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及国内历史上重大改革、变法一览表

合集下载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 国奠定了基础。 3.北魏孝文帝改革,通过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加速了北方各族的 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4.公元前6世纪,执政官梭伦改革,公民大会成为城邦的最高权 力机关。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 政治的最高峰。 5.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 到封建社会。 6.8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分 封,奠定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
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 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 义。他们是谁?为什么?有何突出成就?
罗斯福通过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渡过经济危机, 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要点整合
二、近现代中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俄国走上了资本 主义发展道路。 2.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 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3.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 动,在当时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 化的第一步。 4.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是资 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它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 本主义制度,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要点整合
5.东欧国家的改革:1956年开始到20世纪六七十年 代,匈牙利改革,成效突出,曾有“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的称誉;80年代陷入新的困难。1968年,捷克斯洛伐 克的改革,被苏联镇压。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都 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苏联也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1989年,东欧剧变,各国执政党改变,社会制度也随 之发生了变化。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平演 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一、中外古代重要的改革:1、管仲改革:⑴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⑵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⑶影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2、商鞅变法:⑴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

⑵时间:公元前356年;⑶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⑷结果: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⑸地位:战国时期最着名的变法、最彻底的变法、效果最好的变法。

3、北魏孝文帝改革:⑴背景: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⑵改革根本目的: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⑶改革内容:在朝廷中必须说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⑷意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4、雅典的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5、日本大化改新:⑴背景: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改革。

⑵时间:7世纪中期;天皇:孝德天皇;学习对象:中国唐朝;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⑶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⑷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二、中国近代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6、洋务运动:⑴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内外交困;洋务派产生。

⑵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⑶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⑷内容: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口号:“自强”;代表企业: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

改革大事年表

改革大事年表

历史上重大改革人类社会演进的方式:战争、改革、革命1、历史上重大革命:(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法国大革命(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中国的辛亥革命(5)新民主义革命重大革命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结果(对生产力造成一定破坏)根本目的:(推翻制度)用暴力打碎了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

2、历史上重大改革:(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10)中国的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改革类型:①社会内部局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②促进新旧社会制度转变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改革的原因:都是因为旧的社会制度不适应社会的发展①旧制度本身存在缺陷②制度不存在问题而是统治者误用滥用,损害人民的利益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需要不断完善根本目的、实质:维护自己的统治。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的特征:艰巨性和多样性成功改革的重要条件:(1)顺应历史潮流,反映先进生产力及其政治的发展需要,促进思想解放(2)全社会互动的结果(3)先进思想的指导(4)改革家不仅需要远见卓识,而且需要无私无畏(5)改革策略的正确改革的启示:1.改革是统治者对既定制度进行的调整(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加以改良)2.人类的进步需要借助于改革3.改革由于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会刀光剑影,但比革命温和得多)4.无论改革成败,其经验教训都值得汲取5.如果改革有利于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这就是值得肯定的改革关于改革的评价(1)标准:尽管一切改革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但标准只有一个,即从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2)基本思路:首先应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趋势),再看这次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要求,对历史发展起什么作用。

高考必备:古今中外的重要改革

高考必备:古今中外的重要改革

成功原因: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 实力较强大;②改革措施全面、行之有效; ③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积极影响:①改变了封建落后状态,走上了发 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 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 ③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 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 消极影响: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推行 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二、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
1、洋务运动
背景:①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 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本质上是维护封 建统治的不同道路)。 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 防,培养人才。 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破产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极 力阻挠;洋务派力量分散、有限;没有根本 改变封建制度。 教训:地主阶级改革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制定经济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生产关 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 发展。
3.建国后我国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 转变
⑴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 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 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 搬政治斗争方式。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 成工业化。 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化的高速度。 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 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 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
2.战国时期的变法 (1)商鞅变法 背景:①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②新兴地 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 主阶级统治。 主要内容: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②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③奖励军功,按功受爵;④“燔诗书而明法 令”;⑤统一度量衡;⑥废分封,行县制;⑦废除井田制。 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影响: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了秦国的旧制 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 集权制度,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 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成功原因:①顺应历史潮流(根本原因),②最高统治者 支持,③措施得当。

历史专题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历史专题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改革就是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使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时 改革 背景/ 期 名称 开始
内容
影响
中 国 古 代 史
前356
年,为
了富国
商鞅 变法
强兵, 秦孝公 任用商
鞅在秦
国进行
变法。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加 强了中央集权) (2)奖励生产;(国富,提高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的特 权;(兵强) (4)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 建制度) (5)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 权,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是 资 产
阶 级 性
质 的 改 革
时 改 背景/开始 期革
名 称
内容
影响
性质
世 新 国内战争 规定农民在向国家交 新经济政 社会主义
界 经 结束,为 了粮食税以后,余粮 策把社会 性质的改
现 济 了恢复被 归自己支配,他们的 主义同市 革;是社
代 政 战争破坏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场和资本 会主义制
1、进一步梳理、归纳、认识了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历 史史实。
2、学会对诸多改革历史事件的分类归纳:
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如商鞅变法;
按性质分
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如戊戌变法;
无产阶级领导的改革如改革开放;
按结果分:同一时期,同一制度的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按程度分: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
另一种是对上层建筑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
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国富强起来,但是
中 国 近 代 史
洋 务 运 动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目录
中国戊戌变法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美国罗斯福新政
1、中国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
背景: A、国内(1)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 B、国际(1)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2)启蒙运动的影响。 目的:在保护清政府的前提下,使中国发 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原因: 内因(1)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 发展;(2)“十二月党人”起义;(3) 农民起义。 外因(1)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2)欧 美资本主义的冲击。 目的:缓解社会矛盾、巩固动摇统治, 增强抵御西欧国家扩张的能力。根本目 的是维护地主和贵族的利益。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背景:德川幕府专制统治的危机;日益严 重的民族危机。 前提:德川幕府被推翻(倒幕运动为明 治维新消除了阻力和障碍) 时间:1868年 领导人:明治天皇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日本明治维新
内容:(经济上)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 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废 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殖 产兴业 (军事上)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 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富国强兵 (政治上)“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 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加强了中央集权; (文化、教育上)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 人才。 (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
作用: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 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雇佣劳动力、国内市 场、资金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加 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使俄国走 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局限性:一是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没有改 变,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二是使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总之,俄国近代化缓慢而沉重。

专题九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专题九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日本历史上由弱到强的两次改革 (1)大化改新 ①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②性质:封建改革; ③学习对象:中国隋唐制度; ④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中央 设二官八省,地方建国、郡、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 才选官;经济上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⑤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明治维新 ①时间:1868年;②人物:明治天皇;③性质:自上而 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④学习对象:西方欧美列强;
三、改革性质分类
1.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 运动、大化改新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 明治维新、美国罗斯福新政 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三大改造、改革开放、新经济政策、 匈牙利改革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1)相同点:都主张学习西方 (2)不同点:①中国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日本不但学习 西方的先进科技,还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 ②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明治维新使日 本成为亚洲强国,摆脱民族危机。
4.中国和前苏联改革的不同后果及其启示: (1)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改革中找到了一 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了综合 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引 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四、不同改革的比较
(3)苏联改革失败给我们的启示:①改革要实事求是,适 合国情,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改革要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④ 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⑤重视民族问题,正 确处理民族关系。

国外及国内历史上重大改革、变法一览表

国外及国内历史上重大改革、变法一览表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一、认定目标1. 知道我国气候特点。

2.知道我国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及对我国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1.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______的国家之一,我国_____有大部分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温带______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____________气候。

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_______气候。

2.受_______的影响,我国降水自_______向 _______ 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集中在 _____季。

3.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我国南方雨季比北方____,比北方长。

夏季风强,则______;夏季风弱,则_________。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界线.(口诀:兴安、阴山、贺兰山、巴颜冈底季风圈。

)5.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最为辽阔。

在季风区内夏季盛于来自_______洋、______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西伯利亚、蒙古)的 ________风。

6.读我国气候图:(1)图中A、B、C、D、E从气候类型来分:A B CD E 其中A、B、C都为气候,说明了我国气候二个特征分别为、。

(2)从季风区、非季风区来划分:大致A、B、C位于区。

大致D、E位于区。

7.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风”是指()A.偏北风B.偏东风C.夏季风D.冬季风8.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海陆位置B.地势影响C.纬度位置D.地形复杂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月0º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C.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D.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三、共同探究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按图例画出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和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比较表格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比较表格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比较表格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八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本模块选择了中外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九场改革:(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

上述九场改革,从时序上来划分,前四个为中外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后五个为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从内容上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调整社会内部矛盾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促进新旧社会制度转变的改革,如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明治维新等。

【课标考纲考点】1.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必要性内容(财产等级制度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民众法庭解负令发展农工商业的措施) 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2.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商鞅变法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为田开阡陌封疆”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制等) 改革的成效以及商鞅个人的结局3.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统一北方改革内容(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新租调制迁都洛阳汉化政策) 历史作用4.王安石变法“三冗”“两积”内容(“富国之法”(经济改革措施)“强兵之法”(军政改革措施)“育才之法”(教育改革措施)“三不足”精神历史作用5.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必要性赎罪卷马丁·路德改革(《九十五条论纲》“因信称义”) 加尔文改革(《基督教原理》“先定论”)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法国与英国对埃及的入侵改革的内容(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扩张战争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克里米亚战争“二一九法令”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8.明治维新“黑船来航”幕府统治危机武装倒幕运动改革内容(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土地制度改革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日本帝国宪法》) 军国主义与对外扩张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精品)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精品)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我们现在正用新 经济政策来改正 我们的许多错误
列宁 罗斯福
邓小平
我们惟一值 得恐惧的是 恐惧本身
罗斯福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 次革命; 发展才是硬道理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相同背景 相同影响
都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都巩固了本国现有制度 利用市场和商 开创了资本主 中国特色的 认识: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 各 自 品货币关系扩 义国家大规模 社会主义改 短;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有自己特色的改 特 色 大生产、发展 干预经济发展 革开放 革之路;改革要勇于创新,改革是经济发展, 的新模式 经济 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等。 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成功原因 调整生产关系,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俄国农奴 块耕地和宅旁园地;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 农奴制 制改革 社”管理。这次改革废除了_______ ,使俄国走 资本主义 上了发展_________ 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重 大转折点。
明治天皇 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加强中央 1868年_________ 废藩置县 殖产兴业 集权,____;向西方学习 ,___,鼓励发 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___, 征兵制 日本明治 文明开化 建立常备军;提倡“_________”,实行强制性_ 维新 义务教育 资本主义 的道路,但是保 ____。走上了发展_________ 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开始________, 对外殖民扩张 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面对经济大危机激化的社会矛盾,1933年,罗斯 全国工业复兴法 罗斯福新 福进行改革。核心和基础是《______》。 资产阶级政府大 政 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_______ 规模干预经济生活 ____________的先河。

专二.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专二.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5.(2011.河南中考)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 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是( C )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6.(2013邵阳中考)了解杰出人物对人类发展的贡献是历史学 习的重要内容,下列三位杰出人物都曾领导 ( D )
11、 2010年安徽中考 1.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时间是解读历史的标尺 材料: 1949年10月,有位诗人以一句“时间开始了” 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喜悦心情。1978年12月,对于无数 中国人来,“时间又开始了”· · · · · · 请回答: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做出了怎样的转移促使 1978年人们心情喜悦的“时间又开始了”?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 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 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但是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分 裂。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 果。” (1)请举出材料中的“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 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史实各一例。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探索出符合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罗斯福新政; 特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5、 改革是强国之路,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 谈谈今天你们应该培养哪些素质才能成为国家合 格的接班人?
1. 要有创新意识。 2.要有敢于改革的勇气和魄力。 3.努力学习,掌握外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本领 ……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013年中考专题复习泾河中心初中九年级历史备课组专题综述:何为“改革”,一般意义而言是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革。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中外改革,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所在。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有力。

本专题旨在通过回顾中外重大改革,探究改革成功的经验与作用,使同学们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古今中国重大改革】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忽必烈改制4、洋务运动5、戊戌变法6、土地改革7、改革开放【世界重大改革】1、日本大化改新2、俄国农奴制改革3、日本明治维新4、美国罗斯福新政5、新经济政策6、斯大林模式7、戈尔巴乔夫改革古今中外改革的历史事件很多,让我们试着给它们分类,如按性质相同,哪些历史改革是一类?1、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洋务运动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农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3、无产阶级领导的改革列宁新经济政策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专题摘要:一、中国古代史的改革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背景: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加快的私田的开垦;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变法运动。

时间: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内容及作用: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瓦解奴隶制经济,发展封建经济;②奖励耕织——提高生产积极性;③奖励军功——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提高军队战斗力;④推行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影响深远;⑤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实行法治;⑥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流通。

意义: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中国部分】一、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概况:1、承认土地私有;2、奖励生产;3、推行县制;4、奖励军功意义:1、完成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2、秦国强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公元4世纪后期人物:孝文帝拓跋宏概况:1、迁都洛阳;2、推行汉化政策;3、改穿汉服;4、学说汉话;5、采用汉姓;6、与汉族通婚。

意义: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三、王安石变法时间:北宋宋神宗时期(1069年至1085)人物:王安石概况: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结果: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四、张居正改革时间:明神宗万历年间(1581年)人物:张居正概况:1、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创制“考成法”。

2、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实行:“一条鞭法”结果:张居正的全面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边境安宁,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

但在张居正死后,一些改革措施遭到了破坏,比如考成法,可是另一些改革措施比如“一条鞭法”,或多或少地被保持了下来,甚至延续到了清朝(清代“摊丁入亩”改革是“一条鞭法”改革的延续)。

五、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到90年代人物: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䜣,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

概况:1、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和民事工业2、创办新式学校(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近代海军。

意义:1、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2、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3、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中外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外史上的重大改革

08
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
09
意义。
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
罗斯福新政:
的恢复和发展。
3
1921年苏俄在列宁领导下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
2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02
03
04
05
06
01
内容:首先: 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
中外史上的重大改革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者: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中国现代史改革:
改革开放
中国古代史改革:
中国近代史改革:
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01
02
03
04
05
世界古代史改革:
背景: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
内容: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影响:齐国国富兵强。后来齐桓公成为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05
改革的启示: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 实践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回答有关改革的如下问题: (1)下面四位伟大人物,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 A B C D (2)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事件是 ;开辟了 道路,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 (3)历史上有许多改革不是补偏救弊的局部调整,而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变革, 例如世界近代史上的 。有些改革同时又是思想解放运动,例如中国近代史 上的 。 (4)20世纪以来的三次重要改革:美国: 苏俄 中国 : (5)如果你们班准备编辑以“改革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历史手抄报,让你完成其中 “感悟改革”的栏目,请结合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留给人们的启示,把你感受最深的写 出来,完成这一栏目。(要求:不得摘抄本题中已有的结论;感受至少写出两条,不 少于150字) (6)今年是中国建国60周年,结合中外史上的重大改革,你认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应 如何进行?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知识链接]一、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1、商鞅变法(1)背景:生产工具的变革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相继掀起变法运动。

(2)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5)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2)时间:5世纪末。

(3)内容: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实行汉制。

(4)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3、戊戌变法(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深重,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

(2)时间:1898年。

(3)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文化教育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等。

(4)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土地改革(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广大新解放区还没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政策: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4)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向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1)对内改革①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概况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
社会主义性质 的改革
代表改革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俄国1861年改革
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 新经济政策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匈牙利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列宁康Fra bibliotek为梁启超
明治天皇罗列斯宁福亚历山大二世罗斯福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 。 --------梁启超
改革,一般是指革除已经过时的旧制度、旧文化和旧思想,创造 富有生机的新制度、新文化和新思想,解放生产力。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专题复习
你能说出中外近现代史上有哪些重要的改革吗?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改革开放
1、俄国1861年改革 2、日本明治维新 3、苏俄新经济政策 4、斯大林模式 5、美国罗斯福新政 6、苏联赫鲁晓夫改革 7、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8、匈牙利改革
1、按是否改变社会性质划分
改变了社 会性质
俄国1861年改革 明治维新 戈尔巴乔夫改革
未改变社 会性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罗斯福新政 新经济政策 赫鲁晓夫改革
匈牙利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
2、按改革结果划分
戊戌变法
失败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匈牙利改革
成功
中国的改革开放
俄国1861年改革 明治维新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3、按改革性质划分 性质
地主阶级领导 的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一、知识整合改革与变法贯穿于中外历史发展的始终。

尽管各个国家、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情况不同,具体改革的内容、目的、手段为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即改革都不是固守已不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形势的旧的法制、体制或政策。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有:春秋时期管仲改革“相地衰征”;战国时期的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的变法;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北宋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近代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现代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等。

其中重点要把握的是: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世界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改革与变法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联邦德国政治改革;战后日本的社会改革;苏维埃政府的战士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苏联、东欧、中国)等。

二、命题分析本专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价值。

2008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和世界各国吹响改革号角的一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这些重大改革举措,也许还是对中外历史上一些重大改革的最好纪念!2008年是王安石变法940周年、百日维新110周年、日本明治维新140周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在从古今中外改革的成败中,我们能得到很多规律性的认识和启示,中国和世界的改革如今兴犹未尽。

2009年高考也许会以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为载体,这些采用文明史范式,与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相结合,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和美国等世界大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应对措施,凸现创新精神的价值。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作用
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 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 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奠 定基础
地 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主 阶 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 级 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向 封建制度过渡的标志。
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 权力得到加强 2、局限性:不可能改变资本 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 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总结:
改革开放、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共同 点:
1、在原有社会制度的前提下,摆脱较为困难的 局面 2、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和历史发展趋势。
练一练
三、未能取得成功的改革
代表改革: ●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前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的匈牙利改革等
性质
目的
结局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次失败的富国强兵,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 洋务 维护清政 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封建统治者府统治 运动 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 的自救运动 道路。
1.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B.创办洋务企业的官员贪污腐败 C.西方列强的阻挠和压制 D.不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
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 A.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和苏共“二十大”的推动 B.各国国内人民的要求 C.各国经济发展困难重重 D.照搬苏联模式造成了许多恶果
向他们收取赋税 学习中国隋唐制度
明 治 维 新
资 产 阶 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促进了经济复苏与繁荣。 2.加速了政权封建化。 3.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结束分 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误区提醒 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 向统一的前提,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 展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过 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民族融合不是民 族同化。
王安石变 AD1068— 法 —1074
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背景 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教会征收什一税、出售 赎罪券,搜刮了大量财富。 2.开始: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主要内容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简化宗教仪式;认为《圣经》是人们唯一 信仰的神圣权威,在上帝和《圣经》面前人人平等;君权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 的教会。 4.影响 (1)不少宗教团体陆续接受了路德新的宗教思想。 (2)宗教改革推动了下 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3)确立了“教随国定 ”的原则。(4)推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 二、加尔文宗教改革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简化宗教仪式;提出自由、平 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核心是“先定论”;主张个人奋斗和加强道德 修养。 三、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亨利八世颁布一系列限制教会权力的法令,英国议会通过 “至尊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 家的法令,保留了天主教的基本教义 和仪式。建立了英国国教,成为封建 专制统治的工具。 1.土地制度改革 (1)内容①取消免税地和没收违规宗教地产。②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 有。③改革赋税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2)影响:消除了马木路克和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为进一步 改革创造了条件。 2.经济改革(1)内容①农业: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 农作物品种 。②工业: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 资金,初步建立埃及的民族工 业。(2)影响:改革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民族工业,提高了社会生产 力,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进程。 3.政治改革(1)内容:核心是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仿效欧美国家,在中央设立 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同时,在地方设立各级行政机构。(2)影响:结束了埃及长期 分裂割据的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 代埃及民族国家 的基础。 4.文化教育方面(1)内容: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创办各类学 校,聘请外国专家来讲学;选派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以及翻译欧美国家的著作 等。(2)影响: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埃及培养了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 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5.军事方面(1)内容: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实行征兵制;按西欧国家的 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建立军事学校,培养新型军官;改善装备等。(2)影 响:增强了军事实力,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维护了埃及的独立和主权的完整。
(1)指导思想有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如均 输法)。 (2)变法措施过于激进,触犯了大地主大官 僚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3)变法过程中出现用人不当,危害百姓的 现象。 (4)变法后期,宋神宗决心动摇及其去世, 使王安石变法失去强大的支持。 (5)根本原因: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 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目的,无法真正给农 民利益。
1、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 出来,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1.颁布“解负令”;2.确立财产等级制度;3.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 。2、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 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创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 4.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3、确 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4、为 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经济 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土地买卖。②重农 抑商,奖励耕织。③统一度量衡,国家颁布标准的度量衡器;政治 奖励军功, 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军事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 ”。②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③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文化 ①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儒家和其他学 派的诗书②推行秦律;社会习 俗 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政治上,定法律、行县制、奖军功;经济 上,重小农、废井田、统一度量衡;思想上,焚诗书、改习俗。);特点 (1)核 心内容是鼓励“农战”和实行“法制”。 (2)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3)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 革。 (4)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 1.冯太后主持实行新制 (1)实行俸禄制,以此整顿吏治。 (2)推行均田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按标准分配给农民耕种,使无地农民得到土地 。 (3)设立三长制,加强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改变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 2.孝文帝的改革 (1)设巧计迁都洛阳:495年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为孝文帝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 (2)移风易俗:接受汉族文化,易服装、改汉姓、讲汉语、通婚姻、改籍贯。
欧洲的宗 教改革
马丁。路德、 AD16C初 加尔文、亨利 八世
欧洲
民 族 国 家 性 、 资 本 主 义 性
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1)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 并向民众征收“十一税”,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 搜刮钱财。(2)在政治上,教权高于王权,各国统治者听 命于教廷,甚至向教皇称臣纳贡。(3)思想文化领域,教 会垄断了文化和学校教育。(4)社会生活方面,一个人从 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1.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14-15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 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各国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 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资产阶级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 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z 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3.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 想解放,冲击了天主教会。
1861年俄 国农奴制 改革
AD1861
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
资 本 主 义 性 质 改 革
1.俄国农奴主的剥削和压迫激起农奴的反抗,阶级矛盾 激化。 2.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 除农奴制。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5.亚历山大二世迫于变革压力亲自推动和主持改革。
名称
时间
主持
国别
性 质






梭伦改革
BC594
梭伦
奴 隶 制 古希腊.雅典 性 质 改 革
战国秦孝 公: 商鞅变法 BC356博 主 改 革
北魏孝文 帝改革
AD484— 孝文帝拓跋宏 —493
中国
封 建 化 改 革
1.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尖锐,贵族在政治上 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一度导致平民 的武装暴动。 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矛盾的尖锐。 3.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 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梭伦改革的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特征 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奴隶制瓦解,封建制 形成;经济 ①生产力: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 农、工、商业的发展。②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及阶级关系的变化;政治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建立 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军事 争霸 和兼并战争频繁;思想文化 ①教育:民间办学兴盛。 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 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各国变法 ①管 仲在齐国进行改革,采取“相地而衰征” 的政策。②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①李悝在魏国变 法: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平 籴法”,制定《法经》 。②吴起在楚国变法:限制贵族权力,裁免无 能多余 的官吏,奖励军功,整顿吏治。 1.社会矛盾尖锐 北魏统治者推行宗主督护制,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政策,导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北魏统治面 临严重危机。 2.有利条件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 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2)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开始了 封建化进程。 (3)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 朝廷实权。 (4)孝文帝受到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 进和鲜卑族的落后认识深刻。
穆罕默德• AD1809— 穆罕默德•阿 阿里改革 —1840 里
埃及
封 建 性 改 革
1.国内 (1)政治方面:处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控制之下,形成 帕夏、马木路克等政治力量,尤其是马木路克首领们争 权夺利,导致埃及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2)经济方面: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手工业破产,商 业和贸易萎缩,经济萧条,国力衰弱。 (3)阶级关系:马木路克的经济掠夺、政治统治引起人民 不满,阶级矛盾尖锐。 (4)民族意识:埃及人民在反侵略的起义过程中,民族意 识逐渐形成,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高涨。 2.国际 (1)英法展开对埃及的争夺,阿里建立穆罕默德•阿里王 朝,虽然把英法赶出埃及,但埃及随时面临着西方殖民 入侵的威胁。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埃及倾销商品,使埃及形势进一 步恶化。
王安石
中国
封 建 关 系 调 整 改 革
经济上富国之法改变积贫局面:1、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 民,收获后还本付息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农 1.社会危机 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保证灌溉,防洪抗灾;3、募役(免役)法 纳钱 (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代役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4、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打破了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 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5、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 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6、均输法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北宋集中军权、财权和行政权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 导致“三冗”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局面。 民的负担。 军事上强兵之法改变积弱局面 1、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 甲,实行连坐法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2、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节约了政府开 出。 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3、将兵法 在各路设“将”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有利条件 4、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 政治上取士之法培养变法人 (1)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才:1、改革科举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 (2)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2、整顿太学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 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3、惟才用人重改革、破成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