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合集下载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使中国成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由林则徐领导)
二、战争的过称:1840年——1842年
三、战争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内容:(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割地);(2)赔款洋银2100万元(赔款);(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开埠);(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同英国协商(协定关税)。

(5)规定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等特权(附件)
四、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中国的主要矛盾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4、经济结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和原料供应地市场,西方国家开始在中国开办资本义工商业,客观上刺激和诱导了以后中国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问世。

5、社会思潮: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开始开眼看世界,魏源等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流
6、历史分期: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人民担负的任务的变化,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从古代史的阶段过渡到近代史阶段。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3、社会主要 矛盾变化: 开始变为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 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的矛盾
中国人民肩负着 反侵略、反封建的 双重革命任务
4、思想文化变化: 主张学习西方, 呼吁变革的新思潮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
思考题
1.有人说:“林则徐不禁烟,英国人就不会发动鸦片战 争,因此是禁烟运动引起了鸦片战争。”你认为这一 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史学界普遍认为“鸦片改变了中国”,请具体说明。 3.简述英国工业革命和鸦片战争之间的必然联系。 4.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战败?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惨 痛的历史教训?
动画多媒体地图
初中历史第三册 第6课 制作:四川剑阁县教委 王晓嵬 时间: 2000年2月12日 教学演示时请用在“观看放映”中反复单击鼠标
C
英军入侵路线及其年代 中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主要地点 上海 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香港] 被迫割让地
B
★ 鸦片战争形势示幻灯片 6意图

二、鸦片战争的过程
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①、英、美、俄等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鸦片泛滥。 ②、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2)林则徐禁烟运动
⑴、措施:林、邓、关等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⑵、高潮:虎门销烟。 ⑶、意义: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1840
A
○ 镇江 ○○ ○ ○○

○ ○



1841 1840

D
(英占) 1840 ——
①爱国疆吏裕谦 2、以身殉 职的爱国英 雄 ②定海三总兵 爱国将领 ③虎门关天培 葛云飞 郑国鸿 王锡朋
④吴淞陈化成

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

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

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年8月29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

1843年7月22日和10月8日,中英又签订了两个补充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1844年7月3日,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又称《五口通商章程》。

1844年10月24日,签订中法《黄浦条约》即《五口贸易章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条约:《中俄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即《中俄瑷珲和约》。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原称《中英续增条约》。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7月、10月,美国和法国乘火打劫,效仿英国,先后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从1845年起,比利时、瑞典等国家也效仿英国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资本主义更加的蛮横侵略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一味的妥协投降,签订了这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继鸦片战争之后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中国近代史四大条约

中国近代史四大条约

甲午战争后,爆发了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1900~1901)。
八国:英、美、俄、日、德、意、奥。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 1、赔偿白银4.5亿两。 • 2、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 • 3、拆毁大沽炮台。 • 4、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
法军费各800万两等。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95年,中日双方在日本 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
• 1、把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割让给日本。
• 2、增辟通商口岸。 • 3、允许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4、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增加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政府发动中 国的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
• 1、中国把香港到割让给英国。 • 2、赔款2100万元。 • 3、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
处为通商口岸。 • 4、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必须和英
国协商。 • 影响:从此,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
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企图进一 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再次对中国 发动战争,并于1860年占领北京。英法联军一路 烧杀抢掠,洗劫了清朝皇家林园——圆明园。清 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家签订《北京条约》。条 约规定:开天津为商埠,将九龙半岛南部割让给 英国,准许英、法等国招募华工出国,赔偿英、
线要地。 • 5、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不许中国人居住。

鸦片战争签订条约内容

鸦片战争签订条约内容

鸦片战争签订条约内容
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如下:
1. 中国向英国赔偿战争经费2000万银元。

2. 中国将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即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允许英国商人在这些口岸进行贸易。

3. 英国将从中国手中夺取香港岛,并保留此岛直至中国支付完战争赔款。

此外,中国还需要割让新界给英国。

4. 中国同意在上述五个通商口岸中设立英国领事馆,并为英国领事及其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特权和豁免权。

5. 中国同意接受外国船只的侵入检查,并同意禁止私人贩卖鸦片等毒品。

6. 英国最惠国待遇:中国同意给予英国在中国贸易中所享有的最优惠待遇,即对英国商品的关税要比其他国家低。

以上就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第1课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第1课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第1课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谋求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直接原因:1)清王朝闭关锁国,腐败无能2)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3、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借口发动战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二、鸦片战争的经过1、侵略者:英国2、时间:1840-1842(道光帝)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1)《南京条约》内容: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地——割让香港岛赔款——赔款2100万洋银协定关税——在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必须与英国协商(2)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1、社会性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帝国主义、中华民族(最主要)3、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4、思想文化:出现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的思想和主张(林则徐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谋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借口:亚罗马事件和马神甫事件(1856年)3、实质: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1、1858.6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2、1860年,在英法联军的威逼下,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3、1860.10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三、战争的影响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门户进一步打开,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的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2、经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痛击,越来越多的士大夫、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和西方的巨大差距,开始发出变革图强的呼声,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客观上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

九、挽危:
1、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洪仁玕著《资政新篇》 十、失败:天京陷落
十一、意义: 1、影响:时间长、范围广、打击内外反动势力 2、启示:旧式农民战争不是救国出路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背景
清朝统治者面临第二次鸦片战争
和太平天国运动而内外交困 二、发起者:洋务派
1、主张: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2、1905年——1911年的预备立宪 (1)过程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清廷上谕预备立宪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皇族内阁”的成立 (2)影响:“皇族内阁”暴露了清政府假 立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和
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激化
社会矛盾。 二、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 动群众。
三、开始:金田起义 四、建制:永安封王 五、定都:攻克南京,改称天京 六、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七、征战:
1、北伐:孤军深入,失败告终。
2、西征:巩固中游,取得胜利。 八、转折: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社会的深渊。
第9课 清末新政
一、起因
1、客观原因:经受义和团的震荡和
八国联军的打击, 清政府无法照旧统治。
2、主观目的:通过改革,实现自救。
二、过程:
1、1901年——1905年的新政措施 (1)内容: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 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
(2)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但未触动政治体制。
3、影响:
(1)传播近代科技
(2)冲击传统文化 (3)改变思想观念
三、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西学传播与洋务事业发展
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 马建忠、郑观应等
3、主要观点: (1)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那么你了解鸦片战争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希望能帮到你。

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在近代史上的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曾和西方列强分别签署过两次有损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中英两国的《南京条约》,后世学者也有人称其为《江宁条约》。

签订于道光二十二年的《南京条约》不但强迫清政府赔偿英方两千一百万两银元,还强迫清政府开放宁波、广州、上海、厦门、福州五个港口为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不但对英国人收税极低,更是允许英国的战舰随意进出。

除此之外,英国侵略者更是无耻地占领了香港岛,使得南中国门户大开。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中法《天津条约》,它除了要求拥有英国所有的特权之外还要清政府答应法国可以派传教士在中国境内自由传播天主教。

此外还额外向清政府勒索了二百万两白银,这些都深深地加重了中国百姓的苦难。

无耻的俄国人见有利可图,便借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余波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这份条约带给中国的打击是致命的,外东北大清帝国的龙兴之地,一百万平方公里的肥沃黑土,就此永远地远离了中国。

俄国从此得到远东地区唯一一个常年不冻港海参崴,遏制住中国出海的通道。

这些由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带给中华民族深深的苦难,严重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使得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总体来说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被逼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对中国不平等的条约,让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而鸦片战争实际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重大的。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分为四点:1.政治上: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还是一个帝制的封建国家,西方国家通过军事侵略,逼迫签订不停等条约,抢占领土,与此同时还在华设立租界,领事馆,在中国有士兵驻扎,有裁判权,同时还控制了主要的海关,试图一步步吞并,随着领土、海域、政治、海关、贸易的逐步控制,清政府也不过成了一个摆设,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使中国也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自一八四二年八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以来,中国这个有着大片国土、物产丰富的古老国家成为了西方列强任意分割的“美味蛋糕”。

从而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直至新中国成立。

《南京条约》是由于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处于战败国而被迫签订的。

《南京条约》中有一条是割香港岛给英国,尽管条件很苛刻,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将香港岛拱手交给英国。

另外香港岛周围地区大都成了英租地。

其租期为九十九年,对于这九十九年,是何等的漫长啊!可悲的是清政府认为,其租期为九十九年总比租期为一百年让人挂得住面子。

就这样,香港岛在英国人的统治下走过了漫长的一百年,尽管英国将香港岛变得更加富有,却无法让香港岛有一个真正的主权,一个中国领土的主权。

尽管孙中山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清朝灭亡,但那些不平等条约却仍然保留,致使香港岛走过了近百年受殖民者统治的道路。

终于,在一九九七年的七月一日,香港这匹在外奔跑多年的骏马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香港的失而复得不得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沉思,为什么一个土地辽阔的中国,会被西方列强轻易割分呢?这不仅仅因为清政府的迂腐,还因为中国人民自身(18、19世纪)没有文化,不能用科学来捍卫自己的祖国,致使中国“病入膏肓”。

战争是人类的一种最愚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残酷血腥的战争,普通民众是最大的受害者。

特别是世界大战,是人类一种自我的毁灭,是人类的一种劫难,是某些人的疯狂。

战争所留给人们是废墟.苍凉.仇恨.痛苦.绝望。

人类应从战争中吸取教训。

如今天的日本国,不仅没有没有诚恳反省二战中的战争罪责,却还在否认美化侵略历史;其官员公开参拜供有战犯的靖国神社。

这样的国家,爱好和平的人民应警惕!这样的不敢承认历史错误的国家民族人民也是没有前途的。

可战争的悲剧仍在21世纪今天的中东.非洲地区上演。

美国仍在愚蠢的在利用战争维护自己的霸权,在其“反恐”.”先发制人”的战争理论的指导下,先后发动了”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制造了大量的人类灾难,战争浪费了人类的大量的财富,为什么不用这笔财富去发展科技,救助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呢?为了人类美好的明天,这个世界应多些理解合作,少些对抗维护世界和平。

第1课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第1课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840——1842年)
主要国家GD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的变化
1750 中国 32.8 英国 1.9 1800 33.3 4.3 1830 29.8 9.5 1900 6.2 18.5 1962 2.8 6.0 1980 2.4 5.3 1994 2.1 4.0 2004 4.7 5.2
1、领导人:湖广总督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二、《南京条约》(1842年)
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年6月 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开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中国进出口货物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开创性: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 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社会性质: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主要矛盾: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影响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就此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 历史分期:中国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 经济结构: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 展,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社会思潮 林则徐、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罂 粟 花
罂 粟 果
鸦片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40200
35445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顺便说一句,租借不是白给洋人住的
其中,《上海租地章程》第六条规定:“商定地
价”。也就是说:英国人租用上海滩,不但要付 租费,而且费用还是“商定”的,换言之,并非 是英国人单方拍脑袋决定的。 再举个例子,1843中英《虎门条约》白纸黑 字写得很明白:英国人在中国租地,租金“以当 地市价为准”。例如,当年11月25日,英国人在 广州租了一块地,租期25年,每年租金六千元洋 银。
12576 7889 4000多
35445
20331
1799
1820 1824
1829 1830
1835 1838 1839

返回
福尔摩斯也吸毒
的危害认识不够。很多毒品被认为似乎能够 提神,也没有什么害处。吸毒是很常见的事 情,很多人吸毒,比如大家熟知的侦探福尔 摩斯吸食可卡因。医生华生说可能会上瘾, 但也没认识到会有害。
在19世纪,人们对于现在一些所谓的“毒品”
你知道鸦 片为何能 够大量输 入中国吗?
19世纪抽鸦片的中国人
鸦片并非一开始就被认为是毒品
直至1868年英国才制定《毒品药店法
案》。就是这个专门管理毒品法案,也 只不过对英国本土的鸦片贸易给予一般 性限制而已。英国1914年真正的禁止鸦 片法令颁布。历史上,英国甚至制造过 相当多的含有鸦片成分的产品。
销烟图
销烟池遗址
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的原因
武器落后 军队素质低下
农业国不敌工业国等等等等
耆英、伊里布、牛鉴与璞鼎查,在南 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是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笔记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笔记

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第一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虎门销烟“康乾盛世”过后,清王朝逐渐衰落。

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危机四伏。

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内因:危机四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异常迅速,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殖民扩张。

(外因:迅速崛起)注:市场和原料场的要求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英贸易(广州十三家洋行)中国出超地位,英国入超地位。

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非合法的正当贸易)主要原因:走私鸦片的影响1.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 国库空虚 银贵钱贱2.政治上:腐败3.军事上:战斗力衰弱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这一壮举,表现了中华名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是反侵略的象征 注:工业社会为背景,中国必然受侵略《南京条约》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

鸦片战争爆发。

(1840-1842) 注:界碑 中国历史发展转折点 中国近代史开端{附注}1842年8月,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1.1860《北京条约》九龙 1898新界)2.赔款洋银2100万元(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沿海 长江以南)4.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秉公议定则例”影响:1.破坏中国领土完整,使之成为侵华基地2.掠夺中国财富加重人民负担,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难3.门户洞开,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4.议定关税,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列强经济掠夺。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在列强威逼下,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迭遭破坏,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自然经济为主导政治上)的苦难深渊。

(丧失部分国家主权,形式上保留王朝,并非完全殖民)随着社会性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农民,手工业)的矛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备受争议的历史事件。

自从18世纪末,大量鸦片流入中国市场,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19世纪初期,这些问题愈演愈烈,最后导致中国与英国的战争爆发。

本文将探讨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以及南京条约的签订,并分析这段历史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一、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的起因可追溯到18世纪末期。

当时,英国从印度进口大量鸦片,然后将其销售给中国。

由于鸦片的成瘾性和危害性,一些中国官员开始对鸦片进行禁毒。

然而,大量人民仍然在吸食鸦片,这让中国政府倍感头疼。

在中国政府的压力下,英国政府曾于1839年下令禁止鸦片贸易。

但是,这个禁令并没有得到英国商人的遵守。

相反地,英国商人愈加疯狂地向中国输入鸦片,这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更大反感。

二、鸦片战争的过程面对英国人的无视,中国政府在1839年发动了一场军事行动。

但是,中国的先进武器和训练较为落后的军队不敌英国的装备先进和士气高涨的军队。

这场战争导致了中国的惨败,并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如下:一、中国向英国支付赔款;二、中国开放五个港口;三、英国获得在中国自由贸易之权利;四、英国公民在中国不受监管;五、中国同意接收英国政府的驻华代表。

三、南京条约的影响南京条约在当时引起的震动是无法想象的。

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在战争中的失败,也因为条约本身的内容有许多争议。

事实上,南京条约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契约中的“不平等条约”。

这是因为条约的内容仅有英国的利益而无一处体现中国的利益。

南京条约所带来的影响非常深远。

首先,它打破了中国的封闭局面,促进了中国的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

然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的一些弱点被外国国家所利用,滋生了一系列的悲剧和挫败感。

此外,南京条约也影响到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面对西方先进文明的冲击,中国逐渐觉醒,希望通过学习和探索来实现民族振兴。

结语从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来看,中国历史上曾经遭受许多外部霸权侵略的打击。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39-1842)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39-1842)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39-1842)时至今日,鸦片战争仍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深受争议的时期。

这场战争不仅让中国彻底认识到了国家的弱小和落后,也标志着中国与西方列强接触的开始。

其中,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更是鸦片战争的重要节点,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1. 引言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贸易不平衡、文化冲突以及政治矛盾等。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鸦片战争及其结果是中英两国关系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 战争背景鸦片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中国对外贸易的不平衡。

当时,中国的商品出口主要以茶叶、丝绸等为主,而进口则主要是英国的鸦片。

这种贸易格局导致了中国贸易逆差的严重加剧,大量白银流向西方,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另外,由于不同文化的冲突,中英两国的关系变得紧张。

中国儒家文化的传统观念与西方的商业文化产生了碰撞,加之英国不满中国对外贸易的限制,使得鸦片战争不可避免。

3. 战争过程鸦片战争从1839年开始,历时3年。

在战争初期,英国侵略者以鸦片贸易和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为借口,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军事侵略。

中国政府对此作出了坚定的反抗,但面对英军的先进武器和战术,中国军队显得力不从心。

1839年至1842年间,一系列战役发生在中国的沿海地区。

其中,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以及海上战役中的中国抵抗,成为了儒家文化与西方列强对抗的象征。

4. 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最终结果是中英双方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是中国与西方列强签署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南京条约》,中国不得不支付巨额赔款,并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此外,英国还获得了对华贸易的特权,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5. 影响与启示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与崩溃。

这一事件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中国被迫接触西方列强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鸦片战争也成为一个反思封建社会的契机,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开辟了道路。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一、引言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动荡而又充满挑战的时期,当时中国面对外来势力的侵略和干涉,导致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探讨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历史主题。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序列始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广州、上海、厦门等多个主要港口,并被迫赔款。

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开始下滑,也为后续的不平等条约奠定了基础。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56年,导致中国再次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58年的《天津条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份,该条约规定了对外贸易和领事裁判权等一系列不平等条款,使得中国陷入更加被动的地位。

四、《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1884年的《辛丑条约》和1895年的《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两个重要节点,这两份条约导致中国失去了对朝鲜和台湾的主权,也标志着中国的国际地位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这两个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尊严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五、总结与展望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历史轨迹。

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在面对这些历史问题时,我们应该深刻反省过去的错误,更加努力地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中国人,我深感对这段历史的痛惜和反思。

在当今世界格局下,中国正日益崛起,但历史问题和国家尊严仍然是我们挥之不去的阴影。

对于这些不平等条约,我们不应忘记历史,而是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直面,以求得更好的未来。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Treaty of NanJing)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

清政府代表在泊于南京(时称江宁)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

英国强占香港岛,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五口通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

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有哪些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有哪些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有哪些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影响深远。

1840年,英军以贸易和鸦片问题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战争,经过多次战斗,最终迫使清相关部门在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个条约不仅是中英关系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大悲剧。

接下来,我们可以详细聊聊这个条约以及其影响。

一、《南京条约》的基本内容1.1 赔款与领土问题《南京条约》规定,清相关部门要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这笔钱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尤其是在战争之后,国力已经大幅度削弱。

同时,条约还割让了香港岛给英国,这个小小的岛屿成为了后来的“东方明珠”。

对于中国来说,失去了一块领土,意味着主权的进一步削弱。

1.2 通商口岸的开放条约还规定,清相关部门必须在五个港口开放通商,包括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

这些港口的开放,标志着中国与西方的经济联系开始建立,但同时也带来了外国势力的侵扰,民众的生活因此受到极大影响。

许多地方的经济结构也因此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手工业受到冲击,农民的生计受到威胁。

二、《南京条约》的历史背景2.1 鸦片贸易的兴起在19世纪初,鸦片在中国的流入开始增加。

英国为了平衡与中国的贸易逆差,通过鸦片贸易获得了巨额利益。

这种贸易不仅让英国商人获利,也让无数中国百姓沉迷其中,健康和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鸦片战争的背后,正是这个庞大的鸦片市场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

2.2 清相关部门的无能与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清相关部门的和无能已经让民众对其失去了信心。

鸦片问题的严重性并未得到应有重视,导致了战事的不可避免。

战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更是体现了清相关部门在外力面前的无力感,成为历史上一个屈辱的象征。

2.3 外国势力的介入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更多的外国势力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这一阶段,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威胁,各种不平等条约接连而至,使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化的状态。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鸦片是被放在骆驼背上带到中国,
而它最终这段了这个民族的脊梁!
鸦片,只是
暴露了中国传
统文化和传统
和体制的痼疾。
鸦片,真
鸦片,不过是压 的折断了这
在这个民族脊梁上的 个民族的脊
最后一棵稻草!
梁吗? ……
逐 小农经济
渐 矛盾尖锐 走 向 危机四伏 衰 闭关锁国
落 天朝上国
头号强国 发 殖民扩张 展
异 扩大市场 常 掠夺原料 迅
工业革命 速
日 不 落 自由贸易 帝 国
贡 封闭的经济 天
赐 贸
闭塞的外交
朝 上
易 自大的观念 国
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大英 帝国
鸦片走私 朝 上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禁 烟 运 动
“战争结束后,道光帝曾下令各省修筑海防工 事。……各地竟然旧样复制,全无改进。祁唝…… 因仿造火轮船……提议从澳门雇觅“夷匠”。这…… 触动了他(道光)的神经,宁可不要火轮船,也不 能让这些危险的“夷匠”入境”。
【观点】 【联想】从清王朝的视角看,这场战争到底带来了 怎样的影响呢?
【结论】1、在大清国君臣眼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并 非军事与外交的失败,签约避免了战争与麻烦,是“天 朝”的幸事。 2、董宗远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着想,对内外交困的 局势深感忧虑,但这在当时只是极个别官员的认识。 3、鸦片战争虽然击碎了“天朝”威严,但“天朝”的 观念依旧。 4、鸦片战争并没有促使当时的国人警醒,他们没有意 识到自己的落后,更未意识到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野心, 这样他们便继续沉睡了二十年,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惨败,方才步履蹒跚地师夷长技。
必须清醒地看到,清政府的“天朝上国” 心态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这场战 争爆发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 济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封闭性;又由于清政府 以“天朝上国”自居,“闭目塞听”在对外 关系上实行的闭关政策不仅不利于中国在日 益联系的世界背景下的发展,而且,在所谓 “朝贡贸易”情况下拒绝“应有的”或者 “平等的”国际间正常往来,最终导致双方 冲突而爆发战争。这些的确是需要反思的。 但是,这都不应该成为英国对中国诉诸战争 的理由,也不可能掩盖战争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教学目标1、史实:战前中英基本国情虎门销烟战争的爆发和结局《南京条约》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2、史能:(1)分析说明:战前中英国情的基本态势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2)概括阐释:《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3)归纳评判:鸦片战争的结果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3、史识:(1)林则徐等爱国将士的正义壮举,维护了民族尊严,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侵略的反抗精神,值得后人尊崇。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工业化强国侵略的史实,理解“落后容易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

领会爱国救国的历史责任感,进而确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使命感、人生观。

二、教学要点1、重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对战后中国社会的影响。

2、难点:如何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如何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史实:英法美的“修约”要求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天津条约》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领土2、史能:(1)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要求与两个事件同战争爆发的关系。

(2)分析论述:《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阅读理解:从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

3、史识:(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等国为了在中国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战争,它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圆明园被焚毁的悲剧见证了资本主义列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也反映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3)沙俄政府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大肆扩张,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二、教学要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史实: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北伐与西征天京变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洪仁玕与《资政新篇》湘军攻陷天京2、史能:(1)编制年表:太平天国运动的大事年表。

(2)比较辨异:太平天国运动同秦末、明末等古代农民战争相比,有何新特点。

(3)讨论评判: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所留下的启示。

3、史识:(1)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2)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之道,探索近代化之路的可贵努力。

(3)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复杂性,更说明了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艰巨性,也显示出农民阶级和农民战争的局限性。

二、教学要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及其历史影响。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

第4课洋务运动一、教学目标1、史实:洋务思潮的兴起总理衙门的设立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与新式海军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选派学生出国留学2、史能:(1)分析说明: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

(2)归纳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3、史识:(1)洋务运动是中国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实质性起步,它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内容表明:它对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未作根本性的改革,涉及的内容有限,因而所起的历史作用也必然受限。

1、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2、难点:合理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第5课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一、教学目标1、史实: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的问世洋务运动期间的西学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1)归纳说明:从近代民族工业的处境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重性特点。

(2)调查访问:了解上海地区早期民族工业企业和西学传播的代表性事例。

(3)分析评论:早期维新思想兴起的经济基础和思想条件。

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利益属向。

3、史识:(1)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性。

(2)西学传播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思想文化的新因素,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3)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改革主张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为后来的戊戌变法作了思想和舆论准备。

二、教学要点1、重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影响。

2、难点:评价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重性和西学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历史作用。

第6 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一、教学目标1、史实:日本挑起甲午侵华战争大东沟海战北洋舰队覆灭《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割台斗争2、史能:(1)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2)分析理解:从《马关条约》的内容看条约对中日两国的不同影响以及对远东国际格局的间接影响。

3、史识:(1)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挑起的侵华战争,战争的结局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的程度。

(2)邓世昌等爱国将士英勇抗敌,以身殉国,台湾人民守士杀敌展开反割台斗争。

这些动人事迹充分体现中华儿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的民族气节和优良传统。

(3)甲午战争的成败结局影响了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增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忧患意识,凸现了落后就易挨打、落后就要思变的历史真理。

二、教学要点1、重点: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2、难点:如何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对中国的危害。

第7课戊戌变法一、教学目标1、史实:公车上书《时务报》与《天演论》百日维新戊戌政变2、史能:(1)归纳整理:维新变法从思潮萌发到拉开序幕,再发展到高潮阶段的演进历程。

(2)分析说明:“百日维新”的政策措施的目的意图。

(3)分析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1)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在国势危难之间,决心救亡图存,向先进的西方学习,矢志改革,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而不懈努力。

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探索真理的崇高精神永垂史册。

(2)戊戌变法宣传的进步思想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它的失败教训也唤醒了更多的进步人士走上民主革命之路。

二、教学要点1、重点: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在维新变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难点:顽固派为什么要镇压变法运动和戊戌变法留下的历史教训。

第8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一、教学目标1、史实:19世纪末列强加大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列强在华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2、史能:(1)阅读分析:从课文39页的图表中了解信息,明白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对中国的严重危害。

(2)比较特点:从性质、过程、结果等方面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似点。

(3)讨论评判:义和团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

3、史识:(1)从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史实,进一步认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确定“勿忘国耻”,“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2)《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已沦为完全投靠帝国主义,维护封建统治的“洋人的朝廷”。

二、教学要点1、重点:《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难点: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9课清末新政一、教学目标1、史实:“预约变法”上谕新政措施五大臣出洋考察清廷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2、史能:(1)比较辨异:清末新政与百日维新的措施之异同。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与美国1689年《权利法案》对君权界定的差异。

(2)归纳整理:清政府先后推行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背景与目的。

(3)分析理解:从清末新政的举措与过程剖析其实质与必然结果。

(1)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迫于形势,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又一次自救运动。

新政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预备立宪”的有名无实和“皇族内阁”的政治骗局,暴露了清政府假宪政真集权的真面目,从而使它大失民心,不可避免走向穷途末路。

二、教学要点1、重点: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2、难点:如何合理评价新政措施及其作用。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史实: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接任临时总统2、史能:(1)归纳整理: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和武昌起义的背景及其阶段性的历史作用。

(2)分析比较: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在领导力量、目的要求、斗争方式、结果影响等方面的异同。

(3)分析理解:全方位解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3、史识:(1)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主要革命活动,感怀他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史实,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追求进步、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民主共和,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但辛亥革命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需要另谋新的救国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教学要点1、重点:辛亥革命步步深入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成果。

2、难点:如何全面、合理地评价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活动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一、教学目标1、史实:南京临时政府推动社会习俗的变革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2、史能:(1)调查采编:搜寻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图文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锻炼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联系比较:革命党人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斗争目标、斗争策略和成败得失。

(3)阅读理解:从课文94页的形势图,分析北洋军阀的割据态势及其背景。

3、史识:(1)民国初年的社会风俗变化是思想道德观念的改革和社会发展的缩影,也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2)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结果,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共和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也证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逐步深入民心,独裁专制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3)北洋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有其内外原因,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北洋军阀的混战使国家陷于分裂和动乱,成为了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二、教学要点1、重点: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过程及其历史影响。

2、难点: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先后反袁,为何一败一成。

第20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教学目标1、史实: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李大钊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2、史能:(1)归纳整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主要内容、发展阶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