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随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学随笔

一、重新解读新课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的能力,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但是,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都清楚,高中语文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以应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与培养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有着很大

的反差。要贯彻语文新课程关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理念,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至少有两个问题至关重要。

1.要有真正的问题意识

探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那么,什么是“问题”?所谓“有疑而问”,那么,“疑”就是“问”的根源。可是,什么是“疑”?孔子的解释是最好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即“解惑”,解答疑难问题,这样看来,“问”是疑难问题,自己不懂的问题。因此,提问的出发点是为“学”设疑,以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功能,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有探讨的价值。

2.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培养,鼓励学生有“自我”

新课程提倡的探究能力不仅允许而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支持和尊重学生发表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个人见解。

二、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误区

新课程标准理念从2008年就走进语文课堂了,实事求是地讲,在这几年里,我们的语文课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老师“一味地教”,学生“一味地学”变成了现在课堂上出现的师生互相探讨。尤其是探究性阅读、自主性阅读、延伸性阅读等各种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教师也有了更为自由的发挥空间。从这方面讲,新课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它确实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和提升。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由于一些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认识肤浅甚至理解错误,使语文课越上越不像语文课了,没有了认识“语文味”,语文教学中的那部分庄重也似乎越来越少了。

1.凸显“形式”,淡化“双基”

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一些老师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新奇的教学设计、越来越精美的教学课件、越来越热闹的小组讨论。但这些“繁华”过后,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呢?“花枝招展”的课堂设计很难让学生静下心来对文本进行潜心解读,更谈不

上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对话,一晃而过,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件,留给学生回味的也只能是几声咔嚓咔嚓的声音和几张美丽的图片了。事实上,语文是最为基础的学科,“字、词、句”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是一些精美课件慢慢地把这些基础淡忘了,它们逐渐淡出了学生的视野。更让人痛心的是,学生有时竟然连最基础、最常见的词都能读错,更别说能写对了。一节课留给他们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那些眼花缭乱的课件。

2.讲台作秀,失去了自我

最近听了学校几位年轻教师的公开课,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以其中一节公开课为例,这堂课以一首歌曲《男儿当自强》导入新课,歌声雄浑壮阔,鼓舞人心。可是统观整堂课,发现课件不少,但是基础的东西基本没有,板书更是少得可怜,尤其是在提问环节,老师很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可是有的学生答非所问,但老师可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所以对学生的回答都予以表扬,对此,我真的很无奈。

三、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教法探讨

传统的语文课,教师把课文分条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堂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一节语文课讲下来,锻炼了老师,耽误了学生。这些弊端是必须要革除的,我认为应该从这样几方面入手:

1.教师改变角色,由“严师”变成“朋友”

《三字经》中有话“教不严,师之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又一个的“严师”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听话虫”产生了,当然,也有些悲剧事件在接连不断地上演。试问,如果我们老师愿意做学生的“朋友”,“俯下身子教育”,这样的悲剧是不是就可以减少一些呢?我在教学的十几年中,印象中每周六的“周记”是我最成功的教学方式,学生把每星期发生的点滴事件向我吐露,哪怕平时当我的面不敢说的都说出来,我都一一进行解答,无形中师生距离拉近了,我了解了学生,学生也懂了我的良苦用心,课堂中师生的默契感增加了,教学效果当然也就有了。

2.变“被动”为“主动”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由老师“问”变成老师“答”。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多课文都是让学生自己先试着完成,老师在这里就充当“领路人”“引领者”的作用。教师在课前要把所需要理解掌握的东西分门别类地归纳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堂上让学生做“老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然,没有一个学生承认自己是弱者、是差生,他们要证明自己就必须学习。教学方式多样化,僵硬的教学模式消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剩下的也就水到渠成了。

总而言之,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应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方法,适应高中新课改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新课程的行家里手。

编辑薛直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