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

合集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语文课堂YUWEN KETANG2021年2月Feb.2021教师・TEACHER刍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文凤军(湖南省桃江县近桃小学,湖南益阳413400)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设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学情来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与设计教学思路,从而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

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及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既要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要立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坚持整体性、综合性、情感性和实践性四项基本原则。

文章以实践教学为研究基础,探究 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致力以科学的语文教学设计来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计;整体性;综合性;主体性;实践性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8-07文章编号:1674-120X(2021)04-0035-02关于教学设计,加涅在其著作《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中是这样定义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实质上是为一堂新课描绘蓝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教情、学情进行分析;然后从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步骤的设计、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设计,这是教学预设的基本要求。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习惯于模板化设计,即以一份"标准化"的教学设计为基础,再将其进行适当的修改,就成了自己的设计,更有甚者直接"拿来主义”,照搬照抄。

这些都是徒有其表而无其里的形式主义教学设计。

笔者认为,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在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下进行自主设计: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要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就是要建立相互独立的课文教学之间的内在关联,着眼于语用技能培养的全局,不以孤立的视野来对待;把握单元教学的主题与目标,将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视作有机整体统一于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之中。

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
教学设计是思想观念,计划,规则的集合体,设计要依据以下3点:
1、理论依据。

在语文实践过程中,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2.教材依据。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3.学生依据。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与方法。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基于上述思想,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个性的发展。

2、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导向。

5、课程内容面向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

6、强调发展性评价。

三、二年级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原则

三、二年级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原则

三、二年级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原则一、总体原则1. 紧抠学生学习特点在进行二年级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芳龄、认知水平、兴趣特点等因素,紧抠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设计,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易于接受和理解。

2.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整体教学设计中,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3. 多元化教学手段教学设计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故事讲解、游戏互动、课堂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目标在整体教学设计中,需要明确二年级语文大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包括识字、识句、识段等基本知识,以及阅读、理解、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2. 能力目标教学设计还需要明确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表达能力的提升,确保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全面发展。

3. 情感态度目标除了知识能力目标外,整体教学设计还应设定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整体教学设计中,需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确保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1. 寓教于乐在整体教学设计中,可以选择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游戏、故事讲解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师生互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辅助,如使用图片、视瓶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视听感受,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的组织在整体教学设计中,需要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的理解和讨论、练习与巩固等环节,确保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学生学习有序进行。

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有哪些一、教学目标明确1. 知识与技能:准确把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合理1. 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注重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突出重点、难点。

2.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3. 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关注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方法灵活1. 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3.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评价科学1. 实施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及时反馈、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 实施终结性评价,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3. 结合教学评价,教师不断反思、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整合1. 合理利用教材、网络、社会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学科间整合,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注重校内外教育资源互补,提高教育效益。

六、教学环境优化1. 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2. 加强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3. 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

七、教师专业发展1.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 教师需积极参加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学能力。

3. 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学术研讨,拓宽知识领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八、家校社会协同1. 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发挥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设计是发展变化的,是在动态之中生成的。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过程。

具体说来,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发展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由传统的注重知识传输向“三个维度”目标转变,即同时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学主体由教师或学生向教师、学生双主体转变,教学方法由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向教师应怎么教、学生应怎么学的教法与学法融合转变。

因此,语文教学设计应不同于传统的“教案”,它应是“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结合。

例如对《变色龙》一课的设计:1.初读研讨课文主人公是谁?用“这是一个〓〓〓〓〓的典型现象,我的理由是〓〓〓〓〓”的句式说说课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深入探究(1)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2)最能引起你联想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3)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设计不只要求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二、要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成性传统的教学设计只注重教师教的策略和方法,教学就是教师执行教案,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完成教案设计中的既定任务。

而基于新课程生成性的本质特征,语文教学不再仅限于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内容,教学活动也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设计体现这种动态的生成过程。

教学设计不能成为教学的教条,它不仅具有指导性,还能随教学活动的动态发展而生成。

教师要预先规划教学步骤,设计主干问题,预测学生疑难点,然后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生成问题,教师将问题收集起来,围绕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探究交流,解答问题,从中提炼方法,教师进行适当指引点评。

例如,《父母的心》一文可以设计三个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第一,让学生独立阅读,感知文本,展示学生的思想:如果你是文中的父母,你会怎么做?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都有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于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而对于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拓展活动,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其次,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循序渐进。

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学生在一年级刚开始接触语文学习,因此教师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教学目标和阶段性的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学习拼音时,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声母韵母开始,逐渐引入复杂的音节和拼音规则。

第三,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和体验的过程。

教师应该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朗读诗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最后,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启发思维。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教师应该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情感体验和启发思维。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基本原则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情境导入原则情境导入是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或引用相关的事例来创设一个逼真的语境,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情境导入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世界,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多维素材运用原则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素材,如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和兴趣。

通过使用多维素材,能够增加学生对不同文本类型的熟悉度,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适度挑战原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阅读能力,设计适度的阅读任务,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困难。

适度挑战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阅读效果。

四、灵活策略引导原则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断、归纳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解读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读文章,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和思维能力。

五、个性化学习原则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方式都存在差异,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设计需要注重个性化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层次和难度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六、反思评价原则语文阅读教学设计需要与教学反思和评价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表现,收集反馈意见,以及分析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况,来调整教学设计,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结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涉及到情境导入、多维素材运用、适度挑战、灵活策略引导、个性化学习以及反思评价。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教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设计原则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设计原则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设计原则作为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

教育时代的不断变化也在不断地推进语文教育的进步。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教案设计原则,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下面,就来谈一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设计原则。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要制定一个有适当的教学程序,并实现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们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便精确地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的是课程讲授的核心知识点,而教学难点则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知识点时容易遇到的困难。

在语文教育中,教学重点和难点不仅涉及课文的内容,还包括基本的语言技能。

要使学生全面掌握语文技巧,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口语和听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时必备的内容。

这些目标可以是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在制定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量化、可衡量的特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了解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以便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感兴趣,更有动力。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引导、讨论、演示等。

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评价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效果。

为了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应该设计合适的评价工具和评价要素,如课堂表现、阅读能力等,方便快捷地评估学生的学习。

在语文教育中,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灵活的,包括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体验的评价。

语文课程的教学原则与学习策略

语文课程的教学原则与学习策略

语文课程的教学原则与学习策略一、教学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语文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2.启发诱导原则: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潜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陶冶原则:通过优美的文学作品和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感受、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4.实践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差异化教学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二、学习策略1.感知与记忆策略:通过阅读、朗读、背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理解与解析策略: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表达与创作策略:通过写作、演讲、辩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交际与互动策略:开展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5.自我调整与评价策略: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学习效果。

6.课外拓展策略: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文学社团、语文竞赛等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提高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教学原则与学习策略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习题及方法:一、教学原则习题1.请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循序渐进原则的描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进行解答。

答案: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科的逻辑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授古诗文时,教师可以先从字词解释、句式结构等方面入手,让学生逐步掌握文本的基本含义,然后再引导他们深入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等内涵。

语文教学设计的三条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三条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三条基本原则
一、目标导向
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始终以目标为导向,确保教学活动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学生中心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语文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只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实践应用
语文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践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设计需要遵循目标导向、学生中心和实践应用三条基本原则。

只有坚持这三条原则,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作者:林忠港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02期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综观当今语文教学设计,依然存在着内容繁冗、结构混乱、创意缺失等问题。

教学设计之所以不尽如人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原理和语文教学设计的特质缺乏基本的理解。

要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我以为基本原则是:为学习而设计,为规律而设计,为创新而设计。

这三条原则,应当成为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一、为学习而设计“为学习设计教学”是美国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提出的名言,意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

为此,必须确立以下教学理念:1.教师适应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2.引导学生“先学”是教师“后教”的基础;3.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设计的宗旨。

这些理念与新课程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许多教学设计却不是“为学习而设计”的。

比如教学苏教版高语必修三《北方》,一位教师设计了“新课导入”、“整体感知”、“知人论世”、“分析鉴赏”、“拓展延伸”、“全课总结”等环节,其中“分析鉴赏”环节则预设了9个问题,而且绝大多数为学生业已知晓、毫无启发意义的问题。

该设计内容繁杂,脱离学生的“学”,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有限。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往往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点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只要跳出圈外看问题,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就会明白教师应该把什么样的内容教给学生。

《北方》一诗意象多而杂,从多重意象之间的关系入手,就可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这首诗中,“沙漠风”这个意象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诗意,我们至少可以概括出“沙漠风”的特征:冷酷、凶猛、凄厉、阴鸷、肃杀。

结合时代背景,我们知道“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其实就是指日本侵略者。

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下,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诗歌后面出现的意象,无论是侧重自然性的“无垠的荒漠”、“枯干的小河”、“惶乱的雁群”,还是倾向社会性的“瘦瘠的土地”、“孤单的行人”、“悲哀疲乏的驴子”、“低矮的住房”,都透露出北国的悲哀。

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

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为表达语文内容服务。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1 [1] ,精辟地道出了这种辩证统一关系。

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一定的语文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表现出来。

黑格尔说过:“不是每一个艺术形状都可以表现和体现这些旨趣,都可以把这些旨趣先吸收进来而后再现出去;一定的内容就决定它的适合的形式。

”2 [2] 这就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作了深刻说明。

鲁迅谈到自己创作时曾说:“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

3 [3] 这是根据内容的量和特性,决定体裁的选取。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赋予静山以“舞”和“驰”的动态。

使得山富于活力,读了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种以物拟人的表现,是内容决定语文修辞。

吴晗的《谈骨气》从三个方面论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其一“文天祥拒降”,论述“富贵不能淫”;其二“饿汉不食嗟来之食”,论述“贫贱不能移”;其三“闻一多拍案而起”,论述“威武不能屈”。

4 [4] 三个方面在文章中是三个层次,这是语文内容决定布局谋篇。

语文形式为表达语文内容服务,语文内容要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来表现。

语文是思想感情等社会信息的载体,多种多样的语文形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总是密不可分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所以,语文教学内容设计要重视读解课文的设计,循文求意的设计,因意悟文的设计。

语文教学要重视读课文,要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重视因意悟文,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文形式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读解课文应抓住三个主要环节:感知性认读、理解性阅读和鉴赏性评析。

由于各环节教学的基本途径是因文解意、因意悟文,这样,各环节教学都体现人文性目标和工具性目标的统一。

感知性认读要在辩析语言文字形、音、义的过程中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踏实的学习作风。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作者:韩建强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5年第10期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设计是发展变化的,是在动态之中生成的。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过程。

具体说来,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发展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由传统的注重知识传输向“三个维度”目标转变,即同时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学主体由教师或学生向教师、学生双主体转变,教学方法由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向教师应怎么教、学生应怎么学的教法与学法融合转变。

因此,语文教学设计应不同于传统的“教案”,它应是“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结合。

例如对《变色龙》一课的设计:1.初读研讨课文主人公是谁?用“这是一个〓〓〓〓〓的典型现象,我的理由是〓〓〓〓〓”的句式说说课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深入探究(1)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2)最能引起你联想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3)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设计不只要求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二、要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成性传统的教学设计只注重教师教的策略和方法,教学就是教师执行教案,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完成教案设计中的既定任务。

而基于新课程生成性的本质特征,语文教学不再仅限于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内容,教学活动也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设计体现这种动态的生成过程。

教学设计不能成为教学的教条,它不仅具有指导性,还能随教学活动的动态发展而生成。

教师要预先规划教学步骤,设计主干问题,预测学生疑难点,然后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生成问题,教师将问题收集起来,围绕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探究交流,解答问题,从中提炼方法,教师进行适当指引点评。

例如,《父母的心》一文可以设计三个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第一,让学生独立阅读,感知文本,展示学生的思想:如果你是文中的父母,你会怎么做?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1.地位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整合了以前的 “听”与“说”,其功能超过了“听”和“说”,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 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口语交际中,交际双 方是互为主客体的对话关系,口语交际是以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它与写作一样, 都是表达和交流。但口语交际比写作更具有即时性和交互性。 2.目标 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 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 阶段性目标:情感与态度、用语规范、用语文明、文风端正、学会倾听、语言有 修养、表达有章法、交流和应对、即席讲话和演讲。 3.教学策略 (1)准确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2)提升口语交际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挖掘语文教科书中 的口语交际因素,创造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常规做法)
阅读教学设计





一、地位。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能力、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 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本质上是一种智 力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二、目标。核心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丰富的积 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觉和理解的能力。围绕这一目标,总目标又从阅 读方法、文学作品阅读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等方面做了要求。 三、阅读教学的策略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个性化的第一要义是自 主阅读,没有读者的自主,所谓个性化就无从谈起。自主阅读又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而 只有富有创造性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仪器引导和帮助学生阅 读,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 ①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 ②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③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对话的过程; ④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⑤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 阅读和理解; ⑥个性化、创造性阅读并不排斥合作学习。

语文教学设计的制定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制定原则

论 阐 释
( 以才 , 徐
语文教学设计的制定原贝 J l
在新课程背景下 ,高中语文教师 具备必要的挑战性 , 学生同样提不起 材中隐含着的种种语文学习价值 ,淡
如 何才能有效地完成 三维 教学 目标 , 提高学生的语文 能力呢?笔者认 为合 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 的前提条件 ,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的关键之所 在。要制定出合 理有效 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笔者认 为可以 从 以下四个方 面人 手。
一 .
实现 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认 识制定 “ 符合实际”的教学 目标的重 要性 ,在了解所任教学生的语文基础 的前提下 ,全面认真地解读教材 、分 析教材 ,制订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教学 目标。 比如有位教师上 《 长亭送 别》 ,一开始就 问学生 :本文通过 什
么 “ 意象” ,表达 了什么情感 ?高一 的学生 连 “ 意象 ”这个概 念都 不 清 楚 ,怎么可能找到答案呢?这样的提
化忽略教材 中其他 方面的学习价 值 , 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喧宾夺主的局 面 ( 下文将 就此展开论述) 。 三. 选择合适的教学 内容 语文知识浩如烟海 ,语文教师如 何才能顺利解决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 着的知识容量大时间少的矛盾呢?首
先语文教师应明白 “ 教材本身不等同 于教学 内容 , 教学 内容的取舍应该着 眼于知识与能力 的迁 移” ( , 王伟 鹏
在呢?本文 的语文价值 主要是分析作
为文学家 的鲁迅是如何巧妙地运用 比 喻 、类比等文学手段来形象生动地 阐 明 “ 如何理性对待外来文化 ”这一道 理的。 “ 因此 , ‘ 形象说理 ’ ‘ 个性 表达 ’ 才是 《 拿来主义》 主要 的 ‘ 语
时就意识到这一点 ,课堂教 学时在 提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进行规划和组织的过程。

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等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所教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将教学内容按照由简到难、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组织和安排。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合理安排知识的递进性,使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知识的框架。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解基础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再逐步引入更复杂的知识点和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通过提问、讨论、问题解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情境和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展示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四、反馈及时性原则反馈及时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提供反馈。

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学习和进步。

例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帮助他们改善口语表达能力。

五、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语文知识和技能应按照一定的逻辑次序进行组织,形
成系统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逐步、有序地掌握语文知识。

2.回归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学应回归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3.综合性原则:语文教学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包括讲授、练习、讨论、分析、阅读、写作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4.启发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启
发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
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

6.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内容应按照难易程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的顺序进行安排,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语文水平。

7.兴趣导入原则: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
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8.合作交流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他们
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

9.德育情感培养原则: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向
上的情感,并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反思评估原则: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估,及时调整教
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也应主动参与
教学评价,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通过遵循以上原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将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为表达语文内容服务。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1 [1] ,精辟地道出了这种辩证统一关系。

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一定的语文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表现出来。

黑格尔说过:“不是每一个艺术形状都可以表现和体现这些旨趣,都可以把这些旨趣先吸收进来而后再现出去;一定的内容就决定它的适合的形式。

”2 [2] 这就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作了深刻说明。

鲁迅谈到自己创作时曾说:“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

3 [3] 这是根据内容的量和特性,决定体裁的选取。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赋予静山以“舞”和“驰”的动态。

使得山富于活力,读了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种以物拟人的表现,是内容决定语文修辞。

吴晗的《谈骨气》从三个方面论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其一“文天祥拒降”,论述“富贵不能淫”;其二“饿汉不食嗟来之食”,论述“贫贱不能移”;其三“闻一多拍案而起”,论述“威武不能屈”。

4 [4] 三个方面在文章中是三个层次,这是语文内容决定布局谋篇。

语文形式为表达语文内容服务,语文内容要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来表现。

语文是思想感情等社会信息的载体,多种多样的语文形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总是密不可分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所以,语文教学内容设计要重视读解课文的设计,循文求意的设计,因意悟文的设计。

语文教学要重视读课文,要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重视因意悟文,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文形式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读解课文应抓住三个主要环节:感知性认读、理解性阅读和鉴赏性评析。

由于各环节教学的基本途径是因文解意、因意悟文,这样,各环节教学都体现人文性目标和工具性目标的统一。

感知性认读要在辩析语言文字形、音、义的过程中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踏实的学习作风。

理解词语要理解字面意义、语境意义及其中包含的情感色彩,理解文章中各种语言构造须分析语言中的各种意义关系,理解各种表达方式须理解其表情达意的作用等等。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智力是人对客观事物进行辨识、判断、想象、推理等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等,其核心是人的思维能力。

学校教育中各学科教学都要以学生一定的智力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又不断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反映到语文教学上,则表现为语文和思维上的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它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

思维离不开语文。

思维形式中的概念对应语文里的词语、判断对应着句子。

没有词语概念就无法表达,没有句子判断也无法进行。

总之,如果没有语文,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思维,也无法把思维的成果表达出来。

语文的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

准确、连贯、生动的语言对促进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思维的明晰性体现为语言的准确性,思维的条理性体现为语言的连贯性,思维的形象性体现为语言的生动性。

语文离不开思维。

分析、认识语文,势必要深入到它的内部思维过程中;运用语文,也必须经过思维才能表情达意。

语文的发展有赖于思维的发展。

思维活跃开放,语言则丰富灵活;思维凝滞板结,语言则贫乏呆板;思维周密,语言则准确、精炼、清楚明白;思维混乱,语言则含混、累赘、模糊不清。

所以,语文教学内容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积累更多的词汇、语汇,以形成更多的概念、判断。

要把记忆背诵佳作名篇、典范文章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名篇佳作、典范文章是作者思维敏捷、条理明晰的直接反映,学生通过学习,特别是记忆背诵这些文章或诗篇,可以从中学习并进而掌握更多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要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他们动手、动口、动脑。

要结合课文教学,组织必要的专门的智力训练。

教学论说性文章,要着力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训练;教学记叙性文章,要着力进行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训练。

要发展智力的各个组成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集中注意与分配注意的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观察,运用比较、辨别、分析、综合等方法,区别主要与次要,本质与非本质。

要运用背诵等强化记忆的方法,把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要丰富学生的表象,诱发学生进行联想,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读、听训练要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理解读、听的内容,训练学生把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结合起来;写、说训练要引导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后再写再说,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以不同于他人的方式表达出来。

要培养非智力因素。

培养学生的崇高动机、热烈求知的感情、顽强拼搏的意志、坚忍不拔的个性。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协调展的原则。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四种活动都在思维活动的支配下进行,可划分为口头语文和书面语文两方面,都涉及思想感情和社会信息。

但是,四种活动又各有不同的机制、不同的作用,不能互相替代。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是通过书面语言进行的,口语交际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的。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

口头语言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书面语言。

离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就会僵化,从而丧失生命力。

书面语言一经形成,便规范、净化和优化着口头语言。

人们学习语言,通常是以口语交际开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逐步提高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即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然后学习书面语言,提高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即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所以,口语交际能力是阅读、写作能力发展的基础,阅读、写作能力的发展又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学设计要合理设计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训练,使之互相配合。

读、听训练中,要启发诱导学生掌握语文规律、思维规律和表达规律,这些规律指导写、说实践。

写、说训练中,要深入认识、理解这些规律,促进读、听能力的发展提高。

阅读、写作训练中,要有意识地结合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例如,阅读教学让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

写作教学让学生口头作文等。

口语交际训练中,也要有意识地安排阅读、写作活动。

例如,听话时作记录,说话前写讲稿或提纲等。

要把课文作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凭借,凭借课文进行读、听训练,要启发学生思考:文章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是怎样循着一定的思路安排说话的顺序或文章的结构的,等等。

凭借课文进行写、说训练,要有意识地把课文作为范文,让学生进行词汇模仿、句式模仿等等,并引导学生,由机械模仿,逐步达到灵活模仿,最后达到创造性的表达。

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

语文教学内容设计应该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家庭的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增强他们语文实践的机会。

要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设计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是语文教育生命力的表现。

学校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学习用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教师,学科代表,文学社团,图书馆,文化环境以及语文教学模式,语文学习策略,语文教学评价等。

学校语文课程资源优选与重构:(1)凭借语文教材,看、问、想、独特体验,叙说发现。

(2)利用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图文并茂的“读读——说说——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故事可以“读读——讲讲——演演”。

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体验,发展了语言、激发了想象。

(3)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凭借实践活动,通过写字比赛、查字典比赛、词语接力比赛、成语故事比赛、诗歌背诵比赛、主题讲演比赛、以及警语收集评比、报刊剪摘注评、社会调查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语文的能力。

社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社区文化艺术场馆,社区文化艺术设施,社区文化艺术环境等。

社区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1)联系生活学语文,比如,鼓励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学写建议;(2)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

(3)服务社区用语文,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区服务,比如,为老人读报,上街引正错别字,报道新人新事新气象,自办手抄报黑板报。

家庭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器材,以及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活动,家庭亲友交往,学生学习习惯等。

家庭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与重构:在关爱中利用语文资源,被人关爱、关爱别人是亲情教育的主要内容。

语文发展、思维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活的语文总是存在于认识和交往中,语文构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材料,又促进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发展。

(二)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具体要求1.教学内容要恰当。

就是要求内容为目标服务,所以,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要根据语文教学目标确定。

2.教学内容要充实。

要求通过内容的教学,能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所以,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内容不足则需补充,内容冗余则需删减。

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

例如《“友邦惊诧”论》教案,把“时代背景——当时错综复杂的形势”作为难点,把“针对谬论,层层驳斥,论战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作为重点,这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作品离今天时代久远,鲁迅当时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故当作难点处理;“针对谬论,层层驳斥,论战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是该文的写作特点,理所当然要作重点处理。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87—9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内容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指出了识字写字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据此可以确定识字写字训练的内容。

(一)识字写字情感态度1.识字写字兴趣。

指的是通过识字教学,使学生由“喜欢学习汉字”,到“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进而“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等。

要培养识字写字的兴趣,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既要讲究科学性,还要讲究趣味性。

应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把汉字的结构(组合方式)与汉字的(艺术)构造(造字法)结合起来分析,据形释义,形义联系,加强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注意总结形声字造字特点,教给学生基本认知结构。

同时,可以用趣味性和实用性来降低汉字学习的繁难性,引导学生凭生活体验和积累去认识汉字。

还要注意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