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杨柳青-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杨柳青-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杨柳青-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杨柳青》的基本知识和背景。

2.学习《杨柳青》的歌词,掌握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3.使学生能够正确歌唱《杨柳青》。

4.让学生学会欣赏《杨柳青》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内容:1.歌曲《杨柳青》的介绍2.乐理知识:节奏、节拍,拍子的基本概念3.歌词的学习和歌曲的唱法4.歌曲的欣赏和分析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内容:节奏、节拍和拍子的基本概念。

2.介绍《杨柳青》的背景和歌曲特点。

第二步:了解歌曲基本知识1.教师介绍《杨柳青》的演唱者苏少的背景和作品特点,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

2.学生一起欣赏苏少版的《杨柳青》音频,了解歌曲的基本音乐元素和特点。

第三步:学习歌曲歌词1.教师教唱《杨柳青》的歌词,重点讲解歌曲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2.学生模仿教师的演唱,练习歌曲的唱法和节奏。

第四步:唱歌练习1.教师指导学生重复演唱歌曲,同时强调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五步:欣赏和分析1.教师放送《杨柳青》的MV或听苏少版的音频,让学生全面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和艺术价值。

2.分析歌词和歌曲的文化背景,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欣赏和分析。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歌曲的唱法和节奏的掌握,学生需要多次练习。

2.歌曲文化内涵和音乐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和文化素养。

五、教学评价1.学生会正确唱出《杨柳青》,并对歌曲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有所了解和理解。

2.学生运用所学乐理知识分析和欣赏《杨柳青》的能力提高。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学习其他传统文化歌曲,进行比较和分析。

2.学生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音乐作品中,提高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苏少版七年级⾳乐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第⼀单元:春天的旋律第1课渴望春天⼀、教学⽬标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对⾳乐、对春天、对⽣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平等⾳乐与相关⽂化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与⼤⾃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乐活动。

⼆、教学重、难点1、尝试⽤声⾳、速度、⼒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情。

2、认识变⾳记号,学习临时变化⾳的唱法。

三、课前准备播放⼀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乐作品如:《春天在哪⾥》,创设情景,帮助学⽣从⾳乐风格上⾃然地⾛近春天。

学⽣从⽆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

四、教学过程(⼀)导⼊(在《春天在哪⾥》⾳乐声中进⼊教室)师:刚才播放的这段⾳乐⼤家应该⾮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春天在哪⾥》。

师:这⾸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

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近我们的⾝边,我想请同学们⽤⾃⼰熟悉的⼀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1、聆听(渴望春天)师:⾸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开门见⼭的⽅法,直接让学⽣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歌曲,使学⽣熟悉旋律,熟悉⾳乐,初步体会和感受⾳乐的意境。

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我感受到了⼤⾃然……万物复苏等。

师:刚才个别同学谈了⾃⼰感受,那么我想那些没有举⼿的同学⼀定还在回味当中。

你们能不能给这⾸歌来添⼀个歌名呢?⽣:《渴望春天》2、简单介绍⾳乐⼤师——莫扎特的出⽣地、出⽣时间和⾮凡的⾳乐天赋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创作师:关于他你们了解多少呢,在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找了⼀些关于莫扎特的资料,我们⼀起来分享。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声音的基本属性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掌握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的概念。

-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的不同。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 掌握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的概念。

- 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的不同。

教学内容和过程安排1. 引入活动通过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些声音的原因和方式,并让学生描述这些声音的特点。

2. 学乐器识声音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一个乐器或制作简易乐器,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分析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

3. 知识讲解老师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介绍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4. 声音实验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声音实验,比较不同物体或乐器的音高、音强和音色,让学生亲自操作感知和实践这些概念。

5. 小结和评价让学生归纳总结声音的基本属性,检查学生对音高、音强和音色的理解程度。

第二单元:音乐的表现手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音乐的不同表现手法,掌握乐曲中的速度、节奏和音调变化。

- 能力目标:能够听辨速度、节奏和音调变化,感知乐曲中的情感表达。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表达的敏感性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音乐的不同表现手法。

- 掌握乐曲中的速度、节奏和音调变化。

- 能够听辨速度、节奏和音调变化,感知乐曲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和过程安排1. 引入活动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的速度、节奏和音调变化,让学生描述这些变化对乐曲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影响。

2. 速度体验通过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感受不同速度下的身体动作和情感表达,加深他们对速度在音乐中的作用的理解。

3. 节奏感知通过鼓点和拍子的敲击,让学生感知不同节奏模式对乐曲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初中音乐教案)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doc

(初中音乐教案)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doc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初中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第1 课渴望春天( 1 课时)第2 课小小的我( 2 课时)第3 课八孔竖笛演奏方法( 1 课时)第二单元《美丽的山谷》第1 课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 2 课时)第2 课森林中的回声( 1 课时)第3 课口琴吹奏( 1 课时)第三单元:海滨音诗第1 课大海啊故乡( 1 课时)第2 课天蓝蓝海蓝蓝( 1 课时)第3 课欣赏《海港之夜》《海洋和辛巴德的船》第四单元:锦绣江南无锡景( 2 课时)一、《丰收之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哦,林中那间小屋》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第1 课渴望春天( 1 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1、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三、课前准备: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如:《春天在哪里》,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

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生:《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

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1、聆听(渴望春天)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夜深沉(京胡与乐队)-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夜深沉(京胡与乐队)-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夜深沉(京胡与乐队)-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京胡与乐队的演奏特点和表现形式;
2.听懂夜深沉这首曲子,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
3.学会演奏夜深沉的曲子。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夜深沉这首曲子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特点;
2.学会演奏夜深沉的乐谱。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京胡与乐队的演奏特点和表现形式;
2.理解夜深沉这首曲子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1.京胡与乐队演奏视频;
2.夜深沉的乐谱。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京胡与乐队的演奏视频,介绍京胡与乐队的演奏特点和表现形式。

2. 理解夜深沉这首曲子(15分钟)
教师播放夜深沉这首曲子并要求学生认真听,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1.这首曲子的情感表达在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2.你们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体会出了什么情感?
3. 学习夜深沉的乐谱(30分钟)
教师分发夜深沉的乐谱给学生,然后向学生详细介绍乐谱的结构和演奏方法。

学生根据乐谱学习演奏,教师在一旁给予指导和帮助。

4. 练习和表演(40分钟)
学生根据乐谱练习演奏,并磨练各自的演奏技巧。

然后进行表演,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通过京胡与乐队的演奏来引入夜深沉这首曲子的情感表达和演奏方法。

然后通过学习乐谱,让学生掌握夜深沉的演奏技巧。

通过演奏和表演来磨练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协调能力,最终让学生掌握夜深沉这首曲子。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第1 课爱星满天一、教学目标1、准确地演唱和律动《爱星满天》,感受歌曲乐句的对称性。

2、能跟着老师的指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1、学生欣赏歌曲《爱星满天》,熟悉歌词以及歌曲可分成的乐段。

2、学生学唱歌曲《爱星满天》,主要是学生通过听来达到学会演唱的目的,教师在难唱或易唱错的地方重点解决问题。

3、配合律动体验歌曲的美。

三、教学过程:1、导入:2、学生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答案:第一乐段(1-16小节),采用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描绘了美丽的天空带给人们的快乐和甜蜜。

第二乐段(17-32小节)稍显激动,前后明显的对比,歌唱人间高尚而纯洁的爱。

第三乐段(33-48小节)是第一乐段的缩减再现,是爱心的传递和延伸。

3、学生学唱歌曲《爱星满天》,找到变化音--,4、重点难点:后十六和小切分的演唱方法5、有感情的熟练准确的演唱歌曲。

6、配合律动来完整演绎《爱星满天》。

感受乐句和乐段的结构,体验歌曲美好真挚的感情。

(p13有完整的律动动作)四:教学反思第2课欣赏《生死不离》《流水》一、教学目标1、在5.12地震一周年冬日来临之际,再现汶川地震中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表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亲如家人、息息相关的情感。

2、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的身边。

3、了解古琴的音色,知道钟子期和俞伯牙的知音故事。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本节课分为三个板块。

1、教师和学生追忆大地震2、欣赏歌曲感受歌曲3、欣赏古琴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和学生追忆大地震。

教师活动:知道吗?就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曾经生活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和你们一样也拥有着幸福的家庭和一样深爱着他们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级的特大地震,随着刹那的地动山摇,无数的家园灰飞烟灭,无数的躯体伤痕累累; 多少亲人,在地动山摇的瞬间骨肉分离,家毁人亡;七万个活泼的生命飞去了天堂,学生活动:面对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你们想说什么?3、欣赏歌曲《生死不离》教师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

中国功夫-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中国功夫-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中国功夫-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苏少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为中国功夫。

二、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功夫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了解中国功夫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

3.能够模仿基本的中国功夫动作。

三、教学重点1.中国功夫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中国功夫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

3.基本的中国功夫动作。

四、教学过程任务一:探究中国功夫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引入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功夫是一种传统的武术,你们知道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吗?2.组织学生在团队中查阅相关的资料,整理出中国功夫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3.整理出重点内容:中国功夫是中国的古代武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世界各地的人们喜爱。

任务二:了解中国功夫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1.引入问题:中国功夫不仅是一种武术,还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

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方面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吗?2.组织学生在团队中查阅相关的资料,整理出中国功夫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3.整理出重点内容:中国功夫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主要有:强调内外修身、注重心智修养、讲究道德修为、倡导忠诚勇敢、弘扬宽容和谦虚谨慎等。

任务三:学习基本的中国功夫动作1.引入问题: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对中国功夫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些基本的中国功夫动作吧。

2.向学生介绍基本的中国功夫动作,如弓步、穿梭步、拳阵等。

3.在课堂上进行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模仿练习,注意姿势和动作的准确性,并互相协助纠正。

五、教学评估1.知识掌握情况:针对任务一和任务二,逐一询问学生对于中国功夫的起源和文化背景是否掌握,了解到的信息是否准确。

2.操作能力:针对任务三,观察学生练习中国功夫的姿势和动作是否准确。

六、作业布置1.课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课堂练习,自己练习并记录下来拳法的动作,然后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杨柳青-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杨柳青-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杨柳青-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歌形式;2.了解杨柳青音乐的来源及传承;3.听懂杨柳青的演奏;4.能够唱出简单的杨柳青曲目。

二、教学重点难点1.音乐的节奏与节奏型;2.杨柳青音乐的表现力与特点。

三、教学准备1.杨柳青音乐的录音或视频;2.杨柳青音乐的乐谱;3.教学录音机或其他音响设备;4.ppt或黑板等录播设备。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1 前置知识导入教师先通过音响设备播放一段中国古代的民歌,让学生了解到民歌的形式和特点,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民歌的看法。

1.2 杨柳青的介绍教师简要介绍杨柳青音乐的来源和文化内涵,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杨柳青音乐的看法。

1.3 杨柳青的演奏教师通过课堂演奏或播放视频展示杨柳青音乐的卓越演奏。

1.4 杨柳青曲目的学习教师向学生介绍一首简单的杨柳青曲目,让学生听一遍,并根据乐谱进行演唱。

1.5 课堂总结教师通过提问和学生讨论的方式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着重强调杨柳青音乐的表现力和特点。

第二课时2.1 前置知识导入教师通过播放杨柳青音乐的录音或视频继续引领学生认识杨柳青音乐的美。

2.2 杨柳青节奏型的学习教师向学生介绍杨柳青音乐的节奏和节奏型,并通过演示或演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其基本情况。

2.3 杨柳青曲目的学习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乐谱练唱杨柳青曲目,并着重强调课堂演唱的节奏感。

2.4 杨柳青曲目的演奏教师指导学生用乐器演奏杨柳青曲目,并在演奏中强调其艺术表现力。

2.5 课堂总结教师让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继续欣赏杨柳青音乐。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听懂杨柳青音乐及其节奏型;2.学生能够唱出简单的杨柳青曲目;3.学生能够用杨柳青乐器演奏简单的曲目;4.学生对杨柳青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作业设计
1、把歌曲《小小的我》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演唱.
2、,搜集关于大海的歌曲.
第3课八孔竖笛演奏方法(1课时学习竖笛的兴趣,建立起学习竖笛的信心。
2、使学生初步了解竖笛的构造,学会演奏姿势及掌握基本呼吸方法。
3、学会5、6、7、三个音的奏法及其三个音以类的练习曲,并能够用所学的三个音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它们再也不分手,永远一起向前流.人们早已忘记它们曾经是两条小溪.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提问:歌中将"小小的我"比作哪些事物你对"小小的我"还有哪些不同的赞美之词2,听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请学生说出各种出现最多的是哪个音感受,唱出歌曲旋律重复的乐句.
3,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旋律.
4,学生跟录音完整演唱歌曲.
5,思考讨论
1)你认为"小小的我"是小还是大
2)一滴水可以汇成小溪,江河,大海,那么在集体中我们每一位同学是重要还是不重要作为集体的一分子,你应该怎样做
6,完整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欣赏
欣赏歌曲《春天来了》、《北国之春》、《春之声圆舞曲》、《帕米尔的春天》。
五,课堂小结
在《帕米尔的春天》歌声中出教室.
生:《渴望春天》
2、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创作
师:关于他你们了解多少呢,在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找了一些关于莫扎特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
生:他是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师:同学们找了非常多的资料,现在我们也初步的了解了一些有关莫扎特的东西。让我们走进他的歌曲中,去领略一番。
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
第1课渴望春天(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
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二、聆听体验
配乐诗朗诵《两条小溪》
有两条小溪在这儿汇合了.
它们都跑了很远很远的路.一条小溪从冰雪覆盖的山间跑来,另一条小溪从沼泽缓缓地爬行过来,它们都那么细小,似乎只能飘起一片树叶.
如今,这两条小溪在这儿汇合了.它们变成了一条河,再也分不出你和我.
它们的脚步更快了,歌声也更响亮.它们能浮得起小小的船儿,把它们送向远方.
(2)生随琴轻声的用“啦”来模唱。
(3)学唱歌词并且能有感情的演唱。
师:这首歌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呢?那我们唱的又是怎么样呢?跟磁带中唱的情绪是一样的吗?
(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应一致、和谐。)
5、课堂总结
师:你看今天春光明媚,空气清新,现在真是个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的季节,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感受一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吧
师:同学们也能用竖笛演奏那多好啊,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学习竖笛的吹奏方法。
2、板书课题:八孔竖笛演奏方法
三、新课教学
1.八孔竖笛简介
(1)出示图片。
(2)介绍竖笛来源。
八孔竖笛原名Recorder,起源于意大利,后来逐渐流行于欧美各国,历代皆拥有著名竖笛演奏家。本世纪以来,八孔竖笛为教育领域所重视,在许多国家中为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所采用。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已经将竖笛确定为器乐教学的选用乐器。
(一)导入
(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
生:《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教学重点]
掌握竖笛“缓吹”的方法并学习5、6、7三音及以内的练习曲。
[教学难点]
全闭音孔“按指”的技巧并用所学的三个音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具准备]
八孔竖笛构造及演奏姿势图、竖笛演奏曲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听一首由竖笛演奏的音响作品,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演奏的?(笛子、长笛、竖笛)
第2课小小的我(2课时)
课时目标:
1,发现和感受大自然中小水滴的可爱和小溪清澈透明,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培养爱水,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体验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切关系和自尊,自豪的情感,体会"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哲理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三、课前准备:
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如:《春天在哪里》,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
四、教学过程:
4、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不同的画面,那么不知道用歌声描绘出的画面是不是也一样的美呢?先听老师把这首歌演唱一遍。听完这后我想你们一定也很想来学唱这首歌。
(1)师边弹奏歌谱,生轻声学唱,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唱的一句。讲解升号,装饰音、休止符、不完全小节、连音线。
师:在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很多的休止符,必须要注意休止。
1、聆听(渴望春天)
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复苏等。
师:刚才个别同学谈了自己感受,那么我想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一定还在回味当中。你们能不能给这首歌来添一个歌名呢?
3、复听《渴望春天》
师:下面请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
A、歌曲的演唱形式:1、男声合唱2、童声合唱3、女声合唱
B、歌曲的情绪:1、热烈激动2、明朗愉快3、低沉忧郁
C、歌曲的拍号:1、3/4 2、6/8 3、3/8
(六拍子是由两个三拍子组成的)
D、歌曲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第一遍带着问题听音乐,边听边写下前三题的答案。第二遍跟着录音小声哼唱,最后一题相互讨论后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