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方法专题(精)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4.1-课件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4.1-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56b3cfba0d4a7302763af7.png)
• 扎根理论的发展步骤 • 质性研究很多是采用「扎根理论」为基础,步骤
如下:
• 1.先由数据中寻找「事例」 • 2.将事例分门别类 • 3.对分类后事例诠释 • 4.以其它数据再一次验证此诠释 • 5.将低层次的分类系统,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 类
与探索现象的各种面向,并以个人与自身以外 的种种所产生之互动来进行符号诠释,所以基 本上质性研究是凭借人、情境与时空三个坐标 轴架构所得的三次元角度来检视各个存在的现 象。
质性研究的特色
► 1.质性研究追求主观了解,重视研究者亲自参 与之同理心、感同身受。
► 2.质性研究重视质的存在,而非量的多少。判 定存在什么事情,而不是存有多少这些事情。
质性研究方法
• 主讲人:欧阳静 •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社会学研究方法
• 质性研究 • 量化研究 • 认识这两方法的用处和局限
三个故事:研究经历
• 开始(准入)----展开田野工作—分析资料----
产生问题-----理论对话----伦理考虑
二、什么是质性研究?
• 质性研究指的是,任何不是经由统计程序或其
型
• 6.提出一个深入且整合良好之观念系统
民族志 (一)深描(thick description):
质性研究的关注焦点必须先确认是在于对「人」的世界。人的 「主体性」成为最被关心的部份。关心主体性便是关心意义的 建构。因此,研究者的研究过程是一个「理解」的历程。
因此,诠释学(hermeneutics)与现象学(phenomenology)成为 质性研究在哲学方法论与知识论的基础。
质性研究的表述应包含经验的脉络、组织经验的意向与意义 (而非仅独立的意向或状况)、呈显过程性的经验。韦伯(Max Weber)曾指出,人是被悬挂在意义之网上,这个意义网是主观 构造的,深描则将此sm):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方法(质性研究)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方法(质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f84d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3.png)
四 、确定研究方法
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应 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被研究者的特点、 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等选择最适当的方法
例如: 了解学生如何看待“后进生”现象——访谈
法 了解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观察法 研究教师是如何备课的——分析实物
五 收集资料
(一)访谈 (二)观察
观察
参与程度 参与型观察 非参与型观察
量的研究:概率抽样——随机取样,每个人 或事被抽中的机率相同
质的研究:目的性抽样——根据研究的目的 选择能够最大限度的回答研究问题的样本
极端案例抽样(如:课业负担重的学校) 最大差异抽样(如:人际交往顺利和不顺利的人) 同质抽样(如:单亲家庭的学生)
问题:“教师在教研中是如何合作的”抽样 时考虑的因素?
三 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
定量研究:运用调查、实验、测量、 统计等量化的手段来收集和分析研究 资料,从而判断心理现象的性质,发 现内在规律,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 究方法
认识论
量的研究
质的研究
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自然主 解释学、建构主义、象征互动论、民
义
俗方法论、现象学、批判理论
本体论
有一个不变的世界存在、社会世界 社会世界是人为建构的,且持续经由
行动研究的循环就如此这番地进行下 去…………
一年过去了,教师开始评估自 己的研究是否有效,男生的学习是 否有提高。
他们使用了学生的考勤表、学 生成绩记录单、男生及其父母在访 谈中所说的话、课堂观察记录分析 等来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男生的学习态度改变了, 而且他们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
本行动研究完成了一个循环
观察表举例
时间 事实
分析
8:00 8:05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88052f0740be1e650e9ab3.png)
4 定性与定量研究综合比较
定 性 研 究
1.从本体论 2.从认识论 3.从方法论 4从研究者角度
定 量 研 究
假设世界上事物现象是「主观诠释」 假设事物现象是「客观存在」 主观体验,非由外人来了解。追求 整体意义。 追求特殊关系(ideographic)的整 体了解。 研究者需身历其中,才能感同身受 分析「客观」的因果关系,强调 「客者为局外人
第一篇 理解质性研究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三章 方法主张 第四章 生活世界与默会知识
第一章 导论
一、什么是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指的是,任何不是经由统计程序或其他量化手续而产 生研究结果的方法。它可以是对人的生活、人们的故事、行为 ,以及组织运作、社会运动或人际关系的研究。 这里也是有争议的: 例如,有些学者使用质性方法常用的一些技术,例如访问、观 察来搜集资料,但是随后他们却把这些资料译码再用统计技术 加以分析。所以,事实上他们实在以量化方式处理质化资料。 请注意,当我们指称一个质性研究时,我们并不是指上述这种 用量化方式分析质性资料的过程;我们所指的乃是利用非数学 的分析程序,凭借各种方式,包括观察、访问来搜集资料,并 且利用例如文件、文书、书籍、录音带,甚至人口普查这种为 其他用途而搜集到的量化资料加以分析的程序。
3质性研究的哲学基础
►
► ►
► ►
(1) .我们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其意义是经由研究者 所赋予的,非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不是可以用语言 文字表达的,它是一种「感觉」。 (2) .不同时空的感觉可能不同,自己才能感受。 (3) .其”意义”不限于语言所可以表达,此种意义植 基于研究的目的、研究者的背景、历史、风俗和与语 言、社会阶层等。 (4) .目的不在解释(explanation) ,而在诠释 (interpretation),其结果是特殊的。 (5) .重质不重量。
质性研究方法专题(精)
![质性研究方法专题(精)](https://img.taocdn.com/s3/m/8696e2e1f705cc1755270960.png)
料整理成结构清晰的报告?
描述风格有何特点?
♣印象的故事:
• “王小刚个子不高,瘦瘦的身躯上挂着一套肥大 的西装,脚上蹬着一双厚厚的旅游鞋。 …他的面 部表情看起来比他同龄的孩子要更成熟:长圆的双 眼透着精明和一丝忧怨”。
• “他年龄28岁,尚未成婚,敦实的个头,看起来 精力旺盛,细眯着的双眼总是带着笑容。他很健 谈,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滔滔不绝,不需要我太多 的提问。”
•
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
• 观察 无结构观察 半结构观察 结构观察
(实验室)观察
• 调查 访谈调查 问卷调查 测量调查
• 实验 现象学实验 准实
真实验
质性研究的优点
• (1)质性研究能对微观的、深层的、特殊的社会现象 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与分析,能了解被试复杂的、深层 的心理生活经验。
• (2)质性研究适合于对陌生的、异文化的、不熟悉的 社会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为以后建立明确的理论假设 奠定基础。
• 如性研究的设计 •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质性研究范式的特征
◆质性研究就是用文字对教育现象加以描述 ◆ 研究情境中的现象是不可分割、分离的 ◆ 个体主义的研究对象(小样本的、单一被试) ◆ 研究设计是互动的、过程的、非预设的 ◆ 主位研究的立场
• (6)质性研究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 过程,重视在互动中建构理论和知识体系,可避免 教条主义和机械主义。
质性研究的缺点
• (1)质性研究不适合于宏观研究,质性研究通常采用 个案、深度访谈、参与性观察收集资料,因而不适合对 大量被试进行大样本的宏观研究,也不宜发现某一社会 现象趋势性的特点。
现实的故事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4.1-课件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4.1-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56b3cfba0d4a7302763af7.png)
(三)反身性(reflexivity):
检视’what was happenning’外,也必须检 视’how people know what was hap-penning’; 检视被研究者所持的观点,也必须检视研究者 自身所持的观点,及研究者所处身的环境,并 予以表述。研究行动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行动。
• 小结:
质性研究强调的是「理论应自数据产生而非 预设理论」。
六、质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
• 自然性:注重自然情景与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开
放性思维。与定量方法的变量简化和控制形成鲜 明对照。
• 理解性:从主观的角度理解当事人的生活世界。 • 反省性:研究者本人的主观性以及研究者与被研
究者的互动交流是研究的构成部分,它们是不可 避免的。研究者对它们的反思本身就是一种资料, 成为研究的一部分。
► 质性研究认为科学研究是需要研究者亲自的参与, 并经感同身受及主观的诠释,以产生知识。
• 扎根理论的发展步骤 • 质性研究很多是采用「扎根理论」为基础,步骤
如下:
• 1.先由数据中寻找「事例」 • 2.将事例分门别类 • 3.对分类后事例诠释 • 4.以其它数据再一次验证此诠释 • 5.将低层次的分类系统,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 类
• 注意:
• 有些学者使用质性方法常用的一些技术,例
如访问、观察来搜集资料,但是随后他们却 把这些资料译码再用统计技术加以分析。所 以,事实上他们实在以量化方式处理质化资 料。请注意,当我们指称一个质性研究时, 我们并不是指上述这种用量化方式分析质性 资料的过程;我们所指的乃是利用非数学的 分析程序,凭借各种方式,包括观察、访问 来搜集资料,并且利用例如文件、文书、书 籍、录音带,甚至人口普查这种为其他用途 而搜集到的量化资料加以分析的程序
质性研究方法重点总结
![质性研究方法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091f65c6f1aff00bfd51e0f.png)
第二章质性研究的抽样策略抽样方法;极端或偏离标准的个案抽样;最大变异抽样;同质性群体抽样 ;典型案例抽样 ;关键个案抽样;标准抽样;分层目的性抽样;滚雪球抽样或链式抽样;机会抽样;方便抽样;志愿者抽样;三角交叉捡视抽样第四章:焦点团体焦点团体访谈定义:以描述和理解一组选定人群的观点和信念为预定目的,从小组参与者的观点中获得对特殊事件的理解。
焦点团体访谈的参与者(一般为6至10个)都有相似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或有相似的经历,或相似的关注。
焦点群体访谈具有的特征:能进行深入交流;交流重点在感兴趣的某一特定领域;互动是焦点团体访谈独特的性质;协调员在应用焦点团体方法中获得良好而准确信息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参与者通常拥有相似的社会和文化经历。
焦点团体适用的情形:焦点团体是用于研究的;研究是集中的;参与者在团体中作为团体被访谈。
为什么使用焦点团体:1、当研究者对参与者的了解不深时2、当研究者希望探求人们的知识和经历时3、适合于检测“敏感”问题或研究中涉及的“敏感”人群4、被应用于反应边缘群体的呼声。
焦点团体的使用领域:健康问题的探索性研究检测对新项目的接受度和相关想法解决特别项目的问题评估健康方案。
焦点团体不应使用在以下情况:不适合小组讨论的议题参与者在讨论这个话题时很困难要求统计数据。
焦点团体作为方法1、作为一种“自我包涵”的方式使用,主要用于原始资料的收集。
2、焦点团体作为资料源的“补充”方式使用。
3、焦点团体被用于“多种方式”研究中。
怎样招募参与者:随机电话筛选;滚雪球式;现存的清单;现场招募;推荐式成功的焦点团体的决定因素:范围:成功的焦点团体应覆盖最多的相关事件特征:焦点团体访谈尽可能提供参与者的经历和观点。
深度:焦点团体访谈应鼓励互动,以便提高对参与者更深层次的探索。
个体背景:考虑参与者反应产生的背景。
合适的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政治环境。
合适的会议场所,双方没有在胁迫冲突下进行。
充足的资源合适的参与者熟练的协调员有效的问题焦点团体访谈优点与局限性可以让研究人员快速地从参与者中探求更有深度的信息获得对敏感对象的深度了解,如卫生服务,社区健康干预收集边缘群体资料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以产生信息。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技巧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bd58ce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9.png)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技巧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和不同学科领域的需求,质性研究在学术界和实践中越来越受重视。
质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手段,以探索和理解现象背后的意义和复杂性。
本文将介绍质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并讨论如何进行质性研究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1. 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质性研究方法强调对现象的深入理解,关注个案和具体环境,以及参与者的主观经验和意义。
相对于定量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更注重描述、解释和探索,并借助诠释学、符号学等理论来分析数据。
其基本原理包括:(1)深度理解和描述现象;(2)研究者主观介入和实践参与;(3)数据的语境相关性;(4)数据的主体性和多样性。
2. 质性研究方法的常用技术(1)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现象来获得全面和真实的数据。
观察可以是直接观察,也可以是参与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保持客观和反思,尽可能减少主观偏见。
(2)访谈法: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数据。
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即按照预定问题进行;也可以是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即允许研究对象自由发挥和表达观点。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需要灵活应对,提问的技巧和对话的质量至关重要。
(3)文本分析法:通过对文本材料进行分析,包括书面文本和口头表达。
文本分析可以采用内容分析、语义分析、叙事分析等不同的方法,以揭示其中的主题、意义和模式。
3. 质性研究数据的分析和解释(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质性研究中,数据的收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取得的数据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收集的数据可以是文字记录、录音、录像等形式,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
(2)数据编码和归纳: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编码,将类似和相关的内容分类和整理。
编码可以是基于事先设定的研究框架,也可以是基于数据本身的新分类。
编码后,研究者可以进行数据的归纳和总结,找出数据中的主题和模式。
(3)数据解释和理论构建:通过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释和理论构建,质性研究可以提供深刻的见解和理论框架。
质性研究方法-精共80页
![质性研究方法-精共80页](https://img.taocdn.com/s3/m/7376500d102de2bd97058821.png)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学术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技巧
![学术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b2436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9.png)
学术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技巧学术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在学术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对于一些主观性较高、难以量化的问题,质性研究方法便成为了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学术研究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及选择和分析质性研究方法的技巧。
1.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以文字、图片、访谈等非数值化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方法。
相较于定量研究方法,质性研究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
它着重于研究对象的个案研究、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和社会文化背景等。
2.质性研究方法的分类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其中常见的几种类型:2.1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质性研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对一个个体、组织或事件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从而得出一些关于个体或事件的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结论。
2.2 访谈研究访谈研究是通过与被研究者进行面对面或电话访谈来获取数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深入了解被研究者的思想和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2.3 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通过对书籍、文章、报纸、电视节目等文字和媒体材料进行内容分析来获取数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被用于研究社会文化现象和传媒影响等领域。
2.4 现象学现象学是一种关注人类行为的意义和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
它通过对被研究者的主观描述、情感体验、意义理解等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因素。
3.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在选择质性研究方法时,需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资源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是选择质性研究方法的几点建议:3.1 明确研究目的在进行质性研究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的。
是为了了解某个现象的内在动机?还是为了探索某个群体的行为模式?明确研究目的有助于筛选适合的研究方法。
3.2 研究对象可获得性在选择质性研究方法时,还要考虑研究对象的可获得性。
比如,若研究对象是某群体内部的秘密行为,那么访谈研究可能并不适合。
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直接用来备课了)课件
![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直接用来备课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b34df2d5bbfd0a795673a2.png)
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直接用来备课了)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直接用来备课了)一、质性研究的概念质性研究又称质的研究,或称定性研究,是对某种现象在特定情形下的特征、方式、涵义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解释的过程。
对于质性研究尚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①Denzin和Lincoln把质性研究看成是一种在自然情境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观察、交流、理解、体会和解释的过程。
②Strauss认为“质性研究的目的不在验证或推论,而是在深奥、抽象的经验世界之意义。
研究过程重视被研究者的参与及观点之融入;同时对于研究结果,质性研究不重视数学与统计的分析程序,而强调借由各种资料收集方式,完整且全面地收集资料,并对研究结果做深入的诠释”。
③陈向明将质性研究定义为“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是一个从实际观察的资料中发现共性问题的过程,属于探索性和叙述性的研究。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本质的区别是建立在不同的哲学观和专业范式的基础上的。
量性研究建立在实证主义的专业范式的基础上,遵循客观、有效、实用的原则;而质性研究则建立在诠释主义的专业范式或批判主义的专业范式基础上,该类范式认为理解一个过程的最佳途径是去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
二、质性研究的基础理论质性研究不是来自一种哲学、一个社会理论或者一种研究传统,它受到多种不同社会思潮、理论和方法的影响。
在质性研究中也存在很多其他不同的建构理论的方式,研究者个人所受训练的流派不同、看问题的方式不同、研究的情境不同,都可能采取一种不同的对待和处理理论的方式。
目前主要还是从以下几种理论取向来剖析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后实证主义、批判主义。
(一)建构主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在本体论上持相对主义的态度。
质性研究的方法ppt课件
![质性研究的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e552d402768e9950e7388a.png)
学习交流PPT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节学习目标
• 掌握质性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 熟悉三种主要质性研究方法的研 究过程
学习交流PPT
2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现象学研究法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二、扎根理论研究法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三、人种学研究法 (ethnographic research)
学习交流PPT
20
现象学 扎根理论 人种学
• 适用 心理学
• 方法
参加观察 深入会谈 叙述录 日记
• 原点 哲学
社会学
参加观察 面谈 记录
社会学
护理学
参加观察 面谈 人生史 电影 照片
人类学
学习交流PPT
21
谢谢大家!
学习交流PPT
22
明确现象(生活体验)的本质和含义
学习交流PPT
5
现象学研究法目的的步骤
• 分隔 是现象学研究法资料分析的核心部 分,又称现象学缩减法,是将某一现象从已知 象中沉淀、分离出来的缩减过程。 • 直觉作用 是对所研究的现象的一种开放性 的、创造性的想象、理解和思考。 • 分析 • 描述
学习交流PPT
6
(三)现象学研究法资料收集的过程
持续比较法是其资料分析法的独特之处。
学习交流PPT
13
扎根理论研究法资料分析步骤
1、设计分类系统和分类标准,对资料进行编码 2、连接各类别 3、寻找额外分类 4、缩减分类类别 5、寻找类别的排除指征 6、出现核心变量 7、文献查寻 8、对概念进行修正和整合
学习交流PPT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35c616f46527d3250ce038.png)
→→记下所有的事情
9. 访谈的其他注意事项 访谈中的非语言行为:外貌,衣着,打扮,动作,面部表情,眼神,人际距离,说话和
2. 确定并接触“守门员” 守门员指那些在被研究者群体内对被抽样的人具有权威的人,他们可以决定这些人是否
参与研究。P151 (1)合法 VS 不合法 (2)正式 VS 不正式 应先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环境中的权力结构及其与研究者的关系。 领导批准、介绍信,获得通行 VS 感觉不快。可以直接和被研究者接触,或者通过一些
5. 访谈的分类 P171 (1)结构/封闭型访谈:研究者对访谈的走向和步骤起主导作用,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了的、
具有固定结构的统一问卷进行访谈。 (2)开放/无结构型访谈: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
的看法。 (3)半开放/结构型访谈:研究者对访谈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同时也允许受访者
研究设计的组成部分 (1)研究题目,包含研究群体、概念和理论等要素; (2)研究问题,即问题意识; (3)概念和理论搜寻,发现一个或多个竞争的理论,既有研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存
在哪些解释逻辑。这个环节要汇报 3-5 篇核心文献; (4)找到研究概念和理论切入点,确定自己的研究理论视角和分析思路,比如多元情感劳
第二部分:研究设计
第一节:研究对象抽样 第二节: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第三节:研究关系对研究的影响 第四节:进入研究现场
第一节:研究对象抽样 一.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P103 概率抽样:在被限定的研究对象中每一个单位都具有同样大的被抽中概率。 非概率抽样:按照其他非概率标准进行抽样的方式。质的研究中使用的最多的“非概率
质性研究方法PPT演示课件
![质性研究方法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75566aa6c30c2259019ed1.png)
质性研究倾向于归纳型研究
16
五、质性研究与计量研究的对称性?
计量与质性研究方法名称上似有明显的对称性。其实,计量研究较 宜视为一般经验研究中的一种特例。一般经验研究没有理由排斥计 量研究,但是也没有理由独尊计量研究。独尊计量研究,是实证主 义(positivism)思维下产生的态度,以计量标榜客观性、标准化性 与可概推性。
9
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that we see with different eyes at different times. We see things one way in the morning and another in the evening, and the way we view things also depends on the mood we are in. That is why one subject can be seen in so many ways and that is what makes art so interesting (Munch, 1981)
经
8
做质性研究需要哪些秉赋与才能?
包括:
研究者要能自所研究的情境里抽离出来,并且要能批判 性地分析情境,能注意到并且避免个人的偏见,能搜集 到真实(valid)并且可靠的资料,以及能抽象地思考。关系的触觉(sensitivity),能一方面汲取过去经验以及 理论上的指示来解释所见所闻,而在另一方面又能对所 致的保持一种分析上的距离,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以及 优秀的人际关系技巧。
14
三、实证研究之背景假定
► 1.本体论:
► 定量研究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 质性研究则认为世界是属于人类主观认知的观念,可以透过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质性研究采取自然主义的研究范式,重视在 自然情境下研究人的经验世界,因而研究的结果更 切合人们的生活实际,研究结果的运用更具有针对 性。
• (5)质性研究采用归纳的方式建立自下而上的理 论,适合于扎根理论或小型理论的建立。
坦诚的故事
• 我:“当时因为什么事情不上学了?” • 他:“因为我们的老师……我的成绩有点不太好,老师打得厉
害……就不上了。” • 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 他:“有一天早晨早自习的时候,冷得厉害。我冷得不行,就跑
到火炉旁烤火。老师看见了,说你怎么不好好背书,就打我。 他后来出去了,我还不背,又去烤火。他进来打我。把我叫到 办公室又打了。” • 我:“怎么打的?” • 他:“打耳光,打了好几个耳光。” • 我:“打哪里?” • 他:“脸上打。” • 我:“你知道他为什么打你吗了” • 他:“就是因为烤火··…因为我不背,跑去烤火。”
• 如何理解质性研究 • 质性研究的选题 • 质性研究的表达风格 • 质性研究的设计 •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 •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质性研究范式的特征
◆质性研究就是用文字对教育现象加以描述 ◆ 研究情境中的现象是不可分割、分离的 ◆ 个体主义的研究对象(小样本的、单一被试) ◆ 研究设计是互动的、过程的、非预设的 ◆ 主位研究的立场
♣从研究角度看 ,作者是如何将杂乱无章的材料整理成结构清来自的报告?描述风格有何特点?
♣印象的故事:
• “王小刚个子不高,瘦瘦的身躯上挂着一套肥大 的西装,脚上蹬着一双厚厚的旅游鞋。 …他的面 部表情看起来比他同龄的孩子要更成熟:长圆的双 眼透着精明和一丝忧怨”。
• “他年龄28岁,尚未成婚,敦实的个头,看起来 精力旺盛,细眯着的双眼总是带着笑容。他很健 谈,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滔滔不绝,不需要我太多 的提问。”
• (6)质性研究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 过程,重视在互动中建构理论和知识体系,可避免 教条主义和机械主义。
质性研究的缺点
• (1)质性研究不适合于宏观研究,质性研究通常采用 个案、深度访谈、参与性观察收集资料,因而不适合对 大量被试进行大样本的宏观研究,也不宜发现某一社会 现象趋势性的特点。
• 抽样(研究对象的选择) • 收集材料(开放式访谈、非正式交谈和现
场观察) • 成文(写作方法) • 推广度及其他(研究评估:被试选择、效
度检验、伦理道德问题和假设的建立)
如何看资料整理、分析?
• (一)背景介绍 • (二)辍学的过程和原因 • (三) 辍学后的去向 • (四)辍学后的心情 • (五)今后的打算
• (6)质性研究的结果和评估标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质性 研究一般没有明确的结论,更不能盖棺论定;同时质性研 究的评估标准不象量化研究有客观、明确的标准,质性研 究的质量主要通过“读者”的主观认可。
现实的故事
• 我问小刚:“开始时马力说没有看见老师打人 是为什么?”他说不知道。我说学校的老师都 说没有体罚,他仰头起望着我说,“可能 他们不知道。也可能他们不想告诉你。” 小刚似乎对自己的看法坚信不移,说起话 来理直气壮,很难相信他是在撒谎。
批判的故事
• 二是我们研究的辍学问题是一个敏感话题, 所有有关的人都有理由向我们“撒谎”:面 对从京城里来的“专家们”,县、村和学 校各级领导都有可能向我们隐瞒辍学生的 数量和有关情况;刘老师、官校长和王小刚 的母亲有可能想推卸自己的责任;王小刚本 人也有可能努力向我表白退学主要不是由 于他自己的原因。
•
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
• 观察 无结构观察 半结构观察 结构观察
(实验室)观察
• 调查 访谈调查 问卷调查 测量调查
• 实验 现象学实验 准实
真实验
质性研究的优点
• (1)质性研究能对微观的、深层的、特殊的社会现象 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与分析,能了解被试复杂的、深层 的心理生活经验。
• (2)质性研究适合于对陌生的、异文化的、不熟悉的 社会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为以后建立明确的理论假设 奠定基础。
• (2)质性研究不适合对社会现象进行数量的因果分析 和相关分析,不利于发现社会现象间的因果规律。
• (3)质性研究结果不能作概率上的推断演绎,研究结 果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
• (4)质性研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人为性、经验性、情境 性。
• (5)质性研究过程缺乏具体的操作化程序和技巧,在实施 过程中更多的是靠研究者的知识经验、文化背景、个人悟 性等主观因素,同量化研究相比其知识体系不利于学习、 传播和推广,对于初学者和天赋不高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掌 握。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质性研究方法专题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 分析“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研究的特点 • 题目的特点:选题特点,表达风格
• 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 ——一位辍学学生的个案调查
调查报告的结构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讨论
从研究方法部分看质性研究方法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