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

合集下载

上海地铁智能运维系统建设情况

上海地铁智能运维系统建设情况

Special report / 特别报道17上海地铁智能运维系统建设情况上海地铁基本情况目前,上海地铁已开通线路17条,运营里程705公里,线路长度世界第一,现有列车856列,5116辆,列车维修人员2509人。

截至2019年3月上海轨道交通3条线路(14号线、15号线、18号线)在建,到2021年全网络线路总长将超800公里,配属列车1222列,7514辆。

城轨车辆的发展给检修带来的压力日益增大。

根据规划预计2025年将形成1000公里超大地铁网络。

工程背景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自150多年前诞生以来,逐步建立了以人工为主,以计划修为核心的传统检修模式。

目前检修仍是以人工检查、维修为主,同时围绕计划修进行预防性检修尝试,但没有突破传统检修模式。

而检修管理也以人工为主,信息化手段应用有限。

传统的检修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初期尚能维持,但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人工成本的增长,乘客对于服务水平需求的不断提高,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大,这样的检修模式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上海地铁每天要完成近5000辆车的日检工作和400余辆车的维修工作,人工成本高、检修规模大、检修效率低等因素都是困扰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发展的阻力。

运营压力大,检修超负荷。

运营压力的上升,车辆维保体系负荷逐步增加,必须建设更为合理、适用的维修体系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修等方面的处置能力和质量。

·多故障造成维修压力巨大,执行力不足。

人的惰性、设备故障数量多,可能导致故障处置表面化,反应能力不足,逼迫车辆维保体系依赖计划修和故障修,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建立了以计划修为主、故障修为辅的设施设备维修体系,但不能消除非规范化操作等人为影响。

·延时运营,检修时间缩短。

节假日、周末延时运营压缩了设备维护窗口时间,设备维护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路网规模增长速度与维护人员、体系建设不同步进一步加剧了工作量的提升。

信息搜集能力不足,信息记录碎片化。

打造公路网智能交通系统——上海高速公路网信息化发展规划与展望

打造公路网智能交通系统——上海高速公路网信息化发展规划与展望

市之


经济发展 的速度突 飞 猛 进

带动 了交通 需求的
迅速提 升
因此


上海 市高速公路网也得到 了快速发展
的良好机遇

20 0 7

年底

上海市高速公路网 已经按照

上 海高速 公 路 网信 息 化现 状
上 海 公 路 信 息 tb 建 设 早 在 二 十 世 纪 9 0 年 代 初 便 开 始 起
5 根 ~ 2 0 0 7 E1 1OE J 的 交 通 评 价 分 析 结 果
上海公 路 网
2 0 0 0 2p
前后就 着手组织编制了


系列标准

为高速公路

平 均 日 交通 周 转量 为4 5 69 万
( 车 公 里 /日 )

其中高速公路
信 息 化 建 设 的健 康
规范

有序发展奠定 了良好基础


个服务

交 通 压 力增 大
随着长三 角区域经济

规划
体化发展进程的推进


标 准 体 系建 设

上海公 路
上海 高速公 路 信 息化从起 步 阶段 就 非常注重在规划
的交通 需求迅速增长
益增大


使得 高速公路 网面 临的交通压 力 日
, ,
建设

技术标准和运营管理 等层 面的行业体系建设
_


实现与其他信 息系统的互 联
能力 ) 提供有力的支撑
上海公路 信 息化发展 的总体 目标是

智能交通系统对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的作用

智能交通系统对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的作用

智能交通系统对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的作用智能交通系统对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的作用引言:如今,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困扰许多城市的严重难题。

交通拥堵不仅浪费了大量人们的时间,还对环境产生了污染,给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并展示出了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方面的巨大潜力。

本文将探讨智能交通系统对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的作用。

一、交通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交通系统通过使用传感器、监控摄像头、车载设备等技术,实时采集和记录交通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车流量、车速、道路状况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交通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可以准确地了解路况状况,及时发现交通拥堵问题的发生和蔓延。

二、实时路况信息提供基于交通数据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提供路况信息和导航建议,帮助司机避开拥堵路段,选择较为畅通的道路,从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这些实时路况信息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手机应用程序等形式向司机传达,使司机能够及时调整行程,避免堵车。

三、交通信号优化调整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通过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改善交通流量分配,提高交通效率。

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数据和预测模型进行信号时长调整,使交通流更加顺畅,减少拥堵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智能信号系统还可以通过智能控制和协作,协调多个交通路口的信号灯,使车辆更加流畅地通过路口,从而减少交通拥堵。

四、智能路径规划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根据交通数据和实时路况信息,为司机提供智能路径规划服务。

系统可以根据目的地、当前位置和实时路况等因素,为司机提供最优的行驶路径,避开拥堵路段,缩短行驶时间。

智能路径规划不仅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还可以为司机节省时间和燃料成本。

五、公共交通优化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帮助优化公共交通服务,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从而减少交通拥堵。

通过交通数据分析和综合规划,系统可以确定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的最优配置,提高公交系统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实时公交动态信息,向乘客提供实时公交车辆到达时间和车辆拥挤程度等信息,提高公共交通的魅力和便捷性,吸引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道路拥堵。

智慧城市系列之智能交通系统(完整版)

智慧城市系列之智能交通系统(完整版)
1.
(1)1989年IVHS战略计划
1989年美国制定了IVHS的研究总目标、研究的分系统及研究内容等。确定其研究目标是:
①使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建立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提高城市道路与城际高速道路网的运营效率。
②通过车内、车外信息系统,向驾驶员提供交通状况及驾驶所需有关信息及行驶路线导行信息,使车辆可以最短时间到达目的地。
战略计划中的IVHS分成四个分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dvance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简称ATMS)、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ATIS)、商用车运行管理系统(Commercial Vehicle Operation System,简称CVOS)、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Advanced Vehicle Control System,简称AVCS)。
交通管理最优化紧急车辆运行
道路管理高效化
(3)“ITS总体构想”
1996年7月,在“实施方针”基础上,日本的四省一厅联合制定并出版了“推进ITS总体构想”。
①“总体构想”的目的
使国民深入理解ITS的必要性和通过统一产、学、官各界目标推进ITS实用化的研究开发。
②“总体构想”研究计划
“总体构想”研究计划在“实施方针”9个开发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20项为用户服务项目。
③用车内安全报警系统提高驾驶员注意力,提高交通安全性。
④用安全报警系统、辅助驾驶系统、车辆辨识系统等提高货车等商用车的运行效率、安全性与可靠性。
⑤用出行信息系统给旅行者提供各类交通信息,提高交通服务水平,使出行方便、畅通、舒适。
⑥改善车辆在道路上的运行状态,降低交通对环境的污染。

PTV 智能交通介绍概要

PTV 智能交通介绍概要

PTTV 智智能交交通产品简介——辟途上海市邮编:联系人联系传真:介—先进集威交通科市人民路885:200010 人:高佳发电话:021‐6:021‐63288成的交通科技(上海5号淮海中华63288206 8236 通系统模海有限公华大厦901‐90模型公司02室PTV的智能交通软件产品解决方案,离不开PTV Vision系列软件工具——以提供交通运输系统的宏观、中观、微观一体化集成模型为基础,为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运营管理规划、智能交通管理与信息服务提供先进的模型平台。

PTV智能交通软件产品包括多源交通原始数据处理、多元交通信息数据融合与实时交通状态判别预测平台、以及各种信息发布工具软件,如下图所示:融合道路交通网络与需求模型等静态数据的软件工具VISUM; 实时管理分析原始检测数据,并进行自动时序聚类分析的TCM; PTV智能交通平台 Traffic Platform;各种信息发布终端软件与接口程序。

一、VISUM:集成交通规划模型与智能交通VISUM不仅作为构建先进交通需求模型的工具,还提供了很多智能交通应用功能:提供了检测断面Count Location和检测器Detector这两个重要数据对象,根据实际检测器布设情况设置模型。

提供了交通规划模型与ArcGIS数据库交互计算的接口,便于交通系统数据集成。

提供动态OD估计功能,为动态交通状态判别预测提供必要的路径流量信息。

构建精细到交叉口车道及信号控制级别的高精度模型,并可导出VISSIM 进行宏观与微观集成应用。

提供COM程序接口,便于用户进行二次开发,或定制应用开发自己的扩展程序。

二、Traffic Count Management (TCM:检测器数据时序聚类智能分析检测器数据是整个智能交通平台的数据生命,其数据的可靠度、正确性将是智能交通动态模型成果的基本保障,由于通讯、失灵等故障,部分检测器数据临时出现丢失、错误等情况是在所难免的。

构建智能化的智慧交通安全与管理系统

构建智能化的智慧交通安全与管理系统

构建智能化的智慧交通安全与管理系统智慧交通安全与管理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智能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道路交通进行监控、预警、管理和调度,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

智慧交通系统包括交通监控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电子警察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一系列系统,通过整合这些系统的功能,实现对交通的全方位监控和智能管理。

一、智慧交通安全与管理系统的构成1.交通监控系统交通监控系统是智慧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视频监控、智能识别、违章检测等技术。

通过摄像头和监控设备对道路交通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车辆、行人、信号灯等的监测和识别,及时发现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为交通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智慧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有效引导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际交通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3.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对交通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的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和交通决策的智能化支持。

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交通部门可以实时掌握交通情况,及时调整交通策略,保障道路交通畅通和安全。

4.电子警察系统电子警察系统是利用先进的监控设备和智能识别技术,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监测和记录。

通过电子警察系统,交通部门可以实现对超速、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的有效监管,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5.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停车系统通过车牌识别、停车位检测等技术,实现对停车场的智能管理和停车位的智能分配。

智能停车系统可以提供车辆实时停车信息和停车位的预约功能,有效缓解停车难题,提高停车效率。

二、智慧交通安全与管理系统的价值和意义1.提高交通安全智慧交通系统可以实现交通违法行为的智能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交通隐患和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水平,保障道路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智能交通SCATS系统建设和应用

智能交通SCATS系统建设和应用

23
交通信号控制
利用数据采集分析功能发布交通信息
SCATS系统自身拥有的车辆数据和区域控制流量饱和度计算。利用 这些已有信息并外接发布系统,可以直接发布道路交通拥堵状况、 流量等信息。目前,本市已有的地面交通信息发布屏都结合了 SCATS数据采集分析效果,可以帮助交通参与者能选择合理路径通 行。
24
27
28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SCATS系统建设和应用
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刘玉刚
1
交通信号控制
Contents
SCATS系统的建设情况
SCATS系统的基本功能 SCATS系统在上海应用实 践 SCATS系统的发展设想
2
交通信号控制
SCATS系统
建设情况
3
交通信号控制
SCATS系统的历史背景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公路局(RTA)开发; 早在30年代初期, 进行了交通控制的研发; 1969年,首次将计算机应用于交通控制系统 ; 1973年,应用于在澳大利亚主要城市; 通过30多年的不断实践、完善发展形成目前世界 最成功最先进的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之一; SCATS 目前是唯一的由使用者开发的成熟先进 的系统
11
交通信号控制
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利用系统可以对交通采取更为精确的控制,在不影响 通行效率的前提下,信号相位设计可更加复杂,间距 近的路口也可设置信号,提高了通行安全性
12
交通信号控制
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
实现信号控制的自适应协调控制,不仅使路口、更使 路网整体的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13
交通信号控制
(一)利用区域协调功能开设“绿波”走廊 (二)利用基础功能实现精确控制 (三)利用数据采集分析功能发布交通信息 (四)开发自适应系统信号倒计时功能

上海市智能化交通系统战略规划

上海市智能化交通系统战略规划

电话:6207-7154
传真:6207-7155
传呼:1259-2003137(自动)
Email: weiwu_zhou@
2000-11-9
规划领导小组组长 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
主任:范希平
加拿大专家组 Andy McNally Wei-Wu Zhou Homayoun Vahidi Steve Hayto Carl Shaflik
二、本计划工程目标 .................................................................. 7
三、工程范围............................................................................. 8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 90 年代以来,上海集中了大量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1978--1999 年,上海城市基础设施累计投资 2900 多亿元,其中, 1991--1999 年投资 2650 亿元,平均每年增长 35.9%。由于对城市基础设施实施 高强度投入、大规模推进和高质量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上海的投资环境,迅速地 改变着上海的城市面貌。
面对充满机遇而又富有挑战的新世纪,上海已经确定了迈向21世纪的长远发展战 略目标:到201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浦东新区基 本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崛起成为新的国际 经济中心城市。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 长江入海口,正当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 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1999年末,上海全市年末总人口(户籍人口)为1313.12 万人, 占我国总人口的1%。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71人,其中市区每平 方公里2872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74万人,比上年净增10万人。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标准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标准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标准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是一个专业的组织机构,致力于推动和规范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作为一个行业协会,其制定的标准对于行业的发展和运营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是一些关于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交通运输管理标准1. 货物运输管理标准:包括货物运输的操作规范、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规范、货物装卸的操作规范等。

该标准旨在确保货物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规范运输企业的运营行为。

2. 客运管理标准:包括乘客安全管理、车辆维护管理、驾驶员素质管理等。

该标准旨在保障乘客的安全和服务质量,提升客运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二、交通工程标准1. 道路设计标准: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桥梁等交通工程的设计规范,以及交通流量测算、标线规范等相关内容。

该标准旨在确保交通工程的安全性、通行效率和适应性。

2. 智能交通系统标准:包括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息管理系统、车辆识别系统等相关标准。

该标准旨在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提升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

三、交通安全标准1. 道路交通安全标准:包括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设施、交通管理措施等相关标准。

该标准旨在规范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和使用,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2. 车辆安全标准:包括车辆制造标准、车辆检测标准等。

该标准旨在保障车辆的安全性能,防范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交通运输服务标准1. 运价管理标准:包括货物运输运价标准、客运票价标准等。

该标准旨在规范运输服务价格,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2. 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包括客运服务质量评估标准、运输服务投诉处理标准等。

该标准旨在提高交通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消费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五、交通节能减排标准1. 车辆能效标准:包括汽车燃油消耗量标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

该标准旨在促进车辆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交通运输能源管理标准:包括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监测和管理的标准,旨在提高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城市交通规划与智能交通管理案例解析

城市交通规划与智能交通管理案例解析

城市交通规划与智能交通管理案例解析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交通规划和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车辆数量的增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这些挑战,智能交通管理被广泛应用,以改善交通流动性、提高运输效率并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与智能交通管理的关系,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案例一:上海智能交通系统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最繁忙的城市之一。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上海采用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该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包括高精度的交通监测设备、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智能路网优化系统等,实现了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测、分析和调度。

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以及路况信息,上海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案例二:新加坡主动交通管理系统新加坡作为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采用了一系列智能交通管理技术,构建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主动交通管理系统。

该系统利用高精度的地理定位、通信和计算技术,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并通过智能监控控制交通信号和路况。

此外,新加坡还通过GPS车辆定位系统和电子收费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道路使用费用的智能化管理,鼓励公共交通出行和减少私人车辆使用。

案例三:芬兰赫尔辛基交通规划赫尔辛基作为芬兰的首都,城市发展起步较早,并因此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应对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赫尔辛基提出了创新的交通规划方案。

该方案在整合公交、自行车、轻轨和地铁等交通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路线优化和车辆调度。

赫尔辛基还鼓励市民使用共享出行服务和自行车,并在市中心建设了行人专用区,推动可持续交通发展。

未来展望: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和智能交通管理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未来的城市交通规划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绿色出行和公共交通。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能够预测交通拥堵、改变交通流动性,并提供个性化的出行建议。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案例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案例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案例分析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是一种基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智能化系统。

与传统交通系统相比,智能交通系统利用联网、智能化、自动化的技术手段,实现交通运输的高效化、安全化、环保化等目标。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推广。

以此为背景,本文将重点分析几个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智能公交系统智能公交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定位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用于提高公交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公众出行环境的智能化系统。

它可以实现公交车的状态监控、路线规划、车辆跟踪定位、信息传递等功能。

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公交集团引入了智能公交系统,通过数据传感器、GPS、RFID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公交车的位置、运行状态、乘客流量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实现了实时公交交通信息共享、公交车晚点预警等功能。

这些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公交运输效率,也帮助公众更好地掌握公交运行信息,提高了整个公交服务水平。

二、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是一种将智能识别、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停车场的智能化系统。

它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停车场停车情况、停车位信息、车牌识别等功能,从而提高停车管理效率、缩短停车等候时间、减少交通拥堵。

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推广了一种基于智能停车系统的收费方式。

停车场入口设置了车牌识别设备,并将识别结果与停车场收费系统相连接。

当车辆进入停车场后,系统会自动读取车牌信息并记录入库,当车辆驾驶出停车场时,系统会自动计算车辆停车费用,自动清算并出示停车费用明细。

这种方式不仅简化了停车费用结算流程,也提高了停车场的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

三、智能道路监控系统智能道路监控系统是一种基于视频图像识别、传感器、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用于实现道路监控、交通流量控制、事故预警等功能的智能化系统。

ITS在上海

ITS在上海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在上海一、上海交通现状上海市同中国的其它城市一样,进入九十年代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造了大量的交通设施。

包括:连接南京的沪宁高速公路、城市高速道路网、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地铁一号线等,正在建设中的重大工程还有沪杭高速公路、外环城市高速道路、地铁二号线、浦东国际机场等。

与此同时,上海市还加强了海港航运中心建设的步伐。

然而,新建的交通设施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间的矛盾仍是尖锐的。

以城市高速道路网的交通状况为例,每日的早晚交通高峰期间交通阻塞现象随处可见,而且进出口匝道及其关联的地面道路交通阻塞已开始构成对上海市区交通的影响。

另外,由于上海市的公共交通主要依靠公共汽车交通系统支撑,而道路交通阻塞现象严重,所以公共汽车交通准时性差、利用不方便。

市民更多地是利用自行车出行,或利用出租车出行。

现在上海拥有的汽车综述约50万辆,其中出租车为5万辆,占10%。

在交通管理方面,上海市的高速道路和地面道路皆建有相应的管理系统,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各系统间信息很难共享,从而制约了上海市全域交通的系统管理。

公共交通及其换乘目前尚缺乏信息服务,更增加了公共汽车利用者的不便。

在一方面,由于上海市的交通系统还具有混合交通的性质,因此交通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因此,上海市客观上迫切需要利用ITS的技术,提高现有交通设施和交通系统的利用效率,改善其紧张的交通状况。

二、ITS关联的以往的研究与开发上海市于八十年代初即开始开发研究现代的交通控制技术。

先是引进国外的技术,如:1984年引进了澳大利亚的交通控制系统SCA TS;紧接着进一步开发了适应于中国国情的硬软件技术,如:同济大学研究组开发研究出了中国第一代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优化模型、算法与软件,该技术特别适用于混合交通流的控制。

进入九十年代,1992年以上海市交通警察总队、同济大学研究组为中心,开始了路径诱导系统技术的开发研究计划。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实践案例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实践案例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实践案例智慧交通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趋势。

智慧交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

不仅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改善人们出行的体验。

下面来看一些实际的案例。

1. 智能交通引导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推出的唤醒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这个系统可以通过识别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车牌号将车辆和交通灯连接在一起。

在这个系统中,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都配备了电子标签。

当车辆接近信号灯时,灯的颜色会改变。

同时,在信号灯推出前,系统会向司机发送信息,告知司机多长时间可以到达目的地。

这个系统大大缩短了司机等待信号灯的时间,提高了道路通过效率。

2. 智能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任务,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处理复杂的道路网络。

例如,纽约市交通系统就利用了实时数据来监测道路的拥堵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在大范围内调节交通流量。

在城市管理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更加高效地处理铅笔贬值等事项。

3. 智能公共交通一个成功的智能公交案例是上海的“链式公交”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使用车辆感知技术来确定车辆间的距离。

这允许公交车在道路上行驶时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减少拥堵和事故发生率。

系统还可以动态进行路线调整,以应对不同的拥堵情况。

智能公共交通也可以改善城市运输的效率。

例如,芝加哥交通局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城市公交系统的服务。

这个系统可以通过分析乘客的需求和乘车模式来调整公交线路和站点。

这个系统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公共交通的效率,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出行体验。

4. 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

特斯拉和谷歌卫星导航公司是两个重要的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

特斯拉公司的“Autopilot”可以通过感知周围环境来控制汽车行驶。

谷歌卫星导航公司则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和处理在汽车旅行中采集的大量数据。

上海交通发展现状简析

上海交通发展现状简析

上海交通发展现状简析1. 上海交通的重要性及其现状1.1 上海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1.2 上海交通的现状及其挑战2. 地铁发展与扩建2.1 上海地铁的发展历程2.2 目前上海地铁网络的规模和运营情况2.3 上海地铁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方面的作用2.4 上海地铁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3. 公交交通的现状与问题3.1 上海公交交通系统的特点3.2 公交车在上海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3.3 公交交通所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向4. 城市自行车系统的发展4.1 上海城市自行车系统的建设背景4.2 上海城市自行车系统的发展现状4.3 城市自行车系统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上的作用 4.4 上海城市自行车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5. 交通拥堵与智能交通系统5.1 上海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分析5.2 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和特点5.3 上海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和应用5.4 智能交通系统对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作用6. 高速铁路与航空交通6.1 上海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和发展6.2 上海高铁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6.3 上海航空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6.4 高速铁路与航空交通在上海的互补作用7. 上海交通发展的科技创新7.1 上海交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7.2 上海在智能交通、电动车辆等领域的创新成果7.3 科技创新对上海交通发展的影响和未来展望8. 环保与可持续交通发展8.1 上海可持续交通发展的重要性8.2 上海在减少交通污染方面的措施和成效8.3 可持续交通发展对上海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总结与回顾:上海交通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一直致力于改善城市交通发展。

通过深入探讨上海交通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地铁、公交交通、城市自行车系统等重要交通方式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

智能交通系统、高速铁路、航空交通等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科技创新和环保与可持续交通发展是推动上海交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通过全面了解上海交通发展现状以及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势和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未来交通发展的可能性。

张祎:上海交通大数据应用与探索

张祎:上海交通大数据应用与探索


路 交 通

共 服 务

交 运 能




居民出行动态时空分布
二、交通大数据思维
为什么交通有大数据?
日775万乘次/日1804万乘次 轨道交通/公共交通 上海 2014年
1.54亿汽车/2.64亿机动车 2014年是
5.57亿/6.49亿 移动用户/互联网用户
中国2014年12月
大于存储数据450T/日 上海智能交通系统
2015年8月18日 1500870587@
汇报内容
一、交通信息化简介 二、交通大数据思维 三、近期热点与重点
一、交通信息化简介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 or ICT
TS
consisting of the means and equipment necessary for the movement of passengers or goods
数据资源:汇集了道路交通、公共交通、 对外交通共计250余项,市级平台日均存 储数据增量约200G,二级平台日均450T 以上;
共享机制:形成了管理部门、社会企业的 数据在线共享和科研机构的免费提供。
一、交通信息化简介
上海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
开展了道路交通、公共交通领域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和公共服务
机动车保有量为304万辆左右 外省市号牌约90万辆 上海 2014年
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 中国梦
“信息日益成为一种商业原材料:一种与资本和劳 动力并存的新经济元素 ” --2010,经济学人 “信息将成为21世纪的石油” --2010,Gartner

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

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

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背景介绍 (2)1.2 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与重要性 (4)二、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5)2.1 交通流量监测与调控 (7)2.1.1 实时交通流量监测 (8)2.1.2 交通流量预测与调控策略 (10)2.2 交通信号控制与优化 (12)2.2.1 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 (14)2.2.2 多时段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15)2.3 公共交通优先系统 (16)2.3.1 公交车辆优先通行 (17)2.3.2 公共交通实时信息服务 (19)2.4 事故检测与应急响应 (20)2.4.1 交通事故自动检测 (21)2.4.2 应急调度与指挥 (22)三、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24)3.1 数据收集与处理难度 (25)3.2 系统集成与互操作性问题 (26)3.3 技术标准与规范不统一 (27)3.4 安全性与隐私保护问题 (28)3.5 投资成本与政策支持不足 (29)四、案例分析 (31)4.1 新加坡智能交通系统 (32)4.2 上海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与应用 (33)4.3 伦敦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分析 (35)五、未来展望 (37)5.1 技术发展趋势 (38)5.2 政策建议与发展路径 (39)5.3 社会各界的参与与合作 (41)六、结论 (42)6.1 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3)6.2 面临挑战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45)一、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探讨了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

文章首先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详细阐述了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包括智能信号控制、交通监控与调度、公共交通优化、智能停车管理等方面。

分析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如技术难题、数据集成与共享问题、安全与隐私保护、系统兼容性与标准化问题等。

上海智慧交通大脑总体建设方案浅析

上海智慧交通大脑总体建设方案浅析

上海智慧交通大脑总体建设方案浅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中车辆数量大幅增加,道路拥挤、交通堵塞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因此开展智慧交通大脑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新技术的布局提供了必要条件,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交通问题一直备受公安系统重视。

本文将针对智慧交通大脑在上海落地实施的建设背景、愿景与目标、建设原则、建设理念、建设内容及赋能应用进行方案浅析。

关键词:交通大脑;建设理念;赋能应用1、背景(1)公安交通管理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随着城市人口及出行需求的不断增长,现有管理模式对进一步挖掘道路通行潜力的作用有限。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局牵头会同各职能部门持续多年推进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取得了良好管理成效:总体“拥而不堵、堵而不死”,全国拥堵排名“走出前十”,公众感受“出行有序”。

但作为国际化超大城市,本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非机动车注册登记数超过1800万辆、实有人口超过3100万,交通出行规模庞大,且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及出行需求将长期处于持续增长态势,道路资源供需矛盾日渐加剧,依托现有智能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挖掘道路通行潜力的难度不断增加。

(2)智能交通建设起步早、基础好,但“智能不智慧”的问题制约了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4套交通管理业务系统,初步形成了泛在感知的信息采集环境,但囿于认知发展的局限性,部分业务系统成为“烟囱”,部分信息成为“孤岛”,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不互通,交通“底数”掌握不够清晰。

因此,需要建设“智慧交通大脑”(以下简称“交通大脑”)来摸清路网承载力、交通出行对象在网动态运行、在场静态驻停等全量交通信息,进而精准掌握动态交通流的演变趋势,为实现可持续、精细化的智慧交通管理提供支撑。

(3)科技进步为建设“交通大脑”提供了实现条件,为从传统交通管理转型升级为“感知、研判、指挥、处置”一体化管理模式带来了新机遇。

上海世博智能交通系统概念方案初探

上海世博智能交通系统概念方案初探


二.上海世博 智能交通 系统的功 “ 电子 收 费” ;
上海世博智能交通系统是指直接 能 和框 架 上海世博智能交通系统由 “ 一个 简称 “ 应急救援” 。
1 一 个 中心 :世 博会 I . T s中心
服务 于 世博 会的 所有 的 智能 交通 应用
与服务系统的总称,是指直接为世博 中心 ,六个应用系统”组成 :
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增加 了游客出 设施和管理措施上的问题 ,使交通管 行的计划性和经济性 ,减少了游客出 理部门及时修正方案 。
行的不确定性 ,引导游客避开高峰时 段 、拥挤场所和路段,节省了游客的
工具上 的交 通拥 挤程 度 。 5 提 高公共 交通运 营 管理 水平 .
公共交通系统通过使用调度监控 给 日本新增商机 3 0 亿美元。 0 7
维普资讯
2 F AF l


上海世博智能交通 系统的概 集散有序 ;决策分析智能准确 ,支持
●世博交通决策支持系统 ,简称 ●世博交通电子收费系统 ,简称 ●世博交通 紧急事件管理 系统 , 三 .上海世博智能交通 系统预期
效果

有力; 电子收费快速便捷 , 技术先进 t “ 决策支持” , 1 上 海世 博智能 交通 系统 的概 紧急事件反应快速 ,应对 自如 .
子收费和应急救援等领域 ,涉及的 出 连 接 ,是 保障 世博 交 通 有效 管 理和 信 术 发 展 的最新 成 果 ,演 绎 “ 市 ,让 城
行过程有出行前 、出行 中和返程交通 息服务的神经中枢。
服务等 t涉及的服 务层次 有基本服 务、特色服务和最佳服务 。
设 目标 2 .六 个 系统
在家中、途中的不同场所均能得到度 或通过预订门票 ,获得系统推荐的出 身定制的交通信息服务 。世博会期间 行计划。同时 ,世博会的交通仿真系

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现状及推进思路

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现状及推进思路

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现状及推进思路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现状及推进思路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数字化治理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全球城市之一,上海在城市数字化治理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文将从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推进思路。

二、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

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公交系统、智慧能源系统等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为城市数字化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2. 政务公开与服务方面上海政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完善了多个政务平台,如“上海e政务”、“上海政民互动网”等。

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实现政务办理、信息查询等服务,提高了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和便利性。

3. 数据整合与应用方面上海市政府已初步建立了统一的城市数据平台,将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数据整合起来,为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一些创新型企业也参与到数据应用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智能交通、智慧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三、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尽管上海在城市数字化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数据孤岛与信息孤岛问题上海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尚未实现有效整合与共享,存在大量数据孤岛。

信息孤岛问题也比较严重,各政府部门之间和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还不够顺畅。

2. 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问题在数字化治理过程中,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是重要问题。

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涉及大量个人和企业的数据,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3. 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问题虽然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有些地区的智能交通、智慧公共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城市数字化治理的需求。

四、上海城市数字化治理的推进思路1. 建立统一开放的数据平台上海应进一步推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数据整合与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上海的交通信号控制与scats系统

上海的交通信号控制与scats系统

智能化
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流数据进行自动调整信号 灯配时,实现智能化控制。
灵活性
能够适应不同交通场景和路况,灵活调整信 号灯配时方案。
高效性
能够显著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问题。
SCATS系统在上海的应用情况
应用范围
SCATS系统在上海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市中心区、郊区和高速公路等区域。
实施效果
上海的交通信号控 制与SCATS系统
目录
• 引言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 SCATS系统介绍 • SCATS系统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比
较 • 上海交通信号控制与SCATS系统的未来发展01来自CATALOGUE引言
主题介绍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交 通状况一直备受关注。交通信号控制 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 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SCATS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智能调度,提高交通效率;传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 主要依靠人工调度和管理。
SCATS系统相对于其他系统的优势
高度自动化
SCATS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高度 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工干预和误差 。
智能调度
SCATS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情况智 能调整信号灯的配时,提高道路通行 效率。
04
CATALOGUE
SCATS系统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比较
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目的相同
都是为了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 堵和事故。
信号灯控制
两者都通过信号灯来控制交通流量,包括红绿灯、黄 灯和绿灯。
实时监控
两者都具备实时监控交通流量的能力,能够根据实时 交通情况调整信号灯的配时。
两者之间的差异
THANK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
系统实施 与 整体规划
ITS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
ITS
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 中共上海市委、 亲自抓的重点工程 总投资3.2亿元 总投资 亿元 一期工程投资1.2亿元 一期工程投资 亿元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
ITS
GIS/GPS发挥重要作用 发挥重要作用 信息采集 显示分析 智能决策 统一选型ESRI公司 统一选型 公司 ARCGIS系列软件 系列软件
广播电台 交通频道
可变动态信息 显示板
上海ITS-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上海
交 通 信 息 网 站
采用ARCIMS软件 软件 采用
上海ITS-车载智能导航系统 上海
CNS系统 系统 无线接收通行能力信息 动态决策导航路径
与上海汽车集团 联合研制
上海ITS-智能手机道路实况查询系统 上海
实时查询: 实时查询:道路拥堵信息 道路畅通信息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
7.上海市交通信号灯控制技术研究 上海市交通信号灯控制技术研究 上海市城市交通诱导信息系统研究 可行性 8.上海市城市交通诱导信息系统研究
研究 及 规划
9.上海市中心区拥挤收费可行性研究(ERP) 上海市中心区拥挤收费可行性研究( 上海市中心区拥挤收费可行性研究 ) 10.上海市出租车 上海市出租车GPS交通管理网研究与应用 上海市出租车 交通管理网研究与应用 11.上海市公交路网查询系统的研究 上海市公交路网查询系统的研究 12.上海市公交电子站牌和信息服务研究 上海市公交电子站牌和信息服务研究 13.车内自主导航(CNS)系统研究 车内自主导航( 车内自主导航 ) 14.上海市公交线网完成新规划 上海市公交线网完成新规划
埋路面下5CM 埋路面下
感 应
地面路口各车道 高架路每隔3-4百米 高架路每隔 百米
平均每20秒钟, 平均每 秒钟,向ITS 秒钟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传送一次车 流量、车速、 流量、车速、道路饱和 度、道路占有率等实时 信息。 信息。
上海ITS-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上海
车 辆 GPS GPS
交通枢纽站: 个 交通枢纽站:64个 2007年100个 年 个
交通规划GIS决策 决策 交通规划
上海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上海市交通管理局
上海ITS-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上海
互联网 短信/WAP/PDA 短信 信息服务 电话服务
公交、 公交、地铁 动态显示板
交通信息 服系统务
触摸屏查询 公众场合) (公众场合)
根据概略决策 堵塞点加强警力 变被动为主动
上海ITS-辅助决策系统 上海
改 变 交 通 标 识 标 线 优 化 仿 真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减少拥堵瓶颈 改变标识标线 优化仿真决策
上海ITS-辅助决策系统 上海
施 工 封 路 审 批 优 化 决 策
确保道路通行能力 时、空优化决策 避免: 避免: 盲目审批造成 局部交通瘫痪
上海ITS-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上海
交通信息 共享中心
中心城区 道路信息 一期
中心城区 高架信息 一期
郊区 公路信息 二期
郊区 高速信息 二期
上海ITS-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上海
感应线圈 交通信息 共享中心 出租车 GPS 高速公路 紧急电话 摄像监控
上海ITS-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上海
再见
出租车2000辆GPS信息 辆 出租车 信息 公交926、123 路GPS 、 公交 信息实验加入
流动侦察员
上海ITS-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上海
二 种 采 集 方 式 比 较
流量准确 车速推算 上海混合使用 车速准确 流量推算
美国ITS系统 系统 美国
德国FCD系统 系统 德国
感应线圈
出租车 GPS
上海ITS-车辆诱导系统 上海
绿色: 车速>45Km/h 绿色:畅通 车速 黄色: 车速20-45Km/h 黄色:拥挤 车速 红色: 车速<20Km/h 红色:堵塞 车速
效果:车速提高 效果:车速提高20% 堵塞减少20% 堵塞减少
上海ITS-停车诱导系统 上海
显示各停车场: 显示各停车场: 剩余车位数 剩余车位数 或客满信息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
网络 结构
市政局
市信息 共享中心
市交警总队
市交通管理局
其他局
各局所属基层单位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
上海市智能交通领导小组 参建 单位 上海市信息委智能交通工作小组 上海市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 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
上海市交通管理局 参建 单位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上海市公路管理处 上海市高架道路管理署 上海市高速公路管理署 。。。。。。。。。。。
根据人群本能 自动平衡道路占有率
上海ITS-辅助决策系统 上海
人 口 与 交 通 关 系 分 析
高速增长区域
高速增长区域 低速增长区域
上海ITS-辅助决策系统 上海
交 通 流 量 分 析
上海ITS-辅助决策系统 上海
交 通 堵 塞 概 略 决 策
交通堵塞概略90% 交通堵塞概略 交通堵塞概略80% 交通堵塞概略 交通堵塞概略70% 交通堵塞概略
上海ITS-牵引车优化调度 系统 牵引车优化调度GIS系统 上海
最快时间排堵
牵引车优化停放 上匝口、 上匝口、隔离栏开口 、路径优化调度
上海ITS-ETC不停车收费系统 上海 不停车收费系统
80Km/h通过收费口 通过收费口 通行能力提高4-6倍 通行能力提高 倍
2005年底 年底 上海全面推行
上海ITS-ERP电子道路收费系统 上海 电子道路收费系统
根据道路拥挤程度 自动确定收费额
宏观调控拥挤道路
新加坡ERP系统 系统 新加坡 成功应用
上海ITS-实现交通一卡通系统 上海
公交、出租、地铁、 公交、出租、地铁、 轻轨、 轻轨、道路收费
实现快速人流、 实现快速人流、结算
与临近城市联网
上海ITS-交通规划 系统 交通规划GIS系统 上海
效果: 效果:减少盲目寻找 造成的车流量增加
上海ITS-停车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
网络预定停车位 手机预定停车位 优点: 优点:可直达目的地 减少道路上流量
上海ITS-红绿灯智能集群优化系统 上海
果:可40Km/h车速 车速 连续通过5-10个路口 个路口 连续通过
上海ITS-辅助决策系统 上海
道 路 改 建 计 划 决 策
有限资金用刀刃上 根据ITS决策改建 决策改建 根据 避免: 避免: 盲目改建计划 与ITS系统脱节 系统脱节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
将为改善上海交通! 将为改善上海交通! 年世博会顺利召开! 为2010年世博会顺利召开! 年世博会顺利召开 作出积极贡献! 作出积极贡献!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
1.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计划及可行性研究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计划及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 2.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研究 3.上海市交通管理信息化规划 上海市交通管理信息化规划 及 规划
4.上海市快速路网交通监控与不停车收费 上海市快速路网交通监控与不停车收费 (ETC)技术研究 ) 5.上海市高架道路交通监控方案的研究 上海市高架道路交通监控方案的研究 6.上海市交通信息采集、分析和发布技术的研 上海市交通信息采集、 上海市交通信息采集 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