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物理学原理
00034社会学概论(自考必备)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一).社会变革的需要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二).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三).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四).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二.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一). 奥古斯特·孔德孔德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 法国 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社会学之父”孔德的把握: 1.科学的分类. 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 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对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后者是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进步.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3.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实证一词的涵义: A.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 B.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C.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D.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E.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二). 卡尔·马克思1. 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 是社会学发展的思想宝库.2. 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3.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三).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主要代表: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1. 社会有机体论.2. 社会进化论. 主要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展开.三.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一). 埃米尔·涂尔干. 法国社会学家. 是欧洲,法国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社会学的人. 代表作有三论: 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社会事实.2. 社会团结理论. 团结分为机械团结(相同性与相似性) 和有机团结(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3. 失范理论. 失范理论是涂尔干提出的. 失范是指: 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失范的原因: A.个人欲望的急剧滋长. B.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 C.社会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约束,出现动乱危机. 主要是”经济危机”4. 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A.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B.放弃抽象以具体的社会内容为研究对象. C.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 D.注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 E.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5. 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二). 马克斯·韦伯. 德国1. 理解社会学. 认为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 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2. 社会行动类型. 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四种类型: A.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 B.价值合理性行动. C.情感性行动. D.传统性行动.3. 理想类型.4. 科层制理论.第二节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二. 结构功能论. 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 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 结构功能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1.适应。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社会学是对社会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它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学一词最早源于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938年写成的《实证哲学教程》提出的,他的意图是建立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过去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孔德将实证哲学分为五种基础学科,即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物理学,社会物理学即研究社会的学问。
社会动力学是在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速度、方向和规律的学说。
●孔德: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实证主义的创始人。
孔德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社会静力学就是从静止的状态去研究社会,是研究一般的社会关系、秩序、结构及其性质的学说。
简而言之,社会静力学是关于人类社会自然秩序的一般理论的预备性考察。
他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具体说是反对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动力学是在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速度、方向和规律的学说。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
广义而言,任何种类的哲学体系,只要囿于经验材料、拒绝排斥先验或形而上学的思辨,都为实证主义。
狭义而言,实证主义则指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的哲学。
●社会学三大奠基人:迪尔凯姆,韦伯,马克思。
❖迪尔凯姆(1858~1917)Durkheim,mile 法国社会学家。
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论及其一系列社会学理论概念,充实了由A.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
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有《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
❖基本理论包括社会事实论、社会方法论、社会团结论。
生活中的现象原理有哪些
生活中的现象原理有哪些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现象和规律,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很多的原理。
本文将以不同领域的现象为例,进行探讨和解答。
一、物理学原理: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二、化学原理:1. 化学反应:原子通过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例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中和、沉淀反应等。
2. 物质的三态: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可以表现出固态、液态、气态。
这是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决定的。
3. 热力学原理:热力学研究热和功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等。
三、生物学原理:1. 万有适者生存:适应环境的个体会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传递适应性基因给下一代。
2. 遗传与进化:遗传通过基因的传递,决定了生物特征的遗传规律。
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的演化过程。
3. 细胞理论:所有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并通过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实现生命活动。
四、心理学原理:1. 条件反射:人和动物通过反复刺激和奖励,形成条件反射从而进行学习和适应环境。
2. 记忆与遗忘:人的记忆是通过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电信号传递来实现的,而遗忘是由于记忆信息不再被使用导致的遗忘过程。
3. 心理暗示:人们对外部刺激的解释和反应是由个人的观点和信念所决定的。
五、社会学原理:1.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它通过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2. 群体行为: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倾向受到群体心理和社会影响力的影响,容易形成群体行为现象,如蔓延效应、集体行动等。
3. 社会分工与合作:人们为了提高效率和互利合作,进行不同的社会分工,并通过协作和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物理学在社会学与人类学中的应用
物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物理学提供了一种 理解和描述世界的 科学方法,而社会 学则关注人类社会 和文化的形成和发 展。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包括物质的基本粒 子、电磁波、原子 核等,这些研究结 果对社会学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学中有很多理 论和方法借鉴了物 理学的研究成果, 例如统计物理学的 熵理论、量子力学 的概率解释等。
物理学对人类文 化观念的影响: 物理学的发展对 人类文化观念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对宇宙、生命、 物质等概念的理
解和认识。
物理学对人类艺 术创作的影响: 物理学的概念和 原理在艺术创作 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如对光影、 色彩、空间等元
素的运用。
物理学对人类科 技发展的影响: 物理学的发展推 动了人类科技的 发展,如电子学、 光学、量子计算 等领域的应用和
案例分析:物理学在人类学中的应用,如声学与音乐、光学与视觉文化等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的交叉应用将更加 广泛和深入
交叉应用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物理技术与社会科学研究 的融合
交叉应用在解决社会问题 中的应用
交叉应用在人类学研究中 的价值
未来交叉应用的发展趋势 和展望
Part Four
物理学在社会学中的未来发展
量子计算在社会 学中的应用:模 拟复杂社会系统, 预测群体行为和 社会趋势
人工智能与机器 学习:通过大数 据分析,揭示社 会现象背后的物 理规律
生物物理学的进 展:研究生物系 统中的物理过程, 为理解人类行为 和社会发展提供 新视角
复杂系统理论: 将社会学与物理 学相结合,揭示 社会现象的内在 机制和演化规律
Part Two
物理学在人类学中 的应用
彭特兰《社会物理学》推荐序
测量,还是感知?段永朝/2015年1月28日麻省理工学院(MIT)校园里,有一幢举世闻名的玻璃大楼,这就是创办于1980年的MIT媒体实验室(Media Lab.)。
走上三层[我记得是三层,需要核实],穿过炫酷无比的走廊,有一个名头很响的实验室,叫“人类动力学实验室(Human Dynamics Lab)”。
实验室的创办者是彭特兰教授(Alex Sandy Pentland,1952—)。
他被誉为“可穿戴计算之父”。
2011年,彭特兰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的7位数据科学家之一,他在组织工程学、计量社会学、移动信息系统、图像理解、现代生物测量等领域都有建树,被看作先驱人物。
2013年,彭特兰教授出版的这部《社会物理学》著作(中文书名《智慧社会?》),详尽总结了人类动力学实验室近10年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
书中对“想法流动(Idea Flow)”如何促进人类合作、促进城市发展和社会和谐,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该书甫一出版,即获各方赞誉,好评如潮。
比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前主席Reed E. Hundt,评价此书的焦点是关于“思想是如何涌现、流动和传播的。
”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前主任,Minerva 学校创始人Stepfen M. Kosslyn说,“彭特兰确实生活在未来。
”这部书开篇,就是这样一句激情澎湃的宣言:“我生活在未来。
”全书共5大部分,11个章节,4个附录。
全书对传统市场理论和社会学的基本假设进行了批判,提出基于交互、接触、连接的“想法流动”概念,并建构基于“社会感知计算”的全新社会科学领域。
2013年年末,湛庐文化组织了一次高品质的活动,叫做“对话最伟大的头脑”,我和30余位“庐客”一道,拜访了这间诞生谷歌眼镜原型设计的实验室,见到了她的灵魂人物——阿莱克斯·桑迪·彭特兰。
他柔和、睿智的眼神,在镜片后面闪闪发光。
他在回答提问时说:是的,“社会物理学”,这是一个来自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Comte,1798-1857)的用语。
社会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社会学的知识领域(第1周)复习知识点: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及重要理论家。
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
社会学以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视角来研究现代社会。
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条件:(百度来的)①历史背景(时代条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其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
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物的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
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解释.②科学条件:当时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给立志研究社会运行规律的社会思想家以深刻启示,能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运行规律。
所以说社会学从产生开始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影响。
③思想渊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分析,以及对圣西门试图用物理学研究社会的想法都对社会学的建立有直接影响。
发展阶段和理论家:创立时期(1839-19世纪末):孔德《实证哲学研究》斯宾塞《社会学研究方法》为社会学提供基本概念1839年孔德发表《实证哲学研究》标志社会学的诞生形成时期(二战前):韦伯迪尔凯姆涂尔干齐美尔滕尼斯多元发展时期(二战-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后:吉登斯(现代化)福科布迪厄埃利亚斯哈贝马斯等社会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家:实证主义学派(发现规律性):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孔德: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前者研究社会秩序问题,后者研究社会进步问题)社会秩序由人性、家庭、宗教、劳动分工组成社会动力学:社会分为3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斯宾塞:社会与个人关系迪尔凯姆:社会事实、个人事实个人注意学派:马克思·韦伯研究对象:人、精神,发现个性化、特性、理性化,重视个体精神世界,强调对精神世界的理解,提出解释性理解方法形式社会学:齐美尔结构功能主义(综合学派):帕森斯(美现代社会学之父)批判学派:弗洛姆批判是社会学的基本路程(先批判后研究)冲突功能主义:科塞(冲突促进均衡)社会交换论:布劳总结:实证主义取向: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人文主义取向:韦伯舒茨批判主义取向: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和贝马斯)综合取向:帕森斯二、社会角色和社会化(第2周、第3周)复习知识点:社会角色社和会化的系列相关概念解释。
西方社会学理论
孔德一、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论)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以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
社会静力学在逻辑上包括两个部分:人性结构和社会性质结构。
人性具有三重性质:情感、活动和智力。
人类行为受情感支配与决定。
情感可以区分为利己主义的东西和利他主义或无私的精神。
情感决定着社会的起源与性质。
利他主义有三种禀性:敬慕、崇敬、仁爱。
利己心和利他心的一致和谐,将维持社会的共存与秩序。
维护社会秩序的精神纽带:1、语言2、所有制3、社会组织(劳动分工)4、宗教社会分化可以增强社会联系并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工业社会同传统社会明显区别的标志之一。
社会分化的正功能:充分的社会分工和高度的生产专业化,是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这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业生产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有充分分工的个人在生产劳动中更清楚地意识到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并导致人们之间难以分离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而使复杂的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
社会分化的负功能:劳动分化助长了个人主义,当人们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地位并为此而激烈竞争时,社会团结就要受到危害。
宗教是行动的指导宗教信仰向人们提供了共同遵守的原则,它使得个人能够严格地服从超越个人利益之上的社会目标,并且还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感情联系,所以宗教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强人粘合剂。
宗教具有增加社会团结的功能。
四、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论)社会的变迁,其根本原因是全部社会现实的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它包括政治、经济和才智方面。
其中,才智是主要的。
工业社会的特征:(见材料)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就是发展财富,谋求最终利益。
未来的社会(实证社会)是劳动至上、劳动价值至上的社会,社会将由牧师、银行家、企业家共同管理。
社会发展的动力:1、才智2、死亡3、人口4、种族5、气候6、道德价值7、政治活动斯宾塞一、社会进化论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的思想是一直贯穿斯宾塞社会学的两条主线,也是他关于社会的基本理论的观点。
第 1 章:社会学概述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1、社会变革的需要。
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开始出现,主要表现在:劳资矛盾加剧、贫富分化扩大、城市问题等。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自然科学的发展沉重地打击了上帝创世说和各种非科学学说,而自然科学对传统观念和神学体系的猛烈冲击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和成功,使社会思想家赞叹、效法,他们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为指导,提出了"自然的社会理论"。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1)社会统计的发展;(2)社会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
4、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二、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一)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孔德对社会学创立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科学的分类。
孔德将科学依次划分为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最后是社会学,社会学是科学之"皇后"。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社会学包括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社会静力学主要研究社会协调问题,是关于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
社会动力学综合研究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
社会动力学从属于社会静力学的。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3、研究方法。
孔德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这些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历史法。
4、孔德社会学思想的缺陷:一是唯心主义;二是形而上学即反辩证法。
(二)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
在欧美社会科学界,马克思被认为首先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资本论》是人类思想史上一部划时代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巨著。
社会物理学概念体系、工具范式与发展趋向
摘要:社会物理学使用自然科学方法,探究社会规律与运行法则,是计算社会科学的支撑学科,先后经历机械社会物理学、量子社会物理学、计算社会物理学三个发展阶段。
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具有系统共性,这是社会物理学的认识论基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牛文元三大理论体系、三大公理体系等,构成社会物理学的基础性理论体系。
社会物理学存在两大类研究工具,即行人动力学模型与社会网络模型。
社会物理学在社会研究方面应用广泛,包括人类群体行为(格子气、元胞自动机、磁场力、排队、社会力、分子动力学等模型)、政治学研究(磁铁磁性、地震算法、平均场理论、热力学原理等模型)、产业发展研究(工农业介质、反射与折射)、城镇化方面(牛顿引力模型、“断裂点”理论)、人口迁移方面(势差导致梯度、梯度引起力、作用力引起流)与网络舆情研究(社会燃烧、社会激波、社会行为熵等理论)。
在计算社会科学时代,社会物理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物理学;计算社会科学;社会计算;社会力模型中图分类号:C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15(2021)02-0001-15DOI :10.19946/j.issn.1006-2815.2021.02.001收稿日期:2021-05-2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反社会行为预测研究”(17ZDA11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转型期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培育研究”(20ASH005)作者简介:吕鹏,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计算社会科学、社会物理学、社会公共安全、多智能体ABM 仿真等研究。
E-mail:*****************.com ;李蒙迪,中南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群体行为、大数据社会治理研究。
E-mail:*****************;阳厚,中南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ABM 仿真模拟、人群动力学等研究。
E-mail:*****************社会物理学:概念体系、工具范式与发展趋向吕鹏李蒙迪阳厚SCIENCE ·ECONOMY ·SOCIETY 第39卷总第163期2021年第2期“究天人之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追求。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
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
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
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E。
熵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熵在社会学中的应用熵是热力学领域中的概念,用于描述系统内部无序程度的度量。
熵这一概念并不仅限于物理科学领域,在社会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讨论熵在社会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熵在社会学中可以被用来描述社会系统的无序程度。
社会是一个由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其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因素、个体和群体。
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导致了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混乱。
使用熵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系统内部的无序程度,并且有助于衡量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变化程度。
熵可以被用来解释社会系统的发展和变化。
在社会学中,熵可以被视为社会系统内部的动态性和不断变化的体现。
社会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和要素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相互作用,导致了社会系统的不断演化和变革。
通过熵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系统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并且可以预测和解释社会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发展。
熵还可以被用来分析社会系统内部的稳定性和混乱程度。
在社会学中,我们经常会对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混乱程度进行评估和分析。
使用熵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系统的内部稳定性和混乱程度,并且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量化的工具来评估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变化趋势。
熵还可以被用来分析社会系统中的信息流动和传播。
在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了社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熵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流动和传播过程,以及信息对社会系统内部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对信息流动和传播过程的熵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流和互动,从而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和行为准则。
熵还可以被用来探讨社会系统中的动态平衡和失衡问题。
在社会学中,我们经常会关注社会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和失衡状态。
熵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和失衡状态,并且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量化的工具来评估社会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和失衡程度。
总结而言,熵在社会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动态变化。
社会工程学视野中的 社会预测·预警·预控
64INDUSTRY OBSERVE产业观察社会工程学视野中的社会预测·预警·预控文/本刊记者 李伟社会工程学(Social Engineering)在上世纪 60 年代作为正式学科出现,广义定义是:建立理论并通过利用自然的、社会的和制度上的途径来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20 世纪 70 年代末钱学森在国内首次提出“社会工程”理念,希望用“社会工程”这个新的科学方法来进行社会管理。
由此,工程管理的应用范围逐渐由自然领域拓展到社会领域,科学技术的研究也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社会工程管理。
而与社会工程管理须臾不可分离的预测-预警-预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自然成为社会工程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回顾人类追求对社会进行预测预警预控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大致经历了神灵性、经验性、哲理性和科学实证性四个阶段。
而正是在这第四个阶段中,由于社会工程学的出现,使得人们更加自觉地借鉴自然工程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结构分析与过程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结合起来,从而使人类对社会进行预测预警预控的理论与实践纳入到社会工程学的轨道。
而我们今天采访的阎耀军教授,正是沿着这一轨道迅跑者中的领跑者之一。
他秉持钱学森“社会工程”理念及思想,将“未来研究”视为“社会工程管理”的前提条件,并将社会预测、预警和预控作为实施“社会工程管理”的基础性方法和工具,倾注20余年精力主持国家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5项,重大横向委托课题10多项。
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论文研究65 INDUSTRY OBSERVE产业观察报告200多篇,开发多款专用软件,获得国家安全部门特等奖等多个奖项,获得2014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社会工程与社会预测钱学森在国内首次提出“社会工程”概念时指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复杂巨系统,社会工程是系统工程的一个分支。
读《社会学思想名家》及其他书目有感
读《社会学思想名家》及其他书目有感一:引言已近学期末,我才陆陆续续、拖拖拉拉的看完了大半本《国外社会学理论》。
虽然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我们的思路主要停留在社会学诞生之初的那一百年,并和那些古典社会学家一起呼吸着19世纪欧洲的空气,但我的好奇心还是让我被扯进了后现代社会学光怪陆离、诡谲激越的理论迷雾里。
自孔德起步,一路跌跌撞撞、似懂非懂,越过一家又一户的理论流派,耳闻形形色色的辩论与争执之声,我终于在布迪厄的门前停下脚步,把哈贝马斯、吉登斯、布希亚几位当代社会学家的理论留作后话,然后回过头来,又看了这本刘易斯·科塞的《社会学思想名家》。
说来也巧,我读的这两本书,一本是中国社会学教科书,另一本则是流行于美国的社会学教科书典范,都可谓是权威经典的社会学理论集大成之作,我有幸从这两本书里,窥见社会学发展近两百年来的浓缩之精华的一点儿影子,又粗粗的看了些乔治·瑞泽尔的《布莱克维尔社会理论家指南》,借了点光,虽远远谈不上对这些书中艰难晦涩、变化繁杂的理论内容了如指掌、烂熟于心,但心中大抵有了个模模糊糊的轮廓与形状。
那么,我愿在这里用不太成熟的口吻,对我的感想与见解作稍许的表达。
二.社会学理论的方法论原则关于社会学的溯源,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奥古斯特·孔德,这位法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最早提出了“社会物理学”这个概念,虽然之后因种种原因改作“社会学”,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个名称中瞥见早期社会学的重要特性——浓厚的实证主义色彩。
十九世纪是属于工业和资本的时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将神秘的上帝和天使驱逐出欧洲的领地,取而代之成为人们知识文化的支柱,并深深地烙印在时代精神之中。
如果说还有什么迷信的话,自然科学就是那个时代唯一的神。
而孔德建立社会学的出发点,就是对这种来源于自然世界的规律性的迷恋。
孔德相信,如果说自然世界具有这种不可改变不受影响的客观而独立的规律性,那么人类社会也一定有这样的规律——而发现这种社会的真理,并以此来指导人们作出有益的社会行动,将成为社会学家永恒而光荣的使命。
宏观物理学基本原理(第八章 宏观社会学)
ht | t p:|
. s 6.o e 8 c m m
环球 市场信 息 导报
宏观物理 学基本原理 (八 宏 社 学 第章 观会 )
庄建西 ( 海三爱 中医门诊部 上 上海市 202) 0 0 5 ( 上接本刊总第 4 3期 2 1 5 0 2年第 1 )一般来讲 ,“ 6期 社会” 是靠人的主观意识根据社会生产 的需要编制出来 的。 由此看来 , 我 主要指 的是人类社会 , 研究社会也都是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开始。 随 们研究人类社会把客观意识排除在外也未尝不可。是 的。现代社 着现代社会 日趋复杂、社会层次分化 的越来越细 ,以及我们对社 会科学就完全否认客观意识的存在 ,我们似乎也不能说它们就犯 会 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这样的思想观念就显得有些狭 隘了。面 有多么大的错误 , 但是我们看到了它是多么需要宗教来给予支撑。 对一个越来越复杂、 越来越庞大、 越来越难以把握的客观事物 , 越 所 以我们 要 更 深 入地 研 究 人 类社 会 ,要从 更 高 的 角度 来 认 识 人 类 是要求我们 从更大的范围、更高的角度去认识 它。在这里 ,宏观 社会就必须理性地正视客观意识 的客观存在。客观意识,结合 系统科学思想来认识 质 ,是构成生命的最基础的物质 ,同时也是社会最根本 的物质 基 下社会。 础 ,研 究社 会 就 应 该从 客 观 意识 开 始 。 系统 科 学 的 思 想 方法 与 中 1 社 会 是 生命 物 质 的存在 方式 . 国哲学的基本观念结合起来 ,已经 向我们 阐述 了一个完整 的证据 从根 本 意 义 上讲 ,社 会就 是 生 命 的存 在 方 式 。任何 孤立 的生 链 来 证 明客观 意 识 ,再 蹩脚 的 法 官也 应 该 能够 作 出 一 个 明确 的判 命形式都不可能生存、延续下来。现代环保意识就迫切要求我们 断 。然 而 我们 就 是 沉 溺在 实 证科 学 的误 区 ,用 实证 科 学来 抵 制 系 把 整个生物圈看成是一个大社会、一个地球村 。人是一种 高级动 统科学 ,只注意到系统科学的实用性 ,而漠视 系统科学 的基本观 物 ,人 类 社 会也 就 是 一 个 高级 的动 物社 会 。 人 类社 会 起 源于 动 物 念 ,我 们 为 此是 要 付 出代 价 的 。 西 方实证 科 学 理 念具 有 明显 的 思 社会,动物社会起源于生物社会 ,生物社会则起源于 自然界 的各 维缺 陷,其主导下的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 ,能源环保 ,教育卫生 种 场 ,包 括 : 电场 、磁 场 、 弓 力场 和 现代 科 学 仍然 没 有 认识 到 的 等诸 多方面表现 出理性的缺 乏,因此一些人士曾提出以儒 家思想 1 意识场等 ,其中最 关键的是意识场。可以说生命就是意识场 的产 来拯救人类社会 的想法。把儒家思想置于西方宗教的位置,建立 物 ,是意识场赋 予了每一个生命体以主体意识 ,生命体才得 以进 个科 学 民 主与 儒 家 思 想对 立 统 一 的思 想 体 系 ,看 似 思路 奇妙 其 行 自组织建设 ,~步步进化繁衍 出人这样 的高级动物。现代科学 实大理不通。儒 家思想毕竟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它不可能打破科 之所以对人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一直深入不下去 ,就是 因为现代科 学与宗教达成 的一种文化平衡 ,充其量只能起到一个理性程度较 学仍然不能比较理性的认识 “ 意识场” 。 高的宗教角色。要真正解决 问题 ,还 需要我们 静下心来从基础工 何谓 “ 意识场”?很简单 ,中国医学认识到的人体经络系统 作做起 ,按照系统科学和中国哲学的宏观整体 、系统综合的思想 就是一个意识场 i一条条经络就是一股股 意识流。针灸学就 是通 方法校正 实证科学出现的种种偏差 ,逐步把现代社会从西方实证 过调整人体意识场来治疗疾病 的。通过人体意识场认识大 自然的 科学的思想误 区中引导 出来 。 意识场 ,中国古人对客观世界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理性认识 :宇 2 社会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 宙就产生于客观意识世界 ;宇宙就是意识场中的一个膨胀体 。中 宇宙本身就是一个能量剧烈膨胀的过程 ,也是一个能量迅 速 国哲学认 为:宇宙起源于 “ 混沌” ;万物皆由 “ 气”所化生。在这 扩散的过程。生命运动在其中是 由能量落差形成的一段奇妙的小 里 “ 混沌”和 “ 气”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客观意识。 插 曲。剧烈 的膨胀让原本 自由运动状态的混沌世界进入多层次旋 从量子力学发现微观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广泛存在 ,到系统 转状态 ,旋转运动 的稳定性把一个相对稳定的显物质宇宙呈现出 科学推演 出 “ 系统起源于混沌” 现代系统科学理论也开始间接地 来。在这一过程 中,自由运动与膨胀运动一直处在相互抗争之中, , 承认客观意识 的存在。这也是现在很多人一直不能正面对待系统 量子力学描述的不确定现象就是这种抗争 的具体表 现。在特定情 科学的根本原 因,因为研究系统科学越是深入就越是能感受到中 况下 ,这种不确定现 象向上延伸进入原子层面、分子层面就形成 国哲学的深奥和 明智。对客观意识 的承认与否是 中国哲学与西方 了生命。所以说 :生命运动的精彩和美妙是混沌的客观意识对旋 主流哲学最根本 的区别点 ,系统科学恰恰在这个 问题上站在 了中 转状态的显物质的相对控制 ,是意识与物质交织在一起跳的一段 国哲学一边 。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并将逐步 交际 舞 。 上升为科学发展的主流思想。 简单一点说 , 物质是意识在膨胀势力的冲击和压力下形成的。 社会是随着 生命 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生命的进化而发展 的。 旦从膨胀势力 的控 制下解脱出来,物质即刻就还原为意识。一 个菌落就是一个小小的生物社会 ,一个人体 就是一个高度复杂 枚硬币在特异功能人的手 中时隐时显 ,就是特 异功能人运用 自身 意识能”对抗膨胀势力形成 的一种物理现象。任何物质都在日 刻 寸 的生物社会。在生物社会里 ,社会成 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就是直接 “ 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意识流是最基础 的生命信 息交流形式。在低 准备着还原为意识 ,只是 它摆脱 不了膨胀势力的控制。生命运动 级生物体 内主要依靠意识流来进行生命信息交流,生物 电和化学 就是在膨胀势力控制的大环境下意识与物质之间相互作 用,意识 介质进行 的信息交流也完全受控于生物意识场。随着生物的不断 略占主动形成的。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进化 ,到高级动物机体才逐步 实现 由神经——内分泌系统来 主导 意者 ,易也。 “ 易”是不断变化 的意思。意识就是不断地 自 生命信息交流。中医对人体 的认识之所 以深奥 ,就在于它对人体 由变化 的物质 。由于意识主宰着生命 ,所 以 “ 向往 自由”是所有 意识 场 的 关注 和 把握 。 生 物体 永 不 疲倦 的追 求 :由于 生命 就 生 存 在膨 胀 势 力控 制 的缝 隙 在生物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 上出现 了动物社会。一窝蚂蚁 , 之 中 ,它需 要 不 断地 抗争 、不 断 地扩 大 自 己的 生存 空 间 ,也 需要 个猴群都是一个社会群体。不仅动物群体 内部成 员之间保持着 不 断 地 学 会 妥协 和 适 应 ,所 以说 :不 断 地 改 变 环 境 以发 展 自 己 , 密切的社会关系 ,动物群体之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依存关系也表 不断地 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 ,永不疲倦地追求 自由就是生命 的最 现为一种社会关系。中枢神经和大脑的产生让每一个动物个体都 基本属性 【 本性] 。由于每一个生命体都是一个小社会 ,每一个社 形成一个主观意识。主观意识与原来的客观意识是掌柜和老板 之 会单位 也就是一个生命体 ,所 以生命 的基本属性也就是社会的基 间的关系 ,因为大脑 本身就是在客观意识的控制下产生 的,它的 本属性。 工作状态和工作过程也无时不在客观意识的监控之下。每一个动 活泼 自由的意识与相对稳定的旋转体 [ 基本粒子]相互作用 , 物, 包括高级动物和人, 他们都 同时具备主观和客观双重意识。主 步步地构筑起来一个生物世界。不仅生物体 、生物社会在发展 , 观意识和客观意识分别按照两种完全不同的控制模 式展开工作 。 意识也在发展 ,生物 的理 性也在提高。不 同的社会 发展阶段有着 主观意识 为主导 ;客观意识为基础 。主、客观意识相互协调是动 不同的基本特征 ,下面我们按照生物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一步一步 物个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社会活动的保证。在动物社会 ,主观意识 地展开讨论。 的主导地位迅速上升 , 客观意识隐藏在主观意识 的背后越来越深 , 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巨大的�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课后习题(孔德的社会实证论)【圣才出品】
第二章孔德的社会实证论1.实证社会学发生的现实基础和思想来源如何?答:(1)实证社会学发生的现实基础:资产阶级在获取政权后迫切需要稳定社会秩序、推进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2)实证社会学发生的思想来源:①经验主义培根和洛克都认为经验现象是独立于人们意识而自存的客观存在,人的认识起源于直接感知客观存在的感觉,感觉的可靠性在于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以感觉为基础的认识把握了客观现象及其规律就可以产生科学知识。
②科学主义崇尚实证科学,要求人们的思想与言行都应遵循实证科学原则与方法的科学主义,既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思想来源,也是它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
伽利略和牛顿等自然科学家则对科学主义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模式作了具体论述。
③自然主义孔德说的只问“是什么?”而不问“应当是什么?”,这是一种否认主观性、创造性和价值要求的自然主义,是片面夸大社会现实自在性和自发性的客观主义。
顺应自然、服从客观,这是实证主义从自然主义或客观主义那里继承的品质,它使实证主义社会学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④理性主义社会实证论只是反对理性主义中的价值理性和审美理性,同时却坚持了理性主义中的科学理性。
2.孔德提出的实证原则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实证原则的积极意义和局限如何?答:(1)孔德实证原则的基本内容①孔德认为,在社会科学领域排斥自然科学方法是难以成立的,因为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虽然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复杂,但是二者都是一种外在于人们情感意志的客观现象,都是可以观察、实验和对比的经验事实。
②孔德坚持实证方法的一个原则是:只问是什么,不问应当是什么。
其实质是在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中排斥主观评价,或者说是克服观察者的价值评价,而应仅仅从客观事实本身去把握它的客观规定性。
在这个意义上,孔德曾把他创立的社会学称为“社会物理学”。
③孔德特别强调实证方法的相对性。
孔德认为,社会学不去追问现象之下的终极本质和普遍规律,而是直接面对经验现象本身,因此社会学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知识都不具有绝对性,而是直接关于具体社会事实的相对性知识。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利用社会学理论,解剖身边的社会现象。
“泮湖大学”——工具理性——中国企业家缺乏的精神是什么?从计划生育到“二孩政策”——实用主义?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新的社会不公平及贫富差距?昆山反杀案——自媒体新技术掀起的舆论巨浪——技术意味着什么?问题:广告行业是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还是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义: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权力的统摄性研究。
狭义:对人类生活领域的研究。
社会学的三大传统范式(三大研究传统)实证主义范式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布迪厄、吉登斯……什么是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范式韦伯、齐美尔、库利……什么是人文主义?批判主义范式马克思、霍加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前期马克思、后期马克思什么是批判主义?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存在根本性差异,导致了范式之间的差异甚至是对立。
但是不管怎么说,实证主义范式一直处于主流地位,故此可称之为主流范式。
另外两个虽是非主流范式,但有着巨大影响。
这就形成了学术研究的争鸣及多元化。
第一节社会学及研究领域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唯实论):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他们都采取实证主义路线社会行动(社会唯名论):韦伯人文主义路线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实证主义二、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理论社会学:理论、历史、方法三个方面如:“现代性”问题应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如:“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人口福利”问题第二节社会学发展的历史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一)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经济上工业革命政治上产生了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2.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暴露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如:经济危机大约每10年一次;工人处于悲惨境地3.经历长期无序和失范后对社会秩序的渴望法国革命:1789年;1815年;1830年;1848年(二)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条件1.历代社会思想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人的自然状态及社会契约论——洛克霍布斯卢梭等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2.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物理学影响到了孔德生物学影响到了斯宾塞3.社会调查资料的积累二、西方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涂尔干)韦伯:理解社会学帕森斯、莫顿:结构功能主义科赛、达伦多夫:社会冲突论霍曼斯、布劳:社会交换论布鲁默、戈夫曼:符号互动论吉登斯:结构社会学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布迪厄:反思社会学西方社会学存在的问题:1.改良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2.价值中立(实证主义)3.西方中心论4.二元对立(实证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脉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倍倍尔、李卜克内西、梅林——中国共产党(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与影响1.为观察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和视角,即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2. 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概论
2、社会结构的组成
社会群体——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P134)
社会制度——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P50)
2、 交流功能。创造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提供人类交往的场所、规范人类交往的行为。
3、 导向功能。提供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际关系。
4、 继承和发展功能——使人类文化得以积累和发展。(P45-46)
社会结构
结构功能主义的帕森斯关键词“内化”,内化是文化价值取向与角色期待实际被个性体系吸收的过程。(名词解释很可能!)
角色距离:是指个人与他所承担的角色之间存在着差距,即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索要扮演的角色之间差异现象。
7、 功能主义流派:社会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在对整体发生着作用,他们共同维持社会的稳定,秩序和平衡是社会的常态,急速而非缓慢的变革具有破坏性,社会体系中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部分的连锁反应。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帕森斯、默顿
8、 冲突理论:冲突是每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是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权力、资源、报酬分配不均是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对社会的作用不仅具有破坏性的一面,而且还具有建设性的一面。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马克思、科塞、米尔斯。
文化的要素:1、价值观念2、语言和符号3、社会规范(包含制度)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5、物质产品
文化的特性:1、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或创造出来的。2、文化是后天习得的知识和经验。3、文化具有复合性4、文化具有象征性5、文化具有多样性6、文化具有共享性
文化的功能:1、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2、文化的社会导向功能3、文化的社会区分功能(非物质文化要落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会造成文化滞后现象。这是文化滞后的概念)
世界的十大底层原理
世界的十大底层原理
1. 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底层原理可能是质子、中子
和电子构成了原子,原子构成了分子,分子构成了物质。
此外,还
有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基本原理。
2. 生物学,生物学中的底层原理包括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遗传信息通过DNA传递,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理等。
3. 化学,在化学领域,原子的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是化学
反应和物质变化的基本原理。
4. 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中的底层原理可能包括布尔逻辑、
计算机结构、算法和数据结构等。
5. 经济学,在经济学中,供需关系、边际效用递减、机会成本
等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
6. 社会学,社会学中的底层原理可能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交互、社会规范等。
7. 心理学,心理学中的底层原理可能包括感知、学习、记忆、情绪等心理过程。
8. 地球科学,在地球科学中,板块构造理论、地球内部热力学循环等是地球演变的基本原理。
9. 医学,在医学领域,细胞生物学、疾病机理、药理学等是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本原理。
10. 艺术,在艺术领域,表现主义、写实主义、色彩理论等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
以上列举的只是一些领域的例子,世界的底层原理涉及的领域远不止这些。
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底层原理,这些原理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
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世界的底层原理。
莫拉雷定理
莫拉雷定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莫拉雷定理,又称为“莫拉雷法则”或“莫拉雷现象”,是一个描述社会现实的经验法则。
这一定理由社会学家罗伯特·莫拉雷提出,用来解释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和互动背后的原因。
莫拉雷定理认为,任何事物如果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就会发生一种“相反”的现象。
也就是说,数量越多,质量越低。
莫拉雷定理最初是在描述社会交往中的情感和亲密关系时提出的。
在这个领域中,莫拉雷指出,随着人际关系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每个人的情感和亲密程度就会下降。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同时和很多人保持亲密关系,那么每个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就会变低。
这种现象在社交网络时代尤为明显。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可以轻松地与成千上万的人保持联系。
研究表明,人们在这种大量社交的情况下,对每个人的重视程度会降低。
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关心对方,而是因为他们同时接触的人太多,难以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某个人身上。
除了社交关系外,莫拉雷定理还可以运用在其他领域。
在商业领域,例如市场营销中的莫拉雷定理指出,当一个产品或服务受到过多人关注时,它的吸引力、独特性和价值就会受到削弱。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创新和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往往能够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原因。
另一个领域是教育。
在教育领域中,莫拉雷定理也有着一定的适用性。
当学生在课堂上面对过多的信息和任务时,他们往往会感到困惑和压力。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教育工作者倡导“精准教育”的理念,即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量身定制教学内容,避免信息过载的现象。
莫拉雷定理揭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在人际关系、市场竞争和教育领域中,数量的增加会导致质量的下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把握数量和质量的平衡,避免陷入数量过多而质量下降的困境中。
只有在保持适度的数量的还能够保持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产品和教育,才能在社会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第二篇示例:莫拉雷定理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被认为是华人数学家莫拉雷的伟大贡献。
这个定理给出了一个简单但却非常有用的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一些特定问题的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科学的物理学原理--通过熵来分析部分人难以找到女/男朋友的原因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是守恒的,可以互相转化(比如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不会消失。
热力学第二定律进一步指出,虽然能量可以转化,但是无法100%利用。
在转化过程中,总是有一部分能量会被浪费掉。
比如,汽油含有的能量可以转化成发动机的能量,但是会伴随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废气。
即使科技再发达,也无法将被浪费的能量减小至零。
写成公式就是:能量的总和 = 有效能量 + 无效能量"有效能量"指的是,可以被利用的能量;"无效能量"指的是,无法再利用的能量,又称为熵。
所以,熵就是系统中的无效能量。
考虑到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一个常量,而每一次能量转化,必然有一部分"有效能量"变成"无效能量"(即"熵"),因此不难推论,有效能量越来越少,无效能量越来越多。
直到有一天,所有的有效能量都变成无效能量,那时将不再有任何能量转化,这就叫宇宙的"热寂"(Heat Death)。
所以,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就是:熵永远在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只是定义了"熵",没有解释"熵"的产生原因:为什么总是有一部分能量无法再利用?1877年,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Ludwig Boltzmann)对"熵"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他认为,任何粒子的常态都是随机运动,也就是"无序运动",如果让粒子呈现"有序化",必须耗费能量。
所以,能量可以被看作"有序化"的一种度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实际上是说,当一种形式的"有序化"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有序化",必然伴随产生某种"无序化"。
一旦能量以"无序化"的形式存在,就无法再利用了,除非从外界输入新的能量,让无序状态重新变成有序状态。
"熵"就是"无序化"的度量。
考虑到"无序化"代表着混乱(实质是随机运动),可以得到三个重要结论:结论1:如果没有外部能量输入,封闭系统趋向越来越混乱(熵越来越大)。
比如,如果房间无人打扫,不可能越来越干净(有序化),只可能越来越乱(无序化)。
结论2:如果要让一个系统变得更有序,必须有外部能量的输入。
结论3:当一个系统(或部分)变得更加有序,必然有另一个系统(或部分)变得更加无序,而且"无序"的增加程度将超过"有序"的增加程度。
以上部分为引用为了说明“找不到女朋友”这样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可以通过物理理论来解释,则必将须理论需要的常量和个人生活的各个要素合理对应。
熵理论超乎寻常的适用性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就是从无序到有序的一个过程。
每个人在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最终使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流程化,简单化。
如果将一个人的“个人生活”看做一个系统处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之下的小系统,将所处的“社会”看做一个常量,通过熵就很容易了解“为什么没有女朋友”这个问题的原因。
熵的变化过程和一个人生活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是相互对应的。
首先,一个人的生活作为一个半封闭系统,向着有序化过度必然有着外部能量的注入。
不定的资金、碎片化的时间则构成了个人生活体统中无效能量的部分。
精力(不论何人的)、资金可以看做外部注入影响系统的能量。
从现实状况来看,年轻时入不熬出,生活总是-忙碌与混乱。
根据上文的结论1不难看出,这就是外部获取能量不足,系统内部能量不足以维持有序化模式。
而人到中年,有了相对稳定的资金收入和较为固定的生活作息,生活长期处于一个“有序化”的阶段,注入的能量和维持能量达到一个基本的平衡。
此时熵值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
熵值作为一个必然始终增长的量,小范围内的逆转则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
反映在个人生活上则直观体现为“中年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人的主观意志引导着外部能量注入,使得“个人生活”这个系统往有序化发展。
整体来看,熵必然增加的特性,促使人类的情感波动,使得我们潜意识产生对异性的强烈渴望,即“个人生活”系统无序化的趋势。
在我们所研究的核心,整个问题研究最为关键的一点:“找到女/男朋友”这个过程可以看做“个人生活”这个系统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要素。
在完成从“无”到“有”的转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无效、无法再利用的能量,例如“情绪波动”、“定期沟通”、“额外的资金支出”等等。
这就是熵值增加在我们“个人生活”系统中的直观体现。
既然物理学变量和社会学要素有了合理的相互对应,那么用物理学原理来分析社会学现象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现实社会中,找不到女/男朋友通常是一类人长期的生活状况。
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情况更加难以改变。
这种状况在一个人完成从学校步入社会之后展现的尤为明显。
“碎片化的时间”、“难以自由支配的资金”、这样的状况不断产生,使得找女/男朋友的过程越发困难。
从熵的角度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生活趋向于有序化,“个人生活”这个系统在“社会”常量的框架下趋于封闭。
人的主观意识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主动将“个人生活”这个系统维持在有序的状况下;一旦生活模式确立,如果没有强力外部能量的影响,“个人生活”这个系统会持续稳定,其能量总量及熵的总量都会持续增加。
将“女/男朋友从无到有”这个转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注入,系统能量总量的加大使得需求的能量随之增长,而社会作为常量能够供给“个人生活”这个系统的能量始终是有限的,因此这个转化过程在最终会因为能量供给不足而无法实现。
因而我们不难得出第一个结论:1、当一个人单身时间越久,找到女朋友的可能性越低(系统内熵值达到最大,能量将无法继续转化)当然,这个结论完全能够作为部分人找不到女/男朋友的理由存在,但仅仅只能作为补充理由。
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则要通过具体现象来说明。
第一种现象:两个本没有联系的人从认识到交往,完成“女/男朋友从无到有的转化”可以看做两个独立系统的完成从无序到有序,并进一步融合的过程。
能量总量增加,熵的值必然要升高。
但从现实来看大部分的从陌生人变为情侣之后,生活似乎都更加的井井有条。
换言之当两个“个人生活系统”逐渐融合时,大部分情况下,新系统的状况都是朝向有序化发展的,熵值的增加通常并没有造成新系统内的大幅混乱。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极为常见的情况,其那就是谓的“好人”,具体表现为追求异性过程中不断被拒绝又冠以“好人”的名号,另一方面这类人对于别人的感情问题总能提出合理分析,能够为他人的感情给予果断的帮助。
这类人始终处于表现为感情专家,却又无法解自身问题的尴尬境地。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当把熵的理论运用起来,一切都很明朗:根据上文熵的结论2描述,系统往有序发展必然存在注入的外部能量。
因此,这部分能量的来源则显得至关重要。
之所以一直强调将“个人生活”看做一个半封闭系统,就是因为在“社会”这个常量下,每个“个人生活”系统必然会有交集。
总体来看,当两个本没有联系的人从认识到交往,完成“女/男朋友从无到有的转化”以及两个系统融合的过程。
与之交集的第三方系统,在为他们提供着转化所需要的大量能量(精力、资金),来完成无序到有序转化的过程。
(表现为解决情感问题)毋庸置疑,这个第三方系统必然是那些找不到男/女朋友的人群的“个人生活”系统。
正因如此,这也正好解释了第二个现象,为什么能够轻松的解决朋友的情感问题,而却无法解决自己:不到男/女朋友的人群的“个人生活”系统将大量能量提供给自己朋友的“个人生活”系统使之趋于“有序化”,让其更加稳定;于此同时,由于并没有外部能量的增加,系统内能量总和不变,熵大量增加,自己的系统转化所需的能量严重不足,导致系统处于无序化趋势。
这就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关键。
总和来看我们可以得到第二个结论:2、当为帮助他人解决情感问题时,找到女朋友的可能性减小(系统内能量输出,系统趋于混乱,熵值扩大)从现实的状况来看,在“社会”这个常量下,无数个“个人系统”的交集必然不是单一的、线性的,而是网状扩散型的,一个系统可以与多个系统相互有交集。
这使得能量输出的过程具有重复性。
结合上文有关熵的结论3,我们知道一个系统的有序必然伴随着一个系统的无序,然而在这过程中能量总和没变,但能量的转换熵是必然要增加的。
所以得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推论:3、当身边的朋友找到甚至不停更换男女朋友时,会使得一个人更加难找到男女朋友(当一个系统变得更加有序,另一个系统将变得更加无序,而且"无序"的增加程度将超过"有序"的增加程度。
)根据以上三个结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找不到女/男朋友更多的时候是处于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
一方面,日常得到的外部资源不足以完成“找到女/男朋友”这个转化过程,另一方面,对于周围朋友的感情生活的认知与帮助过程又在消耗着有限的资源。
而消耗量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进而进入他人生活愈发完善,自身问题愈加严重的恶性循环。
这三点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一部分人找不到女/男朋友这个问题的产生。
综上所言,通过社会科学研究要素的转化,我们将一个社会学问题通过熵来运用物理学方法分析,得到了三点重要的结论。
我相信这三个结论足以说明通常情况下一部分人为什么找不到女/男朋友。
从宏观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能量总量是固定的,因此能够提供的将单身男女转化为情侣能量也是有限的,熵处于最大状态时,能量转化随之停止,人类社会的“热寂”便会到来。
此时则不会再有情侣产生,一部分人则再也无法找到女/男朋友。
尽管这离我们很遥远,但对于那些总是找不到女/男朋友的部分人来说无非是十分残酷的。
不过正因如此,对于找不到不到女/男朋友的部分人有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解释:错的不是我,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