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
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为表达语文内容服务。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1 [1] ,精辟地道出了这种辩证统一关系。
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一定的语文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表现出来。
黑格尔说过:“不是每一个艺术形状都可以表现和体现这些旨趣,都可以把这些旨趣先吸收进来而后再现出去;一定的内容就决定它的适合的形式。
”2 [2] 这就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作了深刻说明。
鲁迅谈到自己创作时曾说:“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
3 [3] 这是根据内容的量和特性,决定体裁的选取。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赋予静山以“舞”和“驰”的动态。
使得山富于活力,读了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种以物拟人的表现,是内容决定语文修辞。
吴晗的《谈骨气》从三个方面论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其一“文天祥拒降”,论述“富贵不能淫”;其二“饿汉不食嗟来之食”,论述“贫贱不能移”;其三“闻一多拍案而起”,论述“威武不能屈”。
4 [4] 三个方面在文章中是三个层次,这是语文内容决定布局谋篇。
语文形式为表达语文内容服务,语文内容要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来表现。
语文是思想感情等社会信息的载体,多种多样的语文形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总是密不可分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所以,语文教学内容设计要重视读解课文的设计,循文求意的设计,因意悟文的设计。
语文教学要重视读课文,要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重视因意悟文,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文形式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读解课文应抓住三个主要环节:感知性认读、理解性阅读和鉴赏性评析。
由于各环节教学的基本途径是因文解意、因意悟文,这样,各环节教学都体现人文性目标和工具性目标的统一。
感知性认读要在辩析语言文字形、音、义的过程中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踏实的学习作风。
理解词语要理解字面意义、语境意义及其中包含的情感色彩,理解文章中各种语言构造须分析语言中的各种意义关系,理解各种表达方式须理解其表情达意的作用等等。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智力是人对客观事物进行辨识、判断、想象、推理等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等,其核心是人的思维能力。
学校教育中各学科教学都要以学生一定的智力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又不断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反映到语文教学上,则表现为语文和思维上的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它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
思维离不开语文。
思维形式中的概念对应语文里的词语、判断对应着句子。
没有词语概念就无法表达,没有句子判断也无法进行。
总之,如果没有语文,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思维,也无法把思维的成果表达出来。
语文的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
准确、连贯、生动的语言对促进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思维的明晰性体现为语言的准确性,思维的条理性体现为语言的连贯性,思维的形象性体现为语言的生动性。
语文离不开思维。
分析、认识语文,势必要深入到它的内部思维过程中;运用语文,也必须经过思维才能表情达意。
语文的发展有赖于思维的发展。
思维活跃开放,语言则丰富灵活;思维凝滞板结,语言则贫乏呆板;思维周密,语言则准确、精炼、清楚明白;思维混乱,语言则含混、累赘、模糊不清。
所以,语文教学内容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积累更多的词汇、语汇,以形成更多的概念、判断。
要把记忆背诵佳作名篇、典范文章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名篇佳作、典范文章是作者思维敏捷、条理明晰的直接反映,学生通过学习,特别是记忆背诵这些文章或诗篇,可以从中学习并进而掌握更多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要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他们动手、动口、动脑。
要结合课文教学,组织必要的专门的智力训练。
教学论说性文章,要着力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训练;教学记叙性文章,要着力进行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训练。
要发展智力的各个组成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集中注意与分配注意的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观察,运用比较、辨别、分析、综合等方法,区别主要与次要,本质与非本质。
要运用背诵等强化记忆的方法,把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要丰富学生的表象,诱发学生进行联想,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读、听
训练要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理解读、听的内容,训练学生把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结合起来;写、说训练要引导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后再写再说,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以不同于他人的方式表达出来。
要培养非智力因素。
培养学生的崇高动机、热烈求知的感情、顽强拼搏的意志、坚忍不拔的个性。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协调展的原则。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四种活动都在思维活动的支配下进行,可划分为口头语文和书面语文两方面,都涉及思想感情和社会信息。
但是,四种活动又各有不同的机制、不同的作用,不能互相替代。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是通过书面语言进行的,口语交际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的。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
口头语言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书面语言。
离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就会僵化,从而丧失生命力。
书面语言一经形成,便规范、净化和优化着口头语言。
人们学习语言,通常是以口语交际开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逐步提高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即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然后学习书面语言,提高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即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所以,口语交际能力是阅读、写作能力发展的基础,阅读、写作能力的发展又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学设计要合理设计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训练,使之互相配合。
读、听训练中,要启发诱导学生掌握语文规律、思维规律和表达规律,这些规律指导写、说实践。
写、说训练中,要深入认识、理解这些规律,促进读、听能力的发展提高。
阅读、写作训练中,要有意识地结合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例如,阅读教学让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
写作教学让学生口头作文等。
口语交际训练中,也要有意识地安排阅读、写作活动。
例如,听话时作记录,说话前写讲稿或提纲等。
要把课文作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凭借,凭借课文进行读、听训练,要启发学生思考:文章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是怎样循着一定的思路安排说话的顺序或文章的结构的,等等。
凭借课文进行写、说训练,要有意识地把课文作为范文,让学生进行词汇模仿、句式模仿等等,并引导学生,由机械模仿,逐步达到灵活模仿,最后达到创造性的表达。
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
语文教学内容设计应该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家庭的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增强他们语文实践的机会。
要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设计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是语文教育生命力的表现。
学校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学习用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教师,学科代表,文学社团,图书馆,文化环境以及语文教学模式,语文学习策略,语文教学评价等。
学校语文课程资源优选与重构:(1)凭借语文教材,看、问、想、独特体验,叙说发现。
(2)利用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图文并茂的“读读——说说——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故事可以“读读——讲讲——演演”。
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体验,发展了语言、激发了想象。
(3)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凭借实践活动,通过写字比赛、查字典比赛、词语接力比赛、成语故事比赛、诗
歌背诵比赛、主题讲演比赛、以及警语收集评比、报刊剪摘注评、社会调查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语文的能力。
社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社区文化艺术场馆,社区文化艺术设施,社区文化艺术环境等。
社区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1)联系生活学语文,比如,鼓励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学写建议;(2)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
(3)服务社区用语文,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区服务,比如,为老人读报,上街引正错别字,报道新人新事新气象,自办手抄报黑板报。
家庭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器材,以及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活动,家庭亲友交往,学生学习习惯等。
家庭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在关爱中利用语文资源,被人关爱、关爱别人是亲情教育的主要内容。
语文发展、思维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活的语文总是存在于认识和交往中,语文构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材料,又促进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发展。
(二)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具体要求
1.教学内容要恰当。
就是要求内容为目标服务,所以,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要根据语文教学目标确定。
2.教学内容要充实。
要求通过内容的教学,能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所以,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内容不足则需补充,内容冗余则需删减。
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
例如《“友邦惊诧”论》教案,把“时代背景——当时错综复杂的形势”作为难点,把“针对谬论,层层驳斥,论战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作为重点,这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作品离今天时代久远,鲁迅当时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故当作难点处理;“针对谬论,层层驳斥,论战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是该文的写作特点,理所当然要作重点处理。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87—9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内容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指出了识字写字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据此可以确定识字写字训练的内容。
(一)识字写字情感态度
1.识字写字兴趣。
指的是通过识字教学,使学生由“喜欢学习汉字”,到“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进而“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等。
要培养识字写字的兴趣,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既要讲究科学性,还要讲究趣味性。
应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把汉字的结构(组合方式)与汉字的(艺术)构造(造字法)结合起来分析,据形释义,形义联系,加强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注意总结形声字造字特点,教给学生基本认知结构。
同时,可以用趣味性和实用性来降低汉字学习的繁难性,引导学生凭生活体验和积累去认识汉字。
还要注意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可根据教学实际选用“看图识字
法”、“立体识字法”、“计算机辅助识字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识字法”、“字源图解、注音、电教识字法”等,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活动。
使学生易于形象化地把握汉字。
低年级还可组织一些有趣又有效的游戏,编顺口溜、儿歌、猜谜语、看图找字、竞赛、给生字编故事,给字词找朋友等,以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审美情趣。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汉字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语言文字。
汉字的笔画形态来自于图画又美如图画。
如果在书法家的笔下,汉字更能使人获得视觉上的美感。
图像性的形体,加上书写工具的不同,笔墨运用的变化,布局结构的创作等。
使字体显得千姿百态,神态飞扬,气韵生动,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
古人说,汉字之“横“,如“列阵排云”,有庄重之美;“点”如“高峰坠石”,有飞驰之美;“竖”则如“万岁枯藤”,有苍劲之美。
书法艺术,与著名的乐曲,优秀的名雕或传世名画一样,逐渐成为人类文化结构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汉字本身就是一种美,是对学生运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汉字的美,书法艺术的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3.识字写字习惯。
良好的识字习惯,主要指“主动识字”的习惯。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强化学生的自主自学意识外,喜不喜欢汉字,有没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很重要。
良好的识字习惯是建立在培养识字兴趣的基础之上的。
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有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足安、头正、身直、臂开),养成落笔前仔细思考、落笔尽量不改动、不用或少用橡皮的习惯,书写规范的习惯,保持书面整洁的习惯,认真复查、及时纠正的习惯,勤于习字、坚持不懈的习惯等。
培养良好的过程,实际上包含着发展良好习惯和消除不良习惯这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例如书写规范,是在不断地纠正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以及书写马虎潦草等不良习惯中,逐步养成良好习惯的。
在这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还要教育学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二)识字写字的能力
1.识字能力。
包括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能力。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等。
(1)读准字音。
读准字音是识字能力的一个标志。
小学低年级要求准确地拼读音节,高年级要拼准字音,做到不看注音就能读出生字。
同音字、多音字是造成误读、错读的客观原因之一。
因此要读准字音,首先应了解同音字、多音字的特点。
注意同音字的形和义的区别,可以避免同音混淆;注意多音字的音义关系,可以避免误读。
在阅读中,我们要重视多音字,注意积累和日常整理,要把这些字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以词定音,或以句定音,才能读准这个字。
(2)认清字形。
字形分析,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辨来认读和掌握汉字的方法,是认清字形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生识字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思考该字的结构、部首、笔画以及字的重点难点部分等问题。
可把生字字形放大,然后用红笔圈出易错或难写的部位,再在旁边写上形似字。
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形似字归类,比较辨析形似字。
有些形体比较复杂、难记的字,进行整体识记困难较大,就应该结合该字的形体特点,从偏旁笔画和特征方面加以分解。
比如“蠹虫”的“蠹”字,可将其分解后编成歌诀:“一中头,宝盖腰,石头下边两虫叫。
”辨别字形必须和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结合起来进行。
(3)理解字义。
据形析义是掌握汉字意义的一种基本方法。
汉字是表意义字,其形体和意义之间关系密切,字的基本意义往往可以从字形的分析中显示出来。
例如“吠”由“口”和“犬”组成,其意义是“狗叫”。
“掰”由两个“手”和一个“分”组成,意思是“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有时候只有结合上下文,才能领会到生字的确切含义。
因此,应注意把生字放在词、句、篇中理解。
(4)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这是正确了解字的形、音、义必备的条件,是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必备的从属技能。
学生学会了使用字典,就能够自己巩固识字成果,并且扩大识字量。
要及时复习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
刚刚教过的字,特别是重点难点的字,要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用它。
比如抄写练习、听写练习、默写练习、改错别字练习、订正作文中错别字的练习等,尤其要注意和读、写结合起来。
识字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读书与写作,因此识字必须在读书、习作中应用,在书写中应用。
唯有在词、句、篇中经常地重复运用,生字才能得到巩固。
在写作中应用生字,是一种最好的巩固方法。
在字序问题上,前人主张先教独体字,再教合体字,先易后难。
在学独体字的基础上教学合体字,合乎汉字的造字规律。
2.写字能力。
包括按笔顺规划写字,用硬笔或毛笔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用硬笔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书写有一定速度等。
按笔顺写字,是写字训练的一项基本内容。
汉字的笔顺主要有以下几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左右,如“小”、“山”、“看”;先进入后关门,如“回”、“国”。
还有一些特殊笔顺,如“这”、“延”一类字,要从右到左,后写“之”、“廴”;再如“女”字,一长横要在最后写。
练字时要遵循习字的一般规律:先练正楷,后练行楷;先练硬笔字,后练毛笔字;先规范书写后提高速度。
练正楷,要注意认认真真,精雕细刻,慢慢描,慢慢写,不要性急。
学行书要注意看帖,认清笔路,即看清帖上的每个字从始笔到末笔,中间是怎样连接的,哪几笔是实连,哪几笔是虚接。
要先慢后快,好中求快。
应要求学生写出来的每个字都合乎行书规范。
还应注意,学了就用,边练边用;当前,由于运用的媒体多了,教师板书少了,这对指导写字很不利;教师的板书或给学生作文批语等,注意工整、美观,会很快提高教师的写字能力,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
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
语文组
杜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