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第1节《透镜》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1节《透镜》教案一. 教材分析《透镜》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以及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透镜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光学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透镜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还需通过实例和实验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认识透镜的基本概念,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透镜的类型和作用。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凸透镜、凹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透镜图片,如眼镜、相机、放大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透镜。
呈现(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透镜的定义和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验现象,如凸透镜会使光线会聚,凹透镜会使光线发散。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例,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家庭作业(5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4.2 透镜》教学设计 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认识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经历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并尝试对各种方法的优劣做初步评估;3.了解透镜对光具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
【重点难点】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会利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情景引入:“听话的小狗”让小狗“向右看齐”图一图二图三在两只小狗前放置两个试管(一个距离小狗较近,另外一个距离稍远),向试管中加水看到的像如图三,通过较近较近的试管观察到放大的像,较远的试管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
从视觉感官角度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提出加水的试管相当于透镜,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透镜的奥秘引入新课。
二、初识透镜1.学生活动:观察透镜的外观,隔着纸巾触摸镜片,比较每个透镜不同部位的薄厚特点,从而得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中央厚边缘薄称为凸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称为凹透镜。
2.学生练习:辨别下列透镜:3.学生活动:将透镜靠近书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1)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缩小)的。
(2)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缩小)的。
4.学生活动:让光通过透镜光路将会发生什么改变探究方法:让一束平行光分别正对着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并用笔在白板上画出光的传播路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5.教师演示:在三维立体中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折射后光的实际传播路径6.学生自学透镜的相关概念,教师点拨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光心:透镜的中心。
主光轴:经过光心与透镜垂直的直线。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7.(1)准备老花镜和近视镜,让学生设计多种方法辨别老花镜和近视镜的镜片,它们分别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2)小组讨论哪种辨别方法好方法1:“摸”厚薄部位方法2:“看”成像大小方法3:“照”光路聚散教师总结: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方便辨别就好8.学生活动:试用一种简易的方法辨别圆环内的水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轻轻甩去少量的水(保持水膜完好),结果又会怎样?9.教师演示:光通过三棱镜后的传播路径,得出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边偏折。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6篇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6篇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篇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2、通过观察和初步实验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透镜焦点和焦距;3、会利用平行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以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带着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经历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并尝试对各种方法的优劣做初步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2、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重点: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难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学法指导: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归纳规律。
预习导学: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做”,通过“解决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感知有关方法,构建关于透镜的科学内容。
在问题给出时注重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导入:同学们知道,用放大镜可以把小字放大我们会看得更清楚;旅游时有看到美好的风景我们会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眼睛近视的同学配一副眼镜就又可以看清楚东西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揭开上述现象中的秘密,引出课题,阅读教材并完成以下题目:预习习题: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_规律制成的。
透镜有两类:一类是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如镜片;另一类是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如镜片。
2、光心大致在透镜的中心处,通过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
3、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4、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将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称为凸透镜的,到光心的距离叫做,一个透镜有两个。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初二物理透镜教案最新5篇
初二物理透镜教案最新5篇透镜的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知道不同透镜的特征。
2、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一副眼镜。
教学过程:一、透镜1、幼儿通过透镜看眼前的事物。
2、请幼儿讨论:两块镜片看到的东西有什么不同?看到的东西不同,有的放大,有的缩小。
3、观察透镜老师:为什么两块镜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两个镜片有什么不同?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透镜。
中间薄的镜片叫凹透镜,看到东西会缩小。
边上薄中间厚的叫凸透镜,看到东西变大。
4、幼儿自由地玩其它镜子老师提问:用其它镜子和透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在透镜后面涂上一层水银,就变成凹面镜或凸面镜了。
教学总结:这些镜子太神奇了,能把东西放大或者缩小,远处的东西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透镜的教案篇二一、难点分析1、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取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参照下图来进行分析。
当一条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
光进入玻璃以后又从玻璃射入空气中,发生第二次折射,这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两次折射的折射光线都由玻璃三棱镜(透镜)薄的位置向玻璃三棱镜厚的部分倾斜,因此可以分析出凸透镜对光会起聚作用。
如上图(乙)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可以用上述方法,参照下图(甲),和图(乙)来进行分析。
2、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凸透镜以后会变得收拢些,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聚于一点。
如下图所示,以S点发出的光是发散光束,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仍是发散的,并不能会聚,凸透镜在这里的作用只是减弱了它的发散程度。
凹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凹透镜以后会更散开一些,但是散开不一定不能会聚,如下图所示,从左侧来的两束光由于凹透镜的作用没有在S点会聚,而是在S′会聚,它减弱了入射光的会聚程度。
《透镜》教案
《透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
2. 学习透镜的成像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透镜的种类和特点,透镜的成像规律。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透镜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透镜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以及透镜的焦点、焦距等概念。
3. 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并尝试总结透镜的成像规律。
5.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透镜的成像规律。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通过实验观察不同透镜的成像特点,并写一份实验报告。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同时,要让学生明白,透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眼镜、相机、显微镜等,我们应该学会正确使用透镜。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透镜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2透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的第四章第二节,主要涉及透镜的相关知识。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还包括了透镜焦距的概念和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各种透镜。
2. 使学生掌握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能够解释透镜成像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特点以及对光线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白屏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以便进行观察和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清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是如何得到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透镜在成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讲解: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和特点,讲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通过示例和图示,解释透镜成像的规律。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透镜成像的现象。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4. 练习: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成像,并解释原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四章第二节透镜一、凸透镜1. 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2. 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 焦距:透镜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二、凹透镜1. 定义: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2. 特点: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面给出的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并解释原因。
例题:一块中间厚,边缘薄的玻璃片,一块中间薄,边缘厚的玻璃片。
答案:中间厚,边缘薄的玻璃片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玻璃片是凹透镜。
2. 题目: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并解释原因。
例题: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处,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
答案:成的像是虚像。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教学设计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三环:自学展示反馈本章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内容包括: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本章共有5节:1.第1节“透镜”,讲述了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透镜的焦点、焦距;2.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介绍了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并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3.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虚像的规律;4.第4节“眼睛和眼镜”,介绍了眼睛的结构,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5.第5节“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介绍了望远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简单讲述了制作望远镜的过程.本章教学以各种透镜及其应用为学习对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本章只介绍了凹透镜最基本的常识,把凸透镜基本知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应用作为教学的主要线索.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章教学要尽量从日常生活现象引入.为了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教学时要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重要形式,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重将传统教学和科学探究相融合.教学中要注意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透镜.【教学目标】1.在物理观念方面:知道凸透镜与凹透镜,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运用这些规律解释身边的相关现象,说明相关的技术应用.2.在科学思维方面:知道薄透镜忽略了透镜的厚度;能根据透镜特点及成像规律等,分析简单的光学问题;能利用证据说出自己的观点.3.在科学探究方面:能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实验;能提出与透镜成像有关的问题;能收集证据,能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4.从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能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具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具有保护视力的意识;能体会物理学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在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眼睛看远近物体时睫状体和晶状体的变化情况,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本章共有5节,建议7课时.第1节透镜…………………………….1课时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课时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课时第1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1课时第5节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比较法:学习透镜时,通过观察透镜的外形,找出凸透镜、凹透镜的不同点.学习眼睛和眼镜时,通过了解眼睛的结构,弄清人的视物原理,然后将近视眼、远视眼和正常眼比较,进而才能有效地采取矫正方法.2.实验探究法:用实验探究方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节透镜课题透镜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3.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教具准备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眼镜、近视眼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激光演示器、手电筒、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理解会聚、发散.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为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为凹透镜.2.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每个透镜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叫透镜的光心,凡是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3.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4.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凸透镜有实(填“虚”或“实”)焦点,凹透镜有虚(填“虚”或“实”)焦点.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章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习题(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备课笔记新课导入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然后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宇宙,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面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请同学们说说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呢?生1:什么叫透镜?生2: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一样吗?若不一样,它们由什么透镜组成?生3: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看来同学们对透镜有很浓厚的兴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透镜的知识.进行新课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的种类教师出示一组透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它们的结构(不可用手摸),然后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如何进行分类.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后,积极发言.生1:透镜都是透明的,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生2:透镜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两面往外凸,也就是中间厚、边缘薄.另一类是两面往里凹,也就是中间薄、边缘厚.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教师总结:(1)透镜是一种折射镜,是用玻璃、石英等透明物质磨制而成的,它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光通过透镜经两次折射后改变光路,透镜遵守光的折射规律.(2)透镜都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厚度直接影响对光的作用,透镜可以分成两类:凸透镜和凹透镜.板书:透镜的分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教师展示一个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请几名同学上讲台通过观察和触摸的方式,对它们进行分类.生1:我发现近视眼镜中间薄、边缘厚,它应该是凹透镜.生2:我发现老花眼镜中间厚、边缘薄,它应该是凸透镜.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给例1中的透镜进行分类,加深学生的理解.【例1】(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的六块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属于凹透镜的有(用字母表示).解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这样的透镜有B、E、F三块;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这样的透镜有A、C、D三块.答案:B、E、F A、C、D备课笔记知识拓展: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作薄透镜.进行新课2.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透镜的结构图(如下图),引导学生观察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研究透镜时常用到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如图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板书: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作主光轴.2.光心:主光轴上经过透镜中心的点叫作透镜的光心.透镜对光的作用同学们现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生:有亮点产生.请同学们说说这个亮点是怎样形成的.生1:“亮点”很亮说明它进入我们眼睛中的太阳光较多.生2:亮点的形成是因为太阳光通过凸透镜都会聚到亮点上了.同学们分析得很对.现在,让我们调整凸透镜到纸的距离,使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生1:说明了凸透镜能使太阳光会聚成亮点.生2:用凹透镜无论如何移动,都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因此凹透镜不能使太阳光会聚.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些现象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板书: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焦点和焦距下面我们再一起学习关于透镜的两个重要科学术语——焦点和焦距,它们决定了透镜对光的折射能力.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和“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并讲解.【例2】(多媒体展示)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的现象,如图所示,移动光屏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时光斑离凸透镜10cm.据此,我们可以确定此透镜的焦距为()A.5cmB.10cmC.15cmD.20cm解析:阳光可看做平行光,通过凸透镜的太阳光在光屏上会聚的那个亮点是此凸透镜的焦点所在的位置,它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此凸透镜的焦距,所以题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答案:B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是指光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偏向主光轴.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光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偏离主光轴.知识拓展:凸透镜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对光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越短,表明会聚作用越强.凹透镜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凹透镜对光线发散作用的强弱,焦距越短,表明发散作用越强.进行新课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在透镜中有三条特殊的光线分别是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②通过焦点(或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③通过光心的光线.这三条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情况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它们.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并讲解.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多媒体课件)教学板书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是知道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凸透镜、凹透镜的焦点、焦距.掌握三条特殊光线作图,理解会聚和发散.学习时应做好实验,认真观察现象,并注意运用已学过的光路可逆性原理来完成有关的光路图.备课笔记规律总结:凸透镜,平行入射,通过焦点;通过焦点,平行射出.凹透镜,平行入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对着另一侧焦点入射,平行射出.两种透镜,经过光心,方向不变.备课笔记教 材 习 题 解 答【教材P114“问题”】解:这些仪器共同的主要光学元件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教材P116“想想做做”】解:把一张白纸放在凸透镜一侧,正对太阳光,让太阳光照射在凸透镜上,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当白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后,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此凸透镜的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焦距不同.【教材P117“练习与应用”】 1.解:如图所示.2.解:图甲正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通过焦点,故图甲正确;过焦点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平行于主光轴,故图乙错误;光通过凹透镜后和原光线相比应发散些,图丙和图丁中光通过凹透镜后和原光线相比都要聚拢些,故图丙、丁错误.3.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光经图甲虚线框内透镜后比原来发散了,故图甲虚线框内应为凹透镜,光经图乙虚线框内透镜后比原来聚拢了,故乙虚线框内应为凸透镜.如图所示.4.解:如图所示.甲透镜使光偏折得更显著些.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备课笔记教材习题解答5.解: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就可以变成平行光,这利用了光路可逆的特点.6.解:瓶装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能会聚阳光,使车内易燃物品燃烧起火.在森林中游玩时,我们应该将没有喝完的瓶装水带走.难题解答【例3】(江苏盐城中考)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解析: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在凸透镜和纸之间,因此f一定小于l,故A选项正确.答案:A教学反思1.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并由这些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讨论、分组探究,寻找物理规律,再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从物理走向生活.2.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注重科学探究的基础环节上,渗透物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手段,引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合作探究,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案,使学生在各自学习层面上取得进步.3.落实新的学生评价机制,不仅注重结论的得出,还要兼顾过程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激发起学生活跃的思维,保持学生对学习、对科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教师点评和总结:。
2024年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及反思(八篇)
2024年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及反思(八篇)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及反思篇一知道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会从现象中归纳出规律的方法。
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的兴趣。
【重点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过程】1、实验引入演示本中实验,根据实验现象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阅读本,知道物距、像距引导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影响因素作出猜想2、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并组装实验台上的器材,分析实验的步骤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次数像的性质焦距f/cm物距u/cmu与f关系像距v/cmv与f关系1倒立缩小的实像2倒立等大的实像3倒立放大的实像讲解:当无论怎样挪动光屏都没有像时,把光屏取走,透过透镜看蜡烛,并完成下表。
实验次数像的性质焦距f/cm物距u/cmu 与f关系像距v/cmv与f关系4正立放大的虚像不填不填3、分析与认证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像;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4、评估交流学生阅读本,讨论本的相关问题,尤其要鼓励学生讨论自己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5、典型例题例1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下列图,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图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及反思篇二本节内容:物体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所成的像、实像和虚像。
其核心就是生活中的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和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理解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的关键就是要知道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实像还是虚像;而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的关键就是要知道实像和虚像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区分?学生已经知道了光的折射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本节就是在此根底上开展而的,它也是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根底,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透镜》
二、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的概念;
2、了解光折射和折出的概念;
3、学习形成图像的原理和特点;
4、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特点。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形成图像的原理和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研究、演示法
五、教具准备:
1、彩板和黑板;
2、小灯;
3、真空管、玻璃球、棱镜、凸透镜;
4、投影仪等。
六、教学步骤:
1、引入:
(1)给学生展示一个放大镜,询问并让学生说出放大镜的作用,并且问学生是否知道放大镜是怎么工作的。
(2)告诉学生,透镜是一种利用光折射而形成图像的物体,接下来我们将学习透镜的知识。
2、讲授:
(1)讲解透镜的概念,它是由一种玻璃等物质制成的,能够将光线折射、聚焦成图像。
(2)讲解折射的概念,它发生在光线穿过两个不同的介质时,介质对光线的折射率的不同,使光线被引入一个新的方向。
(3)讲解折出的概念,它发生在光线穿过一种介质时,介质对光线的折射率的不同,使光线被分割为多束,有时会产生色彩连续的变化。
3、演示:
(1)示范一个透镜的折射原理,用一个真空管装上一个小灯。
初中物理透镜教案6篇
初中物理透镜教案初中物理透镜教案6篇初中物理透镜教案1教学课题第一节透镜授课地点物理实验室仪器材料老花镜、近视镜、透镜一组、光源、刻度尺、白纸板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2) 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2. 过程与方法(1) 学习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2) 通过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室验,训练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質特征.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2) 通过光的折射的知识在实际光学器材中的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3)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乐于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态度.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问题提出1 透镜的种类问:“ 在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调动学生将自己见到过的各种各样的镜子都写出来,并引导学生对这些镜子进行分类.指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的能让光透过的这一类镜子即透镜.发给学生各种类型的透镜.每个发给学生的透镜都要配有镜头纸,告诉学生用手摸透镜时要垫着镜头纸,但不能触摸透镜的光学面,以保护光学器材,养成爱护光学器材的好习惯.总结并画出或投影出几种不同类型的透镜,说明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凹透镜.学生与老师一起讨论举出各种镜子 : 穿衣镜,三棱镜,哈哈镜,交通镜,平光镜 , 老花镜、近视镜等.学生讨论黑板上的例子可分为几种类型:镜面是平的,是弯曲的,只能反射光的,能透光的.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由学生回答各种透镜的不同之处:有的中间厚边缘薄,有的中间薄边缘.学生体会近视眼镜中间较薄,边缘较厚,是凹透镜;远视眼镜中间较厚,边缘较薄,是凸透镜.结合教材中的讲解 ( 可用投影片或课件辅助 ) ,使学生认识到透镜表面的形状特征,从而引出主光轴和光心的概念.讲述《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中的旅行家们为什么能冰透镜来生火?引出下面要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学生讨论说出几种不同的猜想,选择现有器材,自己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探究实验过程进行猜想2 实验探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实验一:用太阳光找凸透镜的焦点.老师指出这一点我们叫它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 注意提醒学生:不要让太阳光直接通过透镜射到眼睛,以免损伤眼睛) .再让学生将凸透镜换成凹透镜重复上面实验,还能否在纸上找到亮点.每个同学一个凸透镜,正对着阳光,透镜另一侧放一张白纸或用书本的背面,移动透镜和纸的距离,在纸上找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圆光点实验二:观察手电筒光射向透镜后,透过透镜的光照范围引导学生观察放入透镜后,透过透镜区域光的亮度和光照范围的变化.提出:放入凸透镜和凹透镜后,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三:用激光演示仪演示.演示将一束平行光分别射到凸透镜和凹透镜时光线的传播情况,并说明: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一点上,所以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平行光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所以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把实验中的现象画在黑板上.使手电筒光射向相距小于 10 cm 的光屏,依次把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放入手电筒和光屏之间.讨论得出:放入凸透镜后,光照范围变小、变亮,放入凹透镜,光照范围变大、变暗.学生练习作图.归纳总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 焦点和焦距根据上面的作图,给出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并用字母表示出来.还要说明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帮助学生领会虚焦点的含义:除让学生迎着光看外,可以借助光路图告诉学生刚才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演示每个透镜的焦点有两个.它们关于透镜的中心对称.再换用焦距不同的透镜重复实验,得出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课堂小结透镜的类型,有关透镜的基本知识,透镜对光的作用.初中物理透镜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8篇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8篇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1一、教案分析本节接上一节透镜的内容介绍凸透镜在生活中的三个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学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得到透镜成像的具体的感性认识,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到透镜成像的各自特点及异同,为下一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作准备。
可以说这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
在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动学生自制模拟照相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鼓励学生调节投影仪,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调动学生进行自制“水滴放大镜”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还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课前准备1、提前几天发动学生自制模拟照相机,为新课作准备。
首先确定制作的学生人员,然后共同准备制作的器材:凸透镜、硬纸板、半透明塑料纸、双面胶。
再集中讲述制作要点后让学生自主结伴课余或回家制作,完成者经教师验收后自行准备好。
2、提前让学生课余动手触摸投影仪的镜头,感受其形状特征。
3、教师准备学生用的凸透镜备用、自带照相机。
说明:课前准备不仅可以确保学生制品胜利完成,还可以节省上课时间,同时可以在学生间为上课内容作宣传。
而学生课余动手触摸投影仪的镜头却非多余,因为学生对身边的物体往往不细观察,他们对投影仪的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大半无知。
注:模拟照相机的凸透镜一部分由教师提供,另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准备。
三、教学过程1、照相机展示自带照相机让学生观察其镜头,并说明是凸透镜。
由于部分同学课前用凸透镜自制模拟照相机,已为本节课作了宣传,所以许多学生已知照相机镜头为凸透镜,然后请制作者展示其作品,同学轮流利用它们观察窗外景物,其余同学用凸透镜观察远处物体。
在学生得到其感性认识后讲述照相机原理。
说明:以学生自制模拟照相机作为教具有许多好处。
首先它能增加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欲望。
其次能突破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知识应用的神秘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
同时学生通过直观现象感受并掌握所学知识,避免教师无味的讲述。
八年级物理教案-透镜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透镜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透镜的形状及作用2. 掌握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用途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1. 掌握透镜成像的规律2. 理解透镜的作用原理【教学难点】1. 理解透镜成像的规律2. 理解透镜的作用原理【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入问题: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简要谈谈你们知道的应用。
(2)通过学生回答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透镜的作用。
二、讲解1.透镜的形状及作用(1)透镜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把平板玻璃片两边镀上一层薄薄的硅酸盐、氧化铁等材料,使得光线通过这个具有两个不同介质界面的玻璃片时就会发生偏折,这个装置就是透镜。
(2)透镜有哪些形状?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功能,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其中,凸透镜的中央比较厚,边缘薄,像一个鱼眼,因此又叫“鱼眼透镜”;凹透镜的中央比边缘薄,像一个碗口,因此又叫“碗状透镜”。
(3)透镜的作用透镜可以使光线向聚点方向变化,因此透镜除了有成像的作用,还有收敛、发散等作用。
(4)透镜的符号透镜是物理学中的一种光学仪器,其符号为“L”,用来表示透镜的位置和光线经过的方向。
2. 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用途(1)定律之一:物距和像距的关系p的倒数与q的倒数成正比p的倒数:1/p表示物距(物离透镜的距离)的倒数q的倒数:1/q表示像距(像离透镜的距离)的倒数根据上述定理可以得到p×q=f²,其中f是透镜的焦距。
(2)定律之二: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焦距时,像就在无限远处(即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成像);当物体越来越靠近透镜时,像就越来越远,在透镜的另一侧;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中心处(即物距等于二分之一焦距时),像就在焦距处。
(3)透镜成像的图像类型及特征①放大镜像:符合真实、倒立、缩小的特点,其图像的大小和物距成反比例关系。
②凸透镜成像:当物体放在另一侧时,符合真实、倒立、缩小的特点,像离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八年级物理透镜全章教案讲解
教案讲解:八年级物理透镜全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透镜,透镜的种类和特点。
2.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
3.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透镜的概念和种类。
2.透镜的成像规律。
3.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7分钟)教师通过放大镜和近视眼镜的例子引入透镜的概念和作用。
2.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依次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特点和成像规律,并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3.透镜的成像规律(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透镜的成像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从而验证透镜的成像规律。
4.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介绍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5.模拟习题(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与透镜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总结(8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强调透镜的种类和成像规律,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板书设计透镜-凸透镜-凹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实像、放大-凹透镜:虚像、缩小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透镜的概念、种类和成像规律。
通过讨论和模拟习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在讲解和实验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还强调了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透镜的实际用途。
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5.1《透镜》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2.设计具有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要密切关注小组合作的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4.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概念,如焦距、会聚和发散等。
2.使学生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并能运用成像规律解释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对透镜性质的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4.帮助学生掌握透镜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深入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在共同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在教学过பைடு நூலகம்中,我将以生动的语言、有趣的实验和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透镜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技能,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小组合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此外,我还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成长。
4.反思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透镜教案 《透镜》教案(优秀11篇)
透镜教案《透镜》教案(优秀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如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11篇《透镜》教案,欢迎参考阅读。
《透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
2.了解投影仪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
3.了解放大镜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
4.了解凸透镜形成实像和虚像的原因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制作和探究,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2、通过观察、制作和探究,经过分析、综合得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照相机【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94页、第95页,完成下列填空:1.照相机的前面都有一个镜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
2.物体经过照相机形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小组讨论】1.请各小组同学相互合作,完成课本第94页“制作模型照相机”实验,如图所示。
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①通过模型照相机观察明亮窗外的景物,你会发现,半透明纸上的像是倒立(填“倒立”或“正立”)、缩小(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填“实”或“虚”)像。
②在观察景物时,是半透明纸朝向景物,还是凸透镜朝向景物?凸透镜③在观察景物时,为了得到较清晰的像,需要调节半透明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大小吗?需要2.找一架照相机,把镜头盖取下,观察镜头部分,它可能是凸透镜;打开照相机后盖,调节快门,按下快门,并在照相机背面用一张白纸当作后盖,让镜头对着明亮的景物,你会在白纸上看到景物倒立的像。
【教师点拨】1.照相机工作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其中物体离凸透镜远些,像离凸透镜近些。
2.照相机的较重要结构是镜头、胶卷。
但快门、光圈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快门能控制物体光线进入胶卷的时间,光圈能控制物体光线进入胶卷的面积,二者共同作用控制物体光线进入胶卷的多少,进而控制胶卷上的像的清晰程度。
初中八年级物理《透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物理《透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知道特殊光线。
3、初步领略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以及成像现象的奥秘,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教学重点】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是什么?(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比如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2、展示眼镜:教师拿一副老花镜和近视镜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老人家戴老花眼镜和年轻近视的人戴近视眼镜,与前面所学的面镜相同吗?谁能说出在生活中不戴或戴上眼镜来看东西时的情境呢?3、教师讲述:像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一类镜子,它们都是透明的,我们把它们叫做透镜。
用这些透镜能够纠正视力,只因为它们对光能起一定的作用,具体是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1、凸透镜和凹透镜提出问题: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整体感知:分别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让学生认真观察,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
[师]通过观察和讨论,概括出它们的特征.[生]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有往外凸的.[生]透镜可以分为两类.[生]一类是两面往外凸,也就是中间厚边缘薄.[生]另一类是两面往里凹,也就是中间薄,边缘厚.[生]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生]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师]通过大家的观察、讨论和概括,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教师归纳: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2、认识主光轴和光心根据课本上P83的图:两个交的球形的公共部分就是一块凸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
3、透镜对光的作用许多同学可能都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只放大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整放大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有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
物理八年级透镜实验教案
物理八年级透镜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透镜实验,了解光的传播规律以及透镜成像原理,探究透镜的类型、调节方法以及成像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操作技能,提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凸透镜一只2.凹透镜一只3.定物距光屏一只4.物体一枚5.光源一只6.直尺一只7.三角架一只8.其他辅助器材。
三、实验内容1.确定实验机构。
准备工作完成后,将光源放在三角架上,并将凸透镜放在光源前方,固定在三角架上;将凹透镜放在定物距光屏后方固定在三角架上,确保透镜与光源、物体、光屏成一条直线。
2.确定实验物体。
实验物体可以是字条或小球等,将实验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一定距离处,通过调节物体和透镜之间的距离,使光能够正常地照在实验物体上。
3.调节凸透镜。
用直尺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并将凸透镜与光源的距离调整为焦距,使得光线能够聚焦到一个点上。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聚焦点的位置应该在物品的另一侧,以保证与物品之间有透镜作用。
4.调节凹透镜。
将定物距光屏设置在凹透镜的正面,做到凹透镜和光屏的间距等于凹透镜的焦距;将实验物体沿着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使得出现在光屏上的像变得越来越清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物体在凹透镜的近焦处时,出现的像将是放大镜,默认情况下,像与物体是相反的。
5.实验比较研究。
将物体放置在凸透镜和凹透镜前方,进行比较研究,观察并记录物体分别在凸透镜和凹透镜前方的成像特点,得出结论。
四、实验总结透镜实验是物理学中最基础、最常见的实验之一,其可以深入了解光的传播规律以及透镜成像原理,探究透镜的类型、调节方法以及成像特点,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与应用科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而拓展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现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成像过程是以“实物-凸透镜-像”为序列,通过调节透镜与光源之间的距离,使得光能够正常地照在实验物体上,然后通过调整凸透镜的留焦距,使得光线能够聚焦到一个点上;在凹透镜成像过程中,以“实物-凹透镜-像”为序列,在将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保持与凸透镜相同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物品的位置,透过凹透镜形成的倒立的小头像。
初中物理透镜教案范文7篇
初中物理透镜教案范文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初中物理透镜教案范文7篇要是没有一份出色的教案,课堂就无法活跃起来,教案是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事先编写的文字材料,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初中物理透镜教案范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现象?(做做看)
有亮点出现,那你知道亮点是怎么形成的吗?“亮点”会随着纸的来回移动而在亮度上、大小上发生变化。
亮点变亮说明它的光进入我们眼睛中的变多。
归纳:凸透镜对光有作用。
现在,请你动手,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
并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
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做做看)
用凹透镜无论如何移动,都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
这些现象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不难发现:
归纳: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探究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如下图左所示),这个点叫做,用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用字母表示。
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因此它没有实焦点(如上图右所示),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
合作探究:
1.让平行光通过厚薄不同的凸透镜,观察焦点位置的变化?(认识焦距和凸透镜的厚薄的关系)
2.将一点光源(如小电珠)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位置,观察它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怎样传播?这掲示了光的什么性质?
交流:如何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三.习题巩固
1.我们所指的薄透镜是()
A.厚度很薄的透镜
B.中央很薄的透镜
C.中央比两头薄的透镜
D.厚度比球面半径小得多的透镜
2.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3.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4.无论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还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实际上都是因为玻璃对光的()作用而产生的.
1.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2.依据下图叙述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