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笛1

合集下载

g调竹笛指法

g调竹笛指法

G调竹笛指法一、引言竹笛是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流传已久。

在演奏竹笛时,掌握正确的指法是非常重要的,而G调竹笛是最常用的调式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G调竹笛的指法,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和掌握基本技巧。

二、基础知识在学习G调竹笛指法之前,有几个基础概念需要了解:1.长笛:指竹笛的长度,通常为35-40厘米。

2.管身:竹笛的中间部分,负责发出声音。

3.孔洞:指笛身上的小孔,用手指遮住或离开孔洞可以改变音高。

三、竖排指法G调竹笛的竖排指法是指用四根手指控制六个孔洞的方式,具体指法如下:1.第一个孔洞:使用右手的中指遮住。

2.第二个孔洞:使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遮住。

3.第三个孔洞:留空,不用手指遮住。

4.第四个孔洞:使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遮住。

5.第五个孔洞:使用左手的中指和食指遮住。

6.第六个孔洞:使用左手的大拇指遮住。

根据这个指法,我们可以演奏出G调的音阶,从低音到高音分别是G、A、B、C、D、E、F#、G。

四、横排指法除了竖排指法,还可以使用横排指法演奏G调竹笛。

横排指法是指使用一个手指覆盖多个孔洞来演奏音阶。

1.第一个孔洞:使用右手的食指覆盖。

2.第二个孔洞:使用左手的大拇指覆盖。

3.第三个孔洞:使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覆盖。

4.第四个孔洞:留空,不用手指覆盖。

5.第五个孔洞:使用左手的食指覆盖。

6.第六个孔洞:使用左手的大拇指和无名指覆盖。

使用横排指法演奏G调的音阶,同样可以得到G、A、B、C、D、E、F#、G。

五、旋指在演奏竹笛时,为了方便快速切换音阶,可以使用旋指技巧。

旋指是指用一个手指快速覆盖或离开多个孔洞,以实现音阶的连续演奏。

旋指技巧在G调竹笛指法中非常常见,可以通过调整手指的位置和力度,灵活地进行转动。

通过练习旋指技巧,可以更加流畅地演奏音阶和乐曲。

六、常见乐曲掌握了G调竹笛的指法后,我们可以尝试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来提高技巧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学者的常见乐曲:1.《茉莉花》2.《小星星》3.《两只老虎》4.《童年的回忆》通过不断练习这些乐曲,可以巩固指法,并逐渐提高演奏水平。

中国十大笛子名曲之一《姑苏行》

中国十大笛子名曲之一《姑苏行》

中国十大笛子名曲之一《姑苏行》《姑苏行》创作于1962年,作者是著名笛子演奏家,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一级演员江先谓。

他平时喜爱戏曲,对京剧、昆曲等戏曲音乐耳熟能详,当年没有什么系统的笛子练习曲,他就经常把吹奏戏曲音乐片段来练习气息,音乐和指法上的技巧。

当时他拿到了一个战友给他的昆曲音乐的片断,不足30小节。

于是他就经常吹奏,愈吹愈感回味无穷。

恰逢当年遇上了全军文艺团体汇演,团里有创作新作的任务,他就把这段优美的昆曲片断发展成为一个结构完整,音乐表现丰富的笛子独奏作品。

他因经常去苏州演出,对苏州园林秀丽的风光情有独钟,故定名《姑苏行》。

1963年首次录成唱片,因其旋律优美,典雅,抒情,内涵意境深刻,深受广大竹笛演奏者和听众喜爱,因此很快就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了。

此曲在旋律创作手法上采用了昆曲音调素材和富有民族调声的音阶,在曲式结构上又吸收了西洋音乐所采用的复三部曲式的创作方法,在当时的民族器乐作品中颇具新意。

回顾以前的竹笛曲目,多以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直接发展而成,缺乏音乐情绪的跌宕起伏和结构整体与局部的对比统一,因此,《姑苏行》一面世便大获好评。

乐曲一开始是一段宁静的引子,主要表现了人们即将看到姑苏园林之前的美妙遐想,宁静中带有旋律的起伏和情绪的变化,整个引子由宁静——激动——宁静。

旋律多采用长线条,长音短音错错落落快慢有序。

好似来到园林门前,由外向内眺望,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在晨雾之中依稀可见,朦胧神秘中格外富有诗意,通过富有诗意的景色描绘刻画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

接着是呈示部A段开始,抒情优美的行板,恰恰符合了游人进入园林后边走边看,脚步悠然而轻松,欣赏美景时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

此段共分三小段(a、b、c),第一部分行板第一至第15小节(a段)着重描写了乐曲的主题“行”。

行板应稍慢一些,此段音调由昆曲的一个曲牌“节节高”演变而来。

第二部分(b段)在第16小节至第27小节在音响在a段有明显的区别。

竹笛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1

竹笛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1

-----竹笛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最早可追溯至河南舞阳县出土距今8000 年左右的骨笛。

几千年来,竹笛不断演化改进,目前为止,6 孔竹笛已成为演奏者最广泛的选择。

中国竹笛虽然只有 6 个指孔,但其指法复杂多变,因此同一支竹笛通过多种指法变换,可以吹奏出7 种以上不同的调性,竹笛曲谱也在中国传统音乐记谱中显示出其复杂的一面。

在竹笛演奏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当竹笛遇到一份新的乐谱时,该用什么样的指法?竹笛在使用了某种指法后对应着什么样的调性?根据新谱的音域确定指法后该选择哪种调性的笛子?……如果我们拿起纸笔或在脑中进行复杂的计算未免过于麻烦,那么有没有一条简易的规律可遵循?竹笛调性、指法与乐谱实际调性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呢?下面笔者介绍一种竹笛指法与调性之间快速换算的方法。

一、一支调性固定的竹笛,采用不同的指法,此时乐谱调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方法:竹笛调性固定时,指法的变化与竹笛基本指法筒音作5 相比较,如果此时指法比筒音作5 高(例如筒音作6b7 ),则以竹笛调性为基础向下减去相差度数;如果实际指法比筒音作5 低( 例如筒音作432 1) ,则以竹笛调性为基础向上加上相差度数,即可快速算出乐谱的实际调性。

请看例证:例1 :持有C 调笛,指法为筒音作3 ,这时实际演奏的是什么调?解答:筒音作3 比筒音作5 低了小三度,应在C 调上方加上小三度,即为bE 调。

此时实际演奏的是bE 调乐谱。

例2 :持有E 调笛,指法为筒音作b7 ,这时实际演奏的是什么调?解答:筒音作b7 比筒音作5 高了小三度,应在E 调下方减去小三度,即为#C 调。

此时实际演奏的是#C 调乐谱。

例3 :持有A 调笛,指法为筒音作2 ,这时实际演奏的是什么调?解答:筒音作2 比筒音作5 低了纯四度,应在A 调上方加上纯四度,即为D 调,此时实际演奏的是D 调乐谱。

二、一支调性固定的竹笛,吹奏不同调性的谱子,应使用什么指法?方法:竹笛调性固定,乐谱的调性与竹笛调性相比较,如果乐谱调性比竹笛调性高,则以竹笛基本指法筒音作5 为基础,向下减去相差度数;如果乐谱调性比竹笛调性低,则以筒音作5 指法为基础,向上加上相差度数,即可算出此时所需指法。

竹笛在中国民乐中的主要地位与突出特点

竹笛在中国民乐中的主要地位与突出特点

竹笛在中国民乐中的主要地位与突出特点摘要:竹笛是中国传统民乐表演中广泛使用的乐器,它在中国音乐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崇高的地位,是民族乐器的一大典范。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在民乐表演中演奏竹笛的经验创作出本变文章,在此与各位同仁共享关键词:竹笛;中国民乐;主要地位;突出特点竹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民族气质的体现,其自身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上已经到达不可比拟的高度。

本文从简单介绍竹笛出发,进一步介绍中国民乐表演中的竹笛,最后创造性的总结出竹笛在中国民乐中的主要地位与突出特点1 竹笛的简介竹笛即笛子,在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中被广泛使用的乐器,因其主要由竹子制成所以又被称为“竹笛”。

笛子用于音乐表演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使用的范围、地域极广,笛子自身品种繁多,目前广泛流传使用的笛子主要有曲笛、梆笛、定调笛、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

笛子具有明显的中华民族乐器的特点,它发出的声音动情、婉转。

古人将笛子称为“龙吟”,笛子发出的声音在古代被人们称之为“荡涤之声”,故笛子在古时又被叫做“原名涤”,日本使者在唐朝是将笛子引入日本,日本人至今还称竹笛为“涤笛”。

中国的传统竹笛在经历5000多年的历史后演变为如今我们经常看到的笛子。

现在的中国笛子是民族乐队表演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在表演中多用于独奏,也是合奏的重要乐器。

[1]竹笛起源于中国的皇帝时期,随后经历了5000年的漫长发展时期,现在广泛使用的竹笛的原型是宋朝时期的笛子,其基本构造是基于一段空竹管,这段竹管在被砍伐后,去除竹管里的竹节,使其成为空堂竹管,竹管的外型呈圆柱形,接下来在竹管的管身上并排开凿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音孔、两个基音孔和两个助音孔中国竹笛的种类多样,名称及多并且各个地域叫法不一样,竹笛的命名依据也颇多,如依据竹笛的形状命名,竹笛的外形像“龙”,就会被叫做“龙头笛”;如依据表演时的形状,音乐师将双手交叉作拱手状来演奏的竹笛,被称为“叉手笛”;如以竹笛的外形尺寸为依据进行命名的,竹笛有一尺八寸长,被称为“尺八笛”。

笛子的发展史,你知道吗?

笛子的发展史,你知道吗?

笛子的发展史,你知道吗?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笛子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木制笛、石笛和玉笛。

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这种材料的笛子声音效果最好。

骨笛笛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九千年前的骨笛,在贾湖文化遗址出土的七孔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管乐器。

竹笛的起源竹笛之由来其说不一:伶伦说:此说源于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乐部十八·笛:“《史记》曰: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

”查今本《史记》全书并无此文。

关于伶伦,史书上尚有其制律、制箫、制管、制筒、制筒的记载。

此皆不足以为伶伦制笛之据。

查“伶伦制律”可见《汉书》。

《汉书·律历志》:“黄帝使泠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

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此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

是为律本。

”此记伶伦制律、制十二筒。

又《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一·乐部十九·箫》:“《丹阳记》曰:江宁县南三十里有慈姥山。

积石临江,生箫管竹。

王褒《洞箫赋》所称,即此也。

其竹圆致,异于众处。

自伶伦采竹嶰谷,其后惟此簳见珍,故历代掌给乐府,而俗呼曰鼓吹。

”此皆述伶伦采竹制律事,而不及作笛。

“伶伦制箫”可见南梁萧统《文选·卷三十五·七下·张景阳七命八首》:“营匠斲其朴,伶伦均其声。

”下有注曰:“汉书曰:黄帝使伶伦取嶰谷之竹,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

制十二箫,以听凤皇之音,以比黄钟之宫。

英语介绍笛子[1]

英语介绍笛子[1]

用英语介绍中国竹笛Dizi (Chinese Bamboo Flute) (中国竹笛)Because of its euphonious timbre, ease of learning, portability and inexpensiveness, the Dizi (Chinese Bamboo Flute) becomes one of t he most popular Chinese instruments in Asia.由于声音悦耳,学习便利,携带方便,价格不高,笛子(竹笛)是亚洲最流行的中国乐器之一。

Dizi (also called D'Tzu or Zhu Di), is a side-blown wind instrument m ade of Bamboo. Dizi has a very simple structure: 1 blowhole, 1 membra ne hole, 6 finger holes, and two pairs of holes in the end to correct the pitch and hang ornaments.笛子,又称竹笛,是一种用竹子做成的侧吹管乐器. 笛子的构造简单,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指孔,两对在尾端用于调音以及挂装饰物的孔。

The most special part of Dizi is the "Mo-Kong" (membrane hole) which is located between the blowhole and 6 finger holes. The Mo-Kong was i nvented by Liu Bing in Tang Dynasty (618-907 AD) , and he named the f lute "Qing Xing Guan". What makes the Mo-Kong special is its thin mem brane covering. Some people mistake this membrane for rice paper, but it is actually made of membrane of a bamboo or a reed instead. The m embrane vibrates with Dizi, during the process of playing, producing a sweet, bright timbre. In addition, it helps to deliver the sound fa r away. Liu Bing stated the purpose of his great invention as "To hel p produce better tone quality". You can also adjust the membrane to s witch the tone colour to accord with the specific musical mood.笛子最有特色的地方当属膜孔,该孔处于吹孔和第六指孔之间。

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分析

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分析

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分析1. 引言1.1 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分析中国竹笛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竹笛在中国音乐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既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

中国竹笛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不仅有着奔放激昂的北派风格,还有着细腻婉约的南派风格,每一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中国竹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历史悠久。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竹笛不断吸收和融合各种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

中国竹笛的音色清澈动人,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内在的美感。

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环境中,中国竹笛发展出了不同的流派,如北派和南派。

北派竹笛以豪放奔放、气势磅礴为特点,南派竹笛则以细腻婉约、柔美动人为特色。

不同流派的竹笛艺术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浓厚底蕴和独特风格。

中国竹笛在音乐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音乐艺术的不断创新,中国竹笛艺术也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中国竹笛的起源与历史中国的笛子在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据说中国的古代笛子主要分为簫、篪、散等种类,这些古代的笛子很可能是中国现有的竹笛的前身。

随着时代的变迁,竹笛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乐器,其音色清脆悦耳,在表达情感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的历史上,竹笛在各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和演变。

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竹笛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和用途,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无论是北派还是南派,中国的竹笛艺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对中国竹笛的起源和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古老乐器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2 中国竹笛的艺术特点中国竹笛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音色纯净清脆、音域宽广丰富、演奏技巧独特多样等方面。

笛子介绍——精选推荐

笛子介绍——精选推荐

笛子求助编辑编辑本段简介笛子别称雅号:竹笛;横笛;“横吹”。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使用材质:中国乐器中的笛身一般为竹制。

兽骨、玉石、金属、有机玻璃等其他材质亦可制成笛子。

笛膜:演奏时贴于膜孔处的一个小薄片,一般用嫩芦苇杆中的内膜制成。

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

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

英语:中国乐器的笛子英语为其拼音dizi,西洋乐器的笛的英语为flute。

编辑本段形状构造笛子的孔笛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长管,上面开有若干小孔。

常见的六孔竹制膜笛由笛子正面的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笛子背面的后出音孔(2个)、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以及笛管的笛头、和笛尾组成。

吹孔是笛子的第一个孔,气流由此吹入,使管内空气振动而发音。

膜孔是笛子的第二个孔,专用来贴笛膜,笛膜多用芦苇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经气流振动,便发出清脆而圆润的乐音。

不论中国乐器或西洋乐器,在吹孔与笛头之间,有木片塞住,成为笛头塞(Crown)。

笛头塞的位置是决定笛子音调的因素之一。

竹笛接口为了解决笛子因吹奏发热后发声频率升高的问题,在孔建华等老一辈艺术家的推动下,竹笛金属调音套管接口技术应运而生[1]。

该技术在全国乐器厂竹笛的制作中已被广泛采用,并成为中国竹笛的常规配置而普及全国。

除了解决发声频率调节的问题之外,由于带接头的竹笛在接头处可以卸下,使细长的笛子分成2截,保管时无需使用长于笛身的容器,因而携带更为方便。

带有接口的竹笛称为“插口竹笛”。

笛子竹笛接口可分为“单插”和“双插”。

单插型:接口铜管只有一层,内壁于竹子内壁相接并作为笛子的一部分,外壁与笛头端的铜管相插。

优点是设计简单方便修理,缺点是长时间使用可能会漏气。

双插型:通过两层插口解决了单插型的漏气问题。

编辑本段笛子历史远古时代中国笛子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那时先辈们点燃篝火,架起猎物,围绕捕获的猎物边进食边欢腾歌舞,并且利用飞禽胫骨钻孔吹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

笛子基础:笛子的简介

笛子基础:笛子的简介

笛⼦结构组成:是⼀根⽐⼿指略粗的长管,上⾯开有若⼲⼩孔。

常见的六孔⽵制膜孙笛由笛头、吹孔(1个)、膜孔(1个)、⾳孔(6个)、后出⾳孔(1个)、前出⾳孔(2个,⼜名筒⾳)和笛尾组成。

使⽤材质:笛⾝⼀般为⽵制。

笛膜(演奏时贴于膜孔处的⼀个⼩薄⽚)⼀般⽤嫩芦苇杆中的内膜制成。

别称雅号:⽵笛、横笛、横吹。

应⽤谱号:低⾳谱号,不移调记谱。

乐器特⾊:属于⽊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

据传说,笛⼦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笛⼦的表现⼒⼗分丰富,既可演奏出连⾳、断⾳、颤⾳和滑⾳等⾊彩性⾳符,还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论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其独到之处都可从中领略。

此外,笛⼦还擅长模仿⼤⾃然中的各种声⾳,把听众带⼊鸟语花⾹或⾼⼭流⽔的意境之中。

从1971年新⽣的“⼝笛”(⼜名俞⽒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的“⾻哨”、“⾻笛”,⼈们惊奇地发现⼆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这个相似却⾛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

笛⼦在这七千多年历程中的沿⾰和发展不由令世界惊叹:中国⽵笛艺术是如此地魂丽多姿,历代⽂⼈曾为它写下了⽆数美妙的诗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之嫠妇,促杜⼯部潸然肠断,使喻成龙鬓发成霜。

近年来,随着中国考古的发现:⾸先是浙江河姆渡出七千年前的⾻哨、⾻笛;美国华侨收藏的战国时期七个按孔横吹的铜笛;湖北随县出⼟的战国初(公元前433年)曾候⼄墓中的两⽀横吹的笛;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公元168年)中两⽀横吹笛;⼴西贵县罗泊湾⼀号墓(汉初期)⼀⽀⽤⼆节⽵制成的七个按⾳孔横吹的笛。

这些⽂物虽是凤⽑麟⾓,但都是中国⽵笛⿐祖有⼒的见证,从⽽*了原史料中记载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把笛⼦传⼊中国的说法。

中国⽵笛的种类及名称极为丰富多彩,如以形制为名,饰龙谓“龙头笛”;乐师在皇帝⾯前将双⼿交叉作拱⼿之意来演奏谓“叉⼿笛”;以尺⼨为名的,如截⽵⼀尺⼋⼨的洞箫渭“尺⼋”。

唐代传⼊到⽇本仍谓“尺⼋”,我国福建南中常⽤的洞箫即为“尺⼋”。

chinae竹笛简谱

chinae竹笛简谱

chinae竹笛简谱
中国传统乐器中,竹笛是一种十分流行的乐器。

竹笛造型简单,音质清脆,音色悦耳动听。

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竹笛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以下是一些流行的中国民歌竹笛简谱:
1. 《春江花月夜》
音阶:1 2 3 5 6 1 6 5 3 2 1
2. 《茉莉花》
音阶:1 2 3 5 6 5 3 2 1
3. 《青春舞曲》
音阶:1 2 3 5 6 5 3 5 6 5 3 2 1
4. 《梁祝》
音阶:1 2 3 5 6 5 3 2 1
5. 《晴天》
音阶:1 3 5 6 5 3 5 6 5 3 5 6 5 6 5 3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6 5 3
竹笛能够演奏许多流行歌曲,也能演奏一些中国传统曲目。

当然,在演奏前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学习竹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手指握笛的正确姿势:在握笛的时候,应该使用食指和中指握住笛子,用拇指展开至笛身底部托住笛尾。

2. 掌握正确的吹气方法:吹笛的时候,需要将气息集中在笛口,用舌
头顶部顶住上方的唇齿,将气息压入笛身中。

3. 学习基本的音阶:在学习竹笛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学习基本的音阶,并且要记住每一音的指法和特殊发音方式。

继续练习,不断尝试新曲谱,相信你的竹笛演奏能力会得到更为出色
的发展。

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者,都能够在这项美妙的艺术
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中国古典乐器

中国古典乐器

猜一猜
琵琶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 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 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 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 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比”指“琴弦等列”。 “巴”指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和琴 瑟不接触人体相异。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 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 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 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猜一猜


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 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以陶制 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埙的历史
埙是我国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 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汉族先民 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 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 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 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原始社 会的埙,器形多样,如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 掘的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距今 约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陶哨, 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 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
琵琶的历史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 熙《释名· 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 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 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 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 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 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 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
琵琶的种类
一、五弦琵琶 二、四弦琵琶 三、南音琵琶 四、响琶 五、月琶 六、高音琵琶 七、电琵琶 八、水晶琵琶

民族器乐之笛子篇

民族器乐之笛子篇

民族器乐之笛子篇别称雅号:竹笛;横笛;“横吹”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结构组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长管,上面开有假设干小孔。

常见的六孔竹制膜笛由笛头、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后出音孔(1个)、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和笛尾组成。

利用材质:笛身一样为竹制。

(演奏时贴于膜孔处的一个小薄片)一样用嫩杆中的内膜制成。

笛膜的运用,第一是选择黏合剂,目前利用的有阿胶、驴皮膏、黄鱼胶、树脂、白芨等,阿胶、白芨最常利用,一样中药店、药材行皆可购得。

由于笛膜本身具有必然的伸缩性和吸水性,贴好的笛膜还会有必然程度的自动还原,因此贴膜时可稍偏紧些,等它自动还原后,笛膜的松紧度为适中,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可是若是要随贴随用的时候,笛膜就要放松来贴。

贴膜时,先剪下一正方形的笛膜,使笛膜本身的纤维与笛子的纤维平行、重叠,再用阿胶沾水涂在膜孔周围,用左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笛膜双侧,拉出与苇膜纤维纹路成垂直的皱纹,而后慢慢地往下侧按贴上,调整均匀后按住一下子,即告完成。

笛膜的收藏要注意防潮、防晒,笛膜变黄、变老、失去弹性时要改换利用。

(新鲜的笛膜如需保留长久,可将笛膜用塑料袋包好放进冰箱冷藏室中即可常保新鲜)乐器特色:属于木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

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

笛子的选择选择笛子,应从笛子的质量和类别上来考虑。

笛子的质量,除取决于笛管本身的质材好坏外,还取决于制作水平的高低。

选择、购买时,应进行查验:一、查验笛子的竹质。

笛管要求竹质坚实(竹纹老)。

竹纹细密。

管身直而圆。

笛身一样头部比尾部略粗,但相不同不宜过大。

笛管厚薄适中。

笛管内壁平整滑腻。

全身无虫蛀、裂痕等现象。

造型美观大方。

这些要求,凭视觉即能够鉴定。

二、查验笛子的音准。

方式是依照校音仪器标准音笛或定音乐器(手风琴、电子琴等)对照试吹。

主音确信后,再按音程关系,对笛子的全数发音的准确性进行查验。

还能够吹吹各个泛音,看是不是容易出音、干净。

谁家玉笛暗飞声——简述中国古典乐器“笛子”

谁家玉笛暗飞声——简述中国古典乐器“笛子”

2020-09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声乐舞蹈谁家玉笛暗飞声———简述中国古典乐器“笛子”杨安青(商丘幼儿师范学校,河南商丘476000)摘要:中国古典乐器“笛子”具有悠久的历史,仅从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文物标本作为起点计算,距今也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

经过七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笛子演奏技巧非常丰富,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中国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笛子;制作材料;艺术魅力;发展传承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078-01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053一、引言“笛子”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利用飞禽胫骨钻孔制作骨笛,作为狩猎传递信号及报警之用。

据《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

说明在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制作工艺得到很大进步。

由于竹笛比骨笛的振动性好,发音清脆;竹子取材方便、容易加工,使竹笛制作工艺与吹奏艺术流传至今。

二、乐器“笛子”的发展历程“笛子”在中国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文献中也对“笛子”音乐艺术给予较高评价。

如:东汉时期由泰山太守应劭编辑的《风俗通义》中记叙:“笛,涤也。

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

长尺四寸,七孔”,高度评价笛子“可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

秦汉以前,笛与箫未做明显区分,常做一物两种称谓。

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箫与笛成为宫廷伴奏的重要乐器。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传入横笛,亦称“横吹”“羌笛”。

至唐代,开始正式将“竖吹为箫、横吹为笛”加以区分。

唐朝刘系制作七星管笛,开始蒙膜助声,是为笛子加“笛膜”的第一人。

至此、笛子的制作工艺又有了改进,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演奏技术也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宋代笛子制式丰富多样,有:龙颈笛、十一孔的小横吹、九孔的大横笛、七孔玉笛等。

中国竹笛入门PPT-PPT课件

中国竹笛入门PPT-PPT课件
目录


§1.竹笛基本知识
§1.1.构造(竹制、六音孔、定调、膜笛) §1.2.定调 §1.3.分类 §1.4.音域 §1.5入门第一调



§2.基本吹奏方法
§2.1.姿势 §2.2.呼吸 §2.3.吹奏姿势口诀
目录


§3.气功
§3.1短音 §3.2长音 §3.3 高音和八度 §3.4 运气 §3.5 气练习操 §3.6 呼吸口诀 §3.7小结:呼吸技巧
尺子调:筒音作6;六字调:筒音作3;乙字调:筒音作1。

另有:上字调:筒音作7;凡字调:筒音作4.
§2.基本吹奏方法


§2.1.姿势:
注意身体、手、口的自然放松。上身须挺直(无论是立姿,坐姿)。 自然大方,不卑(不弯腰)不亢(不挺腹)。 手势以椭圆形,虎口如凤眼,指肚按孔(应有孔周的边缘感)。 吹奏时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震,微有麻感,其音色有弹性,过于压 紧则手酸,音窒。 口部以微笑口型,(微笑口型时口腔内形成通畅的气流空间)
第一课 短音、小工调 (把笛子吹响)

§3.1. 短音、小工调
小工调:筒音作5(第三孔作1,一二两孔均抬起)。 《短音练习》; 《音阶练习》 乐曲练习:《掀起你的盖头来》


第一课 短音、小工调 (把笛子吹响)

练习方法 (1)先练习1——>i一组音阶,上行时气的动能逐渐 加强,下行时气的功能逐渐衰减。 (2)每个音用舌头轻吐一次,将音清晰地送出; “4”的指法要单独练习数次。 (3)速度宜中速或稍慢,“V”为气口。 (4)先使用由舌头轻吐的短音吹奏,然后用平缓的 连音吹奏。


目录

竹笛f调指法

竹笛f调指法

竹笛f调指法竹笛是一种具有悠扬音色的乐器,是中国传统木管乐器的一种,也是国乐演奏中常见的乐器之一。

竹笛的指法是学习竹笛的重要一环,下面将介绍竹笛F调的指法。

竹笛F调是指笛身按下没有按键时所发出的音为F,也就是没有堵住任何一个音孔时所发出的音为F。

竹笛使用的指法是指使空气通过笛孔的方式来控制音高的变化。

对于竹笛F调的指法,以下是一些参考内容:1. 竹笛F调的基本音阶:竹笛F调的基本音阶从低音到高音依次为F、G、A、C、D、E、F。

在演奏竹笛时,需要用手指在竹笛的音孔上堵住或离开来控制音高的变化。

2. F调的指法图示:- 开孔表示用手指堵住该孔,闭孔表示离开该孔- ○表示打开相应的气孔,打开气孔可以改变竹笛的音色- ―表示没有音孔,表示不用堵住任何一个音孔开孔指法图示:(前为口,后为尾)9 8 7 6 5 4 3 2 1 0●‒‒●●●○●○○●○闭孔指法图示:(前为口,后为尾)9 8 7 6 5 4 3 2 1 0●‒‒●●●‒‒‒‒‒3. F调的基本演奏技巧:- 调音:在演奏竹笛F调之前,需要保证笛子调准,使F调的发音准确。

可以通过吹口调音的方式来调整笛子。

- 口型:演奏竹笛时需要注意正确的口型。

竹笛演奏时气息要充足而稳定,同时控制舌头的位置。

- 声音控制:竹笛音色的高低和音量的大小,都需要通过控制气息的大小来实现。

可以通过调节呼吸的力度,合理控制吹气的大小,来达到所需要的音色和音量。

- 常见演奏技巧:在演奏竹笛时,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演奏技巧,如颤音、滑音、吐音等,来丰富音乐表达。

以上是竹笛F调的基本指法和演奏技巧的一些参考内容。

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需要进行实际的演奏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竹笛的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学习竹笛的朋友有所帮助!。

排箫的发音原理

排箫的发音原理

排箫的发音原理排箫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又称为竹笛。

其发音原理可以简单地解释为:通过吹气使空气振动,进而产生声音。

排箫的发音原理如下:1. 排箫的主要部分是箫腔和吹孔。

箫腔是一个中间空腔,两端有吹孔。

箫身上通常有6个吹孔,分别控制音高和音域。

2. 演奏者通过口唇对准箫口吹气,气流经过箫腔,从吹孔中流出。

气流的速度和压力不同,会在吹孔的周围形成震动,产生声音。

3. 气流通过排箫时会产生零散的、不规则的射流,与吹孔之间的共振频率发生耦合,使箫管内产生共振现象,同时也引起空气柱振动。

4. 吹孔的个数和覆盖程度不同,会使音高产生变化。

演奏者通过控制吹孔的开合,可以调节空气流动和振动频率,达到不同的音高和音色效果。

5. 箫腔的长度和粗细也会对音色产生影响。

箫腔越短,音调越高,箫腔越长,音调越低,而箫腔的粗细会影响音色的亮度和柔和度。

总而言之,排箫通过演奏者的吹气和吹孔的控制,使气流产生振动、共振和空气柱振动,最终产生声音。

发音原理基于空气动力学和共振的原理。

在排箫的发音过程中,气流通过箫腔和吹孔的震动形成的声音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吹气的速度、气流的压力、吹孔的大小、吹孔的位置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会使得箫的音色、音高和音量发生改变。

1. 吹气的速度和气流的压力:吹气的速度越快,气流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声音就越响亮。

相反,吹气的速度越慢,气流的压力越小,产生的声音就越柔和。

2. 吹孔的大小:吹孔的大小对声音的音量和音色有影响。

较大的吹孔会使得气流流过时受到的阻力较小,产生的声音较亮;而较小的吹孔会使得气流流过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产生的声音较柔和。

3. 吹孔的位置:吹孔的位置也会影响发音的效果。

通常,高音区的吹孔相对较小,低音区的吹孔相对较大。

吹孔的位置离开箫腔的中心轴线较远,产生的声音会偏向边缘,音色较为明亮;吹孔的位置接近箫腔的中心轴线,产生的声音会偏向中心,音色较为柔和。

总的来说,排箫的发音原理是通过演奏者吹气和控制箫腔中的气流震动,产生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iagara Fall
自然景色 瀑布: “汇流”
京剧
“京剧流水板” “珠帘寨”

西方爵士乐- “ 牧羊人” 国外民族音乐Folk music of other nations
罗马尼亚-云雀
印度-丽达
国外器乐独奏作品
小提琴-“流浪者之歌”
主要作品
以时间分类
古典
嘹亮、有力、
高亢: “喜相逢”, “五梆子”
“姑苏行”
南派曲笛
婉转、秀丽、清澈:“西湖春晓”,
特点

表现力
模仿自然界的声音
鸟鸣-“百鸟引” 滴水声- “汇流”

描写心情
高兴-
“挂红灯” 悲伤- “兰花花-逃婚” 思念- “幽兰逢春”
描写场景
丰收:
“收割” 市场: “卖菜” 千帆竞舟:“春潮”
“梅花三弄
”, “鹧鸪飞”, “霓裳曲”, “阳关三叠”等 汇流”, “牡丹亭”, “梆笛协奏曲”, “竹迹”, “秋湖月夜”, “牧笛”, “情诗”, “牧民新歌”,“扬鞭催马运粮忙”,“太 湖春”,“秦川抒怀”,“婺江欢歌”等
现代

主要作品 -以地域分类
绿洲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秦川抒怀

《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
溪、斩而作笛,吹作凤鸣”。 说明:黄帝时期(距今大约4000多年 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 选竹为材料制笛,这是制笛技术的一大 进步。 其一:竹比骨震动性好,发音清脆 其二:竹子便于加工
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
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 别的。 篪: 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 全身髹(xiū)漆。篪是祭神或宴享时演 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 笛: 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 不髹漆。
曲笛以伴奏昆曲而得名。音色圆润柔和,
形体较长,长约60厘米,内径约2厘米, 音域为a1—d4 。演奏上注重气息的控制, 讲究运气的连绵不断和声音的悠扬曲折, 常用打音、倚音、赠音等。力度变化细 致,表现气质柔婉深情。 笛曲欣赏:《姑苏行》、《三五七》、 《五梆子》等。
历史
提到竹笛的古代诗词
笛子四大名家
冯子存
刘管乐
陆春龄
赵松庭
笛子
笛子主要技法
南方笛子基本技法:顫、疊、贈、打 北方笛子基本技法:吐、滑、垛、花 其他技法:波音、歷音、氣變音、揉
音、 泛音、循環換氣、循環換氣雙吐等
馮子存的笛子作品:
《喜相逢》、《五梆子》、《黃鶯亮 翅》、《萬年紅》等 聆聽:戴亞演奏:喜相逢.flv 聆聽重點: 1. 北派笛子技法的運用 2. 樂曲的變奏手法
劉森
王鐵錘
李鎮
曲祥
俞遜發
詹永明
張維良
戴亞
香港笛子名家
孫永志
朱文昌
張向華
笛子名曲
《牧民新歌》(簡廣易、王志偉曲)
聆聽:詹永明演奏:牧民新歌.flv
《愁空山》(郭文景曲)
聆聽:唐俊喬演奏:愁空山.flv 聆聽重點:認識五六十年代的創作樂 曲與現代作品
春潮 扬鞭催马 运粮忙 小放牛
牧民新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
兰花花
半个月亮爬上来
走西口 山村迎亲人 沂蒙山歌 秦川情 蒲乡情韵
喜马拉雅的祝福 走进西藏 春到拉萨 祝福吉祥 康定情歌 西沙我可爱的故乡 云南山歌
太湖春 欢乐歌 婺江欢歌 采茶忙 阿里山的姑娘 春到湘江
双声恨
六月茉莉 月夜思亲人
竹笛在中国
艺术家
仅有六个指孔
特点
笛膜
西洋长笛
特点
一只竹笛可以演奏多个调
G D
A E
B C
#F
D
E #F
#C
1 2
G A B
C
A E
D
B
#F
E F
bC
G A B
#F #G #C #D
3
4 5
常用调
D E B
#G A
特点
不同的竹笛具有不同的调
特点-其它种类
口笛
排箫
排笛
特点
音色
北派梆笛
专辑: Tai Chi In Balance 艺术家: Chris Hinze 风格: New Age 唱片公司:POLYGRAM FAR CHINA
“太极”
德国艺术家-Karunesh “问道”
国外著名乐队采用竹笛

“夜莺”- 雅尼乐队
美国姑娘在
NBA比赛间隙 吹奏“陕北好”
火箭 对阵勇士(2006年12月15日)
C、笛子的种类
传统的笛子有曲笛和梆笛之分。 梆笛以伴奏梆子戏而得名。形体短小,
长度约40厘米,内径1厘米左右。音色刚 健明亮,音域为d2—g4。演奏上注重于舌 上技巧的运用,如急促的舌打音,富有 色彩的花舌音等。
B、笛子的音色
笛的音色清脆明亮,有丰富的演奏技
巧,常用于独奏。其高音区高亢明亮, 易于表现悠长宽广的旋律意境;中音 区甜美圆润,易于表现田园风味或优 美流畅的歌唱性旋律。 富于色彩的滑奏、快速的断奏、历音、 波音、顿音、垛音等丰富的技巧,能 演奏快速活泼的旋律,表现热烈欢快 的音乐情绪。
南派 北派
笛子的两大流派
南派 北派 演奏技巧特点: 南曲出手颤、叠、赠、打;
笛子的两大流派
南派 北派 演奏技巧特点: 南曲出手颤、叠、赠、打; 北曲拿手吐、滑、剁、花
笛子的两大流派
南派 北派 演奏技巧特点: 南曲出手颤、叠、赠、打; 北曲拿手吐、滑、剁、花
笛子的种类
传统的笛子有曲笛和梆笛之分。 梆笛 以伴奏梆子戏而得名, 音色高亢明亮 曲笛 以伴奏昆曲而得名, 音色圆润柔和
冯子存, 刘管乐, 赵松亭,陆春龄, 俞逊发, 刘森、简广易,詹永明, 李镇, 蒋国基, 戴 亚, 王次恒, 马迪, 杜如松, 唐俊乔等.
学习竹笛的人数排在学习民族乐器的总 人数的第三位.
文化交流
许多艺术家多次出访国外
王次恒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鹧鸪飞》
新世纪音乐采用中国竹笛
“太极平衡”
•向秀-《思旧赋》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王昌龄-《从军行》 •高适-《塞上听吹笛》 •李益-《春夜闻笛》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真山民-《泊舟严滩》 •陆游-《渡浮桥至南台》 •郑震-《荆南别贾制书东归》 •范大成-《鄂州南楼》 •欧阳-《梦中作》 •吴文英-《点涤唇 越山见梅》 •梦窗-《高阳台 落梅》 •刘克庄-《长相思 偕梅》
吹管乐器
笛子
民族器乐的历史
我国民族乐器以有 7000-8000年的历史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 新石器时代出土的 古笛的音高以具备 七声音阶的结构

历史
骨笛
河南省舞阳市 大约 8000 的历史
骨笛
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 大约 7000 年的历史
1、笛
A、笛子的发展历史 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 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 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 (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 8000余年历史。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 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现在 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音乐大致相同的音 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 旁还加打了小孔,其吹奏的音调与今天的 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 小曲《小白菜》。
何此散谁 春 人夜入家 夜 不曲春玉 李洛 起中风笛 白城 故闻满暗 闻 园折洛飞 笛 情柳城声
(735 AC)
历史
古代画作中的竹笛吹奏者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910-980 AC)
特点

制作
取材于竹子



苦竹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铜岭桥) 紫竹 湘妃竹 蕲竹, 等
砍伐、臵于屋内阴干(至少一年的 时间) 烘直 钻孔 装饰( 去皮、缠线、上漆、上铜套、 镶牛角、刻字,等) 调音
笛子的构造
笛膜
取材于芦苇 在农历端午节前 采摘 放置阴干
哪个笛膜贴得好?
笛子的历史
笛子的历史
骨笛
河南省舞阳市 大约 8000 的历史
骨笛
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 大约 7000 年的历史
常用演奏技巧
波音 滑音 颤音 剁音 叠音 花舌 赠音 打音 吐音 单吐 双吐 三吐
笛子的两大流派
劉管樂的笛子作品:
《蔭中鳥》、《賣菜》、《和平鴿》 等
陸春齡的笛子作品:
《小放牛》、《喜報》、《今昔》、 《江 南春》、《歡樂歌》等 聆聽:陸春齡演奏:小放牛.flv 聆聽重點:南派笛子技法的運用
趙松庭的笛子作品:
《早晨》、《婺江風光》、《三五 七》、 《採茶忙》、《幽蘭逢春》等
笛子名家巡禮
中国竹笛在电影音乐中
《卧虎藏龙》
致谢
郑月明
重要贡献者:
Hehe, Zjp1339, Luzhuyuan, Yunyou68, Jackofall, Gly100, 丝竹山水,想往,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