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何敞传》原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后汉书》精华

《后汉书》精华

《后汉书》精华1、义动君子,利动贪人。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列传》正义能够感动有道德的人,利益只能动摇贪财的人。

2、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得和失是暂时的,荣和辱则是长久的。

3、乘人之危,非仁也。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盖勋列传》趁别人遇难的时候,而去要挟、侵害人家,这不是有道德的人所能干出来的。

4、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无,以就懿德。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列女传》一个人求学,应每天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以慢慢养成良好的道德。

5、理国以得贤为本。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来歙传》。

治理国家以求得贤才为根本。

此言任用贤才对于治理好国家的重要性。

6、官无二业,事不并济。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做官不能兼营别的事业,做事不可二者齐头并进。

意谓专心致志才能做好一件事情。

7、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忠列传》一个小小的蚂蚁窝可以使堤坝被水冲毁,一个小小的针眼可以使气全部泄出。

比喻小不防则引出大祸害。

8、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徐稚传》。

颠,倾倒。

非,不是。

维,维系。

这句话以树倒独绳难系为喻,说明要做成一件大事必须团结人,合众力集众智。

9、交浅而深者,愚也。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驷列传》交情不深而什么话都对他说,这是愚蠢的行为。

10、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此以探穴得虎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过人的胆略与拼死一搏的气魄,就不可能取得异乎寻常的惊人成就。

1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释“许”

释“许”
(六) “地理又远关山阻,无计奈,谩登楼,空目断, 故人何许!”(金·董解元《董解元西厢记》卷七[越调·看
花回])
以上“许”字,表处所,“何许”,谓何处也。 《后汉书·陈留老夫传》:“陈留老夫者,不知何许 人也。”三国魏·阮籍《咏怀》诗:“良后在何许, 凝霜沾衣襟。”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 知何许人也。”唐·李白《杨叛儿》诗:“何许最关 人?鸟啼白门柳。”宋·周邦彦[浪淘沙慢]词:“念 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金·庞铸《题 杨秘监雪谷晓装图》诗:“诗翁瘦马之何许?忍痛吟 诗太清古。”以上各“许”字,义并同。通过以上的 引证,知历代都有这样用法。若再细心追踪,还可 以从战国时代找到类似的用例。《墨子·非乐上》: “吾将恶许用之?”何谓“恶许”?孙诒让《间诂》 云:“毕云:‘恶许,犹言何许。’王引之云:‘言吾 将何所用之也。’”
“虽则保奏他仙班再居,他却还有痴情几许。” (清·洪昇《长生殿》三十三[络丝娘])
以上“许”字,用作估量词,是对数量的约略 估计,不能十分确定。这种用法最早的例子,《汉语 大词典》举的是《后汉书·任鲂传》,《汉语大词典》 举的是《后汉书·皇甫嵩传》,总之,都认为源于 东汉。其实比这还要早,当推《古诗十九首》之十: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虽然有些学者认为它 也是东汉以来的作品,不认为出自西汉人之手,否 认西汉有五言诗,但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事实 证明:五言诗早在《诗经》里就已萌芽。项羽兵败 乌江,虞姬答项羽之歌云:“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 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见《楚汉春秋》) 汉乐府中如《陌上桑》等,都是完整的五言之作, 怎能说西汉无五言诗呢?退一步讲,即便是东汉人 所作,也早于范晔写的《后汉书》。范晔生于晋安帝 隆安二年(398 年),死于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 年)。可见范的生活时代主要是在南朝宋,此时距东 汉灭亡已 200 多年,范晔撰《后汉书》,遣词造句, 很难避免时代的烙印。因之可以断言两大辞书溯源 皆不到位。根据大量材料,作为估量词使用的“许” 字,可谓源远流长,自西汉以后,历代皆见,例如: 晋·陶潜《杂诗》:“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唐·刘餗《隋唐嘉话》中:“李义府始召见,太宗 令咏鸟,其末句云:‘上林多许树,不借一枝栖。’ 帝曰:‘吾将全树借汝,岂惟一枝。’”唐·李白《陈 情赠友人》诗“:三尺长颈阁瘦躯,俯啄少许但有馀。” 宋·李清照[永遇乐]词:“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相去复几许?”以上“几许”、“多许”、“少许”皆 为不确定的估量词。

《汉书·何武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汉书·何武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汉书·何武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汉书·何武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汉书·何武传》原文及翻译汉书原文: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

武诣博士受业,治《易》。

以射策甲科为郎,与翟方进交志相友。

光禄勋举四行,迁为鄠令,坐法免归。

武兄弟五人,皆为郡吏,郡县敬惮之。

武弟显家有市籍,租常不入县,数负其课。

市啬夫求商捕辱显家,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赋繇役不为众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州里闻之皆服焉九江太守戴圣,《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

及武为刺史,行部隶囚徒,有所举以属郡。

圣曰:“后进生何知,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

武使从事廉得其罪,圣惧,自免,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廷。

武闻之,终不扬其恶。

而圣子宾客为群盗,得系庐江,圣自以子必死。

武平心决之,卒得不死。

自是后,圣惭服。

武为刺史,二千石有罪,应时举奏,其余贤与不肖故之如一。

是以郡国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

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

武为人仁厚,好进士,将称人之善。

为楚内史厚两龚,在沛郡厚两唐,及为公卿,荐之朝廷。

此人显于世者,何侯力也,世以此多焉。

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

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武就国后,莽寝盛,为宰衡,阴诛不附己者。

元始三年,吕宽等事起。

时,大司空甄丰承莽风指,遣使者乘传案治党与,连引诸所欲诛。

武在见污中,大理正槛车征武,武自杀。

众人多宽武者,莽欲厌众意,令武子况嗣为侯,盖武曰刺侯。

节选自《汉书?何武传),有别改译文:何武字君公,是蜀郡郫县人。

何武拜见博士从师学习,研习《周易》。

凭考中射策甲科做了郎,与瞿方进心志投合相互友好。

光禄勋以四行推举官吏,何武升任鄂县县令。

犯法被罢免回家。

何武兄弟五人,都是郡中官吏,那县的人很敬畏他们。

何武的弟弟何显家有商人户籍,经常不给县里交纳赋税,多次拖欠赋税。

《后汉书—何敞传》“何敞宇文高,扶风平陵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后汉书—何敞传》“何敞宇文高,扶风平陵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后汉书—何敞传》“何敞宇文高,扶风平陵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何敞宇文高,扶风平陵人也。

其先家于汝阴。

六世祖比干,武帝时为廷尉正,与张汤同时。

汤持法深而比于务仁恕,数与汤争,虽不能尽得,然所济活者以千数。

后徙居平陵。

敞父宠,建武中为千乘都尉,以病免,遂隐居不仕。

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多所匡正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

敞通经传..,能为天官,意甚恶之,乃言于由日:“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

今异乌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

”由惧然不敢答。

居无何而肃宗崩。

时实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

敞奏记由曰:“明君赐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

今明公位尊任重,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岂但空空无违而已哉!宜先正已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除苑围之禁,节省浮费,振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

”由不能用。

以高第拜侍御史。

时以窦宪为车骑将军,大发军击匈奴,而诏使者为宪弟笃、景并起邸第,兴造劳役,百姓愁苦。

敞上疏谏曰:“今百姓愁苦,而遽起大第,非所以垂令德也。

宜且罢工匠,恤人之困。

”书奏不省。

后拜为尚书。

敞数切谏,言诸窦罪过,宪等深怨之。

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白出敞为济南王太傅。

敞至国,辅康以道义,数引法度谏正之,康敬礼焉。

岁余,迁汝南太守。

敞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

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分遣儒术大吏案行属县,显孝悌有义行者。

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

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

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

又修理鲷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顷。

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

元兴元年,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何敞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多所匡正/B.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多所国正/C.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多所匡正/D.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敞/论议高/常引大体/多所国正/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指儒家经典;传,指阐释经文的著作,《左传》中的“传”与此同义。

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第九页,共29页。
词语:优秀
拼音:yōuxiù
创造开源节流的企业(qǐyè)文化 解释:出色,非常好。鲁迅《书信集·致赵家璧》:“我以为印刷,装订,都要算优秀的。”胡采《<在和平的日子里>序》:“他们
不愧是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女。”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要有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一 种优秀的企业文化才会造就一个成功的企业。开源节流 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位员工都要关注并且努 力去实现目标。因此,开源节流应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 一个重要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是有成本意识的, 就算是到菜市场买菜,也常常讨价还价,因为这 是需要自己付钱的,但在企业里,因为不是关系 到切身利益,所以很多员工往往忽视了成本的控 制,从而造成浪费,增加(zēngjiā)了企业的支 出。
第十二页,共29页。
词语:消灭
拼音:xiāomiè
勤念财务(cáiwù)紧箍咒 解释:消失,灭亡。《列子·杨朱》:“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后汉书·刘陶传》:“臣敢吐不
百里难挑一。”
开源节流,即开辟(kāipì)源头减少流失,对于企业来说: “开源”就是增收——开辟(kāipì)增加收入的途径; “节流”就是节支——节省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与费用支出。
第二页,共29页。
我们(wǒ men)要永远抗住利润大旗
★对于企业来说,利润(lìrùn)就是赖以生存的生 命线,企业的每一项举措都是为了增加利润(lìrù n),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赢利。 ★关心企业的赢利状况,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企业 创造利润(lìrùn),这是每个员工应尽的责任和义 务。 ★每个企业最核心的核心就是赢利,所以,一定要 毫不顾忌、孜孜以求地赢利,而且是到手的现金赢 利!

理解道德经 第四十五章

理解道德经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其安易持,其未兆①易谋。

其脆易泮②,其幾易剪。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临事之纪也。

民之从事④,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无欲,不贵难得之货⑤;教无教,复⑥众人之所过⑦,以辅⑧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⑨。

译文如其安定则易持,如其预兆未然则易谋。

事物脆则容易泮坼(碎裂),事物几殆则容易剪灭。

预兆未然,为之于未有;防患于未然,治之于未乱。

合抱粗的树木,由细小的种子发育而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筐土筑起;千里的行程,从足下的举步开始。

妄为者失败,妄执者失败。

是以,圣人循道循理循法为政用事,所以不有败政败事;循道循理循法遵循民意执政执事,所以不有失政失事,这是为政用事的要领。

民众从事,经常功败垂成,没有能够慎终如始。

若能慎始慎终,就不有败事。

是以,圣人循道循理循法顺人民,以百姓心为心,从人民之所欲,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不看重劳民伤财的奢侈品;教治政令循道循理循法教治政令,依据自然法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匡众人之过,以辅(導)万物适道适法之自由,而不敢肆欲妄为。

注释①未兆:尚未显出迹象;如其预兆。

如其:至如,至于;如果,假如。

1)未:无;不;没有,不曾,尚未。

未,无也。

——《小尔雅·广诂》众宾未拾取矢。

——《仪礼·乡射礼》。

注:“未,犹不也。

”又如:未兆(尚未显出迹象);未有(没有;不曾有;尚未成形);未萌(事情发生之前);未然(还未变成现实,还没有成为事实)。

2)兆:事前出现的迹象;征兆,预兆;预示;显现;开始。

预兆:事前显示的迹象;事前显示将要发生某种事情。

②泮:通“判”,分离。

例如:泮合(判合。

配合;两半相合);泮坼(碎裂)。

③累土:指一筐土。

累:(1)(会意。

字本象土块相积之形;从糸( mì),细丝,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因而也取积累的意思。

两汉名碑注译——史晨碑(四)

两汉名碑注译——史晨碑(四)

20/书画艺术·9月号书画课堂shu hua ke tang——史晨碑(四)□ 滕西奇两汉名碑注译〔26〕,副掾孔纲〔27〕,故尚书孔立元世,河东大守孔彪元上〔28〕,处士孔褒文礼〔29〕,皆会庙堂,国县员(冗)〔30〕,吏无大小,空府竭寺,咸俾来观〔31〕,并畔宫文学先生〔32〕、执事诸弟子〔33〕,合九百七人。

雅歌吹笙〔34〕,考之六律〔35〕,八音克谐〔36〕,荡邪反正〔37〕。

奉爵称寿〔38〕,相乐终日。

于穆肃〔雍〕〔39〕,上下蒙福,长享利贞〔40〕,与天无极〔41〕。

史君飨后〔42〕,部史仇、县吏刘耽等,补完里中道之周左墙垣坏决〔43〕,作屋涂色,修通大沟,西流里外,南注城池。

恐县吏敛民,侵扰百姓,自以城池道麦给令,还所敛民钱财〔44〕。

史君念孔渎、颜母井去市辽远,百姓酤买,不能得香酒美〔肉〕,于昌平亭下立会市,因彼左右,咸所愿乐〔45〕。

又敕〔46〕:渎井,复民饬治,桐车马于渎上〔47〕,东行道,表南北,各种一行梓【史晨后碑碑文】说明:□,表示残缺字;( ),表示残缺字据文意补之;〔 〕,表示异体字以现代规范写法改之。

相河南史君讳晨〔1〕,字伯时,从越骑校尉拜〔2〕。

建宁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3〕,乃以令日拜谒孔子〔4〕。

望见阕观〔5〕,式路虔跽〔6〕。

既至升堂,屏气拜手〔7〕。

〔祗〕肃屑,仿佛若在〔8〕。

依依旧宅〔9〕,神之所安。

春秋复礼,稽度玄灵〔10〕,而无公出享献之〔荐〕〔11〕,钦〔因〕春飨〔12〕,导物嘉会〔13〕,述修璧雍〔14〕,社稷品制〔15〕。

即上尚书。

参以符验〔16〕,乃敢承祀〔17〕,余胙赋赐〔18〕。

刊石勒铭,并列本奏〔19〕。

大汉延期,弥历亿万〔20〕。

时长史庐江舒李谦敬让〔21〕,五官掾鲁孔畅〔22〕,功曹史孔淮〔23〕,户曹掾薛东门荣〔24〕,史文阳马琮〔25〕,守庙(百)石孔〔48〕。

〔假〕夫子冢、颜母、开舍及鲁公冢守吏凡四人〔49〕,月与佐除〔50〕。

残酷的意思是什么

残酷的意思是什么

残酷的意思是什么残酷的意思:指残忍、虐袭、虐待、冷酷。

语出《汉书·陈万年传》:“ 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於吏民。

”英文解释cruel;brutal;inhuman;ruthless;bloodiness;[atrocious;cruel;ruthless]∶残忍冷酷残酷剥削[ill-treat;maltreat]∶虐待,摧残详细解释凶狠冷酷。

《汉书·陈万年传》:“ 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於吏民。

” 唐欧阳修《尚书户部侍郎蔡公行状》:“公独以为蛮去残酷,而归有德,且以求生。

宜内之荆湖,赐以閒田使自营。

” 邹韬奋《地位》:“我们现在必须集中火力对付我们民族的最大敌人的残酷的侵略。

”残害;虐待。

《后汉书·何敞传》:“侍中竇宪遂令人刺杀畅於城门屯卫之中,而主名不立。

敞又説由曰:‘ 刘畅宗室肺府,茅土藩臣,来弔大忧,上书须报,亲在武卫,致此残酷。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逼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就糊里糊涂将女儿卖到这门户人家,被鴇儿残酷,有不可以言语形容的境界。

”中英例句我怎么能对你这么残酷?How could l have been so cruel?这场竞争对小制作电影市场显得尤为残酷。

The competition is especially brutal in the market for small movies.你的未来不是由什么员工遣散计划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你对自营就业这一残酷现实的适应程度。

Your future is going to be determined not by a redundancy package, but by how well you adapt to the harsh reality of self-employment.。

《后汉书·何敞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何敞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何敞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后汉书·何敞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后汉书·何敞传》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原文: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

敞性公正。

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

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

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

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

敞通经传,意甚恶之。

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

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

”由、安惧然不敢答。

居无何而肃宗崩。

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

敞奏记由曰:“赏赉无度,至于空竭帑藏,损耗国资。

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

明君赐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

今明公位尊任重:宜先正己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

奏王侯就国,节省浮费,振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

上天聪明,必有立应。

”由不能用。

窦宪为车骑将军,宪弟笃、景并起邸第,兴造劳役,百姓愁苦。

敞上疏谏曰:“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

今百姓愁苦,县官无用,而遽起大第,崇饰玩好,非所以垂令德也。

宜且罢工匠,恤人之困。

”书奏不省。

后拜为尚书,复上封事曰:“昔郑武姜之幸叔段,爱而不教,终至凶戾。

由是观之,爱子若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

宪秉三军之重,笃、景总宫卫之权,而虐用百姓,奢侈僭逼,诛戮无罪。

今者论议凶凶,成谓叔段复生于汉。

虽知言必夷灭,而冒死自尽者,诚不忍目见其祸而怀默苟全。

”敞数切谏,言诸窦罪过,宪等深怨之。

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白出敞为济南太傅。

岁余迁汝南太守。

敞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

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

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

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

又修理鲷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顷。

吏人共刻石。

颂敞功德。

(选自《后汉书·卷四十三》,有删改)译文:何敞字文高,是扶风平陵人。

何敞生性公正,认为自己取舍不合时务,每次召请他,他都说有病而不去。

何氏族谱--何氏迁徙

何氏族谱--何氏迁徙

流徙迁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标志。

人口迁徙流动的原因无非是官封公派,流放谪徙,官方移民,自然灾害,以及历代的政治家难,战火匪祸等。

先秦时期,韩武子“封于韩原”。

韩原在陕西省韩城县西南。

韩城西南高地九公里处有一村子名西少梁,往东一公里处的村子叫东少梁,这两个村是春秋时代少梁国的标志,人称古少梁地,这便是韩原的中心,为韩武子封国的都城。

往南约1公里处,是韩城首镇芝川,镇东南的小丘上有司马迁的庙宇和坟冢。

身处丘顶回首北眺,展现在人们视野里的是东、西少梁村和围绕两村的辽阔平原,还有镶嵌在平源东西方向高出平原的土塬。

这样一个地方就是整个韩原了,是韩姓何姓的故里。

《史记·韩世家》记载“宣子徙居州”。

韩宣子在位期间,将韩的都城迁到了“州”这个地方,一些注释和辞书都说“州”在“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或“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40公里”处。

实际在今天河南涓县的武德镇,当年,“州”是西周的畿内之邑。

《左传》昭公七年,郑国子产把这个曾属晋的地方给了韩室子,宣子将都城迁往此地。

韩宣子的传人贞子,又把国都徙至平阳(今山西省的临汾市古称平阳府)。

汾河滋润着晋南盆地,晋南盆地曾是上古时代帝尧看中并建都的地方,附近的曲沃、新绛、翼城都曾作过晋国的都城。

韩贞子将都城迁此,具体位置是今临汾市鼓楼西南约10公里的金殿镇。

因其处在汾水主干道“母子河”之北,故称平阳。

韩贞子之后至武子启章时,又将国都迁到了宜阳,这是汉代高诱为《吕氏春秋·任数》篇作注时提到的。

宜阳在河南洛阳西南方向,是古时关中通往洛阳的必经之地。

在宜阳城约27公里处有一地叫韩城,当地耆老称这个韩城是当年韩国的陪都,近些年在附近还有不少文物发现。

清代的河南《禹州志》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韩景侯(六年)改栎邑为为阳翟”,并迁都于此”。

《吕氏春秋·任数》篇,同是高诱的注释说:“……武子,都宜阳,生景侯处,徙阳翟”。

《史记·韩世家》也记载:景侯九年“郑围我阳翟”。

力役

力役

力役中国历代政府强制征发的劳役。

初见于《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有布缕之征,,,,,,力役,民负荷斯养之役也。

”先秦力役先秦时期征发众庶所服的无偿劳役。

力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是指各种杂役,包括田猎、逐寇、伺捕盗贼、丧葬、祭祀等杂役。

狭义上的力役就是指特定这发的徭役,包括筑城修路、开河作堤、运输物资等大规模劳役。

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下》的“力役之征”。

综合先秦的文献记载,力役之法有以下规定:①人数:一家有七人则三人服役,六人则两家五人服役,五人则两人服役。

大规模征发力役时,每家只征一人,其他人为余夫(预备役)。

田猎、逐寇、伺捕盗贼时,则凡属服役的人要全部出动。

②年龄:“国人”自二十岁至六十岁,“野人”自十五岁至六十五岁。

五十岁就可不服力役。

③日数:“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

”但力役的日数也因年岁的丰歉而定。

丰年三日,中年两日,无(荒)年一日,凶(灾荒)札(瘟疫)之年无力役。

④免役:《周礼,地官·乡大夫》说:“国中贵者、贤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免役)。

”“力役”之词早于徭役;更早于劳役。

力役是先秦时期取民之力的统称,见于《国语》,《春秋谷梁传》,《管子》,《庄子》等。

徭役,最早见于文献《孟子·尽心下》,秦汉时期得以沿用。

劳役,是百姓指应统治者的需要,提供的无偿劳动力。

先秦文献中并无劳役之词,唐代人颜师古在为《汉书》作注时,经常使用劳役来表述统治者征发的徭役。

宋人范晔所撰《后汉书》卷四十三,何敞列传:“兴造劳役,百姓愁苦。

”继而劳役又被认为是指“将轻罪犯人集中到一定处所责令劳动的刑罚”。

秦人触犯法律将受到处罚,处罚方式一种是缴纳钱币的经济手段,另一种是服劳役的刑罚途径。

这种犯罪罚服劳役的惩罚措施,学者称其为“劳役刑”。

秦之力役广义的力役包括刑徒、居赀赎债者、下吏(犯罪的官吏)、罪犯等所服的劳役;狭义上的力役就是指正常征发的徭、戍之役。

汉代力役汉代力役在秦的基础上发展并完善,分为徭役、兵役两大类。

后汉书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6)原文

后汉书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6)原文

后汉书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6)原文后汉书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6)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气骸骨。

诏赐钱,太医视疾。

恢荐任城郭均、成阳高凤,而遂称笃。

拜骑都尉,上书辞谢曰:仍受厚恩,无以报效。

夫政在大夫,孔子所疾;世卿持权,《春秋》以戒。

圣人恳恻,不虚言也。

近世外戚富贵,必有骄溢之败。

今陛下思慕山陵,未遑政事;诸舅宠盛,权行四方。

若不能自损,诛罚必加。

臣寿命垂尽,临死竭愚,惟蒙留神。

诏听上印绶,乃归乡里。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

弟子縗绖挽者数百人,众庶痛伤之。

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译文】乐恢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

父乐亲,做县吏,得罪了县令,被捕将杀。

乐恢年十一岁,常俯伏寺门,昼夜号哭。

县令听见而怜悯他,立即放出乐亲。

乐恢长大后好经学,以博士焦永为老师。

焦永做河东太守,乐恢随焦到官所,关门读书,不和别人交往。

后来焦永因事被查考,他的学生们都因替他打通关节被捕,乐恢独个清白不被法所污染,于是立志做名儒。

乐恢性廉直特立,行为不合己意的人,即使很有权势也不和他结交。

信阳侯阴就多次送礼请恢,恢绝不作答复。

后来乐恢做本郡的小官,太守因犯法被杀,老朋友不敢来往,乐恢独自奔丧行服,因以抵罪。

回来后,又做功曹,选举时公正不阿,请托无所容。

同郡杨政几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仍举杨政之子作孝廉,由此乡里都归服他。

后来提升到司空牟融府。

正逢蜀郡太守第五伦代牟融做司空,乐恢认为与伦是同郡人,不肯留任,推荐颍川杜安而自己告退。

诸公多赞美他的品行,几次征召他,都不应召。

后来朝廷征召乐恢作议郎。

正逢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乐恢几次上书谏争,朝廷称他忠实。

入为尚书仆射。

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交情很厚,纵舍自由。

乐恢劾奏王调、李阜,并涉及司隶校尉。

他所揭发检举之人,没有什么回避,所以贵戚们恨了他。

窦宪之弟夏阳侯窦王襄想去问候乐恢,恢谢绝不和他来往。

何氏族谱--何氏迁徙

何氏族谱--何氏迁徙

何氏迁徙流徙迁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标志。

人口迁徙流动的原因无非是官封公派,流放谪徙,官方移民,自然灾害,以及历代的政治家难,战火匪祸等。

先秦时期,韩武子“封于韩原”。

韩原在陕西省韩城县西南。

韩城西南高地九公里处有一村子名西少梁,往东一公里处的村子叫东少梁,这两个村是春秋时代少梁国的标志,人称古少梁地,这便是韩原的中心,为韩武子封国的都城。

往南约1公里处,是韩城首镇芝川,镇东南的小丘上有司马迁的庙宇和坟冢。

身处丘顶回首北眺,展现在人们视野里的是东、西少梁村和围绕两村的辽阔平原,还有镶嵌在平源东西方向高出平原的土塬。

这样一个地方就是整个韩原了,是韩姓何姓的故里。

《史记·韩世家》记载“宣子徙居州”。

韩宣子在位期间,将韩的都城迁到了“州”这个地方,一些注释和辞书都说“州”在“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或“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40公里”处。

实际在今天河南涓县的武德镇,当年,“州”是西周的畿内之邑。

《左传》昭公七年,郑国子产把这个曾属晋的地方给了韩室子,宣子将都城迁往此地。

韩宣子的传人贞子,又把国都徙至平阳(今山西省的临汾市古称平阳府)。

汾河滋润着晋南盆地,晋南盆地曾是上古时代帝尧看中并建都的地方,附近的曲沃、新绛、翼城都曾作过晋国的都城。

韩贞子将都城迁此,具体位置是今临汾市鼓楼西南约10公里的金殿镇。

因其处在汾水主干道“母子河”之北,故称平阳。

韩贞子之后至武子启章时,又将国都迁到了宜阳,这是汉代高诱为《吕氏春秋·任数》篇作注时提到的。

宜阳在河南洛阳西南方向,是古时关中通往洛阳的必经之地。

在宜阳城约27公里处有一地叫韩城,当地耆老称这个韩城是当年韩国的陪都,近些年在附近还有不少文物发现。

清代的河南《禹州志》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韩景侯(六年)改栎邑为为阳翟”,并迁都于此”。

《吕氏春秋·任数》篇,同是高诱的注释说:“……武子,都宜阳,生景侯处,徙阳翟”。

《史记·韩世家》也记载:景侯九年“郑围我阳翟”。

《汉书·张敞传》文言文翻译

《汉书·张敞传》文言文翻译

《汉书·张敞传》文言文翻译《汉书·张敞传》文言文翻译原文: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

勃海、胶东盗贼并起,敞上书自请治之。

天子征敞,拜胶东相,赐黄金三十斤。

敞辞之官,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

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一切比三辅尤异。

天子许之。

敞到胶东,明设购赏,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

吏追捕有功,上名尚书,调补县令者数十人。

由是盗贼解散,传相捕斩。

吏民翕然,国中遂平。

是时,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第一入守京兆尹。

霸视事数月,不称,罢归颍川。

于是制诏御史:“其以胶东相敞守京兆尹。

”自赵广汉诛后,比更守尹,如霸等数人皆不称职。

京师渐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

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

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

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

敞皆召见责问,因贳①其罪,把其宿负(过去做的坏事),令致诸偷以自赎。

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

愿一切受署。

”敞皆以为吏,遣归休。

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

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一日捕得数百人。

穷治所犯,或一人百余发,尽行法罚。

由是桴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

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

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②拊马。

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

有司以奏敞。

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上爱其能,弗备责也。

然终不得大位。

(节选自汉·班固《汉书·张敞传》)[注]①贳:shì,宽贷,赦免。

②便面:一种用来遮住面部的扇子。

译文:张敞,字子高,是河东平阳人。

勃海、胶东一带盗贼猖獗,张敞自己上书请求治理勃海、胶东。

皇帝召见张敞,任命他为胶东相,赐给他30斤黄金。

张敞告辞皇帝到了任上,向皇帝上书提出,要治理治安混乱的郡国,没有鲜明的赏罚,就无法勉励好人、惩罚坏人,追捕盗贼有功的官吏,希望能够权宜变通,奖励比京畿三辅的更为优厚。

2011-2012河北衡水一调考试语文

2011-2012河北衡水一调考试语文

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一调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道不远人”:处处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杨国荣①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②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

《老子》已提出“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是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项而呈现内在关联。

③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

儒家反复强调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

”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

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中。

④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

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

作为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的“道”,其意义更是直接地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而形成。

上述意义上的道,都具有“不远人”的品格。

从哲学的视域看,以上观念的重要之点,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

⑤道和人之间相互关联的另一重涵义,是“日用即道”。

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这一观点的重要之点在于没有把道视为一种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对象,而是把它引入到现实之中,使之与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关。

在孔子那里,已可看到这类观念。

孔子的学生曾向孔子请教有关鬼神的事情,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的学生又问有关死的事,孔子的回答依然是:“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看来,我们应当关心的,不是那种超越的对象,不是远离现实人生的存在,而就是人自身的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

斧正的同义词

斧正的同义词

斧正的同义词斧正的同义词2篇斧正的同义词1斧正同义词:赐正,匡正,指正,示正【英文解释】[敬](please)make corrections;【基本解释】[(please)make corrections and improvements]敬辞,请人修改文章,也作斧政万析斧正,方可就梓。

——陈衎《与邓彰甫书》【具体解释】以斧砍削使之合乎标准。

宋李纲《上道君太上皇帝书》:“营缮宫室,斧正不輟。

”亦作“斧政”。

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清颜光敏《与曹禾书》:“小词成之数日……幸斧正是荷。

”苏曼殊《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

”鲁迅《书信集·致增田涉》:“《中国小说史》序文呈上……祈大加斧正。

”【故事来源】《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垩指白色粘土,斤指斧头,斫即砍。

)【典故介绍】文人之间沟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当数谦辞了,要不为什么要说文人“酸”呢!文人最最要紧就是那个自恃清高,那个让人敬重,当然首先的是先敬重别人。

这点在旧时代的文人间沟通的函件中可以领会到。

诸如:台鉴、钧鉴、教正、指正、海涵等等,但是很少使用“斧正”一词的。

“斧正”一词源于《庄子·杂篇·徐无鬼其次十四》: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这段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一位叫做郢人的人,刷墙时不当心在鼻子上沾了一个石灰点,象苍蝇翅膀一样薄。

他知道另一个叫匠石的人会耍斧子的绝活,便让他“运斤成风”,也就是把斧子舞得象刮风一样,咔嚓一下把石灰点削掉,鼻子不会受伤,郢人“立不失容”,一点也不可怕。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意思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意思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意思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意思是: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语法: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作分句;指忠心为国。

示例: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第五卷:“故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庶几无愧于夙夜在公之义。


成语典故:
在朝做官就要竭尽忠心,报效君主;退下来就要省察自己,弥补过失。

旧时用作大臣事君的信条。

语出《孝经。

事君章》:“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左传。

宣公十二年》:“(荀)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后汉书。

何敞传》:“敞闻事君之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宋。

田锡《谢工部员外郎笏记》:“敢不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上答乾坤之施,用明砥砺之心。


清。

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五:“故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庶几无愧于夙夜在公之义。

”也单作〔退思补过〕。

《三国志。

魏志。

杨阜传》:“退思补过,将顺匡救,备致悉矣。

”。

《后汉书》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

《后汉书》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

《后汉书》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后汉书》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

家世衣冠。

晖早孤,有气决。

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

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

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

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

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

”遂舍之而去。

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

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

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

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侯之,晖避不见。

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

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以财货污君。

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正月朔旦,苍当入贺。

故事,少府给璧。

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

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

”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就曰:“朱椽义士,勿复求。

”更以他璧朝。

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

及当幸长安,欲严宿卫,故以晖为卫士令。

再迁临淮太守。

晖好节概,有所拔用,皆厉行士。

其诸报怨,以义犯率,皆为求其理,多得生济。

其不义之囚,即时僵仆。

吏人畏爱,为之歌曰:“强直自遂,南阳朱季。

吏畏其威,人怀其惠。

”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

建初中,南阳大饑,米石千馀,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

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干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节省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字词解析

节省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字词解析

节省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字词解析
节省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减省亦作“减省”。

节省。

同义词:节减减少用度或费用。

反义词:浪费不充分利用不珍惜不必要地废弃。

节省的汉语词典解释:
词义
[economize;save;spare] 把可以不耗费的减省下来。

节省图书费。

更多解释
节约;节俭。

《后汉书·何敞传》:“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賑卹穷孤。

”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彭尚书奏折》:“查此款需费无多,可否於节省铁路巨款之中,分十分之一。

” 浩然《艳阳天》第九章:“这女人能算计,会节省,妇女群里百里难挑一。


用节省造句:
一、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让他节省了不少时间。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你会节省很多时间。

三、鲁迅先生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人的生命。


四、为了节省时间,这些活儿大家均摊了吧。

五、这种装置节省能源,同样多的水,只要十分钟就沸腾了。

六、妈妈说这段时间家里的经济困难,已经捉襟见肘了,要节省开支。

七、我们要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

八、他把节省下来的钱都捐给了“希望工程”。

九、讲电话时请要言不烦,节省通话时间。

十、他静静地靠在树上以节省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汉书·何敞传》原文及译文
《后汉书·何敞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

敞性公正。

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

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

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

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

敞通经传,意甚恶之。

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

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

”由、安惧然不敢答。

居无何而肃宗崩。

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

敞奏记由曰:“赏赉无度,至于空竭帑
藏,损耗国资。

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

明君赐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

今明公位尊任重:宜先正己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

奏王侯就国,节省浮费,振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

上天聪明,必有立应。

”由不能用。

窦宪为车骑将军,宪弟笃、景并起邸第,兴造劳役,百姓愁苦。

敞上疏谏曰:“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

今百姓愁苦,县官无用,而遽起大第,崇饰玩好,非所以垂令德也。

宜且罢工匠,恤人之
困。

”书奏不省。

后拜为尚书,复上封事曰:“昔郑武姜之幸叔段,爱而不教,终至凶戾。

由是观之,爱子若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

宪秉三军之重,笃、景总宫卫之权,而虐用百姓,奢侈僭逼,诛戮无罪。

今者论议凶凶,成谓叔段复生于汉。

虽知言必夷灭,而冒死自尽者,诚不忍目见其祸而怀默苟全。


敞数切谏,言诸窦罪过,宪等深怨之。

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白出敞为济南太傅。

岁余迁汝南太守。

敞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

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

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

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

又修理鲷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顷。

吏人共刻石。

颂敞功德。

译文:
何敞字文高,是扶风平陵人。

何敞生性公正,认为自己取舍不合时务,每次召请他,他都说有病而不去。

元和中,被征召到太尉宋由府中,宋由用特殊礼仪对待他。

司徒袁安也很敬重他。

当时京城和四方多处出现奇异的鸟兽草木,议事的人认为是吉祥的征兆。

何敞通晓经传,心里很讨厌这种说法。

于是向宋、袁二公说:“吉祥的征兆随美德而到,灾异现象因为政事恶劣而产生。

现在奇异的鸟在殿屋飞翔,怪异的草在庭院生长,不能不明察。

”宋由、袁安害怕,不敢
当时窦氏专权,外戚奢侈,赏赐超过规定。

何敞上书给宋由说:“赏赐没有限度,致使国库空竭,国资损耗。

推究公家的花费,都是百姓的血汗钱。

明君赏赐,应该有品级规范,忠臣受赏,也应有限度。

现在明公地位高责任重,应该先使自己身正来给群下做表率,送回所得到的赏赐物品,趁机陈述其中的得失。

上奏折请求皇上让王侯回到各自的封国,节省多余的开支,救济困窘孤苦之人,恩泽施与百姓,
百姓就会高兴,上天听见看到,一定会很快感应。

”宋由没
窦宪任车骑将军,他的弟弟窦笃、窦景一起大造府第,征调劳役,百姓愁苦。

何敞上书劝谏说:“我虽然是才识短浅的人,实在私下感到奇怪,认为窦笃、窦景是亲近贵臣,应当做百官的表率。

现在百姓愁苦,朝廷没有救助措施,反而突然大造府第,崇尚玩物,喜好奢侈,不是用来体现美好
品德的行为啊。

应当遣归工匠,体恤人们的困苦。

”书递上
后来担任尚书,又上书劝谏说:“过去郑武姜宠爱共叔段,宠爱却不教育,最终使共叔段成为凶狠暴戾之人。

由此看来,像这样爱儿子,好比在他饥饿时拿有毒的食物给他吃,恰恰是用这种方法来害他啊。

窦宪掌握三军的重任,窦笃、窦景总管宫中护卫的大权,而残虐使用百姓,过分奢侈,诛
杀无罪的人。

现在人们议论纷纷,都说共叔段又在汉室再生了。

虽然知道劝谏一定会有杀身之祸,但是我还要冒死进谏,说完我的意见的原因是实在不忍心亲眼看见他们有祸患却
何敞多次极力劝谏,诉说窦氏诸人的罪过,窦宪等人深深怨恨他。

当时济南王刘康地位尊贵非常骄横,窦宪就奏请让何敞出京担任济南王的太傅。

一年多后升任汝南太守。

何敞痛恨文官俗吏用苛刻之政谋求当时名誉,所以在太守任上以宽和为政。

每到勘察冤狱疑案,就用《春秋》之义判断。

因此郡中的人没有怨言,百姓被他的恩遇礼待感化。

那些与父母别居的人,都回去赡养他们的父母,相互推让财物的有二百多人。

又整修治理鲖阳旧渠,百姓靠它获得好处,开垦的田地增加三万余顷。

官吏百姓一起刻碑,歌颂何敞的功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