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拓展阅读-从张仲景到李时珍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 科学家的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教案 (1)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 科学家的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教案 (1)

科学家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安排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的第二章“用药与急救”之后的课外阅读“科学家的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内容。

本节介绍李时珍在行医、采药、研究和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体现了我国科学家在医药学方面的重大贡献,渗透了热爱祖国的情怀!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第二章“用药与急救”之后的课外阅读,通过看图讲故事、情景剧、提前查阅资料和实验制作等几个活动的进行,强调学生参与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重视对探究能力的培养。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中医药方面内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李时珍行医、采药、研究和撰写的过程。

2、了解《本草纲目》的内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和忘我不惧艰难困苦的科学态度;
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中医药方面的内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李时珍的故事与《本草纲目》的内容
●教学难点
1、《本草纲目》的纲目分类体系
●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法、讨论法、启发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查阅有关资料,收集有关《本草纲目》纲目分类体系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6单元第1课_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2022年(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6单元第1课_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2022年(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6单元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2022年(有答案))选择题1. 父亲希望李时珍走科举之路的主要原因是A.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B.民间医生的社会地位卑微C.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出人头地D.李时珍聪明好学,14岁就考取了秀才2. 李时珍曾经对父言诗明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诗中表达的李时珍的志向是A.科考做官B.读书应试C.编修本草D.终生行医3. 李时珍在太医院担任院判不到一年便托病辞职回乡,主要是由于他A.打算编纂《本草纲目》B.淡泊功名C.打算闭门读书,潜心研究D.心系民间4. 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明代李时珍的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本草纲目》D.《齐民要术》5. 对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生物进化的观点B.是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C.吸收了西方农学的思想和方法D.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6. 在李时珍之前,我国已存在《神农本草经》《唐本草》等药物学著作。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帮助父亲更好地行医B.名扬天下C.纠正过去医书的错误D.入朝为官7.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曾亲自去江河湖泽,终于弄清了、莼、杏三种水生植物的区别。

为了弄清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他不顾危险,亲口尝服曼陀罗酒,亲笔记下感受。

这说明李时珍A.性格比较执拗B.只信自身所见C.治学态度严谨D.轻视前人经验8.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

这一切说明A.善于抓住时机是取得成功的关键B.善于写书能促使人取得卓越成就C.坚持不懈是人们通向成功的阶梯D.只要克服重重困难,就能使人达到预期目的9. 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

主要是指A.李时珍医术高超B.《本草纲目》被人们视为宝物C.《本草纲目》内容详细、全面D.《本草纲目》插图精美10. 达尔文称《本草纲目》是“中国的百科全书”,主要是因为它A.涉及的学科领域广B.记载的药物种类多C.分类方法先进D.对世界影响巨大11. 《本草纲目》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其首创的逐级分类的依据是A.药物的名称B.药物的产地C.药物的价格高低D.药物的自然属性12. 《本草纲目》附有大量的药物形态图(如下图),李时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使自己的著作图文并茂B.介绍用文字无法表述的药物C.使药物分类更直观清晰D.增加人们对药物的感性认识13.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因为医术精湛,李时珍被皇族楚王聘用。

33.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33.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33.
李时珍,明代医学家。他继承家学,重视研究药 物,重视临床实践与革新。历经27年艰苦卓绝的 努力,编写出伟大的一些著作《本草纲目》,该 书被誉为‚中药宝库‛‚东方医学巨典‛。
一、世界文化名人——医药学家李时珍 你知道右图中的人物是谁吗? 他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 家、药物学家----李时珍 1953年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 成, 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 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 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 其中一幅就是李时珍
(B )
领域
作者
朝代
中医药学成就 著作
《黄帝内 经》 《伤寒杂 病论》 外科麻醉 五禽戏
地位
编于战国 成书西汉 “医圣‛ 东汉 中医学 张仲景 华佗 东汉 药物学 李时珍 明朝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 论基础
论述四诊法--临床医学经典 最早的麻醉药剂 最早的体育保健操
《本草纲 总结性;创立最先 目》-东方 进的分类法体现了 医学巨典 生物进化思想 中医学 五大核心: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 理论 说\\ 形神学说\\天人学说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 真正效用,如:曼佗罗花的麻醉作用 还举了日常生活中容易中毒的例子,如:用锡 做盛酒器,因有毒素能溶解在酒中,久而久之, 会使饮酒的人慢性中毒。
Hale Waihona Puke 但由于他在书中批判了水银‚无毒‛,久服‚成 仙‛‚长生‛等说法,当时皇帝大臣都信道士们 的水银炼丹,所以这部著作大书商们都不敢出版, 直到他死后于公元1596年才与读者见面,此时李 时珍已去世三年。
二、《本草纲目》
1.李时珍提倡‚医者贵在格物‛
(1)参阅800多种文献 (2)历经9省采集药物标本 (3)遍尝百草掌握药性 (4)注重实证分析,汲取‚炼丹家‛炼制药物之 法 2.《本草纲目》的内容: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医药学家,他花费了二十七年的时间,完成了经典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

以下是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背景: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药世家,从小就受到医药学的熏陶。

他聪明好学,对医药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在行医过程中,他发现当时的药物学著作存在许多错误和不足,于是决定编写一本更为准确、全面的药物学著作。

过程:
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地考察。

他遍访各地,向当地的医生和药农请教,收集各种药物标本,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

他参考了上千种书籍,对比各种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等信息,进行了仔细的分类和整理。

特色:
《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医药学著作,具有以下特色:
1. 全面性:全书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包括了当时所知的所有药物种类。

2. 准确性:书中对每种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等信息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和解释。

3. 创新性:李时珍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药物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具有极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4. 实用性:书中对每种药物的用法和用量进行了详细说明,方便医生使用。

影响:
《本草纲目》的出版对当时的医药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巅峰之作。

它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遍了世界各地,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同时,《本草纲目》也对现代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现代药物学和医学做出了重
要贡献。

高三历史选修4_资料补充: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高三历史选修4_资料补充: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原始资料曼陀罗花法华经言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

又道家北斗有陀罗星使者,手执此花。

故后人因以名花。

曼陀罗,梵言杂色也。

茄乃因叶形尔,姚伯声花品呼为恶客。

曼陀罗生北土,人家亦栽之。

春生夏长,独茎直上,高四五尺,生不旁引,绿茎碧叶,叶如荫叶。

八月开白花,凡六瓣,状如牵牛花而大。

攒花中坼,骈叶外包,而朝开夜合。

结实圆而有丁拐,中有小子。

八月采花,九月采实。

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

予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

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

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

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版2.课文注释《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

《本经》载药365种,其中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此据顾观光辑本统计之数,其他各本,互有出入)。

根据药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分为上、中、下三品。

《本经》的问世,对我国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部《本草》,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渊源于《本经》。

《唐本草》《唐本草》即《新修本草》,唐显庆二年(657)苏敬奏请编修本草,唐政府乃诏苏敬等23人撰修,显庆四年(659)正月十七完成了全部编撰任务。

全书共54卷,分为三部分。

《正文》即通称《新修本草》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目录1卷;《图经》7卷,该书写成之后,由唐政府颁行全国,作为用药的根据,流传400余年。

《新修本草》正文部分包括序例和850种药,比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新增药物115种,对古书未载的内容加以补充,内容有误者,重加修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新修本草》是中国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

它比欧洲最早的《佛罗伦萨药典》(1498年出版)早839年,比1535年颁行的世界医学史上有名的《纽伦堡药典》早876年,比俄国第一部国家药典(1778年颁行)早1119年,所以有世界第一部药典之称。

『本草纲目1000问』第一篇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1000问』第一篇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1000问』第一篇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第一篇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伟大的医学巨著为什么古代把医药学称为“本草”?这是因为药物中以草药为多,含有以草药为本的意思。

在后蜀韩宋舁所著的《蜀本草》中曾云:“药中本草最多也。

”明代谢肇制所著的《五杂俎》中也说:“神农尝百草以治病,故书亦谓之本草。

”也有学者认为“本草”两字的意义是原原本本来介绍草类,因为在古代介绍孝道的著作叫本孝篇,介绍各种味的称本味篇。

但不管如何,本草实际上就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代称,其中主要以草为主。

“本草”有何来历?有关的传说有哪些?我国古代之药物学,称为本草,此一名称的起源,有若干传说。

“本草”这个名词最初出现于《汉书·郊祀志》,成帝(公元前32一公元前7年)建始二年,庚寅(公元前3 1年)等条下有:“候神方士使者副佐、本草待诏七十余人皆归家。

”同书中《汉书-平帝纪》元始五年,乙丑(公元5年)条下有:“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以及《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

至者数千人。

”在《汉书·辨侠传'“楼护’’条中又有:“……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成爱重之。

”由上面的文字引证,我们可以知道在公元前30年前,就已出现了“本草”的专门名词,但在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还没有。

出现本草之名(公元前97年,汉武帝时)。

因此,可以推测这个名称的出现当在武帝至成帝的百年阐。

《汉书-郊祀志》中所提到的本草待诏,为本草之官吏。

唐代颜帅古曾注解说:“以方药本草而待诏者。

”在《汉书,平帝纪》中已经指出有本草之学,而《汉书·游侠传》“楼护”条中更说明了已有本草之专籍,但是当时本草学和本草著作的内容究竟是些什么,尚不能很清楚地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本草待诏与方士、使者、副佐并列,本草与方术并记的这些情况来看可以推定最初的本草学和方士、方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医生和药学家,他著有《本草纲目》一书,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最为重要和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这本书记录了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的经验和观察,包含了大量关于草药、疾病和医疗方法的信息。

正文:
李时珍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家中开设诊所,并为当地居民治病。

在长期的实践中,他逐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李时珍深知医学的重要性,他认为医学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谋取私利的工具。

因此,他在行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诚实、正直和无私的品质。

在写作《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游历各地,收集、整理和记录了各种草药的功效和用法。

他深入探究了各种疾病和症状,并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本草纲目》一书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了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

拓展:
李时珍在医学领域的成就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的医术和医德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他的贡献和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还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医学的发展。

在现代,《本草纲目》依然被视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一,对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时珍的精神和方法也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医学和药学的研究中,为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影响李时珍医学著作对中医的深远影响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影响李时珍医学著作对中医的深远影响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影响李时珍医学著作对中医的深远影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影响李时珍(1518年-1593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医药学家和著名草药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药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讨论李时珍及其著作《本草纲目》对中医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李时珍的医药学贡献李时珍是一位医学领域的传奇人物,他在医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他对草药学的研究非常深入,他深入挖掘了千百年来积累的中药智慧,并将其系统地整理归纳为《本草纲目》。

其次,李时珍对动植物和矿石的药用性能及用法进行了详细研究,丰富了药物资源并扩展了中医药的理论。

李时珍还对疾病的防治和药物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深入探索。

他研究了许多药物的配伍原理和药效,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感冒、消化系统疾病、中风等疾病方面,他的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指导医学实践,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本草纲目》的意义《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动植物的药用价值、采集方法、储藏技巧、药物应用等内容,并对草药进行了分类整理。

该书的编纂使中草药资料得以系统化汇总,不仅对中国古代医学有着深远影响,也对后世中医的研究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本草纲目》的出版为中药学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参考资料。

在此之前,中草药的知识大多只能通过口传、师传的方式传承,易产生诸多偏差和局限。

而李时珍对中草药的分类、描述和应用,使得中草药学的知识得以系统化、标准化。

这使得后来的研究者和医生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应用草药知识。

另一方面,《本草纲目》的问世也为中国草药的国际传播开创了一条重要路径。

李时珍在书中详细描述了各种中草药的药用特性和适应症,使得中国的草药学传统开始引起了外国学者的关注。

《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广为流传,为中医药学的传播和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李时珍的影响李时珍的医学著作和研究成果影响深远,对中医药学乃至整个医学界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1518年-1593年)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草药学家,他以编撰《本草纲目》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相关的故事:
李时珍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草药学家之一,他在明代时期致力于研究和整理草药知识。

在他的时代,许多草药知识散布在各种书籍和文献中,没有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因此他决定编写一部全面系统的草药学著作。

李时珍花了多年的时间,广泛地收集、整理和研究各种草药。

他游历各地,观察采集植物,并亲自验证它们的功效。

他还向当地的医生和民间人士收集了大量的草药使用经验和知识。

最终,李时珍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

这本书于1578年出版,是一部包含11卷的草药学百科全书,收录了草药近1900种,涵盖了动植物、矿物等各类草药,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药用价值、功效和应用方法。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草药学著作,也是一部医学巨著。

李时珍在书中详细记录了各种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以及草药对人体的作用机理。

他对草药的分类、描述和应用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为后世的医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草纲目》在出版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影响力。

它成为了后世医药学教材的重要参考,对中国和世界的医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至今,《本草纲目》仍然是中国医药文化的重要遗产,被视为中医药学的经典之作。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他毕生的心血之作,也是中国医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他的贡献使得草药学和医药学在中国文化中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至今仍然对医学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草纲目李时珍

本草纲目李时珍

本草纲目李时珍篇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中国十大王朝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中国医药举世闻名,扁鹊、张仲景、孙思邈等一大批医药学家标榜千秋,明代又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这就是李时珍。

李时珍,生于1518年,字东壁,晚年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从小就受到了医药方面知识的熏陶。

李时珍幼时多病,每次大病都经他父亲精心调治才转危为安,因此他对病人的痛苦和医药的重要,有着深刻的体会,14岁时李时珍考中秀才,但其后三次乡试都未中举。

在心灰意冷中,李时珍同科举仕途告别,投身于先辈的行业,并把毕生精力花费在药物学研究上,他的勤奋和天才,使他成为一代名医,和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药物学家。

嘉靖三十一年,即公元1552年,34岁的李时珍开始着手编写《本草纲目》。

为了写好这部书,尽量减少错误,李时珍特别注意深入实际考察,除了走遍自己的家乡外,还到过湖北的武当山,江西的庐山,江苏的茅山,南京的牛首山以及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采集标本,搜罗单方,有时还进行类似药理学的试验。

李时珍还参阅有关图书八百多种,经过二十多年的辛勤劳动,三易其稿,《本草纲目》终于在1578年全部脱稿,晚年的李时珍,非常关心《本草纲目》的出版,但他没有等到这一刻,1593年李时珍去世,享年75岁,三年后,《本草纲目》终于在南京出版。

《本草纲目》是研读前人书籍的读书心得,与千百次采药行医的经验结晶,在介绍该书时,李时珍写道,“唐宋本所无,金元我明诸医所用者,增入三十九种,时珍续补三百七十四种,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可裨《尔雅》、《诗疏》之缺。

”《本草纲目》190多万字,共五十二卷,十六部,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绘图1100多幅,并附着11000多个药方,以正名为纲,举纲张目,分述各药的释名、集解、气味、主治、修治、发明、正误等。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药物的数量和对所载药物的研究方面,都超过了以前的任何药物著作,此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到处传播它,并进行翻刻,成为医生的必读书籍。

关于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故事

关于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故事

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故事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科学内涵。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几个关于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故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门学科的渊源和发展。

故事一:神农尝百草神农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他发明了农业,并尝试着吃了各种各样的植物,从而发现了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草药。

有一次,神农的女儿病重了,他遍尝百草,最终找到了可以治疗女儿的药方。

这个故事传递出了中医药文化中的实践和创新精神。

故事二: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名医,他被尊称为“医圣”。

他通过多年的行医经验,总结出了治疗伤寒和各种疾病的方剂,并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这部经典著作。

这本书被视为中医药历史上最具有价值的医学文献之一,它不仅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故事三: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医药学家,他历经27年时间,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著作。

这本书共收载了1892种药物,涉及植物、动物、矿物等多个领域。

李时珍在书中详细描述了各种药物的性味、功效和主治疾病,同时还搜集了大量的民间验方和治疗方法。

《本草纲目》不仅是中国中医药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重要文献。

故事四:华佗与外科手术华佗是三国时期的名医,他被誉为“外科圣手”。

他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并成功地进行了许多高难度的手术。

据传,华佗曾用麻沸散配合针灸疗法,成功地治疗了一位患有腹腔疾病的病人。

这个故事展示了中医药文化中外科手术和麻醉学方面的卓越成就。

故事五:孙思邈与《千金方》孙思邈是唐朝时期的名医,他被誉为“药王”。

他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撰写了《千金方》这部重要的医学著作。

这本书共收载了6500多个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

孙思邈在书中强调了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提倡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保持身体健康。

《千金方》不仅对当时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着手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其间,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

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

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象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

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象萆薢,有的说它象拔葜,有的又说它象贯众,说法很不一致。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

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时年61岁。

以后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

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去世。

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扩展资料本朝纲目《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的成果,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全书内容丰富,取材精审,编排有系统,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生物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药物学、生物学划时代的名著。

全书52卷,收录了药物1892种,分为16部、60类,其中有374种是过去没有记载的新药物。

该书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和制作方法都做了详细说明。

书中还附有1100余首药方,1160幅药物形态图。

本朝纲目成就这部书17世纪初传人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相传,李时珍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著名中医学家和药学家。

他生于湖北省,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由于家境贫困,他从小就饱受疾病的折磨,对草药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时珍幸运的是,他得到了一位好心人的资助,有机会接受中医学习的机会。

他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对于草药的知识渐渐有了一些了解。

然而,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草药,李时珍决定亲自去采集、研究和记录。

于是,他开始了不同寻常的旅程。

在自己穷乡僻壤的土地上,李时珍开始了他的探索之旅。

他常常翻山越岭,探访深山中的野草野花,不畏严寒酷暑,不怕艰辛折磨。

每当他发现新植物时,他都会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并试图进行药效测试,以寻找治疗疾病的可能性。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李时珍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

他深知自己的探索和记录是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为了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经验,他决定将这些知识整理成一部全面系统的著作。

于是,他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写作过程。

整整27年的时间里,他不断添加新的内容,不断完善自己的著作。

终于,在1596年,《本草纲目》这部包含了草药、动物和矿物的草药学经典面世了。

《本草纲目》的出版,使得中药学的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依据和系统的概括。

这部著作以其详实的记录,全面的介绍了草药的分布、形态、药性及功效等,成为了很多中医学家的必备工具书。

它在中医药学界影响深远,至今仍然被广泛研读和应用。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勤奋和执着,更弘扬了中医药文化的瑰宝。

他的努力和奉献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中医药界的历史长河中。

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故事】李时珍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他的医术很高明,但是有一次一个病人在吃了李时珍开的药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李时珍仔细地查找原因,最后才从药渣里发现,原来是药铺根据本草书上的错误记载,把有毒的虎掌当做无毒的漏篮子用了。

用药错误这件事让他反思许久,他想:用药是否正确是关乎人命的大事,旧本草的错误这么多,应该重新修订一下。

否则,不知还会危害多少病人的生命呢!
为了修订旧的本草书,李时珍几乎读遍了所有他能找到的古医书,并且走了上万里路,去采草药,研究草药的功效。

他想把自然界所有的草药都写在这本书里。

1578年的一天,在李时珍面前的书案上,整齐地摆放着几尺高的书稿。

这部凝结着他毕生心血的书,经过三次较大修改,终于完成了。

从1552年李时珍写这部书算起,整整二十七个春秋,他也从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变成了一位60岁的老人。

他给这部书取名叫《本草纲目》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重遗产,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启迪】李时珍善于总结,及时纠错,走遍祖国大地,潜心于对草药功效的研究,凭着坚韧执着、永不放弃的精神,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就。

服刑人员对待改造、学习也应像李时珍那样,敢于正视自我,一日三省,看看自己的改造、学习是否偏离了方向并及时进行调整,坚持不懈,脚踏实地,朝着新生的方向阔步前进。

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出⽣在明代⼀个医学世家,祖⽗、⽗亲都是医⽣。

他⾃幼也喜欢医学,长⼤后当上医⽣,并钻研医学,成为我国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早在青年时代,李时珍⼀边⾏医,⼀边研究药物,⽴志要编写⼀部⽐较完善的药物书。

1551 年,明宗室武昌楚王闻知他医术精湛,聘他到王府主管祭祀礼仪和医务。

他为了重修本草,于是就打点⾏装进了王府。

不久,便因治愈楚王世⼦的暴厥和其他不少⼈的疑难杂症⽽名扬朝廷,被举荐担任了太医院的医官。

这太医院,是明王朝的中央医疗机构,院中拥有⼤量外界罕见的珍贵医书资料和药物标本。

他在这⾥⼤开眼界,⼀头扎进书堆,夜以继⽇地研读、摘抄和描绘药物图形,努⼒吸取着前⼈提供的医学精髓。

与此同时,他多次向院⽅提出编写本草的建议。

然⽽,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遭到⽆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

他很快便明⽩,这⾥绝⾮⾃⼰⽤武之地,要想实现毕⽣为之奋⽃的理想,只有⾛⾃⼰的路。

⼀年后,他毅然告病还乡。

1552年,34岁的李时珍着⼿按计划重修本草。

由于准备充分,开头还⽐较顺利,后来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药物是那样的多种多样,对它们的性状、习性和⽣长情形,很难全部⼼中有数。

⽐如,⽩花蛇,同⽵⼦、艾叶,本是蕲州的三⼤特产,可以主治风痹、惊搐、癞癣等疾病,是⼀味贵⽣药品。

但他从药贩⼦那⼉买来的“⽩花蛇”,有时是另⼀种蛇冒充的,跟书上描述的⼤相径庭。

那么,真正的⽩花蛇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为了解开这个谜,李时珍曾跟着捕蛇⼈亲⾃上⼭,捕捉到⼀条⽩花蛇,仔细⼀看,果然和书上讲的⼀模⼀样。

从此,李时珍⾛出家门,深⼊⼭间⽥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

除湖⼴外,先后到过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迹遍及⼤江南北,⾏程达两万余⾥。

他阅读了⼤量的古代医学书籍,⼀边读,⼀边认真做笔记,他认为哪些对,哪些错,哪些需要验证,哪些应该补充的地⽅,都⼀⼀记录下来,并且到处访问医⽣、⽼农、渔民和猎⼈,收集民间治病的验⽅、⼟⽅,还亲⾃去荒僻的深⼭⾥采药。

他不怕⼭⾼路远,不怕严寒酷暑,⾛遍了产药材的名⼭。

李时珍·本草纲目在线阅读_古诗文网

李时珍·本草纲目在线阅读_古诗文网
虫部 பைடு நூலகம்蜜蜜蜡蜜蜂蛔虫土蜂露蜂房艺翁蛞蝓虫白蜡五倍子螳螂桑 蜗牛蚕原蚕九香虫蚯蚓樗鸡斑蝥芫青蜈蚣葛上亭长地胆蜘蛛蝌蚪 壁钱蝎水蛭蛙蛆蛴螬蚱蝉蛤蟆蝉蜕蜣螂天牛蟾蜍蝼蛄萤火衣鱼蜚 虻鼠妇虫蜚蠊
鳞部 龙吊鳄鱼鱼子鲮鲤石龙子守宫鳔蛤蚧蛇蜕蚺蛇海马白花蛇乌 蛇水蛇虾鲤鱼青鱼石首鱼曲贼鱼鲥鱼鲫鱼鳜鱼黄颡鱼金鱼鳢鱼鳗 鲡鱼鳅鱼鳝鱼
李时珍·本草纲目在线阅读_古诗文网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 于 1590 年。全书共 190 多万字,载有药物 1892 种,收集 医方 11096 个,绘制精美插图 1160 幅,分为 16 部、60 类。 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 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 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 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 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 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人部 乱发人中黄人尿人乳溺白秋石人胞人牙天灵盖人粪
草部 甘草黄芪人参芎穷沙参荠苠桔梗当归长松黄精萎蕤铁线草知 母肉苁蓉列当锦地罗锁阳赤箭术白前苍术狗脊贯众白薇巴戟天远 志淫羊藿徐长卿仙茅玄参地榆及己丹参紫参紫草杜衡白头翁白及 三七细辛黄连胡黄连黄岑龙胆秦艽茈胡(柴胡)前胡白茅防风独活 土当归石蒜升麻苦参白鲜山慈姑延胡索贝母旋复花青葙蘼无蛇床 藁本恶实白芷芍药牡丹蠡实木香甘松香杜若胡芦巴高良姜豆蔻白 豆蔻小青缩砂密益智子荜茇大青肉豆蔻补骨脂姜黄苘麻郁金蓬莪 术荆三棱苎麻莎草香附子藿香薰草大蓟、小蓟兰草泽兰马兰漏卢 香薷假苏薄荷续断苏水苏菊燕脂野菊淹闾艾番红花茵陈蒿青蒿白 蒿红蓝花茺蔚(益母草)夏枯草刘寄奴草鸡冠花呆耳天名精希莶 狼牙箬芦甘蕉防葵蓑荷麻黄木贼狼毒灯心草地黄牛膝商陆紫菀麦 门冬萱草大黄淡竹叶鸭跖草葵见肿消蜀葵龙葵酸浆紫花地丁蜀羊 泉败酱款冬花半边莲鼠曲草决明地肤海金沙瞿麦王不留行葶苈谷 精草车前马鞭草蛇含蒺藜鼠尾草鳢肠连翘匾蓄蒴翟蓝蓝淀虎杖青 黛甘蓝蓼荭草水蓼马蓼闾茹大戟黄药子山豆根泽漆白蔹甘遂续随 子莨菪土茯苓蓖麻常山蜀漆菝葜藜芦附子天雄萆解侧子漏篮子乌 头何首乌白附子虎掌局箬百部半夏蚤休鬼臼天门冬射干玉簪风仙

李时珍阅读和答案

李时珍阅读和答案

“李时珍”阅读答案及翻译】李时珍阅读和答案“李时珍”阅读答案及翻译“李时珍”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 5题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②,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③所增亦如之,唐苏恭④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⑤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⑥萃,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

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

乃穷搜博采,芟⑦烦补阙,历三十年⑧,阅书八百余家,稿三⑨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⑩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11)、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书成(12),将之上朝,时珍遽(13)卒。

未几,神宗(14) 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

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15),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16)。

(节选自明史)【注释】①②本草记载中药的书籍。

③④苏恭即苏敬放,显庆二年,苏与长孙无忌、许孝崇、李淳风等人作新修本草,显庆四年书成,由国家颁行。

⑤刘翰五代周时即任翰林医官,后入宋,著有开宝本草。

⑥掌禹锡、唐慎微掌禹锡,字唐卿,奉敕与苏颂等在开宝本草基础上修成嘉祐本草。

唐慎微,字审元,修篡证类本草,附古今单方。

⑦芟删除。

⑧历三十年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开始修书,万历六年(1578年)脱稿,历时27年,称30年,是约数。

⑨三表多次。

⑩厘订正。

(11)出产产地。

(12)成完成。

(13)遽j突然。

圍神宗明神宗朱翊钧。

(15)奉祠正掌管祭祀礼仪的官员。

(16)蓬溪知县蓬溪县长官。

3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好喜欢B.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或者 C.未几,神宗诏修国史未几不久D.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自从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 )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译文(2 )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张仲景到李时珍
在祖国医学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名医。

他们或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或在临床上疗效卓著,或以经典巨著嘉惠后世,或以高尚医德为人民所称颂。

其中有两位举世闻名的医学伟人,这就是东汉的张仲景和明朝的李时珍。

张仲景,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约生于汉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汉献帝建安24年(公元219年)。

他从小好学深思,博览群籍。

当他从司马迁的《史记》中读到扁鹊治虢太子尸厥证的故事时,深深地为扁鹊“起死回生”的神奇医术所倾倒,激起了他对医学的浓厚兴趣。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时候天下大乱,战火纷飞,人民生活颠沛流离,瘟疫大为流行。

张仲景的家族原有200多人,堪称大族,然而从汉献帝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10
年之中家族染疫而死的竟然达到2/3的惊人数目,其中患外感病死的,又占了7/10。

于是,张仲景立志研究医学,以解救人民的疾苦。

他一开始向同族的张伯祖学医,由于聪慧过人,勤奋好学,所以没过多久就青出于蓝,医技盖过了他的老师。

在学医和行医过程中,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这部书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可惜由于战乱等原因,原书至晋代已多散失。

到了公元3世纪,晋代太医令王叔和将之重新搜辑整理,并将原书内容1/2,后又经北宋林亿等人校正,遂成为今天通行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中医经典。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

它对于伤寒病(古代所说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疫病的统称)的治疗,首创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在杂病方面,倡导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并例示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祛痰、化瘀等多种治疗法则和有效方药,从而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

书中所列300多方,大都配伍精当,主治明确,有不少已经现代科学证实,后世医家按法施用,每能取得很好疗效,因而被誉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统称为“经方”。

为此,张仲景也被后世尊为医圣。

后世,张仲景的声誉远远超越了国界,特别是在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影响很大。

今天日本的汉方处方和成药制剂中,大部分仍是正宗的张仲景经方。

张仲景除著有《伤寒杂病论》外,还写了很多医书,可惜都已失传。

张仲景之后,明代李时珍以划时代的巨著——《本草纲目》震动了医坛,从而被尊为集中国药学大成的又一“圣人”。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号濒湖,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出生于湖北蕲州,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

由于他生长在一户世代业医的人家,所以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即使后来他父亲——当地名医李言闻一再督责他精研四书五经,以期出人头地,光耀门庭,可是到了后来,时运不济,三次乡试都落了选的李时珍,
还是继承家业,走上了当时被人看轻的研习医药科学的道路。

经过父亲的亲授和实践的锤炼,李时珍的医术日益长进,逐渐名闻遐迩。

明嘉靖年间,封藩在武昌的楚王朱英礆听说他医术高超,就聘他为王府掌管“良医所”事务。

不久,又被楚王推荐到京城,在太医院里当了一名御医。

太医院是歧黄名家荟萃之地,通过与各地名医的接触共事,大大丰富了李时珍的阅历。

同时,浩瀚的皇家藏书,道地的御用药材,又使他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这些都为他日后编写《本草纲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然而,太医院的工作,并非李时珍生平所愿,他感到终日为皇室服役,有悖于济世救人的志向。

于是在任职一年后,便托病辞归故乡。

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李时珍发现以往本草书中有不少错讹,而且在某些用药经验方面也已不适应当时的需要,于是立下了重修本草的宏愿。

他研读了大量的医药专书,并博览凡与药物有关的资料。

李时珍并不满足从书本所得的知识,在多年寒窗苦读之后,就药物研究的问题,广泛地向农夫、渔民、猎户、樵夫,以及众多民间医生请教,并躬亲实践,深入实地作种种必要的考察。

如为了掌握蕲蛇的第一手资料,他冒着生命危险,几次攀登龙峰山,直到实地看清了蕲蛇特征,并作了真实记录为止。

在研究考察药物过程中,他纠正了旧本草存在的许多谬误。

他对待医药研究,始终以科学实践为依据而不迷信邪说。

如“水银”这味药,《神农本草经》说能久服成仙,葛洪《抱朴子》也说是长生之药,而他则力辟其谬,认为水银是剧毒的药物,历代很多文人、达官因为相信术士的宣传而服之而死,认为本草书籍不应当妄加记载。

由于李时珍具有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才使《本草纲目》能够成为对世界药物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一部巨著。

为了完成这部药物学巨著,李时珍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其足迹几乎踏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河北、山东、福建、广东等地的山山水水,并参考了总越千家的古籍文献。

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前后三易其稿,可谓艰苦备尝。

此后待到《本草纲目》最终编定完稿,他已从生气勃勃的青年,变成一个60开外,精力耗尽,头鬓斑白的老者了。

《本草纲目》系统而又全面地总结了我国明代以前的药物学成就。

全书近200万字,将所收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发现而新增的)划归16部、60类分述。

书中附方达10000余首,插图1000多幅。

每种药物之下,依次分为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可谓条分屡析,内容赅备。

《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不仅表现在药物学方面,而且还旁及天文、地质、化学、植物学等方面,堪称我国古代百科全书。

该书问世后,学者无不叹为观止,备加称赏。

自16世纪在金陵刊行后,陆续翻刻的中文版本不下60版,而且还不包括以《本草纲目》为蓝本而加以节选、改编、阐释、补订的各种续编或简编本。

不仅如此,《本草纲目》还先后有了日、朝、德、法、英、俄、拉丁等文字的译本,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国际影响。

医圣李时珍的名字,不仅在我国医药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辉,而且还不容置疑地载入了世界科学伟人的名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