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脱贫实施方案
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
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健全我市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确保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总体要求(一)目标。
到2020年,实现森林、湿地、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横向补偿类型、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确保补偿水平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初步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建立公平合理、运作规范、相互衔接、积极有效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基本原则。
1.权责统一,合理补偿。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科学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的权利义务,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加快形成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补偿的机制。
2.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将生态保护补偿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保护、泉水保护、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精准扶贫等紧密结合,逐步实现重点领域和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促进绿色协调发展。
3.突出重点,分类推进。
着眼于解决当前紧要的实际问题,在重点区域开展试点,稳步推进不同领域、区域间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生态保护补偿体系。
4.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发挥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导作用,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拓宽补偿渠道,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二、落实重点任务(一)重点领域。
1.森林生态保护补偿。
建立完善破坏森林资源责任制度。
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凭证运输制度、凭证经营加工制度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许可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建设,遏制毁林开山和乱占林地行为,杜绝林地非法流失。
继续实施国家、省、市级重点公益林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生态效益补偿。
完善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探索建立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以森林植被碳储量为切入点的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023年脱贫攻坚任务实施方案
2023年脱贫攻坚任务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2020年底,中国扶贫事业取得了重要成就,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然而,贫困地区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首先,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相对滞后,与发达地区差距仍然较大。
其次,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再次,一些贫困户由于缺乏技能和教育背景,就业机会有限,且涉及非农就业的创业机会也不足。
最后,部分贫困地区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易受贫困循环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2023年脱贫攻坚任务的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到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进一步下降,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三、重点措施1.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修建和改建各类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电力、通信和水利等。
提升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确保贫困地区居民享有与发达地区相当的基础服务。
2.产业结构升级和扶贫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农村农业发展,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技能,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同时,加大对非农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贫困地区的整体经济竞争力。
3.就业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加强就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特别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动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在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
4.生态保护和灾害防治加强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生态扶持力度。
同时,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灾害防治工作,提高贫困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降低灾害对贫困地区的冲击。
5.社会保障和兜底工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和住房保障水平。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12•【文号】•【施行日期】2021.09.12•【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2021年9月12日)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生态保护权责、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积极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健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统筹兼顾、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协调推进、强化激励与硬化约束协同发力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奠定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提供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工作原则——系统推进,政策协同。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谋划、全面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及相关领域改革,加强各项制度的衔接配套。
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对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
——政府主导,各方参与。
充分发挥政府开展生态保护补偿、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推进市场化、多元化补偿实践。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扶贫工作,在减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随着发展进程的推进,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影响了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加强生态保护与扶贫工作的结合,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制定并实施生态扶贫工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工作目标1. 综合考虑生态保护和贫困人口脱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扶贫工作体系。
2. 加强生态治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3. 促进贫困人口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提高生态福利。
4. 培育并推广生态扶贫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三、工作重点1. 构建生态扶贫体系采取生态修复、资源整合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建立起适应贫困地区发展需求的生态扶贫体系。
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提高扶贫工作效果。
2. 加强生态治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加强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生态修复等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同时,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补偿,确保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发展生态产业结合扶贫工作的需求,培育并发展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产业,如林果业、畜禽养殖、生态旅游等。
通过强化产业链条,提高贫困户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4. 培育专业人才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工作队伍建设。
开展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建立起一支专业化、高效运作的生态扶贫工作队伍,推动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工作措施1. 制定相应政策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在政策上加强对生态扶贫工作的支持和保障。
建立健全相关的扶贫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依据。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贫困地区广大群众普及生态扶贫的相关知识和政策。
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增强其参与生态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强化工作监督建立生态扶贫工作评估与监测制度,对工作进展和效果进行监督与评估。
什么是生态扶贫如何实施生态扶贫
什么是生态扶贫如何实施生态扶贫在当今社会,扶贫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
而生态扶贫作为一种创新的扶贫方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扶贫呢?简单来说,生态扶贫就是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它不是孤立地看待生态保护和扶贫工作,而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措施,让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生态扶贫的理念基于这样一个认识:贫困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甚至因为过度开发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而通过实施生态扶贫,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生态优势,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致富的双赢。
生态扶贫的方式多种多样。
其中,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在贫困地区,可以推广绿色种植、有机养殖等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例如,某地通过发展有机蔬菜种植,不仅减少了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还打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生态旅游也是生态扶贫的一种有效方式。
许多贫困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
通过合理开发和规划,可以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和线路。
比如,一些贫困山区依托美丽的山水风光,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当地农民通过开办农家乐、销售特色农产品等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
此外,生态补偿也是生态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牺牲了经济发展机会的地区和群众,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基金等方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也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那么,如何实施生态扶贫呢?首先,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
政府部门应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扶贫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为生态扶贫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
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标题: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一、前言随着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日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决定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
本方案旨在明确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的任务及分工,以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1. 建立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的制度框架,明确补偿范围和补偿方式。
2. 制定生态综合补偿的政策和法规,确保生态综合补偿工作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3. 完善生态综合补偿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反馈补偿效果并进行优化调整。
4. 积极宣传和推广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经验,为全国范围内的生态综合补偿工作提供参考。
三、任务分工1. 完善制度框架1.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制定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的总体制度框架,并明确补偿范围和补偿方式。
1.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编制生态综合补偿的资金筹集和分配办法,确保补偿资金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1.3 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制定生态综合补偿的环境标准和衡量指标,确保补偿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4 国家自然资源部负责编制生态综合补偿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办法,确保补偿对象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益补偿。
2. 制定政策和法规2.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制定生态综合补偿的政策和法规,明确生态综合补偿的具体内容和执行程序。
2.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编制生态综合补偿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确保补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监督。
2.3 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制定生态综合补偿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确保补偿工作的环境效益最大化。
2.4 国家自然资源部负责编制生态综合补偿的土地承包和流转办法,确保补偿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 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3.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建立生态综合补偿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补偿效果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3.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评估补偿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
生态扶贫工程工作方案
生态扶贫工程工作方案一、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现象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难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
同时,我国还有着大量的贫困人口,其中不少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贫困。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国提出了生态扶贫工程,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条件来解决贫困问题。
本工作方案旨在深入实施生态扶贫工程,助力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目标1. 提升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减缓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2. 通过生态扶贫工程,解决贫困地区居民的生计问题,带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3. 加强生态扶贫工程宣传与推广工作,提高社会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
三、工程内容1. 林业扶贫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提高贫困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稳定。
同时,利用林木资源进行林产品加工和开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2. 水利扶贫将生态扶贫与水利建设相结合,修建水库、水渠,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增加农田收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同时,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
3. 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保证湿地生物和植物多样性。
同时,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扩大就业渠道。
4. 特色产业扶贫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产业等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居民收入。
同时,推广绿色种植、有机养殖等生产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条件。
5. 生态文明宣传与教育加强生态扶贫工程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举办环保宣传活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扶贫工作,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
四、工作手段1.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政府应当提高对生态扶贫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各类财政资金、生态补偿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工作。
2. 加强政策扶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生态扶贫工作,确保各项生态扶贫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生态补偿项目实施方案
生态补偿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生态系统也面临着崩溃的风险。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生态补偿项目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项目目标。
1.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态补偿项目,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物种。
2.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补偿项目,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 强化环境监管,通过生态补偿项目,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监管,推动企业和个人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三、项目内容。
1. 生态保护补偿,对于因生产、建设等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需要进行生态保护补偿,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措施。
2. 生态效益评估,对生态补偿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确保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3. 生态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生态监管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生态环境问题。
4. 生态宣传教育,加强对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四、项目实施。
1. 制定生态补偿方案,根据生态环境破坏情况和生态保护需求,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方案,明确补偿标准和措施。
2. 落实生态补偿责任,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承担相应的生态补偿责任,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
3.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生态补偿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4. 完善激励机制,对于积极参与生态补偿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激励和奖励,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
五、项目效果。
1.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维护。
2. 生态补偿项目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带动了就业和产业发展。
3. 生态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效遏制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
4. 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生态保护氛围。
生态补偿实施方案
生态补偿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一些地区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导致生态功能退化,自然灾害频发。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我国政府提出了生态补偿机制。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生态补偿实施方案,以促进生态保护和恢复。
二、生态补偿原则1.公平原则:确保生态补偿资金的合理分配,兼顾各地区、各行业的利益。
2.效益原则: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确保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3.可持续原则: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的长期稳定运行,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4.动态调整原则:根据生态环境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生态补偿标准。
三、生态补偿对象1.生态补偿重点区域:包括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等。
2.生态补偿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
3.生态补偿受体:包括受损生态环境、受损居民和企业。
四、生态补偿方式1.财政转移支付: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对生态补偿重点区域给予资金支持。
2.生态补偿基金:设立生态补偿基金,用于支持生态保护和恢复项目。
3.生态补偿协议: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签订生态补偿协议,明确补偿标准和责任。
4.生态补偿券:发行生态补偿券,用于兑换受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
五、生态补偿标准1.生态补偿标准制定依据:依据生态环境损害程度、生态功能恢复成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制定。
2.生态补偿标准调整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生态环境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
六、生态补偿实施步骤1.申报阶段:各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向生态补偿管理部门申报生态补偿项目。
2.审核阶段:生态补偿管理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确定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方案。
3.实施阶段:各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生态补偿协议,开展生态保护和恢复项目。
4.监督阶段:生态补偿管理部门对生态补偿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生态补偿资金的合理使用。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X政办发〔X〕7X号)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市政府同意,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到X年,实现森林、水流、耕地、湿地、矿区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跨地区补偿成效显著,补偿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我市市情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基本建立,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重点任务(一)森林。
健全公益林补偿动态调整机制和市场化补偿引导政策,落实财政补偿地方公益林补偿政策。
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纳入公益林补偿范围。
积极争取省级地方公益林补偿资金和国家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奖励资金。
完善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探索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支持森林集中管护机制。
积极争取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动态管理试点。
(X林业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负责)(二)水流。
在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河流敏感河段和水生态修复治理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及具有重要饮用水源或重要生态功能的水库,认真落实中省生态补偿政策。
建立降低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补偿机制。
全面推行河长制,持续开展重点流域治理。
(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负责)(三)耕地。
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健全耕地质量检测体系,落实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偿制度。
对在重金属污染区调整种植结构和对长期耕种且对耕地生态保护较好的农民提高耕种补贴标准,鼓励农民种地积极性。
制定退耕还林还草规划,有步骤、有计划,逐步将25度以上陡坡地退出基本农田,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范围。
整合相关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利用资金,提高耕地质量。
及时落实中省鼓励减用化肥农药和施用有机肥料、低毒生物农药及施用高效施药机械的补助政策。
(市国土局、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负责)(四)湿地。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豫政办 〔2016〕184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184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河南的实施意见》(豫发〔2016〕7号),建立健全我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河南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围绕建设美丽河南,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政策协同和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推动提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
(二)基本原则。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必须科学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坚持保护者受偿、受益者补偿、损害者赔偿;必须将生态保护补偿与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等区域的转移支付力度;必须将试点先行与逐步推广、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有机结合,稳步推进不同领域、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实现森林、湿地、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初步建立,跨地区、跨流域补偿试点示范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良性互动的机制基本形成。
脱贫攻坚政策及方案
脱贫攻坚政策及方案引言脱贫攻坚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及方案。
本文将探讨这些政策及方案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方式,并分析其效果和挑战。
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庞大的贫困人口。
为了实现“十三五”规划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于2013年启动了脱贫攻坚战略。
这是一项广泛的国家行动,旨在消除绝对贫困,并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政策及方案1. 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政策是脱贫攻坚的核心。
它通过深入调研和数据分析,确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提供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机会等基本服务,同时鼓励产业发展和创业,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2. 生态扶贫政策生态扶贫政策旨在通过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补偿等措施。
例如,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吸引游客增加地方经济收入。
3. 教育扶贫政策教育扶贫政策旨在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免费教育、校园餐饮和寄宿制学校等措施。
政府还鼓励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工作,并提供奖学金和贷款等支持。
4. 搬迁扶贫政策搬迁扶贫政策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远离贫困环境,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住房补贴、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等措施。
政府还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改善搬迁地区的生活环境。
实施与效果中国政府在脱贫攻坚方面采取了多项行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自2013年以来已有超过7000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同时,贫困发生率也大幅下降。
这些成就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社会动员。
然而,脱贫攻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不利条件,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贫困人口中的一部分由于疾病、残疾和其他原因无法脱贫,需要更精细化的服务和支持。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四、工作措施
1.生态补偿机制
(1)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对贫困地区的生态保护给予资金支持。
(2)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明确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
(3)鼓励贫困地区发展生态产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2.生态产业发展
(1)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3.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原则
1.绿色发展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2.贫困人口受益原则: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贫困人口受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3.政策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原则: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生态扶贫项目落地。
4.人力资源开发
(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能力。
(2)实施生态扶贫人才培养计划,为贫困地区输送生态管理和技术人才。
(3)加强生态扶贫政策宣传,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五、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2.制定生态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
2.生态产业发展
(1)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2)挖掘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3)培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
3.生态移民搬迁
(1)对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贫困地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
(2)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有保障、就业有出路,实现安居乐业。
全县全年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方案
全县全年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规范国家级公益林补偿基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X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X财农〔X〕8号)、X市林业局、X市财政局《关于下达X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计划的通知》(X政林发〔X〕23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现工作的通知》(X政林发〔X〕95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及林业生态扶贫脱贫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补偿范围及面积(一)国有国家级公益林。
补偿面积10.6万亩,补偿范围为全县5个国有林场2个苗圃。
(二)集体国家级公益林。
补偿面积246.31万亩,补偿范围为全县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三)石光银等治沙造林英雄、大户的补偿面积、资金另文下达。
二、补偿标准(一)国有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亩8元。
(二)集体国家级公益林。
1、农户个人所有或以家庭承包经营管理的国家公益林,按照中央财政国家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标准,扣除省级统筹公共管护费每亩0.25元和县级统筹公共管护费1.75元外,其余每亩13元补偿性支出全部支付给个人。
2、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的国家级公益林,按照中央财政国家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标准,省级统筹公共管护费每亩提取0.25元后,剩余部分50%兑现给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各成员,即每年每亩7.5元。
三、工作任务(一)组织行政村、村民小组在X-X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现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村组兑现方案及管护方案,经村民大会通过,张榜公示,填写《X县X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现明细表》,并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签署意见、公示后报县林业局备案。
县林业局根据各乡镇上报的公示无异议文件及兑现明细表,会同县财政局将补偿基金拨付各乡镇。
各乡镇根据兑现明细表将补偿基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兑现到农户(兑现资金名称统一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二)要切实做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现过程中方案制定、公示、花名表上报等环节,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
副组长
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具体 分管领域工作的组织和协 调。
成员单位
包括扶贫、发展改革、财 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农业农村等部门,按照 职责分工参与项目实施。
工作小组组建及任务分配
综合协调组
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综合协 调、信息汇总和宣传报道等工
作。
搬迁安置组
负责生态移民对象的识别、搬 迁安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等工 作。
负责生态移民工程资金的筹措、使用 和管理等工作,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
用。
发展改革部门
负责将生态移民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协调推进相关政策和 项目的实施。
自然资源部门
负责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 供应等工作,保障移民搬迁后生产生 活用地需求。
05
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开展
政策宣传策略制定
产业发展组
负责移民安置区产业规划、产 业布局和产业政策制定等工作 ,促进移民搬迁后稳定脱贫。
公共服务组
负责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等工
作,提高移民生活质量。
协作单位或部门介绍
扶贫部门
负责生态移民工程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的制定,以及移民对象的识别和搬迁安
置方案的审核等工作。
财政部门
制定详细宣传方案
明确宣传目标、对象、内容、方式和时间节 点。
强化基层宣传
组织宣讲团、志愿者等深入基层开展政策宣 讲活动。
创新宣传手段
运用新媒体、社交平台等多元化渠道进行政 策宣传。
建立反馈机制
及时收集和处理群众对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完善政策。
技能培训内容设计
针对不同群体设计课程
根据移民群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差异 ,设计不同培训课程。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2.04•【字号】绵府办函〔2017〕165号•【施行日期】2017.1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绵府办函〔2017〕165号科技城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各部门:《绵阳市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已经市七届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绵阳市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2月4日绵阳市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建设,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109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健全我市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绵阳,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市委七届二次全会决定,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认真落实《中共绵阳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绵阳的决定》,以提升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美丽绵阳”建设工程为抓手,通过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打造“美丽抬头可见”的美好家园。
二、基本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发挥政府在生态保护补偿中的主导作用,在正确把握方向、有效管控风险基础上,有效调动社会各方面利益主体参与生态补偿的积极性。
生态补偿如何实现精准扶贫
生态补偿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在当今社会,扶贫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创新的扶贫方式,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那么,生态补偿究竟是如何实现精准扶贫的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生态补偿。
简单来说,生态补偿就是通过一定的政策和经济手段,对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服务的个人或群体给予合理的补偿。
这种补偿可以是资金、技术、项目等多种形式。
生态补偿实现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提供就业机会。
在一些生态脆弱的地区,为了保护环境,往往需要实施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工程,比如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
这些工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他们可以参与到植树造林、森林管护、草原巡查等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稳定的收入。
以某山区为例,过去这里的农民主要依靠开垦山地种植农作物为生,收入微薄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后来,当地政府实施了生态补偿政策,鼓励农民退耕还林,并组织他们参与到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的工作中。
农民们不仅得到了退耕还林的补贴,还通过参与林业工作获得了工资收入,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次,生态补偿能够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
在一些生态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可以利用生态补偿资金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
比如,通过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者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开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某贫困县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在生态补偿政策的支持下,当地政府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种植有机茶叶、水果等,并打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
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到独特的民族风情,品尝到地道的有机农产品。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当地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实现了脱贫致富。
此外,生态补偿还有助于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生态保护和补偿政策,政府往往会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如修建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范文3篇
⽣态扶贫⼯作⽅案范⽂3篇乡镇⽣态扶贫⼯作⽅案⼀、⽣态扶贫⼯作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举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伟⼤旗帜,深⼊贯彻党的精神,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关于⽣态⽂明建设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精神,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绿⽔青⼭就是⾦⼭银⼭”的科学理念为指导,把⽣态⽂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深⼊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略,坚持扶贫开发与⽣态保护并重,采取超常规举措,⽴⾜我镇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态⼯程建设、⼤⼒发展⽣态产业、创新⽣态扶贫⽅式,切实加⼤对贫困乡村、贫困⼈⼝的扶持⼒度,推动扶贫开发与⽣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使贫困⼈⼝从⽣态保护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脱贫攻坚与⽣态⽂明建设“双赢”。
(⼆)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主体多元。
创新体制机制,⼴泛动员各⽅⾯⼒量共同参与⽣态扶贫⼯作,拓宽社会⼒量扶贫渠道,形成社会合⼒。
充分调动贫困群众保护修复家乡⽣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扬⾃强⾃⽴、艰苦奋⽃精神,增强⾃我发展能⼒,努⼒改变贫困落后⾯貌。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协调好扶贫开发与⽣态保护的关系,把尊重⾃然、顺应⾃然、保护⾃然融⼊⽣态扶贫⼯作全过程。
结合贫困地区实际,综合考虑⾃然资源禀赋、承载能⼒、地⽅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平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态扶贫⼯作思路,统筹推进脱贫攻圣与绿⾊发展。
坚持精准施策、重点突破。
注重减贫进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坚持市县抓落实、镇村抓管理的⼯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标导向,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态扶贫政策措施,精确瞄准纳⼊国家集中连⽚特困地区的贫困村和建档⽴卡贫困⼈⼝,对我镇1个贫困村重点扶持,确保⽣态扶贫⼯作取得实效。
⼆、⽣态扶贫⼯作⽬标到2020年,贫困⼈⼝通过参与⽣态保护、⽣态修复⼯程建设和发展⽣态产业,收⼊⽔平明显提升,⽣产⽣活条件明显改善。
贫困地区⽣态环境有效改善,⽣态产品供给能⼒增强,⽣态保护补偿⽔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能⼒进⼀步提升。
困难户扶贫实施方案
困难户扶贫实施方案
背景
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困难户扶贫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和脱
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在城乡结合部和深度贫困地区,仍有大量的困难户需要亟待帮助,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制定相应的扶贫实施方案。
目的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困难户扶贫实施方案,以帮助有需要的困难户
走出困境,实现脱贫致富。
方案
一、财政补贴
针对符合困难户扶贫标准的贫困户,实行一次性财政补贴措施,
增强其获得发展经济收入的能力,建立可持续的贫困户发展机制。
二、义务教育
对符合困难户教育标准的学生进行经济资助,对困难户学生实行“一人一补”,助力他们完成义务教育。
三、医疗保障
加强对困难户的健康管理,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对符合标准的人员实行免费医疗救助,确保困难户健康权益得到保障。
四、生态补偿
针对山区贫困户,实行生态补偿政策,让其通过生态养殖、生态种植等方式实现生态补偿,同时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五、失业保障
对困难户中的失业人员实行失业保障制度,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培训,帮助其重返就业岗位,实现自我价值。
六、基层组织服务
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建立困难户帮扶机制,落实“一个帮扶责任人+一名帮扶成员”的扶贫责任制,确保对符合扶贫标准的贫困户进行全方位的帮扶。
结语
制定困难户扶贫实施方案,有助于针对困难户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其实现脱贫致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补偿脱贫实施方案篇一:生态扶贫专项方案**区生态扶贫专项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扶贫,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筑牢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对象范围以有扶贫工作任务的乡镇(街道)为实施范围,加强对全区的贫困村,所有贫困人口的生态扶贫,并向生态脆弱的石漠化区和渠江流域等重点区域倾斜。
二、目标任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切实筑牢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
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4%,扶贫搬迁0.8万贫困人口,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重大生态问题基本遏制,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成,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经济长足发展,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增长,贫困地区林农与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一)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牵头单位:区林业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安监环保局、区发改局)加快脆弱地区生态治理步伐,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确保区域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稳定。
结合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批能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经济林(草)果产业。
继续抓好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林分质量、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产出。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遏制水生态系统失衡趋势,建立完善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
(二)加大生态资源利用(牵头单位:区林业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安监环保局、区旅游局、区发改局)加强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依托森林及野生植物资源,规划建设一批植物花卉(彩叶)观赏、森林康养基地和森林人家,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
加强国有林场重要景区(点)水电路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的可进入性和舒适性,扩大游客规模,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就业和增加旅游服务收入。
鼓励林农积极培育林下药材、森林蔬菜和林下生态养殖业,大力发展立体林业和循环经济;引导有序开展林下野生菌和森林蔬菜采摘,推动珍稀生态资源永续利用。
(三)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牵头单位:区安监环保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局)在全区深入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工作。
加强水源保护,不断提高水源地水质合格率。
大力开展“洁净水”行动,全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在贫困地区规划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垃圾收储转运系统。
加强生态文明细胞建设,建设国家和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生态区,实施新村绿化。
加强贫困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加大农产品产地重金属防治力度,开展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废旧农膜循环利用,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
在贫困乡镇(街道)、贫困村(居)及居民点开展以脏乱差治理、养殖污染治理、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改厕、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弃、治污、治理乱搭乱建。
(四)推进防灾减灾避灾(牵头单位:区国土分局,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农业局、区扶贫移民局、区发改局)在生态环境恶劣、生态体系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及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结合新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和避灾移民搬迁。
加大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设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森林生物病虫害防治和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力度,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三、进度安排(一)生态保护建设。
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生态实现“由破坏大于治理向治理大于破坏”的历史性转变,水生态系统失衡得到根本扭转,累计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0.3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0.1万亩;累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0.3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0.04万亩、0.1万亩、0.16万亩;治理石漠化土地36.95平方公里,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8.59平方公里、16平方公里、12.36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5平方公里,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35平方公里、65平方公里、50.5平方公里;抚育中幼林1.5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0.5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3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1万亩。
到2020年底,贫困地区生态治理任务基本完成,森林和水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累计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0.5万亩、退耕还林0.5万亩,治理石漠化土地36.95平方公里,抚育中幼林3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治理区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85%以上,土壤侵蚀模数至少降低一个等级。
(二)生态资源利用。
到2017年底,新建森林人家5个,修建和硬化国有林区重要景区(点)公路10公里,供电和用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产值达到0.5亿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350元。
到2020年底,新建森林公园1个、森林人家10个,修建和硬化国有林区重要景区(点)公路20公里;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产值达到1亿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700元。
(三)人居环境改善。
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前锋区建成省级生态区,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2个。
城区及所有乡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0%以上,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控,华蓥山自然保护区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完成广安市国家级生态市规划建设要求,通过创建省级生态区验收,完成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任务。
到2020 年底,全区污水入网率、处理率均达90%以上,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各种有毒有害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重点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稳定达标。
(四)防灾减灾避灾。
一是避灾移民搬迁。
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原则,采取“就近、集中、分散、自主安置”多种方式相结合推进避灾移民搬迁,2015年对48个灾害点隐患点避险搬迁安置193户,671人;2016年对39个灾篇二: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意见》、《XXX市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XXXX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6—2020年)》结合我村实际,为如期实现全村脱贫致富达小康的奋斗目标,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问题导向”和“精准施策”,针对我村因基础设施薄弱致贫、因缺资金致贫、因缺劳力致贫、因病致贫等“四大主要致贫原因”,充分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破除我村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制约,充分发挥“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网的“兜底”作用,集中力量开展一场集中脱贫攻坚战,确保2016年全面消除国家标准线下贫困人口,到2018年基本消除市低保线下贫困人口,到2020年稳定实现全村贫困人口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主导,保障脱贫致富。
按照镇党委、政府决策指导、规划制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积极与相关部门联动协调推动落实。
充分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三到两强”、“四定三到”、“万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的开展,按照上级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助推全村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
2.坚持因贫情况,具体分类施策。
根据贫困户具体情况,差别化对待,实施脱贫攻坚行动,制定“一贫一法”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覆盖,对无劳动能力的困难户,充分发挥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网的“兜底”作用。
3.坚持精准扶贫,确保精准脱贫。
全面落实上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积极与包扶单位沟通协调,以因贫情况切实把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落到实处,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大力宣传发展。
4.坚持自力更生,激发内生动力。
充分调动村社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宣传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5.坚持生态补偿,推进绿色扶贫。
按照上级指示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能走以破坏生态环境发展产业脱贫的路。
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加大对村庄和贫困户的生态保护修复,实现“扶贫开发推进生态建设,生态建设促进扶贫开发”的良性循环。
(三)扶贫对象从2016年起,XXXX市实行农村牧区低保线和市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即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968元。
按照这一标准统计,全村贫困人口共X户XX人,其中国家标准线下X户XX人(2016年国家贫困户标准线为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968元,2020年国家标准线为低于4000元)。
按各自然村分布:XX村一社贫困户XX户XX人,其中国家级贫困户X户X人;XX村二社贫困户XX户XX人,无国家级贫困户;XX村三社贫困户X户XX人,其中国家级贫困户X户X人;XX村四社贫困户X户XX人,其中国家级贫困户X户X人。
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
按照全县脱贫攻坚目标总体要求,2016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将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户XX人全部脱贫。
2019—2020年,进一步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效,确保全村所有贫困人口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具体目标。
按照全县脱贫攻坚目标总体要求,2016年按照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的脱贫标准(即国家2020年的脱贫标准线),现行国家标准线(2968元)下贫困人口X户X人全部稳定脱贫。
国家标准线下的贫困人口脱贫后,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市低保线的,继续给予扶持。
到2020年我村市低保线下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比现行低保标准翻一番(达到9936元以上),年均增长1000元以上。
2016年扶持XX户XX人脱贫(其中国贫X户X人);2017年扶持13户30人脱贫;2018年扶持X户XXX人脱贫。
三、重点工作针对“四大主要致贫原因”开展精准脱贫攻坚行动。
(一)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基础设施薄弱致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