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电压降计算公式
快速计算电缆电压降

一般来说,计算线路的压降并不复杂,可按以下步骤:1.计算线路电流I公式:I= P/×U×cosθ其中: P—功率,用“千瓦” U—电压,单位kV cosθ—功率因素,用~2 .计算线路电阻R公式:R=ρ×L/S其中:ρ—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用代入,铝导体用代入L—线路长度,用“米”代入S—电缆的标称截面3.计算线路压降公式:ΔU=I×R线路电压降最简单最实用计算方式线路压降计算公式:△U=2*I*R I:线路电流 L:线路长度。
电缆降压怎么算 50kw 300米采用25MM2线是否可行答:先选取导线在计算压降,选择导线的原则:1)近距离按发热条件限制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2)远距离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要保证负荷点的工作电压在合格范围;3)大负荷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为了保证导线长时间连续运行所允许的电流密度称安全载流量。
一般规定是:铜线选5~8A/mm2;铝线选3~5A/mm2。
安全载流量还要根据导线的芯线使用环境的极限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等综合因素决定。
一般情况下,距离短、截面积小、散热好、气温低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强些,安全载流选上限;距离长、截面积大、散热不好、气温高、自然环境差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弱些,安全载流选下限;如导电能力,裸导线强于绝缘线,架空线强于电缆,埋于地下的电缆强于敷设在地面的电缆等等。
电压降根据下列条件计算:1、导线温度70~90℃;2、环境温度40℃;3、电缆排列(单芯); S=2D4、功率因数: cosθ=;5、末端允许降压降百分数≤5%6、 Vd代表电压降:Vd=K x I x L x V0(v)I:工作电流或计算电流(A)L:线路长度(m)V0:表内电压(V/)K:三相四线 K=√3 单相 K=1单相时允许电压降:Vd=220V x 5%=11V三相时允许电压降:Vd=380V x 5%=19V采用vv电缆25铜芯去线阻为 R=(300/25)= 其压降为U=*100=20单线压降为20V 2相为40V 变压器低压端电压为400V 400-40=360V铝线R=(300/35)= 其压降为U=*100=25 末端为350V连续长时间运行对电机有影响建议使用 35铜芯或者50铝线25铜芯其压降为 U=(300/35)=(≈15V)15*2=30 末端为370V铝线 U=(300/50)= 17*2=34,末端为336V;可以正常使用(变压器电压段电压为400V) 50KW负荷额定电流I=P/Φ=50/=50/=94A按安全载流量可以采用2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R=ρ(L/S)=25=欧电压损失U=IR==18V如果用3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R=ρ(L/S)=35=欧电压损失U=IR==14V题2:55变压器,低压柜在距离变压器200米处。
电线电缆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电线电缆的截面积计算和电线电缆的电流载荷计算。
1.电线电缆的截面积计算
电线电缆的截面积计算是通过根据电线电缆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电线电缆的截面积越大,其承载的电流能力越强。
截面积计算的公式如下:
截面积=(2*I*L)/(ρ*ΔV)
其中,I是电流,L是导线长度,ρ是电阻率,ΔV是电线电缆两端电压降。
2.电线电缆的电流载荷计算
电线电缆的电流载荷计算是基于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和电阻来确定的。
根据电压降和电阻的关系,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电线电缆的电流载荷:
电流载荷=ΔV/R
其中,ΔV是电线电缆两端电压降,R是电线电缆的电阻。
需要注意的是,电线电缆的截面积和电流载荷的计算需要结合具体的电线电缆材质、绝缘材料和应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不同材质的电线电缆具有不同的电阻率和最大电流承载能力,因此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计算公式,如电缆传输功率的计算、电缆电压降的计算等。
这些计算公式的具体推导和使用方法可以参考相关电力工程和电气工程的教材和标准。
综上所述,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涉及电线电缆的截面积和电流载荷两个方面。
根据电线电缆的具体材质和使用环境,可以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进行电线电缆的设计和选择。
如何计算电缆压降

如何计算电缆压降问题1:电缆降压怎么算 50kw 300米采用vv电缆???25铜芯去线阻为 R=0.0172(300/25)=0.2 其压降为U=0.2*100=20也就是说单线压降为20V 2相为40V 变压器低压端电压为400V 400-40=360V 铝线R=0.0283(300/35)=0.25 其压降为U=0.25*100=25 末端为350V 长时间运行对电机有影响建议使用 35铜芯或者50铝线25铜芯其压降为 U=0.0172(300/35)=0.147(≈15V)15*2=30 末端为370V 铝线 U=0.0283(300/50)=0.17 17*2=34 末端为366V可以正常使用(变压器电压段电压为400V) 50KW负荷额定电流I=P/1.732UcosΦ=50/1.732/0.38/0.8=50/0.53=94A 按安全载流量可以采用2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R=ρ(L/S)=0.017X300/25=0.2欧电压损失U=IR=94X0.2=18V如果用3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R=ρ(L/S)=0.017X300/35=0.15欧电压损失U=IR=94X1.15=14V选择导线的原则:1)近距离按发热条件限制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2)远距离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要保证负荷点的工作电压在合格范围;3)大负荷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为了保证导线长时间连续运行所允许的电流密度称安全载流量。
一般规定是:铜线选5~8A/mm2;铝线选3~5A/mm2。
安全载流量还要根据导线的芯线使用环境的极限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等综合因素决定。
一般情况下,距离短、截面积小、散热好、气温低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强些,安全载流选上限;距离长、截面积大、散热不好、气温高、自然环境差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弱些,安全载流选下限;如导电能力,裸导线强于绝缘线,架空线强于电缆,埋于地下的电缆强于敷设在地面的电缆等等。
如何计算电缆压降

如何计算电缆压降问题1:电缆降压怎么算 50kw 300米采用vv电缆25铜芯去线阻为 R=(300/25)= 其压降为U=*100=20也就是说单线压降为20V 2相为40V 变压器低压端电压为400V 400-40=360V 铝线R=(300/35)= 其压降为U=*100=25 末端为350V长时间运行对电机有影响建议使用35铜芯或者50铝线25铜芯其压降为U=(300/35)=(≈15V)15*2=30 末端为370V 铝线U=(300/50)= 17*2=34 末端为366V可以正常使用(变压器电压段电压为400V)50KW负荷额定电流I=P/Φ=50/=50/=94A按安全载流量可以采用2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R=ρ(L/S)=25=欧电压损失U=IR==18V如果用3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R=ρ(L/S)=35=欧电压损失U=IR==14V选择导线的原则:1)近距离按发热条件限制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2)远距离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要保证负荷点的工作电压在合格范围;3)大负荷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为了保证导线长时间连续运行所允许的电流密度称安全载流量。
一般规定是:铜线选5~8A/mm2;铝线选3~5A/mm2。
安全载流量还要根据导线的芯线使用环境的极限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等综合因素决定。
一般情况下,距离短、截面积小、散热好、气温低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强些,安全载流选上限;距离长、截面积大、散热不好、气温高、自然环境差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弱些,安全载流选下限;如导电能力,裸导线强于绝缘线,架空线强于电缆,埋于地下的电缆强于敷设在地面的电缆等等。
问题2:55变压器,低压柜在距离变压器230米处。
问变压器到低压柜需多粗电缆55KVA变压器额定输出电流(端电压400V):I=P/U=55/≈80(A) 距离:L=230米,230米处允许电压为380V 时,线与线电压降为20V,单根导线电压降:U=10V,铜芯电线阻率:ρ=求单根线阻:R=U/I=10/80=(Ω) 求单根导线截面:S=ρ×L/R=×230/≈32(平方) 取35平方铜芯电线。
电力电缆电压降产生的原因及计算公式

一、电力电缆电压降产生的原因?电力线路的电压降是因为导体存在电阻。
正因为又电阻的产生,不管导体采用哪种材料(铜/铝)都会造成线路一定的电压损耗,而这种损耗(压降)不大于本身电压的5%时一般是不会对线路的电力驱动产生影响的。
如果有一条380V的线路,电压的压降为16V,那么电路的电压降也不会低于364V,这条线路也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当然希望是这种压降越小越好。
因为压降本身就是一种电力损耗,虽然是不可避免,但我们还是希望压降是处于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线路电压降的计算公式线路压降计算方法并不复杂,可按以下步骤:1、计算线路电流 I I = P/1.732×U×cosθ其中:P—功率(千瓦)、U—电压(kV)、cosθ—功率因素(0.8~0.85)2、计算线路电阻 R R =ρ×L/S其中:ρ—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ρ=0.01740,铝导体ρ=0.0283)、L—线路长度(米)、S—电缆的标称截面3、计算线路压降ΔU=I×R线路压降计算公式:△U=2*I*R,I—线路电流;L—线路长度4、电缆压降怎么算?这几条关键点:(1)先选取导线再计算压降,选择导线的原则:近距离按发热条件限制导线截面积(安全载流量);远距离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要保证负载点的工作电压在合格范围;大负荷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为保证导线长时间连续运行,所允许的电流密度称安全载流量。
一般规定是:铜线选5~8A/mm²;铝线选3~5A/mm²。
安全载流量还要根据导线的芯线使用环境的极限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等综合因素决定。
(距离短、截面积小、散热好、气温低、导线的导电能力强,安全载流选上限;距离长、截面积大、散热不好、气温高、自然环境差、导线的导电能力弱,安全载流选下限)如导电能力,裸导线强于绝缘线,架空线强于电缆,埋于地下的电缆强于敷设在地面的电缆等等。
电压降公式计算公式

电压降公式计算公式【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电压降的概念及计算公式1.电压降的定义2.电压降计算公式三、影响电压降的因素1.电线长度2.电线截面积3.电流大小四、电压降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电力系统中,电压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它是指电场力移动电荷时,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
对于长距离输电和电力设备运行,电压降的计算和控制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电压降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并探讨影响电压降的各种因素。
二、电压降的概念及计算公式1.电压降的定义电压降(u)表示为伏特(V),是描述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本领的物理量。
电压降的参考方向用负极性或双下标表示。
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电场力移动正电荷做功的方向,由高电位端指向低电位端,即电位降低的方向。
2.电压降计算公式电压降的计算公式为:u(pl)/(as)其中,u(pl)表示线路上的电压降;as 表示线路的等效截面积。
三、影响电压降的因素1.电线长度电线长度是影响电压降的主要因素。
较长的电力线路会导致电压降较大,因此在一些较长的电力线路上,如果忽略了电缆压降,电缆敷设后在启动设备可能会因电压太低,根本启动不了设备;或设备虽能启动,但处于低电压运行状态,时间长了会损坏设备。
2.电线截面积电线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电压降就越小。
因此,对于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输电线路,通常采用较粗的电缆以减小电压降。
3.电流大小电流越大,电压降也越大。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减小电压降,通常会在输电线路上安装电压调节装置,以保持输电线路上的电压稳定。
四、电压降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电压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对于长距离输电和电力设备运行,电压降的计算和控制至关重要。
在一些较长的电力线路上,如果忽略了电缆压降,可能会导致设备无法启动或设备损坏。
对于动力装置,例如发电机、电动机等,电压降过大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简单明了的告诉你—电缆线路的压降计算方法及案例

般来说,计算线路的压降并不复杂,可按以下步骤:1.计算线路电流I公式:I= P/1.732 X UX cos 0其中:P—功率,用"千瓦”U1电压,单位kV cos 0 —功率因素,用0.8 0.852.计算线路电阻R公式:R=p X L/S其中: P 一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用0.01740代入,铝导体用0.0283代入L一线路长度,用“米”代入S一电缆的标称截面3.计算线路压降公式:△ U=I X R线路电压降最简单最实用计算方式线路压降计算公式:△ U=2*I*R I :线路电流L :线路长计K功KW 功革因J J 相盅一~3计甘电书涌53a自己旃关监中•专船「回切]5叩,?J fflj 淄蛔稣一片市龟压ll K技玮紊小00一米»wttrf±ST73 拜牌.一虞霍正系.£的-• I用户汁甘墙串敝面5 = 70翌方-却助珥曲半邃R・670 nwn电龊重jfw - 285n: i 计0h 至P. =50d『首电初…103气:计反mOTCw^OlTO 福寻覆正新------------- ------ < | 福t退出4 ft 14 ie 2i K M ?r - )M|1U 1AJ 34«.■而平方(SI邑不满足电职浊&、一不前呈麦看窈,1、电阻率p 铜为0.018欧* mm 2/米铝为0.028欧* mm 3/米2、I=P/1.732*U*COS?3、电阻R=p *l/s(电缆截面mm2)4、电压降△ U=IRv 5%U^达到要求了。
1例:在800米外有30KW质荷,用70 mm 2电缆看是否符合要求?I=P/1.732*U*COS?=30/1.732*0.38*0.8=56.98A R=P 1/ 电缆截面=0.018*800/70=0.206 欧△ U=2*IR=2*56.98*0.206=23.44>19V (5%U=0.05*380=19) 不符合要求。
线路电压损失的计算系数C值(cosφ

计算出来的结果,按电缆电线的截面系列,选取导线。
70.1
41.59
72
44.5
77
46.2
83
50
380/220
两相及零线
31.14
18.48
32
19.8
34
20.5
37
22
220
单相及直流
11.74
6.97
12.1
7.45
12.8
7.75
14
8.3
电压计算公式:ΔU=Ue-Ui
式中Ue为额定电压,Ui为设备端电压
线路电压降原则选择电缆电线截面积公式:S=Pj*L/C*ΔU
线路电压损失电压温度系数电压脉动系数线路曲折系数电压损失计算电压波峰系数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线路重复系数沿程损失系数局部损失系数
线路电压损失的计算系数C值(cosφ=1)
线路额定
电压(V)
线路系统
环境温度(℃)/工作温度(℃)
35/50
30/50
25/50
20/50
铜
铁
铜
铁
铜
铁
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铁
380/220
三相四线
导线压降计算方式

导线压降计算方式导线压降如何计算1、已知电缆电阻率,长度,横截面积,可求出电缆电阻2、未知电缆电阻,供电电压,纡出来电缆额定电流3、已知设备工作电流,电缆额定电流,可求出线路总电流4、未知线路总电流,电缆电阻,纡出来电缆压降5、推导电缆压降计算总公式1、电缆电阻排序根据电阻公式:r=ρ×l/s.其中ρ为电阻率,l为长度,s为横截面积.由此便可求铜导线得电阻.注意,电阻与温度也有关系,不过这里我们一般都认为是常温.故暂不考虑温度影响.铜的电阻率ρ=0.01851ω.mm2/m,这个就是常数.物体电阻公式:r=ρl/sr为物体的电阻(欧姆);ρ为物质的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ω.mm2/m)。
l为长度,单位为米(m)s为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m2)这样距离就是l(米)的单条线缆的电阻为r(导线)=ρ*l/s2、电流计算公式i=u/r(i表示电流、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未知导线电阻,供电电压,谋导线额定电流--i(导线)=u(12v)/r(导线)3、集中供电各设备为并联关系,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线路总电流i(总)=i(设备1)+i(设备n)+i(导线)4、电压计算公式u=ir电线上的电压再降等同于电线中的电流与电线电阻的乘积u(导线)=i(总)*r(导线)5、电缆压降排序总公式推导u(导线)=i(总)*r(导线)=【i(设备1)+i(设备n)+i(导线)】*【ρ*l/s】=【i(设备1)+i(设备n)+u(12v)/r(导线)】*【ρ*l/s】={i(设备1)+i(设备n)+u(12v)/【ρ*l/s】}*【ρ*l/s】最后结论u(导线)={i(设备1)+i(设备n)+u(12v)/【ρ*l/s】}*【ρ*l/s】考虑供电构成回路,使用的是相同的线缆。
对于两条电缆来说在线路中的电压损耗是 u(导线)=i(总)*r(导线),再除以2就是实际压降。
电缆电压降的计算

电流通过导体(或用电器)的时候,会受到一定的阻力,但在电压的作用下,电流能够克服这种阻力顺利通过导体(或用电器),但遗憾的是,流过导体(或用电器)后,电压再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它下降了。
而且电阻越大,电压下降的程度越大。
所以这种流过导体(或用电器)上(或两端)产生的电压大小的差别,就叫“电压降。
解决电压降的方法:增大导体的截面积。
如何计算电缆压降问题1:电缆降压怎么算50kw300米采用vv电缆25铜芯去线阻为R=0.0172(300/25)=0.2、其压降为U=0.2*100=20也就是说单线压降为20V,2相为40V。
变压器低压端电压为400V400-40=360V,铝线R=0.0283(300/35)=0.25其压降为U=0.25*100=25,末端为350V,长时间运行对电机有影响建议使用35铜芯或者50铝线25铜芯其压降为U=0.0172(300/35)=0.147(≈15V)15*2=30末端为370V铝线U=0.0283(300/50)=0.1717*2=34末端为366V可以正常使用(变压器电压段电压为400V)50KW负荷额定电流I=P/1.732UcosΦ=50/1.732/0.38/0.8=50/0.53=94A按安全载流量可以采用2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R=ρ(L/S)=0.017X300/25=0.2欧、电压损失U=IR=94X0.2=18V如果用3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R=ρ(L/S)=0.017X300/35=0.15欧电压损失U=IR=94X1.15=14V选择导线的原则:1)近距离按发热条件限制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2)远距离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要保证负荷点的工作电压在合格范围;3)大负荷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为了保证导线长时间连续运行所允许的电流密度称安全载流量。
一般规定是:铜线选5~8A/mm2;铝线选3~5A/mm2。
电缆的压降及其计算

1电缆电压降产生的原因英语中“Voltagedrop”是电压降,“drop”是“往下拉”的意思。
电力线路的电压降是因为导体存在电阻。
正因为此,不管导体采用哪种材料(铜/铝)都会造成线路一定的电压损耗,而这种损耗(压降)不大于本身电压的5%时一般是不会对线路的电力驱动产生后果的。
例如380V的线路,如果电压降为19V,也即电路电压不低于361V,就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当然我们是希望这种压力降越小越好。
因为压力间本身是一种电力损耗,虽然是不可避免,但我们总希望压力降是处于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2线路电压降的计算公式一般来说,计算线路的压降并不复杂,可按以下步骤:1.计算线路电流I I= P/1.732×U×cosθ其中:P-功率(千瓦);U-电压(kV);cosθ-功率因素(0.8~0.85)2.计算线路电阻R R=ρ×L/S其中:ρ-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ρ=0.01740,铝导体ρ=0.0283);L-线路长度(米);S-电缆的标称截面3.计算线路压降(最简单实用):ΔU=I×R线路压降计算公式:△U=2*I*R,I-线路电流;L-线路长度3电缆压降怎么算?先选取导线再计算压降,选择导线的原则:•近距离按发热条件限制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远距离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要保证负荷点的工作电压在合格范围;•大负荷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为保证导线长时间连续运行,所允许的电流密度称安全载流量。
一般规定是:铜线选5~8A/mm2;铝线选3~5A/mm2 。
安全载流量还要根据导线的芯线使用环境的极限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等综合因素决定。
一般情况下,距离短、截面积小、散热好、气温低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强些,安全载流选上限;距离长、截面积大、散热不好、气温高、自然环境差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弱些,安全载流选下限;如导电能力,裸导线强于绝缘线,架空线强于电缆,埋于地下的电缆强于敷设在地面的电缆等等。
如何计算电缆压降

问题1:电缆降压怎么算 50kw 300米采用vv电缆???25铜芯去线阻为 R=(300/25)= 其压降为U=*100=20也就是说单线压降为20V 2相为40V 变压器低压端电压为400V 400-40=360V 铝线R=(300/35)= 其压降为U=*100=25 末端为350V长时间运行对电机有影响建议使用 35铜芯或者50铝线 25铜芯其压降为 U=(300/35)=(≈15V)15*2=30 末端为370V 铝线 U=(300/50)= 17*2=34 末端为366V可以正常使用(变压器电压段电压为400V)50KW负荷额定电流I=P/Φ=50/=50/=94A按安全载流量可以采用2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R=ρ(L/S)=25=欧电压损失U=IR==18V如果用3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R=ρ(L/S)=35=欧电压损失U=IR==14V选择导线的原则:1)近距离按发热条件限制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2)远距离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要保证负荷点的工作电压在合格范围;3)大负荷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为了保证导线长时间连续运行所允许的电流密度称安全载流量。
一般规定是:铜线选5~8A/mm2;铝线选3~5A/mm2。
安全载流量还要根据导线的芯线使用环境的极限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等综合因素决定。
一般情况下,距离短、截面积小、散热好、气温低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强些,安全载流选上限;距离长、截面积大、散热不好、气温高、自然环境差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弱些,安全载流选下限;如导电能力,裸导线强于绝缘线,架空线强于电缆,埋于地下的电缆强于敷设在地面的电缆等等。
问题2:55变压器,低压柜在距离变压器230米处。
问变压器到低压柜需多粗电缆55KVA变压器额定输出电流(端电压400V): I=P/U=55/≈80(A) 距离:L=230米,230米处允许电压为380V时,线与线电压降为20V,单根导线电压降:U=10V,铜芯电线阻率:ρ=求单根线阻: R=U/I=10/80=(Ω) 求单根导线截面: S=ρ×L/R=×230/≈32(平方) 取35平方铜芯电线。
电缆压降计算方法

在温度=20°C时,铜的电阻系数为0.0175欧姆*平方毫米/米;在温度=75°C 时铜的电阻系数为0.0217欧姆*平方毫米/米一般情况下电阻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一定温度下导线的电阻=导线的长度*导线的电阻系数/导线的载面积150米16平方毫米铜导线的电阻在温度=20°C时=150*0.0175/16=0.164(欧姆) 如果只用其中的两条(一条作火线,一条作地线)那线路电阻=0.164欧姆*2(串)=0.328欧姆作负载30安培算线路压降=30*0.328=9.84(伏) 如果两条并联作火线,另两条并联作地线,那线路电阻为0.164欧美,线路压降=30*0.164=4.92(伏) 具体使用中的线路压降随环境温度、负载变化面变化,计算方法,公式就是这样。
压降U=ρ*L/S*I(负载电流)吕芯电线阻率ρ=0.0283额定电流I=p/1.732/u铜芯电线阻率ρ=0.0175 0.0185电压降根据下列条件计算:1、导线温度70~90℃;2、环境温度40℃;3、电缆排列(单芯);S=2D4、功率因数:cosθ=0.8;5、末端允许降压降百分数≤5%6、Vd代表电压降:Vd=K x I x L x V0(v)I:工作电流或计算电流(A)L:线路长度(m)V0:表内电压(V/A.m)K:三相四线K=√3 单相K=1单相时允许电压降:Vd=220V x 5%=11V三相时允许电压降:Vd=380V x 5%=19V420v1000米50平3项4线铝线的压降是多少?总功率40KW,最好能给个计算公式总功率40KW,电流=40*2=80A1000米50平方铝线,单根电阻=2.9/50*1000=0.58Ω电压降=1.732*80*0.58=80V这个电压降实在太大了,你的未端电压只有300V。
380V的低压供电半径不能超过500米。
建议改用高压供电,自己买个50KVA变压器压380V设备总功率7KW距离1000米,25平方铝线,走的是地埋线,对电压有多少的影响7KW电流:I=7/1.732*0.38*0.8=13.3A25平方铝线电阻:R=0.028*1000/25=1.12欧电压降△U=I*R=13.3*1.12=14.896V距离1000米处设备得到的电压是380-14.896=365.104V(设备能正常运行,在5%范围内)。
电压降计算

1、直流线路的电压降
ΔU=2IRL (V)
2、单相交流线路的电压降
ΔU=2IL(R cosφ+X sinφ) (V)
3、三相交流线路的电压降
ΔU=√3 IL(R cosφ+X sinφ) (V)
式中:I——电线电缆导体中的电流,A;
分享到:
2011-12-14 21:18 提问者采纳
单相照明线路长度80米(零、火2根线)的电阻值:
R=ρ×L/S×2=0.0175×80/4×2=0.7(Ω)
线路的电压损失:
U=RI=0.7×10=7(V)
电线、电缆上的电压降与电线、电缆中的电流、有效电阻、电抗和电线、电缆长度有关,另外还应考虑电缆末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角。
R——电线电缆导体的有效电阻,Ω/m;
X——电线电缆导体的电抗,Ω/m;
L——电线电缆的长度,m;
φ——电线电缆末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
上面的那张表中的数据也是基本理论计
ΔU%=M÷(C×S)
M—负荷矩(kW?m),
S—截面(mm2),
C—电压损失计算系数,铜芯,C=70,铝芯,C=41.6。
(引自《电工计算应用280例》)
M=P×L
P—功率(k W)
L—长度(m)
压为220V的单相照明线路长度80米,负荷电流10安,采用4平方毫米铜芯绝缘线(铜芯线电阻率为0.0175欧姆×平方毫米/m)作明敷布线,计算线路的电压损失是多少伏?计算公式是什么,谢谢
台区压降计算公式

台区压降计算公式
台区压降是指电力系统中的电压降落,通常是由于电线电缆导线的电阻和电流通过引起的。
台区压降计算的公式可以根据电阻、电流和电线长度等参数来确定。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两种计算公式。
1.台区压降的直接计算公式:
台区压降=2xRxIxL
其中,R是电阻(单位:欧姆),I是电流(单位:安培),L是电线长度(单位:米)。
这个公式基于欧姆定律,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台区压降是电线两端的电压差,因此需要乘以2、这个公式适用于直线电阻相等的情况。
2.台区压降的复杂计算公式:
台区压降 = (√3 x I x (R x cosθ + L x sinθ)) / 1000
其中,R是电阻(单位:欧姆),I是电流(单位:安培),L是电线长度(单位:米),θ是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夹角(单位:弧度)。
这个公式基于复杂的几何关系,考虑了电阻与电流之间的角度差。
θ表示电流通过电阻时所与电阻之间的夹角。
公式中的√3是根号3,表示三相系统的相数。
台区压降的计算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
对于直线电阻相等的情况,直接计算公式比较简单,而对于复杂情况,需要考虑电流与电阻夹角的影响,使用复杂计算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台区压降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如果台区压降过高,可能会导致电压不稳定或设备损坏,因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计算压降并采取相应措施。
电缆长距离传输电压降计算

电缆长距离传输电压降的计算U =RI(R是电缆线回路总的电阻)1、计算电阻大小电阻R=ρL\S其中ρ为电阻率L为电阻(一般为导线)的长度S为截面积测出电阻,再根据公式,求出电阻率,这个电阻率与电阻的材料有关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Ω m)(1)银× 10-8(2)铜× 10-8(3)金×10-8(4)铝× 10-8(5钨× 10-8(6)铁× 10-8(7)铂× 10-7(8)锰铜× 10-7(9)汞× 10-7(10)康铜× 10-7(11)镍铬合金× 10-6(12)铁铬铝合金× 10-6(13) 铝镍铁合金× 10-6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
锗、硅、硒、氧化铜、硼等的电阻率比绝缘体小而比金属大,我们把这类材料叫做半导体(semiconductors)。
另外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的电阻率金属温度(0℃)ρ(×10-8Ω m), αo(×10-3)锌 20铝(软) 20铝(软)–78石墨(8~13)×10-6阿露美尔合金 20 33锑 0铱 20铟 0殷钢 0 75 2锇 20镉 20钾20 ①钙 20金 20银 20铬(软) 20 17镍铬合金(克露美尔)— 70—110 .11—.54 钴a 0康铜— 50 –.04–锆 30 49黄铜– 5—7 –2水银 0水银 20锡 20锶 0青铜– 13—18铯 20 21铋 20 120铊 20 19 5钨 20钨 1000 35钨 3000 123钨–78钽 20 15金属温度(0℃)ρ αo , 100杜拉铝(软)—铁(纯) 20铁(纯)–78铁(钢)— 10—20 —5铁(铸)— 57—114铜(软) 20铜(软) 100铜(软)–78铜(软)–183钍 20 18钠20 ①铅 20 21镍铬合金(不含铁) 20 109 .10镍铬合金(含铁) 20 95—104 .3—.5镍铬林合金— 27—45 .2—.34镍(软) 20镍(软)–78铂 20铂 1000 43铂–78铂铑合金② 20 22钯 20砷 20 35镍铜锌电阻线— 34—41 .25—.32铍(软) 20镁 20锰铜 20 42—48 –03—+.02钼 20洋银— 17—41 .4—.38锂 20磷青铜— 2—6铷 20铑 202、根据负载计算电缆线的电流P=cosφI=P/U/cosφ=3、U =RI(R是电缆线回路总的电阻)。
电压损耗公式

电压损耗公式
电压损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电路中电压损失的公式,可以根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来推导。
电压损耗公式为:
V=I*R
其中,V表示电压损耗,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损耗正比于电流和电阻的乘积。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压降低或损失,例如在长电线或电缆中,电流通过时会有电压损失;或者在电阻器上,电压会随着电流通过而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电压损耗公式适用于直流电路和简单的直流电阻电路。
对于复杂的交流电路,由于存在电感、电容等元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公式会相应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