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检验技师考试2017年《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巩固练习题(含答案)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巩固练习题(含答案)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巩固练习题(含答案)临床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考生们在在复习临床检验技师考试过程中,要掌握科目的知识考点,有目的性地进行备考。

下面是店铺精心收集的临床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巩固练习题(含答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和两次采集间隔为:(C )A、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三百毫升,最多不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B、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3个月C、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由第几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与哪年起施行?(C )A、八,1997.12.29B、七,1998.10.1C、八,1998.10.13. 血站的设立条件和管理办法由以下哪个部门制定。

( A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C、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4、国家《献血法》规定,血站在采集血液前,对献血者( B )A、必须免费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B、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C、必须免费进行部份的健康检查5、公民在享受临床用血优惠政策时“直系亲属”是指:(A)A 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子女B 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岳父母、公婆C 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姐妹、兄弟6、《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的目的是( C )A、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B、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C、以上均正确7.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并动员下列哪些人员献血( C )A、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人员B、动员社会互助献血C、以上所有人员8、负责辖区内血站监督管理的部门:( A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本血站监督管理委员会9. 以下哪些部门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或者本居住区的适龄公民参加献血。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测试题及答案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一:1. 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尿液中可偶见(A 透明管型B 红细胞管型C 白细胞管型D 颗粒管型E 蜡样管型A2. 心衰患者尿中易见(A 透明管型B 蜡样管型C 脂肪管型D 红细胞管型E 白细胞管型A3. 提示有肾小球病变的是(A 红细胞管型B 白细胞管型C 宽幅管型D 蜡样管型E 透明管型A4. 提示肾单位内有出血的是(A 透明管型B 红细胞管型C 白细胞管型D 颗粒管型E 蜡样管型B5. 红细胞管型常见于(A 间质性肾炎B 急性肾盂肾炎C 急性肾小球肾炎D 慢性肾小球肾炎E 急性尿路感染C6.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最典型的变化是(A 白细胞增多B 透明管型C 红细胞管型D 上皮细胞管型E 闪光细胞C7. 细胞管型指管型内含有的细胞超过管型体积的("A 1/5B 1/4C 1/3D 1/2E 3/4C8. 白细胞管型常见于(A 尿道炎B 膀胱炎C 膀胱癌D 急性肾盂肾炎E 输尿管结石D9. 肾小管病变时常见的管型是(A 透明管型B 红细胞管型C 白细胞管型D 肾上皮细胞管型E 颗粒管型D11. 关于颗粒管型,错误的叙述是(A 颗粒来自变性的细胞分解B 颗粒来自血浆蛋白C 细颗粒管型由粗颗粒管型降解而来D 细颗粒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E 粗颗粒管型多见于病情较重者D12. 尿管型中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溶解后可形成(A 透明管型B 粗颗粒管型C 细颗粒管型D 蜡样管型E 脂肪管型D13. 尿液中出现蜡样管型,主要见于(A 膀胱炎B 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C 急性肾盂肾炎D 急性肾小球肾炎E 急性肾小管坏死B14. 提示肾小管病变严重,预后差的是(A 细胞管型B 透明管型C 蜡样管型D 脂肪管型E 颗粒管型C15. 提示慢性肾炎晚期预后不良的是(A 透明管型B 细胞管型C 脂肪管型D 蜡样管型E 宽大管型E16. 脂肪管型尤其多见于(A 急性肾小球肾炎B 急性肾小管坏死C 肾病综合征D 间质性肾炎E 肾移植排斥反应C17. 有关管型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A 透明管型可见于心力衰竭B 红细胞管型可见于输尿管结石C 白细胞管型可见于肾盂肾炎D 脂肪管型可见于肾病综合征E 蜡样管型可见于慢性肾衰竭B18. 属于生理性结晶的是("A 尿酸结晶B 胆红素结晶C 亮氨酸结晶D 胆固醇结晶E 胱氨酸结晶A19. 急性肝坏死、急性磷中毒和白血病患者尿中易见的结晶是(A 尿酸结晶B 草酸钙结晶C 亮氨酸和酪氨酸结晶D 胆固醇结晶E 胱氨酸结晶C20. 关于1h尿有形成分计数,错误的描述是(A 应留取3h尿液B 标本必须采用甲醛防腐C 肾盂肾炎时白细胞可>40万/hD 采集标本时应控制饮水量E 临床意义与Addis计数相似,可取代Addis计数B21. 尿中高浓度VitC对尿糖试带法可造成(A 不影响B 假阳性C 假阴性D 影响同班氏法E 正干扰C22. 对尿液酮体检查,错误的叙述是(A Rothera法能检出乙酰乙酸B Rothera法能检出丙酮C Rothera法能检出β-羟丁酸D 不同厂家的试带对乙酰乙酸和丙酮的灵敏度不一E Rothera法对乙酰乙酸最敏感C23. Rothera法检测尿酮体时,加入浓氨水后两液交界面立即呈淡紫红色,而后转为深紫色,结果应判断为(A 强阳性B 阳性C 弱阳性D 可疑E 阴性B24. 尿胆红素的`确证试验是(A Smith试验B Harrison法C 干化学试带法D 泡沫试验E 碘氧化法B25. 尿中胆红素主要来自(A Hb的代谢产物B 白细胞的代谢产物C 脂肪的代谢产物D 铁蛋白的代谢产物E 卟啉的代谢产物A26. 关于尿胆原代谢的错误叙述是(A 结合胆红素排入肠道后被转化为尿胆原B 尿胆原在肠道下端被氧化成尿胆素C 大部分尿胆原在肠道被重吸收D 少部分尿胆原进入血液由尿中排出E 尿胆原、尿胆素检查常称为“尿二胆”E27. 当尿中尿胆原、尿胆素完全阴性时,应考虑(A 肝细胞性黄疸B 阻塞性黄疸C 溶血性黄疸D 药物性黄疸E 肠梗阻B28. Ehrlich法测定尿胆原时,尿液与Ehrlich试剂的比例为(A 1:1B 1:2C 1:4D 1:5E 1:10E29. 关于Ehrlich法测定尿胆原,错误的说法是(A 尿标本需新鲜,久置后呈假阳性反应B 尿液中如含有胆红素,应先加入氯化钙去除后再测定C 反应时尿液与Ehrlich试剂的比例为10:1D 尿胆原在酸性条件下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樱红色化合物E 操作完毕后放置10min后呈樱红色,结果报告为阳性A30. 在酸性条件下,与尿中卟胆原生成红色缩合物的试剂是(A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B 氯仿C 苏丹D 40%甲醛E 75%乙醇A31. 常用于乳糜微粒染色的是(B 苏木素C 苏丹ⅢD 中性红E 伊红C32. 反映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的酶是(A 尿溶菌酶B 尿淀粉酶C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D 触酶E LDC33. 最常见的尿结石是(A 草酸盐结石B 磷酸盐结石C 碳酸钙结石D 尿酸盐结石E 黄嘌呤结石A34. 尿hCG的化学性质是(A 糖蛋白B 粘蛋白C 球蛋白D 清蛋白E 纤维蛋白A35. 孕妇分泌hCG通常从受精后的第几天开始(A 第5天B 第6天D 第8天E 第9天B36. 妊娠妇女血清中hCG浓度达到高峰的时间为(A 妊娠第1wB 妊娠第2~3 wC 妊娠第4~6 wD 妊娠第8~10 wE 妊娠第11~12 wD37. 检测尿hCG最灵敏的方法是(A 胶乳凝集抑制试验B 血凝抑制试验C 放射免疫试验D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C38.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hCG检查方法是(A ELISAB 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C 放射免疫试验D 胶乳凝集抑制试验E 血凝抑制试验B39. 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检测尿hCG,其结果判断中正确的是(A 试带上质控线和检测线均不显紫红色为阳性B 试带上质控线为紫红色,检测线为紫红色为阳性C 试带上仅检测线为紫红色为阴性D 试带上质控线和检测线均为紫红色为阴性E 试带上仅质控线为紫红色为阳性B40. ELISA法检测hCG,包被在反应板上的是(A hCG抗原B α-hCG抗体C β-hCG单抗D 酶标β-hCG单克隆抗体E 酶标β-hCG抗原C41. 关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确的叙述是(A hCG是由子宫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B hCG的β亚单位氨基酸数量与序列几乎与TSH、FSH和LH的β亚单位相同C hCG的α亚单位的组成有很少部分与LH相同D hCG的β亚基氨基端最后的28~32个氨基酸是独特的E 组成hCG的两个亚基只有连接成完整的化合物才具有活性E42. 关于放射免疫法检测hCG,错误的说法是(A 利用放射标记的hCG作为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B 此法灵敏度最高,可定量C 常用于临床常规检查D 本法操作烦琐,存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问题E 本法检测血清hCG较尿液更准确、且稳定C43. 关于hCG检查,错误的判断是(A 不全流产时,hCG可呈阳性,也可呈阴性B 完全流产或死胎时,hCG由阳性转为阴性C 在保胎治疗过程中,如hCG不断增高,说明保胎有效D 当hCG阴性时,不会发生异位妊娠E 尿液hCG维持在较高水平,一般不会发生难免流产D44. 当尿pH≥7时,应在尿比密试带法测定结果上加上A 0.001B 0.002C 0.003D 0.004E 0.005E45. 尿糖试带法只能检测(A 葡萄糖B 乳糖C 半乳糖D 果糖E 蔗糖A46. 关于尿葡萄糖试带法测定,错误的叙述是(A 比班氏定性法的特异性强B 灵敏度高于班氏法C 可用碘化钾作色原D 大剂量的Vit C可致假阳性E 属半定量试验D47. 干化学法测定球蛋白的敏感性约为清蛋白的(A 100倍B 10倍C 1倍D 1/50~1/10倍E 1/100~1/50倍E48. 被NCCLS推荐作为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的参考方法是(A 加热醋酸法B 磺基水杨酸法C 沉淀法D 层析法E 电泳法B49. 有关尿蛋白干化学法测定,正确的叙述是(A 尿液pH在3~9之间,测定最合适B 尿液细胞成分明显增多呈现阴性反应C 对球蛋白反应不敏感D 可用作尿蛋白定性确证试验E 大剂量青霉素可使结果呈假阳性C50. 目前尿酮体试带法不能检测("A 乙酰乙酸B 丙酮C β-羟丁酸D 乙酰乙酸和丙酮E 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C下载文档。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2017年《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精品】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2017年《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精品】

2017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一、A11、下列哪种疾病滑膜积液的黏稠度增高A、甲状腺功能减退B、系统性红斑狼疮C、腱鞘囊肿D、骨关节炎引起的黏液囊肿E、以上都是2、通常在痛风患者的滑膜积液中可找到哪种结晶A、尿酸盐B、焦磷酸钙C、磷灰石D、脂类E、草酸钙3、正常关节腔积液中可见下列细胞,但除外的是A、红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淋巴细胞D、中性粒细胞E、软骨细胞4、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左侧区域异常,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血小板聚集B、巨大血小板C、异型淋巴细胞D、脂类颗粒E、有核红细胞5、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MCV低于正常,最有可能的是A、血小板聚集B、红细胞碎片C、大血小板增多D、小红细胞干扰E、小血小板增多6、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中,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分布于A、50~125flB、125~200flC、36~360flD、50~200flE、35~95fl7、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细胞是A、小红细胞B、大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正常成熟红细胞8、三分群白细胞直方图上,中间细胞区不包括哪类细胞A、嗜碱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幼稚细胞9、在白细胞直方图中,单个核细胞峰与中性粒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可能是A、单核细胞增多B、中性粒细胞增多C、淋巴细胞增多D、异常细胞亚群E、未溶解的红细胞10、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可能是A、有核红细胞B、蛋白质颗粒C、脂质颗粒D、异形淋巴细胞E、中性粒细胞增多11、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左侧区域异常,可能是A、异常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增多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D、巨大血小板E、浆细胞12、在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中,哪项与脉冲振幅成正比A、细胞的数量B、细胞的体积C、细胞的比密D、细胞的移动速度E、以上都不是13、精密度是指A、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检测时所有结果的符合程度B、样品的检测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C、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D、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品值的符合程度E、样品测定的最低浓度14、解决血细胞分析仪堵孔现象,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是A、燃烧电路B、热敏电阻C、扫描技术D、“三次计数”表决E、浮动界标15、关于血液分析仪血红蛋白测定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血剂中常含氰化钾B、氰化钾与血红蛋白作用后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C、血红蛋白衍生物在530~550mm下比色D、吸光度变化与稀释液中Hb含量成正比E、仪器可计算出血红蛋白浓度16、关于Abbott CD3500型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流式细胞原理B、0°--粗略测定细胞大小C、10°--测定细胞内部结构相对特征D、90°垂直光散射--测定细胞核分叶E、90°消偏振光散射--将嗜碱粒细胞与其他细胞中区分出来17、关于Sysmex SE9000型电阻抗与射频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幼稚细胞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幼稚细胞膜上脂质较成熟细胞少的特性进行检测B、在细胞悬液中加入磷脂C、硫化氨基酸与幼稚细胞的结合量多于成熟细胞D、加入溶血剂后,成熟细胞被溶解E、幼稚细胞不被破坏18、关于MPV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MPV是指血小板体积B、可鉴别血小板减低的原因C、可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情况D、与血小板体外功能明显相关E、可以用电阻抗法原理测定19、关于PDW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PDW表示血小板分布宽度B、用所测单个血小板容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C、PDW减低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D、PDW增大见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E、PDW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上将相应的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尿素产生于A.联合脱氨基作用B.肠肝循环C.鸟氨酸循环D。

三羧酸循环 E.脂肪酸的β羟化答案:C2.正常人血中胆红素主要来源于A.胆汁 B。

胆汁酸盐 C。

细胞色素氧化酶D。

肌红蛋白 E。

衰老红细胞释放的血红蛋白答案:E3。

目前常规检验方法中通常测定下述何种物质来反映人体内HDL的含量A.HDL中的甘油三酯B.HDL中的胆固醇 C。

HDL中的磷脂D.HDL中的载脂蛋白E。

HDL中的脂蛋白(α)答案:B4。

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呈负相关的脂蛋白是A。

HDL B.VLDL C。

CM D。

LDL E。

IDL答案:A5.下列哪项比值降低表示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加大A。

ApoAⅠ/ApoAⅡ B.ApoAⅡ/ApocⅢ C。

ApoB/ApoCⅠD.ApoAⅠ/ApoB E。

ApoAⅡ/ApoB答案:D6.下列哪项因素对ALP参考值范围影响最大A。

性别 B。

年龄 C.职业 D。

饮食 E。

地域答案:B7.CK是由2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产生的同工酶有A.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E。

6种答案:B8。

下列哪项内容不是糖尿病人代谢异常的临床表现A。

高血糖和糖尿 B。

高脂血症和酮症酸中毒C。

三多一少 D。

黏液性水肿E.微血管神经病变答案:D9。

葡萄糖的重吸收,主要发生在下述哪一部位A。

集合管 B.远曲小管C.髓袢升支粗段 D.近曲小管E。

骨袢降支答案:D10。

正常时何种分子量的蛋白质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A.1~2万 B。

2~3万 C。

3~4万 D.4~5万 E.〉7万答案:E11。

患者便后不洗手可引起自体感的寄生虫病是A.蛔虫病 B。

钩虫病 C.鞭虫病 D。

蛲虫病 E。

旋毛虫病答案:D12。

正常人血清中的胆红素主要是A。

结合胆红素 B.未结合胆红素C.与球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D.与血红素结合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E.胆素原答案:B13。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模拟题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模拟题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模拟题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模拟题导语:执业医师(Practicingphysician)是指具有《医师执业证》及其“级别”为“执业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医师。

下面是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模拟题。

1.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主要与血小板哪种功能有关 (A 聚集功能B 分泌功能C 释放功能D 促凝功能E 血块收缩功能A2.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主要与血小板哪种功能有关(A 粘附功能B 分泌功能C 释放功能D 促凝功能E 血块收缩功能A3. 血小板的功能不包括(A 粘附功能B 聚集功能C 释放功能D 活化因子ⅫE 血块收缩功能D4. 参与纤维蛋白原变成交联纤维蛋白过程的凝血因子是(A 因子ⅧB 因子ⅩC 因子ⅪD 因子ⅫE 因子ⅩⅢE5. 肝素的抗凝作用需依赖 (A 肝素酶B AT IIIC 活化蛋白C抑制物D α2-巨球蛋白E α1-抗胰蛋白酶B6. 参与蛋白C激活的物质是(A 纤溶酶B 胰蛋白酶C 糜蛋白酶D 凝血酶E 抗凝血酶D7. 当止凝血功能降低、抗凝血功能增强的病理情况下,机体会出现(“A 高凝状态B 血栓前状态C 血栓状态D 低凝状态或出血倾向E 机体自动调节不表现病理状态D8.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促进血液凝固B 抗凝作用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C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D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E 促进血液凝固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B9.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是 (A 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B 使纤维蛋白变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C 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D 抑制纤维蛋白单体变为纤维蛋白E 使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E10. 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主要是 (A 因子Ⅰ减少B 因子Ⅶ减少C 因子Ⅷ减少D 因子Ⅻ减少E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E11. 出血时间延长常见于 (A 血友病AB 血友病BC FⅪ缺乏症D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 过敏性紫癜D12.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数量 (A <80×109/LB <100×109/LC <110×109/LD <120×109/LE <150×109/LB13. 血块收缩不良主要见于 (A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 血小板无力症C 血小板α颗粒缺乏症D PF3缺乏症E 贫血B14. 将20μl血液加入0.38ml血小板稀释液中,计数5个中方格血小板数为98个,则该标本血小板数为 (A 49×109/LB 98×109/LC 490×109/LD 980×109/LE 9.8×109/LB15. 一患者术后伤口渗血不止,临床疑有DIC,应选择哪组筛选试验 (A PLT、CRT、BTB BT、CT、PTC PLT、PT、APTT、Fg、FDPD CFT、APTT、vWFE PLT、APTT、BT、CTC16. 凝血时间测定时,如标本混入组织液,凝血时间将(A 缩短B 延长C 明显延长D 不变E 延长或缩短均可能A17. 对出血时间测定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 皮肤弹力B 标准的切口深度C 皮肤切口长度D 皮肤切口位置E 毛细血管所受压力B18. 有关凝血因子,错误的叙述是(A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没有因子ⅢB 凝血因子中没有因子ⅥC 钙离子参与内、外凝血系统D 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只需水解掉肽A就形成纤维蛋白单体E 凝血活酶的形成与PF3有关D19. 血块收缩不良试验主要提示(A 因子Ⅶ缺乏B 因子Ⅷ、Ⅸ减少C 因子Ⅲ异常D 凝血酶原降低E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E20. PT正常,APTT延长,最可能是缺乏(A 因子Ⅰ、ⅡB 因子Ⅻ、ⅩⅢC 因子Ⅴ、ⅩD 因子Ⅶ、ⅢE 因子Ⅷ、Ⅸ、ⅪE21. 凝血酶时间测定正常,主要提示 (A FVIII无缺陷B FXI无缺陷C Fg无缺陷D PAI无缺陷E FII无缺陷C22. 关于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正确的叙述是 (A 是一种较敏感的试验B 主要检测外源凝血系统有无异常C 主要检测因子Ⅰ、Ⅱ有无异常D 主要检测因子Ⅻ有无异常E 凝血时间延长主要见于因子Ⅷ、Ⅸ、Ⅺ缺陷者E23. 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 (A APTTB PTC TTD CTE 纤维蛋白原测定B24. TT延长,可被甲苯胺蓝纠正,提示为 (A 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B 异常纤维蛋白原病C 因子Ⅱ缺乏D 有FDP存在E 有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E25. 有关止凝血筛选试验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A 血友病时,APTT延长B 循环血液中有肝素存在时,TT延长C 严重肝病时,PT延长D DIC早期,3P阳性E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PT正常E26. 不依赖VitK的凝血因子是 (A 因子ⅡB 因子ⅤC 因子ⅦD 因子ⅨE 因子ⅩB27. 最不容易保存的凝血因子是 (A 因子ⅠB 因子ⅤC 因子ⅦD 因子ⅨE 因子XIIIB28.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 (A 因子Ⅰ、Ⅱ、Ⅴ、Ⅶ、X缺陷B 因子Ⅶ、Ⅷ、Ⅸ缺陷C 因子Ⅷ、Ⅸ、Ⅺ、Ⅻ缺陷D 因子Ⅴ、Ⅹ、Ⅷ缺陷E 因子Ⅶ、Ⅹ、Ⅺ、Ⅻ缺陷A29. 内源性凝血途径第一阶段涉及的凝血因子是 (A 因子Ⅰ、Ⅱ、ⅩⅢB 因子Ⅰ、Ⅱ、Ⅲ、ⅤC 因子Ⅲ、Ⅴ、ⅦD 因子Ⅷ、Ⅸ、ⅩE 因子Ⅻ、Ⅺ、IX、PK、HMWKE30. 凝血活酶的组成包括(A 因子Ⅲ、Ⅶa 钙离子复合物B 因子Ⅷ:C和vWF复合物C 因子Ⅷa、Ⅸa 钙离子、PF3复合物D 因子Ⅹa、Ⅴa 钙离子、PF3复合物E 因子Ⅷa、Ⅴa 钙离子、PF3复合物D【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模拟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不属于临床血液学研究内容的是A.血细胞B.造血组织C.出血倾向和血管栓塞的致病原因D.病毒性肝炎E.外伤、手术等造成的血液异常正确答案:D解析:临床血液学研究的对象为造血细胞、造血组织及造血系统疾病等。

2.下列细胞中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是A.中幼红细胞B.晚幼粒细胞C.晚幼红细胞D.杆状核粒细胞E.单核细胞正确答案:A解析:晚幼以下阶段的细胞基本失去了分裂能力。

3.参与正向造血调控的生长因子不包括A.G—CSFB.IL-3C.SCFD.TGF-βE.EPO正确答案:D4.关于出生后造血,错误的是A.淋巴器官产生淋巴细胞B.出生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由骨髓产生C.5~7岁以下幼儿几乎全部骨髓参与造血活动即为红髓D.长骨骨髓腔为脂肪细胞所代替称为黄髓,即失去造血功能E.正常情况下,成人主要的造血器官是骨髓正确答案:C解析:5岁以下幼儿几乎全部骨髓参与造血活动即为红髓。

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慢粒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B.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 无明显变化E.细菌性感染是明显增加,病毒性感染是无明显变化正确答案:B解析:急淋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急粒时则明显降低。

6.诊断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选择下列何项检查A.3P试验B.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C.Coombs试验D.IIam试验E.Donath—Lanssteiner试验正确答案:C解析:抗人球蛋白试验分直接试验和间接试验,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筛选和分型。

7.女性,Hb为65g/L,应属于以下哪类A.轻度贫血B.极重度贫血C.重度贫血D.中度贫血E.无贫血正确答案:D8.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特异性细胞是A.R—S细胞B.火焰状瘤细胞C.多核巨细胞D.花细胞E.异常淋巴样浆细胞正确答案:C解析:多核巨细胞是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特异性细胞。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血液分析仪及临床应用考试资料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血液分析仪及临床应用考试资料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血液分析仪及临床应用考试资料真题1、单选能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正确答案:C2、单选精密度是指(江南博哥)()A.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检测时所有结果的符合程度B.样品的检测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C.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D.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品值的符合程度E.样品测定的最低浓度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精密度分为批内、批间两种精度。

批内精度是对同一批样本重复测定结果的评价,批间精度是对两批或两批以上样本重复测定结果的评价。

3、单选某患者,女,55岁,因胸闷、乏力就诊。

实验室全血细胞检查结果:红细胞3.78×1012/L,血红蛋白116g/L,白细胞6.2×109/L,血小板131×109/L,RDW12.5%,MCV85fl,MCH26.5pg,MCHC309g/L;红细胞直方图基本不变,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正常,大小一致。

则最有可能是()A.巨幼细胞性贫血B.慢性感染C.缺铁性贫血D.急性溶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该患者红细胞平均值、红细胞直方图和血涂片提示为正细胞均一性贫血。

按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学分类和MCV/RDW分类,该患者红细胞参数均不支持其他贫血诊断。

4、单选白细胞直方图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最可能的原因是()A.有核红细胞B.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异型淋巴E.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在35~450fl范围内将白细胞分为3群,左侧峰又高又陡为淋巴细胞峰,最右侧峰又低又宽为中性粒细胞峰,左右两峰间的谷区较平坦为单个核细胞峰,大小为90~160fl。

白细胞直方图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最可能的原因是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异型淋巴细胞。

5、单选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左移,基底较窄,常见于()A.缺铁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均一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B6、单选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中,红细胞的有关参数包括()A.WBCB.RDWC.MPVD.PLTE.PDW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中,红细胞的有关参数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MCV、MCH、MCHC、RDW等。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_临床检验基础讲义_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_临床检验基础讲义_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_临床检验基础讲义_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考纲检测原理(一)电阻抗法(库尔特原理)1.库尔特原理将等渗电解质溶液稀释的细胞悬液置入不导电的容器中,将小孔管插进细胞悬液中。

小孔管内充满电解质溶液,并有一个内电极,小孔管的外侧细胞悬液中有一个外电极。

当接通电源后,位于小孔管两侧的电极产生稳定电流,稀释细胞悬液从小孔管外侧通过小孔管壁上宝石小孔(直径<100μm,厚度约75μm)向小孔管内部流动,使小孔感应区内电阻增高,引起瞬间电压变化形成脉冲信号,脉冲振幅越高,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数量越多,细胞数量越多,由此得出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和体积值。

2.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根据电阻抗法原理,经溶血剂处理的、脱水的、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小孔时,脉冲大小不同,将体积为35~450fl白细胞分为256个通道。

3.血红蛋白测定原理当稀释血液中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并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与溶血剂中的某些成分结合形第 1 页共11 页成一种血红蛋白衍生物,在特定波长(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变化与稀释液中Hb含量成正比,最终显示Hb浓度。

如含氰化钾的溶血剂,与血红蛋白作用后形成氰化血红蛋白,其最大吸收峰接近540nm。

(二)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1.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原理(1)激光与细胞化学法(2)容量、电导、光散射法(3)电阻抗与射频法(4)多角度偏振光散射(MAPSS)法2.红细胞检测原理3.血小板检测原理4.网织红细胞计数原理(1)激光与细胞化学法1)过氧化物酶检测通道:2)嗜碱性粒细胞/分叶核检测通道血液与酸性表面活性剂反应,不仅红细胞溶解,而且除嗜碱性粒细胞外,其他所有白细胞膜均被破坏,胞质溢出,仅剩裸核。

当激光束照射到细胞时,产生不同强度的散射光,形成二维细胞图,其中,嗜碱性粒细胞呈高狭角散射,定位于细胞图上部,裸核细胞则位于细胞图下部。

嗜碱性粒细胞-核分叶性散点图(2)容量、电导、光散射(VCS)法1)利用电阻抗法原理测量细胞体积(V)2)利用电导(C)技术测量细胞内部结构3)利用光散射(S)技术测量细胞形态和核结构第 2 页共11 页(3)电阻抗与射频法1)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采用电阻抗法计数嗜酸性粒细胞。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_临床检验基础讲义_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_临床检验基础讲义_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考纲·检测原理·检测参数·血细胞直方图·方法学评价·临床应用检测原理(一)电阻抗法(库尔特原理)1.库尔特原理将等渗电解质溶液稀释的细胞悬液置入不导电的容器中,将小孔管插进细胞悬液中。

小孔管内充满电解质溶液,并有一个内电极,小孔管的外侧细胞悬液中有一个外电极。

当接通电源后,位于小孔管两侧的电极产生稳定电流,稀释细胞悬液从小孔管外侧通过小孔管壁上宝石小孔(直径<100μm,厚度约75μm)向小孔管内部流动,使小孔感应区内电阻增高,引起瞬间电压变化形成脉冲信号,脉冲振幅越高,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数量越多,细胞数量越多,由此得出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和体积值。

2.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根据电阻抗法原理,经溶血剂处理的、脱水的、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小孔时,脉冲大小不同,将体积为35~450fl白细胞分为256个通道。

3.血红蛋白测定原理当稀释血液中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并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与溶血剂中的某些成分结合形第 1 页共11 页成一种血红蛋白衍生物,在特定波长(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变化与稀释液中Hb含量成正比,最终显示Hb浓度。

如含氰化钾的溶血剂,与血红蛋白作用后形成氰化血红蛋白,其最大吸收峰接近540nm。

(二)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1.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原理(1)激光与细胞化学法(2)容量、电导、光散射法(3)电阻抗与射频法(4)多角度偏振光散射(MAPSS)法2.红细胞检测原理3.血小板检测原理4.网织红细胞计数原理(1)激光与细胞化学法1)过氧化物酶检测通道:2)嗜碱性粒细胞/分叶核检测通道血液与酸性表面活性剂反应,不仅红细胞溶解,而且除嗜碱性粒细胞外,其他所有白细胞膜均被破坏,胞质溢出,仅剩裸核。

当激光束照射到细胞时,产生不同强度的散射光,形成二维细胞图,其中,嗜碱性粒细胞呈高狭角散射,定位于细胞图上部,裸核细胞则位于细胞图下部。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专业知识-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专业知识-试卷1

【B】实验动物饲养在设有清洁走廊的设施中,均 来自剖腹产
【C】实验动物无论体表或肠道中均无微生物存 在,并且体内不含任何抗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实验动物饲养在没有清洁走廊的设施中,并 且体内不含任何抗体
【E】常规动物 本题思路: 29.血液分析仪结果:WBC5.1×10 9 /L, RBC2.94×10 12 /L,Hb138g/L,Hct0.354, MCV128fi,MCH46.7pg,MCHC400g/L,常见于 【score:2 分】
本题思路: 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最敏感的血清学指标是 【score:2 分】
【A】前清蛋白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纤维蛋白原 【C】清蛋白 【D】免疫球蛋白 【E】γ-球蛋白 本题思路: 4.醋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呈阳性,且受氟化钠抑制 的细胞是 【score:2 分】 【A】幼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早幼粒细胞 【E】中幼粒细胞 本题思路:
【C】2.0ml 【D】5.0ml 【E】10.0ml 本题思路: 40.恶性组织细胞病,必定出现 【score:2 分】 【A】NAP 积分明显下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全血细胞减少 【C】外周血中有异常组织细胞 【D】血小板增高 【E】网织红细胞增高 本题思路: 41.细菌对庆大霉素产生耐药的机制是 【score:2 分】 【A】产 AmpC 酶 【B】产 ESBLs 【C】产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
【D】蛔虫卵 【E】肺吸虫卵 本题思路: 10.下列细菌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的是 【score:2 分】 【A】MIU 培养基 【B】SS 培养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巧克力血平板 【D】克氏双糖铁琼脂培养基 【E】葡萄糖发酵管 本题思路: 11.哪一细菌的药敏试验经常使用间接比例法 【score:2 分】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链球菌 【C】卡他莫拉菌 【D】厌氧菌 【E】结核分枝杆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1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考试题及
答案
考试题一:
1、全血细胞计数应选用()颜色的真空采血容器。

A、黄色
B、淡蓝色
C、紫色
D、棕色
E、淡绿色
【正确答案】:C
2、血培养应选用()颜色的真空采血容器。

A、黄色
B、淡蓝色
C、紫色
D、棕色
E、淡绿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在进行血和骨髓培养的时候成人抽血5-8ml 至蓝色血培养瓶中,小儿抽血1-3ml至粉红色血培养瓶中(注意掌握抽血时机)
3、钾测定应选用()颜色的真空采血容器。

A、黄色
B、淡蓝色
C、紫色
D、棕色
E、淡绿色
【正确答案】:E
4、凝血检查应选用()颜色的真空采血容器。

A、黄色
B、淡蓝色
C、紫色
D、棕色
E、淡绿色
【正确答案】:B
5、关于抗凝剂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EDTA-Na2 溶解度小于EDTA-K2。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题型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题型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题,共2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红细胞内的重要含铁蛋白质?A. 血红蛋白B. 肌红蛋白C. 细胞色素D. 铁蛋白2. 下列哪项不属于临床化学检验的常规项目?A. 血糖测定B. 血脂分析C. 尿液蛋白质测定D. 细菌培养及鉴定3. 关于紫外光谱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主要用于有机物结构分析B. 利用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C. 可用于无机物的定量分析D. 样品需预先处理为透明溶液4. 下列哪项是电子扫描显微镜的主要优点?A. 高分辨率,可观察微小结构B. 可直接观察活细胞C. 操作简便,无需专业培训D. 价格低廉,易于普及5. 血液分析仪中,用于区分白细胞类型的常用方法是?A. 光学散射法B. 电阻抗法C. 化学发光法D. 荧光染色法(注:后续题目略,确保涵盖检验基础知识、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操作等多方面内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6. 临床血液学检验中,常见的贫血类型包括:A. 缺铁性贫血B. 溶血性贫血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大细胞性贫血7. 在进行微生物培养时,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培养结果?A. 培养基成分B. 培养温度C. 培养时间D. 培养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注:后续题目略,确保每个选项都包含多个可能的正确答案)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共10分)8. 血液分析仪能够完全替代手工显微镜镜检。

()A. 对B. 错9. 在进行尿液分析时,只需使用一种试纸即可完成所有项目的检测。

()A. 对B. 错(注:后续题目略,确保每个题目都包含明确的判断标准)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0. 请简述血液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答案要点:- 血液分析仪基本原理:通过电阻抗法、光学散射法等技术,对血液中的各种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

- 临床应用:快速、准确地提供血液细胞参数,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决策。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检验基础(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检验基础(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检验基础(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B1型题 4. B1型题1.成人静脉采血时,常用的采血部位是A.肘部静脉B.手背静脉C.股静脉D.颈外静脉E.内踝静脉正确答案:A解析:正确采集血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实验结果的关键。

静脉采血法:凡位于体表的浅静脉均可采用,首选肘静脉,也可用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

幼儿可用颈外静脉采血。

知识模块: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2.血细胞分析时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A.瑞氏染色B.苏丹黑染色C.POX染色D.吉姆萨染色E.H-E染色正确答案:A解析:瑞氏染色具有方法简单、染色时间短、对白细胞特异性颗粒和细胞质着色较好等优点,故常被用于血液细胞分析的最常用方法。

知识模块: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3.瑞氏染色中起溶解作用的有机溶剂是A.无水酒精B.甲醇C.氯仿D.二甲苯E.乙二醇正确答案:B解析: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组成,将适量伊红、亚甲蓝(又名美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

知识模块: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4.用自动血液分析仪时,首选的抗凝剂是A.肝素B.枸橼酸钠C.EDTA-K2D.草酸盐E.EDTA—Na2正确答案:C解析:肝素可以保持红细胞的自然形态,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枸橼酸钠对凝血因子V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使其活性缓慢减低,故常用于凝血项的检查,也用于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因毒性小,是输血保养液的成分之一;EDTA—K2对血细胞的影响最小,是全血细胞分析的理想抗凝剂;草酸铵对红细胞破坏力较强,保持血小板形态完整适用于血小板计数。

知识模块: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5.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时,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A.1:9B.1:2C.4:1D.1:4E.9:1正确答案:D解析: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时,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导语:我国称之为“临床检验”泛指由临床实验室(即可以是医院中检验科、实验室、也可以是独立的检验所)为临床医学提供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测工作和项目的结果,用于疾病的诊断。

下面是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的模拟题。

1. 成人静脉采血时,通常采血的部位是A 手背静脉B 肘部静脉C 颈外静脉D 内踝静脉E 股静脉B2. 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操作是(A 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B 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C 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D 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E 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D3. EDTA盐抗凝剂不宜用于(A 红细胞计数B 白细胞计数C 血小板计数D 白细胞分类计数E 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E4. 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 ("A 阻止凝血酶的形成B 阻止血小板聚集C 除去球蛋白D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E 除去纤维蛋白原D5. 关于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A EDTA-Na2溶解度大于 EDTA-K2B EDTA盐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螯合物C 肝素作为抗凝血酶Ⅲ的辅因子而抗凝D 枸橼酸钠可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 枸橼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6. 对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A 草酸铵可使血细胞膨胀B 双草酸盐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C 对Ⅴ因子保护差D 过去用于凝血象的检查E 可干扰血浆中钾,钠和氯的测定D7. 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时首选抗凝剂是("A EDTA-K2B EDTAC EDTA-Na2D 肝素E 枸橼酸钠A8. 肝素抗凝主要是加强哪种抗凝血酶的作用("A 抗凝血酶ⅠB 抗凝血酶ⅡC 抗凝血酶ⅢD 抗凝血酶ⅣE 抗凝血酶ⅤC9. 关于双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说法是(A 草酸钾可使红细胞缩小B 草酸铵可使红细胞胀大C 不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D 过去用于凝血象的测定E 目前应用较少C10. 凝血象检查时,抗凝剂最好用(A EDTA-K2B 38g/dl枸橼酸钠C 109mmol/L枸橼酸钠D 肝素E 草酸钠C11. 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正确的说法是("A 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B 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C 细胞核的蛋白为碱性物质D Hb为碱性物质E 淋巴细胞浆为嗜酸性物质D12. 关于瑞氏染色,错误的说法是A 室温越高,染色时间越短B 染液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C 细胞数量越多,染色时间越长D 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E 用缓慢的流水冲去染液D13.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the ICSH, the best anticoagulant for the blood routine tests is ("A trisodium citrateB sodium oxalateC EDTA-Na2D EDTA-K2E heparin[Key] D14. As an anticoagulant, EDTA-K2 can not be used inA RBCB WBCC PLTD DCE coagulation tests15. 关于血液的理化性质,错误的叙述是("A 成人约3~4LB 约占成人体重的7~9%C 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所含红细胞的百分比D 健康人血液pH值为7.35~7.45E 血浆渗量为290~310mOsm/kgH2OA16. 有关红细胞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A 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00天B 正常成人红细胞来自骨髓和脾脏C 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肝脏破坏D 红细胞膜表面带正电荷E 晚幼红细胞丧失分裂能力E17. 引起生理性红细胞增多的`因素不包括(A 妊娠中期B 多汗C 冷水刺激D 恐惧E 新生儿B18. 不会引起红细胞生理性增多的因素是(A 兴奋B 恐惧C 高气压D 剧烈体力劳动E 冷水浴C19. 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致贫血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巨幼细胞性贫血C 缺铁性贫血D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E 多发性骨髓瘤B20. 骨髓被异常细胞或组织浸润所致贫血是(A 多发性骨髓瘤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巨幼细胞性贫血D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A21. 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损害所致的贫血是(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巨幼细胞性贫血C 缺铁性贫血D 溶血性贫血E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A22. 红细胞膜缺陷所致的贫血是 (A 巨幼细胞性贫血B Hb病C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D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 缺铁性贫血C23. 新生儿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为(A (4.0~5.0)×1012/LB (5.0~6.0)×1012/LC (6.0~7.0)×1012/LD (7.0~7.5)×1012/LE (7.5~8.0)×1012/LC24. 被ICSH推荐为Hb测定参考方法的是(A AHD575测定法B 沙利氏法C SLS法D HiCN法E HiN3法D25.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Hb主要为("A 还原HbB 高铁HbC 硫化HbD 碳氧HbE 氧合HbE26. 若计数5个中方格中红细胞总数为350个,按法定计量单位,应报告为 (A 350万/mm3B 350万/μlC 3.5×106/LD 3.5×109/LE 3.5×1012/LE27. 符合大细胞性贫血的是A 恶性贫血B 缺铁性贫血C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A28. 红细胞大小明显不均常见于A 缺铁性贫血B 巨幼细胞性贫血C 失血性贫血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29. 关于有核红细胞,正确的说法是(A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偶见B 刚出生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外周血涂片可见到少量C 外周血中出现常表示红系增生减低D 骨髓纤维化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不会见到E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不会见到B30. 外周血片中不会出现幼稚红细胞的疾病是(A 溶血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类白血病反应D 红白血病E 白血病B【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

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全真试题及答案

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全真试题及答案

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全真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后,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加入适量的(A 生理盐水B 乙醚C 乙醇D 糖盐水E 蒸馏水C2. 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有 (A 少量液体起保护作用B 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C 没有液体D 大量液体起保护作用E 大量液体起润滑作用B3. 浆膜腔积液检验的主要目的是 (A 观察疗效B 了解有无肿瘤细胞C 了解浆膜腔内是否有积液产生D 为了细胞计数和生化检验E 鉴别积液的性质和引起积液的致病因素E4. 渗出液中LD与血清LD的比值常大于 (A 0.2B 0.4C 0.5D 0.6E 0.8D5. 渗出液中蛋白质含量一般大于 (A 10g/LB 15g/LC 20g/LD 30g/LE 50g/LD6. 漏出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外伤B 细菌感染C 淋巴回流受阻D 血管通透性增加E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C8. 有助于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的检验项目是 (A 比重测定B 积液LD/血清LDD 氯化物测定C 葡萄糖定量E 胆固醇定量B9. 用于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的生化检查是 (A ADA 和AMYB ADA和CEAC ADA 和ALPD ADA 和LDE ADA 和FDPB10. 化脓性关节炎的滑膜液在显微镜下可见到 (A 狼疮细胞B 滑膜细胞C 大量中性粒细胞D 含铁血黄素颗粒E 大量淋巴细胞C11. 患者,男,24岁,消瘦,腹胀,盗汗。

查体:面色苍白,腹部隆起,肚脐膨出,移动性浊音阳性。

腹部X光检查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腹水外观黄色,有核细胞1100×106/L,中性粒细胞15%,淋巴细胞80%,间皮细胞5%,ADA 175U/L,溶菌酶401mg/L,CEA 4.69μg/L。

该患者可初步诊断为A 胃癌B 结肠癌C 丝虫病D 肠系膜淋巴结核E 肠系膜淋巴瘤D12. 患者,男,19岁。

主诉:半年前开始发热,睡眠时汗多,咳嗽,痰多浓稠,有肺结核家史(母亲曾患肺结核)。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模拟试卷1.doc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模拟试卷1.doc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模拟试卷11 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左侧区域异常,可能是(A)异常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增多(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D)巨大血小板(E)浆细胞2 红细胞直方图显示主峰左移,峰底正常,常见于(A)缺铁性贫血(B)小细胞均一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3 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MCV低于正常,最有可能的是(A)血小板聚集(B)小红细胞干扰(C)大血小板增多(D)红细胞碎片(E)小血小板增多4 解决血细胞分析仪堵孔现象,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是(A)“三次计数”表决(B)热敏电阻(C)扫描技术(D)燃烧电路(E)浮动界标5 三分群白细胞直方图上,中间细胞区不包括下列哪类细胞(A)单核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E)幼稚细胞6 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细胞是(A)小红细胞(B)大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正常成熟红细胞7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中,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分布于(A)50~125fl(B)125~200fl(C)36~360fl(D)50~200fl(E)35~95fl8 血小板减低,MPV增高,提示(A)骨髓受抑制(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C)骨髓病变(D)血小板分布异常(E)骨髓正常,但外周血血小板破坏过多9 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左侧区域异常,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异型淋巴细胞(B)巨大血小板(C)血小板聚集(D)脂类颗粒(E)有核红细胞10 红细胞直方图出现双峰,底部变宽多见(A)地中海贫血(B)铁粒幼贫血或缺铁性贫血恢复期(C)再生障碍性贫血(D)难治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11 红细胞直方图出现单个细胞峰并左移的是(A)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期(B)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初期(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E)以上都不是12 精密度是指(A)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检测时所有结果的符合程度(B)样品的检测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C)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D)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品值的符合程度(E)样品测定的最低浓度13 MPV增高不见于(A)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代偿增生(B)骨髓造血恢复的早期(C)巨大血小板综合征(D)再生障碍性贫血(E)骨髓纤维化14 白细胞直方图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最可能的原因是(A)有核红细胞(B)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异型淋巴(E)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15 血液分析仪引起红细胞假性增高,可能的原因有(A)高胆红素(B)冷凝集素(C)多量大血小板(D)微小凝块(E)EDTA依赖性凝集16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中,红细胞的有关参数包括(A)WBC(B)RDW(C)MPV(D)PLT(E)PDW17 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的脉冲大小取决于(A)细胞核密度(B)细胞质密度(C)细胞整体密度(D)细胞表面抗原(E)细胞大小18 三分类(群)血液分析仪是指(A)将血细胞分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B)将白细胞分为小细胞、中间细胞、大细胞(C)分为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D)分为正常血小板、大血小板、小血小板(E)分为血细胞、血浆及其他19 下列关于血小板自动分析仪检测结果,错误的是(A)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表示血小板计数的平均体积(B)当血小板体积分布图呈多峰型时,提示血小板大小不规则(C)仪器所报告的血小板数为体积在3~30fl大小的血小板数量(D)血小板计数结果与MPV呈正相关关系(E)以上均正确20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范围是(A)100~300fl(B)100~400fl(C)200~500fl(D)70~450fl(E)35~450fl21 某患者,女性,55岁,因胸闷、乏力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一、A11、下列哪种疾病滑膜积液的黏稠度增高A、甲状腺功能减退B、系统性红斑狼疮C、腱鞘囊肿D、骨关节炎引起的黏液囊肿E、以上都是2、通常在痛风患者的滑膜积液中可找到哪种结晶A、尿酸盐B、焦磷酸钙C、磷灰石D、脂类E、草酸钙3、正常关节腔积液中可见下列细胞,但除外的是A、红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淋巴细胞D、中性粒细胞E、软骨细胞4、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左侧区域异常,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血小板聚集B、巨大血小板C、异型淋巴细胞D、脂类颗粒E、有核红细胞5、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MCV低于正常,最有可能的是A、血小板聚集B、红细胞碎片C、大血小板增多D、小红细胞干扰E、小血小板增多6、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中,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分布于A、50~125flB、125~200flC、36~360flD、50~200flE、35~95fl7、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细胞是A、小红细胞B、大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正常成熟红细胞8、三分群白细胞直方图上,中间细胞区不包括哪类细胞A、嗜碱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幼稚细胞9、在白细胞直方图中,单个核细胞峰与中性粒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可能是A、单核细胞增多B、中性粒细胞增多C、淋巴细胞增多D、异常细胞亚群E、未溶解的红细胞10、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可能是A、有核红细胞B、蛋白质颗粒C、脂质颗粒D、异形淋巴细胞E、中性粒细胞增多11、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左侧区域异常,可能是A、异常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增多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D、巨大血小板E、浆细胞12、在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中,哪项与脉冲振幅成正比A、细胞的数量B、细胞的体积C、细胞的比密D、细胞的移动速度E、以上都不是13、精密度是指A、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检测时所有结果的符合程度B、样品的检测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C、样品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D、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品值的符合程度E、样品测定的最低浓度14、解决血细胞分析仪堵孔现象,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是A、燃烧电路B、热敏电阻C、扫描技术D、“三次计数”表决E、浮动界标15、关于血液分析仪血红蛋白测定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血剂中常含氰化钾B、氰化钾与血红蛋白作用后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C、血红蛋白衍生物在530~550mm下比色D、吸光度变化与稀释液中Hb含量成正比E、仪器可计算出血红蛋白浓度16、关于Abbott CD3500型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流式细胞原理B、0°--粗略测定细胞大小C、10°--测定细胞内部结构相对特征D、90°垂直光散射--测定细胞核分叶E、90°消偏振光散射--将嗜碱粒细胞与其他细胞中区分出来17、关于Sysmex SE9000型电阻抗与射频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幼稚细胞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幼稚细胞膜上脂质较成熟细胞少的特性进行检测B、在细胞悬液中加入磷脂C、硫化氨基酸与幼稚细胞的结合量多于成熟细胞D、加入溶血剂后,成熟细胞被溶解E、幼稚细胞不被破坏18、关于MPV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MPV是指血小板体积B、可鉴别血小板减低的原因C、可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情况D、与血小板体外功能明显相关E、可以用电阻抗法原理测定19、关于PDW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PDW表示血小板分布宽度B、用所测单个血小板容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C、PDW减低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D、PDW增大见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E、PDW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20、在Bayer Advia 120型激光与细胞化学法血液分析仪中,白细胞分类的细胞化学法原理是利用何种酶的活性A、碱性磷酸酶B、酸性磷酸酶C、非特异性酯酶D、过氧化物酶E、磷脂酶21、血液分析仪的库尔特原理是指A、电容法B、光电法C、激光法D、电阻抗法E、电导法22、关于血液分析仪VCS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V--体积B、C--细胞C、S--过氧化物酶D、仅报告直方图及分析参数E、可确认幼稚细胞23、ICSH对血液分析仪白细胞计数的评价方案,不包括下列哪些项目A、可比性B、携带污染C、总重复性D、精密度E、不确定度二、B1、A.左侧峰高而陡B.最右侧峰低而宽C.左右两峰间谷区D.右上侧峰E.最左下侧峰<1> 、淋巴细胞图形为A B C D E<2> 、中性粒细胞图形为A B C D E2、A.WBCB.HGBC.MCHD.RDWE.PDW<3>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的英文略语是A B C D E<4>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英文略语是A B C D E3、A.WBCB.RBCC.MCVD.MCHCE.MPV<5>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英文略语是A B C D E<6> 、血小板平均体积的英文略语是A B C D E4、A.ANISOB.HBC.BL-ABND.PCVE.platelet clumps<7> 、血细胞比容的英文略语是()。

A B C D E<8> 、红细胞血红蛋白的英文略语是()。

A B C D E<9> 、红细胞大小不等的英文略语是()。

A B C D E<10> 、血小板聚集的英文略语是()。

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正常关节腔液高度黏稠,其高低与透明质酸的浓度和质量呈正相关。

炎性积液的黏稠度减低,关节炎症越严重,积液的黏稠度越低。

重度水肿、外伤引起的急性关节腔积液,因透明质酸被稀释,即使无炎症,黏稠度也减低。

黏稠度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腱鞘囊肿及骨关节炎引起的黏液囊肿等。

【答疑编号100780757,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正常关节腔液中结晶为阴性,显微镜检查滑膜积液中可见尿酸盐结晶。

【答疑编号100780756,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在正常关节腔积液中,单核-吞噬细胞占0.65;淋巴细胞占0.10;中性粒细胞占0.20;偶见软骨细胞和组织细胞。

【答疑编号100780755,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左侧区域异常说明在该区域的细胞体积比正常的淋巴细胞略小,有可能是巨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脂类颗粒或有核红细胞。

异形淋巴细胞的体积比正常的淋巴细胞大,不可能出现在左侧区域。

【答疑编号100780754,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说明引起脱尾细胞的体积比正常的血小板大,但MCV低于正常,说明有小红细胞的存在。

【答疑编号100780753,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正常红细胞直方图,在36~360fl范围内分布着两个群体,从50~125fl区域为正常大小的红细胞,从125~200fl区域为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答疑编号100780752,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有核红细胞,因为白细胞稀释液只能破坏细胞膜,而不能破坏细胞核。

【答疑编号100780751,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根据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传感器时脉冲大小不同将白细胞分成三群,即小细胞群(淋巴细胞为主),中间细胞群(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幼稚细胞及原始细胞等)和大细胞群(中性粒细胞为主)。

【答疑编号100780750,点击提问】9、【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在白细胞直方图中,单个核细胞峰与中性粒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可能是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异常细胞亚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答疑编号100780749,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可能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形淋巴细胞,也可能是嗜酸性粒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答疑编号100780748,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左侧区域异常的主要原因是有核红细胞、血小板凝集、巨大血小板、未溶解红细胞、疟原虫、冷凝集蛋白、脂类颗粒、异形淋巴细胞。

【答疑编号100780747,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电阻抗法检测细胞时,瞬间电压变化形成脉冲信号,脉冲振幅越髙,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数量越多,细胞数量越多。

【答疑编号100780743,点击提问】1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精密度分为批内、批间两种精度。

批内精度是对同一批样本重复测定结果的评价,批间精度是对两批或两批以上样本重复测定结果的评价。

【答疑编号100780742,点击提问】1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血液分析仪具有仪器自动保护技术,即采用反冲或瞬间燃烧电路排堵技术、管道和进样针自动清洗及故障自检功能。

【答疑编号100780741,点击提问】15、【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氰化钾与血红蛋白作用后形成氰化血红蛋白,因此B选项的说法错误。

【答疑编号100780729,点击提问】16、【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多角度偏振光散射(MAPSS)法,当激光束照射到单个细胞时,从4个角度测定散射光密度:①0°,前角光散射(1°~3°),可测定细胞大小。

②10°,狭角光散射(7°~11°),可测定细胞内部结构特征。

③90°,垂直光散射(70°~110°),可测定细胞核分叶情况。

④-90°,消偏振光散射(70°~110°),可将嗜酸性粒细胞和其他细胞区分出来。

【答疑编号100780728,点击提问】1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根据幼稚细胞膜上脂质较成熟细胞少的特性进行检测。

在细胞悬液中加入硫化氨基酸,幼稚细胞的结合量多于较成熟的细胞,而且,幼稚细胞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当加入溶血剂后,成熟细胞被溶解,幼稚细胞不被破坏,从而提供幼稚细胞信息(IMI)。

【答疑编号100780727,点击提问】18、【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MPV是指血小板平均体积。

可用于鉴别PLT降低的原因,与PLT体外功能明显相关,可用于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

【答疑编号100780726,点击提问】19、【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局部炎症时,骨髓造血未抑制,MPV正常。

败血症时,骨髓造血受抑制,MPV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