,电脑将取代人脑。
答案要点:(1)这种观点抹煞了人脑和电子计算机的本质区别,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是机械论的观点。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过人脑的功能,但是电子计算机却不能完全代替人脑。
因为人脑是活的有机体,电子计算机是人的智慧结晶,是死的机械装置,电子计算机是人制造的,受人的支配。
(3)人脑本身及人的思维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意识具有创造性,因此电子计算机永远不可能代替人脑。
4.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设想的。
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对的。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附答案(2018)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附答案(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均不给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的哲学体系,而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就是说( )A. 它迟早要为新的思想体系所取代B. 它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C. 它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D. 它不需要少数天才人物指手划脚就能自发地取得进步E. 它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日益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而不断发展2.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 )A. 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B.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C.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D. 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E. 带着问题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寻求现成答案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A. 牛顿的力学B. 康德的星云假说C. 细胞学说D.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E.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英国经验论B. 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C. 狄慈根的唯物主义D. 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E. 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C.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D.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E.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的关系6.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相比较,它的科学性表现在()A .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 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C. 正确地论证了世界的可知性问题D. 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E. 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找到了决定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问题二、辨析题(请判断该命题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了人类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顶峰。
三、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8)--第一章全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无产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C 5.D 6.B 7.B 8.C 9.A 10.D1 1.D 12.D 13.A 14.A 15. C 16.D 17.B 18.A 19.D20.B 21.A 22.D 23.C 24.A 25.B 26.B 27.D 28.B 29.D 30.B二、多项选择题1.BC 2.AB 3.BC 4.CD 5.ABC 6.ABCD 7.BCD 8.AB9.ABD 10.AB 1 1.ABC 12.ABCD 13.CD 14.AD 15.CD16.ACD 17.ABC 18.ABCD 19.ABC 20.BD三、名词解释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2、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范围或幅度3、物质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5、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6、联系是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7、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8、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9、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10、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四、辨析题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马原第一章题库
第一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 C )。
A.自然观B.历史观C.人生观D.世界观2.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 A )。
A. 世界观B. 价值观C.人生观D. 历史观3.人的本质属性是( B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C.地缘属性D.业缘属性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 B )。
A.自然性 B.社会性C.抽象性D.生物性5.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 B )。
A.人生目的B.人的本质C.人生道路D.人生态度6.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人生价值 B.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D.人生道路7.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A )。
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B.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D.人生目的决定保持什么样的人生精神状态8.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D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9.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下列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是( C )。
A.玩世不恭 B.怨天尤人C.勇于开拓 D.悲观怯世10.人生观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中,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是( A )。
A.人生目的B.人生境遇C.人生价值D.人生态度11.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哲学是:()A.一切科学之科学 ( )B.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特定时代人们的世界观 ( )2.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A.矛盾现象与和谐现象 ( )B.运动现象与静止现象 ( )C.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D.进步现象与倒退现象 ( )3.哲学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 )4.从哲学上看,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A.建设活动和破坏活动 ( )B.自由活动和不自由活动 ( )C.生存活动和发展活动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存在性 ( )B.结构性 ( )C.运动 ( )D.客观实在性(√)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 )7.哲学物质概念与关于具体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继承和汲取了:()A.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B.以往唯心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C.以往辩证法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D.以往可知论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9.我们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是:()A.对哲学的正确理解 ( )B.对物质的正确理解(√)C.对意识的正确理解 ( )D.对宇宙的正确理解 (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这一论断是:()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 )1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A.人脑的进化 ( )B.动物心理的形成 ( )C.语言的产生 ( )D.劳动(√)1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 )B.各种实物的总和 (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13.实践是( )既区分又统一的基础A.运动和静止 ( )B.时间和空间 ( )C.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14.《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时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 )C.精神运动时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1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1分)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 )16.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A.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B.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 ( )C.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 ( )D.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 )17.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表明:()A.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 (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C.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 ( )D.人大意识具有主观性 ( )18.《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这一观点的错误是:()A.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B.承认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 )C.认为人的意识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D.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同一 ( )19.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 ( )B.运动(√)C.结构性 ( )D.层次性 ( )20.运动作为哲学范畴指的是:()A.一切事物的变化及其过程(√)B.一切事物位置的移动 ( )C.一切事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化( )D.一切事物在时间作用下的变化( )21.下列关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存在着离开物质的运动 ( )B.存在着离开运动的物质 ( )C.物质和运动是同一个东西 ( )D.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的(√)22. 下列关于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前提 ( )C.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可分的 ( )D.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更为“纯粹” ( )23.“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一观点是说:()A.认识世界没有必要 ( )B.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C.实践无需认识指导 (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 )24.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说明:()A.运动时世界的本原 ( )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 (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运动与静止时绝对对立的 ( )2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 )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 )C.静止是物质的运动的特殊状态(√)D.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 ( )26.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物质的 ( )B.运动的 ( )C.实践的 (√)D.精神的 ( )27.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自然界 ( )B.人类社会 ( )C.精神 ( )D.实践(√)28.下列关于物质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条件的(√)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 )C.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 ( )D.物质世界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 )29. 下列关于物质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静止指的是物质完全停止运动的状态( )B.物质的静止指的是物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对静止(√)C.物质的静止指的是事物的本质稳定不变( )D.物质的静止和物质的运动都是无条件的( )3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 )B.对立统一的观点 (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 )31.“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偶然性的堆积 ( )C.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 )D.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 )3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A.对立面之间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 )C.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D.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和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 )33.“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 )3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A.是否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 ( )B.是否承认事物的永恒发展 (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有客观规律 ( )35.人们由于利益的驱动,疯狂挖掘草原上的植物——“发菜”,严重地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这个案例说明:()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 ( )B.过分强调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 )C.只追求人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直接联系,没有看到眼前活动与生态平衡的长远的间接联系(√)D.只看到物与物质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 ( )36.“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个论断是:()A.唯物论的观点 ( )B.辩证法的观点 ( )C.决定论观点 ( )D.形而上学的观点(√)37.“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A.形而上学观点 ( )B.唯物辩证法观点 ( )C.诡辩论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 ( )38.“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是:()A.机械决定论观点 ( )B.形而上学观点 ( )C.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 )39.“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A.辩证法观点 ( )B.诡辩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 )D.唯心主义观点 ( )40.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根据是:()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 )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 )4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它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事物发展的结构和层次 ( )D.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 )4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B.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 )C.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 )D.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所谓形式 ( )44.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 ( )B.绝对性和相对性 ( )C.整体与局部 ( )D.同一性和斗争性(√)45.“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A.割裂了事物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割裂了事物质与量的关系 ( )C.割裂了事物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 )D.割裂了事物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46.事物的性质是由:()A.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 ( )B.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 ( )C.矛盾斗争性决定的 ( )D.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47.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 )48.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指:()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 )D.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49.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0分)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 )50.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A.矛盾的普遍性 ( )B.矛盾的特殊性 ( )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同一性 ( )51.区分事物发展过程的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A.事物发展变化是否迅速 ( )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 )C.事物发展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事物发展是否显著 ( )5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A.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B.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 )C.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 )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 )53.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 )B.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 )C.把握事物的度(√)D.确定事物的量 ( )54.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