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域文化差异分析中国竹笛南北音乐风格的不同
从地域文化差异分析中国竹笛南北音乐风格的不同
从地域文化差异分析中国竹笛南北音乐风格的不同作者:刘新岳焦亚肖来源:《锦绣·上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竹笛作为吹管乐器,在我国流行久远,已有约七千多年的历史。
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在民族色彩上较为厚重,竹笛作为民间乐器受到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音乐风格。
作为吹管乐之王,竹笛的不同音乐风格受地域文化特色差异与文化韵味而不同,音乐风格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也促进了竹笛的发展。
中国竹笛南北两派在历史的变革与文化的衍生中,给人鲜明的对比,在音乐风格、作品与形态上都给人们营造其独有的特殊性与艺术性。
关键词:地域文化差异;南北竹笛;音乐风格传统的民间乐器是传统民间文化的一种体现,在民间乐器的制造、使用上也体现了乐器的独有韵味,竹笛在产生历史久远,在我国南北两地各有独具代表意义的竹笛,北方以梆笛为代表,南方以曲笛为代表,受到南北两地地域文化的差异,在竹笛的音乐风格上产生了不同的类型,这种风格各异的竹笛演奏也见证了地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在其音乐风格中融合了历史文化与时代兴衰。
一、地域文化差异对中国竹笛南北音乐风格的影响竹笛既有南北之分,自然存在不同,南北竹笛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南北两派应有风格,从地域文化上来看,我国南方在传统音乐风格上以婉约、轻柔为主,而北方在传统音乐风格上以豪放、遒劲为主,这也受到了地域人文的影响,南北两地的人文风格不同,那烦人性格温柔、细腻,因此在南方音乐风格上更加柔美、抒情,而北方人性格较为刚烈、热情,多以在音乐风格上较为欢快、豪放。
通过南北两地的地域人文的探究,能够很好的对南北两派传统音乐风格作为不同的见解。
在南北竹笛的音乐表达上,音乐风格受到人文环境影响,表达方式也不同,在演奏技巧上,南方竹笛的演奏颤音、泛音、叠音、连音等较为鲜明,北方竹笛的演奏以滑音、历音、吐音为主,不同音乐演奏技巧是乐曲音乐风格不同的最大影响因素,而这种演奏技巧的不同,更是受到了地方演奏技巧的影响,所以在南北竹笛的音乐风格上,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深入的。
传统南北笛曲的艺术风格差异
传统南北笛曲的艺术风格差异笛子被称为吹管乐之王,从古到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8000年的历史,其成熟实在令人惊叹。
而传统笛曲分为南北两方,他们的艺术风格也有根大差异。
笛子在全国流行的形制很多,但主要是曲笛和梆笛两种。
曲笛流传于我国南方,主要在江、浙、闽一带,用于南方昆曲以及南方各种地方乐中戏曲的伴奏,又叫“班笛”、“市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而梆笛则流传于我国北方,主要是冀西北、冀中地区,用于梆子腔伴奏以及北方各地方乐种的合奏。
正是这两种笛子的风格各异,造成了我国笛子演奏艺术风格产生了南北两派的区别。
南方曲笛管身比北方梆笛长。
管径比梆笛略粗,音高比梆笛低四度。
曲笛音域为:a-b2;梆笛为:d1-e3。
笛子以第三孔的实际音高称作该笛的调高,曲笛为D调;梆笛为G调。
由于演奏技巧和地方风格特点的不同,南方曲笛常用指法是筒音作sol,北方梆笛则是re。
在传统的演奏习惯与特点上:南方曲笛在演奏上以用气的技巧为长,在气息运用上要求饱满均匀,尽量少用吐音断奏。
演奏技巧如:气颤音、循环呼气、倚音、打音、叠音、三连音等等。
音色润丽、清晰,能自如控制强弱对比;而北方梆笛演奏上以用舌的技巧为长,采用了急促跳跃的舌打音、强有力的垛音、富有情趣的花舌音、顿音、历音、抹音等特殊技巧,气息运用较猛,在演奏上表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以上的不同之处决定了南北笛曲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旋律风格个性有很大区别。
曲笛演奏家陆春龄和赵松庭,他们的作品最能代表南方旋律风格个性。
陆春龄曲笛演奏风格与丝竹乐有着密切关系。
其演奏特点,音乐圆润甜美,气息控制细腻,音量强时亮而不刚,弱时柔而不涩,有着很高的造诣。
五十年代陆春龄将《鹧鸪飞》改编为笛曲,成为了曲笛代表性的优秀乐曲。
该曲以民间板式变奏的原则,并以细腻的加花手法,使旋律优美流畅,富有抒情性、歌唱性;而赵松庭的曲笛艺术不仅具有昆曲典雅秀丽的吹奏特点,又有乱弹、热闹、粗犷、活泼、流利的演奏风格,在保持发扬昆曲演奏讲究音色和运气技巧以及乱弹灵活流利的指法基础上,大胆吸收了北方梆笛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特点与其他管乐的演奏技法,大大发展了南方传统曲笛音乐。
南北派竹笛演奏风格特点比较
摘要笛,古时称“横吹”。
从河南省的舞阳县和浙江省的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笛就可以证实了我国笛子已有的七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音乐发展至今的民乐瑰宝之一。
它以它那美妙动人的音色和韵律和行云流水般的旋律意境,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发展至今,种类多样,其主要分为:梆笛、曲笛、短笛、玉屏笛和定调笛等。
因为地域差异、民风民俗不同、风土人情等因素而产生了派别之分,以江南丝竹乐为代表的南方的竹笛派别被称之为“南派”,南派的竹笛技巧主要表现气息与手指两方面,技巧主要有:颤、打、叠、连、赠、泛等这几个方面。
而北方的竹笛派别同样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原因而形成的一种风格特征,被称之为“北派”,北派竹笛的技巧主要表现在手指与舌头方面,同之处,竹笛的南北派之分主要的因素主要在于其各自的演奏技巧以及风格特点。
关键词:竹笛;南北派;演奏技巧;风格特点AbstractFlute, in ancient times known as "horizontal blowing". From the Henan province of Wuyang province and Zhejiang province of Hemudu Site, the unearthed the bone flute can be confirmed by the Chinese flute has more than seven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is one of the folk music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lk music. The mood with its beautiful tone and rhythm and melody freely flowing style of writing by the majority of people love.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es diversity, which is mainly divided into: bamboo flute, flute and piccolo, Qu Di, Yuping flute tone etc.. Because of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different folk customs,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and other factors and produce a sub factions, in Jiangnan Sizhu music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outhern faction bamboo flute called "southern", the two main bamboo flute breath and finger skills are: South, chatter, and overlapping, and even gifts, pan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While the North flute faction is also a kind of style as aresult of these factors and the formation, known as the "Northern School", the North sent the bamboo flute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ingers and tongue skills, skills are: vomiting, slip, stack, flower tongue, calendar and other aspects. Of course, as a national torch instruments of the flute, its basic skill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are equally applicable to the school. There are also different north and South pie are identical,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main bambooschool factors mainly lies in their playing skills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s.Keywords: bamboo flute; south school; performance skills; style目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15381 摘要 IHYPERLINK \l _Toc30781 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22337 引言 1HYPERLINK \l _Toc20590 一、南北派竹笛的历史渊源 2HYPERLINK \l _Toc28710 二、南派竹笛的演奏风格特点 3HYPERLINK \l _Toc17775 (一)强调对气息的微妙把控,追求优美婉转的音色3HYPERLINK \l _Toc26034 (二)注重指法的灵活和装饰音的添加,追求旋律的绮丽色彩 3HYPERLINK \l _Toc11328 (三)南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4HYPERLINK \l _Toc2950 三、北派竹笛的演奏风格特点 5HYPERLINK \l _Toc6678 (一)强调技巧的使用,追求洒脱的炫技 5 HYPERLINK \l _Toc22960 (二)强调舌与指的配合,追求笛声的颗粒性。
试论中国竹笛的南派与北派风格
试论中国竹笛的南派与北派风格【摘要】中国竹笛,是我国众多的民族乐器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
千百年来,它以简单易学的技法,嘹亮,清明的音色,刚直,隽拔的气质以及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博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以北派冯子存,刘管乐:南派赵松庭,陆春龄为代表的当代大师,在笛子的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南派风格;北派风格;演奏技术;气息竹笛是中国民族器乐大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它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其演奏艺术源远流长。
据史料记载,至少在汉,唐时期,无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笛子演奏就已广为盛行,并出现了不少技艺高超的演奏能手。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竹笛艺术以它自身特有的魅力和风韵,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并以大量诗文对竹笛艺术做了神奇美妙的描摹。
长期以来,竹笛不仅可以自娱自乐,陶冶人的性情和美化人们的生活,而且还是民族乐队进行重奏或合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器乐。
竹笛作为民族乐器中的奇葩,演奏风格虽有不同,但其发展对于光大历史文化,传承民族艺术,丰富人民生活,净化人类灵魂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作用。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使竹笛这个古老的民族乐器与其他民族乐器一样与时俱进,把传统的灿烂文化融进现代生活的旋律中。
本文试论竹笛现代派别,以引起更多人对竹笛的重视和喜爱,使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焕发出时代的光芒和青春。
首先,说一下北方的挷笛,挷笛因伴奏“梆子”类戏而的名。
梆笛的管身较细较短,音色高亢、明亮、清脆、尖锐、同样适宜独奏、伴奏或合奏。
多用于北方地区音乐的演奏,如河北吹歌会,辽东鼓乐,内蒙二人台及二人台和梆子戏曲的音乐伴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一般以G调笛为主。
北方挷笛一般亦独奏,伴奏或演奏的乐曲有《喜相逢》,《五梆子》等北方风格的乐曲。
曲笛是演奏南派音乐时用的笛子,曲笛也因伴奏“昆曲”而得名,一般以C,D调笛为主,曲笛管身粗而长,音色浑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适宜合奏,是江南丝竹乐、广东音乐等戏曲音乐中必不可少的富有特色的重要乐器之一。
南北方竹笛演奏风格浅显分析论文
南北方竹笛演奏风格的浅显分析竹笛的历史久远,产生于新石器时期的骨哨和骨笛。
中国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发现了大批的骨哨。
所以笛子是所有管乐的鼻祖。
而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古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批骨笛,与中国竹笛的结构十分相似。
在发展过程中,竹笛地位由伴奏乐器慢慢走向了主奏的位置。
由于南北方的传统音乐风格与人文审美要求的不同,使得南﹑北笛曲的竹笛曲在节奏﹑速度﹑技巧和表达情感上产生了差异,这也为此后两大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打下基础,为推进竹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很多笛曲里,光从谱面就能看出它们的派别。
南方乐曲多使用叠音﹑打音,震音﹑颤音﹑增音等技巧;而北方则用吐音﹑垛音﹑滑音﹑花舌较多。
还有一些地方的小派别也有其自己独特的风格,但从现在竹笛发展的一个大背景来说,南北的不同风格常交错在一起来互相补充,就像穿衣服中的“混搭”一样,互相汲取各地域的好的养料。
蒋国基的《水乡船歌》就将南北技巧完美的融为一体,这也是让我们别把界限分的这么清的一个实例。
一﹑南方竹笛的演奏风格从气息上来讲,南方的曲子要求气息均匀柔和,呈线性发展,很强调气韵,即“初如流水,腰如悬丝,尾如宏钟。
”在情感的抒发上,经常用到气震音。
震动的幅度和频率因曲子的需要来调整,而循环换气这一高难度呼吸法也最早运用到南派的曲目当中。
从技巧上来讲,叠音是江南丝竹与昆曲中的常用加花,在《行街》﹑《中花六板》中都有所体现。
叠音的出现很容易与南方水乡的灵动联想起来,江南水乡波光粼粼﹑乐哉悠哉的生活景象立马浮现在眼前,《江南丝竹》中以骨架音为支点,其他音围绕其上下加花。
打音用在江南丝竹中是为了起到断音的效果,不通过僵硬的舌头吐音来切开两个音,曲子加花润色之后变得委婉流畅,连绵不绝。
类似于揉弦的颤音以及乐句之间的增音也是让竹笛音色马上亮出来的法宝。
在广东音乐中较多使用上倚音,江南丝竹中则多为下倚音。
广东音乐分为“欢情”和“愁绪”两大类。
笛子入门:南北笛曲风格上的差异
笛子入门:南北笛曲风格上的差异一、底层差异南、北文化的的差异是南、北笛曲底层差异的源头。
地域文化向来是影响音乐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文化形成了颇有差异的音乐风格。
这不但仅是对器乐来说,比如我国陕北的民歌与陕南地区就有明显的差异。
以秦岭为分界限,陕南地区的民歌更接近四川,而陕北的民歌则与山西、宁夏等地相近。
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地理分界造成了人类生存活动区域的分隔,从而产生了音乐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这种在不同音乐文化圈与不同地域里各自独立发展的音乐艺术,就产生了音响形态上的差异,从而使人感受到音乐文化地域风格的差异。
具体到笛曲的南北风格差异的形成,底层差异之一便是地域文化中的自然环境。
有些学者认为:“地理与自然环境的特点对音乐的形态产生有某种影响”,比如,北方的笛曲,表现出平原地区的宽广、奔放的风格特征;而南方的笛曲,则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细腻与婉转。
二者截然不同。
也许,这就是长城与小桥的不同魅力。
底层差异之二是地域文化中的人文地理。
在一个地域内,常常因为师承或共同的审美偏好,使得一群音乐家的个人风格中具有某些共同性,能够称之为“群体风格”或换言之“流派”。
比如在巴洛克时代,欧洲音乐形成了威尼斯乐派、曼海姆乐派等风格流派。
中国很多乐器的演奏也存有着“南派”与“北派”,如琵琶独奏在明、清时期,就有“南派”与“北派”之分。
这种风格流派的形成与群体风格不无关系。
北方的笛曲演奏和创作群体中较为突出的是冯子存,他生于河北,在北方的浓郁的民间音乐的环境下成长,在深入了解民间音乐,特别是“二人台”的基础上,对北方笛曲风格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
其代表曲目有《五梆子》、《喜相逢》等等。
在他的影响下,北方笛曲的群体风格进一步扩展,华丽、奔放也成为北方笛曲的风格写照。
而在南方笛曲的群体风格的形成中,不可忽视的演奏家是陆春龄。
这位生于上海的演奏家,在汲取江南丝竹等民间音乐的养料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演奏特点,其音乐圆润动听、柔润缥缈,并由此促动了南方笛曲群体风格的巩固。
竹笛艺术的地域文化特点研究
竹笛艺术的地域文化特点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发现了我国的传统乐器竹笛自有着一种独特的美感,而在研究中,不少人发现,在中国的不同地域中,竹笛艺术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的,南方的竹笛艺术比较柔和百转千回,北方的竹笛比较轻松明快直白。
而这些差异是因为南北方的地域差异造成了南北方人的性格差异,从而产生了南北方的艺术差异。
鉴于此,本文将针对竹笛艺术的地域文化特点展开深入研究,以期能为我国竹笛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竹笛艺术;地域文化特点;研究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广大群众的艺术鉴赏水平的提升,中国传统乐器竹笛艺术逐渐被大众所关注,但是目前我国的竹笛艺术中存在着南北差异,而要想更好地发展和创新,就要对于这两种差异巨大的竹笛艺术流派进行研究,因此对于竹笛艺术的地域文化特点的研究刻不容缓。
一、竹笛艺术的概念简述“竹笛,汉族乐器名,中国传统乐器。
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
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
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
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华夏民族特色,发音动情、婉转。
龙吟,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
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
中国竹笛的种类及名称极为丰富多彩。
如以形制为名,饰龙:“龙头笛”;乐师在皇帝面前将双手交叉作拱手之意来演奏谓:叉手笛;以尺寸为名的如截竹一尺八寸的洞箫谓:“尺八”。
唐代传入到日本仍谓尺八,中国福建南中常用的洞箫即为“尺八”;以典故为名,如汉代音乐家蔡邕,拆“柯亭”第十六根竹制笛,其音色优美,后人赞好笛子谓:“柯亭笛”。
《史记》记载伍子胥曾吹箫乞食于吴市中,后人谓“子胥箫”;以材料为名,如“铜笛”“铁笛”“玉笛”“鹰笛”“猿臂笛”等;以地域为名,如四川姜笛的“姜笛”、广西侗族的“侗笛”;以剧种为名的,如昆曲的“曲”、梆子戏的“梆笛”、雅乐中的“雅笛”、能乐的“能笛”等等。
南北方竹笛演奏风格的浅显分析
南北方竹笛演奏风格的浅显分析作者:杨娜来源:《环球市场》2020年第09期摘要:竹笛演奏在中国可以说属于文化特色,竹笛可演奏出高亢的歌曲、亦可演奏出微妙的音乐,可抑扬顿挫、可慷慨激昂,中国竹笛在性能上远比西洋国家的长笛具有自己的特色,可呈现出其自身独特有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文人客士都通过笛声来写下被世人广传的优秀诗篇。
接下来,本文围绕我国南北方竹笛演奏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竹笛演奏;南方竹笛演奏;北方竹笛演奏一、南北方竹笛简单概述提及竹笛的派别,通常将其划分为南方竹笛和北方竹笛,众所周知,竹笛包含梆笛、曲笛两种类型,派别不同在竹笛演奏中选用的竹笛类型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南方派别竹笛曲目在艺术风格方面会呈现出细腻、委婉的情感,在竹笛演奏上经常会运用到曲笛;北方派别通常呈现出粗犷简单的艺术风格,在竹笛演奏上经常运用梆笛。
北方竹笛以刘管乐等表演大师和作品为代表;南方竹笛以陆春龄等竹笛表演大师和作品作为代表。
除此之外,还有浙派、中原流派等派别。
可是,对于竹笛派别的划分一般是以某一位著名演奏家的竹笛演奏艺术特色来命名的,这与南北方竹笛截然不同。
南北方竹笛是在诸多竹笛演奏者中呈现出的相同的演奏艺术风格。
从竹笛演奏音色的种类上对比来看:北方竹笛雄厚、高亢;南方竹笛飘逸、明亮,南北方竹笛在音質方面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反差,其中,北方派别刚劲有力、南方派别委婉妩媚,无论是在音质还是在音色方面,南北方竹笛演奏风格都表现出很多的差异。
这里提到的音色指的是声音传达的色彩变化,或浓郁、或明暗;音质指的是声音传达出的质感,或虚实、或刚柔等。
从竹笛演奏的刚柔度来看,北方派别侧重于沉稳性与厚重感,气沉丹田:南方派别侧重于演奏的乐曲具有一定的弹性,这如同人们在打太极拳一样。
著名演奏者冯子存先生曾经在教学生的时候,是先将笛膜吹破之后再演奏;陆春龄先生不急不躁、讲究力度的分寸把握。
从音波动态的角度来分析:北方派别竹笛演奏通常是以平直无波的声音为主,刚劲有力;南方派别在音波表现上时有时无。
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分析
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分析
中国竹笛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就已经成为了民间乐器之一,历经千年的沉淀和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及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一、江南派竹笛
江南派竹笛别称浙派竹笛,主要流布于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区,代表人物有著名笛手汪粤、张洪量、施洪等人。
江南派的竹笛以音色柔和、婉转著称,主要演奏曲目有《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优美的古曲。
二、西北派竹笛
西北派竹笛别称陕北竹笛,以陕西、宁夏、甘肃等地为主要流行地区,代表人物有范宗钦、刘继千、王振山等。
西北派的竹笛以音色粗犷、豪放为特征,主要演奏曲目有《西凉咏史》、《马踏边疆》等富有旷阔草原气息的曲子。
三、汉笛
汉笛是中国著名笛子演奏家丁善德先生所创建的一种竹笛,也被认为是一种流派。
汉笛以其音色独特、艳丽动听而备受好评,常被用于演奏一些古风民乐曲目。
北京派竹笛源于清乾隆年间,主要代表人物有聂耳等。
北京派的竹笛以音色明亮、高亢为特色,常被用作伴奏器乐,演奏曲目有《茉莉花》、《那就这样吧》等具有京味儿的曲子。
五、民乐派竹笛
民乐派竹笛是中国民间音乐中的一支,主要代表人物有李祥霆、姚洁等。
民乐派的竹笛音色纤巧、委婉,演奏对象广泛,常被用于演奏一些小清新的曲子。
综上所述,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不仅在本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而且在国际上也有不少的粉丝及爱好者。
相信随着时代的推移,竹笛艺术将会继续发扬光大,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妙旋律。
论南·北笛艺的异同
SONG OF YELLOW RIVER2020/ 10的音色也颇具中国韵味。
虽然同为竹制的气鸣乐器,在中国的南·北方的笛艺文化的传承中其音色也不尽相同。
这是由笛子形体的粗细、长短所影响的,并从中导致了南·北竹笛演奏风格的不同。
在我国北方多以吹奏梆笛为主。
为了追求发音高亢嘹亮,制作中设计笛身相对细短,表演时笛膜粘贴的也较紧,用于演奏热烈欢快的音乐。
这一特点与北方民歌的演唱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北方人爽朗的性格对音乐审美要求的体现。
梆笛主要用于北方梆子戏的伴奏和吹打乐的合奏之中,而在作为独奏乐器使用时,以发挥梆笛灵敏的演奏技巧见长。
丰富的演奏技巧配合坚实有力的音质使得北方乐曲显得格外华丽,常常给人以振奋精神之感,随之也就产生了北派竹笛的演奏风格。
与之相对应的南方竹笛多为曲笛。
笛身偏粗长,发音低沉浑厚,主要用于昆曲的伴奏和丝竹乐之中,现多用于独奏。
曲笛在演奏中,需要把笛膜粘贴的松弛一些,以求得音色有种水汪汪的感觉,这样可透出音乐的清雅秀美。
同样这种温润的音色也跟南方人的柔和性格对音色审美的要求有关。
但总体上,不管是曲笛还是梆笛,在笛膜的选择上都以薄而透明,韧性强的芦苇膜为最佳。
粘贴后都要拉出细密均匀的横纹,并与笛膜上的自然纹路形成交错,这样才能发出地道的中国竹笛音色。
那么梆笛和曲笛的具体划分是怎样的?专业中将E调梆笛及其向上的各调门笛子同归属于梆笛,因为这些竹笛的音色都有较强的穿透力,形制上也一支比一支细短,具有一定共性。
与此同时又将D调曲笛及以下的各调门笛子同归属于曲笛范畴,引申可包括低音笛。
因为这些竹笛的音色都比较低沉浑厚,形制上也一支比一支粗长。
因此梆笛与曲笛便在D、E两只笛子中间划出了一道鸿沟。
也成了南·北两派笛曲音色上的分界线。
从上述的分类中我们看到由曲笛到梆笛,每支笛子的定调皆不相同。
笛子愈大者调高愈低,反之愈小者调高愈高。
所以中国竹笛是每支一个调门,这点与西洋长笛在一支笛子上演奏十二个调不同。
中国南北音乐的差异
中国南北音乐的差异——之南北笛曲风格差异中国传统音乐南北风格之差异自古便不同——南之婉约、北之遒劲,南之柔媚、北之洒脱,这些语汇可以说是南北音乐风格只归纳,也可以说是南、北笛曲鲜明风格的概要,而深究下去,不难发现,这正是南北地区人们性情之总结。
人的性情之差异造就了音乐风格之差异。
那么,在探究风格差异之前,先了解一下“风格”,风格事物稳定的、系统化的感性特征。
音乐风格就是在音乐结构方面存在的稳定的、系统化的感性特征。
探究南北笛曲风格差异就是要了解二者的感性特征并加以对比分析。
这种差异分别存在于笛曲艺术形式的底层和表层。
底层即事物的源头、根本;表层即事物的外在、形式。
所谓南、北笛曲底层的差异,即笛曲在本地域的历史文化,音乐文化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差异;而南、北笛曲表层的差异则是基于乐器和乐曲的基础上形成的差异。
一底层差异南、北文化的的差异是南、北笛曲底层差异的源头。
地域文化向来是影响音乐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文化形成了颇有差异的音乐风格。
这不仅仅是对器乐而言,比如我国陕北的民歌与陕南地区就有明显的差异。
以秦岭为分界限,陕南地区的民歌更接近四川,而陕北的民歌则与山西、宁夏等地相近。
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地理分界造成了人类生存活动区域的分隔,从而产生了音乐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这种在不同音乐文化圈与不同地域里各自独立发展的音乐艺术,就产生了音响形态上的差异,从而使人感受到音乐文化地域风格的差异。
具体到笛曲的南北风格差异的形成,底层差异之一便是地域文化中的自然环境。
有些学者认为:“地理与自然环境的特点对音乐的形态产生有某种影响”,比如,北方的笛曲,表现出平原地区的宽广、奔放的风格特征;而南方的笛曲,则呈现出江南水乡的细腻与婉转。
二者截然不同。
也许,这就是长城与小桥的不同魅力。
底层差异之二是地域文化中的人文地理。
在一个地域内,常常由于师承或共同的审美偏好,使得一群音乐家的个人风格中具有某些共同性,可以称之为“群体风格”或换言之“流派”。
试论南北竹笛乐风
试论南北竹笛乐风作者:吴迪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1期【摘要】中国竹笛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流传范围甚广。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吹奏风格上也有很大差异。
本文通过对竹笛南北方两大演奏风格进行对比,总结出各自的特点及共性。
南北竹笛演奏技法与演奏风格蕴藏着很大的潜力,将其融合,会使竹笛艺术更富有生命力。
【关键词】竹笛;乐风;演奏技法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92-01一、影响南北竹笛乐风的因素(一)南北竹笛的形制、音色和音质。
竹笛的基本结构大多都为竹制六孔定调膜笛,管身开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和六个音孔。
不同的是,南北竹笛在形制存在差异,其称谓也不同。
南方较多使用的竹笛是原为南方“昆曲”的主演伴奏乐器之一,故名曲笛。
这类竹笛的笛管较粗较长,发音较低,其中筒音为a1,#g1和g1等的D,#C,C调及调更低的竹笛都为曲笛,这一音区的声音听起来更浑厚、深沉,更具感染力。
北方较多使用的竹笛是原为北方“梆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故名为梆笛,这类竹笛的笛管较细较短,发音较高,其中筒音为d2,be2,e2等的G,bA,A调及调更高的竹笛均为梆笛。
它善于表现竹笛音域的中高音区,这一音区的声音听起来高昂、嘹亮,能够激发斗志,具有阳刚之气。
(二)南北竹笛的乐曲。
由于南北方地域、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民间音乐的差异,必然造成南北竹笛的乐曲存在很大不同。
南方曲笛的代表乐曲有《鹧鸪飞》《姑苏行》《欢乐歌》等。
以大家比较熟悉的《鹧鸪飞》为例,整首乐曲旋律悠扬、婉转、抒情,每句旋律都要讲究句中抑扬顿挫的律动和句与句之间连接的准确把握。
北方梆笛的代表乐曲有《五梆子》《枣园春色》《喜相逢》和《荫中鸟》等。
《枣园春色》是一首具有浓郁北方音乐风格的代表作品,全曲包含了引子、小快板、中板、华彩段和热烈的快板五个部分,乐曲具有典型的梆笛特点。
从南北竹笛乐曲的对比来看,南方竹笛乐曲节奏缓慢,旋律起伏不大、连贯、舒展,听起来典雅,秀美;而北方竹笛的乐曲节奏欢快,旋律起伏跌宕,活泼跳跃,听起来粗犷,豪放。
浅议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及演奏技法
浅议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及演奏技法竹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风格。
在演奏竹笛时,不同的风格和流派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音乐风格。
本文将就竹笛演奏的风格流派及演奏技法进行探讨。
竹笛演奏的流派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的竹笛演奏风格、南方少数民族的壮族、苗族以及满族等的竹笛演奏风格。
这些不同的流派在演奏技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北方少数民族的竹笛演奏风格注重技巧的展示和音乐的表演性。
在蒙古族竹笛演奏中,常见的技巧包括起吹、连音、弹指、抹指等。
起吹是指在演奏过程中,使用吹奏技巧将声音迅速地发出,使音乐更加生动有力。
连音是指将多个音符迅速地连在一起演奏,增加音乐的节奏感和流畅感。
弹指和抹指是指用竹笛的指孔按下或抹过,以创造颤音、滑音等特殊效果。
而哈萨克族的竹笛演奏则更加注重音乐的情感和表现力。
在演奏中,演奏者常通过调节吹口、改变音量和音色等方式,表达出悲伤、欢乐、宁静等不同的情感。
满族的竹笛演奏风格更加注重旋律和变奏的发挥。
满族的竹笛演奏技法包括颤音、滑音、演奏方式等。
颤音是指通过呼吸技巧使音符产生颤动的效果,在演奏中用于增加旋律的表现力。
滑音是指通过手指滑动或抹过竹笛的指孔,产生音符从一个音到另一个音的过渡效果。
演奏方式主要有上吹、下吹和双吹等不同方式,不同的演奏方式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
在竹笛的演奏技法中,还有一些共同的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是吹奏姿势和发音技巧。
在吹奏竹笛时,应注意抬头、调整呼吸,用气息控制音量和音色。
同时要注意用舌尖和口腔的协调,使音符的发音更加准确清晰。
其次是指法和技巧的掌握。
竹笛的指孔有开放式指孔和闭合式指孔两种,需要根据不同的曲目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指法。
还需要掌握颤音、滑音、按音等技巧,以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最后是节奏和韵律的掌握。
竹笛的演奏中要注意音符的准确节奏,掌握好曲目的速度和节奏感,以保证音乐的整体效果。
竹笛演奏的风格流派众多,每种风格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技法。
浅议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及演奏技法
浅议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及演奏技法竹笛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
竹笛的声音柔和悠扬,可以表达出优美动人的音乐情感,因此在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及演奏技法。
1. 北方风格北方风格的竹笛演奏受到大胆豪迈的北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其演奏风格比较豪放、激情。
演奏时会夹杂着一些打击乐器的声音,让整个演奏氛围更加浓郁。
南方风格的竹笛演奏则更为柔和细腻。
南方人重视情感表达,由此演奏技巧更注重细节和内涵,强调感情的表达。
南方竹笛演奏风格以江南地区最为突出。
3. 川渝风格川渝地区是竹笛表演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因此在竹笛演奏风格方面,川渝风格也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流派。
川渝风格的竹笛演奏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既有激越的快板,也有抒情的慢板。
在节奏风格上,川渝地区的竹笛演奏性格偏向于热情活泼,节奏感较重,并且善于创新和变化。
二、竹笛演奏技法1. 孔氏吹法孔氏吹法是竹笛演奏的一个非常基础的技法,即一只手掌心向上,另一只手根据口唇对准垂直的吹孔发声。
这种演奏技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适合初学者练习。
试吹法是指轻轻吹气试探笛头,找到合适的发音位置后再用力吹气。
优点是使发音稳定,不容易跑调。
试吹时需要听准声音才能确定发音位置。
3. 鼓舌音鼓舌音是通过调整舌头的位置来调整音高和音色,可以使竹笛的演奏效果更加丰富多彩,音色更加具有表现力。
这种技法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掌握。
4. 滑音滑音是指从一个音符上或下滑到另一个音符的过程。
通过滑音可以演奏出非常感人的音乐,也可以丰富曲子的表现力。
这种技法需要对音高和节奏都有很好的掌握才能较为自然地演奏出来。
总结竹笛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传统的音乐文化熏陶,吸引了大批的民间音乐爱好者。
在演奏风格流派和技法上,不同地区的竹笛演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风味,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多样性和丰富性。
因此学习竹笛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发掘出自己的独特音乐风格。
浅议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及演奏技法
浅议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及演奏技法竹笛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演奏风格。
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竹笛的演奏流派和技法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和演奏技法两个方面进行浅议。
1.北派竹笛风格:北派竹笛风格源于中国北方地区,以北京、天津等地的演奏风格为代表。
这种风格的特点是奏法简练,旋律明快,以高音为主,具有独特的边吹技法。
北派竹笛多用于社交场合,如婚宴、庆典等,具有欢快、热烈的氛围。
2.南派竹笛风格:南派竹笛风格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如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这种风格的特点是奏法细腻,旋律悠扬,讲究吹奏技巧和表演技巧。
南派竹笛通常用于表演和独奏,其音色柔和、流畅,给人以宁静、优雅的感觉。
3.西洋竹笛风格:西洋竹笛是指按照西方音乐理论改进的竹笛。
这种风格的竹笛使用不同的音孔设计,能够演奏出更多的音调和音阶。
西洋竹笛通常用于演奏西方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演奏风格严谨、技巧要求高,较注重音乐的和声和节奏。
4.民间竹笛风格:民间竹笛是指在中国农村和民间流行的竹笛演奏风格。
这种风格的竹笛音色浑厚、质地柔和,表达力强,常常用于表演农村乐曲和民间舞蹈音乐。
民间竹笛演奏风格多样,具体表现为吹奏技法的差异,如口法、吐字和音调的处理等。
二、竹笛演奏技法1.指法:竹笛的指法是指演奏者在吹奏时使用手指遮挡或离开音孔的方式来改变音调。
竹笛通常有6个音孔和1个吹孔,通过不同的指法组合和改变指法的速度、力度,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调和音乐效果。
2.口法:竹笛的口法是指演奏者调整口腔和呼吸的方式来改变音色和音量。
常见的口法有“尖音”、“滚音”、“颤音”等,通过适当使用口法,可以让竹笛的音色更加丰富多彩。
3.吐字:竹笛演奏中的吐字是指演奏者将气息和舌头的运动结合起来,模拟人的语言发音音节,使竹笛演奏更富有表现力。
吐字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使演奏更加生动有趣。
4.呼吸法:竹笛演奏需要不断供给气息,所以呼吸法是十分重要的技法之一。
浅议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及演奏技法
浅议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及演奏技法竹笛作为中国古典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演奏技法。
在古代,竹笛被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等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笛的演奏风格和流派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从竹笛演奏的风格流派和演奏技法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广大竹笛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竹笛演奏的风格流派1. 北派竹笛北派竹笛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包括河北、山东、东北等地。
其演奏特点是明快、豪放,音色婉转动听。
北派竹笛的演奏曲目以《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为代表,这些曲目要求演奏者在技巧和表情上都有较高的要求。
北派竹笛演奏强调音准和气息的控制,在演奏时要求音色的转换和情感的表达。
北派竹笛的演奏风格独具北方地域的特色,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二、竹笛演奏的技法1. 指法技巧竹笛的演奏技法主要有吹奏技巧和指法技巧两大方面。
在指法技巧方面,竹笛演奏者需要掌握指法的准确和灵活,如掌握各种音阶的变化和连续吹奏时的指法转换。
在演奏《高山流水》等曲目时,演奏者需要运用指法技巧来表现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和情感。
2. 呼吸技巧竹笛演奏最重要的是呼吸技巧,呼吸技巧是竹笛演奏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呼吸技巧包括深呼吸、均匀呼吸和控制呼吸等,演奏者需要通过呼吸技巧来控制竹笛的音色和音量,从而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3. 吹奏技巧4. 表情和演绎技巧竹笛演奏者需要掌握表情和演绎技巧,表情和演绎技巧是演奏者表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
演奏者需要通过表情和演绎技巧来表达音乐作品中的内在情感和情感,使其音乐作品更加生动和动人。
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和演奏技法是竹笛演奏的基本内容,演奏者需要根据不同的风格流派和曲目的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演奏技法。
演奏者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从而更好地展现竹笛音乐的魅力和韵味。
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竹笛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竹笛音乐,也能够激励更多的人们来学习和传承竹笛音乐。
论我国南、北两派竹笛音乐的差异与融合
论 我 国 南 、北 两 派 竹 笛 音 乐 的 差 异 与 融 合
牛 宇 辰
( 山西 工商学 院,山西 太原 0 3 0 0 0 6 )
摘 要: 本文从竹笛的类别 、演奏技 巧、演 奏风格三个方面对 中国竹笛南 、北两 派的竹 笛音乐进行 了差异上 的分析 。 探 讨了南 、北两派竹 笛的演奏技法 ,风格融合 的情况 ,得出 了笛 曲演奏 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南 、北两派竹笛风格 的大
的形 式,所 以传统北 派笛子音 乐的风格也形成 了固定模式 :曲风 粗
犷 、豪放 ,旋律跳动较大 ,音乐情绪 以上扬为主,乐句干脆 简短 。
三 南 北 派笛艺的融合
在 当 今 社 会 , 融 合 程 度 不 断 提 高 , 地 域 之 间 的 差 异 在 不 断 缩 小 。 南 、北 两 派 的 笛 子 艺 术 也 在 相 互 学 习 中 不 断 融 合 。 南 、 北 两 派
南 、j 匕 竹笛类型的差别
南派演 奏的竹笛 以曲笛为主 ,笛 身偏粗 、偏长 ,发音柔缓 、细 腻 ,主要用 于 昆曲的伴 奏与丝竹 乐之 中 。曲笛 中的 “曲”字体 现了 曲笛 艺术的音乐性与歌 唱性 ,优雅 的 曲调能勾勒 出清新秀丽 的江南 美景和 南方人 民的淳 朴生活 。加之 南方河流众 多,曲笛在演奏 上又 富有水 乡韵味,清雅秀美之感 。 北 派演奏 的竹笛 以梆笛为主 ,笛身偏短 、偏 细、音色 高亢、硬
北派 梆 笛 在 演 奏技 巧上 多有 急 促和 连 续 跳 跃 的 吐音 ,
独 自发 展,必须 以开 放的态度和包 容的胸襟继承我 国传统音 乐文 化 的精髓 。我 国竹笛 的演奏风格 与技 法蕴藏着 巨大的潜力 ,只有 把握 了南、北两派演奏风格技巧 ,竹笛演奏才会更细腻、风格把握才会更
浅议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及演奏技法
浅议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及演奏技法竹笛,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其演奏风格流派和演奏技法非常多样,包括了古代各个地区的传统演奏方式和近现代的创新演奏技巧。
以下是对竹笛演奏风格流派及演奏技法的浅议,希望能够对竹笛爱好者和学习者有所帮助。
1.北方民族风格:北方地区特别是内蒙古、东北等地的竹笛演奏风格独具特色,通常表现为豪放、激昂的节奏和悠扬、深情的旋律。
代表作品有《草原之夜》、《风吹草低见牛羊》等。
2.南方民族风格:南方地区特别是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竹笛演奏风格注重表现出细腻、柔美的特点,旋律流畅而富有弹性,常常结合口奏和鼻奏的技巧。
代表作品有《云南民歌》、《荷塘月色》等。
3.曲艺伴奏风格:竹笛常常作为曲艺表演中的伴奏乐器,如评剧、京剧中就可以听到竹笛舒缓悠扬的演奏声音,充分体现了曲艺表演的儒雅和情感,这种演奏风格要求准确的音准和流畅的指法。
4.独奏演奏风格:竹笛作为独奏乐器,有着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通常演奏者通过吹气、顿音、振音等技巧来表现音乐的情感和表现力,音调的高低、音程的变化都能够借助不同的演奏方式来实现。
代表作品有《梁祝竹笛独奏》、《醉月楼》等。
5.中国古典音乐风格:竹笛在中国古典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常与古筝、琵琶等乐器合奏,形成独特的声音和谐。
代表作品有《秋思》、《广陵散》等。
6.流行音乐风格:近年来,竹笛也开始在流行音乐中得到应用,常常被用来演奏流行歌曲的旋律部分,给歌曲增加一种独特的味道和韵味。
代表作品有《竹笛恋曲》、《归乡》等。
以上列举的只是竹笛演奏的一些流派和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同地区的发展,竹笛演奏风格还会有更多的分支和变化。
每个流派和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都值得学习和探索。
二、竹笛演奏技法:1.吹奏技法:竹笛的吹奏技法是竹笛演奏的基础,包括吹气的力度、音色的控制、音高的准确等。
要演奏出富有韵味的旋律,就需要掌握好吹奏技法。
2.指法:竹笛的指法是指演奏者用手指去控制音孔,完成各种不同音高的演奏。
南北派竹笛的艺术特色
南北派竹笛的艺术特色摘要中国笛类乐器的鼻祖是出土于河南贾湖的骨笛,拥有着8000多年的历史。
竹笛作为拥有着广大人民基础的民族乐器,在长期的流传中演变成为可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乐器。
在源远流长的社会长河之中,竹笛被逐渐的演变为南北两大派别,而这两个派别风格不同,各种类型的曲风逐渐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所以在吹奏风格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南北两派竹笛的演奏风格进行对比,总结出各自的长处以及共性,探析南北两派竹笛的吹奏方式以及蕴含的无限潜力,和怎样对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民族乐器有着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南北派竹笛;艺术特色;文化特征前言竹笛作为一项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它有着无限的张力,能够演奏高歌如云的强烈声调,也能演奏婉转动听的悠扬小曲。
竹笛作为一个民族管乐器与西方的管弦乐器不同,他演奏出来的声线能柔能刚,可以慷慨激昂,又可以如泣如诉,所以说竹笛在音色这方面的性能相比西方的管弦乐器独具特色。
竹笛拥有千百年的演变历史,在我国许多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在悠扬的笛声之中,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随着竹笛艺术的不断演变与发展,由于风格特色不同与地域所处的位置不同,演变出了许多不同的音乐流派。
究其根本竹笛拥有南北两大派别,在竹笛的具体分类当中,一般我们可以将它分为梆笛和曲笛两大类。
而对于南北派别音乐风格的不同,经常使用的竹笛也是不相同的。
南派一般在音乐风格当中偏向于细腻婉转,擅长演绎如歌的曲目,所以说在南派当中比较经常用曲笛。
在北派,则是以一种粗犷的形式而存在,比较擅长于演绎激昂慷慨的乐曲,所以说一般就会用梆笛。
北派当中,以冯子存,刘管乐当大师作为其代表,在南派当中则以陆春龄等大师作为代表。
两种竹派别都有着不同的意境美、旋律美以及展现了不同的气韵。
丰富了竹笛多姿多彩的生命力。
在竹笛的长时间演变过程中,除了南北两大派别之外,还有浙派中原流派等等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仅仅是体现了一种个人演奏形式的风格,而不像是南北两大派别之中有着非常广的受众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音乐风格是音乐意义产生的基础,音乐的韵味存在于风格之中,由于受地域的原因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所影响,他们的艺术风格也就迥然各异了,所以它有多样性,丰富性及特殊性。
地域文化的差异是中国竹笛不同音乐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中国竹笛南北两派长期存在于不同的地域文化中,这种地理上的分界给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了分隔,因而,在竹笛的演奏风格、音乐作品及音响形态上都体现出相对独立性、差异性。
本文主要探讨地域文化的差异对竹笛音乐风格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地域文化;竹笛;音乐风格;差异[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7-0167-02从地域文化差异分析中国竹笛南北音乐风格的不同田斌1,田宁2(1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00;2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7)竹笛,是具有中国古老传统的民族乐器,从古至今,许多竹笛演奏家都为其艺术文化内涵的发展不断追求和探索,使其在几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耀眼的光芒,成为一颗璀璨、绚丽的明珠。
在上世纪50年代,冯子存先生以竹笛独奏的形式首次将其搬上舞台,并获得巨大成功,此后,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竹笛演奏家,北方代表人物有冯子存、刘管乐等,南方代表人物有陆春龄、赵松庭等,他们的演奏与创作充分体现出南北两派各自独特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
一、地域文化的差异是南北派竹笛音乐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以竹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音乐,其南北派的音乐风格,自古便不同,南派婉约、轻柔;北派遒劲、豪放。
从人文方面继续深入探究,显而易见,这正是南北方不同地域人们性情差异的表现。
南方人的性格细腻、温柔。
因此其音乐风格抒情委婉、优美深情。
而北方人的性格刚烈、泼辣、热情,所以音乐风格粗犷豪放,热情欢快。
人的性情差异造就了音乐风格之差异。
文化的不同形成了颇有差异的音乐风格,这不仅仅是对竹笛而言,对于其他艺术表演方式也同样存在。
以我国陕西民歌为例,依秦岭为分界线,使陕北与陕南地区的民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陕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偏向于内蒙古、宁夏、山西等地;而陕南民歌则体现出四川、河南等地的音乐风格。
由于自然地域的分隔,使得不同区域的音乐文化独立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音乐艺术风格,在表现方式和音响形态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中国竹笛南北派音乐风格的形成中,地域文化的差异是主要因素。
有观点认为:1.地理与自然环境的特点对音乐的形态产生有很大影响。
以竹笛曲为例:北派与南派所表现出的笛曲风格特点可比喻为宏伟长城与精致小桥的不同魅力。
如北方的笛曲,多用来表现北方人民具有的热情、豁达、豪爽的性格特征;而南方的笛曲,则常常呈现出美丽富饶的水乡人民具有的委婉、细腻与娇柔的性格特征。
二者风格差异明显,截然不同。
2.人文地理的差异对音乐的形态产生有很大影响。
在一个地域内,由于师承关系或对事物共同的审美偏好,常常使得这个地域内的许多音乐家在演奏和创作时,其音乐风格中具有某些共性,可以称之为“群体风格”,即俗话说的“流派”。
如欧洲音乐在巴洛克时代,形成了威尼斯乐派、曼海姆乐派等带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流派。
在中国,很多民族乐器的演奏都存在流派之分,如琵琶演奏,早在明、清时期就有“南派”与“北派”之分。
又如古筝,根据演奏手法和音乐风格处理的不同,分为山东派、河南派、广东派等许多流派。
因此,师承关系的延续和群体风格的喜好对竹笛南北流派的形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南北派竹笛音乐风格的形成与体现南、北笛曲风格的形成是由南、北方不同地域文化的形态决定的,并与其当地特有的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关系紧密。
在我国南方常用的笛子称为“曲笛”,主要用于昆曲伴奏、江南丝竹小合奏以及南方各地乐种的合奏等,因曲笛的音质圆润、音色柔美,故非常适合表现节奏舒缓平稳,旋律委婉抒情,赋予歌唱性的曲调。
在北方常用的笛子称为“梆笛”,主要用于内蒙古、山西等地的“二人台”音乐以及河北梆子腔音乐的伴奏,因梆笛的音色高亢明亮、粗犷豪放,所以能充分表现北方乐种热情奔放、跌宕起伏、活泼跳跃的戏剧性音调。
演奏中,南北派竹笛在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上有很大差异。
南派在音乐风格上强调音色柔美圆润,旋律流畅呈波浪式起伏,节奏平稳舒缓赋予歌唱性,有如大家闺秀,委婉含蓄,情景交融。
在演奏技法上,以气息的控制见长,细微处凝成一线,丝丝入耳;宽广时气息饱满,有如奔腾的河流。
颤音、叠音、赠音、打音、倚音等手指技巧大量使用,细腻流畅。
北派的音乐风格特点为音调高亢明亮、铿锵有力,旋律跌宕起伏、粗犷豪放,赋予戏剧性,表现出我国北方人民粗犷、朴实、豪爽的性格特征;演奏技法上,以舌的各种吐音使用见长,如单吐、双吐、三吐、花舌、垛音、抹音、划音等技巧的巧妙运用,使旋律167··[摘要]独立基础是民用建筑常见基础形式之一,文章从独立基础设计要求和国家设计规范要求出发,对独立基础设计时基础底板的配筋率问题及基础拉梁的简化算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独立基础;配筋率;拉梁[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7-0168-02关于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的建议孔德明1,刘丽2(1.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7)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当不设置地下室时,框架柱下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是各类基础中较为简单的基础,在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基础底面积由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的高度由柱与基础交接处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确定;基础变阶处的高度由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确定;基础底板的配筋由抗弯计算确定。
文章就独立基础设计时所涉及到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的最小配筋率问题、单独基础拉梁简化算法,谈一谈个人的认识。
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的最小配筋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的最小配筋率,《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没有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5.2条指出,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这条规定是否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在工程界还未取得共识,关键问题是台阶宽高比不大于2.5的独立基础,是否可以认为是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基础板和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翼板,属于卧置于地基上的的混凝土板,其配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和构造要求外,还应满足ρ≥0.15%的要求。
目前在工程界,关于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的配筋有以下几种做法:第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米宽度范围内的配筋取计算配筋和1000H ×0.15%(mm 2)的较大值,但不得少于φ10@200mm ,H 为基础高度,以毫米计。
第二,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米宽度范围内的配筋取计算配筋和1000Hz ×0.15%(mm 2)的较大值,但不得少于φ10@200mm ,Hz 为基础截面的折算高度,以毫米计。
第三,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米宽度范围内的配筋取计算配筋和1000h1×0.15%(mm 2)的较大值,但不得少于φ10@200mm ,h1为阶形独立基础第一阶的高度,以毫米计。
阶形独立基础每阶的高度宜为300-500mm ;当H参考文献:[1]詹永明.南北笛曲风格及其演奏流派[J].中国音乐.1997,(03).[2]韩志友.论南北派竹笛的演奏风格与技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01).[3]谢继群.江南丝竹与南派竹笛[J].剧影月报,2005,(03)!!!!!!!!!!!!!!!!!!!!!!!!!!!!!!!!!!!!!!!!!!!!!!!!!具有浓郁的北方戏曲音乐色彩。
南方笛曲演奏风格的代表人物,是江南笛子演奏家陆春龄,陆春龄先生出生于上海,由于长期受到江南丝竹音乐的熏陶,使其大量吸收了江南丝竹及昆曲等民间音乐的演奏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
在气息的运用上,主张“气沉丹田”,通过腹肌和腰肌的力量,细腻地控制气息的大小缓急,使吹奏出的音色强而不燥、弱而不虚,坚实饱满、悦耳动听,在其创作的《小放牛》、《鹧鸪飞》、《欢乐歌》等代表作品中,大量地使用江南丝竹常用的加花手法以增强音乐的韵味,如赠音、叠音、打音等技巧,在小颤音和指震音的用法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使乐曲更加华丽、活泼,旋律更加流畅。
北方笛曲演奏风格的代表人物,是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冯子存先生出生于河北阳原县,长期在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二人台”民间音乐环境下成长,从小受到“二人台”戏曲音乐的旋律、节奏、技巧等方面耳濡目染的影响。
1953年冯子存先生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时,首次将笛子以独奏的形式搬上舞台,演奏了《喜相逢》、《放风筝》两首乐曲,因其高亢嘹亮的音色,优美动听的旋律,以及丰富而娴熟的演奏技巧,塑造出了北方鲜明朴实的音乐形象,轰动全国。
他的演奏体现了北方人民的性格和语言特点,歌唱性的旋律极富感染力,“花舌”技巧的运用是其一大特点,创造出长、短、软、硬、疏、密等各种花舌技巧;吐音、垛音、划音、揉音、抹音等北方技巧的运用,使其音乐充满浓郁的北方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享有“吹破天”的美誉。
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群体艺术环境,这种艺术环境又进而构成了文化环境,并深刻影响着当地人们的审美喜好。
而南、北笛曲在不同的艺术背景下产生,并受到审美喜好的影响,形成南北派风格迥异的音乐演奏特点。
因此,本质的差异决定了形式的不同。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