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土壤污染成因分析及监管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土壤污染的来源和扩散机制、开发土壤修复技术、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土壤污染的来源和扩散机制、开发土壤修复技术、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土壤污染的来源和扩散机制、开发土壤修复技术、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着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或者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

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土壤污染的来源和扩散机制,开发土壤修复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一、土壤污染的来源1. 工业废物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废水、废气等排放到环境中,其中一部分进入土壤并引起污染。

2. 农药和化肥使用:农田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其中一部分会残留在土壤中并逐渐积累。

3. 废弃物处理不当:城市垃圾、建筑垃圾等大量产生,并且处理不当会导致有害物质渗入到土壤中。

4. 汽车尾气排放:机动车辆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其中一部分通过空气沉降到土壤中。

5. 矿产资源开发:矿山开采和矿产资源加工会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

二、土壤污染的扩散机制1. 渗透和浸润:污染物通过水分的渗透和浸润进入土壤深层,并随着水流扩散到周围区域。

2. 气态传播:挥发性有机物质可以通过气态传播进入土壤,然后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到周围区域。

3. 地下水污染:部分污染物会通过渗透进入地下水,然后随着地下水流动扩散到更大范围内。

4. 地表径流:降雨后,污染物可以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从而导致更大范围的污染。

三、土壤修复技术1.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态修复手段来降解或吸收有害物质,如植被恢复、微生物修复等。

2. 物理修复技术:利用物理手段将有害物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如热解、蒸馏、离心等。

3. 化学修复技术:利用化学物质改变有害物质的性质,使其变得无害或难溶于水,如化学固化、化学还原等。

4. 土壤改良技术:通过调整土壤的酸碱度、通气性、保水性等性质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有害物质的毒性。

四、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 加强监管和治理: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工业废弃物排放和农药使用等行为的监管,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江苏面源污染现状与原因分析

江苏面源污染现状与原因分析

江苏面源污染现状与原因分析作者:张璟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19期摘要:不同于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具有污染源的分散性及难以检测性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农业重要污染来源之一。

江苏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省域水网稠密。

农村生活、生产产生的废料、废水排放对江苏湖水造成较严重的污染。

十多年来,江苏在面源污染治理课题上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面源问题没有得到根治,部分河流氮磷浓度依然较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重要突出的位置。

为了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江苏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监管,完善城乡统筹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农村生活、生产污染管理。

关键词:江苏生态;面源污染;治理建议一、前言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污染源之一。

面源污染又称作非点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富含氮磷的化肥、农药中的有机成分、禽畜排放和农民群居所产生的生活污染。

除此以外,城镇化的扩张也会加剧化肥面源污染。

据研究,我国氮肥利用率只有30%~35%,钾肥使用率35%~50%,而磷肥使用率仅有10%~20%,这些流失的化学物质残留土壤中,随着水流冲刷流入渗透进水体,使得水体中氮磷浓度升高,带来水体中氮磷的富营养化。

2000年以后,农业面源污染贡献发生变化,由过去畜禽排放为主转为到后来以农田化肥污染为主。

不同于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具有污染源的分散性及难以检测性,危害人体健康,也给农产品生产带来危害。

过去40多年来,随着农业、畜牧业发展及农业人口的增加,农业化学需氧量、氮和磷使用增加了91%到244.1%不等。

然而,我国化肥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农业生产增长通过规模效应显现,但是规模效应同时也加重了化肥污染源排放,给农业、水体带来污染。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环境治理迈向新的阶段。

面对江苏农业面源污染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负效应,2019年江苏印发了《江苏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进一步对江苏农业生产所用的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源头进行责任细化与明确。

江苏省土地治理的现状综合分析与研究调研报告【范本模板】

江苏省土地治理的现状综合分析与研究调研报告【范本模板】

江苏省土地治理的现状综合分析与研究调研报告这次,我们小组对江苏省的土地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到了省资源开发局和溧水县进行了理论的了解和实地的考察.就这次调研,我们都是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

总的来说,有以下一些内容。

一,省资源开发局的调研按照我们实现准备的调研提纲,我们提出了若干问题,相关问题都由开发局的领导们为我们一一解答了。

(一)我省土地治理的现状及成果我省土地治理由1988年农业开发,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并于1989年启动了项目,对苏北24个县进行了土地治理,同时也从当时的8000万投入到如今的13个亿的投入,由此可见,再农业开发与农田基础设施改造上,投资的规模和范围一直在不断地增长。

很明显,在土地治理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上,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的同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我省再项目建设上的成效也是相当的明显的1.有70%—75%以上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灌溉,排涝等。

2.提高了抗资源灾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使粮食产量和农产品产量不断地提升。

3.不断推广新产品,新技术。

4.由于自家农田基础设的提高,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从而直接得到实惠.5.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环境。

(二)我省土地治理的目标及状态与目标的偏离程度我省的土地治理目标随阶段不同而不断改变,由最开始的提高粮食产量到现在的提高。

1994—1998的主要目标是娘是供给充足以提高收入,推动产业化经营.98年以后,我省的土地治理以增加农业收入为核心目标。

(三)江苏省土地治理的分区及侧重点我省土地治理上总体来说没有具体的分区概念,如果非要大概区分的话,可以分为苏北,苏南,苏中三个区域。

而分区的主要依据则是资源因素与经济区的划分。

我省重点的农业开发土地治理区域在苏北,我省50%以上的资金都投入到苏北的建设中,重点投入5个市,分别在第一,粮食产业(稻,麦)上,连续6年增产,在投入上有60%逐渐降低。

第二,蔬菜产业上由20%逐渐增加到30%甚至更多,鼓励建设蔬菜大棚提高产量。

土壤污染防治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

土壤污染防治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

土壤污染防治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土壤污染是指土壤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对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有效防治土壤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土壤污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一、土壤污染问题分析1. 主要污染物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等。

重金属是最为常见的土壤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药施用和废弃物处理等。

有机物污染包括石油烃类、农药和化肥等,这些有机物对土壤造成严重损害。

而放射性物质则来自于核能设施事故、医疗废物等,对土壤造成辐射污染。

2. 污染的影响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降低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而影响粮食生产。

土壤污染还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导致饮用水的污染。

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最重要的是,土壤污染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农产品和饮用水等途径接触到受污染的土壤。

3. 污染的现状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据统计,我国土壤总面积的1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占主要比例。

在农业、工业和城市化进程中,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

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研究1. 溯源管理要有效防治土壤污染,首先需要进行溯源管理。

对企业的排污管控,明确污染物的类型和排放量,加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工业废水得到合理处理。

对于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需要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监管和管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2. 土壤修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土壤改良和微生物修复等。

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吸收和转移有害物质的能力来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比如铁皮石斛、一枝黄花等植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一定的富集能力。

农村土壤污染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农村土壤污染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农村土壤污染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于污水、废气、垃圾等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到的污染,而对于具有隐蔽性的土壤污染却很难察觉。

土壤污染治理的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将长期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本文分析了农村土壤污染产生的基本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农村土壤污染污染源措施一、土壤污染概述及现状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而农村土壤污染则指农村区域内耕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受到污染。

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到2013年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到严重污染。

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土壤污染事故,包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

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出现环境报复风险。

二、土壤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一)大气污染土壤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由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和生活取暖排出的有毒气体,它的污染面大、覆盖范围广,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废气污染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在大气和水滴中转化为硫酸、硝酸等随雨雪落地,形成酸雨。

酸雨不仅直接腐蚀农作物,而且降低土壤缓冲能力;二是固体颗粒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二)废水污染土壤使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灌溉农田是导致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尤其农业灌溉用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N、P、K等成分的肥效使农作物增产,因此大量农村农田灌溉用水来自于污水。

浅谈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03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水平。
03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
土壤淋洗
利用清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或表面活性剂对土壤 中的污染物进行溶解,然后通过 收集系统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
出来。
土壤置换
将污染土壤挖出,用未污染的土 壤进行置换,以降低土壤中污染
物的浓度。
热解吸
利用高温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从 土壤中解吸出来,再通过冷凝等
培养良好习惯
合理分类垃圾,减少一次性塑 料制品使用,保护土地资源。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失败原因分析
失败的案例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不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所致。这些因素导致 土壤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甚至出现恶化的趋势。
05
未来展望与建议
未来土壤污染防治的趋势
01
02
03
04
持续监测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监测网络 ,定期评估土壤质量,为防治
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科技创新引领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发,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污染治理效
率和效果。
政策法规完善
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 规,严格落实责任,加大违法
惩处力度。
多元共治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土壤污染防 治,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
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对政府和企业的建议
政府
加强监管力度,严格审批建设项目, 确保企业合法合规排放;加大投入, 支持土壤污染防治科研和治理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企业
自觉履行环保责任,严格控制污染物 排放;加大科技投入,采用清洁生产 技术和工艺;积极参与土壤污染治理 和修复工作。

打造苏北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新高地——苏北低碳农业现状与建议

打造苏北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新高地——苏北低碳农业现状与建议

收稿日期:2021-03-16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江苏低碳农业:生产效率、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2019SJA1671)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张(1991-),男,博士研究生,从事环境经济学研究。

引言温室气体浓度提高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农业碳排放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源之一。

农药、化肥所产生的面源污染[1],机械使用以及土地自身的碳排放[2]是农业污染和碳排放重要源头。

温室气体浓度加剧带来的气候变化也加重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

例如,气候变化带来农作物病虫害[3];土地沙漠化趋势显著的影响[4];禽类繁殖和生产同样受到影响,由气候变化导致的畜牧业疾病风险加大[5]。

这些无疑对农业以及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而言,低碳农业强调“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和高效率”,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江苏省是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降低农业污染、减少碳排放同样也是江苏省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要求。

江苏省委省政府在2018年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高效利用资源,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的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总体目标。

江苏省环境厅2020年发布的《江苏省低碳发展报告(2019)》中提到积极推进全省低碳农业发展。

江苏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省之一,而苏北五市更是江苏重要的农业产区。

仅从统计材料上看,江苏省2019年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7503.15亿元,苏北农林牧渔产值为4254.45元,接近苏南地区总产值的2倍。

新时期,苏北农业必须要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打造更加绿色环保的低碳农业。

一、苏北地区发展现实困境苏北地区包括江苏省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市,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苏北平原,是江苏重要的农业地区。

根据江苏省2020年统计年鉴资料,2019年江苏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7444.85千公顷,打造苏北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新高地———苏北低碳农业现状与建议张(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江苏淮安223001)摘要:江苏省积极推进全省低碳农业发展,苏北地区在推进自身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不能简单模仿苏南地区发展经验,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新路子。

江苏面源污染现状与原因分析

江苏面源污染现状与原因分析

战略研究江苏面源污染现状与原因分析摘要:不同于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具有污染源的分散性及难以检测性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农业重要污染来源之一。

江苏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省 域水网稠密。

农村生活、生产产生的废料、废水排放对江苏湖水造成较严重的污染。

十多年来,江苏在面源污染治理课题上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面源问题没有得到根治,部分河流氮鱗浓度依然较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重要突出的位置。

为了建设“强 富美高”新江苏,江苏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监管,完善 监管体系,加强农村生活、生产污染管理。

关键词:江苏生态;面源污染;治理建议一、前言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面源污 染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污染源之一。

面源 污染又称作非点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过 程中使用富含氮磷的化肥、农药中的有 机成分、禽畜排放和农民群居所产生的 生活污染。

除此以外,城镇化的扩张也 会加剧化肥面源污染。

据研究,我国氮 肥利用率只有30%〜35%,钾肥使用率35%〜50%,而磷肥使用率仅有10%〜20%,这些流失的化学物质残留土壤中,随着水流冲流水,使水中氮磷浓度升高,带来水体中氮磷的 化。

2000年以后,农业面源污染 贡献发生变化,由过去畜禽排放为主为到后来以农田化污染为主。

于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具有污染源的 以 ,:/,也 农产 生产 来 。

过40 来,随着农业、畜业农业 的加,农业化学 、氮和磷使用增加了 91%到244.1%不等。

而,我化 面源污染 农业经 之U,农业生产 过 I现,也加化肥污染源排放,农业、水 来污染。

的我要“人与和 生”的现化,我国穸的。

面 农业面源污染 经 会 的,2019( 农业农村污染》(简称()),《方案》进一 农业生产所用的化肥农药 面源 污染 源 化。

面 要,我 一步究面源污染对农业生产影响具有一定践意义。

二、江苏面源污染成因分析湖泊众多,水网稠密。

土壤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

土壤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
研发先进的土壤污染评估技术
加大对土壤污染评估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评估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制定治理方案提供技 术支持。
强化信息共享与数据互通
加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 与数据互通,提高治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与方法
物理修复技术
利用物理手段,如隔离、挥发、过滤等,去除污染物,实现土壤的净 化。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影响
影响农产品质量
被污染的土壤生产的农产品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人 体健康造成危害。
破坏生态环境
土壤污染会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 和土壤酶活性,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影响经济发展
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 效益,同时也会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壤污染的区域分布与特点
区域分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土壤污染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地 区、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和交通 干线附近。
特点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 累积性、不可逆转性和难治理性 等特点。
03
土壤污染治理措施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制定严格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明确土 壤污染的标准和处罚措施,为土壤污染治理 提供法律保障。
化学修复技术
通过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中和等,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 性物质,降低土壤污染程度。
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生物降解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将其从土壤中去除。 例如,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
联合修复技术
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对土壤进行综合治理,提高修复 效果。
04
成功案例分享与经验借鉴
02
土壤污染现状分析

连云港环境问题及管理建议分析

连云港环境问题及管理建议分析

连云港环境问题及管理建议分析近年来,中国的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之一,连云港也面临着环境问题和管理挑战。

本文将对连云港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一、连云港的环境问题1. 大气污染严重连云港作为工业城市,工业排放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

尤其是化工、钢铁等行业的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2. 水污染问题突出连云港市地处黄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的排放,导致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

尤其是一些小型工厂和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不到位,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海洋中,加剧了水污染问题。

3. 土壤污染问题值得关注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等的排放,导致一些工业用地和城市周边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不仅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造成影响,也给周边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4. 垃圾处理问题亟待解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连云港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目前,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处理需求,导致部分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二、管理建议1. 优化工业结构,减少污染排放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环保投入,引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

可以采取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环境友好型的改造,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2.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废水得到有效处理,不再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海洋中。

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治理,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覆盖率和运行效率。

3.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政府应加大对土壤污染治理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加强对工业用地和城市周边土壤的监测和治理,确保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

4. 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政府应加大对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宣传力度,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推动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

苏北地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分布及其食物安全风险评价

苏北地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分布及其食物安全风险评价
维普资讯
生 态与农村 环境学 报 20 ,2 ( ) 3 3 07 3 1 : 3— 9
J un /o" c l ya d R r l vrn n o ra /E oo n ua i me t g En o

苏 北地区 壤一 土 水稻系 统重金属分布及其食物安全风险 评价
该地区土壤所产大米对人体的重金属暴露风险。结果显示, 该地区的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总体上符合建设绿色
食 品生产基地 的要求 , 属于总体 未明显污染土壤 ; 不过 , 黄潮 土上所 产大米 中 N 以及砂礓 黑 土上所 产大米 中 N、 i i
P 含量存在超出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现象。 b 依据 U E A的兄D值计算所得结果表明, SP , 供试地区所有土壤上 所产大米中 A 、r sc 具有明显的食物安全风险, 部分地区的大米中c d存在风险, 由于 C / n dZ 比值较低 , 因此基本上
hl at a o 8pi f o n c ri s pe e knr d myi aes fw jr o ps u ncat a, t f a so iadr egan a l w r t e a o l n ra oma i t e ,H aghou ol 9 r sl i m s eaadS a agbaksi ( etos o a s f ot t o t u Z , b, d C , i A n Moui ni l n hj n l l V rsl)fr n yio n ns fo C , n P C , r N , s d ss i c o i al s c e t a l a
Poic , aj g 10 8 C ia rvneN ni 0 0 , hn ) n2
Ab ta t S ie vrn na u lya d i mp c n sft fa r- rd csh sb e n fte rs ac ag t c n sr c : ol n i me t q ai n t i ato aey o g p o u t a e n o eo eerh tres o - o l t s o h cmigrgo a n i n na u i n utia l e eo me t nt els e a e a e nag oo i u v ya d d e n e in l vr me t q a t a ds san bed v lp n h at c d .B sdo e lgcs re n e o l l y i d

有关淮安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有关淮安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有关淮安土壤污染调查报告摘要:土壤是生物和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环境。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土壤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较大,土壤环境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发生的地域和规模在逐渐扩大,危害也进一步深入。

目前,土壤生态环境安全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本文对家乡淮安的土壤污染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进行了阐述,提出一些解决土壤污染的建议。

关键词:淮安土壤污染治理调查报告1.土壤污染概念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 左右。

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汽车排放的废气,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

农业化学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导致土壤遭受非点源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扩大。

因此,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当土壤中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2.淮安土壤污染现状土壤污染物种类很多,其中最突出的而又很难降解的有两大类,一是重金属,二是有机合成农药。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来源很多,一般情况下通过大气、尘降与水污染转化而产生。

但由于农业化学水平的提高,大量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也使土壤日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沈跃文等对淮安市的蔬菜基地、大型交通干线两侧、重污染企业附近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检测发现:蔬菜基地的监测点位分布在楚州区、盱眙县和金湖县三地。

土壤污染来源及治理措施

土壤污染来源及治理措施

土壤污染来源及处理施土壤污染是指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

如我国辽宁沈阳张士灌区由于长期引用工业废水灌溉,导致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人畜不能食用。

土壤不能再作为耕地,只能改作他用。

土壤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污水灌溉:污水和废水中携带的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

●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土壤。

●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造成土壤质量下降。

●大气沉降物: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

●矿冶活动:矿山开采与矿产冶炼给周围环境和土壤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合理的施用化肥: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我国土壤污染情况总体上表现为部分地区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土壤环境风险仍然存在,需要持续关注和加强治理。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信息:1.土壤环境风险基本管控:根据2023年的报告,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2.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以上。

3.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但有的地区土壤污染还在持续累积,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环境风险仍然存在。

4.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加快实施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完成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累计将多个地块纳入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管理。

5.土壤普查:时隔40年后,中国再次启动土壤普查,这表明了对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视和对土壤资源保护的加强。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常见处理措施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常见处理措施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常见处理措施土壤污染物来源及处理措施一、土壤污染来源概述土壤污染,这一环境问题的隐形杀手,正悄悄侵袭着我们的农田和家园。

它源自外部有害物质的侵入,导致土壤成分、结构或功能发生不利变化,进而破坏生态平衡,威胁农业生产安全。

污染物来源广泛,涉及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农药残留、生活垃圾渗透以及大气沉降等多个方面。

这些污染物不仅直接损害土壤质量,还可能通过食物链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二、工业废水排放影响在众多污染源中,工业废水排放尤为严重。

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重金属、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

若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这些废水便直接涌入河流、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它们使土壤质地恶化,降低肥力,甚至摧毁微生物系统,令土壤生态失衡。

三、农业化肥农药残留农业领域也不容忽视。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是土壤污染的另一大源头。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流失,破坏团聚性,影响作物生长。

而农药残留则在土壤中积累,通过食物链传递至人体,构成健康隐患。

四、生活垃圾渗透污染生活垃圾亦是罪魁祸首之一。

若垃圾未得到妥善处理,其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便会渗入土壤,改变其成分和结构,扰乱正常功能。

此外,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也会通过大气沉降途径进入土壤,加剧污染。

五、大气沉降污染途径大气沉降同样不容忽视。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进入土壤,包括重金属、酸雨等,对土壤造成直接伤害。

同时,这也加剧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六、危害这些污染物的危害广泛而深远。

它们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防治土壤污染刻不容缓。

七、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面对土壤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和技术手段。

目前,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以及综合修复等技术手段应运而生。

这些技术旨在降低土壤中污染物浓度,固定或转化污染物,减轻其危害。

江苏省内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修复研究

江苏省内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修复研究

江苏省内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修复研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

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也面临着类似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本文将围绕江苏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及其修复研究展开探讨。

首先,需要了解江苏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江苏省内部分地区的农田土壤中存在着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超标问题。

这主要源于长期以来工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和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活动。

这些重金属元素会通过气态、液态、固态等形式进入土壤,并随着农产品的生长和农田的利用逐渐积累,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其次,针对江苏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修复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利用重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如迁移、转化和迁移能力的差异,通过土壤修复技术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常见的修复技术有堆肥堆添加材料和土壤覆盖等。

化学方法主要通过添加化学剂,如石灰土、磷酸盐和有机物等来改变土壤环境,降低重金属元素的有效性和迁移能力。

生物方法是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的生理特性,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吸附、转化和蓄积,常见的技术有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

在江苏省的实际应用中,植物修复技术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修复方法。

通过筛选适应江苏省生态环境的植物物种,引入到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中,利用植物的吸收、承载和转运特性,将重金属元素从土壤转移到植物体内,并通过生物吸附和沉积的方式修复土壤。

此外,植物修复还能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特性,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微生物修复技术也在江苏省内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微生物具有高效、经济和可持续的特点,能够降解重金属元素和转化有害物质,为土壤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研究表明,适当添加合适的微生物菌剂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改善土壤环境。

土壤污染及其治理方法

土壤污染及其治理方法
详细描述
增加对土壤污染防治的科研投入,支持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 创新和进步。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总结词
完善法制、强化政策引导、提升监管能力
详细描述
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政策引导,通过实施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 采取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同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
详细描述
生物法适用于处理污染程度较轻的土 壤,通过添加微生物或酶等生物制剂 ,促进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具体 的方法包括堆肥、生物滤器等。
03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固化/稳定化技术
化学固化/稳定化
利用化学药剂与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反应 ,降低污染物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物理固化/稳定化
通过物理手段将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固定在原 地,减少其与水、空气的接触。
提高公众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总结词
普及知识、增强意识、促进社会共治
详细描述
广泛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相关知识,增 强公众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认识和意识。同时,建立健全公众 参与机制,加强社会监督,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 参与的治理格局。
THANKS
感谢观看
动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等优点 ,但修复时间较长且效果不稳定。
04
土壤污染治理案例分析
北京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土壤污染治理案例
污染原因
垃圾填埋场长期运营,大 量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地下 ,造成严重土壤污染。
治理方法
采用原位修复技术,通过 添加催化剂和激活剂,促 进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有 机污染物。

江苏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与现状分析*

江苏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与现状分析*

DOI :10.15913/ki.kjycx.2024.04.008江苏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与现状分析*何婷婷,史志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摘 要:江苏省农业条件得天独厚,但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危害当地的水生态环境。

将农业面源污染划分为农田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固体废弃物、水产养殖、农村生活5个产污单元,分别计算每个单元的COD (化学需氧量)、TN (总氮)和TP (总磷)排放量,分析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结果表明,农村生产生活的COD 年排放量是最大的,其次是水产养殖,COD 排放最少的是农田固体废弃物;种植业的TN 和TP 排放量是最大的,其次是水产养殖,农田固体废弃物的TN 和TP 排放量最少。

通过分析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为进一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制定和治理提供依据,也为江苏省乡村振兴助力。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农田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固体废弃物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4-0034-05——————————————————————————*[基金项目]2021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JYA321-16)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1]。

江苏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生态类型多样,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2]。

江苏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粳稻生产省份,也是全国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优势区。

玉米、花生、油菜及多种杂粮、杂豆等特色粮经作物遍布全省,野生中草药材超过千余种[3]。

但是江苏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667 m 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4%[4]。

由于过去农业发展,农民科技知识匮乏,生产中盲目施用肥料、偏施氮肥的现象比较普遍,却不注重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加之环境保护意识差和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形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5-7],这些物质随着径流流入周边水体,严重污染了当地水生态环境[8]。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099号提案的答复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099号提案的答复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099号提案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2.06.06•【字号】苏农提复〔2022〕100号•【施行日期】2022.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099号提案的答复苏农提复〔2022〕100号农工党江苏省委: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及管控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严格落实安全利用管控措施,积极探索和研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技术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顺利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目标任务。

一、试点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2016年“土十条”实施以来,我省依据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及加密调查等结果,启动“江苏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安全利用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根据耕地土壤受污染状况,选择超标点位较集中、农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风险的区域,依据土壤类型、污染种类,组织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修复试点示范工作。

组织从事土壤污染防治研究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相关专家参与了试点工作,既有的农田污染防治科研成果在试点示范项目区得到较好应用与转化。

经过3-5年的土壤治理修复试点示范,各地探索集成了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技术模式,为耕地分类管控、全面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打下了较好基础。

二、加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技术人才支撑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进一步提升我省耕地土壤科学治污、精准防污水平,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技术指导的通知》等文件,全面部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

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及其法律应对探究

苏北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及其法律应对探究

2 2 卷1 期
后, 由于难以降解 的地膜在农业生产领域 中的使 用, 致使 大量 的农 膜残 留在 土 壤 中 , 阻 断 了土壤 的 透气性和透水性 , 降低了土地的生产能力。
同样 在农 业生产领域 , 除了面源性的环境 污染 问题 之外 , 苏北农村还存 在着面源性 的资源破坏 和 生态失衡 问题 , 首先 , 受经济利 益 的驱 使 , 农 民在 农 作 物 以及林木 的种植上普遍 以市场 需求 为导 向, 而 忽视 了不 同作物所 具有的环境价值 和功能 , 在盲 目 地 种植农业经济作 物和经济树木 的同时 , 也逐 步淘 汰 了经济价值不 高的作物和树种 , 直接 造成 了农 村 地 区农作物 和树 木品种 的过度单一 , 这不仅人 为地 减少 了农作 物及 树木 的多样性 , 导致农 作物 和林木 资源 的减损 , 同时也带来 了因无法实 现土地 轮作而 降低土壤 肥力 的危害 后果 ; 其次 , 农 民为 了保 护 自 己的庄稼 , 通 过各 种方 式来 猎杀 麻 雀 、 黄 鼠狼 等农 民认为有 害的生物 。因受传统 观念 的影 响 , 个别地 方 的农 民对蛇 、 蟾蜍 比较厌 恶 , 看 到 以后 也倾 向于
行单独的制度设计。然而 由于传统 的环境 问题 主 要 为点源性环境 问题 , 再 加上过去农村 的 面源性环 境问题没有超出农村环境的容纳能力而未引发严
重 的环境后果 , 致使农 村地 区的面源性环境 问题久 未 引起 国内民众 的关注 , 因此我 国现有 的环境立 法 也 未对其进行调 整 , 从 而导致 了农村 面源性 环境 问 题 法律 防治制度 的缺失 。但是 , 随着农业 机械化 的 逐步推广 以及 农药 、 化肥、 地 膜在 农业 生 产领 域 的 大量使用 , 再加 上 大量 石化 、 电子 制 品进 入农 民生 活, 导致苏北地 区农 业生产 和农 民生活领 域 中产 生 的面源性 问题 日益严 重 , 其 中, 农 业 生产 和农 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北地区土壤污染成因分析及监管体系研究
摘要:分析苏北地区土壤污染分布情况,指出该地区土壤污染以酞酸酯为主,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从制定污染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和加强土壤监管保障措施研究两方面着手,进行该地区土壤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关键词:土壤污染酞酸酯监管体系土壤修复
1 苏北地区土壤污染分布情况
经污染源普查结果发现,苏北地区土壤污染以酞酸酯为主。

酞酸酯在环境中的释放主要和塑料燃烧、塑料加热有关,和塑料相关的PVC等制品生产制造活动有密切联系。

苏北地区出现酞酸酯分布较高的区域主要在盐城市:一是射阳县东部和南部,以黄沙港水系为中心;二是盐城市区东部和北部,以通榆河以东、新洋港沿岸交叉水系为区域中心,亭湖区东、射阳县南为行政区域中心;三是大丰-东台区域,其中大丰市以刘庄镇为区域中心,东台市以市区东部东台河-三仓河水系为区域中心。

以盐城全市情况来看,根据2007年污染源普查结果,盐城市(含市县区)共有企业6147家,塑料制造业共有283家,与塑料制造相关的企业还有近600余家。

土壤检出酞酸酯高浓度区域塑料制造行业(灯具、玩具、橡胶制品企业)十分发达,主要集中在盐城市区、建湖县、射阳县、东台市、大丰市等盐城中部区域。

2 酞酸酯污染的来源分析
2.1 塑料制品生产加工造成酞酸酯污染
盐城市与苏南乡镇企业相比,工业企业发展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

酞酸酯作为一种塑料软化剂被普遍添加至塑料制品之中,这造成酞酸酯原材料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再处理、再加工废旧塑料制品时,酞酸酯被加热和燃烧时会释放到环境中,造成区域性污染。

盐城市塑料制品企业存在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工艺水平较为粗放和落后等特征,成为酞酸酯污染的重要原因。

2.2 里下河水网造成污染不易扩散
盐城市区域内普遍海拔较低,个别区域甚至处于负海拔,区域内东西走向的入海河流有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等,南北走向的主要河流有串场河、通榆运河等,水网密布。

当区域内的工业污染废水和跨省界企业污染产生后,容易在该区域内造成面状污染,导致水-土复合型污染,这一点地理上的特点与苏南地区类似。

3 该地区土壤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研究
3.1 制定污染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监控指标主要为土壤中的汞、镉、砷、酞酸酯、多环芳烃类等,重点监控酞酸酯类化合物。

监控区域为苏北主要农田和农业活动区
域。

重点污染区域:徐州市奎河沿线;盐城市新洋港、斗龙港主要入海区域;盐城市区、建湖县、射阳县、东台市、大丰市等盐城中部。

一年监测一次,监测点位以土壤污染普查以及重点企业及其周边场地为主。

在三类区域设置监测点位:一是污染普查和加密调查期间区域内的点位;二是周边主要污染源企业场地;三是主要固废填埋区域及其周边场地等。

3.2 加强土壤监管保障措施建设
(1)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土壤环保政策。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土壤环境监管责任制[2]。

将土壤环境质量纳入到环保工作定期报告内,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建立和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技术评估机制,强化土壤环境管理的技术保障,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推进法制法规建设,加大土壤监管力度。

由于土壤污染的隐蔽性、滞后性[3]、危害性及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巨大代价,我国也应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尽早建立和健全土壤保护法律体系,使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保护工作早日纳入法制轨道。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体系,要注意与相关立法的衔接,应当将《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法律中抽象的原则性规定具体化,提高其可操作性;其次,对于落后的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规定和标准,应当及时更替,吸收和创设新的制度和标准。

(3)发展土壤修复产业,构建监管支撑体系。

大力发展土壤修复环保产业[4]。

围绕土壤修复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共性技术,重点抓好土壤修复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提升环保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环保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开展环境安全及管理支撑体系研究,以科技进步促进环境管理能力与效率的提高,建立环境安全评估方法体系,综合预测经济、能源和环境污染,重点确定土壤污染的控制目标。

(4)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土壤环境清洁。

加快苏北地区塑料行业的综合整治,防治土壤中酞酸酯出现更大面积的污染。

进一步加强土壤中镉污染场地的修复,对塑料颗粒制造、废旧塑料回收、塑料产品填满企业要加强审批和管理。

对电镀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综合整治规划,引导各类排污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强统一监管,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5)启动土壤安全教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完善土壤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加强宣传、监督和管理,各部门应加强对土壤污染的监管和管理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健康意识,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化的力度。

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养成符合环保要求的行为习惯,并通过实施一系列激励措施,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土地环境保护实践,保护食品安全。

促进公众参与舆论监督。

积极鼓励和促进公众参与影响土壤环境的重大项目决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公众进行意见反映和相关部门对公众意见的回馈制度。

参考文献
[1] 冯伟.论我国土地污染的法律控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18(1):86~88.
[2] 李国刚.中国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1):8~10,18.
[3] 王虹.国外土壤污染防治进展及对我国土壤保护的启示[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0,18(5):51~53.
[4] 刘道光.浅谈当前土壤污染现状与净化[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63~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